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段三分四环节议论文写作技法

上传人:z**** 文档编号:80611335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五段三分四环节议论文写作技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段三分四环节议论文写作技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段三分四环节议论文写作技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五段三分四环节议论文写作技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段三分四环节议论文写作技法(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五段三分四环节“五段三分四环节”可以简单的诠释为:议论文全文共安排五段,三个分论点,每个 分论点共四个环节。“五段”的结构安排依据议论文引论、本论、结论的文体特征。弓I论是提出中心论点 部分,观点要明确,应该简洁精练,所以用一段来完成;本论部分是论证中心论点部分, 是议论文的主体部分,安排用三段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议论;结论部分是归结论述的部分, 归结忌讳拖泥带水,所以应干净利落总结得出结论、提出希望等,这些内容安排一段。“四环节”,即每个分论点都要经过四个环节的内容,完成一个完整的论证过程。遵 循论述规律,论述中心论点时, 首先要提出分论点,这是第一个环节,它要从某个角度具 体阐释观点;在提出一

2、个概括性很强、抽象性很强的观点后,一定要对这个分论点进行扣 题性的解说,这就是第二个环节:引语; 第三个环节是述例,就是使用事实论据阐述前面 提出的分点;第四个环节是引申挖掘(论钩),就是将前面三个环节归结起来,引申到抽 象的规律性,挖掘出事物的普遍性。这个四环节的具体要点:(一)分论点:扣住话题、扣住题目、扣住中心论点,将题目或话题的关键词嵌在分论点的句式中,概括性要强 。(二)引语:1、能概括话题、题目2、能诠释分论点3、能选准例子,扣到话题的切入点;4、引出话题牵涉到事例的范围:利用话题中关键词的同义词、近义词、诠释语等达到 扣题符合题意的要求,要少而精。(三)述例:1、使用那些准确概括

3、事例的词语;2、这些词语必须是扣住话题; 3、切入点的关键词;4、概括性要强;5、指向性要强:禾U用同关键词的同义词、近义词、诠 释词,所有词语的指向都是话题、题目、论点、观点,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线,层次要分明、合情合理、符合事实。(四)引申挖掘(论钩):脱开个例,引到同一类例子的共性上去,总结共同的规律 和事物的普遍性,起到依次类推的作用,不要重复引语中的语言,不要重复概述事例的 范文示例1做人的规则有人说“人生如棋”,那么做人就应该遵守下棋的规则,否则就将满盘皆输;有人说 “人生如戏”,那么做人就应该遵守唱戏的规则,否则就将无人欣赏;有人说“人生如茶”, 那么做人就应该懂得品茶的规则,否则

4、再好的香茗也与枯叶无异。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规则,遵守做人的规则,才能走出精彩纷呈的人生之路。(采用类比的方法提出中心论点,引论部分)把勤奋作为规则,做人就会更充实。(分论点一)“天道酬勤”这句古训,已经潜移默化的成为无数成功人士做人的规则。(引语)鲁迅自小便于三味书屋一起演绎着勤奋的故事,正是他的勤奋,让他在人生的道路上游刃有余,即使面临的是人生的大转折-弃医从文,他也没有遇到转行带来的难处,这正是他以勤奋为人生规则的收获,他由此积累了 知识的力量,精神的毅力,更让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述例)所以,把勤奋作为人生行动的规则,在勤奋中充实自我,即使遇到突然的转变也不会惊慌失措,

5、反而会让你在与人生对弈时得心应手, 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成为你这盘棋最终的王者。(引申挖掘一论钩)把责任作为规则,做人就会更踏实。(分论点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完成角色赋予的任务是每个人的责任,为人君就应以仁为责,为人臣就应以忠为责,为人子就应以 孝为责。(引语)汉高祖以仁为责,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让百姓摆脱了饥饿和战乱之苦; 诸葛亮以忠为责,一生追随刘备建立蜀汉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后世所传颂;李 密以孝为责,弃官不做,侍奉在祖母的身边,成为孝之楷模。(述例)由此看来,把责任作为自己的做人规则,踏踏实实地走好人生的路,必然会无愧于人无愧于心更无愧于世。 相信这样的人生才更加精彩。(

6、引申挖掘-论钩)把美德作为规则,做人就会更加真实。(分论点三)美德是一种境界,像一杯香茗,不懂得品茗的人认为是苦的,而真正懂得美德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的香甜。(引语)范仲淹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牺牲精神作为做人的规则,让后人敬仰;雷 锋以“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作为做人的规则,让人感到无比的温暖;朱自清以民族自尊 心作为自己的做人规则,让人佩服不已。(述例)这些把美德作为人生遵循的规则的人,人生的路走的真实而美好,正像一杯纯正的香茗,清香四溢。(引申挖掘-论钩)(以上三段为本论部分)在如棋的人生中,遵守做人的规则,驰骋你的人生;在如戏的人生中,遵守做人的规 则,精彩你的人生;在如茶

7、的人生中,遵守做人的规则,品味你的人生。遵守做人的规则, 走出完美的人生!(结论部分,用排比的手法结束全文,提出希望)范文示例2不要轻易说“不”人生总会有太多的不如意,我们无法选择逃避。面对通往理想道路上的荆棘和坎坷, 你害怕了吗?面对枯燥无味,甚至艰辛无助的生活,你失望了吗?面对那转眼即逝、希望 渺茫的生命,你绝望了吗? 但是亲爱的,请不要轻易说“不”,不到最后一刻,我们都不 应该退缩,更不能放弃。”,尽管前路漫漫。(分论点1)通往理想的道路总会有很多高山、大河,甚至一路荆棘,但请不要望而却步。困难,我们退却了吗?挫折,我们害怕 了吗?失败,我们绝望了吗?不!(引语)你看,爱迪生在摔倒一千次

8、之后依旧可以重新站起来,继续前行,最终不是在黑夜中看到了光明吗?袁隆平在失败之后,依旧充满斗志, 继续钻研,最终不是看到了硕“果”累累么?闵恩泽院士几十年如一日,忘我研发,最终 不是看到了金一般的催化剂么?(述例)所以,亲爱的,就算再苦再累,也不要对自己说“不”,对理想说“不”,要相信,渡过大河,翻越高山,便可看到丰收的沃野!(引申)不要轻易对生活说“不”,尽管伤痕累累。(分论点2)我们驾着生活的帆船在大海上航行,又怎么会一帆风顺、风平浪静呢?生活的枯燥无味,我们厌倦了吗?生活的艰辛, 我们害怕了吗?生活的困苦,我们失望了吗?不! (引语)你看,邰丽华在她那个无声的 舞台上不是舞出了她精彩的人

9、生么?与病魔作斗争 8年之久的阳光男孩儿黄舸不是让人们 在黑暗的世界看到了光明么?罗映珍六百多个日夜不是唤醒了她的丈夫、她的爱情么?(述例)所以,亲爱的,就算再怎么难熬,也不要对自己说“不”,对生活说“不”,要相信, 经历过大风大浪,总会到达彼岸!(引申)不要轻易对生命说“不”,尽管希望渺茫。(分论点3)我们种下生命之树,看它发芽,看它生长,看它伸展,但同时又看它被风雨吹打得身疲力竭,看它被太阳晒得口干舌 燥,看它被岁月的车轮带走灿烂,枯萎,死去。生命,看起来似乎很强大,但它又那么脆 弱;听起来似乎很漫长,但它又那么短暂。生命的无常,我们徘徊了吗?生命的短暂,我 们停滞了吗?生命的脆弱,我们绝

10、望了吗?不!(引语)你看,“非典”中医生护士们对 生命的执着,我们不是挺过来了么?雪灾中的“绿丝带”不是带着人们看到了希望么?震 灾者救援部队的“倔强”不是救出了很多鲜活的生命么? (述例) 所以,亲爱的,哪怕只 有一线希望,也不要对自己说“不”,对生命说“不”,要相信风雨、灾难会让生命之树 更加坚强。 (引申)亲爱的,人生真的很短暂。 所以,请抱着对理想的追求,对生活的向往,对生命的热 爱,勇敢并坚强地走下去,不要轻易说“不”。这是一篇相对规范的立论式 “五段三分四环节” 的应试议论文。 全文总 分总的结构层次非常清晰, 这种结构模式的议论文写作成功的 关键 是中间的 “三分”要写好,每一个

11、分论点所侧重的一个方面不要在内容上和其它分论点 有重合, 每一个分论点在论述过程中的四个环节应该缺一不可, 否则就构不成 一个完整的论证过程。在这一点上,许多同学常常会写成“观点 +例子”的文 章,造成说理不充分。 原因之一就是在论点提出之后没有引语的过渡, 就直接 举例了。例子叙完之后,也没有适当的引申发挥,以至深入不够。我们说这种结构形式的文章比较适合快速阅卷中老师的准确把握, 是因为 它观点明确,条理层次清晰, 扫一眼就了然于心, 用不着费心琢磨文章的内容。 你对阅卷者投之以“桃”,阅卷者自然也会报之以“李”。当然,对中间的“三分”在写作时实际是可以有 变通 的,比如写成 “二分” 也不

12、是不可以;再者,这种“三分”或“二分”的结构,中间都是并列式的, 你要写成递进式的也不是不可以,即先论“为什么”,再论“怎么样”。这样 成型的文章就是“四段二分四环节”式的结构了。如果你的阅读积累丰厚,材料准备充分,语言表达有文采,把这种“五段 三分四环节” 的结构模式 移植到散文 的写法上也不是不可以。 它同样能让老师 在快速阅卷中一目了然, 使你获得一个比较满意的分数。 我们从每年高考结束 后发表出来的满分或优秀作文看,很大一部分就是此类的偏重议论的散文。写文章有法而无定法。 说有法,是说各类文体的作文有它基本的写作套路, 对于那些在写作上还不能达到从心所欲的同学而言, 就可以从最基本的写法做 起,特别是写应试作文。因为应试作文不同与练笔作文,它有特定的要求和限 制,它的阅读者也是在特定的场合和时间之内, 所以,你就必须站在阅读者的 角度考虑考虑。说无法,是说对于一个比较成熟的写作者来说, 他就可以不拘 泥于那些写作的基本套路一一比如上面所言的 “五段三分四环节”,可以在所 选的文体范围内纵横押阖,左右逢源。写文章是为了达意,只要你能准确传达 出你的“意”,让阅卷者在短时间内明白就可以了。我们所以向你推荐这种结 构的文章写法,纯粹是出于应试得分的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