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亟须一场环境正义运动

上传人:dus****log 文档编号:80623095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亟须一场环境正义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亟须一场环境正义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亟须一场环境正义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中国亟须一场环境正义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亟须一场环境正义运动(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巢湖学院学年论文课程论文论文题目中国亟须一场环境正义运动学 院 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专业班级姓 名学 号11004010 二一四年二月中国亟须一场环境正义运动透视“雾霾”摘要: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而环境正义的核心问题则包括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环境正义,环境正义是生态文明的人文内涵。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就曾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当下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虽然我国的防治措施越来越完善和先进,但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似乎我们的防治能力的

2、增强的速度远不及环境问题的出现,环境总是在我们自我安逸时,给我们猝不及防的一击。关键词:环境正义 环境污染 PM2.5 原因 必要性2013年12月初,京津冀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范围重度雾霾和全国不同程度的雾霾天气抓住了世人的眼球。从雾霾中检测出大量烃类及含氮有机颗粒物,严重影响了百姓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而其成分与洛杉矶上世纪光化学烟雾主要成分相同。我们知道洛杉矶烟雾事件共有800余人丧生。面对环境污染,面对此次大范围的雾霾天气,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是否应该追根溯源,弄明白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去保护环境、保护自己。尽管我国防治污染能力在不断增强,防治污染的资金投入也在逐年增加,

3、但落后的环境治理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扭转,而此类问题的频繁出现,正是环境正义缺失造成的。一、 雾霾的本质及环境污染的成因(一) 雾霾的本质雾霾(wu mai,英语表达为smog/haze)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霾:也称灰霾(烟霞)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香港天文台称烟霞(Haze)。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一

4、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霾与雾、云不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雾: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5、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Fog);而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Mist)。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就其物理本质而言,雾与云都是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所以雾升高离开地面就成为云,而云降低到地面或云移动到高山时就称其为雾。一般雾的厚度比较小,常见的辐射雾的厚度大约从几十米到一至两百米左右。雾和云一样,与晴

6、空区之间有明显的边界,雾滴浓度分布不均匀,而且雾滴的尺度比较大,从几微米到10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0-20微米左右,肉眼可以看到空中飘浮的雾滴。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近期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雾霾现象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近年来,由于空气质量恶化,雾霾现象出现增多且危害加重。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2013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

7、),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2014年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首次将危害健康的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2.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这种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

8、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3.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增加。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导致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4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发展,是雾霾天气形成的根本原因。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为了利己、为了经济增长指标,中国的经济发展往往使得漠视公众环境权利的现象频频发生。中国的环境问题是一个经济问题。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政府讲政绩,企业求利润,在GDP发展思维异化下,两者的结合形成了一种“政治经济一体化开发机制”。在具体的经济活动中资本不断扩大再生产,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将生产过程中产生

9、的废弃物无节制无处理地排放到环境中,导致环境恶化的代价转嫁给民众。而当污染严重的企业作为当地支柱产业和纳税大户时,环境保护也就被异化成了“污染保护”。中国的“经济至上”价值观,先下通行的“贫困-发展-资源需求-环境崩溃”的发展模式,都是环境污染的导火索。中国的环境问题也是一个制度性问题。经济依赖于社会制度,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经济形态。从现实生活的环境污染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具体的环境行为中,有异化的制度性的地方保护。而在环境政策决策过程中,制定和实施往往都遵循自上而下的模式,从而决策者假定了普通民众无决策能力和知识背景,忽略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智慧和实际需求。也因此,普通民众也

10、被排斥在政府行为之外,缺乏必要的话语权,只能被动地作为环境政策的执行者。二、环境正义的必要(一)温家宝:应对雾霾天用行动让人民考到希望2013年1月24日至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三次座谈会,听取各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温家宝表示,最近的雾霾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都造成影响,我们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推进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用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二)李克强谈空气污染治理:我们必须有所作为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雾霾天气,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2013年1月15日上午在出席会议时谈及空气污

11、染治理问题。他指出,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及时并如实向公众公开了PM2.5的数据。积累问题是个长期过程,解决问题也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但是我们必须有所作为!我们一方面要加大环保执法和其他相关方面的工作力度,另一方提醒公众加强自我防护。这件事需要树立全民意识,需要全民参与,共同治理。据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记者了解,中国总理李克强曾在北京出席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2年年会时表示,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中国政府将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从今年起,将在京津冀等地开展PM2.5监测并公布信息。“人们希望安居乐业增收,也希望天蓝地绿水净,作为政府,有责任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加大污染治理的力度。从今年

12、起,中国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以及省辖市、省会城市开展PM2.5监测,并将公布信息。这虽然是一个指标,但是有标志性的意义,对我们的工作也有鞭策的效应。”李克强坦言,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已经成为中国的基本国情,成为发展的短板,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打破这一瓶颈的制约。他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调动3.4万亿人民币资金投放到生态环保的领域,将以节能减排作为结构调整和创新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到2015年使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正义的情况时常涉及到环境领域。因此,必须经常做出安排,以便对进行某种活动和生产某种商品的权利进行分配,从而确保人们在对环境资源的诸种

13、利用间保持协调一致,并与环境的可持久居住性和睦共存。近期的雾霾天气,众所周知其机动车的排放量和燃煤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我们必须采取一些公共政策来改变这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但是几乎所有的政策是不可能尽善尽美的,必然会牺牲一些人的利益。当政策损害他们的利益时,例如:失业、房屋覆盖等,公众就会认为政府的政策是不称职的,其所制定的政策是不具有明显的可变护性的。人们就会想知道,为何他们应该做出要求于他们的牺牲,这些牺牲与要求于他人相比差异如何。因此,如果要让那些受政策影响的人们相信那些要求他们作出的牺牲是值得的,政府将不得不采用正当合理的正义原理以设计其环境政策。(三)环境非正义现象迫使环境正义必须发展

14、壮大实际上,环境非正义现象在世界上的任何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环境正义的目的在于有效保护人们平等的环境权利,减少人们之间因不平等关系而引起不平等的环境影响。对此,环境正义主张所有人,不分国籍、民族、种族、区域、地位、贫富等差异,在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适用和执行等方面,都应得到公正对待和有效参与环境决策的权利。(四)生态文明呼唤环境正义 生态文明呼唤环境正义,环境正义有助于破除资源环境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扭转环境污染引发的生态安全的不利局面以及化解环境群体性事件引起的社会稳定性问题。当前,我国生态文明的倡导与实施过程中引起人们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观念和行为的变化,有利于环境正义的实现;

15、反过来,环境正义亦将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助推剂。(五)生物中心个人主义与环境正义的一脉相承 所有的生物都是有相等的固有价值的,所有的生物都是有同等的固有价值的。每一个的生物个体,其权利都是需要保护的,不能以人类中心主义自居,为了自己不断膨胀的利欲,全然不顾自然、社会的权益和正常的发展轨迹。环境正义既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又强调在环境风险中对弱势群体基本生存权和人权的保障,其将环境污染问题、社会公正与民权结合起来,有助于环境保护、降低环境风险和百姓健康,并且其研究成果可为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合法化论据。三、环境正义运动的措施(一) 对人口和经济发展实施必要的控制众所周知,资源是有限的,资源环境

16、制约经济发展,其瓶颈侍待破除。环境正义在资源问题上充分地意识到地球资源是有限的,其环境问题的焦点是资源枯竭,鉴于地球资源有限性的无法改变,主张对人口和经济发展实施必要的控制,但限制谁的自由和发展,凸现了有限性的环境资源分配上的正义。(二)改变造成制度性环境非正义中的权力结构当前社会所遭遇的环境问题,既不是观念问题也不是技术问题,所承载的话题也远非环保议题所能带动,更非环保力量能改变的,而是要改变造成制度性环境非正义中的权力结构。这不仅仅需要政府的以身作则和大力引导,更需公众的全力配合与支持。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人类的共同行动,而公平又是统一行动的前提。但是政府的制度性安排和行为惯式,往往让人们觉

17、得不公平,为何牺牲他们的利益而得不到应有的成果。生活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在一次次的污染事件中,环境非正义的现象层出不穷,普通民众始终作为弱势群体,而地方政府与污染企业作为强势群体,不仅将环境污染的恶果转嫁给弱势群体,更是无视弱者生存权与生命权,甚至丑化在无序而过度经济竞争中的弱者或失利者。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在环境权益分配与责任承担方面,始终呈现着不平等关系。第一,政府公正履行环境的监管职责,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第二,改变权力结构,增加弱势民众的话语权,民众参与环境政策的决策与实施以及环境诉求,保障环境制度的正义(三)将环境正义理念内化成人们的日常行为的“生态自觉

18、”通过环境正义运动的诉求,让人们不分地区、不分身份、不论贫富权贵,都能公平地享有环境收益和环境资源的权利,以及安全健康的生存权利,也都能公平地承担环境风险与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也都在环境行为中尊重每类主体的尊严与价值,维护基本的生存权与生命权。此外,环境正义中对健康环境的维护及让每个人都享有“环境知情权”的内在要求有利于降低环境风险和承担环境责任,只有环境正义理念内化成人们的日常行为的“生态自觉”,才能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四)雾霾天如何自我保健在这种雾霾天气里,最“受伤”的当属呼吸道。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智指出,大雾天气连日雾霾使得门诊中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明显增多。雾中的有害

19、物质会对呼吸道形成刺激和伤害,因此雾天特别是连续的雾天,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等病症,特别是抵抗力较弱的儿童和身患慢性病的老年人更是容易遭受雾霾的侵害。专家介绍,这与雾天气压低、空气流通差、可吸入微尘增多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因为形成雾的水珠中溶解和吸附了一些地表的有害物质,如酸、碱、胺、盐、苯以及尘埃、花粉、螨虫、流感病毒、肺炎球菌等。这些有害物质在雾中长期滞留积聚,得不到扩散、稀释,形成空气污染,街道两旁空气中的汽车尾气更不易扩散。人吸入或接触过多有害物质,可诱发哮喘、过敏性鼻炎、气管炎、咽喉炎和一些过敏性疾病,还可能造成慢阻肺。健康人甚至也会受到影响,出现咳嗽、痰量增多等症状。晨练需等太阳升起

20、不少人有晨练习惯,并且常年坚持。不过李智提醒,这种大雾天气并不适宜晨练,最好太阳出来以后再出门锻炼。因为人们晨练时,人体需要的氧气量增加,人的呼吸加深、加速,自然会更多地吸入雾中的有害物质,这些可吸入性颗粒物进入人体后会刺激呼吸道黏膜,进而损伤肺部,导致人体呼吸系统疾病。还会侵害呼吸道造成供氧不足,产生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等不良症状。另外,有时早上起雾,乳白色的雾给人一种洁净的感觉,其实雾中也聚积着大量污染物,它可引发气道高反应,而雾中的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正是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诱发因素。如果一整天都是阴霾,建议当天取消户外锻炼,选择在室内做一些锻炼。如果出了太阳雾散了就可以出门

21、锻炼。晨练前要注意适当喝点开水,补充水分。另外,冬天锻炼不宜过于激烈,以快走的方式为最好。环境污染危害百姓身,中国亟须一场环境正义运动。竭泽而渔不可取,涵养山川才是正道。在当下社会飞速发展的前提下,我们必须要走一条救赎的道路。正如有人所说,山川之危,无异于国家民族之危。生存的环境,无异于一把锁链将人与自然牢牢的扣锁在一起。我们必须通过合法有效的环境行动与抗争,集结自下而上的正义力量,不仅去抗议环境恶化的现状和治理监管的懈怠,更要在追求环境正义的过程中,遏制资本与权力的结合对环境的继续破坏,重塑环境主体的正义品格。参考文献(1)工信部谈应对雾霾天 六措施降低工业排放;中国新闻网;2013年1月2

22、4日(2)拨霾见日今朝始:雾霾天气引新能源产业再思考;光明网;2013年1月21日(3)北京四大举措应对雾霾天:压煤 换车 增绿 监测;光明日报;2013年1月24号(4)缓解PM2.5危害;居业;2013年第2期(5)温家宝:应对雾霾天用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2013年1月30日(6)李克强谈空气污染治理:我们必须有所作为;2013年1月15日(7)【美】彼得.S.温茨 环境正义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6月第一版(8)【法】弗里德里克.费雷 存在与价值 2009年(9)【美】彼得.S.温茨 现代环境伦理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6月 第一版(10)雾霾天如何自我保健;百洋健康网;2013年1月31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