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探讨毕业论文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0514201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0.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探讨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探讨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探讨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探讨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探讨毕业论文(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第 14 页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探讨目 录摘要1Abstract11 前言22建设数字图书馆的概念.2 2.1建设高校数字图书馆产生的条件.2 2.1.1 物质条件22.1.2 技术条件32.1.3 关键条件33 高校数字图书馆的现状.3 3.1 国外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状况.3 3.2 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现状.44 建设高校数字图书馆的重要意义.45 建设高校数字图书馆当前所面临的问题.5 5.1 建设方面的问题.5 5.2 技术方面的问题.6 5.3信息资源标准的问题.6 5.4 建设经费方面的问题.6 5.5 管理方面的问题65.6 知识产权的问题65.7法律的问题.65.8 馆员素质问

2、题76 加快我国高校图书馆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7 6.1 组织协调、共建共享7 6.2 加强馆藏建设, 建立特色馆藏数据库76.3 建立创新机制, 引进和吸收关键技术86.4 提高认识,加大资金投入.86.5 加大技术开发,增强数字图书馆.86.6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8 6. 7 加快统一规划,增强数字图书馆8 6.8 提高职工队伍素质,调整馆员知识结构87 总结98 参考文献9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探讨摘 要本文阐述了高校数字图书馆的概念、产生条件及现状,论述了建设高校数字图书馆的重要意义且分析了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当前所面临问题,并提出了加快我国高校图书馆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高校图书

3、馆,数字图书馆,建设On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y Digital LibrariesAbstract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concept of digital libraries and production conditions and the status of digital librari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deals with the significance of constructing digital library,analyses the Digital Library of

4、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facing the current problems and proposes to speed up the China Academic Library Measures to be taken and recommendations.Key words:University Library,digital library,construction 1 前 言当人们开始把显示和储存信息资料的方式,由传统的纸质化向现代的无纸化转变的时候,图书馆也在进行从联机采购、编目、公共查询和检索到应用的全过程数字化建设特别是在文

5、献资料的收集、储存、加工、传播的过程中,更是把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放在了首位,建立了面向社会公众的效率化、网络化和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的图书管理新体系。数字图书馆的快速发展,使人类的知识信息能力达到一个空前境界,将对人类文明产生积极而又深刻的影响。因此,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将是全国高校图书馆面临的主要任务。 进行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水平,有利于促进我国数字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由于我国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化起步较晚大多数图书馆馆员的素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知识水平更是参差不齐 相当一部分馆员做着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工作,做着借书、还书、上

6、架等不需要多少专业知识、相对简单轻松的体力劳动,而且已经习以为常。本文分析出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2数字图书馆的概念近几年来,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全球化飞速发展, 图书馆正在发生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总的趋势不外乎是数字化、网络化和全球信息资源共享。高校图书馆系统以中国教育科研网(CER2NET) 为依托, 在我国图书馆中最早加入互联网, 较迅速地开展数字图书馆建设。目前, 高校系统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总体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所谓数字化, 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介质的图像、文字和声音进行压缩处理, 使其转化为

7、数字信息, 然后, 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贮存, 通过网络通讯技术进行传播、接收。数字化和网络化一样是构成21 世纪高科技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之一。数字图书馆(Digital L ibrary DL) ,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有高度价值的图像、文本、语音、音响、影像、影视、软件和科学数据库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组织、规范性的加工和压缩处理,使其转化为数字信息,然后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高质量保存和管理,实施知识增值,并通过网络通讯技术进行高效、经济地传播、接收,使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从网上得到各种服务。同时,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还包括知识产权、存取权限、数据安全管理,加强研究机构、商业机构、

8、政府和教育团体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等内容。可以说,图书馆数字化是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一个无限的、开放的、有组织的信息资源库大系统,本地和远程用户可以在网络化的环境中,对系统内的信息资源进行一致性访问,获得自己所需的最终信息,从而使人们对图书馆的利用不再有时空的限制,用户不论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只要通过其联网的电脑,便可纵览天下群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它的出现将对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1。 2.1高校数字图书馆产生的条件 数字图书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产生与发展源于两种主体力量的推动:一是图书馆自身在现代化技术条件下资源共享的内在要求一是计算机互联网络的发展对数字信

9、息进行有序化、结构化组织的要求。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使人类社会的信息能力达到一个空前的境界,将对人类文明产生深刻的影响。2.1.1 物质条件计算机的大规模应用与普及和Internet的畅通为数字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传统图书馆的馆藏、分类、编目、查询、资源共享、传递等固有的模式,则是数字图书馆产生与发展的坚实基础,没有传统的图书馆,就没有图书馆的数字化也就没有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是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在信息服务方面的融合,数字图书馆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主体方向。2.1.2 技术条件网络、服务器、数据库等都是数字图书馆必要的硬件基础设施。计算机技术就涉及到多媒体技术、超文本信息储存技术、数

10、据库技术等,面通信技术则涉及到网络技术。计算机的发展使得人类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信息储存技术的兴起则是建设和发展图书馆数字化的关键,没有信息储存技术,就不会有图书馆数字化的出现,面多媒体技术则是数字图书馆人机界面人性化的重要支撑。2.1.3 关键条件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及其后续储备人才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关键。建设数字图书馆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传统图书馆时代工作人员的工作模式是人与书的结合,或者说是以书为媒介与读者的结合也就是人与人的结合。而数字图书馆时代图书馆员工作的基本模式是人与计算机的结合,也就是所谓的“人机结合”,工作人员必须通过计算机和计算机通讯网络来

11、获取或提供信息服务。因此,数字时代图书馆员既要有扎实的传统图书馆知识,又要兼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知识,成为复合型人才。3 高校数字图书馆的现状3.1 国外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状况敖军认为,数字图书馆最早的构思, 起源于上世纪80 年代末的美国。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启动了一项电子图书馆计划, 这可以称之为数字图书馆思想的雏形。其后的十几年中, 美国的数字图书馆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同时也带动了世界其它发达国家, 如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相继开展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实验, 不同规模的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正在不断涌现。在1995 年5 月, 依据在同年2 月经济高峰会议上提出的构想,西方七国的

12、国家图书馆在法国建立了基于西方七国的全球数字图书馆集团。同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相应发起了“世界记忆”计划, 希望能够长期保存人类文化遗产财富, 以防止由于人类和时间的损坏, 而导致众多稀有、珍贵的历史资料逐渐从人类视野中消失的可悲局面。中国于上世纪末才开始数字图书馆的研发工作。2001 年5 月大型的“数字图书馆项目”通过鉴定, 标志着数字图书馆在中国的初步建立。从某种意义上说, 数字图书馆的出现, 是几个世纪以来图书馆工作中意义最为重大的变革, 它将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模式, 必将为人类对知识的获取方式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5。美国的OCLC也积极促进虚拟参考服务的研究工作,OCLC于200

13、4年3月5日正式推出了“数字参考服务论坛”网站,旨在提供一个研究和服务信息交流平台,为从事虚拟参考服务的参考馆员和研究人员提供与这一领域专家交流的机会。2005年,美国国会图书馆还提出了一项宏伟的计划,即与世界各地的国家图书馆展开合作,联合组成一个名为“世界数字图书馆”的网上数据库。该数据库除了收录本馆的书籍与资料外,还将收录来自欧、亚、非国家的图书馆的珍品馆藏,并在互联网上免费提供。目前,该项目正在筹建当中。2003年,英国政府通过了“法定呈缴图书馆法案”(Legal Deposit Libraries Act)。它不仅标志着大英图书馆成为英国唯一能够收藏和管理国内非印本呈缴的机构,也标志着

14、英国成为立法收集并保存永久存取其数子知识的少数国家之一。截止2006年,大英图书馆已拥有多达1200万页的数字化资料、400万网络读者、4000余万条网上编目,检索次数高达19次/分;每天通过阅览室和全球文献提供服务向111个国家的2万名读者提供1.5万个文档;每年通过阅览室服务50万名读者。3.2 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数字图书馆虽起步较晚,但我们跟踪研发较及时,立项与操作也上得较快。目前,中国数字图书馆已经进入初步实用阶段,我国的数字图书馆研究、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在我国,正式提出数字图书馆概念并导致后来大规模研发工作的是1996 年在北京召开的第62届国际图联(FLA

15、)大会,数字图书馆成为该会议的一个讨论专题。.IBM 公司和清华大学图书馆联手展示“IBM 数字图书馆方案”。 高晋蜀认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也伴随着网络化的发展而展开。1997 年7 月由文化部向国家计委立项, 由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六家公共图书馆参与并实施的“中国试验型数字图书馆项目”, 标志着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开始。1998 年10 月, 文化部与国家图书馆, 启动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 目前正在建设的中国数字图书馆(ChinaDigital Library , CDL) 数字化资源已达800GB , 未来的图书馆资源总量将达20TB (一个TB 相当1024GB) 。与此同时,

16、 部分省、市如辽宁省、上海市也着手开展数字图书馆研究项目。而高校图书馆系统以中国教育科研网(CER2NET) 为依托, 在我国图书馆中最早加入互联网, 较迅速地开展数字图书馆建设。目前, 高校系统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总体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12。2001 年9 月,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启动“数字化工程”,买断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人大复印资料、超星数字图书馆等数据库,在江苏省内建立镜像站点,向全省高等院校提供服务。河南省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通过联合采购、教育厅出资等方式, 购置了10 个数据库供全省80 余所高校(含独立学院、高职高专)图书馆无偿使用。其他如上海、广东、北京、重庆等地高校图书馆的

17、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活动也开展得较有声色。近几年来,国内关于开放存取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多,如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课题:支持开放获取的国家和机构政策与战略研究(2004. 122005. 5) 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科学信息开放获取的运行模式与政策机制研究(2006. 12008. 12) 等的相继开展。现在形成了以开放存取期刊和开放存取仓储为主要途径的开放存取资源。截至2006 年2 月,已有北大、清华等126 所高校通过CERNET与Internet 联通,占全国高校总数的92 %。清华、北大等大学图书馆也投入许多人力与经费用于建设数字化图书馆,这些自建的数字化图书馆在摘要索引数据库与全文电子数据

18、库等方面的内容极为丰富.4 建设高校数字图书馆的重要意义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将极大地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迅速扭转互联网上中文信息匮乏的状况,形成中华文化在互联网上的整体优势,同时也将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信息化的建设,促进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相关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工作方式和服务模式将得到根本性的转变。9 传统图书馆担负着信息采集、存储、传播及版权控制的重任,数字图书馆也同样要完成这些任务,只是各项任务的内容、采取的手段及服务方式发生变化。由数字图书馆的特点和功能所决定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2 l世纪加快发展数字图书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由于数字图书馆是虚拟与现实相结合,大量的数字化信息

19、存贮在无数个磁盘存储器中,通过计算机网络联接形成的一个联机系统。因此,与传统图书馆相比,它占用的物理空间相对很小。网络时代图书文献信息的大量增加和高速传播,使得学科不断分化与综合,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网络实现了图书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极大地提高了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数字图书馆使图书馆服务内容丰富多彩,在数量上它已大大超出了一般图书馆所提供的图书文献信息,一切知识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快速的重新组合,进行快速的增值,数字图书馆有助于加快知识更新速度。(2)创造新的图书馆服务方式方法。图书馆员与读者处于准永久性分离是数字图书馆的关键所在。读者在“人- 机”对话的网络中学习。我们可以说当今世

20、界正面临着一场“图书馆的革命”,这场革命将彻底改革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传统的图书馆观念以及相应的图书馆服务方式。数字图书馆的实施将使图书馆从封闭走向开放。数字图书馆是没有围墙的图书馆,是永不关闭的图书馆。(3)数字图书馆建设对于我们最重要的一点是建立以中文信息为主的各种信息资源,这将迅速扭转互联网上中文信息缺乏的状况,形成中华文化在互联网上的整体优势。数字图书馆还是保存和延续发展民族文献遗产的最佳手段,所有的珍贵资料都可以经数字化处理后,将原件保存在更适宜的环境中,而数字化的资料由于实现原件的复制,并不影响一般意义上的查阅。(4)加快图书馆社会化和图书馆资源网络化。数字图书馆有利于

21、实现知识的社会化,有利于促进图书馆社会化和学习社会化。只有知识的社会化,才会有学习的社会化。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一方面可将图书馆扩展到家庭、社区、农村和任何信息技术普及的地域,将使更多的人接受图书馆服务,提高图书馆社会化的程度;另一方面,人们还可根据自身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通过上网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数字图书馆学习。这种学习不仅可以存在于图书馆中,而且可以出现在办公室、娱乐场所、家庭和社会活动中,从而促使“学习即生活”的理想变为现实,帮助人们把生活的学习化作为一种生活状态,最终达成以普遍提高人的素质和基本能力为中心的学习化社会。(5) 高质量的服务是图书馆促进知识的生产、交流和传播以推动知识经济

22、的发展, 并通过这些服务来赢得社会地位的根本。为促进知识创新和交流提供完善的服务, 图书馆首先必须丰富知识信息资源, 这就要求图书馆要扩展虚拟馆藏, 开发网络信息资源。5 建设高校数字图书馆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以宽带多媒体网络为基础的海量信息管理系统, 它所面对的存储对象和技术领域远远超出了目前传统图书馆的范围。数字图书馆涉及的技术领域很宽广, 需要大量的技术突破作为支撑。例如基于内容的多媒体检索技术以及智能化、个性化和自动化服务技术, 这样数字图书馆的真正潜力才能发挥出来。根据笔者的观点, 建设数字图书馆我们至少面临着几个方面的问题:5.1 建设方面的问题 随着Internet

23、 的飞速发展, 信息资源数量急剧增长, 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多,图书馆库房的容量日趋饱和, 且不能满足馆藏文献的增加,馆舍同样面临巨大的压力, 图书馆的馆藏规模跟不上发展需要, 难以满足人们对信息知识的迫切需求。数字图书馆建设要依托于本馆的馆藏资源建设,馆藏资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数字图书馆质量的高低。而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相对落后,一般存在两大问题,一是馆藏数量不足,品种单一,一般只有中文图书及中文期刊;二是馆藏质量差,馆藏图书大多数是中专教材,与高校专业设置不相符合,跟不上学院教学及科研的要求,与数字图书馆馆藏建设要求差距较大。对于建设方面的问题, 闫瑞萍是这样认为的: 与国外相比,国

24、内大学数字图书馆建设最欠缺的是协作性,各图书馆都热衷于引进新的设备和技术,加快本馆的资源数字化,把协作放到第二位,结果事倍功半,资源共享无法真正的实现,形成了新的重复建设9。5.2 技术方面的问题 侯汝秋认为,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面临很多的技术问题, 具体归纳起来有海量信息资源建设问题、存储与压缩问题、分类、索引和检索问题、安全性问题、用户界面问题、信息表现问题、多语言问题、工具与平台问题、标准与规范问题等。解决技术方面问题需要综合的知识背景和良好的前瞻性意识, 还必须把IT 技术发展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主线联系起来; 与管理联系起来。把握IT 新技术的应用新设备的引进时机, 走具有我国特色的数字

25、化图书馆建设的道路17。当前我国大量采用的是一对多的服务器存储结构, 运用主机总线技术, 用户通过局域网对数据进行访问, 因而, 局域网络常常由于信息流量的过大而出现拥挤堵塞, 直接影响到数据的传输、管理、维护, 同时也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由局域网而生发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每一个服务器的空间都是不可以共享的, 这就导致了服务器空间利用的不均衡, 造成空间的浪费。软件重用技术、多种语言处理技术、自动识别技术、因特网人工智能技术和运用网络技术对数字化文献进行管理的网络管理技术等是目前急待解决的关键技术。5.3 信息资源标准的问题 业内普遍看好数字图书馆的前景, 国内目前已经建起了上百家数字图书馆

26、, 但是这些馆各自独立, 数字化标准格式不统一, 相互之间不兼容, 读者检索起来很困难, 国内的数字图书馆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目前一些数字图书馆项目在资源建设方面缺乏整体规划,偏重于文艺、外语、计算机、经济等方面的图书资料,因为这些图书资料畅销;学科内容不均衡,资源建设缺乏连续性,资源分布不成体系并缺乏科学性,整个资源体系杂乱无章没有条理。5.4 建设经费方面的问题伴随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了教职工和学生能更好的工作和学习,各高校逐渐认识到发展数字图书馆的重要性,也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但是图书馆经费短缺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曹东学者认为,目前,我国网络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宽带、宽频网

27、建设也热火朝天,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网络建设、通信设备在很多地区还十分落后,要在短时期推进全国范围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不现实的。另外,数字图书馆所需的建设费、维护费很高,数目之大是任何一个图书馆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解决,许多文献信息机构大多缺乏购买大容量和高密度的电子贮存设备的经费,导致计算机普及率和上网用户的普及率还十分低下。若考虑家庭收入、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差异等诸多因素,真正能利用数字图书馆的用户还远远低于上网用户的普及率,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但有些地方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对于国情、馆情考虑不够,存在一拥而上的倾向,造成不应有的损失44。能否更好地建设高校数字图书馆,关键在于靠政府、社会的

28、支持,领导人民同心同德创新干。5.5 管理方面的问题 管理方面的问题一直贯穿于数字化图书馆建设, 其管理体制的变革、建设规划、实施规划、运行模式、维护等许多方面都需要进行科学的决策。并且其管理模式滞后,数字图书馆采用分布或存取方式的高性能计算机软硬件平台,并依托高速网络环境。其管理运行缺乏与读者的即时沟通,更难以根据读者需求动态及时调整资源配置和运行结构,严重影响读者服务质量。5.6 知识产权的问题 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将面临最复杂、最具挑战性的问题是知识产权的管理。知识产权是指由人们对自己的创造性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一种无形的财产权, 也称智力成果权。在网络环境下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 有的

29、高校还没有采取必要的技术防范措施,在网上安全教育、网上伦理道理教育方面还比较薄弱, 没有很好地遵守国家的法律规范, 并且在数字化图书馆涉及的专利技术和版权问题上认识不到位, 没有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不能适应数字化环境的需要。 王小丽认为,对于我国来说,知识产权一直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而数字图书馆建设又涉及众多新的知识产权问题,如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的归属、软件开发的独立性和使用的广泛性所导致的软件权利的归属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能加以妥善解决,将给信息的数字化带来很多障碍。435.7 法律的问题版权和知识产权在网络时代的运用问题实质上是数字图书馆的法律问题,其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已日渐

30、突出。有的著名作家状告网站侵权,中华文化信息网在建设中均碰到了版权的问题。如何既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同时又让各类文化、科技的文明成果纳入数字图书馆,以使其为更多的人服务,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是一个急迫的任务。如何既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同时又让各类文化、科技的文明成果纳入数字图书馆,以使其为更多的人服务,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我们要认清形势,加快立法步伐,制定一整套数字图书馆的专门法律、法规,特别是网上法律,使数字图书馆能在有法可依的环境中渐渐成长壮大起来。在进行数字图书馆研究和建设数字资源库的过程中, 应借鉴发达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经验教训,尽早制定统一的适合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资源描述、标识、查询

31、、交换和使用的标准规范及法规。5.8 馆员素质问题 数字图书馆工作的管理人员大部分欠缺较高学历和专业素质,并且还没有掌握多方面的知识结构,如计算机、网络信息加工与管理、知识产权与保护、 数字图书馆运营与管理等。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在管理和技术应用方面有着巨大差别,从载体及其传播方式到信息的搜索加工手段和组织管理方法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数字图书馆将在信息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已不能停留在为师生提供纸制文献的层面上,必须上升到为师生进行有一定深度的“索取”和“导引”,即要对众多的相关主题的文献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和浓缩,以便及时满足师生所需的科研资料。数字

32、图书馆工作人员除了掌握传统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和技术外,更要注重现代化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能的学习与培训,尤其应提高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应用水平,使之能够胜任数字图书馆的硬件管理和网络维护等各项技术工作,具备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电子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存储、控制和提供服务的技能;具有对海量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和筛选的技能;具有对各种类型的数字信息资源进行技术运用性评估和价值判断的能力。另外,互联网上有着丰富的外文信息资源,图书馆员只有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才能根据用户需要上网搜寻信息,在汇集了大量信息之后,要进行加工整合提供给用户,使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43。6 加快我国高校

33、图书馆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高校图书馆应该通过全面、深入的调研,结合本校教学和科研的需求、馆藏资源的特点、馆员队伍大小和素质、可投入经费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制定长期、中期、短期的目标,分阶段地逐步建设和发展数字图书馆,针对以上建设高校数字图书馆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6.1 组织协调、共建共享 建立不同层次的共建共享联盟,共同开发和建设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避免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各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应量力而行、因“校”制宜。在全国建立一个数字化文献建设领导小组,并在各地区或省市设立协调小组,制定出相应的实施方案和约束机制,来督促、干预、 调和指导全国和地区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文献建设。这

34、样,才能使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文献建设达到统筹规划,需求牵引,科技创新,滚动发展的目的,也才能使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文献建没稳步健康地向前发展。6.2 加强馆藏建设, 建立特色馆藏数据库 改变以往“大而全, 小而全”的藏书模式, 根据读者的需求来优化藏书结构, 可以把图书划分成基本藏书、重点藏书和特色藏书等不同级别, 确定不同的收藏目标, 并按照这个目标来进行馆藏建设. 彻底改革现行传统的文献收集、传递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模式, 逐步增加电子出版物的入藏量。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础。在建立数字图书馆时, 除了攻克技术难关外, 真正的核心和重点应为数字化文献资源的积累和开发利用。由于数据库

35、建设是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要大量开发建设数据库, 要具有一定规模的数据库产品, 特别是自行开发的数据库产品。要发展有实用价值的各种专业数据库, 特别是全文数据库, 如博士、硕士研究生论文数据库、科研项目数据库等。6.3 建立创新机制, 引进和吸收关键技术 数字图书馆关键技术在发达国家已趋于成熟, 各类型数字图书馆工程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因此, 高校数字图书馆要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参与国际竞争, 必须坚持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原则, 借鉴国外发展数字图书馆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引进先进的数字图书馆方案和关键技术, 例如自动标引、元数据、智能化信息检索技术、非文本和多媒体、超媒体信息的

36、组织、存储和检索等, 要组织专门人员对关键技术进行跟踪、研究、攻关, 然后, 根据我国各地、各馆的实际情况, 加以吸收、改造和创新, 从而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这样既可以节约资金, 又可以缩小与国外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差距。6.4 提高认识,加大资金投入高职院校图书馆要趁着高职院校评估及示范建设的东风,提高认识,加大数字图书馆的经费投入。这首先要保证图书馆的经费投入,高职高专的图书馆经费要相对独立运算,才能使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资金有一定的保障。这相当一部分要取决于学院领导对图书馆的重视及图书馆要走出等靠的老传统,积极主动地采取各种办法要求经费投入,为数字图书馆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6.5 加大技术开发

37、,增强数字图书馆由于数字图书馆是现代社会高科技的集成体,所以,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涉及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系统设计技术、系统开发技术、安全保密与维护技术、信息资源建设技术、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技术、在线服务与管理技术等等。我们必须从国内图书馆事业的现状出发,结合数字图书馆建设实际,积极组织拔尖人才和相关力量协同攻关,尽快研制出一批既有自主产权又有市场竞争力的应用型硬、软件产品,为确保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奠定坚实的技术保障。6.6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 高校有必要加强技术防范措施, 加强网上安全教育、网上伦理道理教

38、育, 遵守国家的法律规范, 并且要针对数字化图书馆涉及的专利技术和版权问题, 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以适应数字化环境的需要。6. 7 加快统一规划,增强数字图书馆“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专家工作组和“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资源建设委员会”应该成为统筹全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领导小组,统一规划和组织协调全国跨部门、跨系统、跨行业、跨学科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任务,对国内现有的信息资源、信息人才、网络技术、投入经费、设备状况等技术力量进行分析疏理和合理配置。根据国家需要下达数字图书馆建设任务或者由承建单位申请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待领导小组审查通过后再下达任务。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避免各自为政、分散多头的混乱

39、局面,可以避免重复建设和人力财力物力的大量浪费,可以相对集中力量攻克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关键性难题,可以大大提高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质量。6.8 提高职工队伍素质,调整馆员知识结构 由于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拥有大量的电子文献、数字化文献、虚拟馆藏文献,并且具有高层次的服务对象,广阔的社会服务空间,以及现代化的服务设施和服务手段 。这就要求馆员具备综合素质,在知识结构上符合服务性的要求,不仅要具备专业性的文献信息的分析、筛选、晕组、整序的基本能力,而且要具备对信息的鉴别、信息价值的确定的能力。不仅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外语水平,而且需要较高的网络技术知识、计算机应用能力。没有训练有素的高素质馆员,就很难适应

40、数字化文献建设的需要。可见,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必须注重馆员队伍知识结构的调整。既要引进专于图书情报学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又要引进掌握先进的自动化、网络化技术和一定的外语水平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另外,必须系统地组织在职员: 进行业务技能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和进修。7 总结 21世纪的数字化图书馆在信息存贮形式、信息组织形式、信息处理和输出形式、服务方式、信息传递速度、运作模式等方面将给图书馆带来重大的变化。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一座孤零零的建筑物,而是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由分布式数据库组成的信息空间。作为21世纪的新型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存在技术和观念

41、上的限制,但随着人们对信息社会的进一步认识,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数字化图书馆将不仅仅是趋势,而是一场革命。数字化图书馆是时代的新生事物,充满勃勃生机,它是人类实现接近理想状态资源共享的手段,虽然在目前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但数字化图书馆作为图书馆事业变革的大趋势是不可否认的。8 参考文献1 邵雷. 浅谈数字图书馆的意义和建设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08,(04) 2 李峰,杨向明. 数字图书馆正向我们走来 3方芳. 浅论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03) 4 温带宝. 论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

42、J. 黑龙江科技信息 , 2007,(09) 5敖军. 浅谈数字图书馆的发展J .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7 , (2)6 邓德好, 张炳娥. 由传统图书馆发展数字图书馆的思考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3,(04) 7 王頔.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浅析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 2008,(22) 8 闫学梅.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8,(10) 9 闫瑞萍. 浅谈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J. 甘肃科技 , 2004,(06) 10 纪双龙, 李旭. 谈影响数字图书馆建设问题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 2007,(31

43、) 11 张晓光, 王晋芳. 数字图书馆在我国的研究、认识和建设. 情报资料工作, 2001, (S1) 12 高晋蜀. 论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对策研究.现代情报, 2003, (12)13 田中雨. 浅谈数字图书馆建设J. 甘肃科技 , 2002,(10) 14 冯芳. 数字图书馆图书馆发展的新阶段J. 山西科技 , 2002,(02) J . 图书馆建设, 1997, (3) 15 罗春荣. 论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原则与策略 J .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3, (3) 16 毛玉琪. 迎接数字图书馆的挑战 J .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3, (2) 17 侯汝秋. 数字化图书

44、馆建设面临的问题探讨 J .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3, (2) 华大学出版社, 2000. 18 邓香莲. 数字图书馆的研究起源与概念分析 J .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3. 19 郭卫真. 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 J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4) : 68 - 69. 20 杜宝娟. 试论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 J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1, (4) 21 王荣国,李东来.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形态及研究范围 J . 图书馆学刊, 2001, (5) 22 邵雷. 浅谈数字图书馆的意义和建设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08,(

45、04) 23 刘明星. 浅谈我校数字图书馆建设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3,(04) 24 蔡晓洁. 关于推进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思考J. 科技创新导报 , 2008,(06) 25 王欣.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J. 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6,(02) 26 金慧珍.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探讨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 2006,(S1) 2 7 谢铠临. 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 黑河科技,2002 (4) 28 戚韧钢. 试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及其对策J. 商业经济 , 2005,(06) 29 梁芸芳.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几点思考J.

46、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8,(04) 30 周佳丽. 论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J. 世纪桥 , 2008,(01) 31 朱文涛. 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J.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 2003,(02)32马炳厚.再论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J.情报杂志,2002,(4)33 黄梅. 在建设数字化图书馆中应关注的问题J. 情报杂志 , 2002,(04) 34王彤. 论数字化图书馆J.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0,(02) .35沈红芳, 杨道良.论数字图书馆J. 中国图书馆学报11999 (1) 36董淑禧. 数字化图书馆的

47、研究J. 山西电子技术 , 2000,(04) . 37 陈梧华, 苑光明. 数字化图书馆识知产权保护和资源共享问题的思考和对策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 2008,(04) 38 徐虹, 赵洪波. 发达国家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启示J. 东北亚论坛 , 2006,(04) 39刘乃强.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刍议J .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5 ,23 (1) :39241. 40周敏. 我国发展数字化图书馆的策略分析J . 图书馆论坛,2002 ,22 (6) :31233.41 邓德好, 张炳娥. 由传统图书馆发展数字图书馆的思考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3,(04) 42周和平. 统筹规划,携手共建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J . 国家图书馆学刊,2000 , (3) :59.43王小丽. 对数字图书馆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 内蒙古电大学刊 , 2005,(03)44 曹东. 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晋图学刊 , 2005,(0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