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结题实施细则》的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80599120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结题实施细则》的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结题实施细则》的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结题实施细则》的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结题实施细则》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结题实施细则》的(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关于转发教育部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结题实施细则的通知 省电教200942号各市教育局: 现将教育部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印发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结题实施细则的通知(教电馆200968号,见附件1)转发给你们,请组织有关单位和学校学习、研究、实施。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结题实施细则,完成我省“十一五”教育技术课题研究预期的任务,经研究决定,将举办我省的全国和全省“十一五”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单位、安徽省第三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进行课题结题指导会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内容 1、传达贯彻有关文件精神,并作具体工作安排; 2、安徽省现代教育技

2、术课题研究专家组成员,安徽电化教育杂志副主编何学忠同志作撰写课题研究结题专题讲座; 3、合肥市蜀山区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成果团队汇报展示;淮南师范附小和芜湖市北塘学校向会议介绍课题研究经验和典型案例。 二、会议参加单位和人员 1、全国和全省及第三批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名单见附件2) “十一五”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单位负责课题研究的学校领导和课题报告执笔人各1人; 2、各市电教馆负责课题研究的同志1人带队。 三、会议日期、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1、第一批参会市:芜湖市、淮南市、合肥市、六安市、铜陵市、宣城市、池州市和巢湖市;报到时间地点:11月24日下午,望江宾馆(合肥市金寨路1号,05513636115);

3、会议时间:11月25日。 2、第二批参会市:淮北市、黄山市、安庆市、阜阳市、蚌埠市、马鞍山市、亳州市、宿州市、滁州市;报到时间地点: 11月25日下午,望江宾馆(合肥市金寨路1号,05513636115 );会议时间:11月26日。 3、联系电话:05512829383、2835461,联系人:魏莉,王建芳。 四、有关事项 1、请各市电教馆将回执(见附件3)填写完整,并以市为单位将回执电子稿发至邮箱 wangjianfang,作为报到时确认用。 2、每校课题研究的结题预案(含主要执笔人姓名,联系方式),请打印10份交会议报到处。因学校布局调整或更换课题主要负责人以及研究内容方向的,要提供报告作

4、为备案。 3、会议代表交通费、住宿费自理。食宿统一安排,每人交会议资料费200元,由大会统一开具发票回本单位报销。 3、交通路线:火车站111路、1路;新亚汽车站144路;汽车站111路、115路均可直达望江宾馆;市内公共汽车16路、8路、705路、1路、126路、120路、10路也可就近下车。 附件:1、关于印发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结题实施细则的通知 2、全国教育技术研究“十一五”立项课题单位名单; 全省“十一五”教育技术重点研究立项课题单位名单; 第三批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立项课题单位名单 3、会议回执 安徽省电化教育协会 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领导小组办公室(代章) 二九

5、年十月二十七日中央电化教育馆函件 教电馆200968号关于印发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结题实施细则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教馆: 由我馆组织审批立项的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十一五”课题正在陆续完成研究任务,进入总结和科研成果鉴定阶段,根据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管理办法(修订)(教电馆2005100号)文件要求,为了进一步发挥网络的优势,做好课题成果的鉴定工作,现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修订的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结题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附: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结题实施细则 中央电化教育馆 二OO九年九月一日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结题实施细则(200

6、9年6月修订)根据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管理办法(修订)(教电馆2005100号附件3),为进一步做好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的成果鉴定和结题工作,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制定以下实施细则。一、 工作原则列入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的课题按期完成研究任务后,原则上最终成果均须进行成果鉴定,通过鉴定后予以验收结题,由我办颁发结题证书。我办负责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重点课题、专项课题和青年课题最终成果的鉴定。根据需要,我办可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教育技术研究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一般设在省级电化教育馆的研究部门)负责所在地的部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专项课题和青年课题最终成果的鉴定工作。二、成果要求

7、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重点课题应出版有关论著1部,或者至少在核心刊物(北京大学图书馆版)上发表1篇以上的论文,或者至少在有正式刊号的刊物、具有网络出版资质的电子刊物上发表2篇以上的论文。专项课题至少在有正式刊号的刊物、具有网络出版资质的电子刊物上发表1篇以上的论文。所有申请结题的课题均须在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管理平台(以下简称课题管理平台,)上提交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成果鉴定所需要的材料。三、鉴定方式课题成果鉴定一般采用聘请同行和有关专家在网上进行鉴定的方式;对于一些地区结题课题数相对较多的,可采用会议集中鉴定方式;对于具有重要价值和效果的课题研究成果,经我办审核通过,可采用现场鉴定的方

8、式。原则上,我办不再保留纸质文档材料。四、鉴定标准 分科学性、创新性、规范性、难易程度、应用价值等五个方面,并按照定性(从上述五个方面进行模糊评价)和定量(分A级优秀、B级良好、C级合格、D级不合格)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等级分类评价。五、专家组选定与构成鉴定专家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应的行政职务,思想作风正派,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在同行和有关专家推荐的基础上,由我办在专家库中选定。每个课题的鉴定专家一般为5 人。特别重大和有影响的课题,其成果鉴定专家人数可协商议定。课题组成员(顾问、指导)以及课题承担人所在单位的人员不能担任该课题的鉴定专家,课题负责人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参与鉴定的专家原则上

9、不超过3人。课题承担单位或负责人可提出2 位以下建议回避的专家。鉴定专家的组成最终由我办核定。六、工作形式鉴定专家根据我办提供的帐号和密码,登陆课题管理平台,在认真审读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照课题预期目标,参照课题成果鉴定的有关要求,实事求是地对研究成果提出客观、公正、全面的鉴定意见。采用网上鉴定方式的,鉴定专家分别在网上提交个人鉴定意见、分项评定成果等级。鉴定专家组长根据鉴定专家的意见,在网上提交综合鉴定意见、鉴定成果等级。采用会议集中鉴定方式的(一般指3个课题以上),由课题承担单位分别汇报课题研究成果,并接受专家的质询,由鉴定组集体评议,在网上提交综合鉴定意见、鉴定成果的等级。采用现场鉴

10、定方式的(一般指单个课题的现场鉴定),由课题承担单位汇报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专家现场审阅相关的材料和审看现场演示活动,并进行专家的质询,由鉴定组集体评议,在网上提交综合鉴定意见、鉴定成果的等级。七、 经费保障采用网上鉴定方式的课题,每个课题所需费用2600元(主要用于:专家劳务费和业务管理费),其费用原则上由课题承担人所在单位负责解决,并在报送鉴定材料的同时,向我办交纳鉴定费用。在我办正式立项的子课题结题,需由我办和子课题组的上级课题组共同组织专家鉴定,其鉴定程序同上,鉴定所需费用2200元(主要用途同上)。采用通讯鉴定方式的课题,其鉴定费用汇至:户 名:中央电化教育馆开户银行:北京银行营业部帐

11、 号:01090520500120109074542采用会议集中鉴定或现场鉴定方式的课题,鉴定所需费用由课题承担单位负责。具体费用主要用于鉴定专家的差旅费、住宿费、场地费、业务管理费和专家劳务费等。每个课题业务管理费(主要用于结题管理、证书制作、成果评奖等)的收取为1000元,正式立项的子课题业务管理费的收取为每个课题500元,并按上述开户银行和帐号汇至中央电化教育馆。专家劳务费可根据工作量的大小及鉴定专家的具体情况,原则上每天不低于800元。八、公示 课题成果鉴定以后,在课题管理平台上公布课题成果、鉴定结果、鉴定等级,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课题成果、鉴定结果、鉴定等级持有异议的,可在鉴定结果公布

12、之日起30日内向我办提出。成果若出现抄袭剽窃等其他违规行为,除在课题管理平台上通报外,课题按撤项处理,承担者3年内不得申报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不结题者,冻结其申报课题权利。九、重新鉴定的规定首次未通过专家鉴定的课题,有一次重新申请鉴定的机会。我办将未通过鉴定的结果反馈给课题负责人,课题组可根据专家意见改进研究工作,并在一年内重新申请鉴定,并再次支付鉴定费用。仍不能通过的,按撤项处理。十、鉴定程序1. 课题研究任务完成后,课题负责人(子课题的结题鉴定由上级的课题负责人按照本实施细则组织实施)均需在课题管理平台上提交课题鉴定所要求的内容。2. 我办收到课题鉴定申请后的15天内,将审查结果通知

13、申请单位或负责人,鉴定工作从收到鉴定费用之日开始。3我办根据课题成果鉴定工作的有关要求组成专家组,经我办审核通过后,按照鉴定组织工作形式,在2个月内完成专家鉴定。 4.在课题管理平台上公示课题成果、鉴定结果及鉴定等级,接受社会监督。5我办负责课题研究资料整理工作,并颁发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结题证书。12附件3中央电教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十一五”立项课题(合肥)课题立项号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负责人重点课题062911256利用校园网及其资源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研究合肥市三十八中学李存银062911259语文“网络阅读”和数学的“平台探究”的有效性研究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史承灼专项课题062920

14、115幼儿园信息技术优质教育资源的研究、开发与利用合肥市幼儿师范学校祝泽周062920121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合肥包河苑小学钱骏062920124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超级画板”课件资源库的建设合肥市第六十二中学邵春荣062920221信息技术与学科(部分)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合肥第六中学万德华062920972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研究肥西县实验小学孙世斌062921081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合肥市亳州路小学潘桂文062921090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素养培养研究长丰县城关中学杨圣基062921094信息技术与初中多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合肥市第

15、四十二中学王志桂062921097提高小学教师信息素养,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合肥市稻香村小学虞晓兰062921101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教师培训的策略研究肥西县刘河中心校张富胜06292110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合肥市西园新村小学徐挺062921106探究有效整合,促进优势互补,提高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实效性研究肥东县第一中学何世远062921114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师技术能力培养研究肥西县紫蓬镇中心学校张立胜062921124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合肥市师范附属学校张红062921125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质量和效益研究肥西官亭江夏店学区中心校王世玉0

16、62921129促进小学生在整合环境中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的研究合肥市南门小学苏晓宁062921139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肥西严店乡中心学校李常育062921183网络条件下家校互动对构筑和谐德育环境的应用研究合肥市琥珀小学朱江062921199基于网络的教师校本培训研究肥西县中学汪挺柱062921363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小学生有效学习的研究合肥市卫岗中心小学徐翠银062921388网络环境下小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合肥市六十九中学卢荣生青年课题062930127信息技术促进幼儿早期智力开发的研究合肥润安公学王世鹏062930620利用网络及其资源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合

17、肥市第五十中学张斌062931064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整合研究合肥市第四中学李剑峰062931119信息技术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及其对师生综合素质影响的研究合肥市汇林小学李萍062931367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中学生个性化发展指导系统的应用研究合肥市一六八中学刘宜萍 “十一五”全省教育技术重点研究立项课题(合肥)课题立项号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负责人AD-0609019网络环境下教师校本培训的研究合肥市嘉和苑小学杨兴武AD-0609020建设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合肥市杏林小学许腾云AD-0609021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合肥市大杨镇中心学校郑家海AD-0609029“农村中小

18、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教师培训的策略研究-探索项目县农村教师培训的高效途径肥西县教育局徐晓平第三批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和立项课题名单(合肥) 学 校课 题立项编号合肥市肥西中学网络环境中的农村中学教师校本培训对策研究AE0608008合肥市六安路小学基于网络的校园德育活动的实践对策研究AE0608009合肥市青年路小学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AE0608010合肥市稻香村小学提高小学教师信息素养,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AE0608011合肥市包河中学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AE0608012合肥市肥东县马岗实验小学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研究AE0608013合肥市少儿艺术学校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科有效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法研究AE0608014合肥市肥西农兴中学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AE0608015合肥市卫岗中心小学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小学生有效学习的研究AE0608016附件4:回 执单位姓名性别职称职务联系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