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 关于大学生对高校反恐问题认识的调查分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0573456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word】 关于大学生对高校反恐问题认识的调查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word】 关于大学生对高校反恐问题认识的调查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word】 关于大学生对高校反恐问题认识的调查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word】 关于大学生对高校反恐问题认识的调查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ord】 关于大学生对高校反恐问题认识的调查分析(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关于大学生对高校反恐问题认识的调查分析第2期2010年4月华北电力大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NorthChinaElectricPowerUniversity(SocialSciences)NO.2April2010教育理论与实践关于大学生对高校反恐问题认识的调查分析汪庆华,宫凯(华北电力大学学生处,北京102206)摘要:高校恐怖事件及高校反恐怖问题是一个涉及高校,学生和政府,媒体,社会之间的互动过程,因此探讨高校学生对恐怖事件的反应及对高校反恐怖问题的认识就具有较高的理论导向和实践价值.本丈主要基于对部分高校学生反恐调研报告的数据,对大学生关于高校恐怖事件及高校反恐怖问题的认识进

2、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充分的数据支持和理论支撑的基础上,总结得出高校在处理恐怖事件实践中存在漏洞与缺陷,进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关键词:恐怖事件;反恐怖;信息披露;自我心理恢复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03(2010)01一Ol12一O5一,引言在中国倡导和谐社会理念的大环境下,高校恐怖事件及恐怖问题是一股不和谐的逆流,如果放任这股逆流恣意增长和壮大,将严重影响社会的整体结构和秩序,给世界和平带来不可估量的侵害和损失.可见,对高校恐怖事件及反恐怖问题进行研究具备必要性和重要性,是历史和时代的要求,是亟待解决的实用性课题.高校恐怖事件及高校反恐怖问题是一个涉及学

3、校,学生和政府,媒体,社会机构等组织的互动过程,高校反恐怖应急反应的有效性取决于各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对大学生关于高校恐怖事件及高校反恐怖问题的认识研究分析为该课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向,进而为课题提供良好的理论奠基和实践支撑,因此探讨高校学生对恐怖事件的反应及对高校反恐怖问题的认识就具有深远的理论导向和实践价值.为了了解学生对高校恐怖事件及高校反恐怖问题的认识,课题组精心设计了一套问卷,对来自15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采取随机发放形式,共发放问卷300份,其中回收299份,有效问卷299份,回收率及有效率为99.67.因该调研数据来自各大不同高校,跨度之长,广

4、度之大很好地证实了数据的合理性和典型性;因该调研数据较高的回收率和有效率,充分地佐证了数据的正当性和科学性.二,调研数据分析(一)大学生对恐怖事件的关注和认识由于国内外恐怖事件话题的敏感性,大学生自身的文化结构和知识层次使得其对此类事件的关注较为密切.如表1问题一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各类国内外恐怖事件表示关心和较关心的比例达到64.88,表示关心程度一般的学生比例占27.42,表示不太关心或者不关心的学生比例仅占7.69%.如表1问题二所示,对于导致国内外恐怖事件的各种因素的调查结果来看,高校大学生普遍认为诱发恐怖事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传统的宗教,文化,民族,地域,贫富差距间的相互冲突以及

5、出于政治目的行为,但对于心理疾病等新因素诱发恐怖事件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反应出大学生对恐怖事件的理解还停留在传统观念的基础上.牧稿日期:20100118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项目”高校反恐怖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8WD2191)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作者简介:汪庆华,男,华北电力大学学生处处长,教授;宫凯,男,华北电力大学学生处讲师.汪庆华等:关于大学生对高校反恐问题认识的调查分析l13如表1问题三所示,对于恐怖事件应具备的特点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恐怖事件相关特点的认识较为统一,普遍认为恐怖事件的特点包括暴力性,突发性,政治性,恐怖工具性,受害者无辜性等.与此同时,调

6、查对象中选择暴力性和受害者无辜性的比例分别高达91.3O和89.63%,可见大学生内心首先认定恐怖事件本身具有暴力伤害的特性,同时受侵害的客体往往带有无辜性.表1大学生对恐怖事件的关注和认识(二)大学生对恐怖事件危害性的看法如表2调查显示,认为恐怖事件最大的危害是伤及无辜生命的大学生群体比例高达6O.54,认为会破坏社会稳定的比例为36.45.这表明大学生群体有较强的生命意识,出于自身生命安全的思考,普遍认为恐怖事件首要的影响以及最大的危害是造成无辜伤害,波及恐怖事件范围内的所有群体的生命安全,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担心恐怖事件发生后会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威胁到自身的正常生活环境.与此同时

7、,认为恐怖事件会破坏国家统一的大学生比例仅占到3.01,这一方面说明大学生对当前政府的反恐怖危机处理能力很有信心,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反应出大学生在思考和面对恐怖事件时,出于自身生存的本能考虑,更多的是关注自身的切身利益和生命安全.表2大学生对恐怖事件危害性的看法问题4:你认为恐怖事件最大的危害是(三)大学生对国外典型校园恐怖事件的认识在对大学生进行国外典型校园恐怖事件认识状况的调查中,课题组选取了2004年发生在俄罗斯的着名的”别斯兰人质危机”事件作为案例进行测试.如表3(1)测试结果显示,高达78.93的受调查大学生表示不知道2004年发生的俄罗斯“别斯兰人质危机”事件,仅有21.07

8、%的大学生表示知道这个事件.而在对选择”知道”的63个样本进行的进一步的调查分析发现,仅有69.84的学生准确知道俄罗斯”别斯兰人质危机”事件是一场典型的校园恐怖袭击事件,30.16%的学生对事件性质做出了错误的判定.调查结果充分说明,我国在校大学生对国外发生的一些典型的,着名的校园恐怖袭击事件关注度十分不足,对事件性质的深人了解不够,一定程度上造成对校园恐怖事件危害性和危机预防意识的淡薄;同时,很大程度上也侧面说明了当前在我国开展校园反恐怖问题研究的巨大现实意义和必要性.表3(1)大学生对国外典型校园恐怖事件的认识问题7:你知道2004年发生在俄罗斯的”别斯兰人质危机”事件吗:注:第7题如果

9、你选择B请你直接做第11题问题8:你认为俄罗斯”别斯兰人质危机”是一个什么性质的事件:内容霎样本(63)12l44比例(%)19.051.5969.84没概念,不太清楚69.52此外,在对选择”知道”的63个样本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如表3(2)问题9所示,73.02的大学生认为类似俄罗斯”别斯兰人质危机”性质的事件在我国校园中不会发生,说明学生对于我国公共安全有着较高自信;同时,也有26.98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忧患意识,认为有出现114华北电力大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上述事件的可能.当进一步问及做出相关判断的主要依据时,如表3(2)问题10所示,5O.79的大学生选择了”当

10、前我国基本政治经济社会环境”,21.5的学生则根据校园的安全防护条件和措施做出判断,而同样有34.5%的学生判断来源于已了解的国内此类事件的发生情况.说明国内大学生对于此类事件的都有着各自的认知方式,缺乏系统性的,科学统一的判别依据.表3(2J大学生对国外典型校园恐怖事件的认识问题9:你认为类似俄罗斯”别斯兰人质危机”性质的事件会在我国校园中发生吗:问题1O:第9题中你得出相关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基于(四)大学生对我国校园恐怖事件的认识如表4问题11调查显示,53.51的大学生对”校园恐怖事件”的第一感觉是感兴趣,认为”危言耸听”和”不知所云”的大学生比例则分别占到了23和2O.这一比例分布表明对

11、于校园恐怖事件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仍然有近半数的同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此外,在主要针对2003年发生的北大清华爆炸事件以及2007年发生的徐州大学生铊中毒事件的进一步测试中,如表4问题12结果显示,有超过半数的受调查大学生表示没有听说过这两个事件,而对事件进行过详细了解的大学生比例仅仅为5.69.从这一数据中可以充分看出我国大学生对校园恐怖事件缺乏基本的关注和重视,信息来源非常匮乏,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对校园恐怖事件问题的淡漠以及社会危机意识的淡薄.与此相对应,在对我国高校范围内发生恐怖事件的看法相关调查中,如表4问题13结果所示,却又有6O.87的大学生认为我国校园恐怖事件有蔓延的趋势,需要

12、防微杜渐,进行积极防范;这一结果又充分说明了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认为需要对校园恐怖事件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对待校园恐怖事件上大学生的现状与期望之间的强烈反差,充分说明了当前开展高校反恐怖教育与研究的必要性.表4大学生对我国校园恐怖事件的认识问题11:当第一次听到”校园恐怖事件”这个词的时候,你的第一感觉是问题12:你对2.003年发生的北大清华爆炸事件以及2007年发生的徐州大学生铊中毒事件:问题13:你对我国高校范围内发生恐怖事件的看法是(五)大学生对我国高校进行反恐怖问题研究的认识如表5问题14调查显示,高达91.64的大学生认为我国高校进行反恐怖问题研究存在现实需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仅有8.

13、36的大学生认为开展类似研究离现实需求太远,没有实际意义.这一调查结果更为直接地说明了在校园中进行反恐怖问题研究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认同,开展高校反恐怖教育与研究具有现实必要性.与此同时,在对校园恐怖事件的界定问题的调查数据显示选择各选项的大学生比例无显着差异,且各项比例数值较低,这在表5问题15的调查结果能够充分地证实,这说明在校大学生对于校园恐怖事件如何进行主观界定判断缺乏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界定依据,无法做出准确的判定.这一结果也在很大程度上侧面凸现当前针对大学生开展科学必要的反恐怖教育的现实需求.(六)大学生对当前高校危机处理能力和反恐怖体系的认识高校大学生对学校在应对突发性危机事件方面

14、的工作和能力不是十分满意,认为当前的制度和工作还存在很多潜在的隐患,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危机应对的基本现实要求,这也就为高校开展反恐怖应急反应的研究和建设工作提出了现实需求.如表6问题16调查显示,对于当前高校应对各种突发性危机事件的能力水平和实际效果,只有34.45的大学生认为较好或很好;大部分大学生倾向于认为高校在危机应对能力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汪庆华等:关于大学生对高校反恐问题认识的调查分析115样本(299)比例()8729.1O表6大学生对当前高校危机处理能力和反恐怖体系的认识内容样本(299)比例()良好的反恐怖日常思想教育体系I7658.86科学的反恐怖日常化组织协调机构2377

15、9.26有效的反恐怖日常化应急预案体系23478.26针对性的反恐怖日常化应急演练机制22876.25与此同时,如表6问题17调查数据显示,受调查的大学生群体普遍认同科学有效应对高校恐怖事件的操作体系应包括良好的高校反恐怖日常化思想教育体系,科学的高校反恐怖日常化组织协调机构,有效的高校反恐怖日常化应急预案体系以及针对性的高校反恐怖日常化应急演练机制.高校反恐怖工作应从思想,组织,制度,管理,设备以及演练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建设.(七)大学生对高校信息依赖和信息披露的看法从信息的依赖程度来看,学校通告和报纸最值得重视(如表7问题28显示),有超过6O的同学对学校有关通告最为信任,其次是报纸,相比

16、之下大学生对网络以及同学之间流传的信息则不太信任.值得注意的是,当面对有关校园恐怖事件的有关信息时,大学生的充分信任使学校在此类事件中具有毋庸置疑的权威性,学校通告具有其他媒体所不具有的有效性,所以学校应该在此类事件上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从而有效的引导同学们的思想和舆论,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从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恐慌或骚动.但不容乐观的是,相比大学生对学校在危机事件中的高度信息信赖而言,学校的信息披露还存在很大问题,无法令大多数同学满意,学校在信息披露及时规范方面以及尽可能公开信息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如表7问题29调查显示:认为学校在有关校园危机事件相关信息披露方面公开,透明,及时或比较公开,透明,

17、及时的大学生比例达到54.28;但同时有45.82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在公开信息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表7大学生对高校信息依赖和信息披露的看法问题28:面对有关校园恐怖事件的信息,哪一种信息使你感觉更加可信问题29:你觉得所在学校对有关校园危机事件的相关信息披露做的如何:(八)大学生对自我心理恢复和调节的看法在被问及有关经历校园恐怖事件之后最需要的帮助时,从表8问题31调查结果中,我们不难发现,近半数的同学选择了有效的心理辅导,近三分之一的同学选择了他人的关怀与倾听,说明大学生在经历危机事件之后通常更需要一种心理上116华北电力大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的疏导,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学校应该更

18、加重视学生的心里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当然也要考虑到部分同学对于物质补偿的关注,从心理和物质等多个方面保障大学生在经历校园恐怖事件后得到有效的恢复和治疗.与此同时,如表8问题32调查结果显示,在经历校园恐怖事件后大学生自我调节和恢复的方式选择上,有41.81的大学生认为最有利的方式是与父母,老师进行积极交流寻求帮助,27.76的大学生选择了借助心理专家积极进行心理恢复;另外3o.43的大学生则选择了依靠自己的调节.通过数据比较不难看出,大学生更喜欢通过与他人交流的方式来进行自我心理恢复.这就为学校更好地帮助学生心理恢复提供了思路和方向.表8大学生对自我心理恢复和调节的看法问题31:假设你刚刚

19、经历校园恐怖事件.你最希望得到哪方面帮助问题32:假设你刚刚经历校园恐怖事件,你认为下列方式中最有利于自我调节和恢复的是:三,结论及可行性建议以上调查显示,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前瞻性,结合调查分析过程可得出基本结论,即当前在我国开展校园反恐怖问题研究的巨大现实意义和必要性,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内外恐怖事件话题的敏感性,使得大学生对各类国内外恐怖事件普遍表示出很强的关注程度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基础条件.这突出显示了在我国开展校园反恐怖问题研究的巨大现实意义.第二,由于受知识水平的限制,缺乏反恐怖相关知识教育,大学生对恐怖组织的界定,校园恐怖事件的界定等问题存在一定的错

20、误认识,加之调查显示大学生社会危机意识普遍比较淡薄,这明晰表明了在我国开展校园反恐怖问题研究的必要性.上述调研数据分析及结论的意义就在于为我国高校对反恐怖事件处理机制的完善提供了思维方向和扩大了改进视角,具体而言,有以下建议:第一,高校反恐怖工作应从思想,组织,制度,管理,设备以及演练等各方面全方位进行建设和多元化构建.当前高校大学生对学校在应对突发性危机事件方面的工作和能力不是十分满意,认为当前的制度和工作还存在很多潜在的隐患,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危机应对的基本现实要求.与此同时,受调查的大学生群体普遍认同科学有效应对高校恐怖事件的操作体系应包括良好的高校反恐怖日常化思想教育体系,科学的高校

21、反恐怖13常化组织协调机构,有效的高校反恐怖日常化应急预案体系以及针对性的高校反恐怖日常化应急演练机制.因此,各大高校应致力于反恐怖事件处理机制的全方位建设和多元化构建,很好地协调思想,组织,制度,管理,设备以及演练各环节的功能发挥,”硬件”和”软件”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第二,学校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大学生在经历危机事件之后通常更需要一种心理上的疏导,在校园恐怖事件的事后恢复工作中,学校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心理监看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防患于未然,要积极联系老师和学生家长,为学生的心理恢复交流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聘请一定数量的心理医生和专家介入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方式.不但要相信大学生可以依靠自己坚定的信念走出校园恐怖事件的阴影,也要明白外界的帮助和交流能够更有效的推动校园恐怖事件影响范围内的学生群体的心理恢复.第三,信息披露透明,信息更新速度化,培育良好的”阳光信息机制”.从信息的依赖程度来看,有超过60的同学对学校有关通告最为信任,当面对有关校园恐怖事件的有关信息时,大学生的充分信任使学校在此类事件中具有毋庸置疑的权威性,学校通告具有其他媒体所不具有的有效性,所以学校应该在此类事件上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从而有效的引导同学们的思想和舆论,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从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恐慌或骚动.(责任编辑:杜红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