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楼梦的论文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0579695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2.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关于红楼梦的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红楼梦的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红楼梦的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关于红楼梦的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红楼梦的论文(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乡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此中女儿含笑泪,何人不起真性情 对比晴雯和婴宁的“真”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所在学院名称 专 业 名 称 年 级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目录内容摘要1关键词1Abstract1Keywords1一、身世及生存环境:丫头在怡红院与笑矣乎在“世外桃源”2二、生存目的:晴雯反抗和婴宁的讽刺4三、生存悲剧:晴雯“香消玉殒”,婴宁“矢不复笑”5四、总结8参考文献9内容摘要:一个是贾府的丫鬟,虽出身下贱却有一颗做回真我的心,她用生命坚守者“人”的高贵尊严和人格,并为之丧生,导致了悲剧的命运。一个是天性使然,本真自然的狐女,却为了爱情和婚姻走向了生命的反面,改变了

2、纯真的性格,丧失了自然的人性美。一个为了真心而抗争,丧失生命;一个为了真心而失笑,丧失纯真。不同目的的真心在毁灭的道路上一路同行,向我们昭示着希望,让我们向着理想进发。关键词:晴雯 婴宁 性格 真Abstract: one is the servant girl, though born JiaFu demoniac but a planet do to return true my heart, she USES the life stick to the human noble dignity and personality, and were killed, led to the tra

3、gedy of destiny. One is innate disposition, the real nature of fox female, but for the sake of the love and marriage to the opposite of life, change the pure natural disposition, lost of humanity. A fight for sincerity, loss of life, A to earnestly and feel burst out laughing, loss of innocence. Dif

4、ferent purpose sincerely in destruction on the road all peer, tells us hope, let us ideality crater.Key words: qing-wen infant ning character true在中国古典小说人物的长廊中,有许许多多纯真美丽的女儿形象,她们向我们昭示着真和美,让我们产生无限的向往和神思。本文拟对出现在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人物晴雯和聊斋志异中的人物婴宁进行分析,和大家探讨一下晴雯和婴宁性格中的共同点“真”。晴雯在红楼梦中只是一个小配角,甚至在宝玉房中的八个大丫鬟中,她也只排第二,她

5、身世极为卑贱,却被人们一遍遍惊叹着谈起,她身上凝聚着作者太多的心血和感情。她纯真可爱。直率洒脱,高洁自尊,毫无矫饰地绽放着青春之美,生命之真。晴雯的“真”,不仅体现在她那“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容貌姿态上,更重要的是她敢于执拗骄傲地维护她的尊严和人格,“她为的是做回一个人的自尊自信的真心。” 陈芳:浅议晴雯性格之“真”,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6卷第2期,第48页。婴宁是聊斋志异中婴宁篇的女主人公。蒲松龄赋予了她无数美好的称谓,她是作者着意渲染的宁馨儿。“天真烂漫,爽朗喜笑,憨态可掬”的婴宁是作者塑造的“天真与赤子同其烂漫” 王光志、翟爱华:聊斋志异中三个“真人”形象的文化解

6、读,聊斋志异研究第1期,第54页。的“真人”形象的代表。“真是聊斋人物重要的特征之一”。 王光志、翟爱华:聊斋志异中三个“真人”形象的文化解读,聊斋志异研究第1期,第54页。两个人的生存环境、生存目的、生存悲剧不尽相同,但却通过她们性格中本真状态影射出许多的相似点。一、身世及生存环境:丫头在怡红院与笑矣乎在“世外桃源”“晴雯当日系赖大家用银子买的,那时晴雯才十岁” 曹雪芹、高鄂:红楼梦, 长春出版社 2006年版,第75页。,晴雯成为贾府中“奴才的奴才”时才十岁,十岁的她或许还不知道自己已是人下人了。年幼的晴雯在卑下的地位中绽放着自己的光彩,“因长跟赖嬷嬷进来,贾母见她生的伶俐标致,十分喜欢,

7、故此赖嬷嬷就孝敬了贾母使唤”,无意争强的晴雯就此升级为“主子的奴才”。仿佛顺理成章,晴雯又被贾母当成喜欢的丫头赏给了宝玉,当晴雯来到宝玉身边,进入怡红院成为大丫头,晴雯才开始以闪亮的姿态登上了红楼梦的舞台。晴雯虽被当成礼物送来传去,但当她一旦找到自己的归宿怡红院时,她人生的光辉便闪耀了起来。怡红院,是元妃赐给宝玉的住所,有人说怡红院中的“红”代表美好的女性,怡红院反映了宝玉尊重女性、取悦女性的愿望和个性。怡红院是宝玉的住所,当然也是大丫鬟晴雯的栖身之所,连住所的名字都在尊重女性,生活在这院中的晴雯当然也比旁人的丫头更尊贵了些。在怡红院中,晴雯向来不把自己放在低下的奴婢的位置上。书中,麝月要晴雯

8、帮着给宝玉铺床 ,晴雯却这样说到,“等你们都去尽了,我再动不迟。有你们一日,我且受用一日。”在她心中,“从来不承认自己是听任主子奴役、践踏的奴才,即使宝玉也不例外。”晴雯这样懒洋洋地说出这些话,正说明了她在怡红院中的自在生活,怡红院是她在封建社会中的保护屏,在这里,她可以尽情挥洒她的真性情,无拘无束地活着,做个心高气傲的 富贵闲人。正是有了像怡红院这样的生存环境,晴雯才可以率真而洒脱地活着。在宝玉身边不做作、不谄媚的做一个真正的自己。她是个“富贵闲人”,过着小姐般清闲的日子。她认为“谁又比谁高贵些”,虽自己身为女婢,但首先自己还是一个人,她敢于“用自己的言行反抗着一切侵犯人的尊严的行为履行着做

9、一个真人的心愿。” 陈芳:浅议晴雯性格之“真”,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6卷第2期,第47页。婴宁是作者蒲松龄钟爱的一个角色,篇末一句“我婴宁” 蒲松龄:聊斋志异,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3页。已经表明了作者的心迹。怀着喜爱的心情,作者还把婴宁比作“笑矣乎” 蒲松龄:聊斋志异,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3页。草,人一嗅这种草便“笑不可止” 蒲松龄:聊斋志异,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3页。 。那么,是什么样的环境孕育了这样一株翠绿娇嫩,挂满露珠的“笑矣乎”草呢?作品中已经交待的十分清楚,“约三十里,乱山合沓,空催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遥望谷底丛花乱树中,隐

10、隐有小里落。下山入村,见舍宇无多,皆茅屋。而意甚修雅。北向一家,门前皆丝柳,墙内桃李尤繁,间以修竹,野鸟格桀其” 蒲松龄:聊斋志异,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8页。婴宁隐居在这远离尘寰的世外桃源中,与野鸟为邻,和山花为伴,不受世俗的影响,她纯真无邪、任情任性的性格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可以说,晴雯和婴宁的真性情都是与生俱来的。婴宁在那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一般的“西南山中”,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不受任何人的指责,自然地形成了她山泉般纯净,山花般烂漫的真性情,可谓是“人创造了环境,环境也创造了人。” 邱淑建:婴宁,人性美的毁灭,聊斋志异赏析第2期,第92页。晴雯生来身世卑贱没有婴宁那么

11、美好的童年生活,但却凭着自己的聪明伶俐,心高气傲在怡红院中过着小姐般清闲的日子,做着她的“富贵闲人”。她也可以说是自由自在的活着的,就像江南的丹橘,“经冬绿犹林” ,无视他人卑下做作,只要自己清高的结果。有了晴雯,怡红院成了一个体现民主的场所,也只有在怡红院中,才会有晴雯的泼辣洒脱。所以,晴雯和婴宁都可以说是“人创造了环境,环境也创造了人。”二、生存目的:晴雯反抗和婴宁的讽刺晴雯不可否认的是一个身世卑贱的丫头,但她同时又是个聪慧灵巧、心比天高的姑娘。她悲惨的命运(从小当作物品被买卖),下贱的身世(有奴才的奴才转为主子的奴才)似乎是在做着蛰伏,是为她真性情的流露做着铺垫。她是任由自己的个性发展的

12、,她追求和主子一样的做人的尊严,她是红楼梦中奴隶群体中自觉、坚定地反奴性的代表。在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中,晴雯对宝玉突然摆主人架子予以了严厉地回击,她不像袭人那样可以容忍主子的窝心脚,她要反抗,她不但没有被吓得低头认错,反而对宝玉的指责不服,完全是以与宝玉平等的“人”的姿态来争取尊严。晴雯敢说敢做的率真性格让她痛快地把扇子撕得“嗤嗤”直响,她开心的笑了,她的反抗胜了一个回合,她成功的争回了做人的尊严,她是作为人真正的活着的。在“俏平儿情掩虾须镯”中,晴雯对坠儿又打又骂,狠狠发了一顿火,最后还矫宝玉知名将坠儿撵出怡红院。这或许让晴雯身上沾染了些许封建等级观念的气息,但是更为重要的却不在

13、这里。晴雯为什么要打骂坠儿呢?坠儿偷得不是她的东西,更不是她要维护的宝玉的东西,到我们都知道,坠儿是怡红院的人,可以说和晴雯是“一家人”。晴雯对坠儿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她从来不放纵和自己身份地位一样的丫鬟的过错,她总以其泼辣刚烈的言辞举止来对待犯错的丫鬟。这是因为晴雯她自身是追求诚、真的人,她也无法容忍怡红院里的丫头偷鸡摸狗,她要求做人的尊严也希望像她一样地位低下的丫头也能起来反抗,但这首先是要让自己活得堂堂正正,像坠儿这样的自贱行为,晴雯怎能不发火呢?晴雯的率真直爽和她对周围人的态度,都说明她是要反抗奴性追求平等的。不管是撕扇的晴雯还是打骂坠儿的晴雯,都是反奴性争取平等的真晴雯。她的真

14、性情最重要的就是体现在她的反抗性中。在桃花源般的环境中长大的婴宁如山花野草,天真烂漫言笑由心,率性自然。她的鬼母也说她“颇亦不愁,但少教训,嘻不知愁。” 蒲松龄:聊斋志异,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由于没受过世俗环境的污染,也未经所谓“诗礼”的教训,婴宁的一切都是天性的自然流露。婴宁与王子服花园对话,她一直笑对王子服,对于王子服的问题提出痴呆般的疑问。当王子服明确地解释“我非爱花,爱拈花之人耳。”婴宁似乎并不懂这个“爱”字,“葭莩之情,爱何待言”。她竟把这“爱”理解为亲人、兄妹间的爱护,王子服不得不做进一步的解释,“我所谓为爱,非瓜葛之爱,乃夫妻之爱。”这时,婴宁已非常清楚王子服的

15、态度与情意,但她要坚持探究出真正的爱情,非要让王子服把爱清楚准确地表达出来,“有以异呼?”曰,“夜共枕席耳。”到了这一步,婴宁的反应是,“我不惯与生人睡”,她到底有没有答应王子服的求爱呢?其实答案已经非常明了。婴宁憨痴但不呆傻,她的憨痴中蕴含着智慧和胆识,她一步步套出了她想听的话。她的问题和答案丝毫没有男女授受不亲之礼,显然是对封建礼教的一种讽刺。在她的憨痴中流露出自然和纯真。婴宁用最天真无邪的笑来应付一切世俗中的事,她的笑在极力赞美纯真,她只会笑,因为她会笑,她的笑就代表着人类的自然性质和本真价值,她用自身的真嘲讽着所谓的伦理道德。到王家后,婴宁依旧是笑。她生长于山间,却知礼,每晨到王母处问

16、安,以前的她每日只拈花游园,但她却也会女工针织,且“精巧绝伦”。这表现的是婴宁的灵巧和聪慧,还是纯真对世俗的讽刺?婴宁是对封建礼教不屑的,“按礼应收敛笑容,循规蹈矩的学做人的,偏巧她对种种人间礼数只是觉得好笑。”平时在家人面前也是“浓笑不顾”,“禁之亦不可止”,婴宁生长在山间,那里没有礼教的约束,只有源自生命本身的纯真和自由,哪里有约束,哪里就有婴宁的笑讽。古代女子都是笑不露齿,但那叫笑吗?也只有婴宁,才敢大笑,并笑着对约定俗成的礼仪进行嘲弄和对抗,来展示她生命的本真!不论是晴雯的反抗还是婴宁的讽刺,两人都是在为自己争取着。晴雯纯真的性格要求她追寻生命的本真状态,为了自己做人的尊严,她反抗着,

17、轰轰烈烈的活着。婴宁在世外桃源似的“西南山中”孕育了一身仙女般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到“人间”王家后,依旧是咤咤叱叱的笑着,与世俗礼教做着看似轻松的反抗嘲讽。她不但不遵守妇道,还常常笑得前合后仰全无心肝。这是她生命的本真状态在“作怪”,她本天真无邪,有着无拘无束的本性,所以她用她的真做着讽刺封建礼教的事情。三、生存悲剧:晴雯“香消玉殒”,婴宁“矢不复笑”晴雯的悲剧也正是“真”的悲剧。晴雯率真倔强的性格在封建礼教下显得格格不入,所谓顺者昌,逆者亡。对于晴雯来说,生活和命运就像是漫漫黑夜,她反抗的声音太过渺小,她拿生命中发出的一点点光芒,也只能在黑暗的侵蚀下渐渐归于平静,但她的“真”却像亘古不变的星

18、光,将永远闪耀在封建礼教的黑色夜空中。她用生命的消失做代价,不真性情进行到底。在抄检大观园中,王熙凤亲自率队,带领王夫人的爪牙王善宝家的等一群人杀进怡红院。大家都乖乖接受检查,不敢有半句话说,还自己出来打开箱子,任其搜查,但是晴雯却例外,“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朗一声,将箱子掀开,手提着底子往地下一倒,将所有之物尽倒出来。” 曹雪芹、高鄂:红楼梦, 长春出版社 2006年版,第561页。竟还指着老婆子王善宝家的脸大声说道,“你说你是太太打发来的,我还是老太太打发来的呢就只没看着你这个有头有脸的大管事奶奶。” 曹雪芹、高鄂:红楼梦, 长春出版社 2006年版,第562页。从表面看,晴雯的言行

19、是针对王善宝家的狗仗人势的吆喝而来的,但实际上她犀利的讽刺不仅刺伤了袭人、秋纹、王善宝家的这一群下人的心,更重要的是她的矛头直指王夫人,她这是在向最高的封建统治者的挑战,是王夫人又怎样,我晴雯就是前不怕狼后不怕虎,就是死也绝不会用失去尊严来换取苟延残喘。晴雯活着,是为了自己的心活着,是要作为一个与他人平等,有尊严,真正的人活着。这就是晴雯宁愿丧命也不愿失掉的真性情。悲剧的命运又怎样,我晴雯不怕!就是在死前,也要让自己性格中的纯真再一次发光发亮。在临终和宝玉的惜别中,他耿耿于怀是自己的清白被玷污,她不怕死,但她不甘心受屈而死。在感觉自己是与宝玉最后一次见面时,她还大胆的表达出了她对宝玉的感情,“

20、早知如此,我当日也另有个道理”,还把自己贴身的小棉袄换与宝玉穿,说日后见了它便和见了我一样。请问生命别离之际把自己最后的遗憾告诉了宝玉,倾诉了自己对宝玉的万般不舍,表达着她对宝玉炽热的情感。“看惯了黛玉将真心真意瞒起只用假意试探的爱情,宝钗看着挨打的宝玉连心疼二字都羞于说出口的爱情,晴雯的表情方式无疑给人石破天惊之感,一朵洁白的莲花热烈的绽放了,她最终定格为宝玉心中永恒的芙蓉花神。” 陈芳:浅议晴雯性格之“真”,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6卷第2期,第48页。“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体则冰雪不足喻其洁。” 陈芳:浅议晴雯性格之“真”,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6卷

21、第2期,第48页。这是宝玉对晴雯的定位,在宝玉心中,晴雯就是真情真性的芙蓉花神,也只有这样具有纯真灵性的生命,才能让宝玉喜爱的达到胸中无纤尘的境界。晴雯的最后一搏终于让她香消玉殒,成了永恒。但是,在生命的悲剧中却使她的真情真性得到了升华!婴宁的悲剧,从她到王家后就开始酝酿了。她的天真与远离人世的生活相融相生,与人间社会却不那么和谐。她放弃了自己的小天地,接受了人的生活。一开始,她的笑就在被禁止。在她“西南山中”的家中,她可以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笑,在王家她却要“极力忍笑”。婴宁的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她天真的代言。在王家,她的笑虽然遭禁,但却给她带来了一段时间的和谐平静,她受到了王家上上下下的欢迎

22、。“然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人皆乐之。邻女少妇,争承迎之。”“每之值忧怒,女至,一笑即解。奴婢小过,恐遭鞭楚,辄求诣母共话,罪婢投见,恒得免。”但婴宁渐渐受到大家的接纳和喜爱时,却又出现了状况,婴宁的纯真到底是在封建礼教的人间长久不下去的。爱花就像爱笑一样是婴宁的天性,她爱花成癖,以致到王家后仍然栽花种树,墙角院内,又都栽满了花。还有她那株紧靠着西邻院的木香。婴宁对西邻子“不避而笑”,让西邻子以小人之心度了婴宁天真的笑。在西邻子眼中,婴宁的笑是轻浮的笑,成了勾出西邻子邪念的淫笑了。结果婴宁恶作剧般的化一棵枯木为巨蝎,狠狠惩治了这个好色之徒。也许是一时玩笑,也许只是一时的无心之举,但婴宁的悲剧

23、却是从此正式上演。婴宁接受了公堂诉讼和王母严厉的指责,从此“女正色,矢不复笑。”是官司的深刻教训和王母的所谓、教诲让婴宁告别了天真的少女时代。成了贤妻良母的婴宁在人间丢掉了用来表达纯真的笑声。婴宁自然天成的、与生俱来的笑声从此烟消云散了。并且,成了贤妻良母和孝顺女儿的婴宁还哭求丈夫为母迁葬,并像所有的女子一样,为王家生儿育女。至此,婴宁的悲剧已成,她的悲剧就是她的循规蹈矩,她的贤良淑德。这太不像率性自然的婴宁了,丧失了痴笑的婴宁使她的自然天性不得正常的发展,她只有另辟蹊径,“矢不复笑”了。她的这种不喜不愠的态度更像是一种无声的抗争。婴宁以这种不合作的态度面对世俗社会,说明她内心的本真并没有被完

24、全戕害。她的“矢不复笑”的悲剧其实只是表层的悲剧。世俗社会压抑了她的自然人性,扼杀了她作为一个自然之子的纯真的笑,而她并没有真的就屈服了,她是换了一种方式在展现她的真性情。吒吒叱叱的笑是不与封建礼教为伍的,“矢不复笑”,的不喜不愠更是不落封建俗套。直到“女逾年生一子,在怀抱中,不畏生人,见人辄笑,亦大有母风。” 蒲松龄:聊斋志异,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3页。婴宁的“真”到底是被保存了下来,就像我上面所说,“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她的儿子“大有母风”,还不懂事的孩子应经懂得了笑,还“不畏生人”,这完全是与生俱来的,就像他母亲一样,这是婴宁孩童般天真的性情的遗传。婴宁的悲剧是失了笑,晴雯的

25、悲剧是丧了命;婴宁丧失了笑,用“矢不复笑”与人世唱反调,晴雯丧失了生命,用“芙蓉花神”宣告了永恒。婴宁的作者在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思索,对人的理想生存状态大胆追求,红楼梦的作者又何尝不是呢!在经历了悲剧性的毁灭之后,仍然让我们看到亮光,真实的、美好的,终究是令人欢欣鼓舞的,只要有那一点点希望在,我们就该勇往直前,永不放弃。四、总结当率真又伶俐的晴雯遇上天真又憨痴的婴宁,就像纯洁的芙蓉花开在了“笑矣乎“的山中,在最原始的自然中诉说着同一种心情。在成了永恒的芙蓉花神后,晴雯让她的率真回到了生命的本源,与她的名字一起,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并且让我们时时为她的真性情感慨一番。“矢不复笑”的婴宁正是因为

26、不再笑,才让我们更加怀念她毫无顾忌的浓笑、大笑,让我们更加怜惜生命中那纯真的笑声。这是悲剧后的升华,作者让晴雯逝去,让婴宁规矩,其用意实是在真切地告诉我们,这社会上虚假的再多也有真实的一片天空,我们要坚持自己的真实,不被动摇;生活中的条条框框就算像网一样包围着我们,我们也不能做规矩的牺牲品,要坚持自己的品性特点,不被改变。人生总会有那么一点点光亮在指引,有那么一点点希望让我们看到,还有那一点点的理想让我们去追求!让我们做回自己,勇敢面对属于自己的人生!参考文献1(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长春出版社,2006年版。2(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3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4马瑞芳:蒲松龄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5陈芳:浅议晴雯性格之“真”,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6卷第2期。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