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县小黄坛卫生填埋场进场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第二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0602861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9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浦江县小黄坛卫生填埋场进场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第二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浦江县小黄坛卫生填埋场进场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第二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浦江县小黄坛卫生填埋场进场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第二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浦江县小黄坛卫生填埋场进场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第二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浦江县小黄坛卫生填埋场进场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第二版)(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浦江县小黄坛卫生填埋场进场道路工程 浦江县小黄坛卫生填埋场进场道路工程项 目 建 议 书Project proposal浙江省磐安县交通设计所有限公司二一二年八月5 浦江县小黄坛卫生填埋场进场道路工程 目 录第 1 章 总论11.1 项目背景11.1.1 项目名称11.1.2 项目承办单位及概况11.1.3 编制单位11.1.4 编制依据11.1.5 编制内容21.2 项目概况21.2.1 拟建项目地点21.2.2 建设规模与目标21.2.3 工程方案21.2.4 建设条件31.2.5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1.2.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1.3 结论4第2章 基本情况调查52.1 自然经济概况5

2、2.2 地形、地貌、气候、水文62.3 地质条件72.3.1 地层岩性72.3.2 地质构造72.3.3 水文地质条件72.3.4 区域稳定性72.4 道路现状82.5 筑路材料和运输条件8第3章 技术标准93.1 主要规范93.2 设计标准10第4章 工程建设必要性论证114.1 小黄坛卫生填埋场工程建设的需要114.2 小黄坛卫生填埋场使用的需要114.3 周围山地林地开发的需要114.4 完善路网的需要11第5章 工程方案125.1 方案设计原则125.2 方案设计125.2.1 方案选择125.2.2 路线设计135.2.3 路基工程135.2.4 路面工程145.2.5 桥梁涵洞工程

3、145.2.6 交叉工程145.2.7 沿线设施工程145.2.8 绿化环境保护工程15第6章 环境评价166.1 建设项目工程对环境的影响166.1.1 施工前期166.1.2 施工期166.1.3 运营期166.2 减缓工程环境影响的策略176.2.1 设计阶段176.2.2 建设阶段17第7章 节能197.1 节能19第8章 工程阶段划分和进度安排208.1 项目实施总体进度计划208.1.1 项目的阶段208.1.2 阶段工作内容208.1.3项目总计划进度218.2 工程实施计划218.2.1 工程分阶段实施原则218.2.2工程实施计划进度21第9章 征地拆迁及主要工程数量229.

4、1征地拆迁229.2 主要工程数量22第10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310.1投资估算2310.2编制依据和原则2310.3 其它费用标准2310.4资金筹措2310.5 工程实施进展及投资分年使用计划25第11章 经济评价2611.1 国民经济效益评价26第12章 结论和存在问题2712.1结论意见2712.2存在问题和建议27 总论 第 1 章 总论1.1 项目背景1.1.1 项目名称浦江县小黄坛卫生填埋场进场道路工程1.1.2 项目承办单位及概况项目承办单位:浦江县交通运输管理局承办单位概况:浦江县交通运输管理局是负责全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管理、规范建设市场的综合部门。1.1.3 编

5、制单位浙江省磐安县交通设计所有限公司1.1.4 编制依据1.浦江县小黄坛卫生填埋场1:10000地形图;2.小黄坛卫生填埋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有关情况说明、资料3.浦江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4.浦江县城乡环境卫生及工程设施专项规划(20062020年)5.浦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小黄坛卫生填埋场进场道路工程建设的抄告(第67号抄告单)6咨询任务委托合同书;7.建设方提供的垃圾处理场的有关情况说明及其它资料。8.相关设计标准、规范及资料1.1.5 编制内容1.本项目编制内容主要包括:项目概况、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及内容、工程方案、环境保护、节能、项目实施安排、征地拆迁及主要

6、工程数量;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等内容。1.2 项目概况1.2.1 拟建项目地点浦江县大畈乡黄坛。1.2.2 建设规模与目标浦江县小黄坛卫生填埋场进场道路建设标准为三级公路,设计车速30公里/小时。公路路基宽度8.0米,其中路面宽度7.0米,土路肩0.5米(不包括防护构造、排水构造宽度)。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刚性路面。工程内容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涵洞工程、交叉工程、沿线设施工程式以及绿化环境保护工程。1.2.3 工程方案1.路基工程:路基力求工程本身土石方填挖平衡,一般填方边坡采用1:1.5;一般挖方边坡石方路段1:0.3,土方路段1:0.5,高填、挖方路段分台阶施工并视地质情况进行综合防护

7、;沿河、沿塘及受限制填方路段采用浆砌挡墙防护,挡墙型式采用路堤式或路肩式重力式挡土墙。2.路面工程:路面结构型式宜采用22厘米厚水泥混凝土面层+20厘米厚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厘米厚碎石垫层。3.桥梁涵洞工程:桥梁上部结构采用预制混凝土空心板;桥梁下部结构采用重力式墩台;涵洞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或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涵。4.交叉工程:本工程为平面交叉。5.沿线设施工程主要为沿线安全防护设施及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等。6.绿化环境保护工程做好边坡与公路两侧绿化,防止水土流失。1.2.4 建设条件本报告通过认真调查、分析、研究和方案比选,本工程方案地理位置等自然条件优越,政策处理相对容易,道路建设材

8、料来源丰富,运输条件极其便利,具备良好的工程建设条件。1.2.5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为1560.78万元。由县财政拨款。1.2.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单位数量造价(万元)备注1临时工程km2.28811.582路基工程km2.288572.213路面工程km2.288317.824桥梁涵洞工程km2.28888.295交叉工程km2.2880在路基、路面中考虑6沿线设施工程km2.28851.667绿化环境保护工程km2.28822.888建安费投资1064.441.3 结论本项目作为小黄坛卫生填埋场的配套工程,为小黄坛卫生填埋场工程开工提供必须的交

9、通条件 ,满足小黄坛卫生填埋场工程建设大型施工车辆进出和材料运输的需要;工程完工后成为浦江县各地至小黄坛卫生填埋场垃圾运输唯一通道。为了小黄坛卫生填埋场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及早交付使用,本工程应该尽快实施。本报告综合考虑了工程可能涉及的各个方面,对每一个方面都进行分析和论述,工程是必须、及时和可行的。27 基本情况调查 第2章 基本情况调查2.1 自然经济概况浦江县位于金华市北部,东经119 42 120 07 ,北纬29 21 29 41 之间。东北邻诸暨市,东南接义乌市,西南与兰溪市毗连,西北和建德、桐庐市接壤。县人民政府驻浦阳街道,距金华城区 46 千米。面积 915 . 34 平方千米,辖

10、7镇5乡3个街道办事处。浦江县域范围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龙门山脉分三支自西向东延伸,北支绵亘于县境西北与建德,桐庐两市之间,山峦起伏,多中,低山。中支横亘于县境中部,俗称北山,是浦江盆地与西北山区的天然界线。南支蜿蜓于县境南部与兰溪、义乌两市之间,俗称南山。中、南和浦东三山之间为浦江盆地。 “十一五”期间浦江县的经济增长与2006年底相比得到了显著提升,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79.25亿元增长到150.3亿元,年均增长13.7%。财政总收入由8.6亿元增长到18.99亿元,年均增长17.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由4.5亿元增长到10.57亿元,年均增长18.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34.69亿元增

11、长到50.05亿元,年均增长7.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5408元增长到25106元,年均增长10.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5420元增长到10052元,年均增长13.15%。浦江被列为全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被授予“中国桃形李之乡”称号。第三产业快速提升。仙华温泉国际度假村、“江南第一家”等旅游项目建设全面推进,仙华山景区通过国家4A级旅游区复核,实现旅游收入50.53亿元,年均增长14.2%;市场建设取得突破,沃尔玛首家县级网点落户浦江,建材市场建成投用,浦江(中国)水晶城、现代物流中心建设有序推进;房地产业累计完成投资39亿元,金融、保险、邮政通讯、信息服务等快速

12、发展。全县三次产业比例由2006年的663.330.7调整为2011年的5.461.133.5。 2.2 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本工程所在地区主要地貌为侵蚀剥蚀地貌丘陵,山前冲洪积平原。浦江县属钱塘江水系。源于县境西部天灵岩南麓的浦阳江,自西向东流,于白马镇塘里东北出县境入诸暨市,至杭州市萧山区闻堰镇入钱塘江。沿途接纳洪公溪、深溪等大小溪流 32 条。壶源江源于天灵岩西北麓,东流至杭口坪转北流,于檀溪镇大梓北出境,穿经桐庐县至富阳市场口注入富春江,沿途有大小姑源溪、罗家源等水汇入。大陈江流经县境东南部于诸暨市安华镇汇入浦阳江。浦江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以东风和东南偏东风居多,年平均风速2米

13、/秒,月平均风速在1.72.2米/秒之间,7月主要是西南风和偏西风。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据浦江县1994年气象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6.5,极端最低气温-11.1,极端最高气温39.6。多年平均降水量1439.9mm,最大6月228.6mm,最小12月46.4mm,山区多于盆地。一年中不同季节雨量分配不均,34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20.7%,56月为梅雨季,占29.4%,春雨、梅雨合计仍占年降水量的51.14%,711月在副高压控制下,以晴热为主,降水量较小,形成相对干旱期,但有台风影响或局部雷阵雨。122月是一年中雨量最小时期,占13.90%,为相对枯水期(见月平均气象要素表)。表2-1

14、浦江气象站月平均气象要素表月份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全年降水量(mm)61.292.9144.6153.9195.3228.6144.8112.1124.380.355.546.41439.9气温()4.15.39.516.021.024.328.228.023.418.012.16.516.5浦江县年平均气温约19,年均雨日145165天,20年一遇最大降水量1日内140.00mm,3日内270.00mm,7日内420.00mm。50年一遇最大降水量1日内170.00mm,3日内380.00mm,7日内480.00mm。年平均蒸发量600800mm,不同时期气候干燥度为47月0.63

15、,810月1.19。一般全年日照时数为17001950小时,日照率4045%,78月日照最充足,日照时数263.8266.6小时,日照率达6265%,13月日照率最低,日照时数109.7128.7小时,日照率3340%。多年无霜期长达250天。2.3 地质条件2.3.1 地层岩性区内地层主要有白垩系朝川组(K1C)含砾砂岩、砂岩,第四系全新统(Q4)素填土、耕土、细砂、圆砾等。2.3.2 地质构造根据调查及勘察资料、区域地质资料,路线范围内未发现具有一定规模的断裂构造带。2.3.3 水文地质条件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第四系空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圆砾及基岩裂隙中,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

16、补给,水位随季节性变化,如附近无污染源,则地下水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由于勘探范围内均属河流及小溪,圆砾层中孔隙发育,直接受地表水补给,且连通性较好。2.3.4 区域稳定性勘察地段山体呈浑圆状,坡角一般小于45,下部基岩为白垩系朝川组(K1C)含砾砂岩、砂岩。根据地震台站的历史统计及近期观测资料,区内历史地震震级均小于4级。根据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的规定,本区位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地区。以上表明,本区区域稳定性良好。2.4 道路现状县道候中线从旁经过,原有一条简易公路候中线接出通黄坛村,公路等级为等外级,路线线形一般,局部弯道较急,路基宽4

17、.0米,路面宽3.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不能满足大型车辆的通行。2.5 筑路材料和运输条件路基填方、防护所需石料宜采用路基挖方开采利用。路面工程所需碎石、砂、水泥、钢筋等材料以外购为主,通过工程车直接送往工程工地。 技术标准 第3章 技术标准3.1 主要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6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12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8公路交通设

18、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9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 D82-2009;1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1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1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13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1-200614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15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16其他有关标准、规范、规程等文件及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手册。3.2 设计标准表3-1 道路主要技术标准表项目单位技术标准值实际采用值道路等级三级公路三级公路计算行车速度Km/h3

19、030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BZZ100最小净高m4.54.5平曲线不设超高最小圆曲线半径m350350一般最小圆曲线半径m6565极限最小圆曲线半径m3030平曲线最小长度m5050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2525竖曲线最大纵坡%88最小坡长m100100停车视距m3030凸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400400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400400竖曲线最小长度m2525 工程建设必要性论证 第4章 工程建设必要性论证4.1 小黄坛卫生填埋场工程建设的需要小黄坛卫生填埋场工程的开工建设,三通一平是重要条件。作为三通之一的进场道路建设,显的尤为重要。大型施工机械的进出、大型设备的运输都需要一条线形

20、较好,有一定服务等级的公路作为保障。小黄坛卫生填埋场进场道路的建设,是开展小黄坛卫生填埋场工程建设的需要,是加快小黄坛卫生填埋场工程建设的需要。4.2 小黄坛卫生填埋场使用的需要预测小黄坛卫生填埋场建成后,起用年日填埋量333.17吨,结束年日填埋量525吨,因些需要有一条能满足其通行能力要求的道路,来保证浦江县城乡各地所产生的垃圾及时顺畅运至目的地进行无害化填埋,并且运输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出行形成干扰,对周围环境减少影响,作为进出卫生填埋场的唯一通道,本项目的建设是必须的。4.3 周围山地林地开发的需要小黄坛卫生填埋场进场道路所经之处周围都是山林,有比较丰富的林业资源,卫生填埋场

21、进场道路的开通,实际上也成为一条森林防火带。有利于沿线林业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4.4 完善路网的需要原黄坛村通村公路等级低、道路窄,洪水季节极易发生水毁,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危害。小黄坛卫生填埋场进场道路的建成,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当地群众的交通问题。 工程方案 第5章 工程方案5.1 方案设计原则1.服从卫生填埋场总体布局的原则。充分考虑卫生填埋场的位置和建设需要,充分考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合理选择设计方案。2.坚持以人为本,妥善处理道路建设与用地矛盾、道路建设与环境矛盾、垃圾运输与附近居民生产、生活、出行的矛盾。体现“人、环境、交通、发展”的和谐统一。3.采用

22、的技术标准必须满足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的需要。认真调查研究,充分了解现有道路基础设施情况,研究标准合理、实用可靠、投资效益高、满足道路功能需要的工程方案。4坚持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三者统一的原则。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既要体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又要安全可靠,力求三者的高度统一。5.2 方案设计5.2.1 方案选择本工程共参考设计方案三个:方案一:从侯中线距建光村北路交叉口约225处向左进入山谷沿山谷爬升,至合适位置设回头曲线至无名282.5标高垭口后向西北展线,至谷底跨沟接老路,沿老路至卫生填埋场。方案二:从候中线原黄坛通村公路处向左进入,沿原有老路拓宽至卫生填

23、埋场方案三:从候中线距建光村北路交叉口约280处向左新建隧道,过隧道后接老路拓宽至卫生填埋场。 虽然各方案的优缺点都是相对而言,但在考虑方案时,对各方案的优缺点当有轻重之分,在方案选择上首先要考虑以人为本,考虑可持续发展。方案选择中充分考虑到项目所在土地资源稀缺,征用耕地十分困难的现实。 三个方案中,方案三相对造价低,但占用耕地多,政策处理困难,不利于道路的尽早开工建设,势必要影响卫生填埋场的建设进程,故不予以采纳;方案二有路线线形好,营运里程短等优点,但存在造价高、施工难度大、工期长,耕地占用较多等缺点,。经过通盘考虑,多方比较,最后确定方案一为推荐方案。5.2.2 路线设计1. 平面设计路

24、线全长2.288公里。共设交点34个,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30米,最小缓和长度25米。2.纵断面设计道路的未加宽前的路面内边缘线高程为设计高程。最大纵坡7.5%,最短坡长100米,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2000米,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2000米。3. 横断面设计道路断面形式如下:7.0米行车道+20.5米土路肩,横坡度1.5%,路肩横坡2%。路基超高时,绕路基内侧边缘旋转,使之成为单向的超高坡面。本工程路基在圆曲线半径小于250m处按规范要求设置加宽。5.2.3 路基工程路基力求工程本身土石方填挖平衡。路基一般填方边坡采用1:1.5,一般挖方边坡石方路段1:0.3,土方路段1:0.5,高填、挖方路段分

25、台阶并视地质情况进行综合防护;沿河及受限制填方路段采用浆砌挡墙防护,挡墙型式采用路堤式或路肩式重力式挡土墙。路基填筑之前进行清表清淤,路基填筑材料应优先采用强度大、粒径较小、透水性良好的土石混合材料填筑,特别是路槽底面以下080cm范围不宜采用粘性土填筑。路床底面出现较为软弱情况时宜进行换填处理,上路床30cm选用路基挖方中透水性较好的宕渣填筑至路槽标高。路基压实度选用重型压实度指标,应满足规范要求。5.2.4 路面工程本方案路面结构型式采用22厘米厚水泥混凝土面层+20厘米厚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厘米厚碎石垫层。水泥混凝土面层抗弯拉强度等级4.5Mpa,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无限侧抗压强度

26、2.5Mpa。5.2.5 桥梁涵洞工程全线设小桥1座,上部结构采用8米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下部结构采用重力式U型桥台;全线采用500mm钢筋混凝土圆管涵4道,跨径3米预制混凝土盖板涵2道。5.2.6 交叉工程本工程平面交叉两处,K0+000处与县道候中线(二级公路)相交,K1+940 处与原黄坛村通村公路相交(等外级公路)。5.2.7 沿线设施工程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采用D级标准。本工程高填方路段路侧设置波形护栏,防撞等级为B级,一般路段为Gr-B-4E型,小半径或加强防护路段采用Gr-B-2E型。沿线设置警告、指示等交通标志,全线设置交通标线。5.2.8 绿化环境保护工程做好边坡绿化。做到道

27、路与周围环境、景观相互协调。 环境评价 第6章 环境评价6.1 建设项目工程对环境的影响6.1.1 施工前期本工程没有房屋拆迁,不征用基田农田,占用少量耕地,主要用地类型为林地。6.1.2 施工期1.大气环境影响根据调查,建设项目所在地为山区,周围无重大环境污染源,周边环境空气质量良好,主导风向相对比较稳定,原大气环境质量优良。大气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工地扬尘。场地的风吹扬尘影响范围一般在100米以内。2.噪声影响周围村庄距离建设项目所在地距离较远,噪声对周边村庄的影响甚微。3.水土保持影响道路施工后,对原有生态环境和自然平衡造成破坏,破坏景观,雨后极易造成水土流失现象,容易造成河道堵塞,冲毁农田

28、破坏等。4.水环境影响在建设阶段,施工机具油污及工程建设过程将对地表水形成一定污染。另外,因水土流失对附近河流造成一定污染。6.1.3 运营期1.大气环境影响运营期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主要为垃圾及洒落物臭气、汽车尾气等。此处大气扩散条件相对较好,大气污染物对周边环境影响不显著;2.噪声影响此道路全线距周围村庄较远,汽车行驶等产生的噪声对周边村庄的影响甚微。3.水环境影响在运营阶段,汽车轮胎的磨损将在降水条件下对周边水系造成影响。道路上的垃圾洒落物经雨水冲刷后对周围水体也会产生一定影响。6.2 减缓工程环境影响的策略本项目处于浦江县大畈乡,属野外地区,根据要求,在设计时参照执行下列环保标准:噪声执行

29、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2类”标准。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中的二级标准。为消除或减缓、降低本项目对环境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次研究在设计、建设、运营等各环节都做了深入的考虑。6.2.1 设计阶段1.项目在满足设计标准的前提下,避免大填大挖,尽量做到工程本身土石方平衡;不占用河道或随意改变河流走向;优化边坡防护设计和绿化设计,做好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2.路线选用合理、流畅,与山体地形完美融合,与环境协调。3.做好“三场”特别是弃渣场的选址。4.要求施工时严格按照规范作业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6.2.2 建设阶段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须使用大量施工

30、机械,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噪声、扬尘、固体废渣和废水。1.施工期的主要噪声污染源为石方爆破、挖掘机、压路机、装载机、混凝土搅拌机等施工机械以及施工现场的运输车辆等。本项目距周边村庄较远,施工期间对附近居民的影响不大。为进一步减少施工噪声影响,本项目拟从以下两个方面采取降噪措施:(1)工程在距居民200米的区域内不允许在晚上9点至次日凌晨7点内施工;中间12点至下午2点禁止爆破。(2)在施工方法和设备选用时考虑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2.场地的风吹扬尘影响范围一般在100米以内。施工阶段对汽车行驶路面勤洒水(每天45次),可以使空气中的扬尘量减少70%,收到较好的降尘效果。3施工的废渣主要指路基弃方,

31、弃方应运至指定弃渣场进行集中堆放,并按水土保持方案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节能 第7章 节能7.1 节能1.设计时合理布置线形,合理布置纵坡,优化平纵横组合,使车辆能连续舒适行驶,减少无谓的能源损耗。2.做好场内各工段的耗能计量工作。 工程阶段划分和进度安排 第8章 工程阶段划分和进度安排8.1 项目实施总体进度计划8.1.1 项目的阶段本项目实施计划将分为项目准备、项目审批、项目设计、招标采购、项目施工、质量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几个阶段。8.1.2 阶段工作内容1准备阶段:从提出小黄坛卫生填埋场进场道路可行性研究开始,项目即进入准备阶段。该阶段将完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2.审批阶段:由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32、组织对本项目的技术、组织、经济和财务进行评审。3.项目设计阶段:在项目审批并决定投资之后即展开项目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为项目的实施做好准备。4.招标阶段:根据项目内容及设计技术要求进行工程项目的招投标。5.项目施工阶段:安排拟建项目的施工。6.验收及交付使用:按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进行,并交付使用。8.1.3项目总计划进度表8-1 项目总进度计划8.2 工程实施计划8.2.1 工程分阶段实施原则本项目根据资金到位情况,跨年度分阶段实施。工程的实施安排将遵循以下原则:1.分期、分段安排项目建设。2.按政府的资金安排情况确定年度实施工程量。3.工程实施安排要结合其他基建项目的工期并与之相协调。8.

33、2.2工程实施计划进度本项目实施计划从2012年至2013年完成。 征地拆迁及主要工程数量 第9章 征地拆迁及主要工程数量9.1征地拆迁本工程共征地77.26亩,其中水田5.22亩,林地72.04亩,征拆迁费共206.2万元。9.2 主要工程数量1.挖土方12344立方米2.挖石方55726立方米3.填方49091立方米4.行车道16016平方米5.浆砌防护墙7300立方米6.边沟855立方米7.小桥1座8.涵洞6道9.波形护栏1478米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10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0.1投资估算本工程路线长度2.288公里,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涵洞工程、交叉工程、沿线设施工程

34、、绿化环境保护工程、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等。工程总投资1560.78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用1064.44万元,建设项目其他费324.87万元,基本预备费171.47万元。10.2编制依据和原则1公路工程基本建设投资估算编制办法JTG M20-20112浙江省公路工程估算编制补充规定浙交2012128号3.公路工程估算指标(JTG/T M21-2011)4浙江省交通建设工程质监与造价2012第三季度信息价5国家、部门及地区有关规定10.3 其它费用标准征用土地、青苗补偿费按浦江县规定:山林征用23000元/亩,青苗补偿每2000元/亩;耕地征用40000元/亩,青苗补偿10000元/亩计

35、算。基本预备费:按第一、二、三部分工程费用之和的11%计取。10.4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1560.78万元,由县财政拨款。表10-1 建设投资估算表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总数量估算金额(元)技术经济指标各项费用比例(%)第一部分 建筑安装工程费km2.288106443544652252.6268.20 一临时工程km2.28811575250590.910.74 1其他临时工程km2.28811575250590.910.74 二路基工程km2.28857220682500903.8536.66 1挖方m368070240581635.3415.41 2填方m34909149970910.1

36、83.20 3排水工程km2.288418996183127.622.68 4防护与加固工程km2.28823975471047878.9315.36 三路面工程km2.28831781561389054.2020.36 1路面垫层m21918435715618.622.29 2路面基层m21804082718545.855.30 3水泥混凝土面层m2160161993815118.0112.77 四桥梁涵洞工程km2.288882947385903.415.66 1涵洞工程m40.00041996510499.122.69 2小桥工程m15.00046298230865.472.97 五公路

37、设施及预埋管线工程km2.288516631225800.263.31 1波形护撞护栏m1478355821240.742.28 2标志套1112104811004.360.78 3其它安全设施等km2.2283976217846.500.25 六绿化及环境保护工程km2.288228800100000.001.47 1边坡绿化km2.288228800100000.001.47 第三部分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km2.28832487431419905.1620.81 一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km2.28820620001642023.6013.21 1土地征用费亩77.26186572024148

38、.5911.95 2青苗等补偿和安置补助费亩77.26196280254.511.26 二建设项目管理费km2.288666447291279.284.27 1建设单位(业主)管理费km2.288324547141847.472.08 2工程监理费km2.288319331139567.742.05 3设计文件审查费km2.288106444652.100.07 4竣(交)工验收试验检测费km2.288119255211.980.08 三研究试验费km2.288127735582.600.08 四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费km2.288485702212282.343.11 五专项评价(估)费km2.

39、288218219537.150.14 第一、二、三部分 费用合计km2.288138930976072157.7889.01 预备费元171468510.99 投资估算总金额元1.0001560778217302732.00100.00 10.5 工程实施进展及投资分年使用计划工程建设计划:从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完成,投资拟采用一次性投入。 经济评价 第11章 经济评价本章依据国家发改委(200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进行编制。本项目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生产实物产品,也不向过往车辆收取过路费,而是为社会提供交通运输服务,加快城市经济发展,以提

40、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不存在直接的财务经济效益。所以本项目只进行国民经济评价。同时由于本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部分指标难以确定,因而只进行定性分析论述。11.1 国民经济效益评价1.降低运输成本效益本项目道路工程的完成,降低车辆的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2.环境效益本项目的建成使用将提高车辆的行驶速度,减少交通拥挤,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能源消耗,从而降低污染气体的排放,有利于环境的改善。3.林业资源保护、开发效益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沿线林业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 结论和存在问题 第12章 结论和存在问题12.1结论意见本项目建设是必要的,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也是合理的,建议尽快实施。12.2存在问题和建议1.建议尽快组织地质勘察,为下阶段工作做好准备。2.本报告报出后,建议建设单位尽快组织评审,以便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3.建议组建强有力的组织管理机构,负责协调处理工程建设事宜,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4.加强与地方镇、村的沟通与协调,确保工程项目实施的社会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