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体钻孔组合机床设计【带图纸】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0995322 上传时间:2022-04-26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1.8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箱体钻孔组合机床设计【带图纸】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箱体钻孔组合机床设计【带图纸】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箱体钻孔组合机床设计【带图纸】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资源描述:

《箱体钻孔组合机床设计【带图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箱体钻孔组合机床设计【带图纸】(5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QQ 36296518 原创通过答辩 摘 要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制造业的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制造装备机床的先进程度。组合机床兼有低成本和高效率的优点,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可用以组成自动生产线。本文对箱体螺纹孔的加工工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其孔的加工提出了“一次装夹,单工位加工,达到产品图样的精度要求”的思路,并根据这一思想设计了七轴头单工位钻孔组合机床。该组合机床由立柱、立柱底座、中间底座、液压滑台、动力箱、多轴箱等组成。本文对各部分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论证。关键词 组合机床,变速箱体,钻孔ABSTRACTThe machinery M

2、anufacture is an important pillar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 country. While the capability of production in trade of manufacture mostly depends on the advanced producing equipmentmachine tool. modular machine tools have advantages of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cost. It is widely used in large batch p

3、roduction and can be consisted automatic production line.This paper analyzes gear box casing of threading holes of a disc. The idea is once clamping the work. The accuracy can be satisfied the demand of drawing. According above idea, the 7-spindle modular machine tool has been drilled. This paper pr

4、esents the design and calculating of each part of this machine tool.Key words Modular machine tool, gear box casing,drilling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QQ 36296518 原创通过答辩 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1 绪论11.1 课题背景11.1.1国内组合机床的发展现状11.1.2 组合机床的发展趋势1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2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31.4 设计任务及其要求32 零件分析42.1 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其技术要求52.2 零件的生产批量与机床的使用条件

5、52.2.1零件的生产批量52.2.2机床的使用条件53 零件工艺方案拟定63.1 组合机床常用工艺方法能表达的精度及表面粗糙度63.2 零件的毛坯及材料63.3 零件的定位基准选择63.确定机床的配置形式以及总体结构方案74 总体方案设计94.1 工艺方案94.2 总体方案95 组合机床设计三图一卡设计115.1 被加工零件图115.2 零件加工示意图125.2.1示意图上应标注的内容125.2.2绘制加工示意图及绘制之前的有关计算125.3 机床联系尺寸图195.3.1选用动力部件205.3.2确定装料高度225.3.3初步确定夹具轮廓尺寸225.3.4底座轮廓尺寸225.3.5初步确定多

6、轴箱轮廓尺寸235.3.6机床联系尺寸图的画法和步骤245.4 机床生产率计算卡255.4.1理想生产率Q255.4.2实际生产率Q1265.4.3机床负荷率275.4.4生产率计算卡276 多轴箱设计306.1 多轴箱的通用零件306.2 多轴箱设计336.2.1绘制多轴箱设计原始依据图336.2.2确定主轴结构型式及齿轮模数346.2.3多轴箱的传动系统设计346.2.4多轴箱的传动系统设计417 夹具设计447.1 机床夹具概论447.2 问题的提出457.3 夹具设计457.4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47结论48参考文献49致 谢50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QQ 36296518 原创通

7、过答辩 1 绪 论1.1 课题背景1.1.1国内组合机床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数控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组合机床的服务对象已经由过去的农用机械,载货汽车向以轿车工业为重点的转移,组合机床行业开展了针对轿车零件关键工艺研究开发的科研攻关,采取引进技术,合作生产和自行开发相结合;组合机床也由过去的刚性组合机床向具有一定柔性,可实现多品种加工方向的变化,先后开发了转塔组合机床,主轴移动式组合机床,自动更换主轴箱式组合机床,同时又应用数控技术发展了三坐标加工单元等数控组合机床,把纯刚性的设备变为具有一定柔性,可变可调的装备;组合机床的加工精度以过去多完成粗加工,半精加工向精加工方向转化。组

8、合机床行业开发了针对汽车发动机五大件加工的关键工艺设备,使行业在精加工机床的品种上有了较大扩充,为提供成套设备创造了条件;组合机床制造技术由过去的以机加工为主的单机及自动化向综合成套方向转换,加强了相应配套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行业的已经初步具备了向用户提供自毛坯上线,经机械加工和非机械加工至成品下线的成套技术装备,包括整个车间的切屑和冷却处理系统;组合机床的控制技术由传统的程序控制技术向数控,计算机管理与监控方向发展。组合机床行业企业生产的组合机床的控制技术,已完成了由接触-继电器控制向可编程控制的转变,从而大大的提高了组合机床的可靠性,故障率大为降低;组合机床的开发已经又过去的人工设计转向

9、计算机辅助设计。组合机床行业大力推行CAD,为提高设计速度,保证设计质量,缩短供货周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国内该行业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在制造技术高速发展上的今天,由于基础比较薄弱,从整体看,与国外先进水平与国内的用户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产品的可靠性太差,难以适应大批量生产的需要,可调可变性,柔性较差,缺少必要的适应多种加工的新产品,系统化,通用化,模块化程度底,致使制造周期过长,满足不了用户的要求,科学管理,成本控制水平不高,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等不足之处。1.1.2组合机床的发展趋势1高速化:由于机构各组件分工的专业化,在专业主轴厂的开发下,主轴高速化日益普及。过去

10、只用于汽车工业高速化的机种(每分钟1.5万转以上的机种),现在已成为必备的机械产品要件。2 精密化:由于各组件加工的精密化,微米的误差已不是问题。以电脑辅助生产(CAM)系统的发展带动数控控制器的功能越来越多。3 高效能:对机床高速及精密化要求的提高导致了对加工工件制造速度的要求提高。同时,由于产品竞争激烈,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模具的快速加工已成为缩短产品开发时间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对制造速度的要求致使加工模具的机床向着高效能专业化机种发展。4系统化:机床已逐渐发展成为系统化产品。现在可以用一台电脑控制一条生产线的作业,不但可缩短产品的开发时间,还可以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5复合化:产品外

11、观曲线的复杂化致使模具加工技术必须不断升级,机床五轴加工、六轴加工已日益普及,机床加工的复合化已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机床工业是现代工业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对我国而言,机床工业不仅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国防战略意义。研究机床工业的特点,有助于我们了解机床工业的特殊规律,从而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机床工业发展之路。机床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制造业和工业的发展。对一个国家而言,本土的机床工业与本土的制造业及工业紧密相连,高水平的本土机床工业有助于提升本土制造业及工业的水平。机床工业与一个国家的工业竞争力、制造业发展水平紧密相关,本国

12、的机床工业水平越高,工业和制造业竞争力越强。我国工业竞争力和制造业发展水平不高,一定程度上是与我国机床工业发展水平不高相联系的。加快我国机床工业的发展,提高我国机床工业技术和管理水平,将有利于我国工业和制造业发展。所以对机床的研究设计意义是极其重大的。组合机床的机构简单,生产率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又具有一定的重新调整能力,组合机床是根据加工工件的需要,以大量系列化,标准化的通用部件为基础,配以少量的专用部件,对一种或数种工件按预先确定的工序进行加工的高效专用机床,它既具有专用机床的结构简单,又能适应工件变化的需要。组合机床有70%80%的通用零,部件,而这些零部件是经过精心设计和长期生产实践

13、考验的,所以工作稳定,可靠;设计时,对于通用的零部件主要是选用,不必重新设计,所以设计周期短;又因为这些通用零部件可以预先制造出来并可成批生产,因此它的制造周期短,并可降低成本;当被加工对象改变时,它的通用部件可以重新利用,组合成新的组合机床,因此有利于产品更新。毕业设计是高等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检验自己对专业知识理解与掌握的程度,也可以提高自己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也能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更多新的知识。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4、所以,无论从国家还是就我个人而言,研究组合机床设计是很有必要的。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根据组合机床设计的一般步骤,本课题主要包括组合机床通用部件的选择,主轴箱设计,夹具设计等内容。1.4 设计任务及其要求设计题目所给的是箱体钻孔组合机床设计。其设计任务及其要求有1 在保证满足各项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结构简单、先进和合理,动作准确可靠,便装拆维修,操作安全可靠;2 设计内容包括:组合机床设计、夹具设计;3 零件尽可能的采用标准件;4 在结构方案和有关尺寸确定后,绘制出装配图和零件图;5 绘制零件图包括结构图形、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

15、面粗糙度值;尺寸表注要注意基准和完整;必须注明必要的技术要求;6 掌握必要的机械零件的设计和加工工艺的有关知识;7 熟悉机械制图、配合与公差、机械原理、金属材料等方面的有关知识。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QQ 36296518 原创通过答辩 2 零件分析变速器在汽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是重要的箱体零件之一。变速箱体是变速器的主要零件之一,在工作过程中直接起支撑的作用,所以对其刚度和硬度等力学性能都有较高要求。图2.1 箱体零件图2.1 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其技术要求被加工零件为变速箱体 (见图2.1),其材料为铸钢HT200,常温下的力学性能200MPa,属于脆性材料,塑性和韧性差,不能锻造和冲压,焊接性

16、很差,流动性好,可切削性好,用于承受中等负荷重要件。加工部位及其要求:在端面上加工5个M10螺孔的底孔,2个M16螺纹的底孔。表面粗糙度Ra为32。2.2 零件的生产批量与机床的使用条件2.2.1零件的生产批量生产纲领(考虑废品及备品率)年产量3万件,单班制生产。零件的生产批量是决定采用单工位,多工位或自动线,还是按中小批量设计组合机床的重要因素,被加工零件的生产批量越大,工序安排一般趋于分散,而且其粗、精加工应分别在不同的机床上完成,以保证加工精度,但对于中小批量生产的情况,则力求减少机床台数,此时应将工序尽量集中在一台或少数几台机床上进行,以提高机床的利用率,本课题要求年产量为3万件,结合

17、实际情况,考虑零件的大小,形状,应属于中小批量的生产规模,所以宜采用组合机床。2.2.2机床的使用条件机床总体设计,在考虑达到技术性能指标的同时,必须注意机床操作者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成分发挥人和机床的各自特点,达到人机最佳综合功效。机床各部件相对位置的安排,应保证:(1)操作者和工件有适当的相对位置,有足够的活动看见,以便于工件的装卸、刀具的安装调试、加工情况的观察和工件检验。(2)操作者与操作手柄等控制元件的适当位置,有足够的操作空间,达到操作准确、省力、方便。(3)操作件应按照GB4141选用,操作件之间有合理的距离。(4)功能不同的按钮应有不同的颜色,且这些颜色应和人的视觉习惯一致、符合

18、人的心理生理特征。防止误操作。机床工件的安装高度,应充分考虑人的身体高度,按照机床的形式,合理确定。操作者站立不动,手臂最大可及的工作范围是1600mm,正常活动范围是1200mm。常用的手柄应集中设置在操作者正常活动范围内,不常用的手柄可就近设置。视距是指人在操作过程中正常的观察距离,一般为50760mm,最佳为560mm。人的眼睛沿水平方向运动与垂直方向运动灵活,目测水平尺寸比垂直尺寸精确,且不易疲劳,因而视觉接受的信号源应尽量水平排列。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QQ 36296518 原创通过答辩 3 零件工艺方案拟定3.1 组合机床常用工艺方法能表达的精度及表面粗糙度麻花钻由于受结构和切削条

19、件等的限制,加工后孔的质量比较低(孔公差1T11级以下;表面粗糙度506.3),因而一般常只用于孔的粗加工。由于被加工零件的工艺要求,加工部位尺寸,形状,结构特点,材料,生产率要求不同,设计组合机床必须采用不同的工艺方案和工艺过程。从分析被加工零件可知,属于箱体端面孔加工的问题,查金属切削刀具等设计资料书可知:该工件所采用的加工工艺方法为钻孔加工即可。 3.2 零件的毛坯及材料由于该零件的形状较复杂,为铸件,而且属于大批量生产,选择制造精度与生产率都比较高的毛坯制造方法,则选择机器加工中的消失模铸造,以便后序工序加工时减少工时定额,提高加工精度等级等。3.3 零件的定位基准选择组合机床是针对一

20、种零件或零件的一道工序而设计的,正确选用加工定位基准,是确保加工精度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有利于实现最大限度的集中工序,从而收到减少机床台数的效果,对于箱体零件的定位基准的选择,因为箱体零件的加工工序多,这类零件一般都有较高精度的孔加工的需要,有常常要在几次安装下进行,因此“一面两孔”是最常用的方法,它的特点:1 可以简单的消除工作的六个自由度,使工作获得稳定可靠的定位。2 有同时加工零件的五个表面的可能,既能高度集中工序,又有利于提高各面上孔的精度。3 “一面两孔”可作为零件从粗加工到精加工的全部工序的定位基准,使零件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基准统一,从而减少由基准转移带来的累计误差,有利于保证零件的加

21、工精度,同时使机床上工序的许多部件实现通用化,有利于缩短设计,制造周期,降低成本。4 易于实现自动化定位,夹紧,并有利于防止切削落于定位基面上。“一面两孔”定位在箱体上的加工定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课题的工件却具备“一面两孔”的定位条件,又因为该工件的重要性,要求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因而不用增设工艺销孔来获得合理准确的定位基准。综上所述,该矿车轮零件在机床上的定位方案只能选择“一面两孔定位”。3.4 确定机床的配置形式以及总体结构方案零件加工工艺方案将决定组合机床的加工质量、生产率、总体布局和夹具结构等。考虑到被加工的零件是钻5个M10螺孔,2个M16螺孔,并针对零件的形状、大小、材料、硬度、

22、刚性、加工部位的结构特点、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定位、夹紧方法、工艺过程、所采用的刀具及切削用量、现场的环境和条件、生产率要求等。划分工序可以有两种趋向:工序集中和工序分散。工序的集中分散各有其长处,一般说来,在大批量生产中以提高生产率为主,需广泛采用多刀、单轴与多轴自动或半自动机床,多轴龙门铣床、组合机床等,故采取工序集中可以获得突出的效果。此次设计的箱体端面钻孔组合机床很大程度上使各工序尽量集中,发挥组合机床的优点,同时使各种误差减小到最低限度。遵循以下几点基本原则:(1)选择合适、可靠的工艺方法;(2)加工合理安排;(3)工序集中原则;(4)定位基准及夹紧点选择原则;(5)制定工艺方案

23、1)装卸、夹紧;2)钻孔;3)攻丝。一台组合机床主要由滑台、钻削头、夹具、多轴箱、动力箱、立柱、立柱底座、中间底座、侧底座以及控制部件和辅助部件等组成。其中夹具和多轴箱是按加工对象设计的专用部件,其余均为通用部件,且专用部件中的绝大多数零件(约70%90%)也是通用零件。加工时,刀具由电动机通过动力箱、多轴箱驱动做旋转主体运动并通过各自的滑台带动做直线进给运动。根据所选用的通用部件的规格大小以及结构和配置形式等方面的差异,将组合机床分为大型组合机床和小型组合机床两大类。习惯上滑台台面宽度大于250mm的为大型组合机床,滑台台面宽度小于250mm的为小型组合机床。根据组合机床的配置形式,可将其分

24、为具有固定夹具的单工位组合机床、具有移动夹具的多工位组合机床和转塔式组合机床三类。按照组成部件的配置形式及动力部件的进给方向,单工位组合机床又分为卧式、立式、倾斜式和复合式四种类型。a 卧式组合机床卧式组合机床的刀具主轴水平布置,动力部件沿水平方向进给,按加工要求的不同,可配置成单面、双面或多面的形式。本题目选用单面即可。b 立式组合机床立式组合机床的道具主轴垂直布置,动力部件沿垂直方向进给。一般只有单面配置一种形式。c 倾斜式组合机床倾斜式组合机床的动力部件倾斜布置,沿倾斜方向进给。可配置成单面双面或多面的形式,以加工工件上的倾斜表面。d 复合式组合机床复合式组合机床是卧式、立式、倾斜式两种

25、或三种形式的组合。上面已分析过本题目选择固定式夹具单工位组合机床。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QQ 36296518 原创通过答辩 4 总体方案设计4.1 工艺方案 根据工件图(见图2.1),工件材料ZT200,室温下的力学性能200MPa,属于脆性材料,塑性和韧性差,不能锻造和冲压,焊接性很差,铸造性良好,可切削性好。如前零件分析所知该零件主要是在工件单面进行多孔加工,属大批量的中、小零件加工,且工件被加工螺孔之间沿圆周偏差不大于,等级要求不高,而且设计所要求加工的箱体端面的螺孔位置特殊,加工起来相对简单,因此采用固定式夹具单工位卧式单面钻孔组合机床即可,加工工艺方案切削参数如下:加工M10螺孔,查

26、阅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3-71 攻丝及装配前的钻孔直径得:刀具直径 d=8.5mm 切削速度 =15m/min 进给量 =0.1mm/r加工M16螺孔,查阅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3-71 攻丝及装配前的钻孔直径得:刀具直径 d=13.9mm 切削速度 =15m/min 进给量 =0.1mm/r4.2 总体方案在机床总体布局若采用单孔单钻的方式分别对工件上各个孔进行加工,不仅不能保证各孔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同时单孔钻削加工工时也要增加。由生产批量为大批量生产若分开加工,工步增多不能保证生产批量。若在同一台机床上钻削加工,不存在换刀工序,螺纹底孔同时加工完成。同时由被加工零件特点加工孔的中心线与

27、定位基面垂直,分析需要单面加工的箱体零件,本题目选用用卧式机床和立式机床都可,本次设计中选取卧式机床。为了达到缩短工时,减小机床占地面积和达到大批量生产,我们采用卧式单面组合钻床,螺孔同时加工。1 机床工作循环如下:上料工件夹紧滑台工进滑台锁紧主轴启动进给滑台快进进给滑台工进进给滑台停止、主轴继续转动进给滑台快退滑台松开滑台快退工件松开下料2 机床配置型式:(1)单工位组合机床 该机床具有固定式夹具,通常可安装一个工件特别适用于大、中型箱体零件加工。利用多轴箱同时从几个方向对工件加工。但其机动时间不能与辅助时间重合,因而生产率比多工位机床低。(2)多工位组合机床 主要适用于中小零件加工,通常被

28、加工工件安装在多工位工作台上,并由工作台带动作间歇运动,使工件由一个工位辅送到下一个工位。同时采用多工位组合机床时,由于能在不同工位上对工件进行顺序加工或平行顺序加工,从而提高了工序集中程度,并能设置单独卸装工位,使辅助时间与机动时间重合,提高生产率。由上面机床的两种配置型式和零件加工技术要求,为使设计简单经济,不考虑零件的其他加工程序,所以选择单工位组合机床,因该工件轮廓尺寸与重量都较小,且属于大批量生产,加工螺孔相对简单,工件加工利用多轴箱工作。采用刚性主轴还能提高其加工精度,所以选用单工位卧式单面钻组合机床加工该零件即节省工时,又增加经济效率。组合机床总体方案设计在于对其专用部件设计和编

29、制“三图一卡”,即绘制被加工零件工序图、加工示意图、机床联系尺寸图,编制生产率计算卡。在绘制被加工零件工序图时,要标明其加工部位尺寸、精度以及加工时定位基准,夹紧位置等应尽量体现其加工零件的特点。绘制加工示意图前要根据加工材料和进给量,计算加工是所受力、力矩和切削功率,刀具耐用度以选择其刀具与接杆和导向装置等一些通用零部件。主轴箱设计是组合机床中的一个重要专用部件。首先应根据加工孔系的分布范围确定其轮廓尺寸,选定其多轴箱型号,然后计算出箱体中各个轴(主要为主动轴和从动轴)的坐标与轴上齿轮之间的传动关系等等。夹具设计是组合机床的另一个重要的专用部件。因为夹具将会影响零件加工精度,在设计前要绘制草

30、图以确定可行的结构及其主要轮廓尺寸。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QQ 36296518 原创通过答辩 5 组合机床设计三图一卡设计根据前几章分析和指定的机床工艺方案及机床的配置型式结构方案下面用图纸的表达形式三图一卡设计,来表示组合机床的总体设计。其内容包括:绘制被加工零件图、加工示意图、机床联系尺寸图,编制生产率计算卡。被加工零件(见图2.1)。其材料为铸钢ZT200,常温下的力学性能200MPa,加工部位及要求为:面上有7孔,即、;其他技术要求见图纸。5.1 被加工零件图被加工零件图是根据选定的工艺方案,表明零件的形状、尺寸、硬度、以及在所设计的组合机床上完成的工艺内容和所采用的定位基准、夹压点的

31、图纸。是组合机床设计的主要依据,也是制造、验收和调整机床的重要技术条件。1 在被加工零件图上标注的内容有(1)加工零件的形状、主要轮廓尺寸和本机床要加工部位的尺寸、精度 、表面粗燥度、形位精度等技术要求,以及对上道工序的技术要求等。(2)本工序所选定的定位基准,夹紧部位及夹紧方向。(3)被加工零件的名称、编号、材料、硬度及被加工部位的加工余量等。2 绘制被加工零件工序图的一些规定(1)除加工部位用粗实线画外,其余部位用细实线绘制。定位基准、夹紧部位、夹紧方向等需用符号表示;本道工序保证的尺寸、角度等,均在尺寸下画横线标出(2)注明零件对机床加工提出的某些特殊要求,如对精镗孔机床应注明是否允许留

32、有退刀痕迹。(3)各加工部位的位置尺寸,应由定位基准标起。当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应进行换算。(4)对各加工部位的位置尺寸当为不对称公称公差尺寸时,换算为对称公差尺寸即使名义尺寸位于公差带的中央。被加工零件图见图2.1。5.2 零件加工示意图加工示意图是被加工零件工艺方案在图样上的反映,表示被加工零件在机床上的加工过程,刀具的布置位置以及工件、夹具、刀具的相对位置关系。机床的工作行程及工作循环等,是刀具、夹具、多轴箱、液压和其他系统设计选择动力部件的主要依据,是整台组合机床布局形式的原始要求,也是调整机床和刀具所必需的重要技术文件。5.2.1示意图上应标注的内容1 机床的加工方法,切削用量

33、,工作循环和工作过程。2 工件、夹具、刀具及多轴箱之间的相对位置尺寸及联系尺寸。如工件端至多轴箱端面的距离等。3 主轴的结构类型、尺寸及外伸长度、刀具类型,数量和结构尺寸,刀具与导向装置的配合,刀具、接杆、主轴之间的连接方式。刀具按照终了位置绘制。5.2.2绘制加工示意图及绘制之前的有关计算1 刀具的选择选择刀具,应考虑工艺要求与加工尺寸精度、工件材质、表面粗糙度及生产率的要求。只要条件允许应尽量选用标准刀具。为了提高工序集中程度或满足精度要求,可以采用复合刀具。孔加工刀具的长度应保证加工终了时刀具螺旋槽尾端与导向套之间有3050mm距离,以便于排出切削和刀具磨损后又一定的向前调整量。所以,根

34、据零件要加工的螺孔,参照以上要求,依据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杨叔子主编)孔加工刀具表20-2、表20-3和表20-4,加工M10螺孔选择高速钢直柄麻花钻(GB143585)直径d=8.5 mm,l=117mm,加工M16螺孔也选择选择高速钢直柄麻花钻(GB143585)直径d=13.9mm,l=160mm。2 导向套的选择组合机床加工孔时,除了采用刚性主轴加工方案外,零件上孔的位置精度主要靠刀具的导向装置来保证。因此正确选择导向装置的类型,合理确定其尺寸、精度,是设计组合机床的重要内容,也是绘制加工示意图时必须解决的问题。导向装置有两大类,即固定式导向和旋转式导向。在加工孔径不大于40mm或摩擦

35、表面线速度小于20m/min时,一般采用固定式导向,刀具或刀杆的导向部分,在导向套内即转动又作轴向移动。固定导向装置一般由中间套、可换导套和压套螺钉组成。中间套的作用是在可换导套磨损后,可较为方便的更换,不会破坏钻模体上的孔的精度。加工孔径较大或线速度大于20m/min时,一般采用旋转式导向装置。旋转式导向装置将旋转副和直线移动(导向)副分别设置,按旋转副和直线副的相对位置分为内滚式和外滚式两种;滚动轴承安装在刀杆上的旋转导向为内滚式导向,中间导向套只作直线移动,导向长度为(23)d1(d1刀杆直径),导向至工件端面的距离为2050mm,视导向结构而定;滚动轴承内圈安装在中间导向套上,中间导向

36、套不随主轴一起的旋转导向为外滚式导向装置,导向长度为 (2.53.5)d1。旋转式导向装置的极限转速由轴承的极限转速和刀具允许的切削速度决定,导向精度由轴承精度和刀杆、导向套的精度决定。旋转式导向一般通过滑块连轴器(JB/ZQ4384-1986)与主轴“浮动”联接。由于该零件加工孔较小,不需要扩或铰,且其加工时的速度小于20m/mim,所以可选用固定式导向装置,其导向套布置见图5.1得:图5.1 导向套布置图根据前述以及加工要求,选择的刀具为:8.5mm的刀具5把,13.9mm的刀具2把,且为硬质合金钻头。3 导向装置的选择 由于选择刚性主轴,其位置尺寸精度取决于主轴的位置和尺寸精度,对于所加

37、工出的孔的精度将起着重要的角色,而与选择的刀具和有无导向装置没有太大的关系,另外由于该机床所加工的孔的直径和长度均不大,所以选用固定式导向装置,则其布局与参数的选择见图5.2。工艺方法导向布局简图导向长度导向至工件端面的距离刀具与主轴的连接形式钻孔(23)(钻铸铁)刚性 图5.2 钻孔布局简图其导向装置的配合形式如图5.3:图5.3导向装置之间的配合导向装置的配合:导向装置的配合依据参考资料书组合机床设计中的精度进行选择和设计。其精度以及配合的相互关系见表5.1。表5.1 导向配合公差表导向类别工艺方法dDD1刀具导向部分的外径固定式钻孔G7(F8)H7/g6H7/js6用钻头本身导向4 初定

38、切削用量切削用量是指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等三个切削要素。它们表示切削过程中切削运动的大小及刀具切入工件的程度,切削速度是切削刃的选定点相对于工件的主运动的瞬时速度,通常用Vc表示,单位为米/分或米/秒。进给量是工件或刀具的每一转或每一往返行程的时间内,刀具与工件之间沿进给运动方向的相对位移,通常用f来表示,单位为毫米/转或毫米/行程。背吃刀量是指通过切削刃基点并垂直于工件平面方向上测量的吃刀深ap,也就是工件待加工表面与已加工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习惯上也将背吃刀量称为切削深度,通常用ap表示,单位为毫米 。切削深度ap 选择原则是根据工件的加工余量来决定的,选择是应考虑:a 在留下精加工

39、及半精加工余量后,粗加工应尽可能将剩下的余量一次切除以减少走刀次数;b如果工件余量过大,或机床动力不足而不能将粗切削余量一次切除,也应将第一次走刀的切削深度尽可能取大些;c 当冲击负载较大,或工艺系统刚性较差时,应适当减少切削深度;d 一般精切时,可取ap=0.050.8毫米,半精加工时可取ap=1.03.0毫米 。进给量f的选择是主要是根据切削力及加工表面粗糙度:粗加工时,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不高,进给量主要受刀杆、刀片、工件及机床的强度和刚度所能承受的切削力的限制;半精切削及精切时,进给量主要受表面粗糙度要求的限制,刀具的副偏角愈小,刀尖圆弧半径愈大,切削速度愈高,工件材料的强度愈大,则进给

40、量可愈大 。切削速度vc的选择原则主要考虑切削加工的经济性,必须保证刀具经济寿命,同时切削负载不应超过机床的额定功率,通常的原则是:a 刀具材料的耐热性好,切削速度可高些;b工件材料的强度、硬度高,或塑性太大或太小,切削速度均应取低些,c 加工带外皮的工件时,应付适当降低速度;d要求得到较小的表面粗糙度时,切削速度应避开积屑瘤的生成速度范围,对硬质合金刀具,可取较高的切削速度,对高速钢刀具,常采用低速切削;e 断续切削时,应取较低的切削速度;f 工艺系统刚性差时,切削速度应适当减小;h在切削速度最后确定之前,须验算机床电动机的功率是否足够 。组合机床往往采用多轴、多刀、多面同时加工,且组合机床

41、上的刀具要有足够的使用寿命,以减少频繁换刀。因此,组合机床切削用量一般比通用机床的单刀加工要低30%以上。 同一多轴箱上的刀具由于采用同一滑台实现进给,多以各刀具的每分钟进给量应该相等。因此,应按工件时间最长、负荷最重、刃磨较困难的所谓“限制性刀具”来确定;对于其他刀具,可以在这基础上进行调整其每转进给量,以满足每转进给量相同的要求。另外,在多轴箱传动系统设计完毕、传动齿轮齿数确定后,还要反过来调整初定的切削用量。选择切削用量时,应尽量使相邻主轴转速接近,以使多轴箱的传动链简单些。使用液压滑台时,所选的每分钟进给量一般应比滑台的最小进给量大50%,以保证进给稳定。在组合机床上用多轴箱同时钻5个

42、8.5mm孔、两个14mm孔,查阅机械设计手册然后再攻螺纹,螺距P=1.5和P=2,主轴转速分别为。钻孔8.5 =0.1mm/r =15mm/min钻孔13.9 =0.1mm/r =15mm/min5 确定切削转矩、轴向力和切削功率确定切削转矩、轴向力和切削功率是为了分别确定主轴及其它传动件尺寸、选择滑台及夹具设计、选择主电动机(一般是选择动力箱的驱动电机)提供依据。切削转矩、轴向力和切削功率可利用下列公式计算采用高速钻头钻铸铁孔时: = 式(5.1)= 式(5.2) 式(5.3)式中 轴向切削力(N) 钻头直径(mm) 每转进给量(mm/r)切削转矩() 切削功率(KW) 切削速度(m/mi

43、n) 材料硬度由上式(5.1)、(5.2)、(5.3)得钻削1、2、3、4、5(即5个M10的螺孔)孔时:=890.93N取 =1000N=2351.52N.mm 取 =2400N.mm=0.1412kw取 =0.2kw钻削6、7(即2个M16的螺孔)孔时:=1456.94N取 =1500N=5986.62N.mm取 =6100N.mm=0.2195kw取 =0.3kw根据上列公式,计算出本工序钻孔的轴向力、切削转矩、切削功率列于表5.2。表5.2 本工序钻孔的F、T、P值孔位孔数钻头直径轴向力F(N)转矩T(N.mm)功率P(kw)1、2、3、4、55钻8.56、72钻13.96 初步确定主

44、轴直径根据切削扭转矩的确定来初步确定主轴的直径,根据公式: 式(5.3)式中 轴直径(mm) 切削扭矩(n/mm)则由式(5.3)得:钻1、2、3、4、5孔时:=24.45mm取=25mm钻6、7孔时:=33.36mm取=35mm本例中,钻1、2、3、4、5孔时=25mm,主轴外伸长度为:=115mm,内径为:=25(H7)mm,内孔长度为:=85mm。钻6、7孔时=35mm,主轴外伸长度为:=115mm,内径为:=35(H7)mm,内孔长度为:=106mm。7 选取刀具接杆由以上可知,多轴箱各主轴的外伸长度为一定值,而刀具的长度也是一定值。因此,为保证多轴箱上的各刀具能同时达到加工终了位置,

45、就需要在主轴与刀具之间设置可调环节。这个可调环节在组合机床上是通过可调整的刀具接杆来解决的。接杆上的尺寸与主轴外伸长度的内孔配合,因此,根据接杆直径和刀具的锥体莫氏锥度,从表中选取。分别为B25/1/50、B35/1/60。8 确定加工示意图的联系尺寸加工示意图联系尺寸图的标注如图5.4所示。图5.4 加工示意图其中最重要的联系尺寸是工件端面到多轴箱端面之间的距离。它等于刀具悬伸长度、螺母厚度、主轴外伸长度与接杆伸出长度(可调)之和,再减去加工孔深(如加工通孔,还应减去刀具的切出值)。为了使所设计的机床结构紧凑,应尽量使工件端面至多轴箱端面间距离最小。因此,选取接杆时,在主轴外伸长度及刀具类型

46、相同的条件下,应首先选取加工部位在外壁的盲孔孔径最大、长度小的主轴刀具接杆;应保证在加工终了位置时钻头等刀具的螺旋槽尾部至导向套端面的距离,以利于排屑和刀具刃磨后向前调整。工件端面到多轴箱端面之间的距离还与机床的总布局有关,如夹具尺寸等。9 确定动力部件的工作循环及工作行程(1)工作进给长度的确定工作进给长度应按加工长度最大的孔来确定。工作进给长度等于刀具的切入值(根据工件端面的误差情况,一般取)加工孔深及切出值之和。所以,轴:L=8+26+13=47mm 轴:L=8+26+16=50mm(2)快速退回长度等于快速引进与工作进给长度之和。快速引进是指动力部件把主轴箱连同刀具从原始位置送进到工作

47、进给开始位置,其长度按加工具体情况确定。通常在采用固定式夹具的钻、扩、饺孔组合机床上,快速退回行程长度须保证所以刀具均退至夹具导套内而不影响工件装卸。而对于采用移动式或回转式夹具的组合机床,快退行程长度须保证把刀具、托架、钻模板及定位销退离到夹具运动可能碰到的范围之外。快速退回长度=快速引进长度+工作进给长度。则3、4、5、6、7孔的快速退回长度=75+47=122mm则1、2孔的快速退回长度=75+50=125mm综上,取快速退回长度为125mm(3)动力部件总行程长度 动力部件的总行程除应保证要求的工作循环工作行程(快速引进+工作进给=快速退回)外,还要考虑装卸和调整刀具方便,即考虑前、后

48、备量。前备量是指因刀具磨损或补偿制造、安装误差、动力不见尚可向前调节的距离。后备量是指考虑刀具从接杆中或接杆连同刀具一期从主轴孔中取出所需要的轴向极力。理想情况是保证刀具退离夹具导套外端面的距离大于接杆插入主轴孔内(或刀具插入接杆孔内)的长度。因此,动力部件的总行程为快退行程长度与前后备量之和。依此作为选择标准动力滑台或设计专用动力部件的依据。所以本设计中的动力部件总行程长度为:动力部件总行程长度=快速退回长度+前后备量=125+110+20 =255mm 10 加工示意图画法(1)加工示意图的位置,按加工终了时的状况绘制,且其方向与机床的布局相吻合。(2)工件的非加工部位用细实线绘制,其余部

49、分一律按机械制图标准绘制。(3)同一多轴箱上,结构尺寸完全相同的主轴,不管数量多少,只绘制一根,但应在主轴上标注与工件孔号相对应的轴号。(4)主轴间的分布可不按真实的中心距绘制,但加工孔距很近或需要设置径向尺寸较大的导向装置时,则应按比例绘制,以使检查相邻主轴、刀具、导向装置是否发生干涉。(5)对于标准通用结构,允许只绘制外形,标上型号,但对一些专用结构如导向、专用接杆等则应绘出剖视图,并标注尺寸、精度及配合。 5.3 机床联系尺寸图机床联系尺寸图是用来表示机床的配置形式、机床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和运动关系的总体布局图。是进行多轴箱、夹具等专用部件设计的重要依据。如图5.6所示,机床联系尺

50、寸图的内容包括机床的布局形式,通用部件的型号、规格,动力部件的运动尺寸和所有电动机的主要参数,工件与各部件间的主要联系尺寸,专用部件的轮廓尺寸等等。绘制机床联系尺寸图之前,应进行下列工作及其有关计算。5.3.1选用动力部件1 滑台的选用 通常,根据滑台的驱动方式、所需进给力、进给速度、最大行程长度和加工精度等因素来选用合适的滑台。初选1HJ型液压滑台,并选择动力滑台及附属部件。根据动力滑台中,液压滑台与机械滑台的优缺点的比较:快进转工进时,转换位置精度较低且考虑到过载保护方面的原因,选择液压滑台,根据计算求出总的切削力P=8000,及液压滑台的主要技术性能比较,选择1HY32系列液压滑台。具体

51、液压滑台的主要技术参数见表5.3:表5.3 液压滑台的主要技术参数型号台面宽度长度行程最大进给力工进速度快进移动速度型型1HY32320mm630mm400mm630mm12500N20650mm/min10m/min根据1HJ32系列液压滑台,选择该系列滑台的附属部件、支承部件以及配套设施部件,经过查资料组合机床设计简明手册可知,如表5.4:表5.4 滑台的附属部件、支承部件以及配套设施部件部件型号立柱滑台侧底座立柱侧底座1HY321HY32M1HY3GABAB4006301CL321CL32M1CC3211CC3221CC321M 1CC322M1CD321M1CD322M1CD321M1

52、CD322M由于该组合机床不需要二次进给,且为了对在加工产生振动,以及吸收振动,选用A型铸铁导轨,即选择的液压滑台是:型。另外由于该机床所选择的加工方式是卧式单面钻,则该液压滑台的配置型式为卧式。(1)驱动方式的确定采用液压驱动还是机械驱动的滑台,可以参照通用部件对液压滑台和机械滑台的性能特点比较,并结合前面分析的具体的加工要求、使用条件等来选用。本例选用1HY32系列液压滑台。(2)确定轴向进给力滑台所需的进给力按下式计算: 由于滑台工作时,除了克服各主轴的轴向力外,还要克服滑台移动时所产生的摩擦阻力,因而,所选滑台的最大进给力应取大些。取(3)确定进给速度液压滑台是靠液压系统中变量叶片泵供

53、油,进口节流调速来实现液压滑台的工作进给速度在一定范围内的无级调节。液压在确定刀具的切削用量是所规定的工作进给速度应大于滑台最小进给速度,1HY系列液压滑台采用滚珠丝杠传动,工作进给速度为mm/min范围内快速移动速度为定值。则由前的轴向力选取滑台的型号为1HY32型。(4)确定滑台进程 由于滑台的行程除保证足够的工作行程外还应留有前备量和后备量。前备量的作用是使动力部件有一定的向前移动的余地,以弥补机床的制造误差及刀具磨损后能向前调整,前备量一般取值范围为1020mm 本设计取前备量为20mm,后备量的作用是使动力部件有一定的向后移动的余地以方便装卸刀具,后备量一般不小于4050mm本设计取

54、为50mm 所以总行程为:工作行程+前备量+后备量=255+20+50=325mm(5) 多轴加工的总切削功率以及主驱动装置的确定确定单根主轴切削功率后,求出多轴加工的总切削功率 式(5.4)但是考虑到在加工过程中有功率损失,选效率为0.82,则总的需要的功率为:未考虑功率损失前:=1.6考虑到功率损失后: 式(5.5)则该主运动驱动装置的式(5.5)得:功率为1.93选择主电机功率为2.2的1NGc25型电动机,且该系列主传动装置具有通用化程度高、选配灵活,便于生产经营管理等优点。其主要技术参数见表5.5:表5.5 主电机的技术参数主电机传动型号转速范围(r/min)主电机功率()配套主轴部

55、件型号低速组高速组1NGc251608002.21TA25、1TA25M、1TZ22 动力箱的选用动力箱主要依据多轴箱所需的电动机功率来选用。多轴箱所需要的电动机功率为 式(5.6)前面已查阅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和机械设计手册得知动力箱的切削功率为=0.437kW;P空壳根据周的直径及转速由机械设计手册主轴的空转功率表中查得0.074 kW;一般选取所传动功率1%。多轴箱传动系统设计之前,无法确定时,有下式估算: 式(5.7)式中多轴箱传动效率,加工黑色金属时=080.9,有色金属时=0.70.8;主轴数多,传动复杂时取小值,反之取大值。动力箱的电动机功率应大于计算功率,并结合各主轴要求的转速大小

56、,合理地选定动力箱的电动机功率和型式。据此,选用电动机型号为Y110L14(机械设计实用手册表10-4-1)的1TD321型动力箱,电动机额定功率为2.2KW,驱动轴转速为520r/min。 当动力部件的功率或进给力不能满足要求却相差不打时,可据具体情况适当降低切削用量,或将刀具错开顺序加工,以降低功率和进给力。5.3.2确定装料高度装料高度是指及穿个上工件的定位基准面到地面的垂直距离。我国过去设计组合机床一般取装料高度 H=850mm。为提高通用部件及支撑部件的刚度并考虑自动线 设计时中间底座内袄安装夹具输送、冷却排屑装置,新颁布的组合机床标准推荐装料高度H=1060mm,与国际标准(ISO

57、)一致。在现阶段,设计组合机床时,装料高度视具体情况在H=8501060mm之间选取。选装料高度H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应与车间里运送工件的滚道高度相适应,工件最低孔位置,主轴箱最低主轴高度和所选通用部件、中间底座、夹具等高度尺寸的限制(该机床所选用滑台与滑座总高=280mm,侧底座高度560mm,夹具底座高度240mm,多轴箱底座高度=560mm),综合上述因素,本例选取装料高度为800mm。5.3.3初步确定夹具轮廓尺寸根据工件尺寸和形状,考虑工件的定位件、夹紧机构、刀杆导向装置的要求空间;并应满足排屑和安装的需要,钻模厚度不小于最小导向长度,因此在钻7个孔时钻模厚度均为35mm。夹具底座的

58、轮廓尺寸由与之配合的滑台底座轮廓尺寸,工件的轮廓尺寸形状,具体结构为:长396mm,宽190mm,高230mm,厚度26mm,被加工的7个螺孔分布在宽190mm,高230mm的端面上。5.3.4底座轮廓尺寸底座的轮廓尺寸要满足夹具在其上面联接安装的需要。左侧底座长度尺寸根据所选动力部件(滑台、滑座)及配套部件(侧底座)的位置关系确定。同时考虑多轴箱处于终了位置时,多轴箱与夹具体之间应有实当距离,以便于机床调整、维修;另外中间底座周边应有不小于70100mm的排屑或冷却液回流槽。左侧底座长度方向尺寸L,要根据所选动力部件和夹具安装要求来确定。其中:L1加工终了位置时,多轴箱端面至工件端面间的距离

59、(mm)本题目L1 =320mmL2多轴箱厚度(mm),本题目多轴箱用90 mm后盖, L2=325mmL3工件长度(mm),本题目工件长度为396mml1滑台与多轴箱的重和长度(mm),本题目为180mml2加工终了位置时,滑台前端面至滑座端面间的距离和前备量之和(mm)本题目为40mml3滑座前端面和侧底座端面距离(mm),本题目为110 mm所以本题目左底座的长度确定为700mm左侧底座长度确定后,多轴箱端面至工件端面间的距离就最后确定了,因此,刀具接杆的长度也就最后确定。底座高度按标准选取560mm。在确定中间底座高度时,应考虑切削的存储和清理以及电气接线盒的安排。如用切削液时,还应考虑容纳35min冷却泵流量切削液。对于加工铸铁件的机床,为了使切削液有足够的沉淀时间,其容量还应加大到1015min的流量。5.3.5初步确定多轴箱轮廓尺寸 标准中规定:卧式配置的多轴箱总厚度为325mm,立式配置的为340mm;宽度和高度按标准尺寸系列表选取。计算时,多轴箱的宽度B和高度H可按下式计算。B=b+2b 式(5.8)H=+ 式 (5.9)式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