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调查报告和矫治策略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0507907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3.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毕业论文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调查报告和矫治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毕业论文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调查报告和矫治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毕业论文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调查报告和矫治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调查报告和矫治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调查报告和矫治策略(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调查报告和矫治策略一、小学生不良习惯的表现当前,独生子女的增多,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和放任造成孩子养成了许多的不良习惯,而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1.在学校的不良生活习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恶意损坏公物,恶作剧。校方常常堵不胜堵,防不胜防。例如:在公路上按放巨大的石头或在公路上撒钉子;向厕所的入粪管道中扔砖块、石头;有意使别人“出丑”,从而“幸灾乐祸”。(2)不良饮食习惯。最常见的问题是:电视佐餐,食不知味;随时嚼“口香糖”,即使和人谈话也“口香糖”不离口;偏食肉和蔬菜,致使孩子各项发育指标不理想;零食当正餐,上课昏昏然;电脑好玩,肠胃受害。上课爱偷吃零

2、食。动手能力差。学生普遍怕苦怕累,不喜欢参加班级劳动,不按时按质完成课后作业,或者作业的字迹潦草,平时贪睡、迟到。2.在家庭的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1)不尊重父母。性格任性,总是质疑父母的决定,不听从父母的教导,不关心父母的健康,不分担父母的忧愁。(2)生活自理能力差。多数低年级学生甚至有些高年级的学生在起床、洗漱、吃饭需要父母督促和帮忙,每次上学、放学都需要家长接送。(3)学习不自主。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家庭作业不能够自己独立的及时完成,需要在家长的监督下才能完成等。3.在社会的不良行为习惯: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在老师和家长面前还比较懂事理,一旦离开学校,离开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其行为习惯表现则

3、令人担忧。诸如:交通规则意识十分淡薄-闯红灯,过马路时却偏离人行道;公共秩序意识淡薄乘公共汽车,去商场购物,参观旅游等没有排队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缺失-在公交车内,在商场、广场、饭店等公共场所喧哗嬉闹;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在上下学或参观旅游过程中随手乱扔杂物,随手摘花折枝,随意在公园的草坪上玩耍嬉闹,甚至有意毁坏公物等。二、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1.教育工作上的失误学校和家庭教育价值取向的背离,我国中小学校十分重视学生德育,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和习惯培养,希望把每个孩子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但是,由于多年来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升学竞争和考试压力的环境影响,广大家长虽然懂得孩子的德育和行为习惯教

4、育重要,但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把主要精力投放到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因为学习成 绩直接影响孩子能否上好的初中、高中和大学,所以家长想尽一 切办法提高孩子成绩,只要成绩提高了,其他方面都可以忽略。长此以往,忽视孩子习惯的养成。这种家校教育价值的背离直接影响了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 这已为人们公认,但并非所有的学校教育都对学生起积极作用,如教育方法的失误, 对学生评价的不公, 师爱的偏向等都人为地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影响。 据研究在学生心理障碍的形成中, 师生关系冷淡和学生对考试的焦虑构成了学校因素的核心。一个在师生关系和集体中经常受到冷落、 否定和排斥的人,久而久之就会形

5、成自卑心理和对立情绪。一个生活在追求升学率和试成绩的学习环境中的学生,心理必然会产生较多的认识障碍、情感障碍甚至问题行为。在他们的意识中就会出现偏离集体的倾向,在行为上就会出现失控的现象。如在今年的高考中, 就有一名女生用极端行为表达自己的不满,她除了语文作文外,其它各科皆交白卷,她在语文作文中抨击了当前的教育和考试制度。有的学生最终发展成具有“粗野情感和厚脸皮性格的人”,甚至会以各种反常的行为与班集体抗衡,少数的学生就会到社会上寻找自己的 “位置”,这也是发展的必然。2. 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学校和家长之间缺乏密切合作,学校每个学年度和每个学期都要制定和实施具体的工作计划 和工作重点。然而这一

6、切几乎都没有家长的直接参与,广大家长不了解学校的工作计划,不清楚学校的工作重点。学校老师不清楚孩子离开校园以后的表现,家长也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状况。学校的教育要求往往得不到家长的监督和支持,家长有时也得不到学校老师的家庭教育指导,双方缺乏机密的交流与合作,导致学生教育和培养的实效性差。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家庭成因有以下几点: (1) 孩子缺乏父爱或母爱据我校对在校学生调查显示:父母每天与孩子交流时间不到15分钟的占26.5%,1530分钟的占46.9%,3060分钟的占17.8%, 60分钟以上的占8.8%。这样,父母在生活上、学习上很难给予孩子应有的关爱和指导,家庭缺乏亲情感。当孩子遇到问

7、题时,没有好的、 能指引他的倾诉对象,很容易走弯路,甚至走上歧途。家庭残缺是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与父母住在一起的占44.2%,单亲的占28.6%,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住的占22.3%,与亲戚、朋友住的占4.9%,不完整的家庭占了55.8%。这些离异、配偶一方死亡造成单亲家庭,以及父母关系不好、婚外情、夫妻分居而形成的 “隐性”残缺家庭,对学生的成长有巨大的副作用,处理不当的话,这样的家庭既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伤害,又使孩子的家庭教育存在严重缺陷。生活在缺乏亲情感家庭的孩子和由父亲或母亲单独抚养的孩子,比生活在完整型家庭里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和性格扭曲或畸形。(2)父母的素质

8、不高,难以指导、教育好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将直接影响着孩子。但有的家长热衷于赌博、嗜酒,甚至游手好闲,爱说“粗口”。调查显示:父母与孩子交谈时经常带“粗口”的占26.3%;有时带“粗口”的占46.3%;不带“粗口”的占26.8%。父母在与孩子交谈时,经常使用礼貌用语的占21.3%;有时用的占36.5%,很少用的占23.9%,不用的占10.3%。父母的自身素质差,孩子受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都不得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的父母性格暴躁,教育子女没有耐心,动不动就大打出手,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有暴力倾向。属于小学文化程度的,父亲占14.1%,母亲占21.3%;属于初中文化程度的,父亲

9、占58.2%,母亲占52.1%;属于高中或大专文化程度的,父亲占21.2%,母亲占22.1%,属于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父亲占4.5%,母亲占3.5%。父母文化水平低下,知识面狭窄,难以教育“见多识广”的子女。(3)家庭硬环境不理想调查显示:20.1%的学生没有自己独立的学习空间;23.6%的学生虽有固定的学习地方,但常常受到电视和其他因素的干扰;56.3%的学生没有固定且安静的学习环境。总所周知,一个没有固定地方学习且周围环境吵闹的孩子,是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孟母三迁”是为了什么?“退之夜读”是为了什么?“诸葛避市”是为了什么?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当前家长必须高度重视并急需解决

10、的问题。50%的家庭无图书角,家庭中藏书50本以下的占70%;没有订阅报纸杂志的占36.1%参考文献: 1 吴小花.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对策J.小学教学参考, 2008,(36). 2陈刚,蔡华红.农村小学生不良行为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教师之友, 2005,05) . 3高宇.小学生不良品德行为习惯的纠正J.网络科技时代, 2008, (04). 4孙月荣.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序”和“导”J.当代教育科学, 2003,(09).5张振华.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培养的探索J.中国德育,2007, (05). 6张海珠,武海虹.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J.希望月报, 2006,(02).

11、 7 杨永华.谈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J.小学教学参考, 2006,(27). 8张连云.学习不良小学生的问题行为探讨J.天津教育,2007, (05). 9张树林.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J.陕西教育理论,2006, (Z2). 10季佳钰.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林区教学,2009, (04) . 11钟吉铜.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与成因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0,1.12农红宇.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探究及纠正对策J.广西教育,2007,z2.13傅宏.幼儿日常行为习惯评价量表J.早期教育,2000,20.。一个没有学习氛围的家庭,怎么可能培养孩子自觉学习的习惯?怎能培养

12、孩子喜爱阅读的习惯?家庭教育观念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家庭学习氛围较差,家庭智力投资严重不足, 就会阻碍孩子的全面发展。3.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1)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青少年失去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人们的精神生活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社会中恋爱、婚姻、道德观念混乱,婚外恋、婚外性行为日益增多。家庭责任感淡漠,重幼轻老等不良的社会现象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的道德取向。另外,贪污腐败现象也使青少年失去了正确的价值观,滋长了青少年的好逸恶劳的思想。不少青少年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想严重,在公德方面却存在知行错位的现象。(2)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影响了对青少年培养的投入。要把子女

13、培养成人的投入是巨大的,因此有的家长觉得这是不划算的,甚至觉得子女早一点赚钱自己也可以早一点享福,把钱挪作它用。有的家长舍得建豪华的房子,却舍不得花钱给孩子读书;有的家长并不关心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认为孩子学好学坏无所谓,对孩子没什么期望值,以为孩子能拿个初中毕业文凭就可以了,这样造成青少年没有学习动力,无心学习,甚至觉得人生本来就应如此。(3)消费文化的不利面对青少年的危害,影视、计算机网络的普及, 为部分青少年虚拟情感走向极端创造了可能;商家为了追求高的商业利润竭尽了手段来吸引人们消费。在商业行为中有的不适度的夸张其说,使得一些青少年注重享受而逃避劳动;同时暴力、色情的内容也会逗引

14、青少年往不良的方向发展。(三)纠正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对策1. 学校中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治策略(1)学校开展相关的德育活动,养成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重视学校教育工作,认清形势,统一认识。学校应该发挥党支部,工青妇,少先队组织的作用,以开展德育活动为载体,增强荣辱观教育的针对性,要在全校掀起“树立科学荣辱观,做好八荣好少年”的养成教育高潮。另外,要培养好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德育工作队伍,努力形成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德育工作和管理机制。(2)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加强和优化学生的养成环境.校园文化建设不只是小学生的养成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更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学校将现有的文化宣传

15、阵地(橱窗,画廊,黑板报, 广播,电视等)应该充分利用起来,用来大力宣传“八荣八耻”,并在各班制订每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并要求每班按时的对照执行.学校每天组织一日常规评比,每月进行评比,并发放流动红旗,每学期组织总评,以此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3)学校应及时有效的与家长沟通。开办家长会就是最好的沟通办法,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家长收听家教专家的报告,成功案例,个案分析等切实提高了家长素质。通过学习,家长懂得对具体对象,具体问题,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而另一个好的沟通方法就是做好家访工作,由于家庭环境不同,学生的个性以及所遇事情的性质与程度的不同,那么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也是不相同的。

16、因而做好向学生的家访工作可以让教师走近学生,走近家长,从而缩短学校与家长间的距离,达到共同教育好孩子这一最终目的。(4)学校教育中要重视教师的作用教师在学校的德育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纠正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主要参与者。教师运用情感把握学生,能激发学生爱学习和努力向上的积极情绪,能调动学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教师要在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中,善于掌握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能在课堂内外充分发挥健康而积极的情感,从而养成催人奋进的学习习惯,使之和老师有着割舍不开的感情。此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活跃学生思想,使其自由地、有选择地去探索新知识。如开展诗歌朗诵会、故事会、美文选读等课外活动,使

17、学生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了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从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入手,把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所犯的错误看成是教育的机会,深入研究产生问题的真正原因,找到切入点,督促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这种管理方式使教师在改变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2. 家庭中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治策略父母要重视小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而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父母每天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与孩子交流。因为父母与孩子的交流能够影响儿童智力和人格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正常的人格的发展;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有助于父母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根据孩子的特点来培养孩子。孩子渴

18、望与父母交流,他们常常会在与父母的闲谈中道出自己在学校中的各种经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加强两代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满足儿童的情感需要,促进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2)父母应提高自己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指导好、教育好孩子,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将直接影响孩子能否养成好的行为习惯。父母就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提高自己的素质:经常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在家庭中给孩子一个劳动岗位,在生活中多给孩子提供体验的机会,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父母要更多的参与到家教中来和多带领孩子亲近大自然。(3)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要给孩子一个属于自己的地位和生活空间,要创造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

19、和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家庭环境。这样孩子才能有独立的学习空间和固定的学习地方这样在孩子学习时才不易受外界的干扰,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才会让孩子受到尊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 社会中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治策略社会中引起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主要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社会中的不良的价值取向的影响,和消费文化的不利方面。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小学生还是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不成熟,自我意识还不成熟,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对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提高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孩子总是在其生活环

20、境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练习和创造,养成日常行为习惯的。要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的行为模式。(2)让孩子有明确的行为准则。孩子的不良日常行为习惯的发生,决非一朝一夕,而是长期受不良影响,逐步形成的。所以,用一定“准则”来养其行、矫正其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当然,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是孩子日常行为习惯的依据,但还要结合家庭实际,加以具体化、可操作化。这就要求家长从孩子的起居饮食、游戏娱乐、看书学习、为人处事等制定出家规或制度,正常合理的家规和生活秩序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证。(3)用法律手段来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遵守法纪法规和社会公德,小学生属于未成年人只有自觉遵守法纪法规和社会公德,在校就要遵守学校的规章

21、制度,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抵制各种不良行为的诱惑,保证自身的健康成长。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小学生没有自保能力就要自觉接受家长和老师的监管,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习惯的诱惑,由于小学生的社会经验很少,自我防护的能力很弱,所以很容易受到社会不法分子的伤害。这就要求未成年人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不断丰富社会经验,逐渐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只有自觉抵制不良行为的诱惑,不贪小便宜,远离黄赌毒,坚持不吸烟不酗酒,更不能旷课逃学离家出走,才能真正做到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增强运用法律的意识,依法

22、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由于小学生身小力弱,还不具备与歹毒搏斗的能力,所以为了保护自己的健康成长,我们要增强运用法律的意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遇到坏人袭击自己时,要设法摆脱坏人的纠缠,可以向路人大声呼救,也可以及早拨打110等。在发现坏人对其他人正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可以就近报告民警,也可以拨打110或者向老师向家长电话报告等。在自己已经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时,不要用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的方式,要运用法律通过公安或执法部门维护自己的权益,否则你就可能有一个受害者变成伤害他人者,失去了维护自身权益的机会4.学校、家庭、社会中小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治策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漫长和复杂的过程,单靠一种单

23、一的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改变学生的不良的行为习惯很显然要综合考虑学校、家庭、社会几个因素,这也需要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入手。 (1)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 教育心理学表明,只有对受教育者形成共同的教育价值取 向,才能切实提高教育效果。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重视小学生的品德教育和习惯培养,在日常的具体教育实践过程中,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形成良好的社会教育氛围,使习惯培养成为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教育任务,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大事,这样就会有较好的教育效果。 (2)加强家校合作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所有的人,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在教育和影响着儿童,

24、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在人当中,父母和教师占首要地位。由此可见,父母和教师对一个小学生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主要来自模仿和训练。在学校里,老师要根据学生的整体表现,确定训练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在家里,父母对孩子要加强指导和训练。同时,注重家长的培训和提高,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让家长更多了解学校的教育要求,学校更具体了解学生的家庭表现,相互统一教育标准,统一教育要求,加强合作,就能够切实获得成效。 (3)注重行为习惯个细节强化训练 习惯是培养和训练出来的,不是简单的教育和要求出来的。以往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对孩子更多的是提出教育要求,反复的提出要求,提出更

25、多的更难的要求,但是,由于缺乏具体的指导和训练,孩子们最后只知道行为的标准,却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要从孩子生活中的具体小事做起 ,低起点,细要求,详指导。淡化口头要求,注重指导训练,不听孩子说,只看孩子做,用事实和行为来说话。 (4)强化教师、家长和社会成员的榜样示范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对处于模仿时期的小学生,成年人的言行举止,对他们的人生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如果说,孩子身上的不良行为习惯有一半是因为缺乏训练形成的,那么另一半就是因为模仿成年人而形成的。加强老师、父母和社会成年人的行为修养,为孩子创设一个优良的社会成长环境。教育家斯宾塞指出:“正确地进行教育,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而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任务。”要做到正确有效地纠正不良行为,那是一个更为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因此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不良行为学生的矫治方法,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