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技术方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0599019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76 大小:1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板式换热器技术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板式换热器技术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板式换热器技术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资源描述:

《板式换热器技术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式换热器技术方案(7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板式换热器工程技术概括一、产品概述板式换热器设备是加热、冷却领域中最新型的设备之一,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传热效率高、操作维修方便等优点,并具有处理小温差的能力。板式换热器作为一种高效节能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石油、化工、机械、电力、医药、食品、轻纺、造纸、船舶、海洋开发等各个工业领域、近年来在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行业中的推广尤为迅速。我厂生产的BR、BRB、BZL系列板式换热器,以质优价廉、畅销全国各地,深受各行业用户的赞誉。此系列板式换热器适用于各种介质和物料的冷却、加热、蒸发、冷凝、消毒和余热回收等工艺过程。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如下:1、 单板换热面积:0.05-2.02、 装机面

2、积:0.5-700,(在此范围可实现任意规格)。3、 传热系数:2500-6000W/.(2150-5160KCal/.h.)4、 工作压力:0.6-1.6Mpa5、 工作温度:最高2806、 单台最大处理量:1200m3/h二、板式换热器的特点:1、 传热系数较高板片选用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如:不锈耐酸钢、工业纯钛、碳素钢、换热器专用铜材等。经冷冲压形成不同波纹形状结构,板片波纹能使流体在较小的流速下产生湍流。所以板式换热器具有较高的传热系数。在相同的情况下,其传热系数比一般钢制管壳式换热器高3-5倍。换热面积紧为管壳式换热面积的1/3-1/4。2、 结构紧凑由于传热板片紧密排列,板间距较小

3、,而板片表面经冲压成形的波纹又大大增加了有效换热面积,故单位容积中容纳的换热面积很大,占地面积明显少于同样换热面积的管壳式换热器,同时相对金属消耗小,重量轻,一般无需特殊的地基,而且现场装拆时不用占额外的空间。3、 可靠耐用我厂生产板式换热器密封垫利用双密封结构原理,增加了胶垫与板片的内磨擦力,使胶垫的滑移量大大减小;同时采用了较好的蜂窝状周边刚性结构,把胶垫紧紧锁在里侧,使得换热器整体密封性能大大提高。4、 清洁方便由压紧螺栓紧密组装的板片,将压紧螺栓卸掉后,即可松开板片,或卸下板片进行机械清洗或手工清洗,这对需要经常进行清洗的换热设备十分方便。5、 多种介质换热如果板式换热器有中间隔板,则

4、一台设备可进行三种或三种以上(多个中间隔板)介质的换热。在乳品加工中常采用多介质换热的板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就无法实现在一台设备中进行多种介质的换热。6、 很容易改变换热面积或流程组合只要增加(或减少)几张板片,即可达到需要增加(或减少)的换热面积。改变板片的排列,或更换几张板片即可达到所要求的流程组合,适应新的换热工况。可大大降低工程的总投资费用,更加显示出板式换热器的经济实用。三、板式换热器结构板式换热器的重要部件及其功能 序号部件名称功能及作用1前支柱支承换热器重量,使整台换热器成为一体。2活动压紧板与固定压紧板配对使用,可在上导杆上滑动,以便拆装检查维修。3上下导杆承受板片的重量,并

5、保证安装时使板片在其间滑动,导杆通常比换热板组长,以便松开压紧螺栓滑动各板检查。4密封垫片防止流体混合或泄漏,并使之在不同板片间分配。5换热板片提供介质流道及换热面积。6固定压紧板不与流体接触,用夹紧螺栓紧固后压紧垫片,保证密封。7压紧螺栓及螺母压紧板片组,使换热器整体化并保证密封。 四、常用板式换热器型号表示方法1、板式换热器表示方法2、板式换热器框架形式序 号框 架 形 式代 号双支撑框架式I带中间隔板双支撑框架式II带中间隔板三支撑框架式III悬臂式IV顶杆式V带中间隔板顶杆式VI活动压紧板落地式(普通式)VII 3、板式换热器垫片形式丁腈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氟橡胶氯丁橡胶硅橡胶石棉纤维板注

6、:食品、医药用垫片材料的代号,在相应垫片代号后面加S。4、 表示方法示例BR0.3-1.6-15-N-I或BR0.3-1.6-15-N波纹形式为人字形,单板公称换热面积为0.3,设计压力为1.6Mpa,换热面积为15,用丁腈垫片密封的双支撑框架结构的板式换热器。五、传热板片及密封垫片目前我厂的板式换热器所使用的传热板片及密封垫片材料如下: 传热板片材料及板厚材料名称材 料 牌 号适 用 场 合板厚(mm)耐酸耐热不锈钢SUS304.SUS321适用于酸、碱介质腐蚀较严重场合。0.60.8SUS316、SUS316L适用于氯离子含量25PPM工业纯钛TAL制碱、制盐、海水、低温冷冻适用于氯离子含

7、量60PPM换热器专用铜材H68、HSn62-1海水、低温冷冻场合。各种垫片材料密封垫片名称耐蚀性能及适用场合使用温度丁腈胶垫耐油、适用于一般工况场合-20-120氯丁胶垫耐油、适用于一般工况场合-20-150三元乙丙胶垫耐酸、耐碱、耐盐、氯化物及有机溶剂等严重腐蚀的场合-20-150(普通)-20-180(高温)食品胶垫适用于各种食品介质场合-20-150氟胶垫耐高温、耐酸碱、油类、试剂等场合0-180硅胶垫适用于高温场合-65-230 六、流程与接管方位板式换热器的流程是一定数量的板片按一定方法组成的。如图所示,组装时A板和B板交替颠倒排列,A、B板间形成网状通道,冷热介质由于密封垫片的作

8、用分别流入各自的通道内形成间隔流动,从而使冷热介质通过传热板片进行热交换。图2板式换热器的流程组合形式很多,都是采用不同的换向板片和不同的组装方法来实现的,流程组合形式可分为单流程,多流程和混合流程,如图3所示,要根据工艺条件来选择换热器的流程组合。流程组合标记示例: 热介质是2程,每个流程内并联8个流道图3板式换热器的流程组合形式不同,其接管方位也多种多样。各种接管形式对应的热、冷介质流程数如表一。表一接管形式热介质流程数冷介质流程数I11II12III13或1IV21V2或42或4VI23或1VII3或11VIII32IX33 各种接管形式的接管位置见图4,图中RJ:热介质进出口;RC:热

9、介质出口;LJ:冷介质进口;LC:冷介质出口。七、安装要求1、 按随机设备总图预埋地脚螺栓。2、 将设备对准地脚螺栓停放平稳。3、 拧紧地脚螺栓,使设备水平(通过减震垫或垫铁的方式)。4、 设有夹紧的设备按夹紧程序夹紧;清除法兰端面及管口内的杂物,按法兰端面配做密封垫片5、 当运用汽-液热交换时,汽体的入口应在上面。6、 按管、夹紧连接法兰;其它按工程设计图纸和使用条件配备所需的输入泵、液压阀、限流阀、压力表及自控阀门等。八、设备操作及故障处理(一)开机1、 设备运行前,应检查各夹紧螺栓有无松动,如有松动应均匀拧紧,拧紧时应保证两压紧板平行2、 打开设备接管处的各介质出口阀门;在流量、压力均低

10、于正常操作的状态下,缓缓打开冷侧的进口阀;观察设备之异常时调整各进出口阀门,使流量、压力均满足工艺要求达到正常工作状态。3、 换热器运行时,为防止一侧超压,进换热器冷热介质的进口阀应同时打开,或者是先缓缓的注入低压侧流体,然后再缓缓的注入高压液体。4、 用于食品行业的设备使用前应将换热器进行严格清洗消毒。清洗时蒸汽消毒可用热水进行,以便清除设备中油污和杂物。5、 在管路系统中应设有放气阀,开车后应排出设备中的空气,防止空气停留在设备中,降低传热效果。6、 冷热介质如含有大颗粒泥砂或其它杂物应先进行过滤,禁止用污水进行水压试验和运转使用,以防影响寿命。(二)停机降低冷、热流体的进口压力;先关闭各

11、进口阀;再关闭出口阀。(三)故障处理设备经长期运行一旦发生故障,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1)压降逐渐增大:造成此原因为介质不洁净或颗粒杂物太多,使板片结垢或流道堵塞。(2)介质混合:现象一、二次侧压力同步增加或减少,造成此原因为板片已被腐蚀穿孔。(3)泄漏:造成此原因多为密封垫片老化或者密封垫片材质选用不适,也可能是各夹紧螺杆的螺母松脱。凡出现上述各种现象,设备应停止运行,待设备降至室温后再行检查;如属情况(1)时,可松开螺母取下夹紧螺杆并将活动板体移至支柱端,取下板片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如有固着物可用毛刷或纤维刷除去,严禁用金属刷子(设备无故障、长期运行的设备可按此方法进行清洗)、如属情况(2

12、)时,可透光检查板片或重新单侧交替打压查找裂纹板片予以更换;如情况(3)时,先检查夹紧螺杆的螺母是否松动及夹紧尺寸是否与设备安装图相符,如螺母松动一般夹紧尺寸偏大,可重新拧紧螺母是否松动及夹紧尺寸与图纸相符;若仍然泄漏则需打开设备检查密封垫片,若密封垫片从垫片槽中脱出,要重新粘贴,损坏的进行更换,多数密封垫片一起损坏时,要注意重新选择合适材料的密封垫片。(四)保养冬季停止运行的换热器应及时放掉设备内的介质或采取其它的防冻措施,避免冻坏设备。设备若长期不使用时,应将拧紧螺栓放松到规定尺寸,以确保垫片及换热器板片的使用寿命,使用时再按要求夹紧。设备经常运行时,在信号孔发现介质流出,应进行分析,如是

13、螺栓松动或由于长期热交换而伸长,按要求重新夹紧,但不得过紧以免压坏板片,如是密封垫片老化应予更换。九、密封垫片的更换1、取下板片拆下密封垫片用汽油将垫片槽内的残胶浸泡1小时后,擦净残胶;2、除去新密封垫片上的脏物;3、用毛刷将粘结剂(401或其它)均匀地涂于板片的垫片槽内(不宜过多),按所需的A板或B板的数量帖上密封垫片,水平叠放平整并在上面压适当的重物,尽量放置于干燥处,经2-6小时即可干固重新装配。十、设备的水压试验1、 当设备经过重新装配后,在使用之前进行液压试验,过程如下:2、 检查设备的夹紧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3、 充水或其它流体并排出空气;4、 装盲板;5、 接通试压泵或其它手动

14、试压装置;6、 按设计压力的1.25倍单侧交替打压保压30min无泄漏为合格。但特别注意的是:打压时压力应缓慢均匀地上升到要求的指标。十一、板式换热器的夹紧程序(见右图)按设计的流程图进行组装,并按规定顺序进行夹紧。夹紧时应先拧紧1、2、3、4号螺母。特别注意的是:在拧紧过程中两板体(活动板和固定板)之间任意位置的水平夹紧状态下的距离偏差不大于5mm;当夹紧至夹紧尺寸时,应认真检查两板体上、下、左、右的距离偏差不大于1mm。当设备充满液体(或气体)并带有压力时,不允许夹紧。夹紧顺序图十二、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见表2。表 二故障现象找出故障原因分析排除方法渗漏:板片与框架之间或框架外部接合部位渗漏

15、:松开接合部位,从外部检查,如查不出故障,请拆开换热器,寻找故障至接合部位1.2.3.4或至端片孔1.接合部位有缝隙(腐蚀)。2.接合部位密封垫错位。3.管受力使接合部位扭曲。4.端片密封垫损坏或腐蚀。5.端片有洞(腐蚀)。1.换接合件2.固定好密封环3.托起管子4.换密封垫5.换端片渗漏:板片渗漏标出两板片间渗漏区,拆开换热器确定渗漏部位(通过斑渍)密封垫无损坏而逐渐松动,见“原因分析”1-3条,密封垫无错位情况下,见“原因分析”3-7条可能会引起渗漏,如通知我厂,请标出具体位置。1.片组夹紧过头,造成密封槽损坏。2.密封垫错位。3.片组夹紧过头,支撑梁凹陷,板片扭曲。4.没完全夹紧。5.板

16、片放置颠倒。6.垫槽孔即双层密封区腐蚀。7.密封垫有裂纹或磨损、老化、腐蚀。1.换单片与多片2.重新粘合密封垫3.换板片4.重新夹紧5.板片换向6.换密封垫内漏:介质之间内漏:指换热设备内的两种介质由于某种原因造成高压侧介质向低压侧渗漏。监视渗漏的方法是要经常对低压侧的介质进行化验,从其成分的变化来判断。停机检查方法:1.拆开框架,擦清板片,观察检查漏片(可用透光、着色、目侧等办法)2.如查不出,可擦干净后重组,单侧打压,折开框架,凡不应有水的板侧有水则可制定这对板片有裂纹。换单片或多片清洗单片或多片并更换密封垫换热效率低:即低流速压降高设法确定迹象如下:1.压降问题(注意低流速,压降高引起)

17、2.换热效率问题:即正常流速效率1.压降问题:1.内部阻塞。2.流槽阻塞。3.板片错误放置即颠倒板片排列发生变化。4.介质粘性较强循环( 流动)较慢。5.蒸气凝结时,压降高受存在的非凝聚气体影响。1.拆开换顺清洗内部2.拆开接合部位、清洗出口3.重新排列板片4.重新选型或调整工况条件5.排除非凝聚气体2.换热效率问题:测量进、出口温度和流速,每次测量间隔10分钟、测量6次,按顺序变换每一测量的测量点。1.板片结垢。2.板片错误放置造成旁流。3.实际数据与标定数据不同。4.流速与标定值有出入。5.凝聚时故障可能由下列原因引起:非凝结气体。蒸气干度太低。冷凝汽排放阀或气泵过小。蒸汽控制阀故障。6.

18、换热器内有气体。7.系统设计的问题。1,2拆开换热器并进行清洗板片换向,变换板片排列3,4改变流速或要求5,6排除气体更换凝汽排放阀或气泵更换蒸汽控制阀7.修改系统1、概述:最近几十年来板式换热器发展很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板式换热器的种类越来越多,技术性能越来越好,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板式换热器的种类:从板式换热器的连接方式上看:从可拆式板式换热器发展到钎焊式板式换热器。从半焊接式、全焊接式发展到板壳式换热器。从板片的形式上看:从对称型发展到非对称型。从板片的流道上看:从对称流道发展到宽窄流道、宽宽流道。从板片波纹的深浅看:从波深为35mm的一般板发展到波深为22.5mm的浅密波纹板

19、。 板式换热器的技术性能越来越好图1-1表示板式换热器的设计温度、设计压力范围。工作温度从可拆式的260发展到板壳式的1000。工作压力从可拆式型的2.5MPa发展到板壳式的8.0MPa。传热系数从2000W/mk发展至12000W/mk。最大当量直径28mm。最大可拆式单板换热面积4.75m2。最大焊接式单板换热面积18m2。最小钎焊式单板换热面积0.006m2。最大可拆式单台换热面积2500m2。最大全焊式单台换热面积10000m2。最大接管尺寸500mm。 板式换热器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见表1-1)。表1-1 各种类型板式换热器的应用范围 板式换热器向大型化、小型化、专业化、多元化、装置

20、化发展。 大型化大型板式换热器主要用于中央冷却系统(以下简称CCS),该系统集中冷却各种工厂使用的冷却水,并作为发电厂轴承冷却水的冷却器。板式换热器的容量与工厂的规模,工艺过程等有关,必要的冷却水量从数千至数万m3/h,大型板式换热器可达数十万m3/h,CCS中希望采用尽可能少的台数进行处理,故要求采用大型板式换热器,近几十年,中东地区建设了许多具有世界级规模的LNG工厂,使用过去的冷却塔的冷却方式不能确保补给水,故希望变更为使用板式换热器的CCS方式。过去发电厂使用S&T轴承冷却水方式,但通过性能评价说明,板式换热器在成本、传热性能、小型化及维护性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因此需要将它们更换

21、为板式换热器的方式。如巴塞罗那论坛区能源系统采用的是垃圾利用(将巴塞罗那市区收集的垃圾进行厌氧分析,产生人造燃气),废热发电(垃圾产生的燃气加热蒸汽锅炉,驱动气轮发电机,向论坛区及城市电网供电),发电余热制冷(高压蒸汽发电后衰减为低压蒸汽,被送至远大空调制造的吸收式制冷机加热溴化锂溶液,进行制冷),海水冷却。设备设计容量:吸收式制冷机44500 kW;蒸汽水板式换热器45000 kW;蓄冷罐5053m3;海水板式换热器412000 kW(每台海水板式换热器流量961m3/h,压力降58kPa ),板片材料为钛。海水冷却板式换热器(见照片1-1)。上述用途的共同特征是以海水作为冷却水的水源,在板

22、式换热器中使用海水的问题之一是防垢。今后,随着CCS和电厂中的冷却器采用板式换热器不断增长的要求,就必须研究海生生物附着在板片上后对传热性能的影响程度,并要了解板片的耐腐蚀性能。a、耐海水性使用海水时的防污问题。现在,作为防止海生生物附着的方法有往海水中连续注入通过电分解方法得到次亚盐酸钠(NaClO)的方法。实际运行说明,在使用海水的板式换热器中连续注入次亚盐酸钠(0.9ppm)后进行测定,运行3个月后,其总传热系数没有发生变化。在夏季海藻和贝类容易繁殖的时期,连续注入次亚盐酸钠也能确保传热性能不变。其它的方法还有,从环境保全上看,采用臭氧和热水的防污也是有效的,但尚未进行实验验证和确立相应

23、的技术方法。b、耐腐蚀性使用海水时,板片的材质一般为钛板。钛对海水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从相关的耐腐蚀性资料可知,对于海水来说,即使至120,钛板也不会腐蚀。此外,为了抑制海生生物的附着而注入的次亚盐酸钠还会产生一种坚固的非动态的膜,从而提高了钛板的耐腐蚀性。使用丁腈类橡胶作为密封垫片,即使海水温度达到80,也不会对它产生任何腐蚀。在耐热性方面,当海水温度低于60时,不会产生热的劣化现象,能长期确保良好的密封性能。c、大型板式换热器的特性 每台板式换热器的处理流量与板的角孔口径有关,大型板式换热器角孔的口径为500,每台处理的流量为5000m3/h,与以往的所谓大型板式换热器比较,所需台数可以减

24、少一半。其结果,换热器用过滤器、安装工程和管道的初投资,板的清洗和密封垫片的更换等维护费用均能明显地降低,并且还能节省占地空间,以下通过一实例说明,现今大型板式换热器与以往大型板式换热器的比较(见表1-2),从台数上看,大型机仅需2台,而以往大型机要4台; 从初投资上看,2台大型机的投资 约比以往大型机大10%,但它的过滤器投资约为以 表1-2 与以往大型机的比较往型的2/3,安装工程约为一半,其总费用约能减少30%。从设置空间上看约能减少40%。即使设置1台备用机,总费用也能减少15%,空间也能节省30%。在分解清洗方面,由于板片数少,人工费亦降低约30%。 对海水的处理措施。 当海水中的海

25、藻、贝类附着在板的内部或堵塞在角孔的附近时,会降低海水的流量,从而不能确保冷却性能,故当海水从角孔到板的内部时,不应有突起的障碍物,使流路呈直线型,这是防止海生生物堵塞角孔的方法之一。为了验证以上效果,对通过海水的大型板式换热器进行测定,测试结果证明,当角孔附近附着很少量的藻类时,对流路的性能没有影响。但为了保证板内流道的通畅,绝不允许通过直径大于板间距的异物,故必须在进入换热器前安装过滤器。d、高性能化与以往板式换热器比较,均匀流路无偏流是保持高性能的主要途径。措施之一是在板内部的主传热面上设置偏流抑制板,使液体入口处的流路为最短,从而使主传热面为均匀流(见图1-2)。其次,设计板片时,应使

26、板中央部的流量增多,即要防止端部的流量增多。如前所述,由于防止偏流板能减少角孔的压力降,因此,其传热性能比以往大型板约增加1520%。 超小型化 在选择与使用条件相应的板式换热器的尺寸时,必须考虑初投资和设置空间等问题。板式换热器的市场之一是用在耗能量少的食品、医药流体的杀菌,少量流体的加热/冷却等用户。为此,必须开发出超小型的板式换热器,以适应产品多样化,生产规模参差不齐的要求,并满足耗能量少的热能行业的要求。目前市场上超小型板式换热器具有小型化、低成本、高性能、重量轻、生产快等优点。 a、换热器的尺寸,最大的板片也仅相当于A4用纸的尺寸,重量每台约20kg,可安装在墙上。b、标准板片数为1

27、2、24、36、48四类;板的材质为SUS316和钛两类;密封垫片为三元乙丙橡胶和硅橡胶两类。专用化a、用于食品流体的热杀菌、加热/冷却工艺过程中的板式换热器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提高生产率;确保卫生性;保障食品品质稳定性等。b、食品专用板式换热器是为了满足上述三个条件而开发出的已商品化的板式换热器,以它作为咖啡、调味液、酱油等杀菌器使用时受到了普遍的好评。c、在设计食品专用板式换热器时,应使板片内的流速分布均匀,为此,在板面上,即使是局部也不应该形成液垢,并能进行长时间的连续运行,目的是达到均匀的升温/冷却过程,提高制品的品质和保证质量的稳定。若采用CIP还能清洗板式换热器的所有板面。 d、

28、采用镶嵌式结构的密封垫片,以适应新性能的要求,维护时间是原有装置的1/21/3。 多元化 a、全焊式板式换热器众所周知,板式换热器具有许多优越性,但由于存在如下问题,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和发展,密封性较差,易泄露,需经常更换垫片,较麻烦,耐压能力较低,一般约为1MPa;耐温能力受垫片材料的限制;流道小,不适宜于气气换热或蒸汽冷凝;易堵塞,不宜用于含悬浮物质的流体等。随着板式换热器制造技术,板材质和焊接板的出现,克服了上述缺点,扩大了应用范围。在所有工业行业内实施节能的进程中,降低燃料费用是各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废气、废水热回收是节能,降低燃料费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了适应这种形势,开发出了全焊接板式

29、换热器机组。形状:组合了标准化的极薄平板的全焊接结构的错流型的气气(空气)换热器有两种类型,即高温型、低温型。特征:机组组合而成,便于扩张,从小风量至大风量(60300000Nm/h),使用范围广;平板薄,效率高(温度效率达80%以上);可以用于高温(1000),高压(30kPa)的气体;全焊接气密结构,不会混入排气、臭气;结构便于维护、清扫;根据使用温度和气体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材质。结构:为了承受高温条件下的热应力,将薄板加工成六角形状的单体后组装成机组,目的是分散热应力,构成耐高温的结构(见图1-3)材质:S-TEN,S适合于温度低于350的机组;铝合金板适合于排气温度低于500的机组;SP

30、CC适合于温度低于200的机组;SUS系统应根据温度、排气的性质选择其他非铁金属,如锡、铜。板厚:0.32.0mm(标准0.8mm,低温用0.4mm)。耐压:在600时为10kPa;在900时为5kPa。气密性:T型为通过风量的0.001以下,用于脱臭;N型为通过风量的0.1%以下,一般用途;S型通过风量的1.0%以下。压力降:高温侧、低温侧压力降是不同的。高温侧(排气)在仅依靠风机的机外剩余压力和烟囱的引力条件下,允许值为50Pa以下。最高使用温度:与受热侧的回收温度和操作压力有关,但可达到1000。排气中的粉尘浓度:当排气通路为单流程时,由于传热面为平板,故很难堵塞,粉尘浓度约为0.10.

31、5g/Nm。流向(流程方向):原则上可自由设计,事前可与用户协商,进行最优设计。互换性:当机组需要更换某些部件时,机组的结构应便于更换。布置:可纵向、横向或水平设置。保温:外型便于保温,一般采用板式保温,便于维护。最近,已经开发出利用排气预热锅炉给水的低压损机组装置。目前,全焊式板式换热器用于钢铁、石油、锅炉等行业,并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b、板式错流型换热器板式错流型换热器是一种结构简单,具有弹性密封、传热面不焊接和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原理结构:在钢结构的固定框架中,将每1片传热板成90度逐一重合而成。排气从垂直方向通过传热板,空气从水平方向通过。(见图1-4)特点:传热板通过弹性密封组合而成,

32、能自由地吸收热膨胀,故能满足温度变化形成的应力变化的要求,几乎不发生泄漏问题;由于传热面不焊接,可根据对象温度的变化,选择许多合适的材料,其适用范围,从氧露点以下的低温至1000左右的高温(见图1-5);为了防止排气中粉尘产生的磨损和堵塞问题,采取了许多相应措施。可组合数个至数十个,故处理量非常大,可作为大容量的空气预热器。用途:该装置分为高温型的气/气换热H型和低温型的气/气,气/液换热L型(见表1-3)。在以往有粉尘和腐蚀性的不能回收废热的工业范围内,这种产品都可采用。此外,在食品、造纸、石油化学、电力、炼钢等所有工业范围内热回收系统中也可采用这种装置。其它的用途还包括锅炉、焚烧炉、加热炉

33、、干燥器等,通用性强。表1-3 H型、L型比较表c、用于冷凝器的板片用于冷凝器的板片的连接气体的角孔大,波纹节距也大,目的是提高冷凝传热效果,减少流体阻力。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是由压缩、放热、节流和吸热四个主要热力过程组成的。冷凝器的任务是将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予以冷却使之液化,也就是说,当过热蒸气流经冷凝器的放热面时,将其热量传递给周围介质,而其自身则被冷却为饱和气体,并进一步被冷却为高压液体,以便制冷剂在循环系统中循环使用。由于高温高压制冷剂的密度较小(如饱和氟利昂12蒸气在温度为40时,密度为54.76kg/m3)。故,用于冷凝器的板片应是专用板片,其角孔和节距加大,才能提高传热

34、效率和减少热阻。d、用于蒸发器的板片在造纸厂黑液浓缩装置中使用的蒸发器即是其中的一种,为升降膜蒸发器,板片的构造和普通的波纹板片不同,每四片为一组,靠不同形状的垫片引导介质的流向。e、板管式板片板片组合在一起后,流道呈蜂窝状,其中,一个流道较大,另一个流道较小,其比例大约为2:1。f、双层板片这种板片是由两层板压合在一起,两板之间有自然的缝隙,并在边缘开有一个向外的小口,当其中一层因腐蚀穿孔时,流体便进入两板之间的缝隙中,并从板边的小口流出。 装置化板式换热器向板式换热装置发展说明板式换热器已成为工业生产,余热利用,建筑舒适化的重要的必不可少的设备;也说明板式换热器的技术和应用达到了更高的水准

35、。目前已生产的装置有板式换热机组,热泵机组,制冷机组,蒸发装置,空冷装置和催化重整装置等。今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还会出现更多的装置。 成型技术的先进性板片的波纹成型为一次压制成型。大型板壳式换热器所用板片,由于受现有压机吨位、尺寸及模具制造成本的限制,无法实现一次成型。国外同类产品板片制造采用水爆成型,但这种成型方法技术难度大,成品率低(一般为7384%),板片制造工艺繁琐,成本高。我国大型板壳式换热器板片采用油压机模型成型作为波纹板片成型的方法,开发出整板分次连续压制成型的技术,板片合格率为99%。二、太平洋换热生产的板式换热器1、换热生产的换热器汇总表。从表中可知,太平洋换热生产的板式

36、换热器有 3 类,其中可拆式换热器有20种规格。2、太平洋换热器的用途太平洋换热器作为“加热器”、“予热器”、“过热器”、“蒸发器”、“蒸发液浓缩器”、“再沸器”、“冷凝器”、“冷却器”等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加热器用于把流体加热到所需温度,被加热流体在加热过程中不发生相变。如供热用换热器等。预热器用于预先加热流体,以使整套工艺装置效率得到改善。如板壳式空气预热器、锅炉给水预热器等。过热器用于将饱和蒸汽加热到过热蒸汽。蒸发器、蒸发浓缩器用于加热液体使之蒸发汽化。如钎焊式板式蒸发器、全焊式黑液蒸发浓缩器等。再沸器用于使装置中冷凝了的液体再受热蒸发。冷凝器用于冷却凝结性饱和蒸汽,使之放出潜热而凝结

37、液化。如钎焊式板式冷凝器。冷却器用于冷却流体到必要的温度,如炼钢、化工、造纸、食品工业中的板式冷却器等。表1-4 太平洋生产的板式换热器汇总表三、在许多应用领域板式换热器逐渐取代了管壳式换热器。换热器是合理利用与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的关键设备。据统计,在现代石油化工企业中,换热器投资占30% 40%。在制冷机中,蒸发器和冷凝器的重量占机组重量的30% 40%,动力消耗占总动力消耗的20% 30%。可见换热器对企业投资、金属耗量以及动力消耗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在生产中存在的热交换千变万化,因此所需的换热器必然各式各样,但从承受高温、高压、超低温及耐腐蚀能力上看,管壳式换热器的数量和使用场所在20

38、世纪80、90年代仍居主要地位。随着全焊、钎焊、板壳式等新型结构板式换热器的发展,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板式换热器中的应用,板式换热器在进一步发展自身的传系数高、对数平均温差大、占地面积小、重量轻、价格低、末端温差小和污垢系数低等优越性之外,还将它的承压能力从2.5MPa提高到8.0MPa,耐温能力从150提高到了1000,为其在许多应用领域取代管壳式换热器创造了条件。1、板式换热器的特点。 传热系数高(见表1-5) 表1-5 常用间壁式换热器的传热系数的大致范围*1注:*1摘自于邱树林、钱滨江换热器原理、结构、设计。*2数据来源于太平洋换热设备制造公司。从表1-5可知,板式换热器具有较

39、高的传热系数,一般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35倍。主要原因是流体在管壳式换热器的壳程中流动时存在着折流板壳体,折流板换热管,管束壳体之间的旁路,通过这些旁路的流体,没有充分参与换热。而板式换热器,不存在旁路,而且板片的波纹能使流体在较小的流速下产生湍流,湍流效果明显(雷诺数约为150时即为湍流),故能获得较高的传热系数。 对数平均温差大板式换热器两种流体可实现纯逆流,一般为顺流或逆流方式。但在管壳式换热器中,两种流体分别在壳程和管程内流动。总体上是错流的流动方式。降低了对数平均温差。板式换热器能实现温度交叉,末端温差能达到1;管壳式换热器不能实现温度交叉(即二次侧出口温度不能高于一次侧的出口温度)末

40、端温差只能达到5 。 NTU大NTU表示相对于流体热容流量,换热器传热能力的大小。例如对于已定的传热系数K和热容量 GCp值,NTU的大小就意味着换热器尺寸的大小,即传热面积的大小。管壳式换热器的NTU约为0.20.3(平均0.25)。(BRS)板式换热器的NTU约为1.03.0(平均2.0)。如在进行一次水149,二次水137,一次水流量60m3/h,二次水流量50m3/h换热时,NTU=(14-9)/1.5=3.33。若采用对称型(BRS)板式换热器3.33/2.0 = 1.662流程,A=95m2;而采用管壳式换热器,则3.33/0.25=13.3214流程,A=320m2。. 耐温承压

41、能力强设计工作压力可达8MPa,设计工作温度达1000。 大型化 单板面积达18m2,单台达10000m2。 小型化 单板面积比A4还小。 占地面积小从分析可知,由于板式换热器NTU 大,故在换热量相同时,所需的换热器的尺寸也小。除此之外,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紧凑,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为管壳式换热器的25倍,也不需管壳式换热器要预留抽出管束的检修场地,故板式换热器的占地面积是管壳式换热器的1/51/10。(见图1-6) 重量轻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厚度仅为 0.60.8mm,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管厚度为2.02.5mm;管壳式换热器的壳体比板式换热器的框架重量重得多;故在换热量相同时,板式换热器所需的换热

42、面积比管壳式换热器小,其重量约为管壳式的1/5。 污垢系数低(见表1-6)从表1-7可知,板式换热器的 表1-6 污垢系数 单位:(m2/W)垢系数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10。其原因是板间流体的剧烈湍动,杂质不易沉积;板间流道死区少;不锈钢换热面光滑,附着物少;清洗容易等。 能实现多种介质换热若要进行两种以上介质换热时,则可在板式换热器中设置中间隔板。图1-7表示中间隔板的结构,视换热介质的数目,中间隔板可设置一个,也可设置多个。管壳式换热器无法实现多种介质换热。 清洗方便把板式换热 器的压紧螺柱卸掉后,即可松开板束,卸下板片,进行机械清洗。 通过改变换热面积或多流程组合适应新换热工况的要求。

43、 工作压力达8MPa可拆式板式换热器是靠垫片密封的,密封周边长,而且角孔的两道密封处的支撑情况较差,垫片得不到足够的压紧力,所以最高工作压力仅为2.5MPa。钎焊式、全焊板式换热器改变了可拆式板式换热器的密封形式,板壳式换热器改变了两种流体的进(出)口形式,提高了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压力。目前钎焊式、全焊板式换热器承受的工作压力达3.54MPa,板壳式可达8MPa。在可拆式换热器中,通过在常规波纹板片上加筋形成波纹管状通道,除能 强化传热之外,还增加了板式换热器的承压能力。 工作温度达1000可拆式板式换热器的工作温度决定于密封垫片能承受的温度,用橡胶类弹性垫片时,最高工作温度低于200。钎焊式、

44、全焊式和板壳式密封不采用垫片形式,其工作温度与工艺有关,目前为-2001000。 当量直径大宽宽通道,宽窄通道等大通道板式换热器的当量直径de达28mm,(苏州太平洋换热生产的KBB,KNB型板式换热器属这种型式),有一侧或两侧可适用于含纤维、颗粒或高粘度介质的换热。 适用流体的范围更广泛可拆式板式换热器受密封材料的限制,不适合某些流体。钎焊式、全焊式和板壳式不使用密封垫片,故可在高真空条件下使用,适用流体的范围也扩大了。2、在许多应用领域,板式换热器逐渐取代了管壳式换热器。 在许多工艺过程中,两种流体的末端温差仅为1或更小,如区域供冷系统,冰蓄冷的乙二醇换热系统,海水冷却系统和污水利用热泵系

45、统等。以往采用的管壳式换热器体积大,重量大,占地面积大,经济效益差。最近苏州太平洋换热生产的BRH型板式换热器的板片是波纹浅(波深约为22.5mm)的浅密波纹板,传热系数约为7000w/(m2K),硬板的 NTU可达58。在上述几种工艺过程中,采用高NTU板式换热器不仅可以取代管壳式换热器,而且由于这种板式换热器的NTU高,故所需换热面积小,占地少,经济效益亦非常明显。 热泵机组的蒸发器和冷凝器。热泵机组是广泛应用于空调系统和热回收系统的关键装置,这些应用场所对热泵提出了如下要求:重量轻,体积小(组装化),耐压性能好、耐低温性能好和具有高的密封性能等。以往采用的管壳式换热器很难满足上述要求。苏

46、州太平洋换热生产的QH钎焊式板式换热器不仅可节省热泵的空间,还能降低制冷剂的成本和制冷剂的渗漏,故在热泵机组中大量地采用 它作为蒸发器和冷凝器。除此之外还采用它们作为省能器和油冷却器。在吸收式制冷机中也用它作为溶液的换热器。 在造纸、食品、酒精等蒸发浓缩工艺过程中,由于工艺的一侧含有纤维、颗粒、或高粘度的介质,故要求大通道的流通断面。过去只能采用管壳式换热器,但堵塞之后频繁清洗和很难清洗的缺点,促使相关行业开发新型的换热器。苏州太平洋换热生产的全焊式板式换热器和可拆式KNB型、KBB型板式换热器的板间当量直径约为28mm,适合于含纤维、颗粒的流体。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上述工艺过程中,其中黑液浓缩装

47、置已成为定型化产品。 炼油工业的催化重整装置,燃气热电冷三联供的热回收装置中采用的板壳式换热器、全焊板式空气预热器和全焊板式省能器等,已基本上取代了管壳式换热器。 在硫酸工业、制碱工业、炼油工业的冷却过程中,板式冷却器已取代了管壳式换热器第三节 板式换热器用材料材料是产品之本。要生产高性能、高质量的产品,必须选好材、管好材、用好材,并使所选用材料的品种、规格,满足用户、设计图样和相关材料标准的要求。板式换热器材料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确保板片、密封垫片、压紧板、中间隔板、夹紧螺柱、管法兰和接管等主要零件及其焊接材料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从而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使用寿命和安全可靠性。此外,选材、用材应

48、该经济合理。板式换热器主要零部件用的材料应不低于国家标准GB 16409板式换热器或行业标准JB8701制冷用板式换热器的规定(见表1-21)。材料的质量控制应贯穿于采购、验收、标志、保管、发放和生产加工等各阶段。本章主要介绍板片、密封垫片等零件用材料的质量要求和适用范围。板片和密封垫片的耐腐蚀性能除本章已给出的资料外,尚可参考板式换热器工程设计手册。板片的材质对板式换热器的性能、寿命、适用工况和板片成形质量等均有重要的影响。材料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其它技术要求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2)针对材料的特性和适用范围,正确、合理选用,即必需考虑换热介质的性质

49、、操作条件(包括氯化物含量、PH值大小、操作温度、操作压力、间隙操作还是连续操作等),以及材料的成型加工性能、耐腐蚀性能等。板片常用的材料主要有奥氏体不锈钢、钛及钛合金、镍及镍合金和铜等四类冷轧薄板。一、国内外板片常用的材料1、常用材料材料牌号及相应标准对照(见表1-22);材料的化学成分(见表1-23表1-26);材料的力学性能(见表1-27);当从材料成品上取样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时,允许与熔炼分析结果有一定的偏差,见表1-24、表1-25和表1-28;板材的实际厚度与名义厚度允许有一定的偏差,见表1-29。表1-21 板式换热器主要零部件用的材料表1-22 国内外板片常用材料的牌号及其标准对

50、照注: 1. UNS美国金属材料统一编号系统(Unified Numbering System);ASTM AISI ASME(分别为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美国钢铁学会、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 三种牌号的表示方法和标准实际上是一致的,材料的名称(型号)是AISI确定的;SUS是日本工业标准委员会的牌号;2. 钢铁公司的注册商标;3. AISIthe American Iron and Steel Istitute 。2、合理选材,避免腐蚀经济、合理地选用板材,使其不仅具有良好的冷冲压性能,而且在相应的介质中,具有较高的耐蚀性,这一点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要求板片的年腐蚀率0.05mm/a(管壳式换

51、热器0.125mm/a)。表1-23 奥氏体不锈钢的化学成分(熔炼分析,%)注:1.PRE-耐点蚀当量(Pitting Resistance Equivalent)不是标准中规定的项目,而是根据Cr、Mo、N的平均含量计算得出的耐蚀性评价指标。表1-24 钛及钛合金的化学成分(%)3注1.GB/T 3620.2-94 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化学成分及成分允许偏差。注2.GB/T 3620.1-94 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注3.括号内的数字为成品分析时的允许偏差。表1-25 镍及镍合金的化学成分(%)注1、括号外的数值为熔炼分析值,括号内的数值为成品分析时的允许偏差。表1-26 铜的化学成分(%

52、)表1-27 板片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它要求续表1-27注:1、应保证,但模据相应的标准须在合同中指明。2、不适用于厚度小于0.5mm的材料3、仅供参考,不作为验收依据4、须在合同中指明,否则按硬态(Y)供应,适用厚度0.5mm。5、适用于厚度0.41-0.60mm。对于厚度0.61-1.10mm和1.20-1.50mm者。杯突值分别为11.5和12.0mm。6、HB、HRB、HV只需符合其中之一。7、适用厚度0.8-4mm8、适用厚度0.3-1mm9、适用厚度0.8-20mm表1-28 奥氏体不锈钢的化学成成品分析的允许偏差(%)注:1、JIS G 0321:2002钢材制品分析法许容变动值。

53、2、ASTM A480-99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Flat-Rolled Stainless and Heat-Resisting Steel Plate,Sheet,and Strip。3、GB 222-84 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法及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表1-29 板片材料的尺寸及允许偏差 单位:mm 续表1-29 注:1、板的标准尺寸(宽高):9141829、10002000、12192438、12193048、15003000、15243048mm。2、GB 708-88 ;冷扎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

54、、重量及允许偏差。 板式换热器可能产生的腐蚀失效类型 点蚀:由“闭塞电池腐蚀”(Ocluded Cell Corrosion)作用引起的一种局部腐蚀使局部金属表面的钝化膜破坏,形成尺寸小于1mm的穿孔或蚀坑。例如,在不锈钢板片表面生锈或积垢(碳化物、二氧化硅垢层)处,因导热不良、介质的pH值减小产生的腐蚀; 缝隙腐蚀:由“闭塞电池腐蚀”作用引起的一种呈斑点状或溃疡形的局部腐蚀。同点蚀的主要区别是腐蚀产生在金属零件的缝隙处,由于滞留介质的电化学不均匀性而导致的。例如, 密封垫片槽底或板片封闭流道的角孔垫片外侧处产生的腐蚀; 应力腐蚀开裂:在静态拉伸应力与电化学介质共同作用下,由阴极溶解过程引起的

55、金属局部腐蚀裂纹或断裂。例如,板片压制成型时将产生残余内应力,若与介质中的卤素离子(如Cl -、F -等离子)或H2S接触可能引起应力腐蚀开裂; 晶间腐蚀:起源于金属表面并沿晶粒边界深入到内部的腐蚀,可导致晶粒间的结合力丧失,使材料的强度大大降低。例如,不锈钢在过敏温度范围 (400600)内产生的腐蚀; 均匀腐蚀:接触介质的金属表面全部或大部分被腐蚀的现象。例如,板片选材不当,或使用期过长,超过了允许使用寿命; 其他腐蚀失效:主要有露点腐蚀、磨蚀 、微生物腐蚀等。例如,含有酸性物质的热蒸汽与冷的板片接触,可引起露点腐蚀;板片的介质入口角孔处和导流区的流速过高,或流体中含有砂粒类颗粒物时,可导

56、致磨蚀;海水中的藻类、细菌、原生物等,可导致板片的微生物腐蚀。以上几种腐蚀失效中,Cr-Ni奥氏体不锈钢的应力腐蚀开裂约占50,点蚀和缝隙腐蚀共约占20,所以最危险、最常见。 板片材料中合金元素对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合金元素C具有明显减小耐腐蚀抗力的作用,其含量不宜大于0.08 ;Cr明显有利于增加耐腐蚀抗力;适量的Mo可增加耐腐蚀抗力;Ni(晶间腐蚀除外)、少量的Cu和微量的Nb、Ti、N等均有利于提高耐腐蚀性能,并可以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或热稳定性;P和S 是对耐腐蚀抗力最有害的的元素,其含量应限制在0.045以下。有关各种合金元素的影响详见表1-30。表1-30 腐蚀类型及合金元素的影响注:明

57、显增加耐腐蚀抗力; 明显减小耐腐蚀抗力; 耐腐蚀抗力有一定的增加; 耐腐蚀抗力有一定的减小; 视具体工况,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耐腐蚀抗力。 常见介质的腐蚀性和合理选材的基本原则通常,氯化物对于不锈钢,氟化物对于钛,均容易产生应力腐蚀;含氮介质(如氨和胺)对铜有腐蚀性。在静止的腐蚀性介质中,局部腐蚀的危险性更大。介质的腐蚀性除取决于其成分外,主要同它的浓度或温度(成正比)、pH值(成反比)、含氧量(成正比),以及流速(成正比)等有关。 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经钝化处理(在浓度300g/L 500 g/L的硝酸和浓度 20g/L30 g/L的重铬酸钠(Na2Cr2O7)溶液中,室温下,浸泡3060分钟),

58、可在表面生成Cr2O3钝化(保护)膜,使其耐腐蚀性能提高。但是,含卤素离子(尤其是Cl)的液体(例如,盐水、盐酸、含碘或含氯的消毒液等),对钝化膜有破坏作用,从而可加剧腐蚀。如果由于化学侵蚀、机械损伤以及其他原因造成钝化膜破坏,也将在受到破坏的地方产生局部腐蚀。一般情况下,介质中Cl浓度200 mg/L(ppm)时, 可选用316(温度60下,最高Cl浓度可达 300 mg/L,温度120下,仅80 mg/L)或304(温度60下,最高Cl浓度仅 50mg/L)型不锈钢;Cl浓度200mg/L时,宜选用高级不锈钢或钛及钛合金。几种不锈钢在非氧化性、含氯(Cl)水溶液中的适用条件见表1-31。表

59、1-31 几种不锈钢在含氯(Cl)水溶液中的适用条件注:不含气体、PH值为7(即中性)、流动的含氯水溶液。 奥氏体不锈钢对硫化物(SO2 、SO3)腐蚀有一定的抗力。但是,Ni含量越高,耐蚀性将降低(因生成低熔点NiS),可能引起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同材料的硬度有关,奥氏体不锈钢的硬度应HB228;Ni-Mo或NiMoCr合金的硬度不限;碳素钢的硬度应HB225; 必须注意板片材料与垫片或胶粘剂的相容性。例如,应避免将含氯的垫片或胶粘剂(如氯丁橡胶或以其为溶质的胶粘剂)与不锈钢板片组配,或者将氟橡胶、聚四氟乙烯(PTFE)垫片与钛板板片组配; 一般,硫酸可选用镍及镍基合金;盐

60、酸、硝酸和稀硫酸(浓度70以下)等可选用钛钯合金;不容许接触黑色金属的特殊场合(如软化饮用水),或要求耐磨蚀的场合,可选用铜及铜合金; 常用的评价材料耐蚀性好坏的指标之一是“耐局部腐蚀当量PRE”(Pitting Resistance Equivalent)。PRE值取决于材料中Cr、 Mo和N元素的平均含量():PRECr+3.3Mo+30N ;其值越大,耐局部腐蚀或均匀腐蚀的性能越好。 板片常用材料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304型不锈钢这是最廉价、最广泛使用的奥氏体不锈钢(如食品、化工、原子能等工业设备)。适用于一般的有机和无机介质。例如,浓度30、温度100或浓度30、温度50的硝酸;温度10

61、0的各种浓度的碳酸、氨水和醇类。在硫酸和盐酸中的耐蚀性差;尤其对含氯介质(如冷却水)引起的缝隙腐蚀最敏感。在含氯水溶液中的适用条件,见表1-34。PRE为19。 304L型不锈钢耐蚀性和用途与304型基本相同。由于含碳量更低(0.03),故耐蚀性(尤其耐晶间腐蚀, 包括焊缝区)和可焊性更好,可用于半焊式或全焊式PHE。 316型不锈钢适用于一般的有机和无机介质。例如,天然冷却水、冷却塔水、软化水;碳酸;浓度50的醋酸和苛性碱液;醇类和丙酮等溶剂;温度100的稀硝酸(浓度20、稀磷酸(浓度30等。但是,不宜用于硫酸。由于约含2的Mo,故在海水和其他含氯介质中的耐蚀性比304型好,完全可以替代304型,见表1-34。PRE为25。 316L型不锈钢耐蚀性和用途与316型基本相同。由于含碳量更低(0.03),故可焊性和焊后的耐蚀性也更好,可用于半焊式或全焊式PHE。PRE为2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