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课件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80874792 上传时间:2022-04-2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9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山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山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山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山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课件(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山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思想文化史 主讲:谢耀亭主讲:谢耀亭山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第一讲第一讲 绪论绪论v1.“1.“文化文化”的概念的概念v文化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也是一个难以界定的文化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也是一个难以界定的名词。据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的统名词。据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的统计,计,18711871年到年到19511951年,西方学术界出现的年,西方学术界出现的“文化文化”定义有定义有160160余种,余种,19521952年至今,世界各国、各地关年至今,世界各国、各地关于于“文化文化”的新定义更是层出不穷,总计不下的新定义更是

2、层出不穷,总计不下200200种。究其原因,一是文化本身涉及面极其广阔,另种。究其原因,一是文化本身涉及面极其广阔,另一方面也与其词源及人们研究的不断深化有关。一方面也与其词源及人们研究的不断深化有关。山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1.1中国中国“文化文化”概念概念v在中国,在中国,“文化文化”中的中的“文文”和和“化化”最早是分开使用最早是分开使用的。的。“文文”指文字典籍,礼乐制度,文德教化等,并具指文字典籍,礼乐制度,文德教化等,并具有与有与“质质”、“实实”相对应的含义。相对应的含义。论语论语雍也雍也: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v文,各色交错的纹理。文,各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义:其一,包括语言文字在引申义:其一,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其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其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质”“”“实实”对称。其三,在前两层基础上,导出美、对称。其三,在前两层基础上,导出美、善、德行之义。善、德行之义。 v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并由此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变,并由此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山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

4、化史v“文文”、“化化”两字的复合使用,是春秋战国以后两字的复合使用,是春秋战国以后的事。的事。易传易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下。”(“天文天文”指天道运行的自然规律,指天道运行的自然规律,“人人文文”指人际之间的社会关系,人伦规范和风土民指人际之间的社会关系,人伦规范和风土民情)。情)。v两汉的刘向作两汉的刘向作说苑说苑开始将开始将“文文”、“化化”二字二字联为一词,他说:联为一词,他说:“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出,为

5、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武力,凡武之出,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诛”。v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文化文化”一词的本意是与一词的本意是与“武功武功”、“武力武力”相对的概念,指以文德教化天下,这里既相对的概念,指以文德教化天下,这里既有政治主张,又有伦理意义。有政治主张,又有伦理意义。 山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1.2西方西方“文化文化”概念概念v在西方,在西方,“文化文化”一词原于拉丁文一词原于拉丁文CulturaCultura,英文写作,英文写作CultureCulture,含有改良土壤,栽培植物,种植树木,饲养牲畜等意思,后来含有改良土壤,栽培植物,种植树木,饲养牲畜等意思,后来逐渐

6、引申出神明崇拜,性情陶治,品德教化等含义。这就与古逐渐引申出神明崇拜,性情陶治,品德教化等含义。这就与古汉语中汉语中“文化文化”所具有的所具有的“文治教化文治教化” ” 有了比较接近的义项。有了比较接近的义项。 v(英)泰勒(英)泰勒原始文化原始文化(18711871年版):文化,或其文明,就年版):文化,或其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v美国学者克罗伯

7、和克拉克洪:文化是通过符号和形象(语言与美国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文化是通过符号和形象(语言与艺术)所获得并加以传播的价值系统和行为模式。艺术)所获得并加以传播的价值系统和行为模式。山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v辞海辞海: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财富的总和。v目前,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目前,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即分。广义的文化,即辞海辞海中对文化的界定,包中对文化的界定,包括物态的、制度的、思想的和习俗的不同层次。狭括物态的、制度的、思想的和习俗的不同层次。狭义的文化,主要指社会意识形态

8、,如哲学、宗教、义的文化,主要指社会意识形态,如哲学、宗教、教育、历史、文学、艺术等。教育、历史、文学、艺术等。v“文化文化”与与“文明文明”是两个概念,它们既相联系,是两个概念,它们既相联系,又有区别。概括的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又有区别。概括的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而文明则是人类创造的文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而文明则是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达到一定发展水平的显现;文化相对自然而化成果达到一定发展水平的显现;文化相对自然而言,文明相对野蛮而言,是指一个社会进步程度的言,文明相对野蛮而言,是指一个社会进步程度的标志。人类创造了文化,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标志。人类

9、创造了文化,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和发展。 山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2.2.文化研究的流派以及方法文化研究的流派以及方法v进化学派进化学派v文化传播学派文化传播学派v社会学派社会学派v历史学派历史学派v功能学派功能学派v心理学派心理学派v结构主义学派结构主义学派山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2.1进化学派进化学派v代表人物:英国的爱德华代表人物:英国的爱德华泰勒,美国的路易斯泰勒,美国的路易斯摩尔根摩尔根v古典进化论古典进化论(单线进化论):强调人类本质的一致性和(单线进化论):强调人类本质的一致性和由此产生的文化发展的一致性。由此产生的文化发展的一致性。v新进化论新进化论(多线进化论):

10、出现在(多线进化论):出现在1940年代,以美国人年代,以美国人类学家怀特类学家怀特(Leslie A. White)、斯图尔德、斯图尔德(Julian H. Steward)等人为代表。承认文化发展的连续性、进步性等人为代表。承认文化发展的连续性、进步性和有规律性,但不承认存在普遍规律。认为各种不同文和有规律性,但不承认存在普遍规律。认为各种不同文化在相似条件下可能沿相似的道路发展,但在人类文化化在相似条件下可能沿相似的道路发展,但在人类文化史上按完全同样顺序出现的具体文化却不多见,更多地史上按完全同样顺序出现的具体文化却不多见,更多地是按不同顺序发展的文化。是按不同顺序发展的文化。 山西师

11、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v英国文化人类学的创始人,代表作英国文化人类学的创始人,代表作原始原始文化文化(1871)。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影)。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影响,书中追溯了人类从野蛮状态到文明状响,书中追溯了人类从野蛮状态到文明状态的进化过程,描述了原始人如何运用理态的进化过程,描述了原始人如何运用理性去解释他们尚不能了解的自然和人类事性去解释他们尚不能了解的自然和人类事物。认为人类社会的进化与体质的进化相物。认为人类社会的进化与体质的进化相似,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似,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v泰勒的进化理论可分为蒙昧、野蛮和文明泰勒的进化理论可分为蒙昧、野蛮和文明三个阶段。每一阶段是前

12、一阶段的产物,三个阶段。每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产物,又对未来阶段的形成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又对未来阶段的形成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v泰勒的思想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点:泰勒的思想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点:万物有灵论万物有灵论。在各种文化现象中,他主要。在各种文化现象中,他主要注意的是精神文化,特别是宗教信仰的产注意的是精神文化,特别是宗教信仰的产生与发展;生与发展;文化残存说文化残存说。即旧有的文化既。即旧有的文化既可以保留在较新的文化中,同时又是过去可以保留在较新的文化中,同时又是过去的见证;的见证;提倡文化科学提倡文化科学。以丰富的民族志。以丰富的民族志资料,运用文化比较作为研究的基础;资

13、料,运用文化比较作为研究的基础;统统计研究法计研究法。在民族学的调查上,他是最先。在民族学的调查上,他是最先主张使用统计方法的,并使这一研究趋向主张使用统计方法的,并使这一研究趋向科学的手段。科学的手段。 爱德华爱德华B泰勒泰勒 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山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v出生于纽约州奥罗拉,美国著名的民族学家、出生于纽约州奥罗拉,美国著名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人类学家。v摩尔根长期研究印第安人的社会制度,对人摩尔根长期研究印第安人的社会制度,对人类的婚姻、亲属制度、氏族制度作了大量的类的婚姻、亲属制度、氏族制度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将人类社会划分为蒙昧时代

14、、野蛮研究。并将人类社会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时代、文明时代。 v1851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巨著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巨著易洛魁联易洛魁联盟盟,世界上最早的民族学著作。世界上最早的民族学著作。v第二部重要著作第二部重要著作人类家族的血亲和姻亲制人类家族的血亲和姻亲制度度( 1865完成,完成,1871年出版年出版 )。摩尔根)。摩尔根在书中用大量的新的材料,系统地提出了家在书中用大量的新的材料,系统地提出了家庭进化的理论,建立起人类家庭发展的历史,庭进化的理论,建立起人类家庭发展的历史,而家庭史是人类社会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他而家庭史是人类社会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他认为,人类是从杂交状态

15、经过群婚的各个阶认为,人类是从杂交状态经过群婚的各个阶段和不同形式,又通过对偶婚阶段才达到阶段和不同形式,又通过对偶婚阶段才达到阶级社会的一夫一妻制。这就彻底地推翻了先级社会的一夫一妻制。这就彻底地推翻了先前的历史学家们主张的,家庭始终是社会的前的历史学家们主张的,家庭始终是社会的细胞、一夫一妻制个体家庭自古以来就存在细胞、一夫一妻制个体家庭自古以来就存在的理论。民族学家们认为,摩尔根对于亲属的理论。民族学家们认为,摩尔根对于亲属制度的研究是开创性的、前无古人的。制度的研究是开创性的、前无古人的。 路易斯路易斯亨利亨利摩尔根摩尔根Lewis Henry Morgan1818.11.21 188

16、1.12.17山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v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由于达尔文的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由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物种起源(1859)的发表,无论在自的发表,无论在自然科学界或社会科学界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然科学界或社会科学界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v古代社会古代社会于于1877年出版,在此书中,摩尔根指出氏族是原始社会的基年出版,在此书中,摩尔根指出氏族是原始社会的基本细胞,继而提出原始的母权制氏族是一切文明民族的父权制氏族以前的本细胞,继而提出原始的母权制氏族是一切文明民族的父权制氏族以前的阶段。这本书研究了人类从蒙昧时代经过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阶段。这本书研究了人类从蒙昧时代经过野蛮时

17、代到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从四个方面说明人类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踏进文明的门槛。第一从四个方面说明人类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踏进文明的门槛。第一是发明和发现,叙述了人类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谋取生活资料方式的不是发明和发现,叙述了人类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谋取生活资料方式的不断进步。第二是政治观念的发展,阐明了人类的社会组织从氏族制度发展断进步。第二是政治观念的发展,阐明了人类的社会组织从氏族制度发展到国家产生。第三是家庭婚姻观念的发展,探讨了家庭婚姻的历史,进一到国家产生。第三是家庭婚姻观念的发展,探讨了家庭婚姻的历史,进一步发挥了他以前提出的家庭进化的理论。第四是财产观念的发展,阐述了

18、步发挥了他以前提出的家庭进化的理论。第四是财产观念的发展,阐述了财产的历史,财产从公有发展到私有,私有财产导致了阶级社会的产生。财产的历史,财产从公有发展到私有,私有财产导致了阶级社会的产生。 v恩格斯根据马克思的恩格斯根据马克思的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同时利用他本人,同时利用他本人多年研究古代史的成果,写出了伟大的经典著作多年研究古代史的成果,写出了伟大的经典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起源就路易斯就路易斯亨利亨利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v恩格斯指出摩尔根恩格斯指出摩尔根“确定原始的母权制氏族是一切文明民族的父权制氏族确定原始的母

19、权制氏族是一切文明民族的父权制氏族以前的阶段这个重新发现,对于原始历史所具有的意义,正如达尔文的进以前的阶段这个重新发现,对于原始历史所具有的意义,正如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对于生物学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对于政治经济学的意义一样化理论对于生物学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对于政治经济学的意义一样”。 山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2.2文化传播学派文化传播学派 v1919世纪末、世纪末、2020世纪初在德、奥出现的学派。代表人物有弗里德里希世纪初在德、奥出现的学派。代表人物有弗里德里希 拉拉策尔和弗里兹策尔和弗里兹 格雷布内尔等。直接反对文化进化学说,力图把全部人格雷布内尔等。直接反对文化进化学说,力图把全

20、部人类文化归结于地理联系的基础上。主要观点:与自然现象不同,文化历类文化归结于地理联系的基础上。主要观点:与自然现象不同,文化历史现象不会重复出现,人们不可能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年代创造出相史现象不会重复出现,人们不可能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年代创造出相同的文化,存在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的相似的文化现象是由文化传同的文化,存在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的相似的文化现象是由文化传播造成的。播造成的。v文化圈理论:人类文化形成若干文化圈理论:人类文化形成若干“文化圈文化圈”,其中每个文化圈由一定数,其中每个文化圈由一定数量的文化因素组成;量的文化因素组成;v如果把文化圈在地图上一一标出,可以发现它们的

21、一部分是相互重叠的,如果把文化圈在地图上一一标出,可以发现它们的一部分是相互重叠的,这重叠部分形成这重叠部分形成“文化层文化层”;从文化圈在一定地域内的分布状况中,可;从文化圈在一定地域内的分布状况中,可以找出文化传播的时间顺序以及转移道路。以找出文化传播的时间顺序以及转移道路。v注意文化的空间位置和传播现象,但过分强调文化的转移和借用,受到注意文化的空间位置和传播现象,但过分强调文化的转移和借用,受到批评而衰落。批评而衰落。山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2.3社会学派社会学派 v产生在产生在19世纪末世纪末,比进化学派稍晚比进化学派稍晚,大体与传播学派同时,集大体与传播学派同时,集中在法国。代表

22、人物埃米尔中在法国。代表人物埃米尔杜尔凯姆杜尔凯姆 (又译涂尔干,迪尔(又译涂尔干,迪尔海姆)和马歇尔海姆)和马歇尔莫斯等。莫斯等。v把注意力集中于人类社会,认为人类文化产生的真正和唯一把注意力集中于人类社会,认为人类文化产生的真正和唯一的根源是社会和社会环境,对文化这种的根源是社会和社会环境,对文化这种“社会事实社会事实”必须用必须用严格科学的实证方法来研究。严格科学的实证方法来研究。v“集体观念集体观念”理论:同一社会的成员平均所共有的信仰和感理论:同一社会的成员平均所共有的信仰和感觉的总和,它构成具有自己本身的生活的一定体系;集体观觉的总和,它构成具有自己本身的生活的一定体系;集体观念不

23、是个人从直接经验中获得,而是社会环境强加给个人的;念不是个人从直接经验中获得,而是社会环境强加给个人的;v文化就是这样的文化就是这样的“集体观念集体观念”。山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2.4历史学派历史学派 v在美国形成。创始人和主要代表弗朗兹在美国形成。创始人和主要代表弗朗兹博博厄斯。博厄斯,美国人类学之父,一生最厄斯。博厄斯,美国人类学之父,一生最重要的思想观点就是历史特殊论和文化相重要的思想观点就是历史特殊论和文化相对论对论平等、自由理念在人类学领域内平等、自由理念在人类学领域内的理论形态。的理论形态。v列维列维斯特劳斯的话:斯特劳斯的话:“博厄斯去世之后的博厄斯去世之后的美国,百科全书式

24、的人物没有了。每个人美国,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没有了。每个人都在博厄斯开垦的土地上各捡一小块耕都在博厄斯开垦的土地上各捡一小块耕耘耘”。 v主要著作:主要著作:中部爱斯基摩人中部爱斯基摩人、美国美国印第安人手册印第安人手册、原始人的心灵原始人的心灵、潜山神话学潜山神话学、人类学通讯人类学通讯、文文化和种族化和种族、原始艺术原始艺术、人类学与人类学与现代生活现代生活、普通人类学普通人类学、种族,种族,语言和文化语言和文化等。等。F.博厄斯博厄斯Boas1858.7.9-1942.12.22山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v历史特殊论: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是过去许多历史因素作用下的历史特殊论:每一种生活方式,

25、都是过去许多历史因素作用下的产物;每个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特殊的历史,因此每一种生活方式产物;每个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特殊的历史,因此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是独特的。任何文化特质或元素,都必须首先依据它在某一独都是独特的。任何文化特质或元素,都必须首先依据它在某一独特的文化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与所属文化的价值系统等的特的文化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与所属文化的价值系统等的关系加以解释和判断。关系加以解释和判断。v文化现象极为复杂,是人与社会各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每一种文化现象极为复杂,是人与社会各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每一种文化的形成都有其生物的、地理的、历史的、经济的影响,各种文化的形成都有其生物的、地

26、理的、历史的、经济的影响,各种影响对文化特性而言都是决定因素但又都不是唯一的因素。影响对文化特性而言都是决定因素但又都不是唯一的因素。v人类文化发展非规律性:只有把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中所能人类文化发展非规律性:只有把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中所能观察到的典型现象都包罗无遗地纳入一个规定的序列而加以概括,观察到的典型现象都包罗无遗地纳入一个规定的序列而加以概括,才能称得上普遍规律,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文化研究主要才能称得上普遍规律,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文化研究主要是了解各民族文化的具体现象和发展,不是提出普遍规律。是了解各民族文化的具体现象和发展,不是提出普遍规律。山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

27、文化史v文化相对论(价值理论):各民族过去和现文化相对论(价值理论):各民族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各种文化在价值上是平等的,每在所创造的各种文化在价值上是平等的,每一文化都有自己的独创性和价值标准,衡量一文化都有自己的独创性和价值标准,衡量文化没有绝对的判别标准。文化没有绝对的判别标准。v文化区域:文化可分的最小单位是文化特质,文化区域:文化可分的最小单位是文化特质,许多有关特质构成文化综合体(文化丛),许多有关特质构成文化综合体(文化丛),各个文化丛有相应的地域并与一定的经济形各个文化丛有相应的地域并与一定的经济形态相适应。态相适应。 山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2.5功能学派功能学派 v20世纪

28、世纪20年代英国出现的。主要代表人物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年代英国出现的。主要代表人物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布朗。v需要理论:文化是某种生物现象,它建筑在生物基础上。人是动需要理论:文化是某种生物现象,它建筑在生物基础上。人是动物,他要解决的第一个任务是满足普通生物上的需要;为了满足物,他要解决的第一个任务是满足普通生物上的需要;为了满足需要,人须谋取食物、燃料,盖住房,缝衣服等等,这样人就为需要,人须谋取食物、燃料,盖住房,缝衣服等等,这样人就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新的、第二性的、派生的环境,这就是文化;自己创造了一个新的、第二性的、派生的环境,这就是文化;v

29、人的需要是不间断的,因为这个环境(文化)必须不断维持并再人的需要是不间断的,因为这个环境(文化)必须不断维持并再生产;文化实质上就是物质的和精神的器械,人凭借这种器械来生产;文化实质上就是物质的和精神的器械,人凭借这种器械来解决自己面临的需要;除了上述人的解决自己面临的需要;除了上述人的“基本需要基本需要”外,文化环境外,文化环境本身还产生出各种本身还产生出各种“派生需要派生需要”。山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2.6心理学派心理学派 v奥地利弗洛伊德创立。人的本能尤其是性本能,是文化发生发展的真正原因。奥地利弗洛伊德创立。人的本能尤其是性本能,是文化发生发展的真正原因。v“文化类型学说文化类型学

30、说”:每个年代久远的文化的发展,都赋予其成员以特有的:每个年代久远的文化的发展,都赋予其成员以特有的“心心理定向理定向”。其成员只能根据这种。其成员只能根据这种“定向定向”判断事物,看待和处理周围环境的信判断事物,看待和处理周围环境的信息。换言之,文化心理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各种文化间的差异现象,实质上是息。换言之,文化心理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各种文化间的差异现象,实质上是人们心理上的差异。人们心理上的差异。 v美国的美国的“文化心理学派文化心理学派”:代表人物本尼迪克特。:代表人物本尼迪克特。v人类文化各有其不同的价值体系和特征,呈现出多样性。文化模式是文化中的人类文化各有其不同的价值体系和特征

31、,呈现出多样性。文化模式是文化中的支配力量,是给人们的各种行为以意义,并将各种行为统合于文化整体之中的支配力量,是给人们的各种行为以意义,并将各种行为统合于文化整体之中的法则。文化之所以具有一定的模式,是因为各种文化有其不同的主旋律即民族法则。文化之所以具有一定的模式,是因为各种文化有其不同的主旋律即民族精神。人们的行为是受文化制约的,在任何一种文化中,人们的行为都只能有精神。人们的行为是受文化制约的,在任何一种文化中,人们的行为都只能有一小部分得到发挥和受到重视,而其他部分则受到压抑。因此,文化研究应把一小部分得到发挥和受到重视,而其他部分则受到压抑。因此,文化研究应把重点放在探索和把握各种

32、行动和思考方式的内在联系,即文化的整体结构上,重点放在探索和把握各种行动和思考方式的内在联系,即文化的整体结构上,重视文化对人格形成的影响。重视文化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山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2.7结构主义学派结构主义学派 v法国列维法国列维斯特劳斯。斯特劳斯。v把语言学中的结构方法运用到人类文化的研把语言学中的结构方法运用到人类文化的研究中,对亲属关系、神话、民俗等文化现象究中,对亲属关系、神话、民俗等文化现象加以研究,用二元对峙的方法把文化因素人加以研究,用二元对峙的方法把文化因素人为地分成各种对立的结构,试图找出这些结为地分成各种对立的结构,试图找出这些结构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构间的内在

33、逻辑联系。 山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3.文化的结构与分类文化的结构与分类 “文化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决定了它外延范围的广泛内涵的丰富性决定了它外延范围的广泛性。于是研究者们,以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对其作出了性。于是研究者们,以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对其作出了不同的分类,具体如下:不同的分类,具体如下: 时间角度:时间角度: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 现代文化等。现代文化等。 空间角度:空间角度: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海洋文化、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海洋文化、 大陆文化等。大陆文化等。 社会层面:社会层面:贵族文化、平民文化、官方文化、贵族文化、平民文化、官方文化、 民间文化

34、等。民间文化等。 社会功能:社会功能:礼仪文化、服饰文化、食文化、礼仪文化、服饰文化、食文化、 酒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酒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山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 这些分类属外在角度的划分,从文化的内在结这些分类属外在角度的划分,从文化的内在结构和层次上讲,它又可以作以下表述:构和层次上讲,它又可以作以下表述: 文化文化 物质文化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精神文化 制度文化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制度文化 行为文化行为文化 其中两层次说简单明了,四层次说比较完善,并有其中两层次说简单明了,四层次说比较完善,并有以下的

35、内涵特征:以下的内涵特征:山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 物质文化,又称物态度,是人类所从事的物质生产创造物质文化,又称物态度,是人类所从事的物质生产创造活动及其劳动产品的总和,它以满足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活动及其劳动产品的总和,它以满足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衣、食、住、行为目标,并直接反映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衣、食、住、行为目标,并直接反映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活动和意识形态活动中精神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活动和意识形态活动中升华出来的价值观念、知识体系、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的总升华出来的价值观念、知识体系、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的总和,并可进一步划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

36、个组成部和,并可进一步划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行为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和复杂人际交往中约行为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和复杂人际交往中约定成俗的习惯行为定势定成俗的习惯行为定势,是以民风和民俗的形式出现的是以民风和民俗的形式出现的,具有显具有显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通常被称为人们的行为模式。一定的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通常被称为人们的行为模式。一定的行为文化是一定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是一定的精神文化。 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发展中所建立的各种规范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发展中所建立的各种规范的总和。包括婚姻

37、、家庭、政治、经济、宗教等制度,以及的总和。包括婚姻、家庭、政治、经济、宗教等制度,以及组织形式在内。制度文化又称适应文化。组织形式在内。制度文化又称适应文化。 山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4.中国传统文化的流派中国传统文化的流派 所谓中国传统文化的流派,就是指中国传统文化是所谓中国传统文化的流派,就是指中国传统文化是由那些思想理论构成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说法:由那些思想理论构成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说法: 1 1)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文化,或者,)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文化,或者,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主干的文化(传统观点)。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主干的文化(传统观点)

38、。 2 2)道家主干说。此说最得力的提倡者是陈鼓应教授。)道家主干说。此说最得力的提倡者是陈鼓应教授。他认为,就传统文化整体而言当然是儒家主导的,但就他认为,就传统文化整体而言当然是儒家主导的,但就哲学层面而言,则以道家为主,也就是说,中国哲学史哲学层面而言,则以道家为主,也就是说,中国哲学史以道家为主干。他认为,被人们看做是儒家哲学经典的以道家为主干。他认为,被人们看做是儒家哲学经典的易经易经实际上是黄老道家的作品。实际上是黄老道家的作品。 (鲁迅:(鲁迅:“中国中国根柢在道教根柢在道教”,李约瑟博士:,李约瑟博士:“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像大树没有根一样”

39、)。)。 山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v3 3)儒佛道三教鼎立说。)儒佛道三教鼎立说。v4 4)儒道互补主体结构说。如果说儒家对中国)儒道互补主体结构说。如果说儒家对中国的政治、伦理、家庭关系等产生过比较重大的政治、伦理、家庭关系等产生过比较重大的影响的话,那么道家则对中国的哲学、文的影响的话,那么道家则对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宗教产生过比较重大的影响。学、艺术、宗教产生过比较重大的影响。v5 5)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儒、释、道、墨、法、)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儒、释、道、墨、法、兵、杂(家)组成的多元文化(杜维明:兵、杂(家)组成的多元文化(杜维明:“中国文化是丰富的多元的。儒家文化只是中国文化是丰富

40、的多元的。儒家文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自己并不接受儒家主流其中的一部分,我自己并不接受儒家主流说说”)。)。山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5.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的对象、方法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的对象、方法v柳诒徵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化史绪论绪论v历史之学,最重原因。治历史者,职在综合历史之学,最重原因。治历史者,职在综合人类过去时代复杂之事实,推求其因果而为人类过去时代复杂之事实,推求其因果而为之解析,以昭示来兹,舍此而无所谓史学也。之解析,以昭示来兹,舍此而无所谓史学也。v吾书凡分三编:吾书凡分三编:山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v第一编,自邃古以迄两汉,是为吾国民族本其创造第一编,自邃古以迄两汉,

41、是为吾国民族本其创造之力,由部落而建设国家,构成独立之文化时期。之力,由部落而建设国家,构成独立之文化时期。v第二编,自东汉以迄明季,是为印度文化输入吾国,第二编,自东汉以迄明季,是为印度文化输入吾国,与吾国固有文化由抵牾而融合之时期。与吾国固有文化由抵牾而融合之时期。v第三编,自明季迄今日,是为中印两种文化均已就第三编,自明季迄今日,是为中印两种文化均已就衰,而远西之学术、思想、宗教、政法以次输入,衰,而远西之学术、思想、宗教、政法以次输入,相激相荡而卒相合之时期。此三期者,初无截然划相激相荡而卒相合之时期。此三期者,初无截然划分之界限,特就其蝉联蜕化之际,略分畛畔,以便分之界限,特就其蝉联

42、蜕化之际,略分畛畔,以便寻绎。寻绎。 山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v中国文化为何?中国文化何在?中国文化异于印、欧者何在?中国文化为何?中国文化何在?中国文化异于印、欧者何在?此学者所首应致疑者也。此学者所首应致疑者也。吾中国具有特殊之性质,求之吾中国具有特殊之性质,求之世界无其伦比也。世界无其伦比也。此吾民所最宜悬以相较,藉觇(此吾民所最宜悬以相较,藉觇(CHANCHAN,窥)文化之因果者也。窥)文化之因果者也。v就今日中国言之,其第一特殊之现象,即幅员之广袤,世罕就今日中国言之,其第一特殊之现象,即幅员之广袤,世罕其匹也。其匹也。试问前人所以开拓此天下,抟结此天下者,果试问前人所以开拓此天下

43、,抟结此天下者,果何术乎?何术乎?v第二,则种族之复杂,至可惊异也。第二,则种族之复杂,至可惊异也。试问吾国所以容纳试问吾国所以容纳此诸族,沟通此诸族者,果何道也?此诸族,沟通此诸族者,果何道也?v第三,则年祀之久远,相承勿替也。第三,则年祀之久远,相承勿替也。试问吾国所以开化试问吾国所以开化甚早、历久犹存者,果何故乎?甚早、历久犹存者,果何故乎?v答此问题,惟有求之于史册。答此问题,惟有求之于史册。吾书惟就民族全体之精神吾书惟就民族全体之精神所表现者,广搜而列举之。所表现者,广搜而列举之。山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钱穆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中国文化史导论弁言弁言v中国文化,表现在中国已往全部历史

44、过程中,中国文化,表现在中国已往全部历史过程中,除却历史,无从谈文化。我们应从全部历史除却历史,无从谈文化。我们应从全部历史之客观方面来指陈中国文化之真相。之客观方面来指陈中国文化之真相。v首先,应该明白文化之复杂性。不要单独著首先,应该明白文化之复杂性。不要单独著眼在枝节上,应放宽胸怀,通视其大体。眼在枝节上,应放宽胸怀,通视其大体。山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v第二,则应明白文化之完整性。人类群体生活之复第二,则应明白文化之完整性。人类群体生活之复多性,必能调和成一整体,始有向前之生机。如砌多性,必能调和成一整体,始有向前之生机。如砌七巧板,板片并不多,但一片移动,片片都得移,七巧板,板片并

45、不多,但一片移动,片片都得移,否则搭不成样子。中西文化各有体系,举大端而言,否则搭不成样子。中西文化各有体系,举大端而言,从物质生活起如衣、食、住、行,到集体生活如社从物质生活起如衣、食、住、行,到集体生活如社会、政治组织,以及内心生活如文学、艺术、宗教会、政治组织,以及内心生活如文学、艺术、宗教信仰、哲学思维,荦荦(信仰、哲学思维,荦荦(lulu)大者,屈指可数。)大者,屈指可数。然相互间则是息息相通,牵一发,动全身,一部门然相互间则是息息相通,牵一发,动全身,一部门变异,其他部门亦必变异。我们必从其复杂的各方变异,其他部门亦必变异。我们必从其复杂的各方面了解其背后之完整性。面了解其背后之完

46、整性。山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v第三,要明白文化之发展性。文化俨如一生第三,要明白文化之发展性。文化俨如一生命,他将向前伸舒,不断成长。横切一时期命,他将向前伸舒,不断成长。横切一时期来衡量某一文化之意义与价值,其事恰如单来衡量某一文化之意义与价值,其事恰如单提一部门来衡量全体,同样不可靠。我们应提一部门来衡量全体,同样不可靠。我们应在历史进程之全时期中,求其体段,寻其态在历史进程之全时期中,求其体段,寻其态势,看他如何配搭组织,再看他如何动进向势,看他如何配搭组织,再看他如何动进向前,庶乎对于整个文化精神有较客观、较平前,庶乎对于整个文化精神有较客观、较平允之估计与认识。允之估计与认识。山

47、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6.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思想文化史阅读参考书目阅读参考书目v阴法鲁,许树安主编:阴法鲁,许树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古代文化史(一、(一、二、三),北京大学出版社,二、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v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范大学出版社,1994.v柳诒徵: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化史(上下),上海三联书店,(上下),上海三联书店,2007.v钱穆: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商务印书(修订本),商务印书馆,馆,1994.v梁漱溟:梁漱溟: 中国文化要义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学林出版社,1987.山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v许倬云:许倬云: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联经出,联经出版社,版社,1988.1988.v侯外庐: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中国思想通史( (第一至五卷第一至五卷) ),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1980. 1980. v冯友兰: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1.2001.v葛兆光: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2000.v劳思光: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国哲学史( (共共4 4册册)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00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