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技能培训计划与记录文档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0900477 上传时间:2022-04-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1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麻醉技能培训计划与记录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麻醉技能培训计划与记录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麻醉技能培训计划与记录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麻醉技能培训计划与记录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醉技能培训计划与记录文档(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2011年麻醉技能培训计划一:硬膜外麻醉二:神经阻滞麻醉三: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四:蛛网膜下腔麻醉 培训记录 硬膜外阻滞技术时间:2011年1月15日地点:麻醉科办公室参加人员:麻醉科全体人员主持:骆善志记录:徐海波 将局麻药注射到硬膜外隙(硬膜外腔),使部分脊神经的传导功能受到阻滞的麻醉方法 ,称为硬膜外阻滞,又称硬膜外腔阻滞或硬膜外麻醉。有单次法和连续法两种,一般都用连续法。适应证:1. 常用上腹部、腰部、盆腔及下肢的手术。2. 颈部、上肢及胸壁的手术也可在硬膜外腔阻滞下完成。3. 术后镇痛。禁忌证:1 不能合作者。2 穿刺部位有感染者。3 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或正在进行抗凝治疗者。4

2、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颅内压升高者。5 严重低血容量及休克者。操作方法:1. 病人体位 常取侧卧位2. 正中穿刺法(直入法) 在选定穿刺椎间隙行局部浸润麻醉后,以导针穿透皮肤及脊上韧带。将硬膜外针沿导针孔刺入皮肤、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然后缓慢推进。当针尖过黄韧带时,有阻力突然消失或出现负压现象,表示针尖已进入硬膜外间隙。以注射器回吸无脑积液流出,注气无阻力,证明穿刺成功。3. 旁正中穿刺法 以选定椎间隙旁开1.5cm为进针点。局麻后以导针穿透皮肤,穿刺针沿导针孔向中线3045角推进。穿过棘间韧带及黄韧带时,阻力突然消失或出现负压现象,回吸无脑脊液流出,注气无阻力,证明硬膜外穿刺成功。4. 置管

3、置管前检查导管是否通畅,是否有裂痕或残缺。经穿刺针将导管插入到硬膜外腔,导管穿过针35cm时,一手顶住导管,另一手将穿刺针退出。导管在硬膜外腔的长度以34cm为宜。5. 骶管阻滞穿刺方法(1) 经骶管孔穿刺注入局麻药阻滞骶神经的方法称骶管阻滞。适用于肛门、直肠、会阴部的手术。(2) 病人取俯卧位或侧卧位。先以手指触及尾骨顶端,在尾骨顶端上方34cm处有一凹陷点,即为骶骨孔。该点的两旁为骶角,与左、右髂后上棘形成等边三角形。(3) 在骶骨孔行局部浸润麻醉后,将穿刺针与皮肤成75角刺入,当穿破覆盖于骶骨孔的骶尾韧带时有明显落空感,再将穿刺针改为2030角向前推进,即可进入骶管。(4) 注射器回吸无

4、血液或脑脊液、注入空气无阻力后,将局麻药注入。6.注药方法:(1)试验剂量:应常规注入“试验剂量”,一般为2利多卡因25ml。注药5min后,未出现腰麻症状,且在相应部位出现感觉减退,表明导管位置正确。(2)追加剂量:连续法在注入试验剂量5min后,并已静脉输液,方可注入追加量。追加量的大小因人而异,一般为试验剂量的23倍。注药后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3)维持量:维持量为初量(试样量与追加量之和)的一半左右。并发症:1 穿破蛛网膜 可于上一椎间隙重新穿刺,向上置管。但硬膜外用药应减量,且有发生腰麻的可能,应密切观察。以改全麻为安全。2 局麻药毒性反应 在注药过程中,如出现眩晕、耳鸣、舌麻等症状

5、,多系血管内注药,应立即停止注药,并将导管退离血管,必要时改全麻。3 脊髓损伤 穿刺针触及脊髓时,病人肢体有电击异感。轻者数分钟消失,可继续进行硬膜外麻醉。重者异感持续不退,应放弃硬膜外阻滞麻醉,并应用糖皮质激素,持续3d,可能减轻并发症程度。4 全脊椎麻醉 大量局麻药进入蛛网膜下隙,全部脊神经甚至脑神经都被阻滞,称为全脊椎麻醉。主要表现为呼吸抑制或呼吸麻痹、心动过缓、血压下降,严重者可发生循环骤停。如能及时发现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常可避免发生严重后果。应强调应用“试验剂量”。5 导管折断 断端留在硬膜外隙者,若无症状,不必强求手术取出,但应加强随访。强调检查导管质量,对于拔管困难者,可将导管

6、端按无菌要求保存好带回病房,13d再拔管。6 感染 穿刺部位及硬膜外隙感染非常罕见,要及时应用抗生素治疗。7 硬膜外血肿 穿刺和置管都可能损伤硬膜外的血管而引起出血,但一般都不致引起严重后果。但有凝血障碍者,有发生硬膜外血肿的危险。术后应注意下肢运动的恢复情况,如怀疑硬膜外血肿者,应尽早确诊,于24h内手术者,多可恢复神经功能。培训记录 神经阻滞麻醉时间:2011年4月10日地点:麻醉科办公室参加人员:麻醉科全体人员主持:骆善志记录:徐海波一:颈神经丛阻滞适应证:颈部手术的麻醉,颈部肿瘤或神经性疼痛治疗。禁忌证:呼吸道梗阻,不能合作者操作方法:1. 病人仰卧,头向对侧偏转并向后仰,常规皮肤消毒

7、。2. 颈浅丛阻滞。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做一皮丘,与皮肤平面垂直进针达筋膜处,同吸无血液即注入局麻药510ml。3. 颈深丛阻滞。现多采用改良颈深丛阻滞法。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与皮肤垂直方向进针,当穿刺达颈3或颈4横突后,将针稍后退离开骨质并回吸无脑脊液或血液后,注入局麻药58ml,即将该侧的颈深丛阻滞。并发症:1. 颈交感神经阻滞合并霍纳综合征。2. 喉返神经或膈神经阻滞有引起呼吸功能障碍的危险。3. 局麻药毒性反应。4. 误入蛛网膜下腔引起蛛网膜下腔阻滞。5. 局部出血和血肿形成。二:臂神经丛阻滞(一) 肌间沟组织法适应证:肩膀和上肢手术,但对前臂及尺侧阻滞效果稍差。操作方法:(1) 病

8、人仰卧,前臂下垂,头转向对侧。(2) 常规皮肤消毒后,铺治疗巾。(3) 在环状软骨(颈6)水平,胸锁乳突肌外侧触及前斜角肌,再往外可触到一凹陷,即为肌间沟。(4) 穿刺针向背、尾方向刺入,有穿破鞘膜感和异感出现,证明定位正确。(5) 回吸无脑脊液或血液即注入局麻药1525ml(含肾上腺素5ug/ml)。并发症: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阻滞,喉返神经或膈神经阻滞,局部血肿等。(二) 锁骨上阻滞法适应证:上臂、前臂及手掌部手术。操作方法:(1) 病人仰卧,双臂靠身体平放,头转向对侧,肩下垫一小枕。(2) 常规消毒皮肤后,铺治疗巾。(3) 在锁骨中点上缘11.5cm处进针,并向内、后、下方缓慢推进。当触

9、及第一肋骨或出现异感时,证明定位正确。(4) 固定穿刺针,回吸无血液后注入局麻药2030ml(含肾上腺素5ug/ml)。并发症:气胸、血胸、局部血肿等。(三)腋路阻滞法适应证:上肢手术,尤以前臂和手掌部位手术最佳。操作方法: (1)病人仰卧,上臂外展90,前臂屈曲90,充分暴露腋窝。 (2)常规消毒皮肤后,铺治疗巾。(3)在腋窝触及腋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将穿刺针紧靠动脉上方向内、下方刺入。当针穿破筋膜有落空感,针体可随动脉搏动而摆动,并可出现上肢异感,说明针已进入鞘内。(4)固定穿刺针,回吸无血液后注入局麻药2040l(含肾上腺素5ug/ml)。并发症:血肿,局麻药毒性反应。培训记录蛛网膜下腔硬

10、膜外腔联合阻滞时间:2011年7月20日地点:麻醉科办公室参加人员:麻醉科全体主持:骆善志记录:徐海波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是两种阻滞方法的联合应用。其优点是麻醉作用起效快、肌肉松弛好、镇痛效果确切;可以满足长时间手术麻醉的需要;局部麻醉药的血药浓度比单纯硬膜外阻滞低;留置硬膜外导管可以用于术后镇痛。适应证和禁忌证:与蛛网膜下腔阻滞相同。操作方法: 1病人体位 常取侧卧位 2穿刺和注药方法(1)皮肤消毒后铺消毒洞巾。确定穿刺点,并于皮下、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做完善的局部浸润麻醉。(1) 一点法。穿刺点在腰2、3或以下的椎间隙。先进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取一根长腰麻针(24G,120mm)经

11、硬膜外穿刺针内向前缓缓推进直至有硬脊膜突破感,拔除蛛网膜下腔阻滞针芯,见有清亮脑脊液流出,即可将配好的蛛网膜下腔阻滞药注入蛛网膜下隙。退出蛛网膜下腔组织针后,再按硬膜外阻滞方法今硬膜外导管置入硬膜外隙。退出硬膜外穿刺针,固定硬麻外导管后,嘱病人仰卧,按蛛网膜下腔阻滞方法调节麻醉平面,直至合适为止。(2) 两点法。根据手术部位选择适当的硬膜外穿刺点,先行硬膜外阻滞穿刺并置入导管备用。然后在腰2、3或以下椎间隙用笔尖式细脊麻针进行蛛网膜下腔阻滞方法调节麻醉平面,直至合适为止。(3) 若蛛网膜下腔阻滞时间上不能满足手术要求时,可应用硬膜外阻滞来维持麻醉。3.硬膜外注药方法(1)注药前先测试麻醉平面并

12、记录。(2)先注入试验剂量1.62.0利多卡因35ml,510min再测麻醉平面。(3)如果麻醉平面异常超过第一次蛛网膜下腔阻滞平面,且循环波动明显,导管有可能进入蛛网膜下腔,下次给药应按蛛网膜下腔阻滞药量给药。(4)如果麻醉平面能满足手术要求,但未超过第一次蛛网膜下腔阻滞平面,并且血压脉搏稳定,说明硬膜外导管在硬膜外腔,可间断硬膜外注射药物以维持麻醉。但维持量一般不超过常规量的2/3.(5)每次注药前应常规轻轻回吸,以警惕硬膜外导管误入蛛网膜下隙。注意事项:1. 一点法穿刺是先注入蛛网膜下腔阻滞药,后置硬膜外导管。在置管时,尤其是置管困难时,应有一位麻醉科医师观察蛛网膜下腔的阻滞效应及其对生

13、理的影响,以免发生意外。2. 当启用硬膜外麻醉时,必须注射试验剂量以排除硬膜外导管误入蛛网膜下腔的情况。因为对硬膜外注药是否能漏到蛛网膜下隙尚有争议。因此,每次注药的量应小于常规用药。注药后应密切观察呼吸和循环的变化,直到稳定。培训记录 蛛网膜下腔阻滞技术时间:2011年09月15日地点:麻醉科办公室参加人员:麻醉科全体主持:骆善志记录:徐海波 将局麻药注入到蛛网膜下隙,作用于脊神经根而是相应部位产生麻醉作用方法,称为蛛网膜下腔阻滞,习称脊椎麻醉,简称脊麻或腰麻。适应证:下腹部、腰部、盆腔、下肢、肛门及会阴部位的手术。禁忌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或脊神经根病变、脑膜炎等。感染,如脓毒血症、

14、穿刺部位感染,脊柱疾病,如脊椎严重畸形、脊柱结核、强制性脊柱炎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不能合作的小儿、精神病病人。合并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外伤失血、腹内高压者等为相对禁忌症。操作方法:体位 侧卧位为最常用体位;坐位一般用于鞍麻;俯卧位较少用,偶尔用于侧卧位腰椎手术。穿刺部位 成人应在腰2以下的腰椎间隙,儿童在腰3以下的腰椎间隙。穿刺方法皮肤消毒后铺消毒洞巾。确定穿刺点,并于皮肤、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做完善的局部浸润麻醉。正中穿刺法。将腰麻针经穿刺点与皮肤垂直刺入,沿穿刺针轴心方向将针推进。一次穿过皮肤、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和蛛网膜,进入到蛛网膜下隙,取出针芯有脑脊液流出。旁正中穿

15、刺法。穿刺针自距中线1.5cm近尾侧处刺入,然后穿刺针对准中线稍向头侧推进。穿刺针只穿过部分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及蛛网膜进入蛛网膜下隙。穿刺成功后,固定针体,回吸右脑脊液回流,再将蛛网膜下腔阻滞药注入。并发症:低血压原因:麻醉平面过高(胸4),交感神经广泛阻滞,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处理:局部浸润时局麻药中加入麻黄碱1530mg。穿刺前或蛛网膜下隙注药后,立即开放静脉,快速输液200300ml,必要时也可经静脉用血管收缩药。恶心、呕吐原因:麻醉平面升高,血压下降,肋间肌部分麻痹而出现呼吸抑制,一过性脑缺氧。麻醉药不纯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化学性刺激。处理:加快输液或静脉注入麻黄碱15mg使血压回升,面罩吸氧。头痛原因:脑脊液漏出引起的颅内低压,化学性刺激等。处理:采用细针或笔尖状穿刺针穿刺,硬膜外注入5葡萄糖溶液1025ml,输液以增加脑脊液的生成量,对症治疗(包括平卧、针灸及应用镇痛药)。尿潴留原因:膀胱麻痹导致过度胀满,手术刺激,不习惯卧位排尿。处理:去除手术刺激,改变排尿体位。较长时间的手术应术前放置导尿管,以避免发生膀胱无力。针灸治疗。发生膀胱无力时,可放置导尿管进行潮式引流,约1周后膀胱收缩功能恢复再拔出导尿管。腰、背痛 可能与局部损伤有关,主要是对症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