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墩职业危害验收报告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0799594 上传时间:2022-04-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二墩职业危害验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二墩职业危害验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二墩职业危害验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二墩职业危害验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墩职业危害验收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府谷县建新煤矿煤炭资源整合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报告书府谷县建新煤矿煤炭资源整合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组二一三年四月二十七日项目名称:府谷县建新煤矿煤炭资源整合项目项目性质:资源整合项目地址: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老高川镇乌素沟村设计能力:0.9Mt/a设计单位:陕西华雁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陕西泽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陕西横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中煤陕西中安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施工时间:2009年9月至2012年5月申请验收单位:府谷县建新煤矿有限公司验收时间:2013年4月27日府谷县建新煤矿煤炭资源整合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意见一、验收组工作开展情况按照中华人民共

2、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总局令第51号)的规定,2013年4月27日,陕西煤矿安全监察局组织有关处室、榆林监察分局、府谷县能源局并聘请2名职业卫生专家组成验收组,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对府谷县建新煤矿煤炭资源整合项目(以下简称该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了验收。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采掘系统、通风系统、提升运输系统和辅助生产系统等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各作业点粉尘浓度、噪声强度、有毒有害物质浓度、高温危害的监测情况等。验收组通过听汇报、查资料和井上、下现场检查,提出了现场验收意见、存在问题和建议。二、项目概况该项目位于榆

3、林市府谷县老高川镇乌素沟村,距府谷县城约65km。井田东西长1.55.0Km,南北倾向宽2.24.2Km,井田面积15.2549Km2,批准开采2-2和3-2 二层煤,投产时开采2-2煤。2-2煤平均厚度2.46m,3-2煤平均厚度1.80m。探明资源储量45.54Mt,可采储量31.304Mt,设计能力0.9Mt/a,服务年限26.8a。属瓦斯矿井,均为易自燃煤层,煤尘具有爆炸性。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抽出式通风方法,即主斜井、副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开采水平设在2-2煤层内,沿2-2煤层底板布置胶带运输大巷、辅助运输大巷和总回风巷,盘区前进式、工作面后退式开采。采用一次采全高长壁综

4、合机械化采煤法。该项目由陕西省煤田地质局185队完成地质勘探,陕西华雁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中煤陕西中安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实施监理。2009年9月27日开工建设,2012年5月底基本建成。项目概算总投资25975.36万元,实际总投资28673.85万元,其中职业卫生投资2387.50万元。2007年11月,陕西省人民政府以陕政函(2007)167号文批准该项目为资源整合矿井;2008年7月,陕西省国土资源厅以陕国土资矿采划(2008)277号文划定该项目矿区范围。2010年2月,陕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了采矿许可证;2009年5月,陕西省煤炭工业局以陕煤局发(2009)119号文批准该

5、项目开采设计;2009年10月,陕西煤矿安全监察局以陕煤安局发(2009)184号文批准该项目安全设施设计;2009年9月,府谷县煤炭局以府煤发(2009)89号文批准该项目开工建设;2012年7月,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以陕煤局复(2012)78号文批准该项目联合试运转,联合试运转期为2012年7月31日至2013年1月31日;2013年3月,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以陕煤局复(2013)50号文批准该项目联合试运转延期,延期至2013年9月底。2012年9月,煤炭工业陕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对该项目单项工程质量进行了认证,并出具了府谷县建新煤矿20120905号单项工程质量认证

6、书;2013年3月,陕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对该项目安全设施及条件进行了竣工验收。三、申请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所具备的条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该矿委托陕西安科安全生产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编制了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2013年4月,该矿组织陕西省职业卫生技术评审专家对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进行评审。该矿经陕西煤监局榆林监察分局审查同意后向陕西煤监局提交了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书、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职业卫生专家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的审查意见、施工单

7、位和监理单位资质证明。申请验收所提交的资料完整,具备验收条件。四、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建设和运行验收情况(一)职业病防护设施基本做到了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符合规定。(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建设基本符合设计要求。在地面建有400m3高位水池2座,接159mm无缝钢管自主斜井静压送入井底,然后供至井下各运输、回风巷道及采掘工作面。在运输大巷、工作面运输巷每隔50m设置一个给水栓;在辅运大巷、回风大巷、工作面回风巷每隔100m设置一个给水栓;在进风大巷、胶带运输机巷、工作面回风巷出口及距工作面50m内、装煤点下风方向1525m处等位置各设一组风流净化水幕;各转载点设有喷雾设施

8、;按规定设置了隔爆水棚;2101采煤工作面配MG300/701-WD交流电牵引采煤机1台(内外喷雾压力均3MPa)、2103辅运顺槽综掘工作面配备EBZ-135掘进机1台(内外喷雾压力均为1.5Mpa)。地面落煤点设有喷雾洒水降尘设施,运输系统设有喷雾洒水设施,配备洒水车1辆,储煤场设有350m6m防尘网。(三)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基本正常,符合要求。(四)大部分作业点粉尘浓度、噪声强度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各作业点有毒有害物质浓度、高温危害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五)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基本符合煤矿职业安全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的规定。(六)矿井成立了职业卫生领导小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基本健

9、全。制定有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等十三项制度。(七)职业危害的管理和粉尘监测基本符合规定。配备3名测尘工,4名灭尘工,测尘人员配备符合要求;配备(CC-1000型)直读式粉尘浓度测量仪2台,每15天对井下及地面测尘1次,测尘周期和记录基本符合要求。地面工作场所设置了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八)建立了职业卫生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基本符合要求。2012年5月,委托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榆林市中医院(陕卫职健字2008年第032号)对作业人员进行了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人数175人。职业卫生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基本符合规范要求。五、存在问题(一)未配备噪声监测仪器。(二)热交换机、破碎机

10、机座未采取减震措施;筛分装置未全封闭。(三)主斜井入口未设风流净化水幕;井底皮带运输机转载点喷头安装方向应逆风流安装;部分喷雾喷头损坏或堵塞。(四)掘进工作面、2101采煤工作面顺槽手动喷雾阀门安装位置过高,操作不便。(五)2101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头无警示说明。(六)采掘工作面及转载点等部分岗位总粉尘、呼吸性粉尘浓度及噪声强度超标。(七)未配备职业卫生专职管理人员。六、建议(一)应组织职工学习职业病防治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7号、49号、51号,进一步修改、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提高职工的职业危害防护意识和能力。(二)进一步加强现有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与管理,确保其正常使用。针对采掘

11、工作面、转载点部分岗位粉尘浓度、噪声强度超标的情况,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三)应当在工业广场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特别是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四)安全监控系统应逐步实现粉尘在线监测。(五)粉尘测定报表应增加总尘、呼尘限值标准。(六)采煤工作面已形成,生产前应完善洒水灭尘系统。(七)应对防尘洒水系统水源进行过滤、净化处理。(八)不断改善工人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七、验收意见(一)原则同意陕西安科安全生产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编制的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的内容、结论及建议。(二)建设单位对职业病防护设施完善后,由陕西安科安全生产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对粉尘和噪声超标岗位进行复测,将复测结果报榆林监察分局。(三)该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基本达到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的要求。通过联合试运转,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转基本正常。原则同意府谷县建新煤矿煤炭资源整合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通过验收。由榆林监察分局对存在问题复验合格后报陕西煤监局批复。 验收组长签字:二0一三年一月二十七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