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课社会实践实习论文中期检查表个人

上传人:dus****log 文档编号:80590239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两课社会实践实习论文中期检查表个人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两课社会实践实习论文中期检查表个人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两课社会实践实习论文中期检查表个人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两课社会实践实习论文中期检查表个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课社会实践实习论文中期检查表个人(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两课社会实践实习论文中期检查表(个人) 填表日期:论文名称学号学生姓名班级指导教师有否实习日志一、社会实践已经完成内容及论文研究进展和取得的成果二、下一步研究进展计划三、中期检查意见(指导教师填写)导师签名 年 月 日两课社会实践实习计划(个人) 填表日期:社会实践题目范围专 业学生姓名班级学号班级负责人指导教师实习时间实习地点联系方式一、对选题范围的界定及依据(实践条件)二、具体实践计划及要求(各阶段实习内容及要求,可另附页)两课社会实践通知:全校各专业2005级学生请注意:按照我校两课课程中有关社会实践的教学计划,全校2005级的两课社会实践教学任务在06-07年秋季学期的期末进行动员布置

2、工作。现将两课社会实践学生实习指导书发给2005年级,请2005年级各班的班长见到通知后,按照本班指导教师的联系方式,于2008元月15日左右(放假前)及时与指导教师联系,以便布置教学任务。附录:我校2005年级“两课”社会实践学生实习指导书一、课程概述“两课”教学应以素质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因此,教学必须针对学生思想实际,紧密联系社会现实问题。为配合课堂教学,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开设“两课”社会实践课程。“两课”社会实践课程原则上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学校组织“两课”社会实践活动,主要采取组织参观活动等方式,共计10学时。这一部分由学校统一

3、组织。(拟订组织调研报告成绩为优秀的同学进行参观)第二部分是大学生通过“两课”社会实践撰写调查报告型论文,共54学时,主要利用专业实习和寒暑假进行。“两课”实习主要指的是这一部分内容。二、实习目的“两课”实习要达到“两课”社会实践课程的目的:1、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政治热情,增强大学生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2、强化理论学习的实效性,增强大学生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3、增强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判断力,以及对自身行为方式选择和把握的能力;4、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引导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

4、面适应社会的能力。三、实习要求、方法和步骤要求实习学生于在校第五学期后的寒假开始进行调研(通常为2周时间),并用半年左右时间,结合其它“两课”课程的学习写出调研报告型论文,第六学期末上交调研报告。原则上不统一指定实习地点和实习单位。大学生可以利用假期选择某一实习单位,也可以结合各专业的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进行,但所选实习对象和实习内容必须与提交报告密切相关。实习具体步骤:1、“两课”教师于第五学期期末对大学生进行实习动员,下发实习调研参考题目。2、由马列教研室按班级指派指导教师,大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选择题目(参见附录1),并拟定实习计划。3、大学生开始假期实习,并认真准备与实习有关的原始资料(如

5、访谈记录、观察日志、调查问卷及其分析等以备上交)。4、指导教师在第六学期对大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选题、中期检查等指导工作。具体时间由指导教师自己掌握。并收齐相关表格。 5、大学生根据社会调查实习成果写出6000-8000字左右的调研报告型论文,并按规定格式(参见附录2)打印装订,在第六学期末,以班级为单位上交指导教师。6、指导教师对上交调研报告型论文进行认真评阅,给出成绩,并评选出优秀调研报告型论文。四、成绩评定成绩评定按照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五档评定。成绩包括以下方面:1、原始资料(包括访谈记录、观察日志、调查问卷及其分析等与最终报告有关的原始素材)应齐备真实;占30。2、最终论文研究

6、方法科学、数据真实、分析系统深刻、逻辑严谨、思路清晰、图文并茂、写作符合规范。占70。五、指导教师安排指导教师姓名电话号码电子信箱指导班级李慧勤82322314/13910416652lihq071051、071052、072051、072052、072053张秀荣82322314/13910002585zhangxr031051、031052、031053、032051、032052忻 梅 82322314/13269689803xinm101052、102051、102052、103051、103052刘增惠82322314/13661157077liuzh111051、111052、12

7、1051、121052、122051李文江82322314/13146398073liwj091051、091052、092051、092052、刘海燕82322314/13426480086Sd2lhy051051、051052、052051、052052、王 巍82322314/13910835880wwei011050、011051、012051、013051、013052邹世享82322187/15801595508zoushx073051、074051、075051、078051申 健82322314/13651162467shenjian828021051、021052、02205

8、1、022052、022053王燕晓82322314/13521841109wyxiaodd061051、061052、062051、062052、062053焦建亭82322314、82321000jjt1000122052、101051、015051、044051、044052李玉萍82322314、82321613scully045052、081051、081052、081053孙东方82322314/13021965732dfsun8282045051、023051、023052、024051韦磊82322314/13811892510dangshiweilei041051、04105

9、2、041053、041054附录1:“两课”实习参考题目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情况2、农村(或企业)的发展状况(成功及经验或者落后及教训)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4、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5、教育发展现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6、青年素质教育状况与人的全面发展7、外向型经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外向经济发展状况8、国有企业改革9、民营企业发展现状调查10、“三农”问题调查11、社会保障状况调查12、基层民主建设状况13、基层法制建设情况14、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和大众文化研究15、人大部门行使民主监督职能的调查16、社会阶层划分研究17、精神文明(文化建设)开展状况18、企业文化建设与培育民族

10、精神19、基层党的组织建设情况20、基层爱国主义教育情况21、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作用的典型调查22、社会转型期人们思想观念嬗变的调查与分析23、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典型调查2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研究25、网络社会中人们交往关系的变化与伦理道德的新课题研究26、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先进文化问题研究27、封建迷信在一些地方泛滥的表现及其原因的调查与分析28、加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教育经验和做法的调查研究29、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的调查分析30、当代青年个性化发展的调查与哲学思考31、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典型

11、调查32、北京奥运会“软环境”建设的研究33、当代中国农村家庭结构与功能变迁调查34、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35、目前职业的社会声望研究36、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37、单位制度和社会归属感研究38、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39、社会公平感与纳税行为的关系研究40、新社会阶层的调查研究41、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变化调查研究42、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量研究43、大众传播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调查44、时尚的社会心理学研究45、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研究46、家庭保姆问题调查47、社区服务问题研究48、家庭暴力问题研究49、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50、妇女地位及妇女问题调

12、查研究51、当代社会变迁中的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52、社会生活中中介组织的现状、成因及其发展原因分析53、调整教育结构,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调查研究54、农地征用中侵犯农民利益情况的调查55、农民对土地的意识变迁及其成因调查56、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政策和社会救助工作研究57、城市中农民工现状的调查58、北京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社团和行业协会的发展状况调查59、北京社区街道建设的调查60、北京奥运会对于北京人的意识和行为的影响61、北京奥运会中志愿者问题的研究62、首都青年国际化心态的调查63、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64、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研究65、我国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66、

13、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67、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调查68、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改革开放研究69、从学生角度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70、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与青少年教育71、民办教育发展典型调查72、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调查73、学校乱收费问题调查研究74、农村义务教育研究75、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新模式和效果分析76、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77、北京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优势和路径研究78、奥林匹克精神推广与首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79、首都高校舆情形成机制研究80、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创新和效果分析81、关于学生社团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调查82、扶助弱势学生模式的研究83、关于网络对

14、于大学生学习生活影响的调查84、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和应对85、养老问题研究86、社区文化建设研究8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调查88、科学发展观落实情况调查研究89、基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调查90、高校学生道德素质状况调查研究(注:学生可根据以上选题范围,自己拟订合适的题目进行调查报告)附录2:最终报告格式实习应提交实习报告,具体要求如下:1、一律采用A4纸打印,标准页面设置,行距为多倍行距,设置值为1.25。2、字体:一级标题:4号黑体,加粗;二级标题:小4宋体,加粗;三级标题:5号宋体,加粗;正文内容:5号宋体。3、报告应由封面、内容提要、关键词(3-5个)、正文、注释(尾注形式)、参考文献、原始资料汇总(可单独成册)等内容构成。4、报告封面格式:“两课”社会实践实习报告;报告题目;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时间。附录3:主要参考文献1、“两课”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邓小平理论概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2、中央和国务院有关文件3、相关期刊杂志4、应用文写作中调研报告部分;制订人:马列教研室制订时间:2007年11月30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