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0512880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95.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毕 业 论 文论文名称:我国公允价值准则应用效果的评析学 院:会计学院专 业:会计学(注册会计方向)学 号:0617028学生姓名:金小龙指导教师:2010 年 4 月毕业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作者签名: 毕业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毕业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毕业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

2、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毕业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毕业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作者签名: 日期: 目 录摘要4ABSTRACT51 绪论62文献综述63中美GAAP在公允价值准则方面的异同3.1中国会计准则与美国GAAP在公允价值准则的不同点3.2中国会计准则与美国GAAP在公允价值准则的相同点7784 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比较的优缺点 4.1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比较的优点 4.2 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比较的缺点1010105经济周期影响公允价值作用的理论分析5.1逆周期中公允价值作用的分析5.2顺周期中公允价值作用的分析5.3对公允价值在经济周期中不同表现的客观评价

3、111112126公允价值在美国运用效果的实证分析12 6.1 公允价值运用的途径12 6.2对金融业总体的影响13 6.3 对金融各行业的影响14 6.3.1 对资产的影响14 6.3.2 对负债的影响157公允价值在中国运用效果的实证分析7.1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7.1.1对资产的影响7.1.2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的分布 7.1.3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 7.2对利润表的影响1618181922248公允价值运用效果的建议及其思考参考文献2527 摘要公允价值无疑是目前学术界讨论最多的热点问题之一,对于公允价值在会计准则中的运用效果的评价也褒贬不一。随着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公允价值的引入能

4、够更公允地反映经营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借鉴美国证监会的最新报告,本文对比了中美公允价值准则的异同、分析公允价值的优缺点,从理论上分析了经济周期即顺周期和逆周期中公允价值的不同作用,并通过数据对比公允价值对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影响,最后对公允价值在中国的运用效果作出实证分析并提出对公允价值准则的一些建议。关键词:公允价值,经济周期,应用效果AbstractThe fair value is one of the most hot academic discussion with no doubt now. There is also a dis

5、pute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using fair value in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 markets and boom of economy, the introduction of fair value can be more fairly reflect the financial position, operating results and cash flow condition of entities. But also exposed many probl

6、ems.Learn the latest report of the SEC, in this paper, I will make an assessment of application of the fair value in China from several aspects: First,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GAAP and US GAAP on fair value an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fair value. Then theore

7、tically analyse different roles fair value plays in the economic cycle that is pro-cyclical and counter-cyclical and make an assessment of application of fair value in China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fair value impact on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balance sheets and income statements and make some recom

8、mendations. Key Words: Fair Value, economic cycle, the effect of application of fair value我国公允价值准则应用效果的评析1 绪论2006年财政部正式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一概念。新准则中对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易、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债务重组等17个具体准则,都不同程度地引入和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这标志着我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会计体系正式成立。但同时我国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确认、计量、披露的要求仍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异,本文拟详细剖析我国与美国

9、会计准则的差异,分析公允价值的优缺点,从理论上分析经济周期即顺周期和逆周期中公允价值的不同作用,并通过数据对比公允价值对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影响,从而对公允价值在中国的运用效果作出实证分析并提出对公允价值准则的一些建议。2 文献综述FASB2006年9月发布的Summary of Statement No. 157 -Fair Value Measurements以及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对两国在金融工具在会计中的确认、计量和披露提供了解释和规定,为两国公允价值准则对比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胡争(2007)系统地比较了中国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与国际上的异同

10、点,同时还指出公允价值计量本身所存在的优缺点。田园(2009)揭示了在美国次贷危机中公允价值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和担任的角色,以及针对此次次贷危机,对公允价值运用的建议和思考。李娟(2009)从公允价值的内涵、公允价值与计量属性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公允价值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正确使用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的的建议和对策。张洪君(2009),从公允价值准则在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中的运用着手,细致地解释了公允价值运用在经济周期各个阶段中所起到的作用。施超(2007)分析了公允价值在中国运用效果实证分析提供了思路。王海江(2009)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一文从公允价值引入公允价值对利润影响的四种途径说明公

11、允价值引入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为本文分析公允价值对利润的影响提供了思路。余峰(2009)通过分析公允价值的引入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的影响,来具体阐述公允价值应用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也为本文分析公允价值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提供了思路。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和上海证券协会则为本文提供了2007年度至2008年度上证50的所有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为本文提供了研究公允价值在中国运用效果的必要数据。从2007年1月1日新企业会计准则正式实施已经过去三年多,有关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准则已基本运用于上市公司的会计制度,公允价值的运用效果也是会计界对于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关注的焦点之一。3 中美GAAP在公允价

12、值准则方面的异同3.1 中国会计准则与美国GAAP在公允价值准则的不同点根据美国财务会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2010年2月召开的一次为期三天的联席会议上决定,暂时以“脱手价格”(exit price)作为公允价值的计量基础即一个主体希望通过出售资产所获得的预期的未来现金流入或转移负债所需要的预期的未来现金流出。 张晓泉. FASB和IASB对公允价值做出暂时界定. 中国会计视野, 2010年2月21日.美国GAAPSummary of Statement No. 157中也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作出了更细致的界定:“the definition focuses on

13、 the price that would be received to sell the asset or paid to transfer the liability (an exit price), not the price that would be paid to acquire the asset or received to assume the liability (an entry price).”即以上文提及的“exit price”而不是以“entry price”(主体获得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出或产生负债所获得的现金流入。) USA GAAP Summary of St

14、atement No.157而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一一基本准则中,把公允价值定义为: “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这两者在定义上的差别,体现了中国会计准则比国际上对公允价值运用的态度更为谨慎。中国会计准则强调“双方自愿”,即考虑了“exit price ”以及“entry price”双方。而美国以“exit price”作为计量基础强调“主体期望的现金流入或流出”将使计量拥有更大的主观性。事实上,在对公允价值的运用上,中国会计准则也有着更为严苛的条件。因为,历史成本仍然在我国会计计量中占主导地位。只有在公允价值可以持续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才应当使

15、用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以投资性房地产为例,分为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两种,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当地必须拥有活跃的房地产公开交易市场。二、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3.2 中国会计准则与美国GAAP在公允价值准则的相同点尽管中国会计准则与美国 GAAP在公允价值准则上仍存在些许不同,但整体上仍是趋同的。如对于不同金融工具在计量方法上的运用,两种准则都规定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以及对于两种金融工具价格波动的会计处理方法基本相同;持有性到期投资都采用摊余成本进行计价等等。对于使用

16、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披露事项也基本相同。 表1 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对照表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对照表内容新企业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存货(No.1)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按照公允价值计量(No.1)无差异长期股权投资(No.2)形成或取得投资的成本,不区分权益法和成本法,且不确认股权投资差额;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公允价值计量(No.28)无差异投资性房地产(No.3)区分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成本模式的后续计量适用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仍需折旧或摊销;公允价值模式下,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无需折旧或摊销(No.40)

17、无重大差异,但强调公允价值应反映资产负债表日而不是该日之前或之后的合理市场价值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价,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对于将存货转化成将按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之日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与其原先账面金额之间的任何差额均应在当期净损益中确认固定资产(No.4)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计量(No.16)无差异无形资产(No.6)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但不得重估(No.16)初始确认后,无形资产应以重估

18、价作为其账面金额,即其重估日的公允价值减去随后发生的累计摊销额和随后发生的累计减值损失后的余额;为了按本准则进行重估,公允价值应参照活跃市场予以确定;重估应足够频繁地进行,以使资产的账面金额与其在资产负债表日利用公允价值确定的账面金额不会存在重大差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No.7)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以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无具体准则债务重组(No.12)现金清偿金额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资产清偿的公允价值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债务转股本时股份的公允价值与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资本公积无具体准则收入

19、(No.14)不允许确认不公允的协议价款(No.18)无差异资料来源:对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思考J.广州大学学报,2007.4 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比较的优缺点4.1 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比较的优点公允价值计量与历史成本相比,以市场定价为基础的公允价值对决策者来说其更具有相关性。资产或负债的历史成本信息只能反映获得该资产或负债时的价值,不能反映其价值的变化。当在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或通货膨胀较为温和时,历史成本计价的缺点还未得到充分暴露,但当经济飞速发展或此项资产或负债内在价值快速上升时,以历史成本反映的资产或负债的信息对于决策者做出决策时的价值将会大打折扣。不符合会计相关性的要求;而公允价值计量却

20、为那些对资产、负债的当前价值而非过去成本感兴趣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们提供了相关的有效信息,它能较准确地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从而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因此,按公允价值计量得出的信息能为企业管理人员、债权人、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其次,公允价值计价往往比其他计量属性更具有可理解性。对于那些可以在活跃公开市场进行交易的资产,采用市场价格定价能够更好使信息使用者理解;对于不同会计期间的价格也更具可比性。4.2 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比较的缺点然而,对公允价值可靠性的质疑是阻碍公允价值应用和发展的最重要原因。这种怀疑是基于公允价值确定方法的复杂性及所得到

21、金额的不确定性。公允价值的确定首先需要具有一定素质、经验的人员进行估算和验证,而这方面人才的不足将导致公允价值无法准确可靠的计量;同时,获得的信息越完整,公允价值的确定性就越高,但往往处于成本或客观因素的制约得到的信息有限,也就导致了主观随意性较大,得出的结论不够可靠。其次公允价值确定方法的复杂性也使得信息使用者难以理解公允价值确定的来源。历史成本会计报表比公允价值会计报表更具可靠性,因为历史成本会计数据,不是对当前价值的估计,而是由实际成交价构成的,有相关的凭证等作为支持。不仅如此,来自公允价值的波动性也有损其可靠性,由此带来的资产高估和负债低估以及更多的财务舞弊问题。尤其在在市场大跌和市场

22、定价功能缺失的情况下,这种缺陷也愈加明显。这种缺陷暴露的最为明显的一次,也就是众所周知的次贷危机。5 经济周期影响公允价值作用的理论分析5.1 逆周期中公允价值作用的分析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是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即在评估资产价值时以其当前的市场价值为依据。经济逆周期中,市场状况的不断恶化,导致相关金融资产的市场价值大幅下滑,上市公司和金融机构不得不对资产计提巨额减值准备,结果会引发市场对这些金融机构资产的恐慌性抛售,而抛售又使资产市值进一步下跌,即形成了“市值大幅下降巨额减值准备巨额亏损抛售恐慌再抛售市值继续下跌再亏损”的恶性循环。例如,2008 年9 月18 日前后短短几天内,花旗银行、雷曼兄

23、弟、美林集团、高盛公司等原本市值高达几千亿甚至上万亿美元的金融机构,市值飞流直下,甚至跌至低于公司的净资产。公司根据现行会计准则将市场价格迅速下降的资产价格反映在财务报表中,但目前的市值又并不一定能反映这些资产的长期价值或真实价值。 张洪君. 论公允价值会计与金融危机. 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60期.在金融市场中,有部分金融工具的市场价格较难以取得如银行交易账户、经过组合打包的债务或资产,而当市场价格无法取得时,则可以采用估价模型进行计价。然而估价模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采用估价模型主体的主观性将会影响这些金融工具的评估价值。而当买方购买了这些金融工具后发现其内在价值低于评估的价值时,计提

24、大额的减值准备是不愿意看到的,于是继续利用估价模型进行估价,将债务、资产等进行重新打包组合,再次出售以求获得盈利。人人都不愿意看到购买的资产在自己这里计提减值准备,于是利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不确定性将这些金融工具的价格不断推高,最终导致资产泡沫产生和破裂。显然,在经济逆周期中,“按市值计价”的公允价值会计的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5.2 顺周期中公允价值作用的分析在经济顺周期中,由于资产的市值暴涨,企业大量囤积资产,进一步导致需求供给的不平衡,形成一个“市值上升利润大增购买囤积再涨价”的循环。比如我国20062007年度股市狂涨的情况。有些上市公司在价格暴涨的经济环境下参与了囤积居奇,大量囤积的资

25、产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后导致2007年度利润因巨额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而大涨。增加了经济的不稳定性。5.3 对公允价值在经济周期中不同表现的客观评价然而,会计的基本职能就是反映与监督。公允价值作为一种会计计量方式,首先体现的是其会计的“反映与监督”职能,并不能够从经济问题上去否决它,不能把所有责任归咎于公允价值的计量。在活跃市场中, 市场价格是地位平等的市场主体自主进行资产交换和债务清偿的金额, 最能客观反映交易主体的真实意见, 容易获得, 也易得到投资者认可, 具有权威性。公允价值计量的引入的确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退回历史成本会计解决不了金融工具的计量问题,公允价值才是所有金融工具

26、唯一合适的计量方法。6 公允价值在美国运用效果的实证分析本文引用美国证监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C)与2009年12月30日向美国国会提交的SEC Report to Congress on Market-to-Market Accounting SEC Report to Congress on Market-to-Market Accounting为美国证监会向美国国会提交的有关次贷危机中公允价值的作用和影响的报告。中的部分案例,对美国经历次贷危机后,公允价值在美国运用效果进行实证分析。该报告分析了公允价值准则对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影

27、响、公允价值在2008年美国众多银行破产案中所起到的作用、公允价值对披露给投资者的金融信息质量的影响以及对面对公允价值准则现状,所作出的一些建议以及其可行性。6.1 公允价值运用的途径 表2 公允价值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途径金融工具非金融工具权益类证券(Equity Securities)企业合并(Business Combinations)债务类证券(Debt Securities)商誉(Goodwill)证券化资产(Securitized Assets)其他长期资产(Other Long-Lived Assets)直接贷款投资(Direct Investment in Loan)资产或负债衍

28、生品(Derivative Assets and Liabilities)公允价值期权(Fair Value Option)其他金融负债(Other Financial Liabilities)资料来源:SEC Report to Congress on Market-to-Market Accounting6.2对金融业总体的影响 表3 总体样本量表总体样本(n=50)样本分类大型企业(n=30)小型企业(n=20)美国资本市场权益(美元:百万)$1,213,174$1,202,653$10,521资产总额$17,668,996$17,589,482$79,484负债总额$16,413,69

29、3$16,345,671$68,022美国资本市场权益额由截止2008年7月31日证券市场股票数乘以当天收盘价得出。资料来源:SEC Report to Congress on Market-to-Market Accounting表4 样本量细分表总体样本(n=50)样本分类大型企业(n=30)小型企业(n=20)银行271314保险1284券商541政府机构330信用机构321资料来源:SEC Report to Congress on Market-to-Market Accounting图1 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百分比图截止2008年第一季度如图1所示,在所选取样本中45%的资产使用公

30、允价值进行计量,几乎占到总资产一半,而根据报告所述,在所有45%的资产中,有20%的资产没有影响到公司的利润额,有25%的资产其公允价值的变动影响到了公司的利润额。由此可见公允价值的变动对公司的利润额仍有较大的影响。6.3 对金融各行业的影响6.3.1 对资产的影响图2 各行业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百分比图截止2008年第一季度在各行业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大致可分为三类:投资性证券、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品,在五大行业中,保险业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比例达到惊人的71%,因此也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很大的冲击。同时还应注意到,在券商的50%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中还不包括现金、短期应收账款、

31、售后购回协议等虽然以历史成本计价但记录的金额接近于公允价值的资产。图3 按企业规模分类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百分比图截止2008年第一季度在使用公允价值对资产进行计量的比例上,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比例无较大差别。6.3.2 对负债的影响图4 各行业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负债百分比图截止2008年第一季度如图4所示信用机构、政府机构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负债的百分比很低,而保险业相对极高的资产百分比,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负债的百分比却很低。而券商的资产和负债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比例都很高,主要源于其经营的复杂的金融工具。图5 按企业规模分类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负债百分比截止2008年第一季度由上图可以得出,小型企业和大

32、型企业由于在企业规模和业务复杂程度上的差距,在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时,小型企业基本不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结合报告,最终可以得出结论:虽然公允价值准则的运用会在经济逆周期中加速资产泡沫的破裂,降低投资者的信心,提升了投资者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从而对危机起了一定的放大效应;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并不是导致此次次贷危机的全部答案,公允价值的确能够更有效地反映公司,特别是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更有效地发挥会计的监督和反映的职能。而消费者的过度债务化、金融机构的过度杠杆化、资本市场的过度证券化以及金融监管的过度自由化才是此次次贷危机的元凶, 华尔街的银行家、金融家和那些政客们更多地只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将

33、所有的罪责推卸到公允价值上显然是不合适的。金融体制的缺陷和金融监管体系才是此次次贷危机后留给我们最急迫的任务。 7公允价值在中国运用效果的实证分析本文选取了2010年2月上证50指数成份股财务报告进行比较分析(见表2),进一步说明公允价值的影响力,并公允价值运用的效果进行评析。截止论文截稿日,部分上市公司2009年度财务报表尚未披露,因此本文仅采用2007年度和2008年度报表进行分析。其中在上证50指数的50家公司中,601939中国建筑为2009年新上市IPO,故无法取得07、08年数据。 表5 上证50指数成份股上证50指数成份股代码名称代码名称600000浦发银行 600900长江电力

34、600005武钢股份601006大秦铁路600015华夏银行601088中国神华600016民生银行601111中国国航600018上港集箱601166兴业银行600019宝钢股份601168西部矿业600028中国石化601169北京银行600029南方航空601186中国铁建600030中信证券601318中国平安600036招商银行601328交通银行600048保利地产601390中国中铁600050中国联通601398工商银行600089特变电工601600中国铝业600104上海汽车601601中国太保600320振华重工601628中国人寿600362江西铜业601668中国建筑

35、600383金地集团601727上海电气600489中金黄金601766中国南车600519贵州茅台601857中国石油600547山东黄金601898中煤能源600550天威保变601899紫金矿业600598北大荒601919中国远洋600739辽宁成大601939建设银行600795国电电力601958金钼股份600837海通证券601988中国银行资料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官方网站7.1 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7.1.1 对资产的影响根据中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使用公允价值作为后续计量的资产(以下简称公允计量资产)主要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及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因此

36、提出使用公允计量资产的概念,表达公式如下:=+ + (公式一)公允计量资产对总资产的影响率表达公式如下: = (公式二)公式二表达的是在49家上司公司的总资产中使用公允价值作为后续计量的资产所占的比重。分析图表如下: 表6 公允计量资产对总资产的影响 单位:元20082007公允计量资产3,512,094,051,778.06 3,245,769,429,956.27 总资产39,841,267,556,126.40 34,595,646,189,698.40 影响率8.82%9.38%资料来源:2007、2008年度上市公司年报单位:百万元图6 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占总资产比例表6和图6所示是2

37、007年度和2008年度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对总资产的影响。从中我们看出,在新准则实施的两年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都占总资产的10%不到且波动较为温和;说明公允价值的运用对于总资产的影响较为稳定,保持在10% 左右。7.1.2 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的分布如公式一中所表述,本文分析的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的组成部分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作为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因此对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的分布分析图表如下: 表7 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分布 单位:元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公允)合计2008252,809,850,666.87 3,259,175,201,11

38、1.19 109,000,000.00 3,512,094,051,778.06 所占比例7.20%92.80%0.00%100.00%2007270,298,666,670.56 2,975,334,763,285.71 136,000,000.00 3,245,769,429,956.27 所占比例8.33%91.67%0.00%100.00%资料来源:2007、2008年度上市公司年报 图7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分布表7和图7所示是三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的分布情况,从中可以看出,2007年度和2008年度三项资产所占比例基本没有变化,其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所占比例达到90%以

39、上;说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的影响起到主导作用,因此也可以得出结论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运用的准确性、合理性以及效果将是会计界、审计界和相关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公允价值应用效果评析的主要关注点。同时也需要引起关注的是投资性房地产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运用,在表4和图2中可以看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的投资性房地产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种所占的比例微乎极微,但从在49家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所收集的数据来看,投资性房地产总额并不是很小,究竟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呢? 表8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应用效果 单位:元拥有投资性房地产总家数使用公允价值模式的家数使用成本模式的家数投资性房地产总额使

40、用公允价值模式金额使用成本模式金额20082212122,908,728,616.01 109,000,000.00 22,799,728,616.01 所占比例100%4.55%95.45%100%0.48%99.52%20072112018,542,069,383.19 136,000,000.00 18,406,069,383.19 所占比例100%4.76%95.24%100%0.73%99.27%资料来源:2007、2008年度上市公司年报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比较单位:百万元图8 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对比图通过表8和图8可以看出,从横向比较,在49家上市公司中有20多家公司拥有投资性

41、房地产,但只有交通银行一家上市公司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其金额所占合计数比例也不超过1%。从纵向比较,从2007年度至2008年度无论是 拥有投资性房地产的家数还是投资性房地产金额都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仍只有交通银行一家且金额的相对额和绝对额都小幅下降。由此可以得出,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中国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其应用的公司仍然很少。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1) 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严苛条件。新准则规定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两个条件之一就是当地必须拥有活跃的房地产公开交易市场。然而,在中国,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型城市以外,

42、活跃的房地产市场寥寥无几,因此制约了某些公司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2) 获得市场信息的复杂性和高昂成本。即便当地市场拥有活跃的房地产公开交易市场,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另一个条件就是要求获得同类或类似房产的市场信息;然而在活跃的房地产市场中,市场交易信息是十分复杂的,找寻同类或类似房产的市场信息具有相当的难度,获得这些信息需要聘请相关资产评估师进行房产估值,不仅市场信息还需动态更新,这些都需高昂的成本进行支持。相反成本计量模式只需要在进行折旧的计算,大大节省时间与成本。而出于成本效益原则,上市公司的财务部门会更偏向于使用成本模式,即使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能够更好地反映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状况。7.

43、1.3 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新会计准则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资产负债表日以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公允价值变动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影响所有者权益,一种是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影响当期损益进而影响所有者权益,另一种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变动影响所有者权益中的资本公积。对于第一种影响更适合分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当年利润的影响,将在本文5.2中进行分析。因此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的分析将会集中于第二种影响。表达式如下: = (公式三)公式三表达的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引起的变动占所有

44、者权益变动总额中的比重。在49家上市公司中划分金融证券业、银行业、其他行业进行分析。 表9 公允价值对所有者权益变动影响 单位:元家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权益变动额影响率金融证券业5-139,620,007,720.30-71,793,744,880.39194.47%银行业10-14,023,322,374.84 232,160,189,571.81 -6.04%其他行业34-9,814,153,949.90 242,888,141,381.06 -4.04%合计49-163,457,484,045.04 403,254,586,072.48 -40.53%资料来源:2007、2

45、008年度上市公司年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与权益变动额比较单位:十亿元图9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与权益变动额对比图图10 各行业影响率对比图由表9和图9、图10可以看出,在次贷危机爆发的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也不能幸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大幅缩水导致所有者权益变动额也大幅下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变动净额对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达到-40.53%,由此可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变动影响之大。而在不同行业中,以股票承销、投资为主业的金融证券业影响最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变动净额的变动对所有者权益变动的贡献率达到惊人的194.47%,也就是说仅此一项变动

46、就将所有者权益变动由正变负。可见在所有行业中公允价值的运用对金融证券业的影响是决定性的。相反同样属于金融业之一的银行业,公允价值变动对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很小,仅为-6.04%,这主要因为银行也的主营业务为资金的借贷、拆借,而货币资金、应收账款、贷款等都不采用公允价值作为后续计量属性;另一方面,中国银行业对金融投资的谨慎也使得其受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较小。其他行业受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最小,其原因也是因为未持有大量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7.2 对利润表的影响新会计准则规定,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按照公允价值对其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对于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公

47、允价值变动也计入当期损益。因此,在利润表中引入一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来列示公允价值的变化。所以,公允价值变动对利润的影响表达式如下:= (公式四)在49家上市公司中划分金融证券业、银行业、其他行业进行分析。 表10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对净利润的影响率 单位: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净利润影响率2008-38,235,327,140.74 667,111,090,469.39 -5.73%200715,067,992,589.60 729,774,546,457.57 2.06%资料来源:2007、2008年度上市公司年报图11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净利润影响效果图如表10和图11所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

48、利润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主要由于大部分上市公司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较少且大部分公司的主营业务不是金融资产及金融衍生品的投资。按照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向投资者提供更加相关的信息,有利于提升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符合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图表列示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上市公司运用公允价值效果如下:首先,投资性房地产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情况;尽管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条件比较严苛,但目前符合相关条件的上市公司仍多于已经使用公允价值的公司。这其中更多的是出于成本和会计处理方法的考虑,但如此不利于更准确、更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其次交易

49、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划分主要决定于管理层的持有意图,而当股市大跌,市场价格下降的情况下,将交易性金融资产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以将原本计入当期损益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资本公积,从而给上市公司提供了操纵利润的空间,对于大部分不熟悉会计处理的报表使用者,这无疑会对他们的投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这一点也可以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占所有公允价值计量资产90以上,而交易性金融资产只占8左右可以看出。如何规范两种资产的划分和相关对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处理方法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公允价值的确定有待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要求采用同类资产在活跃市场上的报价、类似资产在活跃市场上的报价和评估技术确定公允价值

50、的。但由于在具体操作上,如评估模型、参数的选择等,新准则都没有提供详细的指南 因此影响了具备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公允价值的确定。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目前在中国,公允价值准则的运用在上市公司中已基本普及,且公允价值的运用在两年的实施过程中对财务报表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同时仍需加强对公允价值运用合理性和运用方法的监督与管理。8 公允价值运用效果的建议及其思考第一,应保持对公允价值运用的谨慎性。此次次贷危机让财务金融各界都重新审视了公允价值的运用问题,由于公允价值对于利润收益的延周期性,所以对于公允价值的运用应杜绝随意性,力求为投资者、债权人等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其决策的信息。第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51、和法律制度;积极、谨慎地引导企业正确使用公允价值。对相关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使之能合理确定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选用范围。审慎选择公允价值计量的主要业务范围和资产负债项目,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其次,科学确定公允价值估值方法。同时,建立庞大的市场信息库,使同类资产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信息更易获得,降低上市公司获得信息的成本和时间。第三,加强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公允价值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更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另一方面也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提供的手段;因此作为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公允价值相关信息的披露要求。对于滥用公允价值准则和会计造价的公司给予更严厉的惩罚。第四,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素质,加强注册会

52、计师对公允价值的评估能力和审计能力。首先应当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建立正确的职业操守;其次,加强业务的培训,正确掌握新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提高对交易或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的能力。参考文献1FASB. Summary of Statement No. 157 -Fair Value Measurements. GAAP, September 20062高丽阳.公允价值的功与过J.经济论坛,2009年第三期3 2009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C.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4程小琴.审视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的“谨慎性”J.会计之友,2006年12期5王诚军.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是

53、金融危机“帮凶”?N.中国证券报,2007年10月31日.6郭长城.美国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启示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2期7田红.次贷危机影响下我国运用公允价值准则的几点思考J.国际商务财会,2009年第4期8黄长江,李瑞雪.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的实施情况分析J.商业会计,2009年第11期9余峰.公允价值的应用对上市公司经营成果的影响及对策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为例J.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11期10甘莉萍.公允价值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 中华会计学习 ,2009年第3期11施超.2007年A股上市公司公允价值计量实施情况分析

54、J. 中国资产评估 ,2009年第3期12李娟.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J. 中国国情国力 ,2009年第1期13王海江.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第2期14胡争.对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思考J.广州大学学报,2007年7月15企业会计准则新旧对照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新旧对照C.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16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编审委员会.企业会计准则一应用指南(含企业会计准则及会计科目)C.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17盖地,梁淑红.公允价值理想会计追求的悖论J.财经论丛,2009年7月18姚瑞.浅谈公允价值与公允价值计量J.19张洪君.论公允价值会计与金融危机J. 经济研究导刊,20098年第22期20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2008 Performance and Accountability Report: Investment companies, Reporting and recordkeeping requirements, Securities R.US:SEC,18 November 2008.21上海证券交易所官方网站:22中国证券业协会:2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