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0848102 上传时间:2022-04-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内容摘要: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化学污染物对环境,对人类健康,社会发展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同呼声。为此,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从三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一方面从教学内容渗透环保意识;第二方面从化学实验中提高环保意识;第三方面从日常生活强化环保意识。环境,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也是向人类提供生产和消费所需要的自然资源的供应之地。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利用,人类既是环境的创造物,又是环境的创造者。在工业发展带给人类物质文明的同时,能源结构的变化,化学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的排

2、放,化肥、农药的利用又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断地危害人类的健康,阻碍了工农业及科技的发展。人类要生存,就必须保护好自然环境,所以环境保护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课题,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而环境的污染、环境质量的优劣与环境中各种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它们的变化直接相联系。化学教学内容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化学的研究方法也为环保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有效途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中学化学教育的内容和特点,我认为在环保意识的培养方面应注重以下几项内容:一、 从教学内容渗透环保

3、意识高一年级“二氧化硫性质”教学中介绍酸雨的危害:以视频介绍我国曾经出现的酸雨,用图片展示已经造成的危害,如:精美的雕塑被酸雨腐蚀得面目全非,树木死亡等。同时,如何防治酸雨呢?首先,要从杜绝污染源出发,研究开发能替代化石燃料的能源(如氢能、太阳能等);其次,要利用物理及化学方法对含硫燃料预先进行脱硫处理,降低二氧化硫的排放,对燃煤、工业生产中释放的二氧化硫进行处理及回收利用;此外,还要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教学时,播放迈克尔杰克逊的MTVEarth Song能够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在“氮的氧化物性质”教学中介绍氮氧化物对肺部的危害;光化学烟雾会引起眼睛红肿,引发喉炎等等。治理措施:要使用汽车尾气

4、净化装置,将CO和NO转化为CO2和N2;研究使用新型洁净能源;对生产化肥、硝酸的工厂排放的废气进行处理等。在“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单元”介绍废旧电池及电解、电镀对土壤、水体造成的污染。有关资料显示,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受到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在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几种物质中,电池里就包含了汞、铅、镉等多种,若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随手丢弃,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渗透于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进入鱼类、农作物中,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人体一旦吸收这些重金属以后,随着时间的积累就会出现一些病

5、症,比如:汞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重金属,对人体中枢神经的破坏力很大,上世纪五十年代发生在日本的震惊中外的水俣病就是由于汞污染造成的。目前我国生产的含汞碱性干电池的汞含量达1,中性干电池的汞含量为0.025,我国电池生产消耗的汞每年就达几十吨之多。镉在人体内极易引起慢性中毒,主要病症是肺气肿、骨质软化、贫血,很可能使人体瘫痪。而铅进入人体后最难排泄,它干扰肾功能、生殖功能。专家们认为,由于电池污染具有周期长、隐蔽性大等特点,其潜在危害相当严重,处理不当还会造成二次污染。据介绍,我国沿海某省的一些农民在回收铅酸蓄电池中的铅时,因为回收处理不当,把含有铅和硫酸的废液倒掉,不仅造成了铅中毒,而且使当地农作

6、物无法生长。在教学当中,把这些环境污染问题的危害和治理措施作一项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列在其中,传授给学生,让他们从不同方面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性,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树立环保意识。二、从化学实验中提高环保意识 伟大的化学家波义耳说:“知识从实验中来,实验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我们都可以更直观,更现实,更生动地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其效果更显著。 演示实验力求用最少药品,获最佳效果,减少废弃物,提高环保意识。例如,在铜和浓硝酸的反应中,利用注射器代替试管进行试验,取一支10毫升的注射器,抽出活塞,在针筒内装入0.04克铜屑,推上活塞并

7、吸入0.1毫升的浓硝酸,观察现象,等反应完毕后将注射器中液体小心排入废液瓶中,无色气体针筒内再吸入空气,可见到无色气体变成红棕色。改进后的装置是封闭体系,易于对比观察,效果明显,药品用量比改进前少得多,同时能防止有毒气体二氧化氮的泄漏而污染空气。当前,微型化学实验作为一种新兴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正在国内外迅速发展。微型化学实验具有操作简捷、反应迅速、现象明显、节省药品、污染小且安全的优点。将一些污染比较大的实验改成微型实验,不仅适应了化学实验改革形势的发展,也可谓是减少化学实验环境污染的一种手段。学生实验教学中,可结合对学生实验习惯的培养,教育学生主动地保护环境,并且从身边做起。如对反应后废液的处

8、理,不能只图一时方便,把废液直接倒入水槽中,因为废液会腐蚀地下水管,从而造成水污染,所以在做实验时强调废液必须倒入废液缸中。结合实验、讲解,指导学生按要求进行处理,增强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 从日常生活强化环保意识环境保护教育仅靠课堂讲授是不够的,还要从日常生活中强化环保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牢记环保使命,充分利用和节约能源,如节水、节电、充分燃烧煤气、石油液化气等,合理分类存放生活垃圾,废旧电池要回收,不乱倒污水等,不使用污染环境的物品,如含磷洗衣粉、喷发胶等,敢于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努力将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保护好我们的家园。为了使环保教育更结合生产实际,

9、可以到现场去教学,可以带领学生到一些工厂(如电镀厂、化肥厂、农药厂、造纸厂、制革厂等)去参观。去看一看,了解工厂在处理工业“三废”方面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用什么样的设备来转化“三废”,还可以指出尚有哪些不足之处,让学生开动脑筋,设想对尾气的处理意见和废液的转化利用,如何变废为宝。通过实地环保教育,对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掌握一些实际的环保知识是有好处的。 中学生正处在一个长知识长能力的阶段,也处在由感性思维走向理性思维的阶段。这一阶段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以后的人生方向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从中学阶段开始,慢慢给他们渗透环保思想,养成环保习惯,对他们长大后对环境的保护,有了一个自觉行动的基础,这一点是其他阶段所不可替代的。因此,在中学阶段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意义犹为重大。参考文献:化学实验教学渗透环保教育的探讨 熊峰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