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育思想课件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80644760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88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教育思想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国教育史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国古代教育史之教育思想(一)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以文化知识和伦理道德教育为代表的儒家教育 以养生与实践性知识以及批评性知识获得为代表的道家教育以科技知识为代表的墨家教育思想“以法为教”和“以吏为师”的法家教育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国古代教育史之教育思想(二)秦汉以至清代的教育思想以法家思想为代表的秦代教育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汉代教育以“玄学”为代表的魏晋南北朝教育儒释道三教并重的隋唐教育以理学为代表的宋元明清教育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孔子的孔子的人格和他工人格和他工作的成绩作的成绩, ,值得受到值得受到中国以及世界人民的中国以及世界人民的最高敬意

2、最高敬意 _一位美国学者一位美国学者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上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上的地位和影响。的地位和影响。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一、追求礼乐的一生一、追求礼乐的一生1.1.孔子生平介绍孔子生平介绍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一、孔子生平一、孔子生平(1 1)十五岁时,孔子树立了怎样的志向?)十五岁时,孔子树立了怎样的志向?立志学习礼乐立志学习礼乐, ,以传承礼乐为己任。以传承礼乐为己任。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一、孔子的生平一、孔子的生平(2 2)三十岁时,孔子开始从事什么事业?他所)三十岁时,孔子开始从事什么事业?他所教授

3、的内容来自于哪些典籍?教授的内容来自于哪些典籍?收徒讲学收徒讲学诗诗书书礼礼乐乐易易春秋春秋(3 3)五十多岁时,孔子的命运又发生了什么转变?)五十多岁时,孔子的命运又发生了什么转变?结果如何?这反映了什么?结果如何?这反映了什么?开始从政,但昙花一现,此后周游列国,宣传政开始从政,但昙花一现,此后周游列国,宣传政治主张,但没被采纳。治主张,但没被采纳。反映了孔子的主张不适应当时统治者统治的需要,反映了孔子的主张不适应当时统治者统治的需要,没有反映时代的要求。没有反映时代的要求。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一、孔子的生平一、孔子的生平(4)从孔子的生平中看看孔子有哪些理想追求?)从孔子的生平中看看孔子有哪

4、些理想追求?他是如何为此而努力的?他是如何为此而努力的?1 1、学习礼乐,开创儒家思想、学习礼乐,开创儒家思想2 2、从政失败,周游列国,试图恢复礼乐、从政失败,周游列国,试图恢复礼乐 3 3、兴办私学,献身文教,传承礼乐文化、兴办私学,献身文教,传承礼乐文化追求礼乐追求礼乐, ,传承礼乐文化传承礼乐文化理想追求:理想追求:措施措施中国古代教育思想1 1、自学礼乐、自学礼乐 3030岁时,精通六艺岁时,精通六艺2 2、创办私学、创办私学 3535岁时无意从政收徒授课,岁时无意从政收徒授课,3 3、从政失败、从政失败( 51545154岁:岁:从政人生辉煌)从政人生辉煌)4 4、周游列国、周游列

5、国(55685568岁:颠沛流离)岁:颠沛流离)5 5、献身文教、献身文教( 68736873岁:落叶归根)岁:落叶归根) 6868岁回到鲁国后,孔子放弃为官,专心致岁回到鲁国后,孔子放弃为官,专心致志人事教育,整理古典文献志人事教育,整理古典文献一、孔子其人(生平事迹)一、孔子其人(生平事迹) 反映了孔子反映了孔子心存志向心存志向,执著探索,不断完善自己,执著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生的一生。对我们今天立志成才,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对我们今天立志成才,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有着深刻的启迪。有着深刻的启迪。孔子的生平孔子的生平反映了孔子的什么品质反映了孔子的什么品质?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生逢乱世生逢

6、乱世:天下无道久矣天下无道久矣 王命衰微、诸侯争霸、王命衰微、诸侯争霸、政在大夫、陪臣执国政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礼坏乐崩子弑父、命,礼坏乐崩子弑父、臣弑君、少凌长、庶臣弑君、少凌长、庶废嫡废嫡中国古代教育思想(1)社会)社会 背景背景(2)个人)个人 因素因素经济上:私有土地出现,井田制瓦解经济上:私有土地出现,井田制瓦解文化上:私学兴起,文化下移,形成文化上:私学兴起,文化下移,形成“士士”阶阶层层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走向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走向 崩溃崩溃熟谙西周的典章制度和礼乐文化熟谙西周的典章制度和礼乐文化试图恢复周礼来治理动荡变革的社会试图恢复周礼来治理动荡

7、变革的社会二、创立儒家学派二、创立儒家学派1.背景背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在大变动的春秋战国时期,道德沦丧,在大变动的春秋战国时期,道德沦丧,天下无道,礼坏乐崩,天下无道,礼坏乐崩,为了维护西周分为了维护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封制和宗法制,做到尊尊、亲亲,孔子做到尊尊、亲亲,孔子在在“礼礼”的基础上提出了的基础上提出了“正名正名”。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即(即“亲亲亲亲”: :爱自己亲人爱自己亲人 爱爱他人)他人)行行“忠恕忠恕”之道之道方法论方法论-含义含义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礼和仁的关系礼和仁的关系2 2、核心内容、核心内容礼礼仁仁中庸中庸秩序秩序爱人

8、爱人 礼:等级规范礼:等级规范 仁:人际关系仁:人际关系 礼有仁无礼有仁无 矛盾激化矛盾激化 礼无仁有礼无仁有 尊卑模糊尊卑模糊 “礼中有仁,仁中有礼礼中有仁,仁中有礼”,维护既,维护既贵贱分明又社会安定的统治秩序贵贱分明又社会安定的统治秩序 有等级之分但不过分对立,有等级之分但不过分对立,有仁爱但仍有差别的温情有仁爱但仍有差别的温情社会社会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国古代教育思想1 1创办私学创办私学2 2教育思想教育思想(1).(1).教育对象:教育对象:(2).(2).教育目的:教育目的:(3).(3).教学方法:教学方法:(4).(4).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成人成人”、成、成

9、“君子君子”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六经六经3 3教育成就教育成就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史记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世家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一、孔子的教育实践二、孔子的教育思想三、孔子的教育精神 首页首页 索引索引伟大的教育家伟大的教育家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一、孔子的教育实践开创了 大规模私学教育的先河 首页首页 索引索引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二、孔子的教育思想1、论教育的作用2、论办学方针 “有教无类”3论培养目标“学而优则仕” 4、论教育内容六经5、论教学方法6、论道德修养 首页首页 索引索引中国古代教

10、育思想1、论教育的作用 “庶 富 教” 首页首页 索引索引中国古代教育思想1、论教育的作用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内涵(2)意义:人人都可以受教育 人人都必须受教育(3)人性论中的矛盾 :“唯上智与下愚不 移” 首页首页 索引索引中国古代教育思想2、论办学方针 “有教无类” 首页首页 索引索引中国古代教育思想3论培养目标“学而优则仕” 首页首页 索引索引中国古代教育思想4、论教育内容六经(1) 首页首页 索引索引中国古代教育思想4、论教育内容六经(2)l特点:特点:l偏重社会人事。偏重社会人事。( “不能事人,焉能事鬼”)l偏重文事。偏重文事。l轻视科技与生产劳

11、动。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l还有什么特点?还有什么特点? 首页首页 索引索引中国古代教育思想5、论教学方法学、思、行结合 首页首页 索引索引中国古代教育思想5、论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如何进行因材施教? 首页首页 索引索引中国古代教育思想5、论教学方法启发诱导 启发启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隅反,则不复也” 诱导诱导:循循善诱、由博返约、叩其两端:循循善诱、由博返约、叩其两端) 首页首页 索引索引中国古代教育思想5、论教学方法好学与实事求是态度 好学乐学 实事求是 不耻下问 温故知新 首页首页 索引索引中国古代教育思想6、论道德修养(1) 首页首页 索引索引中国古代教育思想6、论道德修养(2) 首页首页 索引索引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三、孔子的教育精神 首页首页 索引索引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四、四、泽被后世泽被后世-孔子对后世的影响孔子对后世的影响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三、孔子对后世的影响三、孔子对后世的影响1 1、大思想家:、大思想家:2 2、大教育家:、大教育家:3 3、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组成部分4 4、欧洲启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欧洲启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