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本土化实施研究硕士优秀论文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0571029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43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本土化实施研究硕士优秀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本土化实施研究硕士优秀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本土化实施研究硕士优秀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本土化实施研究硕士优秀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本土化实施研究硕士优秀论文(7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3届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学校代码:10718 学 号:J10115陕西师范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题目: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本土化实施研究论 文 作 者: 刘宏 指 导 老 师: 李继峰 教授 专业学位类别: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领域: 学科教学(语文) 二0一三年四月Professional Masters Degree paper in 2013 University Code:10718 ID:J10115The Resarch into “Student Guidance localization of the high school language implementation”Gra

2、duate: Liu HongSupervisor: Professor Li JifengDepartment: College of ArtsMajor: Curriculum & Instruction TheoryStudy direction: Chinese Curriculum Theory Completed in April 2013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或他人已申请学位或其他用途使用过的成果

3、。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本学位论文若有不实或者侵犯他人权利的,本人愿意承担一切相关的法律责任。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及使用授权声明书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学位论文及相关成果,知识产权归属陕西师范大学。本人完全了解陕西师范大学有关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允许本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和电子版,有权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论文。本人保证毕业离校后,发表本论文或使用本论文成果时署名单位仍为陕西师范大学。保密论文

4、解密后适用本声明。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摘 要新课改以来,反思传统的语文教学,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愈来愈为高中语文同行重视。学案导学模式就是在此背景下逐步登上课堂改革的舞台,这一教学模式经过结合校情再改造后成为很多课改名校的看家法宝。如实施“271高效课堂”的山东昌乐二中、实行“三环节导学”的陕西宜川中学都是使用学案导学走上了良性发展之路。由此,各薄弱学校纷纷取经学习,然后全校统一施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本人所在的陕西省靖边X校也是全面推行山东昌乐二中、陕西宜川中学的课堂改革模式,虽然各个学校提法不同,但核心方式都是借助学案导学。高中语文学案导学在贯彻新课标思想和新教育理论方面有其

5、独到之处,在教学方式改革潮流中独树一帜,自成理论体系,又在课改实践中取得有目共睹的成效。学案导学的使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一改传统教案主宰教学,肢解教材文本,照本宣科的弊病,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讨生成,师生互动合作,使学生学习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和提升。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能落实课改理念和要求,运用得当也能有效提高高考升学率。诸如我校这样的省级标准化高中,在行政性推行过程中,虽然出现了诸多问题,但也收到了一定效果。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以当前学案导学改革热潮为背景,以统一模式实行“学案导学”的靖边X校为例,运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

6、,调研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模式本土化的实施情况;坚持实事求是原则,通过翔实细致的研究,把握其实施现状,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对学案教学进行科学的评价,探求其优势特点和有效性,仔细探究整理学案导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分析、揭示其成因,从而得出客观科学的结论,以求探究并建构提高学案导学模式有效性的策略;笔者从学案、学校、教师、学生四个维度出发,立足亲身实践经验与认识这一基础,同时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实际和学案导学案例,客观地总结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本土化实施成果,提出针对性建议,为广大正在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学校和教师提供某些参考。任何教学改革模式或方法不可能一成不变,必定会存在不足和问题,那么只有运用最新教

7、育理论加以扬弃,使其真正服务于课改和教学,才是追求探索的归宿。关键词:高中语文,学案导学,问题,有效性,对策构建VIIAbstractSince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w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have gradually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flection on the tradi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and the enploration of the effective teaching ways. Learning-guiding mod

8、e boarded the stage of class-teaching reform on this background after modification and combimation with the schools practice,which became their housekeeping teaching ways.Many schools, such as shandong changle NO.2 middle School and Shanxi Yichuan Middle School, have developed their own effective te

9、aching ways by using Learning-guiding mode.And Changle No.2 Middle School is famous for “271 efficient class-teaching mode”, while Yi chuan Middle School is famous for their “3-step leaming-guiding case”.Thus , other schools begin to learn from them and try out this new teaching method , in cluding

10、Jingbian No.3 Middle School where the writer works. Although they mame their teaching ways differently, they develop with the help lr learning-guiding case.Learning-guiding case in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has its unique feature in implementing new curriculum ideas and new educational theory ;an

11、d it developed its own theoretical system with obvious effect in reform practice.The use of learning guiding case fully shows the teaching priciple that the students play a main part and the teacher a leading part,which changes the traditoonal teaching method which has the obvious shortcomings of di

12、smembering teaching material and relying only on tents.The learning-guiding case attaches more importance to ariusing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and guiding the students to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class,to cooperate with the teacher and their peers.Asa result, the studentsstudying ability inprovs

13、 rapidly. This new teaching mode can not only implement the curriculum reform ideas and requirements but also can imprive the proportion of students entering universities if used properly.Althorgh some standardized high schools at the prorincial level, our school for enample,have met many problems i

14、n the process of administrative imple-mentation , they have reached their goal in a cetain way.The innovative point of the artide lies in that the writer makes good use of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observation methocl and case studying methocl together with practice,interview and questiommaire to s

15、urvey the imple mentation kf the learning-guiding case localizating based on the present reform boom,taking Jingbian No.x Middle School as an enampleAnother innovative point lies in that the writer uses the principle of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comvines the pratical taching with the evaluation of l

16、earning-guiding case to enplore its effectiveness and acvantages on the basis of careful ,detailed research.And the writer inspects the kinds of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analyzes and discoves their causes so as to draw the objective and scientific conclusion to enplore and construct the stra

17、tegy of improving leaming-guiding case mode.The writer starts from case,school,teacher and students four dimensions and combines with the reality of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and learning to objectvely conclude the implemen tation results lf High School languageslearning-guiding case” localizatio

18、n from his own practice,wnderstanding and enperience with the aim of offering reference to those who are adopting the mode.Any mode or method cant stand still. However, teaching reform is bound to shortcomings and problems .Then only by using the latest educational theory and leaming how to choose o

19、r give up and making it servr the tedching reform is our ultimate goal.Keywords:Senior Chinese, Learning Plan Guidance, the problem, the effectiveness of countermeasures to build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I第1章 绪论11.1 研究背景及现状11.1.1选题的缘起11.1.2研究现状3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51.2.1研究的目的51.2.2研究的意义51.3研究的方法和思路61.3.1研究方法61.3.2研究路

20、径7第2章 学案导学模式的理论研究与评价92.1“271高效课堂”学案导学模式的概念92.1.1导学案的概念92.1.2“学案导学”的概念92.1.3“271”模式的内涵102.2“271”导学案编制原则102.2.1主体性原则112.2.2探索性原则112.2.3梯度化原则112.2.4创新性原则112.3“271”导学案的组成122.3.1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122.3.2学习目标122.3.3课前预习案122.3.4课内探究案142.3.5训练案152.4“学案导学”的理论依据162.4.1“少教多学”理论162.4.2人本主义理论172.4.3建构主义理论182.5导学案教学评价意义20

21、2.5.1理论意义202.5.2现实意义202.6学案导学的实施效果评价202.6.1提高了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202.6.2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学习能力212.6.3有效整合了教学资源222.6.4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232.6.5语文导学案的最新思想和教育理念24第3章 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操作问题研究253.1 导学案编制操作流程分析253.1.1提前分工,明确任务253.1.2个人研究,初稿研讨253.1.3集体备课,二次研讨253.1.4三级评价,课后优化253.2使用导学案的操作程序263.2.1提前下发,自主预习263.2.2教师批阅,发现问题263.2.3分组合作,讨论解疑26

22、3.2.4展示点评,总结升华273.2.5总结反刍,当堂检测273.2.6归纳反思,课后反馈273.3准备实施“学案导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靖边X校为例)283.3.1学校组织方面管理283.3.2学校的相关评价制度293.3.3学生培训方面303.4编制学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13.5学案内容选择与设计之问题分析323.6语文学科特点淡化之问题分析333.7教师施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33.8学案导学的评价反馈之问题34第4章 提高“学案导学”模式有效性的策略构建354.1学校要重视相关培训与制度建设354.1.1学校要重视全员培训354.1.2循序渐进地推进学案导学364.1.3学校要严格监

23、督狠抓管理364.1.4构建学校团队文化374.2学案编制过程的优化策略384.2.1教师都要注重文本研读384.2.2优化并提高集体备课质量384.2.3导学案中要设置有效的探究问题394.3高中语文学案导学课堂教学实施环节的优化策略404.3.1教师“教”的优化策略404.3.2学生“学”的优化策略464.3.3突显语文的学科特点474.3.4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案导学中的运用484.4教学评价的优化策略49第5章 结论51参考文献53附 录55致 谢57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5923Error! No text of specified style in document.第1章 绪论1.1

24、研究背景及现状1.1.1选题的缘起(1)知识经济时代的诉求当今社会经济与科技飞速进步,这与社会智力资源的开发密切相关,“智力资源的开发,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 余文森,郑金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词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10. 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之发动机,知识的应用和传播成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鉴于此,是否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智力资源的开发,知识、技术等创新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前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临终前问温家宝总理:“中国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人才?”“培养杰出人才

25、,不仅是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2011年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现在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来说,是一个百舸争流的时代,改变落后的教育方式和思想,建立切实有效的与实施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有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变成了基础教育之重要目的。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搜集、处理信息,分析问题与获取知识,合作解决问题。尊重学生的个性,关心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使教

26、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促进者。学生能热爱学习,创造性学习,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面对这样一个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增宽,全面实行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改善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为课改做出积极探索,改革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的学习习惯,成为当代语文教师的使命。“学案导学”模式正好回应了叶圣陶先生的疾呼“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让“课堂”变“学堂”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学案导学”中的学案成为学生扩充知识,提升学习能力的载体。“学案导学”的提出顺应时代发展的诉求。(2)新课程改革的呼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

27、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2.在“实施建议”部分更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名师黄厚江在黄厚江讲语文一书中明确表示:“这是一场改革不是革命。革命和改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彻底否定旧的建立一个全新的东西,还是对旧的进行改造使之更好更合理。绝不是彻底否定以前语文教育而创立一个全新的语文(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

28、,既不彻底否定语文教育历史,更不彻底否定几十年来的改革和探索。” 黄厚江. 黄厚江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9. 作为一线名师,他坚持继承和改革并举。改革的是传统语文课堂弊病:整个教学过程低效运转,教师一味地讲解灌输,不给学生锻炼思维的机会,禁锢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成了学习的“奴隶”。这样把教师作主体,教师仅靠教材和一己习惯设计教案,往往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存在。对学生的学习和探究问题过程不关注,更是忽略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学习能力的培养。继承传统教学的精华,建立起一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堂教学模式,便成了当务之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研究成为教学改

29、革的主流,出现了倡导“三三六”教学模式的杜郎口中学,发起“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中学,实行“循环大课堂”教学的兖州一中,引领山东课改,实行“271高效课堂”的昌乐二中,这些课改模式中都以“导学案”为灵魂。“学案导学”在课改前就已经出现,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改进,逐渐走向成熟。从课改后涌现出来的名校看,这种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教学效益,因为它迎合了课程改革精神与理念,学生拿学案自主学习,调动了积极性,教师只教“学生不会的”,更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得到进步。在此课改背景下,试行“学案导学”的学校大量涌现,实验教师纷纷发表论文,介绍成功经验。(3)许多学校为求得生存,谋得发展,整体搬进“学案导学

30、法”,放手一搏。这些学校经常是用“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全面提高全体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试图走出困境。他们结合本校特点,改造“学案导学”模式。这些学校在照搬和操作中,有很多困惑。学校层面的困惑在于简单机械执行,一放了之,无法让教师在思想上、行动上真正转变,“学案导学”实施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教师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表现在教学模式的使用上思路不清晰,教师“放”得太开,学生“动”没效率;在学案的编制中仍是习题化,重练轻学,导学不具体、练习量过大,学案变成了练习案,学案设计不重视导学,导思,质量不高;新旧模式衔接中,“教师不会上课,也不会备课了,教师把备课当做负担,备课就是用来应付检查

31、,不能充分发挥集体作用,集体备课没有效果,上课就是教导学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学校的“学案导学”没有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的初衷,不能立竿见影,教学实际中存在的原始问题悬而未决,新教学模式实施又是囫囵吞枣,反而出现众多新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研究在行政性统一模式下,这些学校在实施中的具体处境和要求,将有助于这些学校改善当前教学中的不足,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走上良性发展之路。1.1.2研究现状(一)“学案导学”研究发展进程梳理“学案教学”在课改前就已产生,根据文献检索和资料分析来看,首倡“学案教学”模式的是浙江金华一中,时间是上世纪90年代。第一个把学案教学列为研究课题的是山东平邑第一

32、中学,时间是1997年。此课题被列为山东省重点课题,该课题的实验教师赵家琛、崔金波等发表了学案教学初探、“学案教学”的理论与实验等论文,从此正式拉开了“学案导学”的帷幕,他们对“学案教学”进行了实践理论和实施方法步骤的基础探讨,此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研究,在进入21世纪新课程改革以来,这种实验在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广东、四川等地展开,且已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在这期间出现的一大批研究“学案导学”的典型学校:江苏省溧水县东庐中学,其主要进行“讲学稿”研究,两案合一,真正做到“轻负高质”;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主要进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创新方法研究,教师由讲授者变为组织者,从

33、上课到下课,学生自学贯穿全过程。这样的教法、学法改革从根本上体现了现代教学关系中师生角色的转换,践行了新课改思想;山东省荏平县杜郎口中学,立足课堂,在学案引导下,让学生“预习展示反馈”,具有“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个特点,后来概括为“三三六模式” ;后来经再改造,演变成“三案六环节”教学改革模式。“该模式把学生活动分为六个环节,明确规定每个环节学生的活动内容和任务。” 周如俊.对课改视域下“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的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0,(02):51. “三案”指教案、学案、巩固案。“六环节”指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应用。” 孙旺.如何开展语

34、文学科的三案六环节J.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 2010,(8):11据报道,江苏连云港市教育局统一在全市推行“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改革,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第三阶段的有关“学案导学”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学校是山东省昌乐二中,陕西省宜川中学。昌乐二中把自己的模式归纳为“271”高效课堂,宜川中学把自己的模式称之为“三环节导学式教学法”。此二者都是把衡水中学管理学生的制度先照搬过来,然后改造,使之服务于高效课堂。总之达到了学生管理与课堂导学案操作模式相辅相成,并形成独特的因“学案导学”形成的校园文化。这三所学校笔者都去参观学习过,有切身体检。宜川中学又是把昌乐二中的模式与衡水中学高效模式结合校情再

35、创造的成果。这些学校都成为课改名校,高考成绩和课改双丰收,全国各地的后进学校都派人参观学习,还要支付价格不菲的参观学习费用。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根据学生课堂学习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力求彻底解决四个转变的问题:教师主体转变为学生主体;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教书转变为用书本教;以书本为世界转变为以世界为书本。“271”是对课堂45分钟的时间大体作了以下划分:课堂上的20%的时间用于老师讲解、引导、点拨,70%的时间放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即课堂上学生自学、练习、讨论、展示的时间不少于30%,10%的时间即课堂后5分钟,让学生对当堂所学的内容进行巩固、落实、深化、提高。实质上是把课堂4

36、5分钟看做总体“10”,老师的讲授为“2”,学生自主学习为“7”,总结巩固为“1”。宜川中学与昌乐二中貌离神合,实际也是向昌乐取经学习的结果。总之,这些学校都是在不断学习、实践中优化“学案导学法”,现在又把有效教学、建构主义、接受学习理论结合,与时俱进。(二)语文“学案导学法”研究成果梳理笔者从研究主题共性角度梳理出以下现状:(1)最早的“语文学案”教学研究,主要是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对这种模式的理论、特征的研究。邓玉阶发表于语文教学与研究的文章初中语文“学案导学”实验结题报告(2002年)主要阐述理论依据、内容和目标,操作程序、实验过程、主要特点。付胜芳发表于教师报的文章语文学案的六原则主要介

37、绍学案编写的梯度性原则,主体性原则,主导性原则,准备性原则,训练性原则,平等性原则。覃伟合在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1)3-4)发表的文章中小学学案导学模式初探总结学案教学模式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发展学生学习能力;针对学生的疑问;面向学习教学;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与合作精神。(2)接下来的语文导学案研究更多倾向于实践经验总结,逐步反思,发现问题。魏来亚在中国教育学刊(北京,2011.3. 51-54)发表文章语文“学案”教学实验:特征、价格与反思,本文过渡性地总结语文“学案”基本结构特征;语文“学案”教学实验价值;语文“学案”教学实验的反思等。曾现周在“教师报”2

38、012年11月1日上发表“导学案高效课堂模式”操作上的几个误区系统总结反思了“导学案”编制中存在的误区;探究案使用上的误区;教师角色转换上的误区。梳理这些论述发现,揭示问题的多,而且“报喜不报忧”,过多论述实际收效,摆出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至于如何解决问题则浅尝辄止,拙于论述,再者揭示的问题明显理论化,真正来自教学实践体验的不多,至于既揭示问题又能提供相关对策的为数不多。(3)现在进一步深入探究的体现为立足高效课堂,结合实践经验,探讨优化策略。李昂于2011年7月在上海教育科研(66-68)发表基于导学案的教学策略探究高中散文合观树课例报告,该文研究较为前卫,该文以合观树的教学为例,说明教师如何

39、利用导学案,采用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模式,把学生和学习导向高质量对话互动和高效学习策略。本论文立足“导学案”研究的前沿,在整合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探究有效的优化策略,用实践型话语,阐述探讨准确的理论,以便更有利于这种教学模式的推广改进。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1研究的目的拙作意在通过对靖边X中学由上而下推行的“271高效课堂”学案导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探究存在的问题的成因,重点就发现的问题,结合实践经验解决问题,构建有效的实施策略。从而推进导学案教学模式向更开放的方向发展,为广大同仁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资源,为同类学校提供改革的借鉴经验。1.2.2研究的意义本

40、论题的研究意义主要集中在指导高中语文“学案教学”的教学和实施。近年来,“导学案”教学者对该模式从多方面、多角度、多渠道进行研究,取得了丰富的阶段性成果,对“导学案”概念的理解及学案编写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理论。但是其中还有多地方的研究还很薄弱,甚至报喜不报忧,缺少策略构建。专门论述提高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的文章还很少。本论题从实践中总结提纯、改进理论,为对导学案教学感到困惑的教师提供准确的理论支撑,进而指导高中语文学案导学,使学案导学更具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通过本研究,笔者将尽力揭示问题并提出相关策略,为进一步完善“学案导学”模式尽一点绵薄之力,为运用“学案导学”模式的学校的有效实施

41、提供有价值的参考。1.3研究的方法和思路1.3.1研究方法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方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方法、实践体验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1)教育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指研究者系统、全面搜集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教育资料,以教育资料为研究客体,通过对所获资料进行分析推论,进而认识教育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南纪稳.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有限公司,2010:8文献研究法实质上是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础,同时又可以是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这一方法是本论文写作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笔者首先是收集国内丰富的“导学案教学”的素材资料,然后分阶段整合,进而阅读分析做好摘抄笔记和记录相关观点理

42、论出处,理出“导学案”研究的进程脉络,各个阶段成就。然后重点分析高中语文方面的研究成果,确定本论文研究的侧重点,为论文寻找到创新点的同时,也为论文写作打下结实的理论基础。(2)个案分析法本文以靖边县X中学为例,通过在本校的直接教学体验直接记录“导学案”实施的全过程,深入课堂讲课、听课,参加研讨进行意义评价,发现并整理实施中存在的教与学,学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并深入分析原因,针对问题构建有效的对策,并在教学中验证改进效果,从而有理必有据,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改进理论和模式。靖边某校1996年创办初中部,2001年组建高中部,2006年高初中分离,作为本县二流学校,长期以来完成高考指标有压力,时时准

43、备采取有效促进课改并能作用于提高高考成绩的方法,所以在2010年全面引进昌乐二中学案导学模式。本论文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个案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3)访谈法访谈法方便可行,在采访谈话中灵活地获得有效可靠的第一手资料。笔者采用个别与集体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师生之中,做好记录,真切全面地获得个案学校在实施“学案导学”过程中有成效的资料以及存在问题的资料。(4)调查法:通常有问卷、对象分析等,本论文中采用第一手的对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及真实性。研究新课改以来高中语文学案导学实施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明确研究的方向,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分的事实依据,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5)案例研究法。本

44、论题属于应用性研究,来自教学实践,目的是服务教学实践。教学案例是研究的基础样本。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指导和启发下,对高中语文学科各种类型 “学案导学”教学的案例进行分析,反思成败得失,并提出改进建议,通过进一步的实践检验,提高论文研究结论的可借鉴性和普遍意义。(6)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指实践者在具体行动中为解决自身面临的问题而参与研究,从而对自己所从事的实践活动达到理性认识,以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自己遇到的问题,以期引导、改进并能正确评价自己的决定与行动。通过行动研究理性地分析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活动,分析制约学案导学效益的各种因素,探索新课程背景下高效教学,不断改进“学案导学”的策略与方法。1.3.

45、2研究路径笔者所在学校,从2010年开始,通过行政性手段,从新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统一施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笔者亲身经历了学案导学法的本土化过程,为论文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此过程中,一方面深入教学一线,通过听课、记录、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调研,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另一方面收集、整理、分析相关学案导学的文献资料,梳理学案导学的发展脉络,进行理论采集。在此基础上,归纳学案导学的优点,进行科学的评价,发现实践操作中存在的真实问题。然后把相关问题确立为校本课题,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相关对策,反复操作实施,形成研究成果,写成书面文字。然后反思改进,有针对性地构建策略,最后得出结论。第2章 学案导学模

46、式的理论研究与评价第2章 学案导学模式的理论研究与评价2.1“271高效课堂”学案导学模式的概念2.1.1导学案的概念“学案应该理解为导学方案,是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准、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等具体情况,在教师引导下,由师生共同设计的,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完成学习任务使用的学习方案。 减淑梅.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学案”设计的探索J.现代语文,2006(4):24导学案具有“导学、导思、导做”的功能,是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问题的路线图,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学情,沟通教与学的桥梁,是提高教学效益、实现课堂高效的有效载体。2.1.2“学案导学

47、”的概念在语文学案导学的本土化过程中,根据实践的情况来看,笔者倾向于把它认定为一种教学模式。叶澜教授认为:“教学方法俗称小方法,教学模式俗称大方法,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且是从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教学过程直至教学组织形式的整体系统的操作样式,这种操作样式是加以理论化的。” 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91:333.从该段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教学模式是一种体系,不只包括教学方法还包括了其他一些要点,例如起导向作用的教学三维目标,为了实现教学模式而采用的方法及手段等,基本的操作步骤和简化的操作程序等,以及在背后起支撑作用的一些教育理念或理论。比照

48、“学案导学”的具体特征,我们就能看出其包含了教学模式的主要因素,“学案导学”是在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支持引导下建立起来的,而且现阶段基本形成了较为固定、完整的操作程序,也规定了要成功进行学案导学时教师必须运用的方法和原则等等。所以笔者认为,“学案导学”是以用教师集体智慧编写而成的学案为载体,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活动,教师的适时启发引导为辅,旨在提高教学有效性,从而达到师生共同发展,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基础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2.1.3“271”模式的内涵(1)学习内容方面,20%的知识学生自学能会,70%的知识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学会,10%的知识由教师教会。学生组成方面,20%的学生为特优生,70

49、%的学生为优秀生,10%的学生为待优生。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20%的时间(约10分钟)教师指点点拨、答题,70%的时间(约30分钟)学生自学讨论展示,10%的时间(约5分钟)学生总结升华,当堂检测。(2)“271”模式的五个步骤:学生自学,自主探究;完成学案,训练应用;分组合作,讨论解疑;展示点评,总结升华;清理过关,当堂检测。通过以上的模式解读不难发现,“271高效课堂模式”是一种对教学环节的全方位改变。除了从不同角度去实现改革外,还着力建设了班级“三驾马车”,即班级行政管理,高效学习小组,高效学习科研小组。使学生利用社团、兴趣小组等各种组织,每天对自己进行规划、总结,让学生充满幸福感。“2

50、71”模式成为解决目前教育四大矛盾的金钥匙:学生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矛盾;素质教育与升学教育的矛盾;教书和育人的矛盾;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矛盾。当然昌乐二中的做法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实现的。他们通过一年多的时间,学习了国内外很多先进理念,经过反复实践,不断修改,再实践,再修改,逐步运行,是教师和学生逐渐适应,养成习惯,一步一步得来的。(3)实现了三个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师长”变成“学长”,教师变教为启,变教为帮;学生角色的转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教室功能的转变,教室变成“学室”,讲堂变成学堂。注重学习目标的实现,将学习目标置于黑板右上角,明确其为高效课堂的方向盘

51、。“学案导学可以将知识点引入一个个综合程序问题之中。通过一个个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案导学在革新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结构,优化学生学习和提高学习效率方面,尤其是在促进教师成长层面,具有重要意义。” 余文正.学案导学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J.甘肃科技,2011, 27(15):15.2.2“271”导学案编制原则 “学案是指师生共同设计用来指导学生自学以获取知识的材料依据。学案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将教材中的内容以及预备知识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模拟问题的发现过程,由浅入深地设计出一系列有“阶梯性”的问题情景,供学生使用的教学指导

52、材料。” 何伟.“以学案导学”为载体转变学习方式J.新课程研究,2008(6):42导学案的编写要在把握课程核心理念,研究透教材,分析学生的基础上,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全面体现以能力立意为核心精心设计。导学案编制力求校本化、师本化、生本化,是对国家课程的创造性使用。2.2.1主体性原则 真正的教育是对学生人生道路的引领,所有教学活动必须紧紧围绕学生发展来设计和实施。导学案设计,必须尊重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要针对培养能力的要求来设计探究问题和预设情景,学生通过探究这些问题,思考这样的情景,使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合

53、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2.2.2探索性原则深刻的教育来自学生深刻的体验。导学案编写,要有利于学生探索学习,要激活学生思维,要让学生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导学案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精神,启发诱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生成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2.2.3梯度化原则问题设置要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小台阶、低梯度,让大多数学生经过自主、合作、交流解决大部分问题,体验成功喜悦,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帮助每个孩子发现自己,成就自己,对不同层次学生设置不同梯度的题目。题目设置要分A

54、 、B 、C三个层次。在保证A、B层学习高效的同时,也满足C层学习需求,确保不同层次同学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2.2.4创新性原则编写导学案,强调内容创新、方法创新、问题创新、过程创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同时,面对学生不断发展,教材不断调整及社会形势的变化,导学案编制要随之不断创新和完善。学生认知差异,学习内容差异和学科特点差异,决定着导学案编写形式要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灵活激趣是导学案的重要品质。2.3“271”导学案的组成2.3.1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语文学案导学模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会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编写学案时,教师

55、要精心地给学生推荐一些学习资料及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重难点问题的解决办法,把学生引导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向,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所依循条件,不仅能解决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停滞情况,也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独立学习的能力。总之,学法指导是学案导学的组成部分和必备工具。例如沁园春长沙的学法指导:1.认真研读这首词,一读准字音,读清停顿,读出重音;二勾画重要字词,对富有哲理的诗句做好批注,以备交流展示。(10分钟)2.在研读诗词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导学案,规范书写;写下疑问,以备合作探究。(25分钟)3. 带的题为选做题。A、B层同学全部完成;C层同学可以不做选做题。通过这些方法的指导,学生能在预习时就解决了诵

56、读、字词等基础层面的研读,然后独立完成导学案,提出疑问,以便后面合作探究的展开。这无疑节省了课堂讨论探究的时间,体现了学案导学的优势。2.3.2学习目标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必须明确,让学生在自主预习时能了解课程知识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出问题的关键。所以,学习目标中应包括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过程和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等具体目标。例如沁园春长沙的学习目标:1.扎实掌握词的相关知识,提高诗词鉴赏能力。2.反复诵读,合作探究,掌握借景抒情的方法。3.激情投入,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2.3.3课前预习案诵读课文、文学常识及生字生词,这些问题是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学案中要将这些问题精要地呈现,引导学

57、生在预习时重点掌握,在课前提问复习,就会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同时也能使学生对语文学科重要的基础性知识掌握扎实,也能体现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特点。请看沁园春长沙课前预习案:一、背景导学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这时湖南省长赵恒锡再次通缉毛泽东。这首词大概是毛泽东离开长沙时所作。二、基础导学1.文体知识(1)词,兴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

58、称“长短句”。词最初是配乐歌唱的,称为“曲子”、“杂曲子”或“曲子词”。后来词也跟乐府诗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以后,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按字数多少可以分为小令(58字)、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结构上由词牌、标题、上阕(片)、下阕(片)组成。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它规定了词的字数、句数、平仄等。标题一般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2)沁园春,词牌名,又叫“寿星明”“东仙”“洞庭春色”等。这种词牌属于双调,由上下两阕组成,共114字,上阕13句56字,下阕12句58字,曲调舒展大方,格调宏伟奔放,宜于抒发壮阔豪迈的情感,寄托光明磊落的胸怀,为豪

59、放派词人所喜爱。因汉明帝对沁水公主的宠爱,沁园成为有史以来中国第一个皇家园林,又以窦宪夺园、和帝罢免的故事传唱至今。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百舸( ) 橘( )子洲 遒劲( ) 峥嵘( ) 携( )来遏( )制 寥( )廓 挥斥方遒( ) 惆怅( ) 稠( )密4.诵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的情感(1)全词动静有度,张弛有致。上阕重在写景,突出了景物的 特点,所以读起来气势磅礴。至“怅寥廓”以下句,如奇峰突起,诗境顿生波澜。下阕重抒情,塑造了同学们 形象。“携来”初读是浪漫的,轻松的,悠闲的。至“曾记否”以下句则气势磅礴、铿锵有力。回头再读“携来”数句,诗意则顿时充满了力量,“峥嵘岁月”“指点江山”

60、“粪土万户侯”不再是少年的张狂而是真正的为民族“竞自由”的志向。此几句语速较快,语调有力。整首词表现了诗人 的情怀,所以整首词的感情基调是高亢有力、气势磅礴。(2)诗歌诵读中的停顿和重音,对准确、清晰地表达诗意有重要作用,请在课本中试用“/”标画句中停顿的地方,用“. ”标注朗读中重读的地方,用“”标注朗读中押韵的地方。思考:重读常用提高声音、拖长音调的方法。请分析标画那些重读的地方的理由,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三处。例一:重读“看”,且停顿较长,是因为“看”引起了以下七句诗,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画图,在诗歌结构上作用重要,古人称之为“领字”。例二:重读“万”,是因为“万”字

61、极言山之多,突出了事物的硕大,营造了壮观的画面。5. 尝试在下面准确默写这首词:6.我的疑问“学案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建构起来的读懂课文的方案,一般包括学习的目标、内容、方法及程序。” 孔凡艳.“学案式阅读教学”流程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7,21(3):76. 由此可见,课前预习案是引导学生自主预习的方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预习案使学生明确本课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为课堂上的高效学习做好准备。因此,课前预习案是确保“271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2.3.4课内探究案课内探究案是“271”导学案的中心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解决问题、锻炼能力的载体与主

62、阵地。探究案以能力立意:重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科素养和思维能力;挖掘内涵:注重由点到面的设计探究性问题,多引导学生,注重联系比较;注重拓展:探究性问题的拓展延伸,注重变式思考;引领总结:总结一类问题的分析思路和解题方法,总结注意事项和答题步骤。例如沁园春长沙的课内探究案:1.上片“看”字统领的内容写了哪些典型景物,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联系诗歌分析。2.下片“恰”字统领的内容塑造了“同学少年”怎样的形象?请联系诗歌分析。3.“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意思?和前面内容有什么关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古人云:“诗言志。”就是说,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请联系本诗及以往的学习,写出你知道的抒情方式。2.3.5训练案训练案针对本单元或本章学习内容进行训练和拓展,包括基础知识训练、综合拓展训练、能力提升训练,以锻炼学生思维,提升举一反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其设计原则体现分层限时,针对不同学生设置不同题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题目;部分题目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在题目背景选取和设问方式上尽可能体现趣味性。例如沁园春长沙的迁移训练:【相关链接】 按语:都说“性格决定命运”,但一个人的性格、胸襟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阅读下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