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市发展调研报告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80579570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33.6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重庆城市发展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重庆城市发展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重庆城市发展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资源描述:

《重庆城市发展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城市发展调研报告(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重庆市城市发展调研报告 第一章 重庆内部环境分析41. 自然环境状况4地理位置4面积51.3 地势地貌51.4 气候61.5 河流61.6 资源82. 区域布局82.1 都市发达经济圈92.2 渝西经济走廊102.3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103. 基础设施建设状况113.1 交通状况113.2 通讯173.3 能源建设174. 产业状况18产业结构19支柱产业194.3 部分产业分析205. 宏观经济运行状况24宏观经济245.2 产业结构26消费265.4 固定资产投资286. 城市化进程286.1 城市化现状286.2 城镇化进程296.3 重庆城市化的目标307. 投资环境分析317.1

2、经济背景317.2 人文背景317.3 政府效率347.4 开发区358. 居民经济状况368.1 居民收入378.2 居民消费水平388.3 居民储蓄398.4 物价状况399. 重庆发展总体规划及发展阶段409.1 枢纽重庆419.2 功能重庆419.3 中心重庆429.4 都市重庆42第二章 重庆外部环境分析431. 投资、贸易、合作431.1 吸收外来投资431.2 对外贸易441.3 经济技术合作442. 三峡工程452.1 在移民中发展452.2 对口支援462.3 推进库区环保462.4 对航运的变数463. 西部大开发473.1 西部大开发将给重庆带来历史的六大发展机遇47西部

3、大开发使得重庆面临三大挑战483.3 近期目标:484. 直辖市机遇494.1 低行政成本优势494.2 高效率优势49东西联动的体制优势494.4 大城市带大农村优势494.5 行政杠杆和经济资源一体化优势504.6 人才集聚优势505. 城市竞争力50第一章 重庆内部环境分析1. 自然环境状况地理位置长江经济带的龙尾东部西部的结合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面积重庆幅员面积82,403平方公里,南北长450公里,东西宽470公里,是中国行政区域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1.3 地势地貌重庆地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为主,东南部靠大巴山和武陵山两座大山脉,多呈现“一山一岭”,

4、“一山一槽二岭”的形貌。1.4 气候重庆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夏热冬暖,光热同季,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湿润多阴等特点。全年平均气温,年总降雨量毫米。1.5 河流重庆现有水域面积近30万平方公里,约占土地总面积的4。主要河流有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綦江、大宁河等。境内江河纵横,水网密布,有长江、嘉陵江、乌江等大小河流446条。2. 区域布局重庆是我国乃至世界的特大城市之一,辖14个区、26个县(市),全市面积八万三千平方公里,人口三千多万,包括汉、回、苗、土家等民族,其中三分之一属于三峡库区范围。2.1 都市发达经济圈该区地理区域相对完整,经济社会特征大体相同的主城9区。2.2 渝西

5、经济走廊该区为沿成渝高速公路和成渝铁路、渝黔高速公路和渝黔铁路、319国道和遂渝铁路以及规划中的遂渝高速公路、212国道和渝合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分布的12个区县(市)。2.3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该区为沿三峡库区、渝万高速公路、渝怀铁路分布的19个区县。3. 基础设施建设状况3.1 交通状况西南地区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今年3月表示重庆在以后8到10年将投资1000亿人民币在公路、航运、铁路、机场以及管道运输,以实现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交通枢纽的目标。 铁路重庆现有的铁路干线是“一环”,“四干线”的形势:“一环”是指重庆市内自己形成的环路,即重庆南川涪陵渝北北碚重庆。四干线

6、是成渝、川黔(小南海石门坎)、襄渝、内昆,加上两条支线铁路,总里程。重庆市规划到2010年其铁路将形成“一环八射”,即从今年开始修建和改造的四条新干线,即:渝怀(怀化)铁路,全长625公里(重庆境内430公里),为一级单线,有望提前到2004年底通车。遂渝铁路,已于2002年底开工建设,全长,单线级铁路,电力牵引,预计2005年建成通车。 渝达铁路,正在进行提速改造,今年月全部完工后。兰(州)渝铁路,走向为:兰州广元南充重庆,与宝成铁路和达成铁路交换,新建长度为1030公里,是西北与西南的一条便捷通道。 公路到2001年底,重庆市内已经建成纵横南北、贯通东西的“一环四射”高速公路骨架,分别连接

7、主城区环线高速公路及成渝、渝涪、渝黔(一期)、渝合高速公路,总里程达400公里。重庆市规划到2010年,公路建设要实现两个“2000公里”的目标。届时,主骨架高速公路为“二环八射”,总里程2000公里。“二环”即是现有的环线高速公路和拟建的外环高速公路。全长约180公里的外环高速公路将北碚、江津、巴南、南岸、江北、渝北进行串联,使重庆主城区现有发展空间扩大。“八射”分别是重庆成都、重庆遂宁、重庆南充、重庆邻水、重庆武汉、重庆长沙、重庆贵阳、重庆泸州条高速通道。 半小时主城2001年起重庆在城区内兴起了“半小时主城”建设,“半小时主城”即在主城九区范围内,区政府或任何一个重要基点到重庆人民广场或

8、者市政府都不超过半小时。该项目工程已于2001年启动,计划2005年完工。届时,将极大的改善主城交通。8小时重庆地方公路也在进行“8小时重庆”、县际公路、农村公路、山区公路的建设。计划到2010年,实现所有的县际之间、高等级、出境公路有一条二级以上的公路相连,形成较为完善的公路网络。 航空重庆市现有江北国际机场距市区23公里,有高速公路与市区相连。是连接全国27座大中城市和日本、泰国的重要空中枢纽。重庆机场建设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形成“一大二小”的基本格局,建设航空枢纽中心。“一大”即江北国际机场,“二小”是万州五桥机场和黔江舟白机场。目前江北国际机场正在扩建之中。建成后将成为西部一流航空港

9、。万州五桥机场于1999年12月动工修建,2003年5月通航。黔江舟白机场计划2003年10月开工建设,2005年建成投入使用。 港口、航道现有的重庆港是长江上游最大的天然良港,千吨级轮船可终年通航,三峡工程建成后,万吨级船队可从武汉溯江而上直达重庆港。重庆现有重庆港集装箱码头、万州国际集装箱码头等等大型的码头,近期重庆市对长江上游最大的专业集装箱码头寸滩集装箱码头进行了最后的可行性论证,论证通过后一期工程将马上动工,预计在三年内完成。重庆市规划在2010年把重庆建设成长江上游的航运中心。其中,航道建设目标为:以长江、嘉陵江、乌江水运主通道和渠江、小江、大宁河等四级以上“三主三干”航道为骨架,

10、其它五、六级航道为基础,形成干支相通、通江达海的叶脉型航道体系。港口建设目标为:以重庆主城、万州两个主枢纽港和涪陵、江津、奉节、合川、彭水5个重要港口为中心,以其它县城港及集镇港等中心港口为基础,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大中小结合的港口群。到2010年,全市港口将新增能力4800万吨,使货物吞吐能力突破亿吨大关。另外,为加快旅游业的发展,重庆市还规划在丰都、忠县、奉节、巫山等景区和三峡成库后水域较为宽阔的地区建设游艇基地。 轻轨重庆市规划在2020年前建设成“六线一环”的轨道交通网,以渝中为中心,沿城市发展轴线6个方向的辐射,一环线连接南岸四公里、沙坪坝、江北客运站等客流集散中心,六环放射线贯

11、穿其中。规划路线总长312公里。其中主城区的轻轨线路纵贯长江和嘉陵江间狭长的渝中半岛,穿行于中梁山至真武山之间的低丘地带,总长公里。3.2 通讯西部地区通讯设施最好的城市全国次于北京、上海世界上最大的本地市话网4. 产业状况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较好,制造业能力比较强。形成了汽车、摩托车和天然气化工两大带动能力较强的支柱产业。重庆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相对于西部地区的其他城市来说重庆的产业结构调整走到了前列。就重庆产业未来的发展来说是十分可观的。重庆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发挥“三大功能”,建设“三个新高地”。即:发挥好经济中心的战略支撑、对外“窗口”、辐射带动功能;构造长江经济带的西部增长极

12、、建设成渝经济新高地、长江上游发达经济圈。因此,重庆本身的战略地位必将吸引大量国家资金和技术的投入来发展支柱产业和化产业结构,实现重庆经济的长足发展,以达到其发展目标。从以下近几年重庆市各产业所占比重的发展变化中,可以看出目前重庆产业结构排序为“二、三、一”,说明正处于由工业时代步入后工业时代的重大调整时间。重庆市产业结构发展变化表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9919.2%40.9%39.9%200017.8%41.4%41.6%200112.57%44%43.42%200213.06%44.22%42.72%重庆市已基本形成了汽车摩托车,天然气化工的两大支柱产业,并规划未来将重点发展汽车

13、、化工、冶金、旅游四大支柱产业。4.3 部分产业分析汽车摩托车工业重庆汽车摩托车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了重庆市的支柱产业。2002年汽车、摩托车制造业完成总产值479.47亿元,增长23.7%。摩托车产量占全国同行业的28,汽车产量占全国汽车行业的6。在重庆,汽车、摩托车行业的生产企业集中度较高,长安、庆铃、重汽三大集团占全市汽车产值的93.98;嘉陵、建设、力帆、隆鑫、宗申五大集团占全市摩托车产量的89.19。摩托车的出口继续增加,居全国第一,汽车出口取得突破。虽然在2002年重庆的摩托车制造业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同时,也临近生长曲线的顶端了。相反,重庆的汽车制造业却有着

14、非常诱人的市场前景,如。因此,未来摩托车、汽车制造业的重心将在一定程度上朝汽车行业转移。天然气化工 化学工业一直是重庆的支柱产业之一。2001年重庆市化学工业完成工业产亿元,比上年增长了9.8。重庆化学药在全国有较强的优势,化学原料药产量约占全国的4.4,居全国第10位。2001年化学原料药出口交货值亿元,居全国第11位。目前重庆市的天然气化工产值占据化工总产值比重的40%。重庆拥有天然气资源优势,其储量占全国储量的15%,天然气化工生产能力在全国首屈一指,现在天然气化工产业链正向着精细化工、医药及日化等领域延伸。 旅游业重庆具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该行业的前景是令人可喜的。重庆规划在未来的7

15、年间,投入153亿打造旅游强市。2003年至2010年的重庆市旅游发展总规划已正式出台,该规划将重庆旅游资源划分为三大片区:以主城区为核心的都市旅游圈、以万州区为中心的三峡旅游区、以黔江为代表的乌江画廊与黔江民族风情旅游协作区。重庆市旅游发展总规划一共分为2个阶段,前期投入81亿,后期为72亿,时间从今年至2010年。保险业重庆保险市场进一步发育,保费收入、承保风险总额及保险赔付等主要指标均大幅增长,保险对重庆经济和人民生活的保障作用日渐现。同时,也一定侧面的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转变。重庆市保险业务状况200020012002保险金额(亿元)保费收入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赔款支出(亿

16、元)财产保险人身保险机构个数149194从上表可看出2002年财产险保费收入增长17.5;人身险保费收入增长46.7。全年共赔偿和给付各类保险金中财产险赔款增长28.2;人身险赔款及给付增长24.2。重庆市保险业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地产业近年来,重庆市加大了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力度,来适应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需要,使房地产业成为拉动重庆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且这也将是今后一段时期的方向。重庆市的房地产业呈稳步发展态势,从近几年房地产业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重庆市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状况199920002001经营总收入(万)7885829368221233020土地转让收入

17、(万)188533310446392商品房销售状况(万)6783837638101023896房屋出租收入(万)157511651827629其他收入(万)75595123390135103经营税金及其附加(万)332744580363771利润总额(万)-48348-17588234重庆市2000年和2001年房地产开发统计数据对比完成投资施工面积竣工面积新开工面积小计住宅小计住宅小计住宅小计住宅200014073283318968496221290969200119711136542508102173816611259增长率4152293220192930重庆市2000年和2001年房地产

18、开发统计数据对比销售面积(万平方米)售予个人面积(万平方米)销售额(亿元)售予个人销售额(亿元)小计住宅小计住宅小计住宅小计住宅2000580491536473785368502001746635689612108729369增长率2929292938363738主管城市建设的副市长黄奇帆分析重庆房地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时指出:重庆成为西部国际性的大都市是西部大开发的必然。另外,重庆规划未来将是一个以主城区为中心的中等城市、卫星城市等共同组成的城市群。对房地产业来说,这就意味着发展机遇不仅仅停留在主城区,各中等城市、卫星城都将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另外,重庆市本身的基础设施的完善也为房地产业的发展提

19、供一个平台。建筑业近几年,重庆市建筑业所完成产值的变化如下表:年份企业数(个)建筑施工产值(万元)建筑业增加值(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万平方米)200017853486579945158200117214368064120829620021755200相对于全国其他城市来说,2002年重庆建筑业总产值排行14,房屋竣工产值排行1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排行8。重庆建筑业近几年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重庆房地产业、基础建设的发展。随着重庆房地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建筑业的长足发展势在必行。 商贸流通业重庆的商贸相对于西部其他地区来说具有相对优势。商贸流通也已经

20、发展成为全市的重点行业。2001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9.33亿元,比上年增长8.7,居西部各大城市的首位。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01.89亿元,占全市的43.17。随着重庆商贸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重庆现在正在逐渐成长为长江上游的商贸中心。5. 宏观经济运行状况重庆的经济宏观环境运行进入了一个稳定和较快速发展的阶段,而且这种稳定和快速的发展在不出现意外的情况下将会持续到以后多年。2003年初,市长王鸿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未来五年重庆累计将完成7000亿元人民币固定资产投资,基本建成“枢纽重庆”、“数字重庆”框架。同时,该报告确定了未来五年重庆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力争国

21、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2007年经济总量达到3200亿元人民币,在2000年基础上翻一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万元。另外,该报告还指出未来五年重庆将立足于构建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加快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打造“中国汽车名城”和“摩托车之都”,建设全国重要的天然气化工和精细化工基地、现代中药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建设长江上游最大的信息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环保产业基地。GDP2002年,重庆的GDP总量达到1971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在23位。 GDP的增长率重庆的经济总量的虽不高,但其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较快速发展的时期,从近几年重庆的GDP增长速度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较

22、就可以看出:1全国GDP增长率 2重庆GDP增长率5.2 产业结构重庆的三次产业同步增长,产业结构逐渐趋于改善。2002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15.78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26.45亿元,增长13.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28.87亿元,增长9.2%。1第一产业 2第二产业 3第三产业 社会消费品据了解,三大需求中,投资消费担当经济增长的主动力,2002年投资对重庆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百分之六十。另外,消费品市场有所回升。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3.05亿元,比上年增长9.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1.14亿元餐饮业实现69.73亿

23、元;其他行业实现212.18亿元。1批发零售贸易 2餐饮业 3其他行业按行业划分的消费比例分区域看,2002年。1都市经济发达圈 2渝西经济走廊 3三峡区生态经济圈按区域划分的消费比例物价2002年重庆市场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9.6,比上年价格总水平微降0.4个百分点。分类别看,衣着、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降幅较大,分别比上年下降了6.5%、4.4%和3.2%;食品价格下降1.3%,烟酒及用品价格下降1.6%,交通和通讯价格下降0.6%,娱乐教育文化价格上涨5.5%,居住价格上涨4.1%。5.4 固定资产投资2002年,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

24、快速增长,投资结构继续改善。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95.66亿元,比上年增加193.84亿元,增长24.2%。其在各方面的投资比例如下图所示:1基本建设投资 2更新改造投资 3房地产开发投资 4其他投资6. 城市化进程6.1 城市化现状大城市、大农村并存,城市化水平低重庆幅员面积万平方公里,既有广大的农村地区,又有特大型城市,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重庆现辖40个区县(自治县、市),近3/4的区县属于农业区县。1998年末全市总人口为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只有万人,而重庆主城六个区的非农业人口就有万人,是全国有名的特大城市。城镇体系不合理重庆现有7个建制市,645个建制镇。其中,特大城

25、市一个,即重庆(城)市;2050万人的中等城市两个,即万州区和涪陵区,不仅数量少,而且规模小;10万人以上的小城市6个,江津市、合川市、永川市、南川市等;其余多为人口在5万人以下的城镇。6.3 重庆城市化的目标2005年,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30。2015年,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45。2020年,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50。7. 投资环境分析7.1 经济背景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71.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增幅高于上年1.3个百分点,是重庆成立直辖市六年来经济增长较快的一年。7.2 人文背景 人口2002年末,全市总人口为3107万人,比上年增加10万人。其中乡村人口

26、万人,城镇人口万人,城市化率为36.4%,比上年末提高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9.4,死亡率6.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主城九区人口:渝北区 80.83万 民族分布及人口比例以汉族为主体,此外有49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175万人,其中土家族人口最多,有113万人,其次苗族约52万人,主要分布在黔江开发区的五个民族自治县和涪陵地区。 文化程度15岁及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365万,其中男性:108万,女性:257万。2000年,重庆市城镇失业率为3.5,与1999年持平。人均教育支出显著增加,个人发展潜力提高。据重庆市城调队对主城区居民家庭生活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0年城市人

27、均教育支出496.94元,比上年增长16.0,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9.1,比上年增加了1.2个百分点。对教育的重视,使个人发展空间更为广阔。 居民就业情况2002年,全市就业人员为万人,比上年增加万人,增长0.8%,其中城镇就业人员万人,比上年增长2.9%。非公有制经济及第三产业成为就业的主渠道。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达万人,比上年增长9.0%;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万人,比上年增长5.5%。 人民生活水平2001年,重庆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0.38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0.541,说明重庆城市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已经达到富裕,农村居民也已经达到温饱并接近小康水平。7.3 政府效率1. 政府

28、运行成本更低重庆直辖后,政府运行成本降低,管理层次减少,由原来的省、地区、县、乡四层变成了市、县、乡三层,组织机构更加扁平化。这里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问题:人口数与公务员(包括其他财政供养人员)的比例,全国平均是30:1;西部地区平均是20:1,效率更低一些;重庆是50:1,远远高于全国和西部的平均水平。2. 争取政策支持的优势重庆作为一个直辖市,层次上离北京更近了,向各部委的汇报、请示更容易了,作为直辖市,参照系是北京、上海、天津等老直辖市,重庆的各种问题就更容易得到中央部委的关注、理解,也更容易得到其支持。3. 管理效率提高由于各区县直接受市委、市政府领导,没有了中间层次,效率更高了。一方面

29、,中央各类会议、决策,传达贯彻的速度更快了,同时由于市政府的管理幅度较大,简政放权,使各区县的自主权更大,这更符合重庆的实际。重庆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各区县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状况、区位优势、管理体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各不相同,所以各区县应该有更大的自主权,根据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各具特色的发展大计,这样也有利于调动区县干部的积极性和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促进区县经济发展。4. 减少政府许可、审批项目重庆市政府日前宣布了首批停止施行的政府部门许可、审批项目共44项,并承诺继续进行这方面的清理工作,近期内使现有的政府许可、审批项目减少一半以上。政出多门、审批手续繁杂和办事效率低下,是企业和投资

30、者持续反映的热点问题。重庆市认为,为适应市场经济新体制和西部大开发的需要,必须大力减少各类许可、审批项目。为此,重庆市宣布:依据原四川省、原重庆市各级各类规范性文件设置,重庆直辖后移植过来仍在沿用的许可、审批项目,又没有重庆市政府以上相应文件作依据的,从7月1日起全部停止施行;重庆直辖后依据部门规范性文件设置的许可、审批项目从市政府通告发布之日起全部停止施行。5. 政府具有资源配置权一般的省份,资源配置权在市长手里,由于市区范围所限,没有多少调整的余地;省长管理范围大,有调整的余地,但没有直接的资源配置权,省市两级协调运行的难度和成本就比较大。现在,重庆市同时具有省市两级政府的优势,既有资源配

31、置权,又有调整的余地,调控的力度就更大了,效果也更好。比如说按照国家规定,耕地要“占补平衡”,即城市开发占用耕地,交纳一定数量的耕地占用费,用这笔钱再补偿开垦相应数量的耕地。由于重庆特殊的体制优势和资源优势,就可以把城市开发在近郊占用的土地所交纳的耕地占用费,包干转交给相对边远的区县去开垦土地,保证“占补平衡”,既符合国家政策、降低了耕地复垦成本,又避免了新开耕地的再次占用和补偿,还支持了贫困区县的发展,一举多得。同时,政府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思想不够解放,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还不强;工作方式、领导方式和管理水平还不完全适应新兴直辖市的需要;作风还不够深入等。7.4 开发区重庆有国家级经

32、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巴南、渝北、璧山、合川、永川等10个市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2年获批的国家级开发区,面积平方公里,距市中心3公里,距离九龙坡水陆联运集装箱码头3公里,距江北机场28公里。开发区内设有银行、海关、商检、税务、保险、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区内水、电、气、通信、道路等基础设施完备,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区内开办了260多家外投资企业。开发区正在规划、建设46平方公里的拓展区。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投资综合环境,在中西部20个国家级经开区中名列榜首。由国家外经贸部正式公布的“2001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环境评

33、价”最新结果中,重庆经开区在全国45个国家级经开区中排名第12位,综合得分比前年高出19分。这次国家级的综合评价,包括综合经济实力、基础设施配套能力、经营成本、人力资源及供给、社会及环境和技术创新环境6大方面。重庆经开区在人力资源及供给指标排名中列全国第2位,仅次于天津开发区;在经营成本指标中列全国第4位;基础设施配套能力指标列第11位;技术创新环境指标列第15位;社会及环境指标列全国第17位;综合经济指标列第21位。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重庆经开区技工贸总收入近130亿元;连续4年实际到位外资列全市榜首。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获批的国家级开发区,也是全国

34、五大综合改革试点开发区之一。高新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已初步开发平方公里。区内设有工商、税务、人才交流、金融等服务机构。开发区已初步建成沙中路科技街、石桥铺高科技开发园等。进入开发区的企业已有4000余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28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300余家,投资总额亿美元。 重庆北部新区重庆北部新区面积100余平方公里,包括重庆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拓展区及出口加工区。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基地。8. 居民经济状况人民经济状况以人均收入、消费、储蓄和物价诸方面为衡量依据,可藉以考察国民经济条件的改善、经济环境的变动以及个人生活的改进情况。8.1 居民收入居民人均收入代表平均

35、每一个人所获得的经济报酬,是显示居民生活水平的主要经济指标。薪金仍是城市居民收入的主体,但呈下降趋势。农村居民收入增幅有所加快,工资性收入仍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2001年十大城市人均收支及增幅对比城市可支配收入(元)与北京相差(元)实际增幅(%)消费性支出(元)与北京相差(元)实际增幅(%)消费倾向北京天津-上海沈阳-广州武汉-西安-重庆-哈尔滨南京-根据上表2001年十大城市人均收支比较情况,重庆收支排名第七,但其收入、消费增幅却最低,可见重庆人均收入消费水平均不高,且增幅不大。8.2 居民消费水平以每人的消费的变动,可以看出居民的收入提高后物质生活的丰裕程度。可见,近几年重庆消费品市场有

36、所回升,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逐年增长。重庆市居民服务消费、发展型消费逐步增加,表现在诸如对教育、住房等方面需求高涨,消费支出持续增加,而对一般耐用消费品、日用消费品的需求不旺。目前居民基本生存型的消费已基本实现,在消费转型中,商品结构性过剩状况仍然存在,供需中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解决,缺少新的有效供给以刺激消费需求,市场没有突出的消费热点。8.3 居民储蓄个人财富是否增加,社会资金是否充裕,都可由家庭及民间储蓄的多少显示出来。由上图可以看出,近三年重庆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呈上涨趋势,个人财富积累大幅上升。8.4 物价状况2002年以来,重庆市呈现出经济增长与价格平稳走低并存的格局。一方面,重庆

37、市总体经济继续保持较快速度增长,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从物价方面看,通货紧缩的压力开始缓解。另一方面,在经济增长的条件下,市场价格水平却呈现出平稳下落的态势。具体说来,2002年重庆市市场价格变动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1)农产品价格波动明显,升降不一。(2)主要工业消费品持续下降。(3)服务类价格及居住一直在高位运行,但涨幅下降。9. 重庆发展总体规划及发展阶段直辖以来,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重庆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在最近三年中,重庆GDP增长出现了一个重大转折:以上这种趋势改变了90年代重庆经济增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局面,可以预计,在今后10年里,重庆

38、有可能持续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这是重庆建设与发展新时期的一个开始。只有持续保持这样一个增长速度,才能实现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并实现建设成为国际大都市的战略目标。从国外大都市的经济规律来看,重庆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9.1 枢纽重庆2001年至2005年,以交通建设为重点,实施大规模基础开发,初步建成“枢纽重庆”。构筑“枢纽重庆”的四个框架:基本构筑起以高速公路和城区快速路为骨干、水陆空运输四通八达、通达深度和快捷程度大大提高的综合交通体系;基本构筑起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应用体系、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和“数字重庆”框架,完成重庆数字港建设,成为长江上

39、游的通信枢纽和信息中心。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重庆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三峡库区重庆市代市长王鸿举在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未来五年重庆累计将完成七千亿元人民币固定资产投资,基本建成“枢纽重庆”、“数字重庆”框架。9.2 功能重庆2006年至2010年,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加快推进功能开发,初步建成“功能重庆”。改造提升三次产业的发展水平;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通过实施科教兴农、综合开发、城镇带动和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进程,初步形成重庆特色农业和绿色产业;以增强工商实业综合竞争能力和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

40、加快以技术进步为支撑的结构调整,发展壮大汽车、摩托车、化工医药、名优食品、建筑建材支柱产业,培育发展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环保工程三大高新技术先导产业,改造提升冶金、机械、轻工等传统产业;以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城市服务功能为目标,大力培育旅游、房地产等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培育壮大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物流服务业。通过基础开发和功能开发,实现2010年末全市GDP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经济总量有可能接近5000亿元人民币。9.3 中心重庆2011年至2015年,以资本和资源合理配置为重点,整合集聚要素开发,初步建成“中心重庆”。实现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

41、济中心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金融保险、货币融通拆借、贸易流通、物流仓储、技术信息、国土资源等要素市场建设,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技术信息的支撑作用、国土资源的优化配置的基础作用。实行开发开放战略,集聚市内外、国内外各类要素资源,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增强重庆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的聚散和辐射功能。9.4 都市重庆2016年至2020年,以经营城市和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为重点,开展综合竞争能力的全面开发,初步建成“都市重庆”。城市化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大城市水平,重庆经济总量在2010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力争达到1000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和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城市水平。形成以“三种新

42、两枢纽一基地”(长江上游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教文化信息中心,交通枢纽和通讯枢纽,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产业基地)为核心内容的都市发达经济圈;以建设大中城市连绵区和产业密集带为核心内容的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构建起各具特色、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三大区域经济新格局。把城市建设成为具有“江城”、“山城”特色的山川秀美的山水园林城市。拟在用更长一点时间初步建成国际大都市。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主任、著名经济学家刘吉近日指出:“重庆提出用20年实现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目标,但是我认为,就重庆具备的条件来看,重庆应该有这样的壮志:在10年以内提前实现。”第二章 重庆外部环境分析重庆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黄奇帆日前

43、在给重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作经济形势分析报告时说,重庆虽然不是特区,但是重庆从国家享受的优惠政策却远远超过了东部的特区,成为不是特区的特区,比特区还要特的“特区”。重庆目前可以说是“不是特区的特区、比特区还要特的特区”。随着重庆直辖和国家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庆因其特殊的地理区位,目前重庆面临快速发展的四大机遇。一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二是三峡工程建设、三峡库区建设的机遇;三是重庆直辖的机遇;四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这四大机遇构成重庆突出的外部环境,同时这种四大机遇集于一身的机遇,是重庆独有的。1. 投资、贸易、合作1.1 吸收外来投资重庆市副市长陈际瓦日在会见来访的美国西雅图

44、市代表团时说,重庆市将从五个方面改善投资环境,为外商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陈际瓦说,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重庆市政府将更加重视对外开放,并着力加强投资环境的整治力度,具体抓好五个方面:一是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二是建立完善的法制环境,三是建设稳定透明的政策环境,四是建立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五是培养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人文环境。 现状分析近年来,重庆吸引外资的能力有所加强。2001年,重庆市吸收外资项目中,合同资金超过1000万美元的大项目12个,项目平均金额257万美元;长安福特汽车、天维新材料、腾辉地维水泥、融侨房地产等一批规模大、质量高的外商投资企业成功兴办。同时,重庆市已经与国外8个城市建立

45、了友好城市关系,并拥有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企业30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25家在渝投资。2001年,共有36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来渝投资。另外,部分行业吸收外资增幅明显,主要涉及房地产业、制造业、批发零售餐饮业。 政策重庆市政府制定了规范政务管理改善投资环境的决定及6个配套文件,从实行政务公开、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等方面作出了严格规定。又采取了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即“十个一批”)措施,逐步建立并完善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服务体系。为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对外来投资者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一个地点收费、一个中心投诉”的“一站式”服务,由市政府有关领导任值班

46、长,各相关单位派员集中办公,管理和办理外商投资及“三资”企业成立前后的各有关事宜。1.2 对外贸易 现状分析:近几年,重庆市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加大外贸进出口经营权的审批力度,截至2001年底,各类外贸经营企业已达481家。其外贸额保持较缓慢增长(如下表所示):199920002001进出口总额121044178547183384进口总值720057902573136出口总值4903999522110248 存在的主要问题:重庆市对外贸易规模小、外贸依存低、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不大。2001年,重庆市外贸依存度为8.68%,远远低于全国40%的平均水平。出口商品仍是摩托车一枝独秀的局面,新的拳头出

47、口产品尚未形成,工业结构调整任务仍很艰巨,农产品出口仍以粗加工产品为主,高科技产品出口比重仍较低。进口商品中先进设备比重不高,对促进全市经济结构调整作用不太明显。1.3 经济技术合作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2001年,重庆市对外劳务合作的经营环境继续得到改善,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由政府搭台、外经贸与劳动部门联手、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的国际劳务市场。2001年,重庆市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同、咨询设计合同金额1.15亿美元,完成营业额6700万美元,新派出劳务人员2350人,年末在外人数5016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0、15、16和36。截至2001年底,全市累计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设计咨询合同

48、金额8.8亿美元,共派出23752人次。 与港、澳、台的经济往来2001年重庆市与港澳台的经济往来情况金额单位:万美元客商数量出口进口合同外资实到外资香港52400665092163211266澳门2622009台湾36758319914381410到重庆投资的港澳台资企业主要涉及制造业、房地产业、酒店业、旅游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商业、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领域。2. 三峡工程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极大地促进了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三峡工程有关资金(移民、地质灾害防治、交通设施的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等)的投入、全国各地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和开发性移民的实施,都给重庆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49、。 2.1 在移民中发展为了紧紧抓住三峡机遇,重庆市委、市政府把三峡移民工作列为“立市之本”。从1993年至2002年底,重庆市三峡库区完成移民静态投资202亿多元,库区的交通设施得到根本改善:万州机场的兴建、库区港口码头的复建,以及投资11亿元修建的全长1735公里的库区沿江移民公路,对库区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在实施城镇搬迁中,使库区城市化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借助三峡工程在国内外的巨大影响和国家给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近年来重庆市引进了美国施格兰集团、汇源集团、中国华阳集团等大型企业,培育和扶持了三峡建设集团、三峡牧业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同时库区利用国家投资建设了移民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的

50、水利工程70处,治理、改造和扩建了移民安置区40座中小型水库,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移民的生产条件。在库区淹没迁建企业实行结构调整,据此,重庆三峡库区的1397户淹没工矿企业规划调整为389户,一个个优质工业新区在库区兴起。2.2 对口支援截至2001年9月底,全国对口支援重庆市的各类资金累计达到88亿元,其中经济合作类资金73亿元,无偿援助5.6亿元,实施经济合作类项目1800余项,有力地促进了重庆市移民搬迁和经济发展。全国各省市通过在库区实施合作项目,解决了搬迁企业近两万人的就业。同时,国内一批明星企业进军库区,嫁接和改造了一批搬迁企业,推动了移民企业迁建顺利进行。如上海白猫公司投资4100万元

51、与万州五一日化公司合资组建的白猫(重庆)有限公司,成为万州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成功典范。截至今年9月底,重庆库区引入社会公益性资金6亿多元,其中大部分用于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性项目建设。对口支援不但为库区带来了资金、技术、品牌,而且引入了新的思想观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2.3 推进库区环保另外,三峡工程的建设,还有力地推动了重庆市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国家投资上百亿元用于库区生态环境保护,投资40亿元治理库区地质灾害。近两年,重庆市已有152个滑坡体项目纳入近期治理。第一批13个区县规划建设的19座污水处理厂和5座垃圾处理场早已开工建设;总投资亿元的第二期3座污水处理厂也于近日开工。2.4

52、 对航运的变数重庆拥有680多公里的长江段,还有嘉陵江、乌江等重要支流,历来就是长江上游水运集散中心。因此,重庆市提出了打造长江上游水路枢纽的战略目标:在未来8年内,斥资147亿元,全力打造长江上游航运中心。而三峡工程就成了重庆航运效益最显著的枢纽。 航道三峡成库后,总体上将使重庆的航道从3000公里增加到6000公里,新增航道68条,万吨级船队可以常年出入重庆。其中一级航道可达527公里,占总里程的17.5,从而结束重庆没有一级航道的历史。重庆市的航道建设将形成干支相通、通江达海的航道网络。 通航能力到2010年,整治后的长江重庆段的通航能力将由现在通行1000吨级提高到3000吨级,年通过

53、能力由1975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航运成本下降30左右。 港口诸多港口将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大中小结合的港口群。到2010年,预计规划港口建设重点项目达49个,总投资近45亿元,港口货物吞吐能力突破8000万吨大关。航运结构调整也是重庆打造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三峡工程有关设备如大型变压器的制造,也推动了重庆工业制造能力和科技水平的提升。3. 西部大开发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给重庆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西部开发已成为当前重庆上下的热点和各项工作的中心。英国外交部贸易国务部长、英国贸工部贸易及投资部长在接受采访时说,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为中国西部地区带来富裕的一个令人振奋的举措,

54、我们相信在良好的投资气候下,英国商家会到中国西部发展,特别到重庆发展。3.1 西部大开发将给重庆带来历史的六大发展机遇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日前在重庆宣布,为支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未来三年内这家银行将向重庆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总额为亿元的贷款。开发银行就此与重庆市签署了相关金融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这些贷款将投向重庆市正在或将要实施的11个基础设施项目,其中公路5项、城建4项、机场扩建与电力各1项。 西部大开发将为重庆构筑西部功能最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带来历史性机遇; 西部大开发将极大地推进以三峡库区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建设; 西部大开发将极大地促进重庆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结构调整; 西部大开发

55、将加快重庆科学教育发展,利于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育的基地; 西部大开发将有力地促进重庆改革开放进程; 西部大开发将进一步加强重庆与西部各省区、长江沿江各省市的经济合作,通过联合协作,构建西南经济区、长江沿江经济带。 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陈旧的思想观念,社会运转效能不高,市场主体发育不够,人才缺乏及劳动力素质不高,将形成重庆发展新的瓶颈制约; 冶金、机械等传统产业优势逐渐弱化,新的优势产业尚在培育形成之中,将对重庆在西部地区的产业优势地位提出挑战; 西部其它重点区域加速发展将对重庆在西部开发中的发展形成竞争态势。3.3 近期目标: 经济总量。国内生产总值五年内年均增长8%,全市人均

56、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 基础设施。基本构筑起较为完善的国民经济进出设施体系。其中,高速公路新增累计690公里,新增铁路干线600公里以上,航空运能达1000万人次/年,信息港服务功能居西部之首。 生态环境。全市生态环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重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控制,城市环境质量显著改善,退耕153万亩,还林(草)44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三峡库区水质总体控制在III类水域标准内。 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汽车、摩托

57、车行业焕发青春。4. 直辖市机遇中共重庆市委常委、副市长黄奇帆认为,重庆直辖机遇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4.1 低行政成本优势重庆3000万人口,由于直辖体制,全部吃皇粮的才52万人,约60:1。全国吃皇粮30:1,西部地区是20:1,重庆只有全国的一半,西部的三分之一,重庆行政成本相对低较。若按西部标准,可达150万,按全国平均可达100万,每年将增加50100亿财政支出,这样财政就几乎成为吃饭掉财政都不够了。4.2 高效率优势重庆没有地市这个层级,信息传递快,中央精神很快就到了区县,市里的决策一天也可到区县,区县情况同样很快就可以到市里;向中央要求支持的过程也更短,到中央部级单位,不必像原来经

58、过四川,可以一步到位,办事决策效率高。东西联动的体制优势重庆地处西部,可以享受西部开发的各种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北京、上海、天津等东部直辖市能够获得的政策,重庆也能获得,可以说是左右逢源,东西联动。4.4 大城市带大农村优势重庆主城区400万人的大城市及城市群带动着8万平方公里的农村,它不是包袱。农村有丰富的低价劳动力、土地资源、地下资源、农产品可以供应城市发展。其它几个直辖市是没有的,始终有行政边界的区隔。例如主城区房地产开发征用耕按政策要垦复土地,在远郊区县垦复成本就低,在近郊区垦复成本就高。土地整理是按城市为单位算帐,其它城市的土地必须在小市区内平衡,整理成本万多元;而直辖市可以在全市平

59、衡,大城市房地产开发支持了边远县发展,只有重庆有这个优势。4.5 行政杠杆和经济资源一体化优势经济要素如土地、金融、商务等要素一般集中在市里,如果其它省政府要运作,必须经过市里,而里要改变什么政策,要经过省里,省市两块之间需要啮合。重庆直辖市的行政资源、行政权力与经济要素是揉在一起的,会带来解决问题的高效率。4.6 人才集聚优势整个直辖市有人才蓄水池作用,得到的经济信息知识更浓一些。干部多是厅局级的,接触层级高,区县领导到中央党校学习接触的也是地厅级干部,接受的国家政策、知识层面都锻炼了干部,区县干部水平会比一般地方更高一些。重庆直辖的这种体制优势,具有潜在的动力作用,短期看不出多少,时间长了

60、,体制优势就会转化成发展动力,形成真正的发展优势。5. 城市竞争力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一个城市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与其他城市比较,在资源要素流动过程中,所具有的抗衡甚至超越现实的和潜在的竞争对手,以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最终实现城市价值的系统合力。中国社会科学院采用严格的实证分析模式,通过对城市竞争力理论的研究和实证分析,对全国24个城市竞争进行了全面评价。其对重庆的具体评价是:在资本竞争力方面,资本实力和金融控制能力强,但其企业获得资金的成本相对较高;基础设施表现较好,尤其是社会和对外基础设施;同时在环境、秩序、制度、文化等竞争力方面都有较好的表现。重庆在人才竞争力方面,除劳动力数量及增长优势明显外,其人才整体素质、潜力和培养等方面竞争优势正在提高;科技转化能力等指标也有待提升;在综合区位竞争力方面,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腹地辽阔、资源最丰富;在政府管理能力、开放竞争力方面优势应加强。其结论是:重庆城市竞争力在西部地区第一,被评为“西部最具竞争力的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