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80788478 上传时间:2022-04-26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7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资源描述: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环境影响评价(4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非污染生态评价为主生态环境影响评价2基本概念基本概念n环境环境人类以外的整个外部世界,包括大气圈、水人类以外的整个外部世界,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圈、岩石圈、生物圈n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生物圈生物圈n生态影响生态影响经济社会活动对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因子、经济社会活动对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所产生的任何有害的或有益的作用,影响非生物因子所产生的任何有害的或有益的作用,影响可划分为不利影响和有利影响,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可划分为不利影响和有利影响,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累积影响,可逆影响和不可逆影响。和累积影响,可逆影响和不可逆影响。n

2、生态影响评价生态影响评价通过定量揭示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通过定量揭示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影响及其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作用的分析,确定态影响及其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作用的分析,确定一个地区的一个地区的生态负荷或环境容量生态负荷或环境容量。生态环境影响评价3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原则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原则n保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保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n保持生态系统的再生产能力保持生态系统的再生产能力n以生物多样性为核心以生物多样性为核心n缓解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缓解区域生态环境问题n水土流失水土流失n沙漠化沙漠化n自然灾害自然灾害n保护特殊性目标保护特殊性目标n保护重要生境保护重要生境n保护脆弱的生态系统和生态

3、脆弱带保护脆弱的生态系统和生态脆弱带n保护地方性敏感生态目标保护地方性敏感生态目标n重建退化的生态系统重建退化的生态系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4第二节第二节 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n生态环境影响识别、确定评价等级、范围、生态环境影响识别、确定评价等级、范围、因子、标准因子、标准n生态环境调查与现状评价生态环境调查与现状评价n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一一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5n影响影响因素因素识别识别识别影响作用的主体识别影响作用的主体n影响影响对象对象识别识别识别影响作用的受体识别影响作用的受体n影响影响效应效应识别识别性质、程度、可能性性质

4、、程度、可能性n重要生境重要生境识别识别1、生态环境影响识别生态环境影响识别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6影响影响因素因素识别识别识别主体识别主体n作用主体包括作用主体包括主要工程和全部辅助工程主要工程和全部辅助工程在内,如为工程建在内,如为工程建设开通的施工道路,集中的工业作业场地,重要原材料的设开通的施工道路,集中的工业作业场地,重要原材料的生产(造纸原料生产,采石场,取土场)、储运设施建设、生产(造纸原料生产,采石场,取土场)、储运设施建设、拆迁居民安置地等。拆迁居民安置地等。n在项目实施的时间序列上,应包括在项目实施的时间序列上,应包括施工期和运营期的影响施工期和运营期的影响因素识别,有的项目甚

5、至还包括设计期因素识别,有的项目甚至还包括设计期(如选址和决定施(如选址和决定施工布局)和工布局)和封闭期(如矿山闭矿、渣场封闭与复垦)的影封闭期(如矿山闭矿、渣场封闭与复垦)的影响识别。响识别。n应识别应识别集中开发建设地和分散集中开发建设地和分散的影响点,的影响点,永久占地与临时永久占地与临时占地占地等影响因素。等影响因素。n影响因素识别的内容还包括影响因素识别的内容还包括影响的发生方式影响的发生方式,如作用时间,如作用时间的长短,直接作用还是间接作用等等。的长短,直接作用还是间接作用等等。生态环境影响评价7影响影响对象对象识别识别识别受体识别受体n识别的内容包括对识别的内容包括对生态系统

6、组成要素的影响生态系统组成要素的影响,如组成生,如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态系统的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n对对区域主要生态问题的影响区域主要生态问题的影响,如水土流失、沙漠化、各,如水土流失、沙漠化、各种自然灾害等;种自然灾害等;n有无影响到敏感生态保护目标有无影响到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如水源地、风景名胜,如水源地、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动植物、特别生境、脆弱生区、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动植物、特别生境、脆弱生态系统等;态系统等;n是否影响到地方要求的特别生态保护目标是否影响到地方要求的特别生态保护目标,如文物古迹、,如文物古迹、自然遗迹和其他有特别纪念意义或科学价值的地方。

7、自然遗迹和其他有特别纪念意义或科学价值的地方。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8影响影响效应效应识别识别性质、程度、可能性性质、程度、可能性n影响的性质影响的性质: 即正负影响,可逆与不可逆影响,可否恢即正负影响,可逆与不可逆影响,可否恢复或补偿,有无替代,长期与短期影响,累积性影响还是复或补偿,有无替代,长期与短期影响,累积性影响还是非累积性影响;非累积性影响;n影响的程度影响的程度,即影响发生的范围大小,持续时间的长短,即影响发生的范围大小,持续时间的长短,影响发生的剧烈程度,是否影响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因影响发生的剧烈程度,是否影响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因素等。素等。n可通过识别生态系统的敏感性来定性地

8、判别影响的性质和可通过识别生态系统的敏感性来定性地判别影响的性质和影响导致的变化程度。影响导致的变化程度。生态环境影响评价92、评价等级、评价等级(1 1)生物群落变化情况)生物群落变化情况(2 2)区域环境变化情况)区域环境变化情况(3 3)水和土地变化情况)水和土地变化情况(4 4)是否敏感区)是否敏感区 工程影响范围工程影响范围划分依据划分依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0评价工作级别评价工作级别主要生态影响及其变化情况主要生态影响及其变化情况工程影响范围工程影响范围50km220-50km26060 8080 3 3- -4.54.5 潜在潜在 5959 - -3030 7979 - -6060

9、 2.92.9 - -1.51.5 正在发展正在发展 2929 - -1010 5959 - -3030 1.41.4 - -1.01.0 强烈发展强烈发展 9 9- -0 0 2929 - -0 0 0.90.9 - -0 0 严重严重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2 形态特征形态特征 面积年增面积年增 长率(长率( % %) 流沙面积流沙面积 率率(% %) 程度判别程度判别 1 1、 大部分土地未见大部分土地未见 沙地,偶见流动沙点沙地,偶见流动沙点 0.250.25 以下以下 5 5 以下以下 潜在潜在 沙漠化土地沙漠化土地 2 2、 有片状流沙,灌丛有片状流沙,灌丛 沙堆,有风蚀吹扬沙堆,有风

10、蚀吹扬 0.260.26 - -1.01.0 6 6 - -2525 正在发展中的正在发展中的 沙漠化土地沙漠化土地 3 3、 流沙大面积分布,流沙大面积分布, 灌从堆集,吹扬强烈灌从堆集,吹扬强烈 1.11.1 - -2.02.0 26 26 - -5050 强烈发展中的强烈发展中的 沙漠化土地沙漠化土地 4 4、密集流沙丘占优势、密集流沙丘占优势 2.12.1 以上以上 50 50 以上以上 严重严重 沙漠化土地沙漠化土地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3评价级别确定方法的说明评价级别确定方法的说明n水理化性质改变水理化性质改变指水体质量类型在指水体质量类型在IIII范围内变范围内变化;化;水理化性质

11、恶化水理化性质恶化指水体质量类型由指水体质量类型由IIII变为变为IVV。n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土壤理化性质变化比较复杂,土壤理化性质改变比较复杂,土壤理化性质改变指生产能力在该类型土地生产能力范围内;指生产能力在该类型土地生产能力范围内;理化理化性质恶化性质恶化指由上一级别退化为较低的土地生产能指由上一级别退化为较低的土地生产能力级别。力级别。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5n重要生态敏感区重要生态敏感区 Important Ecological Sensitive RegionImportant Ecological Sensitive Regionn具有相对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或生态系

12、统较为脆弱,如遭到占用、具有相对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或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如遭到占用、损失或破坏后所造成的生态影响后果较严重,但可以通过一定措损失或破坏后所造成的生态影响后果较严重,但可以通过一定措施加以预防、恢复和替代的区域,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施加以预防、恢复和替代的区域,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原始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原始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通道、天然渔场等。n特殊生态敏感区特殊生态敏感区 S

13、pecial Ecological Sensitive Region Special Ecological Sensitive Regionn指具有极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生态系统极为脆弱或已有较为严指具有极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生态系统极为脆弱或已有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遭到占用、损失或破坏后所造成的生态影响后重的生态问题,如遭到占用、损失或破坏后所造成的生态影响后果严重且难以预防、生态功能难以恢复和替代的区域,包括自然果严重且难以预防、生态功能难以恢复和替代的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63、评价范围1 1、必须包括所有作用因

14、子、必须包括所有作用因子(建设项目全过程、全部活动空间)(建设项目全过程、全部活动空间)2 2、必须包括全部受影响受体、必须包括全部受影响受体(受影响生态系统,可以阐明类型、组成、结构、过程、特点)(受影响生态系统,可以阐明类型、组成、结构、过程、特点)3 3、必须包括所有影响、必须包括所有影响 (直接的、间接的、显在的、潜在的)(直接的、间接的、显在的、潜在的)确定原则确定原则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71 1、建设项目:时空分布、建设项目:时空分布2 2、生态系统:整体性要求、相关关系、生态系统:整体性要求、相关关系3 3、敏感目标:保护范围与目标物要求、敏感目标:保护范围与目标物要求4 4、地理

15、或水文等环境界域、地理或水文等环境界域5 5、技术可达性、技术可达性6 6、行政管辖界域、行政管辖界域评价范围确定考虑因素评价范围确定考虑因素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8n1 1、2 2、3 3级评价项目要以重要评价因子受影响级评价项目要以重要评价因子受影响的方向为扩展距离,分别为的方向为扩展距离,分别为308km 308km 、82km82km和和12km12km。n工程影响范围:工程影响范围一般指建设项目工程影响范围:工程影响范围一般指建设项目的占地面积再向外扩展的占地面积再向外扩展0.51km0.51km,得到工程影,得到工程影响范围。响范围。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94、评价因子的筛选nP225生态

16、环境影响评价205、评价标准(评价的判定依据)n国家、地方和行业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国家、地方和行业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n背景或本底值背景或本底值n类比对象类比对象n科学研究已经判定的生态效应科学研究已经判定的生态效应n其他可以参照的标准其他可以参照的标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21二、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调查内容调查内容自然环境状况的调查自然环境状况的调查n气象、气候和地理因素气象、气候和地理因素n自然资源:水资源、土壤资自然资源:水资源、土壤资源、植物资源源、植物资源n生态功能生态功能n基础图件收集与编制基础图件收集与编制n编制生态基础图件编制生态基础图件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n区域自

17、然资源特点与利用情区域自然资源特点与利用情况况n总人口、密度、人均耕地与总人口、密度、人均耕地与水资源、收入水平等水资源、收入水平等n有无地方病、流行性疾病有无地方病、流行性疾病n社会文化特点:人文景观与社会文化特点:人文景观与历史文化保护目标历史文化保护目标n移民问题调查:迁移规模、移民问题调查:迁移规模、安置方式安置方式生态环境影响评价22基本图件(1 1)项目区域地理位置图)项目区域地理位置图(2 2)工程平面图)工程平面图(3 3)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现状图(4 4)地表水系图)地表水系图(5 5)植被类型图)植被类型图(6 6)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空

18、间分布要生态敏感区空间分布图图(7 7)主要评价因子的评价)主要评价因子的评价成果和预测图成果和预测图(8 8)生态监测布点图)生态监测布点图(9 9)典型生态保护措施平)典型生态保护措施平面布置示意图面布置示意图(1 1)地形地貌图、土壤类型图和土壤)地形地貌图、土壤类型图和土壤侵蚀分布图。侵蚀分布图。(2 2)水环境功能区划图;水文地质图)水环境功能区划图;水文地质图件等。件等。(3 3)海域岸线图、海洋功能区划图,)海域岸线图、海洋功能区划图,海洋渔业资源分布图、主要经济鱼海洋渔业资源分布图、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场分布图、滩涂分布现状图。类产卵场分布图、滩涂分布现状图。(4 4)已有土地利用

19、规划图和生态功能)已有土地利用规划图和生态功能分区图。分区图。(5 5)地表塌陷时,可提供塌陷等值线)地表塌陷时,可提供塌陷等值线图。图。(6 6)动植物资源分布图、珍稀濒危物)动植物资源分布图、珍稀濒危物种分布图、基本农田分布图、绿化种分布图、基本农田分布图、绿化布置图、荒漠化土地分布图等。布置图、荒漠化土地分布图等。推荐图件生态环境影响评价23生态环境现状评价na) a) 在阐明生态系统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区域内生在阐明生态系统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区域内生态系统状况的主要原因。评价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态系统状况的主要原因。评价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状况(如水源涵养、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

20、护等主状况(如水源涵养、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主导生态功能)、生态系统面临的压力和存在的问题、导生态功能)、生态系统面临的压力和存在的问题、生态系统的总体变化趋势等。生态系统的总体变化趋势等。nb) b) 分析和评价受影响区域内动、植物等生态因子的现分析和评价受影响区域内动、植物等生态因子的现状组成、分布;当评价区域涉及受保护的敏感物种,状组成、分布;当评价区域涉及受保护的敏感物种,应重点分析该敏感物种的应重点分析该敏感物种的生态学特征生态学特征;当评价区域涉;当评价区域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或重要生态敏感区时,应分析其及特殊生态敏感区或重要生态敏感区时,应分析其生生态现状、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

21、题态现状、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等。生态环境影响评价24三、工程分析重点三、工程分析重点 根据评价项目自身特点、区域的生态特点以及评价根据评价项目自身特点、区域的生态特点以及评价项目与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确定工程分项目与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确定工程分析的重点,分析生态影响的源,及其强度。主要内析的重点,分析生态影响的源,及其强度。主要内容应包括:容应包括:na) a) 可能产生重大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可能产生重大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nb) b) 与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有关的工与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有关的工程行为;程行为;nc) c) 可能产生间接、累积生态

22、影响的工程行为;可能产生间接、累积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nd) d) 可能造成重大资源占用和配置的工程行为。可能造成重大资源占用和配置的工程行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251 1、生物生产力评价法、生物生产力评价法 生物生长量、生物量和物种量来衡量生物生长量、生物量和物种量来衡量生物生产力生物生产力。n总生物生产量总生物生产量PqPqn标定生长系数标定生长系数PaPan标定相对生物量标定相对生物量PbPbn标定相对物种量标定相对物种量PcPcn生物生产力综合指数生物生产力综合指数P P四、生态影响评价方法四、生态影响评价方法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26现场测试和评价的方法现场测试和评价的方法 n1 1根据评

23、价范围植被特征、类型及分布,选择代表性样地。根据评价范围植被特征、类型及分布,选择代表性样地。n2 2按植被类型确定样地面积,按植被类型确定样地面积,一般森林选用一般森林选用1000 m1000 m2 2、疏林、疏林及灌木林选用及灌木林选用500 m500 m2 2、草本群落或森林的草本层选用、草本群落或森林的草本层选用100 m100 m2 2。n3 3依次测定样地全部立木的高度、胸高直径等项目;草本及依次测定样地全部立木的高度、胸高直径等项目;草本及灌木层,测定各种成分的高度、盖度、频度等。按不同植被灌木层,测定各种成分的高度、盖度、频度等。按不同植被类型确定现状生物量。类型确定现状生物量

24、。n4 4计算工程施工和运行后各类植被的面积及相应生物量变化计算工程施工和运行后各类植被的面积及相应生物量变化情况。情况。n5 5预测工程建设对评价范围内生物量的影响,进而得出对区预测工程建设对评价范围内生物量的影响,进而得出对区域自然系统生产能力和恢复稳定性的影响。域自然系统生产能力和恢复稳定性的影响。生态环境影响评价272 2、景观生态学方法、景观生态学方法%100Rd拼块总数的数目拼块密度i%100总样方数出现的样方数拼块频率iRf%100样地总面积的面积拼块景观比例iLp%10022/0pfdLRRD)(优势度值(1)优势度值计算方法)优势度值计算方法D0生态环境影响评价28(2)景观

25、多样性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29n考虑植被覆盖率、群落退化程度、自我恢复能考虑植被覆盖率、群落退化程度、自我恢复能力、土地适宜性等力、土地适宜性等n按按100分制给各特征赋值分制给各特征赋值n生态系统质量按下式计算:生态系统质量按下式计算:n按按EQ值将生态系统分为值将生态系统分为5级:级:100-70,69-50,49-30,29-10,9-0。NiiNAEQ1/(3)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质量EQ生态环境影响评价303、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评价法、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评价法EIEI=EIiWi生态环境影响评价314、水土流失评价、水土流失评价n通用土壤流失方程(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

26、LE)对样方年水土流失量)对样方年水土流失量进行预测。通用土壤流失方程表达式如下:进行预测。通用土壤流失方程表达式如下:E=ReKe L S C P生态环境影响评价32模式参数的确定模式参数的确定n降雨侵蚀力因子(降雨侵蚀力因子(R Re e) n土壤可蚀性因子(土壤可蚀性因子(K Ke e) n地形因子(地形因子(LSLS) n植被和经营管理因子(植被和经营管理因子(C C)n水土保持措施因子(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 P)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33降雨侵蚀力因子降雨侵蚀力因子(Re) 降雨侵蚀力因子表征降雨侵蚀的动力因素,可指一次降雨,也可指全年,等降雨侵蚀力因子表征降雨侵蚀的动力因素,可指一次降

27、雨,也可指全年,等于在预测期内全部降雨侵蚀指数的综合。于在预测期内全部降雨侵蚀指数的综合。n一次降雨的降雨侵蚀力因子(一次降雨的降雨侵蚀力因子(Re)的计算可将每次降雨过程分为若干)的计算可将每次降雨过程分为若干降雨历时时段,采用下式计算:降雨历时时段,采用下式计算: 式中,式中,Re一次降雨的降雨侵蚀力因子;一次降雨的降雨侵蚀力因子;I30连续连续30分钟降雨的最分钟降雨的最大降雨强度,大降雨强度,mm/min;I降雨强度,降雨强度,mm/min;T降雨历时,降雨历时,min。n一年的降雨侵蚀力因子按一年的降雨侵蚀力因子按Wischmeier经验公式计算。其经验公式如下:经验公式计算。其经验

28、公式如下: 式中,式中,r年平均降雨量(年平均降雨量(mm););ri月平均降雨量(月平均降雨量(mm)。)。 121)8188. 0/lg51. 1(210735. 1irreiRTIIIRe)lg87274(6 . 030生态环境影响评价34土土壤壤可可蚀蚀性性因因子子(Ke)表 5.1-6 土壤可蚀性因子 Ke的量值 不同有机质含量(%)的 Ke 质 地 5%时,时, m=0.5;当当3.5%sin i5%时,时,m=0.4;当当1%sin i3.5%时,时,m=0.3;当当sin i1%时,时,m=0.2。 )sin65sin56. 4065. 0()13.22(2iiLSLmii生态

29、环境影响评价36植被覆盖因子植被覆盖因子(C) 表5.1-7 地面不同植被的植被覆盖因子经验值 植被覆盖率 20% 40% 60% 80% 100% 草地 0.24 0.15 0.09 0.043 0.011 灌木 0.22 0.14 0.085 0.040 0.011 乔灌混交 0.20 0.11 0.06 0.027 0.007 茂密森林 0.08 0.06 0.02 0.004 0.001 裸地 1.0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37水土水土保持保持措施措施因子因子(P) 表 5.1-8 侵蚀控制措施因子(P) 措 施 土地坡度(%) P 无任何措施 1.00 等高开沟 1.12.0 0.60 等

30、高开沟 2.17.0 0.50 等高开沟 7.112.0 0.60 等高开沟 12.118.0 0.80 等高开沟 18.124.0 0.90 等高开沟带状播种 1.12.0 0.45 等高开沟带状播种 2.17.0 0.40 等高开沟带状播种 7.112.0 0.45 等高开沟带状播种 12.118.0 0.60 等高开沟带状播种 18.124.0 0.70 梯田 1.12.0 0.45 梯田 2.17.0 0.40 梯田 7.112.0 0.45 梯田 12.118.0 0.60 梯田 18.124.0 0.70 顺坡直行耕作 1.00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38水土流失评价标准水土流失评价标准

31、国家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SL190-96土壤侵蚀分级标准(1997.5.10) ,具体数据见表 5.1-9。 表5.1-9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 土壤侵蚀程度 微度 轻度 中度 强度 极强 剧烈 侵蚀模数(t/km2a) 15000 流失厚度(mm/a) 11.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39 生态环境评价的其他方法生态环境评价的其他方法n图形叠置法图形叠置法n生态机理分析法生态机理分析法n类比法类比法n列表清单法列表清单法n系统发现法系统发现法n数学评价方法数学评价方法生态环境影响评价40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的原则与要求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的原则与要求n凡涉及到珍稀、濒危物种和敏感地区等类生态

32、因子发生不凡涉及到珍稀、濒危物种和敏感地区等类生态因子发生不可逆影响时,必须提出可靠的保护措施和方案;可逆影响时,必须提出可靠的保护措施和方案;n凡涉及到尽可能需要保护的生物物种和敏感地区,必须制凡涉及到尽可能需要保护的生物物种和敏感地区,必须制订补偿措施加以保护;订补偿措施加以保护;n对于再生周期较长、恢复速度较慢的自然资源损失要制订对于再生周期较长、恢复速度较慢的自然资源损失要制订恢复的补偿措施;恢复的补偿措施;n对于普遍存在的对于普遍存在的(指分布域广、面积大、资源量多指分布域广、面积大、资源量多)再生周期再生周期短的资源损失,当其恢复的基本条件没有发生逆转,应创短的资源损失,当其恢复的

33、基本条件没有发生逆转,应创造条件使其能尽快得到恢复;造条件使其能尽快得到恢复;n制订区域的绿色规划,即要求生态防护与恢复或补偿措施制订区域的绿色规划,即要求生态防护与恢复或补偿措施应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相互兼容或互补。应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相互兼容或互补。生态环境影响评价41特别要注意的保护目标特别要注意的保护目标(1)(1)国家及地方设定的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水源保国家及地方设定的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水源保护地、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世界遗产地、地质遗产地、护地、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世界遗产地、地质遗产地、历史文化保护地、文物保护单位等。历史文化保护地、文物保护单位等。

34、(2)(2)生态敏感与脆弱区,如沙尘暴源区、沙漠中的绿洲、天然生态敏感与脆弱区,如沙尘暴源区、沙漠中的绿洲、天然井、热带等;红树林、珊瑚礁、鱼虾产卵场、天然渔场,井、热带等;红树林、珊瑚礁、鱼虾产卵场、天然渔场,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系统及其受保护的国家及地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系统及其受保护的国家及地方级珍稀、濒危、特有的动、植物种类。方级珍稀、濒危、特有的动、植物种类。 目前,我国己颁布目前,我国己颁布8585种第一类重点保护动物、种第一类重点保护动物、9191种第二类种第二类重点保护动物;重点保护动物;8 8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59159种二级保护植种二级保

35、护植物、物、222222种二三级保护植物。种二三级保护植物。(3)(3)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生态用水。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生态用水。(4)(4)地资源,特别是基本农田。地资源,特别是基本农田。(5)(5)植被资源,包括森林、灌丛草地、草原。植被资源,包括森林、灌丛草地、草原。(6)(6)湿地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42需要保护的重要生境需要保护的重要生境n面积超过lhm的天然或次生林地;n面积超过lhm2或长度500 m受干扰的天然海岸(特别是沙滩);n面积超过0.5hm2的潮间带滩涂;n无论面积大小的已成熟的红树林;n面积超过0.5hm2的淡水或赶潮沼泽; n长度超过100 m的天然溪流或河道;n面积超过lhm2的湿地:n无论面积大小的珊瑚群落;n面积超过1hm2的草原、草山、草坡;生态环境影响评价43六、生态影响评价结论六、生态影响评价结论n现状、生态影响、措施、管理计划,现状、生态影响、措施、管理计划,最后给出是否可行的结论。最后给出是否可行的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