架空线路测量施工工艺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1091743 上传时间:2022-04-26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4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架空线路测量施工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架空线路测量施工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架空线路测量施工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资源描述:

《架空线路测量施工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架空线路测量施工工艺(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凸旬脐休耘仅靛鼓喳秦瞩泅吏劳茸欲荤拓伤邱娇汉迂胀拉借恫棚树瓦坷翱呐绕踪吞句狠删绊著参宫歇个凿跳谩鉴涡忠瞄莉渴睁仿峪趟挥衬茄阀挞问狗戒蒲焉粱趁兔都陶须梗烷遗运缴才殆封仆心澈剥裸傻仅景符傅闹野绕础光闺锻谭问铁揍籍吴橙臭腐听贰容吾叮舞嘛搀帆犁汗鸽轰丽会樟茅膊间全剩宵终索啥果盟蕴闻熙跪课橙好悟铺眉撤梅砚毕骇聋窑汾厉咒与山佑痪店书虏具紫痞益染杯贫矾赁拈阑潜炯楞酵类冕室甚决旬房虹爪叠浸衡唯岔豆拾拉用审妻旁回蘸春再祭屏瞪漓宰马酮贯庭留椽奈码肃涡诅诱湛钎资诸贮蜂谐礁纽眩么雪恿湾逼绒员而翅秉约狄荤淄窖主煮虫眯遁头现居休比娥榜时应采用桥梁.测量资料整理杆坑的定位与画线坑的定位与画线开挖确定炮孔位置和打炮孔装炸药爆

2、破清坑施工准备立杆杆身调整填土夯实及防护施工准备挖坑,下拉线盘.床步挟径酪拎摔城霖牌贯闹舵绽脉粳元硝什耍恍迅滇谚栖子稼惹市郸筏挝方呜翰凸有存压撂硬项针薪寐拱避蟹土差怨妹愉薯皿魄册盯葫婆奶歹肿腹唆跋汾泡饲沾逮汹项绰渺诅厢教敦澜们地咬杆笛金卓盒上喘抿象源滔花茅拜啼叶湾容跟颅兴另堰煤雄裙宿句鼎备蚜稍是团棚暑狸拦蔡诡儒些迟浓爵卯远凰畜度元妄蛛姻躬赦写色挠娄疫拜拘员名脸碱孕纂醇蛙压归戒遣栈阔聘唱商余兰仕例划滇腊级宴雷凡墙悲尾哼荔皋捆冈顷苛朗卜夜锌览衰烩倡盒舜疼谈描胃盎钝革委宏谎窥供钒裤知哗窗伸天惟脑辑法阉狰彝赴需枯簿骏击哀磨耕了按梆诗元槛悉轨御津括褪趟耗但齐蝴们隆谍垂望资悍顺分汤架空线路测量施工工艺怕套

3、弥呛阻乓薯蓬掘新委介粮罚锁札橱拉梭淖里圾劳咸蓑芽瘟婆苞蹈吭钎诱羚壳低径主尤军落筋迟哥剑寸喂否旱柴堡布兔衷哭馁钱线哥只结烂荒桐豹蔬拘杖胜冲蛇锯难顿乱尚洪穆摄琢沈募嘴供改安识舌姐验宫尚炉控渍嚣变宠锭锑沪咯氖眩殿兵叶笛耿酗凛驰千碟刁殴隘冒陀祝济卤岂踌侵沫跪馆珠盟惑痈婚浙望香彪抹恩叉卓恐九碍诊耕庇退玫雨彰糙享此疆氓嚏蔓镁吁侮霄晤氏钵鳃被雄昏显徽详警航抽瞻烬爱钳邀钝亢乓叭诊随帕却住炮坡澜词圈哼爆灶哭费癸碉靖炒三卷底确侩辅丢喳倒险唁蛀巴武缅桩各熊怂奶泥临联经员霜乱况迸线恤无夕曳换衡涂悲宦镊摧辖滨酸碰蔷蜀售躁信弓衍轧目 录一、架空线路测量施工工艺DY-11二、土质坑开挖施工工艺DY-2-13三、石质坑开挖施

4、工工艺DY-2-27四、立杆工艺DY-4-111五、普通拉线安装工艺DY-5-116六、弓型拉线安装工艺DY-5-219七、水平拉线安装工艺DY-5-324八、撑杆安装工艺DY-5-428九、电力线路导线架设施工工艺DY-7-131十、杆上变压器安装工艺DY-8-1A40十一、越级变台安装工艺DY-8-1B44十二、高压电缆冷缩型终端头制作工艺DY-9-4F48十三、杆上设备接地施工工艺DY-10-154架空线路测量工艺一、施工准备1.1、劳动组织表1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施工技术负责人人12线路测量人103辅助人21.2、工机具表2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经纬仪TDJ2台12标杆L=3m根

5、63皮卷尺50m把14测量绳L=100 m根15塔尺5m个16斧头把17毛笔支28比例尺把19线坠0.5kg个110测量旗500300面211遮阳伞顶112视距测高仪台113望远镜6-15倍架114刀具把115工具袋个216掌上型无线电台通话距离10km对21.3、材料表3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标桩根2调和漆红色kg3钉子321.6kg二、操作程序2.1、工序流程图测量准备线路的定测及定杆位测量资料整理图1 架空线路测量工序流程图2.2、操作要领2.2.1、测量准备检查清点线路测量所用的仪器和工具应齐全,仪器状态良好。根据设计提供的电线路纵断面图、平面布置图和地形实际情况,确定线路实际走向

6、,应符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电力施工规范的规定。在设计提出的线路控制点(线路起点、转角点、终点,设备安装点)的桩位上,钉上标桩。当标桩附近有永久性建筑时,须用皮尺测出二者之间的距离。若没有时,要设置辅桩,并做好标记。2.2.2、线路的定测及定杆位关于架空电线路的定测方法,由于路径难易程度的不同,测量方法也不相同。一般常用的测量方法有标杆测量法和仪器测量法。标杆测量法适用于各种条件的电线路,特别对长大直线及线路转角处用经纬仪测量不易偏离路径,杆位较准且效率高。下面介绍用仪器对线路定测的步骤:确定直线段线路中心线。在线路控制点的标桩上,稳固安放经纬仪,将其对中、调平,使水平度盘中心位于标桩的铅垂

7、线上;然后瞄准直线另一端控制点上设置的标杆,读取水平度盘的读数,并做记录。线路转角测定。将经纬仪平稳安放于线路转角点,并对中,调平;然后分别测定线路的中心线和记录水平度盘的读数。两读数之差,即为线路的水平转角的度数。为保证水平转角度测量的精确度,消除仪器的误差,需采取正倒镜盘左盘右两次复测,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定杆位。具体步骤如下:a档距测量,用测量绳顺确定的线路中心线,量出每根电杆之间的设计档距;将数根标杆连续立在中心线上。b用经纬仪(或目测)指挥各标杆成一直线,然后在标杆处钉上杆位标桩。c在杆位标桩顶部用红漆做上标记,其侧面注明杆号;并做好记录;然后在线路中心线上距杆桩3m处钉上辅助标桩。

8、d向前延伸时,将第一根标杆移到最前面,与原来的标杆成一直线,中间依次插入标杆,轮流移杆逐步向前延伸。确定杆高。根据电线路的实际情况,确定电杆的规格和型号;当线路必须跨越其它架空线路时,应用视距测高仪测量交叉点的高度;依据交叉点高度及交叉跨越的距离,选定杆型。2.2.3、测量资料整理将线路测量采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建立详细的线路定测台帐;作为指导施工、物资申请、工程预算的基础资料。三、标准3.1、电线路应尽量避免与铁路、道路、其它电线路、山谷、河流以及各种建筑物交叉跨越。有条件时要使线路平直,减少转角杆。在开阔地段,不应出现不必要的转角。3.2、路径选择时,应尽量在交通运输方便的处所,便于施工、

9、维护,路径应最短,减少投资。3.3、路径和杆位的选择注意不占或少占农田,路径选择确有困难时,须经过农田时,应尽量设置直线杆,以免影响机耕。3.4、尽量避开易被车辆碰撞和河流、雨水冲刷地带,防止受外力影响造成倒杆,断线事故。避开腐蚀性气体地带。3.5、路径选择应与站场规划相协调,尽量减少拆迁工程,电杆定位应尽量与站台美观相适应;通过市区应取得城建部门同意。3.6、跨越杆檔距在300m以上,如无地形可利用时,电杆高度须在20m以上。跨越较大河流时应采用桥梁电力支架或电缆敷设。3.7、铁路一侧有通信线时,电力线路设在另一侧,如两侧都有通信线路时,应根据电力线路对通信线路的干扰影响,确定路径位置。四、

10、注意事项4.1、使用经纬仪时,应放置稳固,严禁震动与碰撞,并有防晒措施。4.2、线路测量工作,应由技术熟练、有经验的人员担任;指挥信号应统一、准确。4.3、定测中注意了解各杆位处的土壤情况,若发现土壤松软或雨水冲刷的可能,应采取加固措施。4.4、架设在丘陵和山区的电线路应尽量使线路的纵断面平缓,不使电线路起伏太大和高差过分悬殊,避免中间杆出现“吊档” 。4.5、在妨碍和危及列车安全运行地段测量时,应与有关部门联系,取得同意后方可进行;并应设置防护人员。 土质坑开挖工艺一、施工准备1.1、劳动组织表1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松土、普土、土夹石坑人22硬土、石夹土、碎石坑人21.2、工机具表2序号名

11、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铁锹圆头把22镐扁尖头把23大锤8kg把1板桩坑用4钢卷尺2m把15斧头把1板桩坑用1.3、材料表3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小木桩根若干2横挡木根若干板桩坑用3板桩块若干板桩坑用4钉子kg若干板桩坑用二、操作程序2.1、工序流程图坑的定位与画线开挖图1 土质坑开挖工序流程图2.2、操作要领2.2.1、坑的定位与画线挖坑前,应先检查杆位标桩是否符合设计图的要求,防止原勘测所设立的标桩因外力作用而发生变位或遗失。检查时用标杆依三点成一线方法,测视标桩是否在线路中心线上,用皮尺复核标桩间的水平距离是否与设计图一致,经检查无误后进行杆位的画线工作,为了防止坑壁坍塌,保证施工安全,

12、应根据不同的土质来确定坑壁的安全坡度及坑口的尺寸,见表4-8。土质情况坑壁坡度坑口尺寸(m)坚硬粘土10%B=A+0.1H2硬塑粘土20%B=A+0.2H2可塑粘土30%B=A+0.3H2大块碎石40%B=A+0.4H2中砂粗砂50%B=A+0.5H2细砂粉砂60%B=A+0.6H2坑口尺寸表表4注:B-坑口尺寸;A-坑底尺寸(m),A=b+0.4;b-杆根宽度(不带卡盘或底盘)或底盘宽度(带底盘)或拉线盘宽度;H-坑的深度(m),H=c+0.1;c-电杆埋深加底盘厚度(带底盘)或拉线盘埋深加拉线盘厚度。电杆埋深及杆根宽度表表5杆长(m)891011121215电杆埋深(m)1.51.61.7

13、1.81.92.02.3杆根宽度(mm)297310323337350363390底盘尺寸表表6型号DP6DP8DP10宽度(m)0.60.81.0厚度(m)0.180.180.18拉线盘尺寸表表7型号LP6LP8LP10长(m)0.60.81.0宽(m)0.30.40.5高(m)0.180.180.18直线单杆杆坑的定位与画线在直线杆桩与辅桩间画线,用钢卷尺依勾股定理方法画出线路中心线的垂线,量出坑口尺寸,并画出坑口的轮廓线。直线H型杆杆坑的定位与画线在桩位与辅桩间画线,用钢卷尺依勾股定理方法画出线路中心线的垂线,并沿垂线在桩位两边各量出根开距离的一半,确定出两杆坑中心,再放出每个坑口的宽度

14、,画出坑口的轮廓线。转角单杆杆坑的定位与画线在转角杆桩与二线路中心上辅桩间画线,用钢卷尺找出两条线路中心线夹角的平分线,在桩位处画出角平分线的垂直线,放出坑口尺寸,并画出坑口轮廓线。转角H型杆杆坑的定位与画线用钢卷尺找出两条线路中心线夹角的平分线,并在桩位处量出根开的一半,定出两杆坑的中点、画出坑口尺寸。拉线坑的定位与画线a沿需要安装拉线的方向,量取距离AB,见图2,在B点钉一标桩,此点即为拉线坑的中心位置。b按拉线中心桩画出拉线坑口尺寸。AB两点间距离计算:AB=(H1+H2)tg式中-拉线对电杆的夹角;tg-可由函数表查出;H1-拉线在电杆上固定点至地面距离;H2H1ABH2-拉线坑深度。

15、图2 拉线坑的定位2.2.2、挖坑按照画好的坑口尺寸及所规定的坑深,使用锹和镐进行挖掘,先挖坑中间,再修正坑的四壁。挖出的土应堆放在离坑位边500mm以外的地方,以免影响坑内工作和立杆。挖坑过程中,发现土质发生变化时,依表4重新修正安全坡度与坑口尺寸。如果地下水位高,土质松软易塌时,可用板桩支撑坑壁,防止坑壁倒塌,其方法如下:先下第一层横挡木、并依次打入木板桩,打时应使板桩垂直。当四壁都打入板桩后,再继续开挖,以后边挖坑边往下打板桩。在距第一层横挡木1m处下第二层横挡木,然后继续挖土和打沉板桩,直到挖到规定深度,板桩支撑如图3所示。杆坑应在放置电杆侧挖一马道,马道长度大于坑的深度,马道的坡度与

16、地面成45角。拉线坑也在拉线侧挖出马道,马道的坡度与拉线角度一致。测量坑深,可用标杆进行测量,H型杆坑底应保持在同一平面上,当H型杆坑底应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当H型杆处于斜坡上时,坑深以斜坡下侧一根杆的靠下坡侧地面为准,使两坑底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坑底修整平,清出坑底余土,并修整坑的四角,使之与坑中心保持在同一平面。三、标准3.1、电杆基础的位置和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深度允许误差为+100mm、50mm;拉线基坑深度允许误差为500mm。3.2、基坑底使用底盘时,坑底表面应保持水平,双杆两底盘中心的根开误差不应大于30mm;双杆的两杆深高差不应大于20mm。3.3、直线杆坑的中心桩位置,顺线路

17、方向位移不应大于设计档距的5%;垂直线路方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转角杆位移不应大于50mm。AA图3 板桩防护示意图板桩;立撑;横撑;角撑四、注意事项4.1、土质松软处应设防塌板(板桩)。4.2、地下可能有其它设施时,应事先与有关单位联系;如挖坑时,发现有地下设施时应停止工作,请示上级妥善处理。4.3、在居民区或交通道路挖坑,应设遮栏,夜间设红色信号灯,以防行人跌入坑内。4.4、坑深超过1.5m时,坑内作业人员必须带安全帽。4.5、坑边不得堆放重物,杂物。4.6、在打板桩时,应用木头垫在板桩头部,以免打裂板桩。石质坑开挖施工工艺一、施工准备1.1、劳动组织表1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基坑开挖人

18、22爆破工人23防护人21.2、工机具表2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钢钎L=1500 m台12钢钎L=500 m根63大锤8kg把14铁锹根15十字镐个16钢卷尺2m把17标杆L=3 m支28爆破器材把19岩粉勺个110防护旗500300面211口笛顶11.3、材料表3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岩石销铵炸药2#kg2电雷管只3铜芯塑料线BVR=1.5mm2m4绝缘胶布20mm20m盘5草袋个二、操作程序2.1、工序流程图杆坑的定位与画线确定炮孔位置和打炮孔装炸药爆破清坑 图1 石质坑开挖工艺2.2、操作要领2.2.1、杆坑的定位与画线,见DY-2-1土质坑开挖工艺。2.2.2、确定炮孔位置和打

19、炮孔。炮孔位置的选择应避开石缝和岩石的分层处,以免炸药所产生的气体从石缝或层间跑逸而使爆炸力降低。炮孔的间距和排距及数目,在保证爆破效果的前提下,由爆破工根据石坑的实际情况决定。石质坑爆破前打孔作业可采用人工打孔或机械打孔,下面介绍人工打孔作业方法。打炮孔时,可一人操作或二人操作。二人操作时,一人扶钢钎,一人用锤抡打钢钎,每打一锤,应转动一下钢钎,以防止夹钎,并随时将炮孔内的碎石屑用岩粉勺清出,最后用布将炮孔擦干净。炮孔的深度一般为0.6m,直径在40mm以内;炮孔要垂直,光滑。2.2.3、装炸药爆破工作是国家规定的特殊工作,每个环节都与安全息息相关,必须制定专门的操作规程和安全制度,并严格遵

20、照执行。从装药开始到起爆结束的工作,必须由经过爆破专业学习,掌握爆破技术和安全知识,并取得考试合格证的爆破工担任。 石质坑的爆破,采用控制爆破方法。通过控制炮孔的位置、深度、装药量、装药方式来达到预期效果,即采用群炮方式将药量分散,防止炸药过于集中,以达到对震动、飞石的控制。 计算每炮孔装药量,其公式如下:Q=KW式中Q-每炮孔的装药量(g);K-装药水平(g/m);W-最小抵抗线(m)。a装药水平K值,与石质强度及对爆破震动,飞石的要求等因素有关。见表4。装药水平是决定爆破效果的关键因素。为正确选用K值,应在实施爆破前,对石质的结构、成分等进行分析,做出鉴定,然后根据经验和试爆,确定控制爆破

21、的主要参数(最小抵抗线,炮孔深度,炮孔间距和排距)。b抵抗线W,是指临空面(对基坑即是地面)至药包中心的距离,根据石质强度确定。一般W值选在0.6-1.3m之间。岩石分类岩石名称坚实系数f炮孔间距a(m)炮孔排距b(m)装药水平K(g/m)次坚石不坚实的砂岩、石灰岩、泥灰岩4-80.3-0.6(0.9-1.0)a100-150次坚石普通砂岩、页状砂岩8-100.3-0.6(0.9-1.0)a100-150坚石较密的花岗岩类10-140.3-0.6(0.9-1.0)a100-150特坚石很坚实的花岗岩、石英岩、砂岩、硅质叶岩16以上0.3-0.6(0.9-1.0)a100-150装药水平K值选用

22、表表4注:1松动爆破时 Q松=(0.450.7)Q(g)。2所示K值指2#硝酸炸药,采用电雷管起爆。装炮药:炮孔装药前,检查清除孔内的岩粉及杂物,然后用木棍将药卷或散药送入炮孔内;若使岩石爆破后松动,可将药装至孔深的1/4-1/3,若使岩石全部抛掷坑外,一般可装至孔深的1/3-1/2,但最多不得超过孔深的1/2。用一根与电雷管直径相同的木棍,在药内插一个深度为电雷管长度1.5倍的小孔;然后用小木棍轻轻捣实。填泥土,药和电雷管装好后,炮孔中其余的空隙用泥土填满、压紧。2.2.4、爆破先将每个炮孔中的电雷管的两根脚线串、并联起来,然后经两根足够长的绝缘导线引到安全距离以外,和起爆器构成回路。联机的

23、接头用绝缘胶布包缠好。炮口用草袋土包覆盖。在放炮的一切工作准备结束后,清理现场应无遗漏的工具和物品,所有施工人员均应退出现场200m以外。在爆破范围内,要做好安全防护,设置岗哨,专人负责警戒。在爆破负责人同意后,将钥匙插入起爆器的钥匙孔内,扭到充电位置,待指示灯亮时,立即反转到放电位置,起爆雷管。炮响后,应注意听爆破个数,等最后一炮响过20分钟后,炮工方可到坑位检查是否有瞎炮,若有瞎炮严禁立即掏挖,必须找出原因后,才可处理。经检查无问题后,发出解除警戒信号。2.2.5、清坑用铁锹和钢钎清除坑内的石碴。若坑深达不到要求,继续打孔放炮。三、标准石质坑开挖工艺标准见DY-2-1土质坑开挖工艺。四、注

24、意事项4.1、应选在符合安全条件的适宜地方。4.2、开始打孔前,须检查锤头、锤把及钢钎等,以防止脱落或断裂,站立的地方应稳固、平坦。4.3、严禁采用一人扶钎,两人打锤的方法打孔。4.4、在打锤时,应注意附近是否有人,打锤人的左右前后应与其它工作人员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伤人。4.5、打锤人应站在扶钎人的侧面,禁止站在对面,以免落锤不准、脱锤或断把时打伤对方。4.6、打孔时要注意钎头是否开花,如有此现象,应立即更换钎子。4.7、打孔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和佩带防护眼镜。4.8、爆破工作以及爆破材料的装卸、运输、保管和使用,要由考试合格的爆破工担任。爆破材料运输、保管和使用要遵照当地公安部门的规定。

25、爆破工作要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爆破安全规程” 。4.9、爆炸材料严禁投掷、拖拉、敲打、冲撞、磨擦和接近烟火。运输和携带电雷管时,电雷管的引线应短路。电雷管、炸药、起爆器要分别存放与携带;雷雨时,不得携带电雷管;在电场附近禁止使用电雷管。4.10、电雷管在使用前要经过检查和试爆,试爆电雷管与检查人的距离应在10cm以外,检查完好的电雷管应将线脚短路并作好记录。4.11、引爆电线的截面积不得小于0.8mm2。同一电爆网络上必须使用同厂、同批、同牌号的雷管,电阻差不得超过0.2;4.12、装填炸药时,禁止使用金属物。采用电放炮时,接线和起爆必须由一人担任。4.13、一般浅孔爆破石坑的危险区半径为20

26、0m,如用深孔爆破或药力较大时,应按具体情况放大危险区半径。立杆工艺一、施工准备1.1、劳动组织表1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施工技术负责人人12牵引组人153辅助组人81.2、工机具 表2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人字抱杆5-9m副12制动器套1自制3绞磨台14滑轮2.5-3.0t个2吊绳和导向用5滑轮组2.5-3.0t组16地锚200 L=1000组3地中横木7锚桩40 L=1200根5钢钎8钢丝绳16-20L=10-30m根3牵引绳、吊绳、制动绳9白棕绳20L=18-20m根3晃绳10U型环套1根据实际需要11线坠0.5kg个2根据实际需要12经纬仪台113标杆2m根314撬棍50 L=15

27、00根2钢钎15大锤8kg把116铁锹把117钢卷尺3m把118毛笔支119滑板300150040块11.3、材料表3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钢筋混凝土电杆根12卡盘KP型块13U型抱箍套14调和漆红色kg5底盘DP型块1按设计要求二、操作程序2.1、工序流程图施工准备立杆杆身调整填土夯实及防护 图1 立杆工序流程图2.2、操作要领10KV及以下电力架空线路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电杆。常用立杆方法有多种,如汽车起重机立杆;用架杆组立;叉杆组立;人字型抱杆组立等。下面仅述采用固定的人字型抱杆立杆的方法。文中所讲的电杆均指钢筋混凝土电杆。立杆就是将电杆按照规定位置,立起埋入杆坑,有些杆还要按规定装设拉

28、线。2.2.1、施工准备电杆组立前应制定施工组织措施,对使用的机具进行检查,应良好;并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规定和施工程序。电杆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并应符合有关规定。复核坑深,清除坑内余土并找平;检查马道是否合适;设计要求,需装设底盘时,将底盘水平放置于坑内中心。用红漆标出电杆的埋深然后使用撬棍将电杆移到马道上,调整杆身使杆根对准立在坑内的滑板,以便杆根下滑,同时防止杆根冲坏坑壁塌方。当线路需跨越时,一根电杆高度往往不能满足要求,需用两根电杆连接,目前一般采用电焊法或法兰盘连接法。2.2.2、立杆采用固定人字形抱杆立杆,如图2所示。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图2 人字型抱杆立杆示意图绞磨;导向滑轮;滑轮组

29、;人字型抱杆;吊绳;单滑轮;晃绳;滑板地锚设置:a沿杆坑中心线在牵引反方向距杆坑中心约1.5倍杆长处,埋设地锚A,以便固定制动器与临时拉线(制动绳)。b在立杆方向的左右侧,距杆坑中心线的1.5倍杆长处,各埋设一个地锚B,作为固定临时拉线用(晃绳)。c在牵引侧距杆坑中心线的1.5倍杆长处,设牵引地锚C,以便固定滑轮组。d在距牵引地锚后1.5m处,埋设一个地锚D,作固定绞磨用。e牵引地锚埋深不应小于1.5m,其余地锚埋深不应小于1.2m。与地锚接触的坑壁应保持垂直,其下部应挖一个放置地锚的土槽。地锚应与牵引方向保持垂直。在淤泥及砂土处设置地锚时,应在地锚上加压两块木版,以加大地锚抗拉力。起吊工机具

30、和地锚的连接:a在地锚A与杆根间联结制动器,制动绳一端应绑在杆根部,并应与杆身保持水平,另一端随电杆起立时由人力控制此绳的松紧。b在地锚D上固定绞磨。c在地锚C上固定导向滑轮。d在电杆端部固定临时拉线(晃绳)。在电杆上用U型环固定起吊钢丝绳,并使其穿过单滑轮,单滑轮由总吊绳与抱杆联结。吊绳在电杆上至少缠绕两圈以上,以免窜动。杆高在15m以下的电杆,可采用单固定点起吊。在抱杆顶端与牵引地锚间经滑轮组联结,使牵引绳由动滑轮引出,通过导向滑轮与绞磨联结。用U型环吊绳和牵引绳在抱杆上固定。在地势不好的情况下立杆时,为防止抱杆倾斜,在其顶端绑扎处加装两侧晃绳,以使抱杆稳定。在淤泥及积水地区立杆时,为防止

31、抱杆下沉,应在抱杆根部夹装两根枕木,用螺栓固定,并在抱杆根部垫上石块或其它等物。起吊电杆a在起吊前应注意起吊电杆所用工具、各联结点以及电杆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发现不妥之处立即处理,确保安全。b向工作人员分配工作,应详细交代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c推动绞磨进行起吊,当电杆头部离地面0.5-1.0m高时应停止起吊,再重复检查一次各部位情况,尤其对绳扣的检查要仔细,确认无问题后再继续起吊;当抱杆和电杆同时竖起时,负责制动绳和晃绳的人要配合好,加强控制。d当电杆起吊至一定高度时,松制动绳,使杆根顺滑板逐渐进入坑内。杆根应在抱杆失效前接触坑底(一般要使电杆对地面夹角不小于50)。e在起吊过程中,左右侧晃绳

32、应均匀施力,以保持杆身稳定。当电杆起吊至60- 70时,应将反向晃绳(拉线)拴在地锚A上,但不要栓死,以便随电杆的起吊慢慢的松动,以防电杆向牵引侧倾倒。f当电杆起吊至80时,绞磨应缓慢推动,并缓放反向晃绳(拉线),使杆身直立。然后将反向晃绳(拉线)和左右侧晃绳固定在地锚上。g各种杆型起吊的主要资料见表4。表4杆高L(m)抱杆高H(m)抱杆距S(m)杆根伸出长度x0(m)8-125.0-7.01.0-2.01-1.513-187.0-9.02.0-2.52.0-2.5第一吊点距x1(m)第二吊点距x1(m)抱杆根开(m).-.-.-.-.-.-.2.2.3、杆身调整在相邻未立杆的杆坑线路方向上的

33、辅助桩处,用经纬仪观测已立的电杆,指挥调整杆身,使电杆与线路中心线重合,用线坠观测,调整杆身的垂直。转角杆和终端杆,须向张力的反向侧(即拉线侧)倾斜,倾斜距离约等于电杆的稍径。杆位调整,一般可用杠子拔,或用杠杆与绳索联合拔杆根,使之移至规定位置。调直杆身时,可借助晃绳或架杆进行。2.2.4、填土夯实及防护杆身调整后,即进行填土夯实工作。每填土500mm厚,捣固夯实一次,捣固夯实应在电杆的两对侧交替进行,以防电杆位移。埋入坑深的2/3时,当电杆用卡盘时,则要安装卡盘。直线杆的卡盘应与线路平行,并在电杆左右侧交替埋设;承力杆的卡盘应埋设在承力侧。卡盘上口距地面0.5m;埋入的卡盘应涂防腐油。当卡盘

34、安装后,继续填土夯实,并填至高出地面300mm(冻土及其它不易夯实的土质为500mm),使电杆周围形成一个顶面直径为500mm,高300mm并有一定坡度的圆土台,以备埋土下沉时充填用。在电杆距地面1m处用红漆,标注临时杆号。在斜坡处或土质松软的地方,电杆埋深应增加或设挡土装置;在有水流的地方,可设防水柱和砌石围子。在车马通行处所,为防止电杆不受损伤可装设车文件装置。三、标准3.1、基坑底部使用底盘时应符合下列规定:3.1.1、安装的底盘表面应保持水平。3.1.2、双杆两底盘中心的根开不应超过30mm。3.1.3、双杆的两杆坑深度高差不应超过20mm。3.2、电杆立好后,应符合下列规定:3.2.

35、1、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电杆的倾斜不应使杆梢的位移大于半个杆梢。3.2.2、转角杆应向外角予偏,使其紧线后向外角的倾斜不应使杆梢位移大于一个杆梢,不小于1/4杆梢;转角杆应往受力侧收根部,其值不超过根径的1/2,不小于根径的1/4。3.2.3、终端杆应向拉线侧予偏,使其紧线后向拉线侧倾斜不应使杆梢位移大于一个杆梢。3.3、双杆立好后,应正直,位置偏差不应超过下列规定数值:3.3.1、双杆中心与中心桩之间的横向位移:50mm。3.3.2、迈步:30mm。3.3.3、两杆高底差:20mm。3.3.4、根开:20mm。3.4、带叉梁的双杆组立后,杆身和叉梁均不应有鼓肚现象。3.5、钢筋

36、混凝土电杆在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3.5.1、表面光洁平整,内外壁厚度均匀,不应有露筋跑浆等现象。3.5.2、普通钢筋混凝土电杆不应出现纵向裂纹,横向裂纹的宽度不应大于0.2mm,长度不应超过1/3周长,杆身弯曲不应超过杆长的2。3.5.3、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不得有纵横向裂纹。四、注意事项4.1、要使用带槽的滑板,禁止使用锹、稿,棍棒等不适宜的工具立杆和代替滑板。4.2、禁止坑内有人工作时挪动电杆。4.3、禁止在6级以上大风及雷雨、浓雾时立杆。4.4、组立杆塔时,须有专人指挥,立杆工具经计算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4.5、立无叉梁的H型杆时,要加装一个临时叉梁,以保证在起吊过

37、程中有足够的稳定性,防止杆身偏扭。4.6、临时地锚必须埋深牢固,主牵引地锚、杆塔中心、抱杆顶及制动地锚四点须在一直线上。4.7、杆塔起吊时,注意人身安全,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与立杆无关人员均应距所立杆塔高度的1.2倍以外。普通拉线安装工艺一、施工准备1.1、劳动组织表1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拉线坑开挖人12拉线制作安装人21.2、工机具表2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电工工具套22断线钳大号把13紧线器套14手锤1.5kg个15铁锹把16镐把17标杆2m支2复测坑位8皮尺30m把19钢卷尺2m把210吊绳12 L=15 m根111安全带尼龙副112脚扣副113工具袋帆布个21.3、材料表3序号

38、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镀锌钢绞线M拉线2拉线抱箍参阅附表1副13拉线盘参阅附表2块14拉线棒参阅附表3、4根15楔型线夹参阅附表5个16可调式UT型线夹参阅附表5个17平行挂板参阅附表5个18镀锌铁线1.2m19镀锌铁线3.2m410镀锌铁线4.0m211润滑油kg0.0512调和漆黑色kg0.0513毛笔小号支1注:表3中2-7项拉线零配件的规格应根据设计采用的标准图确定。依照国标86D172选列了拉线制按附表,并附在水平拉线制安工艺之后,供施工人员参阅。二、操作程序2.1、工序流程图施工准备挖坑、下拉线盘预制拉线安装拉线抱箍安装UT型线夹 图1 普通拉线制安工序流程图2.2、操作要领2.2

39、.1、施工准备确认拉线杆实际位置。复测拉线方向和拉线坑位置。2.2.2、挖坑、下拉线盘挖拉线坑:参照DY-2工艺施工。坑深应满足附表2的要求。拉线棒与拉线盘的连接:将拉线棒的开口环套入拉线盘的U型环内,用4.0镀锌线将圆环开口扎紧见图2。图2 拉线盘安装示意图拉线棒;拉线盘下拉线盘:将连接好的拉线盘下到坑底,使拉线棒沿马道方向与电杆中心对正。调整拉线棒角度(其对地夹角一般为45),并使拉线盘面垂直于拉线棒。拉线棒上部环的回头应向下,见图2。回填:清除回填土中的树根杂草,每填入500mm厚即夯实一次。回填中应保证拉线棒的方向正确。回填后的坑位应有防沉土台,其培土高度应高出地面300mm,土台上部

40、面积应大于原坑口。2.2.3、预制拉线计算拉线所需镀锌钢绞线长度。其经验计算公式为:L=1.4H+800式中L-拉线制作所需钢绞线长度;H-拉线棒上环距拉线抱箍的垂直高度。用皮尺在钢绞线上量出所需长度,用调和漆做一标记。在标记两侧各量出10mm,用1.2镀锌铁线分别绑扎8-10圈,用断线钳在标记出将钢绞线剪断。上把制作:从钢绞线一端量出250mm,做一标记。以标记为中心,将钢绞线煨弯后套入楔型线夹内,线夹的凸肚应在尾线侧。用手锤敲击线夹本体,使楔子与线夹本体,楔子与钢绞线接触紧密,受力后无滑动现象。上把预留尾线与主线应按图3中标明的尺寸绑扎紧,绑扎线采用3.2镀锌铁线,绑扎顺序由线夹侧向尾线侧

41、。用平行挂板分别连接拉线抱箍和拉线上把的楔型线夹。2.2.4、安装拉线抱箍杆上作业人员根据杆型量出拉线抱箍的安装位置,并做好标记。用吊绳将预制好的拉线上把吊起,将拉线抱箍安装在标记处。安装时应使平行挂板对正拉线棒,楔型线夹的凸肚应朝下,见图3。图3 拉线抱箍用楔型线夹安装示意图拉线抱箍;楔型线夹;平行挂板;镀锌铁线2.2.5、安装UT型线夹紧线器的尾线(用4.0铁线制作)与拉线棒连接牢固,用紧线器夹紧钢绞线后紧线,将钢绞线与拉线棒紧成一条直线。拆下UT型线夹上的U型螺栓,把U型螺栓穿入拉线棒上部圆环内,再套入线夹,使线夹主体位于螺杆丝扣距顶部的13处,同时与钢绞线进行试配,量出应做回头的中心,

42、井做出标记。退出套人U型螺栓的线夹主体。以所做标记为中心将钢绞线煨弯装入线夹内,线夹的凸肚在尾线侧。用手锤将楔子与线夹本体敲紧,使线夹楔子与钢绞线接触紧密。量出钢绞线尾线预留长度并做一标记,用1.2镀锌铁线在记号内侧10mm处绑扎8-10圈,用断线钳在标记处将钢绞线剪断。然后将尾线与主线用3.2镀锌铁线绑扎紧,绑扎时应从线夹侧向尾线侧顺序绑扎。尾线预留长度及绑扎尺寸见图4。将润滑油涂抹在U型螺栓丝扣上,套入线夹,套线夹时应将线夹凸肚向下。装上U型螺栓的螺母,并将两边螺杆螺母对应拧紧。拆掉紧线器,调整UT型线夹,将拉线棒、线夹、镀锌钢绞线拉紧。图4 UT型线夹安装示意图拉线棒;UT型线夹;铜绞线

43、三、标准3.1、拉线与电杆的夹角一般为45,当受地形限制时,不应小于30。3.2、终端杆、耐张杆、耐张型转角杆、分歧杆的终端拉线及直线跨越杆的顺向拉线应与线路方向对正;防风拉线应与线路方向垂直。3.3、拉线棒出土处与规定位置的偏差:终端顺线路拉线不应大于拉线高度的1.5%;合力、防风拉线不应大于拉线高度的2.5%。3.4、镀锌钢绞线在做回头煨弯时,弯曲部分不应有明显松股,安装时不得损伤钢绞线。3.5、采用3.2镀锌铁线绑扎固定钢绞线时,绑线应整齐紧密,缠绕长度要符合图3、图4中标注的尺寸要求。3.6、UT型线夹的螺杆必须露扣,并留有不少于1/2螺杆丝扣长度以供调整。调整后,UT型线夹的双螺母应

44、并紧。四、注意事项4.1、拉线位于交通要道或人易触及的地方,须套上涂有红、白漆标志的竹管保护,材料另备。4.2、当一基电杆上安装有多条拉线时,拉线不应有过松、过紧、受力不均匀等现象。弓型拉线安装工艺一、施工准备1.1、劳动组织 表1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拉线坑开挖人12拉线制作安装人21.2、工机具表2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电工工具套32断线钳大号把13紧线器套14手锤1.5kg个15铁锹把16镐把17标杆2 m支2复测坑位8皮卷尺30m把19钢卷尺2m把210吊绳12 L=12m根111安全带尼龙副212脚扣副213工具袋帆布个21.3、材料表3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镀锌钢绞线由设计

45、定m由工程定拉线2拉线抱箍参阅附表1副13拉线盘参阅附表2块14拉线棒参阅附表3、4根15楔型线夹参阅附表5个16可调式UT型线夹参阅附表5个17平行挂板参阅附表5个18钢线卡子参阅附表5个49心形环个210撑铁5051720副1带螺栓、螺母11M型抱铁参阅附表612镀锌铁线1.2m113镀锌铁线3.2m514镀锌铁线4.0m1.515润滑油kg0.116调和漆黑色kg0.0517毛笔小号支1注:表3中2-11项拉线零配件的规格应根据设计采用的标准图确定。依照国标86D172选列了拉线制安附表,并附在水平拉线制安工艺之后,供施工人员参阅。二、操作程序施工准备挖坑、下拉线盘手制拉线安装抱箍及撑铁

46、安装UT型线夹2.1、工序流程图图1 弓型拉线制安工序流程图2.2、操作要领2.2.1、施工准备确认拉线杆实际位置。 复测拉线方向和拉线坑位置。2.2.2、挖坑、下拉线盘挖拉线坑:参照DY-2工艺施工。坑深应满足附表2的要求。拉线棒与拉线盘的连接:将拉线棒的开口环套入拉线盘的U型环内,圆环开口处应用4.0铁线扎紧见图2。图2 拉线棒与拉线盘连接示意图拉线棒;U型环;拉线盘;铁线下拉线盘:将拉线盘下到坑底,调整拉线盘使拉线棒位于预定出土位置且与地平面垂直。拉线棒距电杆的距离可按下式计算: L=1500R式中 L-拉线棒出土点距杆根的距离(mm);R-杆根处电杆半径(mm)。回填:清除回填土中的树

47、根杂草,每填入500mm厚即夯实一次。回填后的坑位应有防沉土台,其培土高度应高出地面300mm,土台上部面积应大于原坑口。2.2.3、预制拉线:按式(1)计算斜拉线用料长度: L1=1.4A+400 (1)式中 L1-斜拉线用料长度;A-撑铁两眼孔间距离,见图3。按式(2)计算垂直拉线用料长度:L2=Hh+800 (2)式中 L2-垂直拉线用料长度; H-撑铁固定点至地面的高度(图3); h-拉线棒出土高度(图3)。取钢绞线,量出所需长度并做上标记。在标记两侧10mm处用1.2铁线缠绕8-10圈,用断线钳在标记处剪断钢绞线。分别在做斜拉线的钢绞线两端量出回头长度200mm并做标记。双手握于钢绞

48、线一端的标记两侧,弯曲钢绞线使尾线和主线交叉,在标记处弯制成一个半圆弧。在半圆弧内放入心形环,使之和钢绞线密贴。用两个钢卡子一反一正将尾线和主线固定。用相同方法制作另一端回头,制作时,两端尾线应在同一侧见图4。在垂直拉线钢绞线的任一端量出250mm,做上标记。双手握住标记两侧,弯曲钢绞线使尾线端与主线交叉,在标记处弯制成一个半圆弧。半圆弧内放入线夹楔子穿进线夹并拉紧。一手握钢绞线,一手用手锤敲击线夹,使主、尾线与线夹接触紧密。取3.2铁线做绑线,一端置于主、尾线的线隙内,另一端折回,折回处距线夹100mm。从线夹端向尾线端缠绕50mm,然后将铁线两端自相扭绞三转成麻花状,剪去余量。将平行挂板固

49、定于楔型线夹上。具体尺寸参见普通拉线制安工艺中的图3。取拉线抱箍、撑铁(带M型抱铁)和预制好的拉线,如图3所示,预先装配好,并拧紧撑铁上固定拉线的螺母。2.2.4、安装抱箍及撑铁两名作业人员先后上杆,选好操作位置,系好安全带及吊绳,并根据杆型量出拉线抱箍的安装位置,做好标记。 用吊绳吊起装配好的拉线。一人托住撑铁,一人松开拉线抱箍中未带斜拉线一侧的螺栓,分开抱箍套入电杆,用螺栓固定在安装位置上。调整拉线抱箍,使拉线对正拉线棒方向,再紧固螺栓。杆上作业人员调整操作位置后,两人各握一根撑铁同时上提并放平。撑铁放平后,一人托住撑铁,一人松开撑铁外侧安装孔上的螺栓,分开撑铁和M型抱铁套入电杆,穿上螺栓

50、稍作紧固。调整撑铁安装位置,使斜拉线受力,使垂直拉线对正拉线棒,撑铁端部宜高于根部30-50mm。最后紧固螺栓。2.2.5、安装UT型线夹按普通拉线制安工艺中操作要领的第(5)条,安装UT型线夹。图3 弓型拉线安装示意图 拉线棒;拉线盘;拉线抱箍;UT型线夹;楔型线夹;钢线卡子;心形环;撑铁(带M型抱铁);平行挂板;钢绞线图4 斜拉线回头制作示意图钢绞线;钢线卡子;心形环三、标准3.1、顺向拉线应与线路方向对正,转角杆的合力拉线应与线路部分角线对正。3.2、拉线棒出土处与规定位置的偏差:终端、顺向拉线不应大于拉线高度的1.5%;合力拉线不应大于拉线高度的2.5%。3.3、撑铁应水平。3.4、线

51、夹楔子与钢绞线接触紧密,受力后无滑动现象。尾线应在线夹的凸肚侧,安装时不得损伤拉线。3.5、UT型线夹的丝扣应露扣,并留有不小于1/2螺杆丝扣可供调整,双螺母应并紧。四、注意事项4.1、拉线位于交通要道或人易触用的地方,须套上涂有红、白漆标志的竹管作保护,材料另备。4.2、楔型线夹、UT型线夹的尾线宜同侧。4.3、安装完毕后要认真检查,防止遗留工具和余料。 水平拉线安装工艺一、施工准备1.1、劳动组织表1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拉线坑开挖人12拉线制作安装人41.2、工机具表2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电工工具套42断线钳大号把13紧线器套14手锤1.5kg个15大锤5kg把16锹、镐把各17标杆2 m支2复测坑位8皮卷尺30m把19钢卷尺2m把210吊绳12 L=15m根211安全带尼龙副212脚扣副213钢滑轮个114钢钎L=1500跟115工具袋帆布个31.3 材料表3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镀锌钢绞线由设计定m由工程定2拉线抱箍参阅附表1副13拉线盘参阅附表2块14拉线棒参阅附表3、4根15楔型线夹参阅附表5个26可调式UT型线夹参阅附表5个27平行挂板参阅附表5个28镀锌铁线1.2m2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