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县低丘缓坡开发利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0588254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28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xxx县低丘缓坡开发利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xxx县低丘缓坡开发利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xxx县低丘缓坡开发利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资源描述:

《xxx县低丘缓坡开发利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县低丘缓坡开发利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6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xxx县低丘缓坡开发利用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县低丘缓坡开发利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xxx县低丘缓坡开发利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建设单位xxx县低丘缓坡开发利用有限公司1.3 项目总投资本项目总投资为:131183.74万元,其中工程费用49711万元1.4 项目背景区域协调图丽水虽然处于浙江省的欠发达地区,但随着金丽温、龙丽、丽龙高速公路相继全线通车,已成为了浙江省西南地区的交通中心城市,为此丽水市提出了“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的发展战略,依托金丽温、龙丽、丽龙高速公路三条城市和新兴产业带,构建缙丽青云城镇群和松遂城镇群。力图凭借其生态、

2、水、生物、风景名胜等资源,加快融入长三角,实现跨越式发展。其中,缙云、青田分别作为市域东北、东南部中心城市,发展方向是加强与金华、温州的联系,重点发展金、温地区行业产业。xxx、龙泉、松阳等五个城市发展方向是功能的自我完善和特色的自我塑造,重点发展旅游业、工业。xxx东城位于丽水市西部,经济综合实力较缙云、青田相对较弱。虽然近几年xxx县工业经济得到了持续较快的发展,但是若进行横向比较,还是差距较大,如要增强在丽水市的经济比重,就必须扩大产业规模、提高工业水平。xxx县处于一级经济主区温州与一级经济亚区金华之间,受这两个经济区的辐射和影响明显。并通过省域交通骨架把xxx与全省主要经济区紧密联系

3、起来。图1 区域协调图规划区块的发展机遇规划区块区位图随着xxx城市建设的发展,以及省重点工程、下山移民工程以及村镇迁并,不断推动农村人口向xxx县中心镇聚集。人口规模增加使xxx县城城市化进程加快,产生更多的城市用地需求,带来新一轮的城市规模扩张。按照xxx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规划要求,中心城市未来用地发展方向为“东进西拓”,云峰镇区纳入中心城区,龙板山、古院区块纳入用地拓展范围内。根据xxx县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规划到2020年,全县开发利用低丘缓坡土地总面积7802公顷,其中用于开发建设用地面积4811公顷,占规划开发利用低丘缓坡土地总面积的62%;用于开发耕地面

4、积2778公顷,占36%;用于开发林地面积214公顷,占3%。规划全县低丘缓坡土地开发重点地块8个,总面积2893公顷。其中省级建设用地开发重点地块1个,面积333公顷;县级建设用地开发重点地块5个,面积2027公顷;省级耕地垦造重点地块2个,面积533公顷。主要分布于妙高、北界、新路湾、云峰、石练、焦滩、王村口、湖山、金竹共9个乡镇(场)。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浙江省低丘缓坡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试点工作方案的复函(国土资厅函20111183号),xxx县低丘缓坡开发项目土地总面积585公顷,由龙板山地块和古院地块组成。龙板山地块坐落于云峰镇城东工业新城,地块面积450公顷,位于东城北面,西联

5、妙高县城,东接武义县,南侧为云峰镇区及洋浩区块,北靠龙游县、婺城区。以工业用地为主,功能定位为浙西南产业集聚地,xxx县产业发展战略平台,城东工业新城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近期(项目分一三期进行)开发面积248公顷;古院地块位于县城中心城区妙高镇,地块面积134公顷,南接51省道、北连环城北路、东近龙谷路,形成服务于龙板山产业区的以居住功能为主导、以公共服务和旅游服务为特色的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区,其中近期开发用地72公顷。在国家严管土地的政策大背景下,工程建设既要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又能缓解工业用地紧张的局面,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用地平台。为此,国土资源部在关于浙江省低丘缓坡未利用土地开发利

6、用试点工作方案的复函中指出,首批试点在丽水市、金华市、衢州市辖区范围内进行,项目区面积控制在10885公顷以内,试点期限为2011年至2015年。同时要求,试点工作要按照“台地工业、坡地城镇”的思路,以保障发展、保护耕地、改善生态、节约用地为目标,统一编制方案,分期开发。本次xxx县东城龙板山、古院区块一期工程选址范围主要为低丘缓坡场地,符合丽水低丘缓坡开发试点的大背景,有利于国家土地政策的实施。1.5 现状及区域规划 (1)自然条件xxx县全境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境内山脉属武夷山系仙霞岭的分支,仙霞岭山脉自龙泉市和福建省浦城县入境,由西南至东北纵贯全境。在长期地质原因的作用下,形成了以中低山

7、地为主,群峰起伏,岭谷平行,间有带状山谷平地和小块盆地的复杂地貌结构。项目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多年平均降水量1510mm,历年平均雨日170天,多年平均蒸发量1295mm。多年平均气温17C,极端最低气温10C,极端最高气温40C,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48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50天。(2)社会经济条件近些年来,xxx县委、县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紧抓住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带领全县人民艰苦创业,深入实施“工业强县、开放带动” 战略,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7.2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33425元,同比增长13

8、.3%;地方财政收入4.18亿元,同比增长1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4431元和7962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1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1亿元,同比增长18.1%;外贸出口总额1.07亿美元,同比增长4.7%。工业经济平稳发展,2011年工业总产值150.43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同比增长28.1%。启动25平方公里“大云峰”区块开发,现有工业园区开发面积扩展至6平方公里;当年利用市外内资15.14亿元,外资825.6万美元;完成制造业投入7.42亿元,初步形成金属制品、特种纸、竹木制品(竹炭)加工、精细化工等四大优势主导产业;新增48家规模

9、以上企业和9家产值超亿元企业;元立集团、凯恩股份列入省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碧岩竹炭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先后荣获“中国建筑五金产业基地”、“中国竹炭产业基地”等称号。农业经济加快发展,2011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3.15亿元,同比增长14.3%。茶叶、毛竹、山地生态蔬菜等三大主导产业得到巩固提升;在全国率先把“原生态”作为县域品牌来培育,建成17大品种30个原生态农产品基地,打响黄泥岭土鸡、金竹山茶油等一批原生态农产品品牌,累计实现产值5600万元;到“十一五”期末,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50家,农业龙头企业达49家。休闲旅游业迅猛发展,2011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64.0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

10、收入23.58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3.2倍和23.7倍,两项增幅连续五年居全市首位。成功创建省旅游经济强县;建成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总数跃居全市之首和全省各县(市、区)前列;先后获得“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地”等多张国字号名片,“金山林海、仙县xxx”县域形象品牌及“健康、快乐、休闲”旅游品牌全面打响。目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山区发展,积极推进海陆联动、山海协作,浙江省山区经济发展规划即将出台。丽水市已被明确为浙江省山区科学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而xxx县是丽水市确定的两个试点县之一,下一步省市都会有相应的配套政策重点扶持试点县的经济发展。2012年4月,根据省委、

11、省政府进一步加强“山海协作”工作部署,xxx县政府和诸暨市政府签订了山海协作共建园区意向书,xxx县低丘缓坡开发利用项目的龙板山区块已被列为山海协作共建园区地块上报省发改委,这为xxx县的低丘缓坡开发利用、加快欠发达山区脱贫致富和与全省同步实现小康社会,促进xxx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此外,xxx县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人口加速向县城、副中心镇及中心村集聚,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3)交通条件近几年xxx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随着龙丽高速公路的开通,50省道的改线使xxx交通条件大大改善,不仅能便捷地享受周边各类重要交通资源,而

12、且能接纳来自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辐射。由此,xxx往南可联温州,向北可融入浙中城镇群,往西则可通往福建省,形成全方位、开放型的交通格局。项目区所在的云峰镇和妙高镇是作为xxx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心城区现有空间结构状态和空间发展演化过程,城市的“东拓”必将依托现有城东的基础(点)以及充分利用龙丽高速公路、50省道、51省道交通经济轴向功能(轴),逐步由边缘型工业新区转变为卫星型工业新城,促使中心城市由“西城时代”向“东城时代”的结构演变。综上所述,本项目所在区域的基础设施、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均比较好,项目建设的资金和技术有保证,具备建设条件。(4)区域现状开发区块属低丘缓坡地貌,地形复杂

13、,地势北高南低、东、西低中间高。龙板山区块高程为210-288m,最高点在区块东北角下马村侧的山顶,地形高差较大。用地南侧有濂溪流经,东西两侧有小河流流过,区内现有部分水库、山塘,生态环境优良。古院区块高程为213-300m,最高点在区块中西部新庵村北侧的山顶,地形高差较大。用地南侧有北溪流经,东西两侧为自然山体,区内现有部分水库、山塘,生态环境优良。根据xxx县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进行分析,xxx县低丘缓坡开发项目各地块及近期启动地块的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耕地占地块总面积的比例为25%,其中近期启动地块耕地占地块总面积26%,达到了耕地占地块总面积的比例控制要求;同时2个地块均

14、不占用基本农田。龙板山地块占用了80公顷(其中近期启动地块占用14公顷)标准农田,属于标准农田储备库范围。已通过落实在已验收的柘岱口乡尹家村流亚山头垦造耕地项目、xxx县柘岱口乡北洋垦造耕地项目、xxx县黄沙腰镇上半岭垦造耕地项目和xxx县大柘镇车床村垦造耕地项目,实现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工程场地现状用地主要依靠西南侧的连直公路与外部相联系,连直公路南接云峰镇区,西至龙游,此外周边有联系现状村庄的56m小路,对外交通条件相对较差。建设基地现状土地以林地、耕地为主,此外分布有村镇建设用地和部分水域等用地,有少量的工业用地。村镇建设用地及民居点呈自然分布,排布杂乱,自建房随意建设,市政配套设施匮乏。

15、古院片区现状土地以林地、村镇居住用地为主,此外,分布有二类工业用地和殡葬设施用地等用地。其中:工业用地:主要为同盛汽车维修厂,县民用爆破用品有限公司,砖厂及堆场,总用地面积为7.25 hm2,约占总用地面积的5.4%。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主要为用地东侧的县殡仪馆,总用地3.46 hm2,占总用地面积的2.6%。水域:主要为用地东侧内部的水库和山塘,用地面积约1.11hm2。林地:为基地的主要用地,位于用地的中、西、北侧,主要有马尾松等经济林木,总用地面积为114.48hm2,约占总用地面积的85.3%。村镇建设用地:包括部分村庄的村镇居住用地和村镇公路用地,主要分布在君子路的周边,沿河地势比较平

16、缓的地带。现状村镇居住用地主要涉及古院上下村、新庵村3个村,约200户,600人。用地面积为7.43hm2,占总用地面积的5.5%。1.6 编制依据及规范 (1)建设单位提供的实测地形图电子版(2)xxx东城龙板山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JJ37-90)(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6)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7)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9)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0)城市道

17、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11)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12)其他相应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及规程1.7 研究范围及内容xxx县低丘缓坡开发项目工程区域总面积约319.99公顷,其中道路工程(主次干道及支路)约30763.05m,道路面积约546820.7m2;河道工程(新建)4422米;桥梁12座,桥梁面积6114m2。本项目可研编制内容包括xxx县东城龙板山、古院区块一期工程红线范围内的场平工程、道路工程、河道工程、给水工程、雨水工程、污水工程、管线综合、交通设施及绿化市政配套等专业,以及工程估算的编制。1.8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于下

18、表: 项目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 标 名 称单 位指标数据备 注一总用地面积公顷320 1龙板山地块公顷248 2古院地块公顷72 二拆迁建筑面积平方米55000拆迁农户463户三道路工程条25 1面积平方米546820.7 2总长米30763.05 四桥梁工程平方米611412座五河道工程米4422 六道路行车速度Km/h 1城市主干道Km/h40 2次干道级Km/h3 3城市支路Km/h2 七项目总投资万元131183.74 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用万元47685 工程建设费用万元49711 其他建设费用万元31302.19 其中:建设期贷款利息万元12426 基本预备费用万元2485.55

19、八项目总用地面积公顷320 九项目可出让土地面积公顷261 十预计土地出让收入万元243570 十一财务净现值万元334IC10%十二财务内部收益率 10.06% 十三 投资回收期年7.22含建设期年 第二章 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2.1 项目建设必要性(1)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xxx县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保增长是县政府近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县将坚持“保稳促调、强工展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加快产业培育。努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东城城市建设,是保证经济平稳增长、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的重要工作。xxx县低丘缓坡开发项目工程的开发建设将承接xxx东城低丘缓坡开发一期工程开发的接力棒,逐步

20、推进xxx县东城区块的开发建设。项目场地平整及市政配套工程的实施将极大的推动xxx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能够真正做到“着眼于保增长,加快产业培育,推动经济扩量提质”,确保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提升xxx城市化水平及县域竞争力的需要从空间结构看,东城位于县域两条城镇发展带的交汇处,占据了有利的地理区位和功能区位,是县域重点打造的区域之一。同时作为xxx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心城市现有空间结构状态和空间发展演化过程,城市的“东拓”必将依托现有城东的基础(点)以及充分利用龙丽高速公路、50省道、51省道交通经济轴向功能(轴),逐步由边缘型工业新区转变为卫星型工业新城,促使中心城市由“

21、西城时代”向“东城时代”的结构演变。从产业结构看,xxx经济实力欠发达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业经济落后于其它城市,而现状xxx工业状况存在分布偏散、规模偏小、层次较低等问题。经过分析判断,工业化是xxx经济发展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要提升xxx的综合竞争力,把xxx培育成丽水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仍须大力发展工业,建设产业集聚区,从扩大工业产业规模和提升工业产业层次两个方面同时进行。而东城地区恰恰能在满足中心城区空间拓展方向的基础上,依托现有东城工业的发展基础,壮大工业经济,成为xxx经济社会的战略支点,推动xxx实现跨越式发展。(3)改善区域道路交通网络的需要近几年xxx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随着龙丽高

22、速公路的开通,50省道、51省道的改线使xxx克服了交通条件落后的瓶颈,不仅能便捷地享受周边各类重要交通资源,而且能接纳来自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辐射。由此,xxx往南可联温州,向北可融入浙中城镇群,往西则可通往福建省,形成全方位、开放型的交通格局。对外交通条件的改善,也为xxx拓展新的经济市场创造了新天地,开辟了新途径。xxx县低丘缓坡开发项目工程区域内现有交通条件较差,依靠现有连直公路和村道将很难满足大东城未来发展。区域内部交通网络的建设将极大改善与区域重要交通网络的衔接,从而进一步促进xxx产业发展,提高土地开发熟度,同时为当地百姓提供现代化的生活配套设施。(4)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市政设

23、施的需要现代工业必须要协调环境。随着xxx大东城积极有序的开发建设,城市雨水、污水、给水、电力、电信等市政管道也将同步建设。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将提升区域城市的投资吸引力,同时改善周边农村的交通和环境状况。(5)低丘缓坡开发战略的需要xxx县耕地资源相对匮乏,但山地资源特别是低丘缓坡面积较大,是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当前,xxx处于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工矿用地、区域性基础设施用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用地等,将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较大需求,土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妥善处理好保障发展与保护耕地的关系,是推进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规划确定低丘缓坡开发的重点区块,有利于统筹利用土

24、地资源,拓展发展空间,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增加耕地后备资源,扩大补充耕地来源,更好地实现耕地资源的占补平衡。(6)有助于国家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在国家严管土地的政策大背景下,如何既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又能缓解工业用地紧张的局面,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用地平台?从现实出发,将目光瞄准了低丘缓坡地,开始了坡地工业的探索与实践。以丽水为首的浙江省低丘缓坡综合开发试点工作方案,经省政府办公厅上报后,得到了国土资源部的高度重视,认为“丽水经验”为当前我国破解“保发展”与“保红线”难题走出了一条新路子,符合我国国情。 xxx县低丘缓坡开发项目工程主要为低丘缓坡场地,耕地率不到28%,其开

25、发建设有助于节约、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2.2 项目可行性(1)项目建设的外部条件 a.xxx县政府十分重视、决心大,建设措施有力、高效。xxx县低丘缓坡开发项目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从2011年12月开始,xxx县委县政府便着手布置xxx县低丘缓坡开发利用项目的各项具体工作,成立了xxx县低丘缓坡开发项目小组,由县长任组长,落实各相关部门任务,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b.以规划为龙头,加快xxx县低丘缓坡开发项目工程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关政府及领导制定一个高标准、高起点与现代化格局相适应的工业、生活、安置区建设框架。c.较好的区位规划条件和定位,现状

26、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植被环境为区域建设提供了有利于的条件。(2)项目建设内部机制a. xxx县低丘缓坡开发利用有限公司的成立。为推动xxx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政府成立了xxx县低丘缓坡开发利用有限公司,配备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负责组织、筹备、策划领导xxx县低丘缓坡开发项目工程开发的建设工作,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b.多年来,xxx县政府积累了开发建设的丰富经验。政府有关部门在加强城镇建设和新区开发中,对拆迁安置和市政建设工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而为本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可借鉴的模式。(3)建筑材料xxx县建筑材料非常丰富,场地分布较广。石料:附近石料丰富,可就地开采加

27、工。砂砾材料:资源十分丰富,可就近采购。沥青、水泥、石灰:可采取招标形式购买质优价廉的产品。其它外购材料:本工程所需钢材、木材等主要外购材料供应点为xxx城区。(4)与规划相衔接xxx县低丘缓坡开发项目区块中的2个地块均位于县域总体规划的用地红线内,其中龙板山地块位于城东工业新城,规划用途为工业用地,主导产业发展主要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及其产业研发,成为东城乃至xxx产业发展的主战场,规划用地包括工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绿地、水域及其它用地等5类用地,总用地面积为248公顷,其中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246公顷;古院地块用地南接51省道、北连环城北路、东近龙谷路,形成以居

28、住功能为主导,以公共服务和旅游服务为特色的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区。规划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绿地及其它用地等5类用地,总用地面积为72公顷,其中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72公顷。xxx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0)对全县的产业空间结构规划为:“一个核心,两条经济发展轴线,三个经济片区,四个组团”。 一个核心:即中心城区产业集聚区。两条经济发展轴线:以中心城区妙高云峰产业轴为基础,向西拓展,发展大柘石练和湖山金竹镇,使其成为县域发展主轴;沿龙丽高速公路,北界新路湾云峰确定为产业发展次轴。本次xxx县低丘缓坡开发项目的2个地块位于妙高云峰产业轴。从上述两个城市总体规划来看,本次x

29、xx县低丘缓坡开发项目区块中的2个地块均已纳入城市规划,并且地块开发建设用途与城市规划相一致。同时2个地块各自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也与城镇规划实现了良好的衔接。 第三章 项目范围及开发建设方案3.1项目范围本项目范围为列入本次低丘缓坡开发项目区块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包括龙板山和古院两个地块。龙板山地块区域总面积约451公顷,其中近期开发面积248公顷,近期预备区面积100公顷。古院地块开发面积134公顷,其中近期开发用地72公顷。xxx县低丘缓坡开发项目拟开发区块共涉及10个行政村,其中云峰镇6个,妙高镇4个。土地征用面积为320公顷,所涉及的土地主要为园地、林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各种地类共约

30、4770亩。所涉及土地四至清楚、面积准确、权属均无争议,可以进行土地征收。土地征收费用包括征地补偿费、被征地农民保障费用和留地货币补助三方面费用。xxx县低丘缓坡开发项目所涉及地块的土地征收政策及补偿标准按xxx县征收集体土地补偿安置标准暂行规定(xxx县人民政府令第33号)执行,所涉及被征地村名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按xxx县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试行办法(遂政发200932号)文件规定落实,确保xxx县低丘缓坡开发项目各地块土地征收补偿标准落实到位,使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能得到保障。按照xxx县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征用费预计为55000元/亩,项目共需土地征用费为55000*4770/100

31、00=26235(万元)。本项目建设需拆迁农户463户,建筑面积约55000平方米。每户拆迁费用按xxx县现行补偿标准,预计为每平方米3900元,共需拆迁补偿费用55000*3900/1000021450(万元)。两项合计需47685万元。征地和拆迁工作是项目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为使项目尽快投入建设,应抓紧做好征地和拆迁工作,建议在2012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征地拆迁,同时要妥善处理好征地拆迁过程中农民利益问题,及时拨付拆迁补偿费用。3.2开发期限xxx县低丘缓坡开发项目实施基准年为2010年,开发期限近期为2011-2015年,远期为20152020年,同时分年度列出近期具体的地块开发进度和实

32、施计划。本项目发建设期为2012-2014年。3.3开发实施建设方案3.3.1功能定位与规模按照能带动xxx东城和西城的建设,为xxx注入新的城市活力,有利于提高xxx城市化水平的要求确定项目区的功能定位。项目区空间位置上分龙板山和古院两个地块,按“东工业,西居住”的城市布局方针,将这两个地块建设形成相辅相成联动关系。其中龙板山地块以工业用地为主,功能定位为浙西南产业集聚地,xxx县产业发展战略平台,城东工业新城的主要组成部分;古院地块南接51省道、北连环城北路、东近龙谷路,形成服务于龙板山产业区的以居住功能为主导、以公共服务和旅游服务为特色的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区。龙板山地块启动地块规划用地总面

33、积为248公顷,其中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246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99%;古院地块启动地块 规划用地面积为72公顷,其中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72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100%。3.3.2土地使用规划龙板山地块规划为工业用地,目标为全县工业发展提供用地保障;古院地块规划用途为城镇及配套用地,为全县的拆迁安置,下山脱贫等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用地保障,是服务于龙板山产业区的以居住功能为主导、以公共服务和旅游服务为特色的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区。3.3.3区域规划xxx县低丘缓坡开发项目工程规划用地以工业用地为主,农村安置住区、部分职工住区和商业配套用地结合配置的规划模式。(一)龙板山地块xxx县规划东城形成“

34、一核、两心、二轴、一区、四片”的空间结构。其中“一核”为濂溪交汇处形成的行政办公、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科教研发为主的新城中心核心区;“二心”为龙板山中部和云峰镇南侧围绕自然山体形成两个城市绿心;“二轴”为以濂溪为带形成的“Y”型的产业发展轴与城镇发展轴线;“一区”为依托云峰镇区构建居住商贸片区;“四片”为城东、洋浩、龙板山与马头四个功能片区。xxx县东城龙板山区块属xxx县中心城区总规范围远景用地,但随着对外交通条件的优化,xxx面临城市更新、产业发展、空间拓展的新机遇,东城濂溪以北充裕的用地和良好的开采条件是xxx空间拓展的主要承载区。鉴于总规“西城居住,东城工业”的定位,本规划区块将作为云

35、峰工业片扩展的首选地,作为打造城东工业新城的重要平台。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延续xxx县东城概念规划的结构,突出两个“整合”,即全面整合龙板山、马头区块与东城云峰、洋浩区块的功能布局,不仅在基础设施上要协调、衔接,更要在城市总体功能结构上统一规划,深化用地布局。针对xxx经济快速发展的喜人形势,增强东城开发建设的理性,强调计划性、时序性和策略性,防止“遍地开花”、“城市粗放式蔓延”,注重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高效地使用土地,为未来东城发展留有战略后备用地。按照规划建设时序,xxx县低丘缓坡开发项目工程为本次研究范围,即为龙板山区块的启动范围。(二)古院地块xxx县古院地块位于xxx西城规划用地西侧,正

36、在编制的浙江省xxx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规划内容为:(1)规划目标将西城打造成为县域的城市公共服务主中心,宜居生活核心圈和旅游综合服务主中心,建设成为山水秀美、文化彰显、交通便捷、配套完善、宜居宜游的生态示范城区、山水休闲特色区和城乡统筹先行区和跨越发展实验区。(2)空间结构规划形成“一城两片,一心一核三轴七区”的总体布局:“一城”:指南北两溪之间、北岭与妙高山之内的老城单元,内部以街道为界划分为五个街区;“两片”:指南溪片区单元和北溪片区单元;其中南溪片区单元包括南溪周边用地;北溪单元包括北溪周边用地。“一心”:指于位于古院村的城市公共服务主中心,集合了县域行政办公、商务咨询等主要公共职

37、能;“一核”:指以平昌广场为中心的宜居生活核心圈,聚合了商业金融、文化娱乐、医疗、旅游休闲等主要生活服务职能;“三轴”:指北门路综合交通轴、凯恩路综合服务轴、北街城市风情轴,引导和支持三个规划单元的拓展延伸和功能联动;“七区”:指吴乐小区、南门小区、叶坦小区、后江小区、古院小区、水阁小区、东峰小区等七个小区,前三个属于南溪片区单元,后四个属于北溪片区单元。考虑与xxx县相关规划的衔接以及xxx城市发展的实际,在古院地块的发展方向上定位为龙板山工业区块的生活配套区,xxx下山移民安置集聚区。3.4规划方案3.4.1规划定位根据区位、交通、政策等优势,以xxx县县域总体规划为指导,结合xxx县现状

38、居住特点,规划xxx县古院地块的功能定位为:龙板山工业区块发展的生活配套区,xxx下山移民安置集聚区,以居住功能为主导、以公共服务和旅游服务为特色的综合开发区。3.4.2规划目标将古院地块打造成为山水秀美、文化彰显、交通便捷、配套完善、宜居宜游的生态居住示范区和城市旅游服务综合区。3.4.3 规划构思规划区内自然山体连绵,环境优越,因此规划重点应对现有环境进行梳理,使规划建设地块隐于山林。以打造一个环境优美、生活适宜的龙板山工业区块的生活配套区。3.5 交通量预测及分析3.5.1区域路网结构图11 xxx县低丘缓坡开发项目工程道路交通图道路交通规划图龙板山规划区内城市道路网基本呈方格网状,道路

39、划分为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个等级。详见下表: 表2 龙板山区域路网道路序号道路名称等级设计车速(km/h)长度(m)宽度(m)道路面积1环1路主干道403734.322489623.682纬5路次干道301143.4822225156.63环2路次干道302092.8012246041.624环3路次干道302499.1822049983.645经3路次干道302030.4132244669.096经4路次干道302166.8022247669.647经2路支路201800.3221425204.518纬4路支路201138.5021415939.039纬2路支路20956.92416153

40、10.7810支1路支路20655.391610486.2411支2路支路20702.4711611239.5412启动路支路201111.941213343.2813环3路支路201910.5011222926.01合计21943.05417593.7表3古院区域路网道路道路名称道路性质宽度(m)长度(m)规划道路面积(m2)环城北路主干路22.51914297.5源古路主干路24159138184北门路主干路2479118984妙高山路次干路1877914022规划支路六支路83712968规划支路七支路12169720364规划支路八支路89817848规划支路九支路889712规划支路

41、十支路811088864规划支路十一支路123914692规划支路十二支路124114932规划支路十三支路84203360合计 88201292273.5.2机动车道的确定本次设计主干道车速40 km/h,次干道30 km/h,支路20 km/h。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一条机动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如下:表4 一条机动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计算行车时速km/h403020可能通行能力pcu/h164015501380 第四章 工程项目内容及基本方案4.1 项目内容及规模本项目木可研研究内容包括xxx县东城龙板山、古院区块一期工程的场地平整及市政配套工程,工程占地319.99公顷(合4799.85亩)

42、。xxx县低丘缓坡开发项目拟开发区块共涉及10个行政村,其中云峰镇6个,妙高镇4个。土地征用面积为320公顷,所涉及的土地主要为园地、林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各种地类共约4770亩。所涉及土地四至清楚、面积准确、权属均无争议,可以进行土地征收。土地征收费用包括征地补偿费、被征地农民保障费用和留地货币补助三方面费用。xxx县低丘缓坡开发项目所涉及地块的土地征收政策及补偿标准按xxx县征收集体土地补偿安置标准暂行规定(xxx县人民政府令第33号)执行,所涉及被征地村名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按xxx县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试行办法(遂政发200932号)文件规定落实,确保xxx县低丘缓坡开发项目各地块

43、土地征收补偿标准落实到位,使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能得到保障。按照xxx县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征用费预计为55000元/亩,项目共需土地征用费为55000*4770/10000=26235(万元)。本项目建设需拆迁农户463户,建筑面积约55000平方米。每户拆迁费用按xxx县现行补偿标准,预计为每平方米3900元,共需拆迁补偿费用55000*3900/1000021450(万元)。两项合计需47685万元。征地和拆迁工作是项目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为使项目尽快投入建设,应抓紧做好征地和拆迁工作,建议在2012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征地拆迁,同时要妥善处理好征地拆迁过程中农民利益问题,及时拨付拆迁补

44、偿费用。场平工程总挖方量12390000 m3,总填方量12018300 m3。市政配套工程含主次干道及支路共30763.05m,道路占地面积约546820.7m2。桥梁工程约6114平方米。河道面积4422平方米。涵盖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给水工程、雨水工程和污水工程等主导专业,以及道路照明、管线综合、道路绿化、交通设施和环卫设施等附属专业。4.2 主要工程技术标准1. 城市主干道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III级设计车速:40km/h红线宽度:32m不设缓和曲线最小半径:500m纵坡坡段最小长度:110m最小纵坡:0.300%凸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600m凹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700m竖曲线最

45、小长度:35m设计标准轴载:BZZ-100设计年限:水泥混凝土路面20年2.城市次干道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III级设计车速: 30km/h红线宽度:24m不设超高最小半径:150m纵坡坡段最小长度:85m最小纵坡:0.300%凸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400m凹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400m竖曲线最小长度:25m设计标准轴载:BZZ-100设计年限:水泥混凝土路面20年3. 城市支路道路等级:城市支路III级设计车速:20km/h红线宽度: 12-18m不设超高最小半径:70m纵坡坡段最小长度:60m最小纵坡:0.300%凸型竖曲线最小一般半径:150m凹型竖曲线最小一般半径:150m竖曲线最小

46、长度:20m设计标准轴载:BZZ-100设计年限:水泥混凝土路面20年4.3 场平工程1、场平原则保证区域内土石方工程总量小;总体填挖土方量平衡;有利于道路布局和建筑及工业用地布局;用地土石方量估算应考虑土与石之比例;就近平衡、合理平衡、经济可行的土石方调运;考虑土石方松散,压实系数;选择适宜的平土方式。xxx县低丘缓坡开发项目工程属龙板山片区近期实施区域,片区净方量合理,基本实现了自身的填挖平衡,便于工业企业的场地平整,有利于区域的启动和发展。区块划分原则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城市干路为界线;二是遵循由大至小进行土方计算;三是工业单元相对完整,有利于支路组织。区块内部填挖方量尽量平衡,减少区块之

47、间土石方调配。以总土方量最小、填挖平衡为优化目标,进而确定各区块最优设计平面。根据本区松散沙砾岩为主的地质特性,工程余土量及边坡土方量忽略不计。2、石方开挖方案由于本区域场平工程挖方含有石方,因此需考虑采取爆破技术进行石方开挖。(1)爆破方案选择石方爆破可分为光面爆破、预裂爆破及深孔爆破等。爆破方案应根据施工单位的经验、工程特点及现场情况进行选择,同时要求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以达到最优的方案要求,如期完成工程。1)爆破作业面最好能形成连续的循环作业,避免施工干扰,延误工期。 2)爆破产量及爆堆作业面如何满足大量机械装运的要求。 3)爆破方案如何满足质量与安全的要求。 4)爆破方案应采用

48、先进科学技术,便于集中管理,获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2)爆破施工安全措施爆破施工应确定危险区,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人畜、建筑物和其他公共设施受到危害和损坏。危险区边界设置明显标志,建立警戒线和爆破时间的警戒信号,危险区进口或附近道路设置明显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人员在爆破时进入危险区。如发现哑炮,应采取安全、可靠的方法进行引爆或处理。边坡松动岩石必须及时清除,以防滚落发生危险。瞎炮的一般处理方法:a、引爆,在瞎炮旁不大于30cm处打一平行炮眼,装药引爆,使瞎炮殉爆。若无打平行炮眼的条件,或炮眼已裂碎、断裂,则可用裸露药包处理。 b、用雷管引爆的药包,产生瞎炮后,允许小心地用竹木器具掏出原填炮泥,

49、直至发现药包,然后再装一起爆药包重新诱爆。 c、如因炸药失效,可往炮眼灌入盐水,使炸药和火具等完全失效,然后再用竹木器具轻轻掏出炸药。 d、无堵塞的反向装药结构的炮眼,产生瞎炮后可再装一起爆药包重新诱爆。3、场平设计场地设计应满足工程经济性和土地开发利用的合理性要求,结合整块土地开发,使毛田区块土方量在区块内部平衡;一般通行道路坡度不大于2.5,困难路段不大于3.0,局部地势变化较大路段坡度不大于6.0,地块坡度不大于2.5,局部困难地块不大于3.0。合理设置道路控制标高及场地竖向标高,准确计算土方的填、挖工程量。预计本项目场平工程总挖方量12390000 m3,总填方量12018300 m3

50、。场平工程松散系数取0.97,场地土方净方量-371700m3,多余土方用于大区块的土方平衡。其中龙板山地块近期场平工程总土石方量: 11000000m3,土方净方量-330000m3,古院地块近期场平工程土方量: 1390000m3,土方净方量-41700m3。由此可见,xxx县低丘缓坡开发项目两个地块片区净方量合理,基本实现了自身的填挖平衡,便于工业企业的场地平整,有利于区域的启动和发展。4.4 道路工程xxx县低丘缓坡开发项目规划建设道路共计25条,总长30763.05米,面积546820.7平方米。其中:龙板山区块一期工程共含主次干道及支路13条(段),总长21943.05米,面积41

51、7593.7平方米,xxx县古院区块一期工程共含主次干道及支路12条(段),总长8820米,面积129227平方米,采用山区城市道路标准设计。图12 xxx县低丘缓坡开发项目工程路网结构图1、道路平面纵断设计xxx县低丘缓坡开发项目工程道路线形总体按规划确定的道路线形,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局部线位。根据区块竖向(场平工程)设计结果,确定道路中心线各交叉口点控制标高,本着有利于排水、节省土方工程以及纵断面线形起伏平缓、行车舒适、安全、满足河道泄洪净空要求等原则进行道路纵断面设计。道路纵断设计是场地竖向设计的基础,道路竖向控制标高是场地整体走势的控制要素,道路竖向设计既要满足能在合理的坡度范围连通区

52、块内外道路通行的要求,也要能充分结合地块使用标高,满足地块出行要求。本次竖向设计的外部条件有:濂溪防洪标高、连直公路标高及现状村庄衔接点标高。道路竖向结合地形走向,整体呈现北高南低。一般通行道路坡度不大于3.0,困难路段不大于5.0,局部地势变化较大路段坡度不大于8.0,地块坡度不大于5.0,局部困难地块坡度不大于8.0。2、道路横断面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既要满足道路交通运输要求,又要满足生活服务交通功能,同时还考虑了城市景观的需求,为区域发展完善创造条件。考虑区域内用地以工业用地为主,兼顾商业和安置用地,车行交通不大,人行交通较多,为较好发挥道路交通功能,道路均设置专门的人行道,机非车划线隔离

53、。3、路面结构设计根据当地城市道路通常采用的结构并考虑工程建设的经济性,道路均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根据道路等级、交通需求及区域重载交通特性,道路机动车道采用的结构分述如下:(1)主干道结构如下(总厚度64cm):24cm水泥混凝土面层(抗折强度大于5MPa)20cm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级配砂砾石垫层(2)次干道结构如下(总厚度62cm):22cm水泥混凝土面层(抗折强度大于4.5MPa)20cm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级配砂砾石垫层(3)支路结构如下(总厚度60cm):20cm水泥混凝土面层(抗折强度大于4.5MPa)20cm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级配砂砾石垫层(4)干道人行

54、道结构如下(总厚度23cm):6cm 预制人行道板铺装2cm M10砂浆卧底15cm5%水泥稳定碎石3、路基设计范围所在区域以丘陵为主,地块沿濂溪天堂源支流侧较低西北侧渐高。通过现场考察,该区域的用地普遍为丘陵,道路路基为大填大挖,对于道路路基,要求填方必须密实、均匀、稳定,有足够的强度和水稳定性。设计考虑采取以下措施:路基施工须在路面施工前不小于3个月进行,如遇沟、渠、水塘须将水抽干,清除淤泥,疏排30cm块石,然后用塘渣与土分层碾压密实回填(每层30cm)至路基设计标高,如遇农田须清除30cm耕植土,然后进行土基回填。4.5 给排水工程1.给水工程(1)供水水源及供水方式根据xxx县县域总

55、体规划:xxx城区分为妙高组团、东城组团、云峰组团三大组团,三组团均纳入总体规划供水范围。现状位于陈坞湾的xxx第二水厂是xxx县的主要供水水源,水厂设计规模8 Wm3/d,一期4 Wm3/d,水源为成屏二级电站水库。一期建设已完成并投入运行数年, 2008年高峰供水近2Wm3/d。 现状城市供水管网已达西城、东城及部分云峰区块,基本成环网。现状水厂能完全满足妙高、东城组团用水量需求。据总体规划,县城将在保留现状xxx第二水厂的基础上,技改、扩大水厂到6.0Wm3/d的供水规模,并在此基础上在李家山附近新建3.0Wm3/d的李家水厂,水厂同样采用成屏二级电站水库水为水源。远期城区水厂供水能力达

56、到9万吨/日,可以满足用水要求。(2)规划用水量参考xxx县域总体规划指标的选取及计算见下表: 表4-9 给水量估算建设用地面积(Km2)最高日综合用水指标(m3/d) Km2d) 用水量(Wm3/d)1.340.600.804 (3)管网布置规划道路上布置DN400DN800的主管和DN200DN300的给水支管,区块内给水管形成环状与枝状相结合的管网,以增加供水的安全可靠性。(4)消防给水系统规划室外消防采用生活与消防合并的低压制消防系统,火灾次数、火灾延续时间及室外一次灭火用水量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确定。室外消火栓按间距不超过120m布置。2.排水工程区域内现状无完善的排污系统,村民生活

57、污水均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附近河道,对河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设计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1)污水工程设计按照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合理预测污水量,排水管道管径的选择应具有前瞻性,适当留有余地。根据规划要求及现状周边道路实施的情况,综合考虑道路平面、道路纵坡、周边地貌及河流分布等因素,合理确定排水分区和排水走向。污水管道起点标高既能满足地块污水支管及相交道路转输支管的接入标高要求,又要尽量减少埋深,以节约工程投资和加快施工进度。结合地质情况,采用经济、合理、安全、可靠、节能及施工方便的新型管材。根据xxx县县域总体规划:xxx县地处山区,各乡镇距离较远,高差较大,因此难以建设集中的污水处理系统。规划各

58、乡镇宜分散建设污水处理设施。xxx县位于松阴溪上游,其污水的排放会对下游城市用水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污水必须进行彻底处理。规划期内城区各组团均纳入规划污水厂纳污范围。规划近期在襟溪、濂溪交汇处,建一污水处理厂,分期建设,一期处理能力为2 Wm3/d,二期处理规模达到5 Wm3/d,污水处理达到一级A标。 (2)污水量估算平均日(最高日)污水量可根据最高日用水量(扣除浇洒道路及绿化用水)、产污率、截污率、地下水渗入系数及给水日变化系数等综合计算而得。经计算规划区远期平均日污水量为0.58Wm3/d,最高日污水量为0.69Wm3/d。计算得最高日污水量用以确定污水管径;平均日污水量用来确定污水设施

59、规模。污水量计算见下表: 表4-12 污水量计算表序号项目远期备注给水日变化系数1.2 产污率0.80 截污率0.90 地下水渗入系数1.10 综合系数0.66=XX最高日用水量(Wm3/d)0.88扣除浇洒道路及绿化用水的总用水量平均日污水量(Wm3/d)0.58=X最高日污水量(Wm3/d)0.69=X (3)雨水工程设计濂溪以及区内规划区内的支流是区域的雨水出路。规划雨水量采用xxx县暴雨强度公式计算:q=1666.87(1+0.6LgTE)/(t+8.592)0.69(L/s.hm2)其中重现期TE=1.5a,地面径流系数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第3.2.2条确定

60、。 本次设计雨水系统根据地势设置d300d1500的雨水管道,分多个出口把区域雨水排入濂溪或规划河道。3.管材给水管采用球墨铸铁管,排水管d600采用HDPE 市政排水管,d600采用钢筋砼管。雨水管网布置原则:雨水分片就近、分散排入水体。依据雨水管线分散布置的原则,规划将整个区域雨水分多个出口就近排至河道,雨水管径为d3001500,敷设坡度为0.15%2.0%。46电力工程根据规划用地性质及相关控制指标,本区主要用电负荷为工业用电以及配套的居住、公共设施的用电。4.7其他管线工程范围内除高压电力线采用架空设置外,其余全部采用地下敷设。联通、电信、有线电视、移动等通信管线在本次工程中同步同沟

61、同井一次性铺设到位,避免日后再次开挖路面。4.8 河道工程4.8.1.功能行洪:新建河道和整治河道汇集通过截洪沟截留的区域外围山体雨水及区块内部各路雨水,并排出工业区域。因此承担着重要的行洪、泻洪功能。景观功能:河道作为区块景观的一部分,通过绿化景观处理,使河道景观不仅能提供绿化及良好的水环境,还能作为区块景观及市民休憩场所,由此驳坎设计必须与景观理念相适应。4.8.2.防洪标准濂溪干流已由xxx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所完成沿岸防洪堤设计,根据20年一遇洪水情况,计算濂溪干流洪水位,确定沿岸堤防高程,分期实施。区域内的小支流,均汇入濂溪,小支流设计洪水位一般按其10年一遇洪水位确定;为防止主流洪水倒灌,在支流回水段处其防洪堤应采用与主流防洪堤相同的防洪标准,堤顶高程按河口的主流设计洪水位确定。4.8.3.河道设计(1)平面纵断设计以规划提供线型为基础进行线型设计。满足排涝所需的过流能力。考虑河道与道路及河边景观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