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楼梦》中的丫鬟形象毕业论文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0532318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析《红楼梦》中的丫鬟形象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析《红楼梦》中的丫鬟形象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析《红楼梦》中的丫鬟形象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浅析《红楼梦》中的丫鬟形象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红楼梦》中的丫鬟形象毕业论文(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浅析红楼梦中的丫鬟形象摘要: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杰作。它的成功在于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典型,其中一部分是有着丫鬟身份的少女。她们有着较好的面容,聪颖的性情,清新与芬芳之气毫不逊色于她们的主子小姐们。但同那些高高在上的小姐们最大的不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她们的出身。由于当时丫鬟地位的低下,袭人和平儿就选择了安分守己的生存方式,她们听从命运的摆布,希望安宁度日,但最终难免悲剧的命运。鸳鸯和司棋却执著于自己的人格,执著于自己的爱情,最终用悲壮殉葬了自己,用自己的生命控诉了封建主义。而晴雯和金钏儿则直接成为封建统治者假意保护“清白”“纯洁”的牺牲品。又有象小红这样的丫鬟,在封建统

2、治的夹缝中苦苦挣扎、努力进取。不管怎样她们谁都无法摆脱厄运,一个个结局悲惨,是作者对封建主义的深刻痛斥。在封建社会里,作为丫鬟,除了要反抗婚姻,还要反抗低人一等的命运,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现今的中国女性享有的地位是前所未有的,尽管革命道路仍长,作为女性只有提高政治水平、增强竞争意识;提高文化素质,增强成就意识;更新观念,善于超越;克服依赖心理,培养健康人格,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得到幸福的生活。Abstract:Hong Lou Meng is in the Chinese history of literature an epoch-making masterpiece. Its suc

3、cess lay in has molded a series of individuality bright character model. Part has the maidservant status young girl. They have the good facial features, the intelligent personality, fresh and the fragrant gas is not inferior in them lord young ladies. But young ladies who keeps aloof with these bigg

4、est different, also are most important then are their family backgrounds. As a result of at that time maidservant status low, Xi Ren and Ping Er to choose the survival way which knew ones place, they obeyed the destiny organizing, hoped got by peacefully, but finally unavoidable tragedy destiny. Yua

5、n Yang and Si Qi actually rigid in own personality, rigid in own love, finally used to bury own solemnly and stirringly, has complained the feudalism with own life. But Qing Wen and Jin Chuanr then becomes the feudal ruler hypocrisy protection directly “purely” “chaste” sacrificial victim. Also has

6、likely Xiao Hong like this maidservant, struggles with hardship in the feudal rule crevice, diligently enterprising. No matter how they are unable to get rid of the misfortune, a they each one pitiful result, is the author denounces severely profoundly to the feudalism. In the feudal society, takes

7、the maidservant, except must revolt against the marriage, but also must revolt against the one step below others the destiny, this is worth us studying with the research. The nowadays Chinese female enjoys the status is unprecedented, although - - the revolutionary path was still long, only then rai

8、sed the political level, enhancement competition consciousness as the female; Improves the cultural quality, enhancement achievement consciousness; The renewal idea, is good at surmounting; Overcomes the dependent psychology, raises the healthy personality, can control own destiny, obtains the happy

9、 life.关键词:丫鬟 封建制度 女性 命运Key words:Maidservant Feudalism Female Destiny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杰作。它的成功在于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典型。他们仪态万千,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组成一幅幅精美的人物艺术画廊。尤其在那个理想的“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大观园中,生活着一群天真烂漫,清朗生动的少女。其中一部分是有着丫鬟身份的少女,她们有着较好的面容,聪颖的个性,清新与芬芳之气毫不逊色于她们的主子小姐们。诸如袭人的美丽与玲珑八面、晴雯的热烈与风流灵巧,紫娟的聪慧与善解人意,司棋的壮烈,平儿的善良和按于现状,鸳鸯的刚强,小红

10、的大胆与进取但同那些高高在上的小姐们最大的不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她们的出身。这些姑娘大多出生在普通老百姓的家庭,有着劳动人民所特有的朴实、善良,而且还有着许多农民意识。绝大多数丫鬟,都是被奴役蹂躏的,每一个人的身世,经历多包含着血泪,充满着辛酸悲苦。她们身上体现着当时人们的思想,但自小被卖进贾府这个衣食锦绣之地后。她们的性格、思想发生了改变。有的变得趋炎附势,有的变得委曲求全,有的则依然有着刚毅不屈的性格,但不管怎样谁都无法摆脱厄运,她们一个个悲惨的结局,是作者对封建主义的深刻痛斥。一、温顺乖巧的袭人和平儿清朝是封建统治走向末落的时期,但也是封建统治最为严酷的时期,在当时丫鬟的地位是低下的,

11、对一个丫鬟来说安分守己是最好的生存方式。红楼梦中的绝大部分丫鬟也遵循这条原则,其中最为典型的应该是袭人和平儿。她们同情受苦的被害者,但自己只能委屈地活着。她们听从命运的摆布,希望安宁度日,但最终难免悲剧的命运。(一) 袭人 袭人一直是我最喜爱的人物之一,一个纤纤女子能让人对她念念不忘,却同时又招来非议一片,身上必定有一些独特的东西吧。我一直以为她是一个友善、体贴、忠心耿耿努力做人的人,觉得她“温柔和顺,似桂如兰”, 虽然身为丫环,但绝对是一个难得的贤者。 说袭人是难得的贤内助,这可不是我自封的,而是曹雪芹先生说的。二十四回中“贤袭人娇嗔箴宝玉”,便写到袭人因贾宝玉只顾贪玩,不务正业,便骗宝玉说

12、自己的母亲要赎自己回家,把宝玉急得自己发誓要老实读书书中说:“原来袭人见他无晓夜和姊妹们斯闹,若直劝他,料不能改,故用柔情以警之,料他不过半日片刻仍复好了。”还有,当晴雯因为跌坏扇子,而被贾宝玉责骂,两人大吵起来时,袭人来劝,却让晴雯给骂了一顿,宝玉气的要回明王夫人把晴雯打发出去,袭人却跪在地上替晴雯求情,“他一个糊涂人,你和他分证什么!况且素日里又是有担待的,比这大的过去了多少,今儿是怎么了!”宝玉还要去回太太,袭人就说到“便是他认真要去,也等把这气下去了,等无事中说话回了太太也不迟。”(第三十一回)前面刚挨了晴雯的骂,回头还跪在地上替她求情,除了说明袭人的贤惠,识大体、顾大局外,更能说明她

13、的善良。这袭人的“贤”连薛宝钗都说“有些见识”,王夫人更是另眼相看,认为袭人懂得“大道理”。除了上层的这些人称赞袭人外,下面的丫鬟对她也是赞不绝口,佳蕙就说“袭人哪怕他得了十分儿,也不恼他,原该的。”(第二十六回) 但是看到别人的评论,却总是说袭人是个“告密者”,“奴性十足”,“ 笑面虎”。说她为了争夺怡红院中的地位用虚伪的手段来笼络宝玉,讨好王夫人,而且还出卖同伴,排挤他人。 说袭人是“告密者”,无非是因为晴雯被王夫人赶走之后,宝玉说:“咱 们私自顽话怎么也知道了?又没外人走风的,这可奇怪。” (第二十七回)有了这一句话,再加上袭人曾经到王夫人跟前深谈过一次,所以大家都怀疑晴雯之死是袭人在王

14、夫人跟前告了密。但在袭人与王夫人的深谈中,当王夫人问道“宝玉难道和谁作了怪不成?”袭人忙回道“太太别多心,并没有这话。”(第三十四回)可见袭人并没有出卖晴雯,相反还在尽力保护她。否则在三十一回中,当宝玉要撵走晴雯时,她又何必要跪在地上求情。晴雯魂消香散,宝玉作芙蓉女儿诔而奠之;袭人伤心半生又蒙冤无数,又有谁肯为她作一大哭?没有木石前盟的浪漫,没有金玉良缘的巧合,但是袭人对宝玉的爱同样是无可置疑的。袭人之所以卖身为奴,是为了母兄免于饥寒交迫;后来袭人之所以不走,则完全是因为对宝玉的爱呀。是不是只要有人在大观园中安分守己我们就要骂他卑躬屈膝、奴性十足,好像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一身傲骨。那些骂袭

15、人奴性深重的正人君子们,倘若你们与袭人易位而处,倘若你们也是封建社会的一名丫鬟,你们要怎样摘掉自己头上的这顶大帽子,你们会以革命的大无畏的精神反抗贾府的腐朽统治吗?会带领一帮饱受地主阶级压迫的小丫鬟、老妈子、轿夫、伙夫们批斗贾母、逮捕贾政、软禁王夫人,再逼着王熙凤交出贾府搜刮的民脂民膏,最后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两个务必改造可以团结的对象贾宝玉,最终一对革命伉俪红心向阳比翼齐飞,一起走在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吗?袭人是不可能成为黛玉、宝钗的,她只能去追求袭人的幸福,去追求袭人的爱情。虽然袭人和宝钗一样,都属于机锋不露、韬略在心之人,难道我们能因为这个就说她是“笑面虎”,说她伪善吗?算

16、起来袭人若在大观园外,也算得上是一流人物,若嫁得一品性淳厚之凡夫俗子,也许会幸福一生。不幸之不幸她是警幻册中之人,偏偏要与宝玉相遇,风送落花入流水,流水有心奈若何?无奈之无奈袭人最终嫁了蒋玉菡,虽然琪官的人品相貌都还不错,但一段半途夭折的感情必然会给袭人带来一生一世的痛苦。面对冷酷的命运,这位可怜的姑娘实在是毫无办法,她就像风雨中的一枚残红、一片落叶,无法选择自己飘零的方向,爱夭折了,也只能就让它枯萎在湿冷的土壤中。临走她的心里装得满满的还是宝玉,一句“好歹留着麝月”,想她已泪流满面。(二)平儿平儿是王熙凤的陪嫁丫头,李纨对她的评价是“你就是你奶奶的一把总钥匙”。她在“贾琏之俗,凤姐之威”下能

17、周全妥帖,且办事公道、心地善良、口齿伶俐、随机应变、左右逢源,深得王熙凤的信任。也得到其它主子甚至奴才们的赞美。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人。 平儿的能力不在王熙凤以下,而人品远过之。平儿心眼好,很善良。当尤二姐连像样一点的饭,不要说好的,连正经的饭菜都吃不上的时候,平儿让人给她送菜去,甚至让小厨房单独给她做。有时候,还把她带出来,到园子里面来散散心,劝慰她。尤二姐自尽以后,平儿非常难过,而且偷偷地拿出了二百两银子,让贾琏给她办丧事。 如果说,平儿在“尤二姐事件”当中,她的“平”主要表现为平和、和善、善良的话,那么在六十一回“小厨房风波”当中,“判冤决狱平儿行权”,就表现出她的这种公正来。 “小厨房风波

18、”非常复杂,写得极有意思。事情的起因,就是因为王夫人房里面丢了一点东西,玫瑰露什么的,而丫鬟们相互推卸责任。正好是小厨房在“闹政变”,从柳五儿那搜出了一瓶玫瑰露,便把柳五儿和她娘一起绑了,这里头又涉及有的婆子、媳妇和小丫头之间的利害冲突。又有人在当中挑拨离间。平儿调查取证,首先审问当事人,被揭发出的“犯罪嫌疑人”、“被告”柳五儿。结果五儿一说,平儿马上就感到这里头有冤案的可能,她说:“这样看来,你可能是无辜的。”但是当时还没来得及马上查清,于是平儿就对婆子、媳妇说,你把她看住,就把她先软禁那儿,不能出事,先把她看住了,然后她再调查,她夜访袭人,袭人就把一些情况讲了,然后她又调查了芳官、宝玉等。

19、其实这事是太太屋里面彩云干的,就把彩云和玉钏找来了。平儿这个调查工作做得非常细致,经过她一调查,她发现,这事远远地比她原来想象的要复杂。彩云是王夫人的丫头,贾环特别喜欢她。是赵姨娘央告彩云去拿的玫瑰露。可是,如果这事牵扯到赵姨娘呢,就会扯到探春,探春就没面子了,因为赵姨娘是探春的母亲。所以平儿还觉得,这事还真是有点复杂,这么一来的话,就让三姑娘没面子了。这时候,宝玉出来了,宝玉说“也罢,这件事我也应起来吧,就说是我唬他们顽的,悄悄的偷了太太的来了,两件事都完了。”后来想来想去也只能那么办了。平儿在处理这个问题上,她非常有分寸。或许在别人的眼中,平儿和袭人是幸福的,那仅仅因为她们算是半个主子,在

20、于她们得到封建统治者的信任与重用。是的,她们聪明、能干,但毫无地位的她们注定是要受折磨的,注定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今天我们得到了自由、尊严与权力,我们是绝不会在向她们那样压抑着自己的感情,泯灭了自己的人性,去全心全意听从任何人的话。但我们从袭人和平儿身上看到,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一片广阔的胸怀,真诚待人,踏实办事,就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她们的命运是悲惨的,那是那个年代和社会造成的,而在今天这个光明的时代、进步的社会里,“袭人”和“平儿”是定能得到幸福的。二、壮烈的鸳鸯与司棋王昆仑同志在红楼梦中三烈女一文中,怀着无限激情歌赞与表扬鸳鸯、司棋和尤三姐三个人物,是红楼梦中“以自己一生之力,奋然挺身向着死

21、迎接上去”的“刚烈不屈的反抗者”的妇女典型。她们执著于自己的人格,执著于自己的爱情,最终用自己的生命殉葬了自己的爱情,用自己的生命控诉了封建主义。(一)鸳鸯鸳鸯是贾府数以百计的丫鬟当中地位最高的,是伺候贾府老祖宗贾母的“首席大丫鬟”。从小编在“老泰山”贾母房里,靠着她的灵巧能干,柔和善变,行事恭谨,对主子矢忠孝顺,遂由小丫头而大丫头,由大丫头一跃而为“丫鬟之王”,成为芸芸奴婢群中的一颗 “福星”。李纨说:“老太太屋里,要没那个鸳鸯如何使得?从太太起,哪一个敢驳老太太的回?从王夫人开始,就没一个人敢。偏老太太只听她一个人的话,老太太那些穿戴的别人不记得,她都记得。要不是她经管着,不知叫人诓骗了多

22、少去呢!那孩子心也公道,虽然这样,倒常替人说好话,还倒不依势欺人的。”(第三十七回) 想来在贾府人心中她一定是为人公道,心地善良,办事公正的,因此深受贾府上下人等的敬爱。也许正因为这样才有人批判鸳鸯具有逢迎阿谀、乖言巧语、察言观色等一套本领,心腑深重,机行权变。对贾政、王夫人、薛姨妈、凤姐和宝玉等人吹捧奉承,摇尾乞怜;对赵姨娘、小丫头、下人等弄权欺凌,俨然主子态度。说她阿谀奉承,无非是因为红楼梦第四十回“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鸳鸯担任“令官”,她与凤姐一起,此唱彼和,拿乡下人刘姥姥作乐。宴会中剩下吃不了的菜馔,鸳鸯挂念她的投机姐妹平儿,吆喝老婆子挑几碗赶快送去,凤姐说她早吃了饭了,不用给。但鸳

23、鸯却道:“她吃不了,喂你的猫。”难道我们就因为这些就可以说她是逢迎阿谀之人吗?我想正如王昌定说:“因为鸳鸯是家生的女儿,她比较习惯于奴隶的地位,也比较懂得做奴隶的规矩,所以她能在贾母面前以及上下左右各种关系上,处理得相当自如,并能讨人喜欢,”鸳鸯让人敬重并不仅仅因为她的心底善良、办事公正,更在于她那壮烈的性格。自小便在贾府中长大的她,对这世上的事看的透透彻彻,对自己的命运有自己的打算。所以当邢夫人来提亲时,鸳鸯就不同意,“别说大老爷要我作小老婆,就是太太这会子死了,他三媒六聘的娶我作大老婆,我也不能去。”还说“纵到了至急为难,我剪了头发作姑子去,不然,还有一死。”(第四十六回)还在老太太众人面

24、前发誓赌咒,断发殉情,从此便欲断了此情,超脱红尘,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贾母归西,并未给自己一个理想的着落,这一根柱子终于倒了。贾老太太的死彻底葬送了她的幻想。正如可卿之言:“喜怒哀乐未发之时便是个性,喜怒哀乐已发便是个情了。至于你我这个情,正是未发之情,就如那花的含苞一样,欲待发泄出来,这情就不为真情了。”(第一百一十一回)与其说她的死是对老太太忠诚到以死送终,不如说是对自己命运的绝望、对自己前途的绝望、对整个贾府的绝望。她本来就没有独立的人格,但她还是执着于自己的人格,因而她终究成了一个斗士,宁死不屈。换句话说,要么获得自己的人格,获得自己的梦想和追求,要么用悲壮殉葬自己,而她所想得到的

25、东西,正是她所无法得到的东西。鸳鸯看透了这个世界,看透了贾府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她明白自己永远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最终在万般无奈之下悲壮的殉葬了自己。(二)司棋在群芳斗艳的大观园里司棋实在是一个不起眼的角色,但平庸如司棋,却演绎了一场不平凡的爱情。用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将爱情进行到底”,而她司棋是将爱情进行到死。且说王夫人策划的这一起抄检大观园,司棋的表弟潘又安写给司棋的定情信被曝光。那信大意是你送给我的定情物已收到,现送上我的定情物,你不要着急,待你服侍的姑娘出嫁了,我便会将你赎出来。这在封建主子的眼里是一种逆礼教规范的举动,公然爱我之所爱的反抗整个封建社会的举动,这一举动所造成的后果,是司棋

26、和潘又安都无法承受的。对于自己和潘又安的爱情,司棋是毫无忏悔之意的。“凤姐见司棋低头不语,也并无畏惧惭愧之意,倒觉可异。”(红楼梦第七十四回)悲伤的司棋回到家里,如果能得到亲人的安慰,倒还可以抚慰一颗受伤的心,可是爱钱的母亲竟然跳着脚骂道:“本指望你在大户人家长脸,没想到搞出这等丑事,真不如死在外面算了。”司棋听到这话哭得更加伤心了,这个时候,或许是心灵感应,司棋听到窗外似有什么动静,原来是她那表弟来了,司棋恨这个不成器的男人,出事现场不敢保护自己相爱的女人反倒一跑了之,自己因他被驱逐出大观园,事后他也没有在第一时间出现。所以司棋哭着叫他走,可是,痴情的少女心里还是深深地依恋着这个表弟的,因此

27、她当着暴怒的母亲的面跪下说“我死了也是他的人,你就叫我跟他一起走吧,哪怕是当乞丐”。司棋妈一听到这种话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抄起笤帚要打司棋。真不知道那个始终跪在地上而又一言不发的男人还在想什么名堂,自己的恋人都已经表白心迹要跟自己浪迹天涯了,他还是连一句话都不敢说,更别谈做出什么大丈夫的姿态了。可怜的司棋,你爱上的是一个多么无能的男人啊!在这个时候,司棋知道,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什么值得她留恋的了,于是,在风雨中,她毅然地撞石而死。司棋的爱,没有物欲,爱得专一,爱得真纯,爱得永恒。她的爱,不为权势所屈,不为金钱奴役。她最后的为情而死,是一种在封建毒雾的笼罩下反礼教、争自由的斗争。她看到了自己作为人的

28、价值,她要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人,她不想依附谁顺从谁,不想让他人任意摆布自己。她的殉情,殉出的是爱的尊严。人可逐,命可弃,爱的尊严不可丢。像司棋这样孤弱无助的丫头,是跳不出贾府的罗网的。但可贵的是,司棋想掌握自己的命运,她有自尊,有追求尊严和尊贵的勇气。 司棋是可怜的,也是可赞的。身为一个奴才,却勇于追求主子的生活;没有爱情的权力,偏就不惜生命而从容赴情。用自己的鲜血控诉了这个吃人的封建社会。三、含冤而死的晴雯和金钏儿丫鬟的生命是卑贱如草的,在封建统治者的眼中,她们连小猫小狗都不如,晴雯和金钏儿都死在王夫人的手下,成为王夫人假意保护“清白”“纯洁”的牺牲品,表现了“邪恶势力与清白无助的对立”。(

29、一)晴雯晴雯是曹雪芹倾注了极大的热情而塑造的一个丫鬟形象。册子里面讲她“身为下贱、心比天高”。在红楼梦里,晴雯连自己出生的确切的年、月、日都不知道,地点也不知道,父母也不知道。最初是被贾府奴才赖大家买来的,来到赖大家后,看着还伶俐,就送给了贾母,这就是她下贱的身世。在过去宗法社会里面是最底层了。但她一点没有下贱人的那些奴颜婢膝,而是任由自己的性格行事。 的确,从中央到地方观众的心理晴雯是“出淤泥饿不染。濯清慩而不妖”的。是贾府中俊美而最富有反抗精神的丫鬟。从不会妥协不会随俗俯仰,阿谀奉承或被人任意摆弄。但她也有不足之处,在我看来她的反抗不过是源于天性中的叛逆;她的率直不过是出于自己的感情因素。

30、大家喜欢晴雯也许是把晴雯当作自己,希望自己做一个率真的人,活出真色彩。下面我们通过几件事来看晴雯的性格。“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是整部红楼梦中晴雯给人印象最深的地方,晴雯失手跌坏一把扇子,宝玉当时说了她几句,她冷笑:“二爷近来气大得很,行动就给脸子,”(第三十一回),两人因此大闹一场,最后还是宝玉服了软,甚至递过自己的扇子让她随便撕,这场纠纷才算结束。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晴雯有独立的人格,并没有因为自己出身低微而向封建统治者卑躬屈膝,从灵魂深处反映出她的倔强、不肯低头的性格。她把自己和宝玉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因此不能忍受宝玉对她的呵斥,她的撕扇子是一个奴隶在捍卫自己的尊严。晴雯在秋纹说在王夫人找衣服给

31、人的时候给了她几件衣服,是一件很有头脸的事情;晴雯就说是她不该要,因为是给了袭人之后剩下的,还趁势骂袭人是西洋哈巴狗。很多人看到这里都夸赞晴雯不畏统治者的残暴压力,但我们是不是要把她所说的每句话,所做的每件事都定位在反封建上呢?彭蕴辉就不这样认为,他认为在这件事上晴雯“无非是对袭人的分外得宠不忿,把小女儿之间的争强斗胜,上纲上线到不畏统治者残暴压力的高度,未免太悖原作了。”5而且等袭人说要秋纹去王夫人处去取回花瓶时,晴雯却抢着要去 ,还说是“我偏取一遭去,巧宗都你们的了,我就不能去一遭。”(第三十七回)从这里可以看出,晴雯其实也是很想巴结主子们并从主子那里得到好处的,但她不知道怎么做,而且天性

32、里有些懒惰。是贾母新给了宝玉一件孔雀袭,不小心让碳给烧了,晴雯这时已经病了,却仍然不顾一切的起来“挣命”,补着孔雀袭上的烧眼,一直补到深夜,最后才“嗳吆”一声趟下了。(第五十二回)那一针一线绣出来的是对宝玉的深情,她是爱宝玉的。所以这一回叫做“勇晴雯”。是怡红院的坠儿偷了平儿的虾须镯,让病中的晴雯知道了,冷不防一把抓住坠儿,向枕边拿过一丈青,在坠儿手上乱戳,“要这爪子干什么,拈不动针,拿不动线,只会偷嘴吃,眼皮子又浅,爪子又轻,打嘴现实的,不如戳烂了。”(第五十二回)虽然坠儿偷了镯子是可恶,可晴雯又有什么权力这样责罚她呢?不过是仗着自己是个头等丫鬟欺负人罢了。也难怪王善保家的说:“在人跟前能说

33、会道,抓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她就立起两只眼睛来骂人。”(第七十四回)所以最终只能落个“风流灵巧招人怨”。像晴雯这样,野性未驯、单凭个人的喜怒好恶、率真的对待周围的一切,她的命运往往是悲惨的,她们必然会受到无情的打击和摧残,而她们的力量又是微弱的,她们仅有的一点点成果都被封建的火苗吞噬而尽。(二)金钏儿在大观园中死去的丫鬟无数,有一个人是真真正正、完完全全被封建制度压死的、逼死的、杀死的金钏儿。那是为了贾宝玉的荒淫而死的,是为了王夫人的横行而死的,是为了身边的“麻木的旁观者”而死的因宝玉的一时放荡在王夫人房里调笑金钏儿,被王夫人甩一巴掌并赶出房去,结果颜面尽失,咽不下一口闷气,终投井而死。金钏

34、儿投井,当选在夜深人静之时吧。万物寂然无声,天地一片混沌,她那弱小的身影在黑夜里抽泣一阵,然后纵身一晃,但闻“扑”地一声跳入井中,黑夜复归寂静,大地依旧沉睡不醒;她这一死,“红楼”寂寥,虽然曹雪芹先生没有写,我没有看到,但我的心却真真切切的疼了。 一个如花的年纪,一个妙龄的少女,竟就这样去了,而且是带着情窦初开时的懵懂、疑惑以及对宝玉心生的爱恋去的,实在叫人揪心,更让人气愤。金钏儿永远停留在了十八岁,在那里她只看到了生命的尽头,前面没有路,后面也没有路,可恨这世上的门第观念害人竟到了这种地步,那懦弱的小金钏就这样投井了,那身为浊物的宝玉又作了什么呢?也只剩下那些如同金钏儿一样的丫鬟,在热闹的尘

35、世里寂寞,在浮华的背后忧伤。四、大胆进取的小红在大观园中丫鬟也是分三六九等的,读者对袭人、晴雯、平儿等首席丫鬟有深刻的印象,但有一个二等丫鬟,她同样值得人们的尊重,那就是小红。 小红原名林红玉,因“玉”字犯了宝玉、黛玉的名,便改名为小红。小红这个人物一出场,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因为她的出场很特别。就是二十四回,宝玉要喝水。当时正好这几个大丫头都有事去了,都没在屋里头;而小丫头,趁这个机会也都跑出去玩去了,结果屋子里头没人。宝玉要水喝喊了几声,进来了几个婆子,这婆子就是鱼眼睛,贾宝玉讨厌鱼眼睛,说你们走你们走。他就自己倒水,这时候小红进来了,宝玉就奇怪说,你是谁的丫头,我怎么不认识。小红说我就是

36、二爷的,你认不得的也多,岂止我一个。她说从来我又不递茶递水,拿东拿西,眼前的事一点不做,哪里认得呢?那么小红当时给宝玉倒茶,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因为晴雯麝月都不在,结果她倒完茶,刚出来就被抬水回来的晴雯麝月发现了,结果就挨了骂。小红本来就着实妄想,痴心地向上高攀。也就是说小红是不甘心于现在这种低微的地位,实际上小红这样一个姑娘,十六七岁这个姑娘,她想的所谓攀高枝,用咱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她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她要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应该说这种做法是具有进步性的。所以小红这种希望,实现自我价值表现自己的才干,改变自己命运的这种想法和做法,我们用现代人的观念来说,应当肯定。小红是一个非常聪明的

37、女孩子,在大观园中我看来绝对可以说是数一数二。在二十七回有一段就是王熙凤临时有事,找不着人,结果看见小红把她叫来,问你是谁的丫头,然后让她去告诉平儿一些什么什么事,还有银子怎么怎么处理等等。然后小红办了这个事回来,就向王熙凤汇报,那段话二百字,里面提到了五个不同的奶奶。这个话是转了好几个弯,平儿是一个转述者,旺儿家的是一个转述者,小红又是一个转述者。她却说得头头是道。李纨都听得如坠五里云雾中,都不知道怎么回事,闹不清了。王熙凤说这里边有四五门子的事呢,四五家的事呢,可不是五个奶奶嘛,五家的事,你想王熙凤是何等人物。连王熙凤都服了,你就可想而知。小红这段说奶奶,为什么不简单?你想王熙凤那么欣赏她

38、,之所以充分表现小红的这种超凡能力,人们说小红争名夺利,说她是封建制度的忠实拥护者。但实际上,鸳鸯、司棋、尤三姐是用自己的死向黑暗的旧社会反抗,那小红则是用实际行动、用自己的聪明与坚韧同封建制度斗争到底。这最能表现在小红的爱情上。冲破当时封建道德观念,大胆恋爱。那多大胆啊!小红“遗帕惹相思”,她什么把帕子丢了啊?那是在大观园里面向自己所爱的男子丢下信物。这才是应该具有的人生取向,决不做无谓的牺牲,而是用有限的生命进行无限的反抗,通过各种途径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贾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晶莹剔透;男儿是泥做的,污浊肮脏”。 我绝非女权主义者,对他的后半句话并不赞同。在过去的封建社会里,一个女

39、人生而为小姐,她只不过是一重的奴隶,即父权和夫权的奴隶,她所有的反抗集中在对婚姻的反抗上;一个女人生而为丫鬟,她就是双重的奴隶,这个双重的奴隶除了要反抗婚姻,还要反抗她低人一等的命运。一群青春靓丽的丫头,住在才子佳人的集中营大观园里,她们在端茶倒水的时候聆听才子佳人们吟诗作对,她们对命运的思考一定比小姐们更复杂。而她们却勇敢的站起来同封建制度反抗,同自己的命运斗争,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现今的中国女性享有的地位是前所未有的,尽管革命道路仍长。我们无需让陈旧的封建思想束缚自己,我们要像袭人、平儿那样真诚待人,像鸳鸯、司棋那样执著于自己的人格,像晴雯那样追求真实的自我,像小红那样大胆进取。的确

40、,女人是漂亮的,但漂亮并不是浅薄的代名词,女人也不是风月场中的尤物,更不是供男人们泄欲的一种工具不必因此惴惴。作为女性只有提高政治水平、增强竞争意识;提高文化素质,增强成就意识;更新观念,善于超越;克服依赖心理,培养健康人格。命运如何,我想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谢辞:感谢论文指导老师长期以来的帮助与指导,谢谢各位老师的帮助。注释: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人民出版社,1996,第版,下引皆同 王昆仑:红楼梦中三烈女,光明日报,1963-2-2() 王昌定:红楼梦艺术探,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119 陈秀芳:曹氏笔下受屈辱的女性,见:胡文彬、周雪编,台湾红学论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33

41、0 彭蕴辉:鸳鸯、晴雯性格之我见,见: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学刊编辑委员会编,红楼梦学刊,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第四辑,290参考文献:俞平伯:红楼梦研究,棠棣出版社,1952李希凡,蓝翎:红楼梦评论集,作家出版社,1957何其芳:论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俞平伯:脂砚斋红楼梦辑评,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新一版周汝昌:红楼梦新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吴世昌:红楼梦探源外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吴恩裕:曹雪芹丛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戴不凡:红学评议外篇,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胡适:胡适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0王基:司棋论,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西北大学中文系:评红楼梦,陕西人民出版社,197412李广柏:现代学术史上的一段佳话蔡元培与胡适的红学之争,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心编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