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梁模板满堂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0788735 上传时间:2022-04-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大梁模板满堂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大梁模板满堂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大梁模板满堂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高大梁模板满堂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大梁模板满堂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大梁模板满堂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 摘要:本文就高大梁模板满堂脚手架的搭设施工进行了探讨,结合了具体的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应遵循的的程序和搭设方法,并提出了构造要求及保证安全的措施。旨在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大梁模板;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 所谓的高大梁模板,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建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2的模板支撑系统。本文结合具体实际工程,对高大梁模板满堂脚手架的搭设施工进行了探讨,以期能为类似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借鉴。 1 工程概况 据调查,该工程为框架结构,地下1层,地

2、上9层,占地总面积为37870m2,设计有3个直通屋面的大厅,中厅长40m,宽18.7m,屋面4个大梁均为500mm2100mm,梁底距一层地面35.7m,面积748m2;东、西厅长28m,宽14.8m,屋面六个大梁均为400mm1200mm,梁底距一层地面36.6m,面积414.4m2。无论从高度还是从跨度来讲,均属于建质(2009)87#文中规定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按有关要求,确保施工安全。 2 施工程序 施工顺序:编制施工方案方案论证施工技术交底分层搭设满堂脚手架分层验收满堂脚手架整改存在问题脚手架整体验收。 3 施工方案 通过方案对比、论证,最终确定采用以整体稳定、局部加强的

3、扣件式满堂钢管脚手架和带有可调式伸缩头作为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该方案的内容如下: 3.1 搭设方法 满堂架搭设:钢管采用483mm,立杆纵、横向间距1m,水平纵、横杆步距1.5m,水平方向剪刀撑每隔3层设置一层,四周竖向剪刀撑每隔6跨一道,竖向连续设置直到顶层,四周与建筑物连接的连墙件每隔两步三跨与建筑物的梁或柱连接,脚手架板每隔三层满铺一层,梁底立杆加强,立杆纵距0.75m,横距0.3m、0.4m。梁底立杆加强支撑见下左图。 3.2 受力计算 以最大夸度的中厅,并取最大梁、受力最不利组合为例进行计算,东西厅可照此方案进行搭设。根据规范规定,需对立杆进行稳定性、地基承载力计算,连墙件计

4、算(梁底支撑脚手架搭设图如下左图)。 3.2.1 立杆稳定性计算 脚手架高37.8m(按梁顶面高度计算),步距1.5m,共37.8/1.5=25步,脚手架板按3层考虑,采用483钢管,钢管截面面积A=4241mm2,回转半径i=1.594cm,截面模量W=4.491cm3,钢管重0.0384kN/m,扣件重0.014KN/个,脚手架板重0.35KN/m2。 查荷载规范得:钢筋混凝土重25.0KN/m3.模板自重0.35KN/m3,施工活荷载5.0KN/m2。 (1)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它包括: N=1.2(NG1k+NG2K)+1.4NQK;

5、 NG1k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NG2K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NQK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 (2)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W计算公式: MW=0.851.4MWk=0.851.4Wklah2/10 其中:Wk风荷载标准值(kN/m2); WK风荷载标准值。查规范WK=0.7UzUsWo U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为:1.92 Us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计算为:0.375: Wo基本风压,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为:0.4KN; WK=0.71.920.

6、3750.4=0.2016KN/m2;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Mw=0.851.40.20161.01.5001.500/10=0.054kN.m。 根据公式N=1.2NGk+0.851.4NQK Nw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 N=1.2NGk+0.851.4NQK=1.2(3.678+0.455)+0.851.42.44=7.589KN =N/A+MW/W=7.5891000/(0.3914241)+0.0541000/4491=4.588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3.2.2 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本工程由满堂脚手架承载的荷载和满堂架自重作用于地下室顶板上,地下室顶板荷载

7、全部传至梁,取梁中最不利梁KL10、(250750mm,3跨,分别为6.0m、7.2m、6.0m,配筋:220;325,均为3级钢,混凝土为C35),现对此梁予以验算如下: q=8.4665+0.250.75125=47.02KN/m 图1 弯矩的计算 根据梁的尺寸和均布荷载,运用结构力学的力法方程计算A、B、C、D各点的受力为:RA=RD=105.576KN,RB=RC=341.376KN,如图1所示,其中最大弯矩MMAX1=204.768KN?m 按简支梁承受均布荷载,取中间最大跨计算最大弯矩为: MMAX2=qL2/8=47.027.22/8=304.7KN?m 计算梁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

8、M1: 根据梁的有关数据查表的:3级钢fy=360Mpa,受拉区钢筋面积As1=628mm2 受压区钢筋面积As2=1473mm2,C35混凝土抗压强度fc=16.7Mpa, 梁有效高度h0=750-25-10=715mm。 3.2.3 连墙件验算: 连墙件的轴力N=NLW+No 式中:NLW连墙件轴力设计值 No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根据规范取5KN。 NLW=1.4WKAW AW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内脚手架外侧面的迎风面积,按2步3跨考虑,面积为1.523=9m2。 NLW=1.40.20169=2.54KN N=NLW+No=2.54+5=7.54KN (1)扣件连墙

9、件抗滑承载力验算 查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表5.1.7条知一个直角扣件抗滑承载力为Rc=8KN. 因为N=7.54KNRc=8KN.故抗滑移承载力满足要求。 (2)连接件稳定性验算 连接件的计算长度3m 根据公式=LH/1.58=300/1.58=189.8=210 查规范附表C得=0.199 根据公式;N/Af A-为钢管的截面面积。钢管采用483,A=424.1mm2 N/A=7.541000/0.199424=8.94N/mm2f=205N/mm2 故满足要求。 4 满堂脚手架搭设的方案论证 脚手架搭设前,应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安全和有关规范要求,对方案进行论

10、证。 方案编制完成后,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监理初步审查后,由总包单位组织,有专家,建设单位负责人,监理,施工单位分管安全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项方案编制人、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勘察,设计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参加的方案论证会。方案论证的主要求内容: (1)方案内容的完整性,可行性; (2)方案的计算书和验算依据是否符合有关标准; (3)安全事故的基本条件是否满足现场实际情况。 方案论证完后,施工单位应根据论证报告的要求,修改完善方案,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后,方可组织施工。 5 满堂脚手架的搭设 满堂脚手架搭设的施工顺序: 地下室顶梁加固铺设

11、垫板搭设立杆搭设扫地杆搭设水平杆搭设拉接杆搭设立杆搭设水平杆搭设剪刀撑杆满铺设架板分层验收下一层搭设、验收,直至完成整体验收。 满堂脚手架的搭设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和审批的施工方案执行。 6 满堂脚手架的验收 (1)脚手架搭设使用的钢管、扣件,当为新进场的应有产品合格证书,质量检验报告,当为旧钢管时,应进行外观检查,凡不符合规定和要求的严禁使用,旧扣件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严禁使用; (2)脚手架使用的架板当为新冲压钢脚手架板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尺寸偏差应符合规定。当为木脚手架板,宽带不宜小于200mm,厚度不应小于50mm,质量应符合规定; (3)脚手架应分

12、层验收,每搭设完一层即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下一层脚手架搭设,整个脚手架搭设完成后应进行整体验收,验收合格后才可进行梁、板模板支设; (4)脚手架主要验收基础表面是否平整,是否排水畅通,垫板是否稳定、是否下沉。立杆、水平杆、剪刀撑间距是否符合方案要求,立杆的垂直度,纵、横杆水平高差的误差是否在永许范围内,以及扣件的安装、脚手架板的安装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7 满堂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措施 (1)成立脚手架搭设的专门安全领导小组,由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任组长,分管安全的负责人任副组长,制定安全管理体系,制度,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 (2)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为专业架子工,并持证上岗,施工前和过程中要定期体检,按规定配戴和使用劳保用品;(3)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方案、规范要求搭设,遵守有关安全规定。 8 结尾 建筑工地是安全事故的多发地区之一,而发生在建筑脚手架和模板支撑体系中的安全事故又占了一大部分。因此,为了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保障脚手架工程的施工质量,就必须要制定正确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还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理,在工程完工后,也还要对工程进行必要的安全维护措施,以便巩固结构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林志泉.浅谈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高大模板支撑架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09). 2程烁.浅析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