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压管桩生产实习报告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0599025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4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静压管桩生产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静压管桩生产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静压管桩生产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资源描述:

《静压管桩生产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压管桩生产实习报告(4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长春工程学院 1工程任务及工程概况1.1工程建设概况 工程建设概况一览表工程名称江南水都6B地块桩基施打工程工程地址福州市仓山区尤溪洲大桥(闽江五桥)南岸建设单位融 侨 集 团 股 份有 限公司勘察单位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施工工期按建设单位签发的开工通知单当日起算4个月1.2施工项目静压和锤击机械打桩(含桩尖、采购预应力管桩)、临时道路、放样测量、探桩、桩尖、吊桩、接桩、打桩。1.3工程量桩径500,5000 根,约 18 万米。该工程静压管桩工程量约为80000米,锤击预应力管桩工程量约为80000米该工程预应力管桩采用三和牌和大地牌,其中PHC500-125-A(省标)工程量为80000

2、米PHC500-125-AB(省标)工程量为80000米该工程桩尖量为500个1.4施工要求项 目允许偏差(mm)质 检 工 具 及 量 度 方 法长度L+0.7L-0.5L采用钢卷尺端部倾斜0.5d将直角靠尺的一边紧靠桩身,另一边端板紧,测其最大间隙。外径600+5 -4用卡尺或钢尺在同一断面测定相互垂直的两直径,取其平均值。600+7 -4壁厚t正偏差不限 -5用钢直尺在同一断面相互垂直的两直径上测定四处壁厚,取其平均值。保护层厚度+10 -5用钢尺,在管桩断面处测量。桩身弯曲L/1000将拉线紧靠桩的两端部,用钢直尺测其弯曲处最大距离。端头板平面度2用钢卷尺或钢直尺。外径0 -1内径2

3、管 桩 质 量 检 查 标 准(2)项 目质 量 要 求粘皮和麻面局部粘皮和麻面累计面积不大于桩身总计表面积的0.5,其深度不得大于10mm,允许作有效的修补。桩身合缝漏浆合缝隙漏浆深度小于主筋保护层厚度,长度不大于300mm,累计长度不大于管桩长度的10,或对称漏浆的搭接长度不大于100 mm,允许作有效的修补。局部磕损磕损深度不大于10 mm,每处面积不大于50 cm2,允许作有效的修补。内外边面露筋不允许。表面裂缝不允许出现环向或纵向裂缝,但龟裂、水纹及浮浆层裂纹不在此限。端面平整度管桩端面混凝土及主筋镦头不得高出端板平面。断头、脱头不允许。桩套箍凹陷凹陷深度不得大于10mm,每处面积不

4、大于25cm2。内表面混凝土坍落不允许 预应力管桩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项 目序号检 查 项 目允 许 偏 差检 查 方 法主控项目1桩体质量检验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2桩位偏差见表7-2用钢尺量3承载力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一般目项1成品桩质量外观质量无蜂窝、露筋、裂缝、色质均匀目测桩 径5 mm用钢尺量管壁厚度5 mm用钢尺量桩尖中心线 2 mm用钢尺量顶面平整度10 mm水平尺量桩体弯曲5min秒表测定上下节平面偏差10mm用钢尺量节点弯曲矢高 1/1000L用钢尺量3桩顶标高50水准仪4终压(打)标准设计要求现场实测 桩位偏差检验标准序号项 目允 许 偏 差(mm

5、)检 查 方 法1盖有基础梁的桩(1) 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2) 沿基础梁的中心线100+0.01H150+0.01H用钢尺量2桩数为13根桩基中的桩100用钢尺量3416根桩桩径/3用钢尺量4桩数大于16根桩基中的桩(1) 边桩(2) 中间桩桩径/3桩径/2用钢尺量注:H为送桩深度(单位:m)1.5工程地质勘察资料1.5.1 场地地形地貌该场地位于闽江河流阶地,属河流淤积、冲洪积平原地貌。场地内地势相对平坦开阔,局部高差较大,勘探孔孔口高程4.6110.93米(多为6.008.99米)。1.5.2 地质结构场地上覆第四系堆积、淤积、冲洪积土层,下伏燕山晚期花岗岩及其风化层。根据钻探揭露,在钻

6、孔深度范围内,场地内岩土层共可分为10主层,其中还分布有一些亚层或透镜体夹层,按地层新老关系,自上而下分述如下:、杂填土(Q4ml):褐灰、灰色等,松散状态,稍湿湿。主要由砼块、碎块石和砂质粘土等组成,硬杂质含量总体不大(大多为1040%,最大块径可达15cm以上, 其中在6B-11#拟建场地及其以北地段,该层夹有较多块石(最大块径达40cm以上)),但成分较为混杂,均匀性较差,含生活垃圾及植物根茎等,人工堆积,年限15年,局部新近翻填。该层全场分布,厚度0.407.40米。-1、淤泥质填土(Q4ml):深灰色,流塑状态,稍湿饱和。主要由粘、粉粒组成,含有机质及腐殖质,层中不均匀夹杂有少量碎块

7、石、生活垃圾等杂质。该层仅钻孔ZK24、ZK27、ZK28、ZK39、ZK129、ZK174、ZK192、ZK193、ZK215、ZK217、ZK280、ZK287、ZK291、ZK302、ZK310、ZK311、ZK325、ZK326、ZK328、ZK329、ZK330、ZK338有揭露,厚度0.707.40米。、中砂(Q4al):灰黄色(局部浅灰色),多呈松散稍密状态,局部中密状态,饱和。主要由石英砂组成,偶含个别卵石,砾石含量0.020.2%、粗砂含量0.054.4%,中砂含量4.374.5%,细砂含量4.480.0%,粘粉粒含量3.958.6%,级配较差(局部相变成粗砂或粉砂),局部分

8、布有薄层淤泥(多分布于该层下部,厚度一般约1cm,最大可达约40cm)。该层全场分布,层厚4.4021.80米。、淤泥(Q4m):深灰色,呈流塑状态,饱和。主要由粘、粉粒组成,含有机质及腐植质,偶见朽木、植物根系等,局部夹少量薄层粉砂,具腥臭味,污手,干强度、韧性中等,光泽反应较光滑,无摇震反应,局部相变成淤泥质土。该层在6C场地局部分布,层厚0.6016.40米。、砂质粘土(Q4al):灰黄、浅灰等色,多呈软塑可塑状态,湿。主要由粘性土和砂组成,粗砂含量0.610.3%,中砂含量2.818.0%,细砂含量1.742.3%,粉粒含量19.567.7%,粘粒含量4.931.3%,光泽反应稍光滑较

9、粗糙,干强度、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局部相变成粉土,多为粘质粉土,呈密实状态,摇震反应慢)。该层6B地块场地缺失,5C、5D、5E、5F地块场地普遍分布,层厚0.607.50米。、中砂(Q4al):浅灰色,多呈稍密中密状态,饱和。主要由石英砂组成,偶含卵石,砾石含量0.026.9%,粗砂含量0.050.7%,中砂含量1.374.8%,细砂含量3.579.2%,粘粉粒含量6.276.9%(局部呈薄层淤泥),级配较差,局部相变成粉砂或砾砂。该层全场普遍分布,厚度0.5020.30米。、淤淤泥质土(Q4m):深灰色,软塑-流塑状态,饱和。主要由粘、粉粒和砂组成,含有机质及腐殖质,层中普遍夹有层状粉砂

10、(厚度多为0.23cm,局部大于5cm),偶见朽木等,光泽反应较粗糙,韧性、干强度中等,无摇震反应,局部相变成淤泥。该层5C、5D、5E、6B地块场地内普遍分布,6C地块场地零星分布,共276个钻孔有揭露,层厚0.7029.80米。-1、中砂(Q4al):灰、浅灰色,多呈稍密中密状态,局部密实,饱和。主要由石英砂组成,偶含砾石,粗砂含量0.363.0%,中砂含量10.762.0%,细砂含量3.973.5%,粘粉粒含量9.826.1%,级配较差,局部相变成粉砂或粗砂,层中普遍夹有较多薄层状淤泥质土(厚度一般约0.15cm,局部可达约10cm)。该层主要分布在6B地块西段场地,其他地块零星分布,共

11、87个钻孔有揭露,层厚1.3014.70米。-2、粉土(Q4al):浅黄褐、浅灰色,中密密实状态,湿。以粘、粉粒为主,含中砂、粉细砂1020%,光泽反应较粗糙稍光滑,干强度、韧性中等,摇震反应慢,局部相变成粉质粘土。该层6C地块除ZK297外缺失,其他地块局部分布,共104个钻孔有揭露,层厚0.8010.20米。、粉砂(Q4al):灰白、灰绿色,多呈中密密实状态,饱和。主要由石英砂组成,偶含砾石,粗砂含量0.062.5%,含中砂1.179.9%,细砂含量4.167.7%,粘粉粒含量3.460.4%,级配差,部分地段表现为中砂。该层全场仅少量钻孔缺失,共349个钻孔有揭露,层厚0.5027.00

12、米,5C、5D及5E地块大部分地段该层厚度较薄,含泥量较大,多表现为中密; 6B地块该层厚度较大,局部夹有薄层粘土,多表现为密实状态。-1、砾砂(Q4al+pl):灰白、灰黄色,多呈密实状态,饱和。主要由石英砂组成,卵石含量0.054.0%,粗砂含量0.237.4%,粗砂含量12.029.3%,含中砂8.170.5%,细砂含量2.320.6%,粘粉粒含量3.821.6%,级配一般。该层均匀性较差,局部表现为砾、卵石或粗砂,各区零星分布,层厚1.7010.10米。-2、粉质粘土(Q4al+m):灰绿、深灰等色,多呈可塑状态,湿。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中粗砂约520%,光泽反应稍光滑,干强度、韧性中

13、等,无摇震反应。该层在仅钻孔ZK78、ZK160、ZK179、ZK181、ZK238、ZK241有揭露,厚度0.603.10米。、卵石(Q4al+pl):灰黄、灰白色,多呈中密密实状态,饱和。卵石含量约16.695.6(局部少量相变成圆砾),砾石含量0.029.6,粒径一般在1-7cm,最大可达10cm以上,多呈亚圆形,成分以中风化硬质火山岩为主,分选较差,级配一般。充填物以砂为主,含粗砂0.135.3,含中砂0.534.7,含细砂0.312.6,含粘粉粒2.138.6,胶结一般较差。该层全场分布,揭示厚度5.0022.70米。-1、粗砂(Q4al+pl):灰黄、灰白色,呈密实状态,饱和。卵石

14、含量约3.720.5,砾石含量2.120.3(粒径一般在0.5-3cm),粗砂16.735.3,中砂含量9.539.3,细砂含量7.116.1,粘粉粒含量7.233.4,级配较好,局部相变成砾砂或中砂。该层仅钻孔ZK40、ZK41、ZK51、ZK52、ZK53、ZK54、ZK55、ZK56、ZK57、ZK86、ZK90、ZK91有分布,揭示厚度0.503.80米。、强风化花岗岩(53b):灰绿、褐黄色,中粗粒花岗结构,散体碎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及云母等,长石大部分已风化蚀变,岩芯多呈碎屑状碎块状,局部上部呈砂土状,岩芯手可掰散,属极软岩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该层仅住宅楼共计

15、103个钻孔有揭露,厚度0.4010.20m,层中未发现孤石、洞穴、临空面或软弱岩层。、中-微风化花岗岩(53b):青灰、灰白色,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等,岩石较新鲜,锤击声较脆,不易击散,节理、裂隙不发育较发育,裂隙面局部有铁质浸染、风化明显,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岩芯多呈柱状,该层属较硬岩,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级, TCR8096%,RQD5382,该层仅住宅楼共计195个钻孔有揭露,揭示厚度约0.5310.88米,层中未发现孤石、洞穴、临空面或软弱岩层。以上各岩土层厚度及空间分布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附图1-6B剖面总平图、附图2-勘察点平面位置图、附图3-工

16、程地质剖面图)。1.5.3地基土的物理力学参数A.岩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统计值根据室内土工试验和野外原位测试结果,按国标(GB50021-2001)的有关规定进行数理统计,统计数量满足统计要求,所获得的各种数据符合一般规律,可供设计使用。详见表1主要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表1土层名称及编号统计项目含水率W(%)天然重度(kN/m3)孔隙比e0液性指数IL压缩系数压缩模量直剪a0.1-0.2MPa(MPa-1)Es0.1-0.2MPa (MPa)Es0.2-0.4MPa(MPa)粘聚力C (kPa)摩擦角(度)-1淤泥质填土统计件数666666666最大值69.116.571.8691.971

17、.693.75.922.419.27最小值49.615.491.3731.170.651.72.47.14.7平均值53.716.081.4961.670.922.94.615.210.6变异系数0.10.030.1270.180.410.20.30.30.3标准值58.115.71.6531.921.232.43.511.48.0淤泥统计件数494949494949494949最大值71.117.951.8731.991.555.68.037.212.8最小值37.315.301.0150.840.391.82.47.42.7平均值53.916.141.4821.290.922.94.219

18、.86.3变异系数0.20.040.1550.210.270.20.20.30.3标准值56.515.981.5381.360.982.84.018.35.8砂质粘土统计件数454545454545454545最大值40.620.791.1861.430.659.414.572.318.9最小值13.616.970.4250.040.153.45.08.54.1平均值22.619.640.6460.770.296.09.925.97.5变异系数0.20.040.1970.300.270.20.20.30.3标准值23.819.440.6790.830.315.79.423.96.9淤泥质土统计

19、件数858585858585858585最大值63.418.831.7062.331.236.29.959.030.4最小值24.015.200.7310.430.282.23.08.52.8平均值44.316.941.2311.150.693.45.022.06.9变异系数0.20.040.1580.240.290.20.20.30.3标准值45.916.811.2671.200.733.34.820.86.5-2粉土统计件数262626262626262626最大值30.720.300.8401.220.4711.517.588.820.0最小值19.018.340.5350.020.14

20、3.95.812.73.1平均值24.619.420.6910.680.296.29.630.79.6变异系数0.10.020.1190.340.240.30.20.30.3标准值25.419.290.7190.760.315.68.927.68.6-2粉质粘土统计件数666666666最大值39.819.121.1650.960.775.48.432.07.5最小值28.716.970.7860.640.332.84.818.13.6平均值34.018.080.9550.830.484.36.624.15.8变异系数0.10.050.1630.140.300.20.20.20.2标准值36.

21、817.331.0840.930.603.65.520.14.8B地基基础设计计算参数建议值根据钻探、原位测试,岩土室内试验物理力学参数的统计分析以及省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结合地区建筑经验,综合分析提出地基基础设计计算参数(见表7),供设计使用。地基基础设计计算参数建议值表 表2岩土层序号及名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天然重度抗剪强度(直剪)压缩模量预应力管桩(标准值)冲(钻)孔灌注桩(标准值)抗拔系数综合取值CEs1-2Es2-4桩侧极限摩阻力qsik桩端极限端阻力qpk负摩阻力系数n桩侧极限摩阻力qsik桩端极

22、限端阻力qpk负摩阻力系数nKPaKN/m3KPa。MPaMPa KPa KPa KPa KPa杂填土80(18.00)(10.0)(10.0)(4.0)(7.0)250.30 250.300.70-1淤泥质填土6016.0811.48.02.94.6中砂170(18.50)(24.0)(6.0)(10.0)500.50400.350.50淤泥5516.1418.36.32.94.2200.25 200.15 0.70砂质粘土16019.6423.96.96.09.9400.40300.250.70中砂200(18.50)(26.0)(7.0)(11.0)6030000.50500.350.6

23、0淤泥质土8016.9420.86.53.45.0400.25300.150.75-1中砂190(18.50)(23.0)(7.0)(11.0)600.50500.350.65-2粉土20019.4227.68.66.29.6500.40400.250.75粉砂220(19.00)(25.0)(8.0)(13.0)7065000.50600.350.70-1砾砂240(19.50)(30.0)(9.0)(14.0)9070000.50800.350.70-2粉质粘土18018.0820.14.84.36.6500.40350.250.75卵石400(21.00)(40.0)(70.0*)110

24、100009060000.60-1粗砂250(19.50)(35.0)(10.0)(14.0)80强风化花岗岩500(21.50)(100.0*)1103500中-微风化花岗岩3500(25.00)22011000frk=46.40MPa注:1、( )内数据为经验值; 2、带“ * ”为变形模量; 3、埋藏深度ds10米的中砂,其侧摩阻力应按2/3折减;1.5.4地下水特征(1)气候、水文条件该场地位于福州市区,属温湿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9.6,雨量充沛,平均湿度77,年均降水量1342.5毫米。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偏南风为主。3、4月阴凉多雨,58月常有雷阵雨和台风,79月为台

25、风季节。该场地北侧基坑边界距闽江边界约70米,闽江正常水位标高约0.004.00米;场地南侧紧邻内沟渠河道(规划河道),其正常水位标高约4.00米。(2)地下水埋藏条件与性质场地地下水主要为承压水类型,地下水主要赋存于:1). 杂填土、-1素填土和中砂中的孔隙潜水。该些层透水性较强强,富水性较好好,水量较大大,直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闽江、内沟渠河水)补给。2). 中砂、粉砂和卵石层中的孔隙承压水。这些层透水性强,富水性好,粉砂和卵石互相连通,水力联系好。分层水位量测中砂水位埋深约9.6313.17米(标高约-5.75-3.21米),粉砂和卵石水位埋深约18.1420.66米(标高约-13.2

26、4-11.37米)。3). -1淤泥、淤泥(质土)、砂质粘土、淤泥质土、-1淤泥质土、-2砂质粘土层中的孔隙潜水。这些层多表现为弱透水或微透水层,富水性较差,水量较小,为相对隔水层。4).强风化花岗岩和中风化花岗岩中的基岩裂隙水。这两层渗透性主要受裂隙性质及发育程度控制,从勘察时揭露情况来看,张性裂隙发育一般较差,但与周边河流及相邻含水层的连通性较好,其水量较大,微具承压性。总体上,场地内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的垂直下渗补给及闽江、沟渠水流的侧向迳流补给(正常季节场地内地下水自南向北径流补给闽江河水,汛期反方向径流闽江河水补给场地地下水),通过蒸发及侧向迳流排泄。勘察期间场地初见水位埋深0.38

27、6.00米,混合稳定水位埋深为0.366.16米(标高2.304.87 米)。根据调查,场地地下水位变化幅度约1.03.00米,近年历史最高水位标高约5.50米。1.5.5场地稳定性和适应性评价A.据我国建设部、国家地震局文件,按国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附件1及(GB 50011-2001)规定,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该工程其他各拟建物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丙类)。B.饱和砂土、粉土液化判定及软土震陷问题根据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4.3.4条规定,该场地地面下20米范围内的

28、饱和砂类土有中砂和中砂,应对其进行七度地震作用下的液化判定。根据标贯试验判别法对其进行饱和砂土液化判别,判别公式如下:Ncr:标准贯入试验临界值。N0:液化判别标准贯入击数基准值,该工程取6。ds:标准贯入试验点深度。dw:地下水位深度,最高水位标高约6.00米(按埋深1.00米估算)。c:粘粒含量百分比,该工程取3。液化指数ILE计算按下式进行: n:在判别深度范围内每一个钻孔标贯试验点的总数。Ni、Ncr:分别为第i点标贯击数实测值与临界值;di:第i点所代表的土层厚度;wi:土层考虑单位土层厚度的层位影响权函数值。该工程共选取117个钻孔对埋深20米内的砂土进行液化判定,根据判定结果,3

29、9个钻孔会液化,单孔液化指数0.0613.92(平均值2.12),综合判定场地液化等级为轻微。其中中砂层39个孔会液化,单层液化指数0.0613.92(平均值2.07),由于该层下部夹有薄层淤泥,导致局部地段标贯过低,故综合判定中砂层为轻微级液化土层;中砂层6个孔会液化,单层液化指数0.231.84(平均值0.06),综合判定为不液化土层。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时,按规范中砂层受液化影响桩侧摩阻力折减系数L 取:埋藏深度ds10米,L=2/3;10ds20,L=1.0(即可不进行折减)。该场地存在软弱土层淤泥和淤泥质土,经现场实测其剪切波速值均大于90m/s,故在7度地震作用下可不考虑软土震陷问题

30、。C.抗震地段特征该场地存在液化饱和砂土及较大厚度的软弱土层,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的第4.1.1条,该建筑场地属于抗震不利地段,采用桩基础,穿越液化土和软弱土层,以下部稳定岩土层作基础持力层可消除不利影响。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地附近及钻探深度范围内未发现不良地质构造迹象,区域地质相对稳定。在场地范围内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场地下未发现空洞、古墓等地下洞穴;未见地面沉降、塌陷、地裂缝、活动断裂等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除5E、6A地块内现有道路(水岸路、观澜路)下分布有下水道及水管等管线外,未发现河道、暗沟、防空洞、暗滨、采空区、人

31、防洞、墓穴等其他对工程不利埋藏物。但场地下存在液化土和软弱土层,采用桩基础后地基稳定性较好,适宜于建筑。但应注意的是:(1) 6B-1#、6B-2#住宅楼及其周边场地已按原设计方案进行预应力管桩施工,勘察钻探时未触及管桩,具体桩位应进一步调查;(2)场地表层为杂填土,成分较杂,均匀性较差,局部埋藏较多块石、碎石等建筑垃圾,勘察钻探在钻孔JK31-ZK187-ZK216周边地段有揭露块石等(最大块径达40cm以上)。因此,施工前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上述不利因素对桩基础施工时产生不利影响。1.6基础方案及成桩可行性分析1.6.1基础方案分析根据场地工程地质特征、拟建物的结构型式、荷载分布特征等特点

32、,从安全性、经济性与可行性出发,各拟建物应采用桩基础,可考虑基础型式有:预应力管桩或冲(钻)孔灌注桩,其优缺点具体分析如下:A、预应力管桩该桩型属挤土桩,具有桩身质量可靠、稳定,施工速度快,工期短,施工质量易于控制,单桩承载力较高,造价适中等优点,但存在桩身防腐问题难以解决、挤土效应明显,对中密密实状态厚层砂土难以穿越等问题。B、冲(钻)孔灌注桩该桩型属非挤土桩,可适用于任何岩土层的施工,不受地层限制,穿透能力强,施工震动噪音较小,对临近建筑物影响小,且具有单桩承载力大,桩长易于控制等优点。但存在工期较长,经济费用较高,施工中泥浆排放易产生污染,桩身质量控制难度,孔底清渣困难等缺点。1.6.2

33、地下水对桩基质量的影响评价场地地下水属潜水类型,对砼结构及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地下水对预应力管桩影响较小,对冲(钻)孔灌注桩易造成杂填土、中砂、中砂、-1中砂、粉砂、-1砾砂、卵石、-1粗砂孔壁坍塌。采用冲(钻)孔灌注桩时应适当加大泥浆比重,同时成孔后及时验收并浇注桩身砼,并确保沉渣厚度满足规范要求。1.6.3成桩可行性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评价根据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上述预应力管桩及冲(钻)孔灌注桩两种桩型均可沉桩。该场地中上部地层普遍存在、中砂层,对预制桩桩身具有较好的水平约束,有利于桩的侧向稳定,但、-1中砂局部较厚且呈中密密实状态、粉砂层多呈密实状态,可能导致沉桩困难,可

34、配合引孔、水冲法等措施辅助沉桩。该场地开阔、交通便利,各种施工机械都能顺利进场,具备机械施工条件。但应注意场地内杂填土较厚,呈松散状态,局部为新近翻填,场地上部土层较软弱,静压桩机易产生陷机,而且对已施工的桩基础会产生侧向挤压易造成断桩或桩身倾斜,在基础施工前应对上部土层进行适当碾压处理。该场地四周开阔,地处市区,场地南侧紧邻沟渠河道,其余各侧紧邻已建道路(具体分布及距离详见附图0、附图1)。预应力管桩施工应考虑“挤土效应”及噪音污染对周边的影响,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及作业时间;冲(钻)孔灌注桩施工应注意泥浆对环境的污染,做到文明施工。1.6.4不良土层对桩基危害程度分析该场地局部分布有较大厚度的

35、软弱土填土层和淤泥(质土)层,这些土层均为欠固结土,桩基设计时应考虑其负摩阻力的影响,负摩阻力系数见附表1。中砂在七度地震作用下会产生轻微液化,对埋深10米以上的中砂桩的侧摩阻力应进行折减,折减系数L=2/3,对埋深10米以下的中砂桩的侧摩阻力可不进行折减。1.6.5基础方案的建议通过以上对场地地基岩土层的评价及桩基可行性分析,结合地区施工经验进行综合分析,该建物桩基方案详见表3。各拟建物基础方案一览表 表36B地块6B -1# -2# -3# -5# -6# -7# -8# -9# -10#62-62、66-66、67-6776-76、80-80、83-8368-68、69-69、70-70

36、84-84、85-8587-87、88-8889-89、90-9071-71、72-72 、73-7391-91、92-9274-7475-75、79-79预应力管桩或6B-5#场地下层中有相对软弱层-2粉质粘土,若采用预应力管桩,以作持力层时,应确保桩端下持力层厚度及下卧层的强度、变形均满足规范要求。冲(钻)孔灌注桩(6B-1#、-8#采用或)幼儿园104-104、105-105预应力管桩或或冲(钻)孔灌注桩或或纯地下室纯地下室荷重较小,应进行抗浮验算,必要时应采取抗浮措施,可选择与工程桩桩型一致的抗拔桩。注:中砂,粉砂,卵石,中-微风化花岗岩 1. 采用预应力管桩,可能难以穿越中砂或-1中

37、砂,建议在环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锤击式沉桩,可穿越中砂或-1中砂,若难以穿越建议采用引孔等措施辅助沉桩,施工中桩长建议以贯入度及标高双控;若采用静压式沉桩,宜采用静力抱压沉桩工艺,若遇难以穿越砂土层,可采用水冲或引孔辅助沉桩,施工中桩长建议以压桩力及标高双控。2.若采用冲(钻)孔灌注桩,应确保孔底沉渣厚度满足规范要求,同时建议采用桩端高压注浆施工工艺,以提高单桩承载力。3.若采用预应力管桩需进行抗剪承载力验算。1.6.6桩基沉降变形分析及高低层建筑差异沉降处理同一建筑单元若桩基选用不同持力层,应进行变形验算,保证差异沉降满足要求,同时应注意由于主楼与裙楼及纯地下室部分的上部结构荷载相差较大,

38、基础沉降存在差异,宜在主楼与裙楼交接部位以及主楼、裙楼、纯地下室之间设置后浇带,减少差异沉降的影响。1.6.7设计计算指标的选取根据勘察所获成果,参照有关规定,并参考类似场地的建筑经验综合分析,各岩土层的地基基础设计计算参数建议值见表2。(六)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估算根据勘察资料,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规范,选择代表性钻孔估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计算公式如下:公式1 Quk= Qsk+ Qpk=usiqsikli+pqpkAp 嵌岩桩:公式2 Quk= Qsk+ Qpk= usiqsikli+rfrkAp计算所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见表4。 竖

39、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估算成果表 表4 桩型孔号持力层桩径(mm)桩长(m)入持力层厚度(m)承载力Quk(KN)备注预应力管桩ZK204粉砂50040.2813.004916.4公式1预应力管桩卵石50043.480.505986.4公式1冲(钻)孔灌注桩卵石80045.983.008973.4公式1预应力管桩ZK97卵石50039.100.503443.0公式1冲(钻)孔灌注桩卵石80041.603.005546.5公式1冲(钻)孔灌注桩中-微风化花岗岩80053.200.8024064.4公式2(幼儿园)预应力管桩ZK283中砂50028.6310.002573.0公式1注:1.桩长自基础砌

40、置深度算起;2.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估算未考虑填土、淤泥(质土)层负摩阻力的影响;3.桩身强度应满足单桩承载力的要求。1.6.8基坑支护及降水基坑开挖支护该工程设置一个1-2层联体地下室,地下室建筑总面积约9.4万,基坑底板标高约3.404.20米,基坑开挖深度约5.007.00米(按现地面标高计)。依据福建省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表5.4.1划分,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周边分布有已建道路或沟渠,最小距离约15.00米 (具体分布及距离详见附图0、附图1)。基坑开挖深度内土层为杂填土、-1淤泥质填土和中砂。此基坑工程开挖面积及深度较大,基坑在自然开挖过程中

41、,侧壁土体在自重、坑边堆载及地下水作用下将产生以滑塌为主的破坏模式,必须采取支护措施。根据该场地地质条件及环境条件,可采用适当放坡开挖(放坡坡率根据基坑各侧具体施工条件而定,坡率1:1.51:2.0)结合挂网喷锚进行支护。局部地段(主要在6B-10#附近地段)分布有厚度较大的淤泥质填土,基坑开挖可加设钢板桩支护措施。(二)基坑降水该工程基坑开挖会遇中砂含水层,中砂层的地下水属孔隙潜水,根据现场抽水试验,该层属强渗透层,水量大,基坑开挖时应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方可确保基坑开挖干作业。具体降水措施可在基坑内及周边布设一定数量的管井进行降水,同时在坑外设置排水沟防止地表水渗入坑内,即可达到基坑开挖干作

42、业的目的。基坑开挖抽降地下水会导致邻近道路、沟渠等构建物产生一定的沉降变形,施工中应加强监测,并采取在坑外设置回灌井进行回灌等措施减少其影响。 (三)抗浮及防水根据场地地质情况和水文地质特点,该地下室抗浮设计水位宜按标高6.00米考虑,防水设计水位宜按标高7.00米考虑。纯地下室及裙房应进行抗浮验算,若地下室结构荷载小于浮力(按最不利组合),则应采取抗浮措施(可选择与工程桩一致的抗拔桩,其设计参数见表2)。同时地下室施工应解决好防水、防潮等问题,以免受地下水影响,致使拟建物无法正常发挥其使用功能。 基坑设计参数表 表5土层层号及名称坡率允许值渗透系数k土体与锚固体极限摩擦阻力标准值cm/sqs

43、ik(KPa)杂填土1:1.50(1.0010-3)20-1淤泥质填土1:2.0(3.0010-4)15中砂1:1.503.2310-250注:“( )”内为经验值。1.6.9工程检测与监测(一)工程检测为检查揭露的地基条件与勘察成果的相符性及检验桩身质量、测定单桩承载力,拟建物施工中应进行基槽检验、桩基持力层检验及桩基、抗浮桩等检测。(二)工程监测工程监测主要包括基坑工程监测、沉桩施工监测和建筑物沉降、垂直度观测,其各项具体内容为:基坑工程应进行支护结构水平位移、邻近道路变形等的监测。沉桩施工监测主要是对邻近建筑物裂缝、倾斜及沉降等的监测,以及对预应力管桩挤土效应(桩的上浮、位移)的监测。此

44、外还应对拟建建筑物施工期间进行沉降观测(竣工后应继续进行沉降观测,直至沉降稳定为止)及垂直度进行监测。1.6.10结论与建议(一)结论2.根据勘察,地表调查及钻探揭露未发现有明显的断裂构造,无活动性断层存在,区域地质相对稳定。场地内分布可液化砂土层及较厚软弱土层,直接采用天然地基稳定性差,采用桩基方案处理后地基稳定,适宜拟建物建设。3.建物基础方案见表3,各岩土层的地基基础设计参数建议值表2。4.基坑开挖可采用放坡结合挂网喷锚支护措施,局部淤泥质填土较厚地段可辅以钢板桩支护。基坑工程应尽量避免雨季施工,基坑开挖应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可在基坑内及周边布设一定数量的管井进行降水,同时在坑外设置排水

45、沟。当纯地下室不能满足抗浮要求,应采取抗浮措施(可选择与工程桩一致的抗拔桩)。基坑设计有关参数见表2和表5。5. 场地地下水、地基土对砼结构和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6. 该建场地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类,特征周期为0.45s;幼儿园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乙级),住宅楼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丙级);拟建场地属抗震不利地段,应按规范有关规定进行抗震设防。(二)建议1.桩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应通过单桩竖向静载试验确定。在同一场地条件下试验桩数应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并应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桩基工

46、程正式施工前应进行现场试桩,以核实单桩承载力及施工条件。2.基础和基坑施工尽可能避开雨季,开挖后尽快封底,以免使基底土层受到扰动,影响地基承载力的正常发挥。3.采用冲(钻)孔灌注桩,应加强验槽工作,确保桩端落在持力层,同时应加强孔底沉渣厚度的控制,为提高单桩承载力,宜采用后注浆施工工艺。4. 基础施工前建议对上部软弱土层进行适当处理。场地内分布有较大厚度的软弱土,桩基设计时应考虑负摩阻力作用。5.该建物应加强施工中基坑工程监测、沉桩施工监测、地下水长期观测及施工中及竣工后的建筑物沉降观测,以便及时发现与解决所产生的不利影响。6.基础施工中应通知岩土工程勘察院技术人员及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到现场验槽

47、。7.基础施工时若发现地层变化较大时,应进行施工阶段的勘察1.7地基施工图及说明详见附图4-6B桩机施工编号图、附图5-单体施工图1.8施工计划平面布置1.8.1施工计划平面布置依据:施工工艺流程、业主提供施工场地的作业条件、工程施工图以及规划图。1.8.2施工计划平面图及布置原则依据施工条件及现场特点,按照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施工计划平面图布置遵循以下原则:1)平面布置应在满足施工工艺流程的前提下尽量紧凑;2) 根据该工程的特点编制相应的施工平面图;3)施工计划平面布置还应充分考虑现场安全,分清生活与施工区域。1.8.3施工计划平面图内容对于桩基施工,施工平面图内容即具体的桩机行走路线和施工

48、顺序。1.8.4施工计划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6、附图7。2.施工准备2.1.施工技术准备2.1.1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及图纸会审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图纸自审,配合业主组织图纸会审,尽可能把问题在图纸会审会议上解决,使工程顺利进行。工程技术人员应将图纸发放给施工班组并进行交底,做到操作时能按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桩基施工质量。2.1.2施工图深化设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在项目部成员中进行学习和交底,制定桩基工程的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2.1.3图纸、规范、标准、图集等深化:准备工程所需的规范、标准、图集等技术资料,并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学习,落实解决存在的问题。2.1.4测量器具(见表3-1)2.1.5测量基准

49、交底、复测及验收: 与业主、监理单位进行轴线和水准控制点的移交,并依据移交点和建筑平面图进行复测,建立平面控制网,同时办理验收手续。2.2 现场准备2.2.1工程轴线控制网测量定位及控制桩控制点的保护与业主、监理工程师办理好建筑物的地面标高和轴线的复核和引测工作,作好交接原始记录,并保护好引测点以便施工时随时校核桩位。标高引测:将甲方提供的水准基点,引测到施工现场,作为标定高程的依据。场区内表3-1 计量、测量、检验和试验设备计划表 序号计量器具名称规格型号准确度测量范围计划数量使用部门备注1经纬仪J2或J62(或6)秒级J2(或6)级精密水平角测量20技术组2水准仪S33mm/测回S3精密水

50、准测量10技术组3钢卷尺50m10mm工程测量10技术组的基准点,应设在不受打桩和车辆行走影响的地方,并复核无误后方可使用。建筑物的轴线:根据业主提供的并经规划院复核无误的建筑物四角点来标定。选用直角座标法测设,建立平面轴线控制网,同时办理交接验收手续。2.2.2 临时供水、供电现场供水系统主管采用100镀锌管线铺设,对生活区等有用水地点均布设固定水龙头,对穿过道路的水管线采用预埋管保护,避免车辆行走压坏供水管线,临时用水地点均采用软管与水龙头相连接。生活用水应同时考虑临时排污管道的布设,保证施工人员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临时供电线路布设:线路系统采用沿临时道路边布设电杆,电杆采用松圆木,立杆高

51、度3.5m,对穿过道路会影响走机及运输将采用地下预埋钢管布线,并保证地下预埋钢管电线的稳定和安全。 2.2.3临时生产、生活设施生产设施:该工程采用静压和锤击预应力管桩,管桩根据日常使用量分批进场,并保证在现场有一定量的储备。生活设施:工地暂设采用移动活动房进行布置。2.3各种资源准备2.3.1机具需用量及进场计划按“施工机械设备计划”一览表提供的设备组织进场,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检查,组装和维护保养,使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以保证施工正常进行。表3-2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名 称规 格数 量额定功率用 途压桩机YZY-750(800)5145kw压桩锤击机HD-62(72)575kw打桩电焊

52、机NBC-500A2017kw焊接切割机107.5KW施工中砍桩2.3.2劳动力需用量及进场计划按“劳动力计划表”组织人员进场并按规定对所有进场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检查教育。特殊工种应持证上岗,施工前对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表3-3 主要劳动力计划表序 号工 种数 量工作范围备 注1桩机辅助工30导桩2吊车司机10起吊砼桩静压机吊车3施工员5放轴线、桩位及施工内业资料5电焊工20管桩焊接、钢材加工2.4 材料准备根据桩基设计图纸测算出电焊条及各种规格管桩的需用量(物资需用计划表),并组织采购和进场。管桩进场时必须有厂家提供的产品合格证,管桩进场后应会同监理及业主人员对其进行外观质量检验,不合格的

53、桩段立即予以退场。管桩进场后应按规格、类型、长短分类堆放,并挂标识牌进行标识。堆放层数一般不宜超过四层。堆放时,每层宜按下图一所示两支点位置放在垫木上,垫木支承点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图3-3 表3-4 管 桩 质3.成孔技术工艺3.1锤击桩操作程序 测量定位桩机就位第一节桩就位,对中和调直打桩第n节桩起吊,对桩和调直接桩至设计桩长打桩送桩打桩至设计持力层和贯入度中间检查验收移至下一桩位3.2 测量定位3.2.1根据设计图纸编制工程桩测量定位图,并保证轴线控制点不受打桩时振动和挤土的影响,保证控制点的准确性。3.2.2 根据实际打桩线路图,按施工区域划分测量定位控制网,一般一个区域内根据每天施工进

54、度放样1020根桩位,在桩位中心点地面上打入一支6.5长约3040cm的钢筋,并用红油漆标示。3.2.3桩机移位后,应进行第二次核样,核样根据轴线控制网点所标示工程桩位坐标点(X、Y值),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核样,工程桩位偏差值小于20mm,并以工程桩位点中心,用白灰按桩径大小画一个圆圈,以方便插桩和对中。3.2.4 工程桩在施工前,应根据施工桩长,在匹配的工程桩身上划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记,并按从下至上的顺序标明桩的长度,以便观察桩入土深度及记录每米沉桩锤击数。3.3桩机就位3.3.1 保证打桩机下地表土受力均匀,防止不均匀沉降,保证打桩机施工安全,保证桩机行走和打桩的稳定性。3.3.2 桩机行

55、走时,应将桩锤放置于桩架中下部以桩锤导向脚不伸出导杆未端为准。3.3.3 根据打桩机桩架下端的角度计初调桩架的垂直度,并用线锤由桩帽中心点吊下与地上桩位点初对中。3.4 管桩起吊、对中和调直(见附图8)3.4.1 管桩应由吊车将桩转运至打桩机导轨前,管桩转运采用专用吊钩钩住两端内壁直接进行水平起吊。两点勾吊法见图6-1,管桩摆放宜采用两点支法见图6-2。45-600.21L0.58L0.21L图6-222图6-13.4.2 管桩摆放平稳后,在距管桩端头0.21L处,将捆桩钢丝绳套牢,一端拴在打桩机的卷扬机主钩上,另一端钢丝绳挂在吊车主钩,打桩机主卷扬向上先提桩,吊车在后端辅助用力,使管桩与地面基本成450600角向上提升,将管桩上口喂入桩帽内,将吊车一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