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六课练习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0506766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哲学第六课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练习题1、2014海南卷 山海经中追日的“夸父”,淮南子中射日的“后羿”,西游记中七十二变的“孙悟空”和聊斋志异中一个个善良的“狐仙”,这些虚构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其“原型”。这是因为()意识本质上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能够在反映现实世界基础上创造幻想的世界观念中的矛盾与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不具有同一性观念中的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人的意识的发展A B C D2、2014海南卷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说完这句话后在乌江边自刎而亡。唐朝诗人杜牧为此嗟叹:“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宋朝政治家王安石则认为:“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可见()主体对客体

2、的认识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的真理性取决于主体本身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的认识具有同样的真理性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受主体的知识、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A B C D3、 2014海南卷 3D打印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以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黏合材料为原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生产各种形状的产品的技术;3D打印不用模具,无需机械加工,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3D打印技术的发明应用表明()观念的存在不通过实践也能转化为现实的存在观念的存在与现实的存在没有本质的差别生产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不断发展的实践是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和连接纽带A B C D42014海南卷 以往台湾地区改良水果注重提高甜

3、度,水果以甜而多汁著称。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台湾地区的科研人员目前正在研究如何使水果回到合理的“糖酸比”,使菠萝、释迦、葡萄等当地优质水果带有一定酸味,以扩大销路。这表明()认识总是来源于实践并能够指导实践认识决定于实践并始终落后于实践认识始终受人们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制约实践的需要始终是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A B C D5、2014广东卷 下图漫画中,“幸运”壁虎对“中奖”经历应该作出的合理反思是()A以哲学指导实践就不会犯错误B应该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C认识主体立场不同结论自然不同D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6、2014新课标全国卷 2013年8月,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出版,

4、开放性、探索性是其突出亮点。对于科学界没有定论的问题,该书汇集了多家观点,以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在一些问题上不设标准答案,其合理性在于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一个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A BC D7、2014天津卷 现实世界的空间是三维的,绘画作为平面艺术是二维的。画家在二维平面所画的,只能是三维现实空间中实际物体的一部分,而人脑则通过这个部分将其想象成完整情形。这种现象表明,意识是()A对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B对客观对象能动的反映C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D对客观对象的直

5、观反映8、2014浙江卷 不久前,研究人员发现,把健康成年小鼠置于黑暗中一周后,它们辨别音高的能力也可显著提高。此前,科学界通常认为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幼年阶段,且需要更长的时间。这表明()科学的价值在于造福社会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真理具有反复性和相对性认识的真理性需要不断经受实践的检验A BC D9、2014北京卷 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讲,就是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某地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认识过程()每一阶段的特点相同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是

6、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更高境界A B C D102014江苏卷 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苏州园林,其设计源自江南风景中的曲径流水、雕窗匾额、楹联书画置身于其中,“风载书声出藕花”的江南情思油然而生。材料蕴含的哲理是()A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11、 2014江苏卷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

7、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这说明()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B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122014江苏卷 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这表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A B C D132014全国卷 农谚说:“蚯蚓叫,大雨到。”一位农民气象员对此感到怀疑,经过反复观察和实验,他发现下雨前鸣叫的是蝼蛄而不是蚯

8、蚓,于是把这条农谚改成“蝼蛄叫,大雨到”。经过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他又发现“春秋蝼蛄叫,大雨定会到”,但“盛夏蝼蛄叫,大雨不会到”。这表明()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A BC D14 2014重庆卷 李克强总理说,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这表明()A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B向污染宣战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C改善生产与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D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是治污成功的关键15、2014

9、山东卷 19世纪,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现在,科学家正在对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B彻底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C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D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16、2011海南卷22斗牛是西班牙的历史传统。近年来,人们就斗牛运动的存废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反对斗牛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继1991年西班牙加那利自治区禁止斗牛之后,2010年加泰罗尼亚自治区议会决定自2012年1月1日起禁止斗牛。而支持者认为,斗牛代表

10、西班牙的国家形象,应当发扬光大。人们之所以对斗牛运动持不同的看法,是因为 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识是客观的 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总是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认识主体的立场不同导致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识不同 价值观对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A B C D中国既是茶的故乡,又是茶文化的发源地。17、2011安徽卷9.茶叶因生长环境的差异而带有不同的味道,一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茶叶的产区在哪里。这表明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的深化和发展的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识之外A. B. C. D.

11、18、2011安徽卷11.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画龙点睛重视解决主要矛盾见仁见智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A. B. C. D.19、(2010全国卷文综)29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惬意地飞来飞去,可是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还是庄周。究竟是庄周做梦变为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为庄周?庄周认为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庄周之所以认为这个问题无法解决,是因为他不承认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 客观存在的事物具有确定性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具有客观

12、性 人的认识结论具有不确定性A B C D20、2011山东卷28.(25分)“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山东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2010年10月,山东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17市进行了实施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山东省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深化了对转方式调结构的认识。 (2)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分析山东省委开展调研工作的合理性。(6分) 21、 2014安徽卷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的工作。材料某地竹资源丰富,

13、传统竹产品加工业比较发达。该地村民外出旅游时,发现竹纤维产品市场需求大、附加值高,于是建议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深度开发竹资源。当地政府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后,邀请专家进行论证,组织企业家实地考察,出台了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请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角度分析其所蕴含的哲理。1A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及作用。上述材料中虚幻的形象都是对现实生活中“原型”的反映,符合题意。上述神话故事是作者在现实世界的基础上创造出的幻想的世界,符合题意。观念中的矛盾是对现实生活中矛盾的反映,二者具有同一性,说法错误。属于唯心主义

14、观点。2、B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作用及认识过程。对项羽能否实现东山再起,杜牧和王安石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这体现了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也体现了认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符合题意。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的真理性取决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合,说法错误。材料反映了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的认识不同,不符合题意。3、D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的特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来需要机械加工的产品,现在需要3D打印就能够完成,体现了生产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不断发展的,符合题意。通过3D打印,把数字模型文件中的产品变成现实的产品,体现了实践是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和连接纽带,符合题意。观念的存在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现实的存在

15、,说法错误。观念的东西属于意识的范畴,现实的存在属于物质的范畴,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4B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科研人员根据市场需要,研究如何使水果回到合理的“糖酸比”,以扩大销路,体现了认识来源于实践,并能够指导实践,符合题意。以往台湾改良水果注重提高甜度,现在研究如何使水果回到合理的“糖酸比”体现了认识受人们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制约,符合题意。说法错误,认识决定于实践,但不一定落后于实践。实践是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说法错误。5、D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的作用、实践决定认识等知识,考查考生审读漫画的能力。漫画中“幸运”壁虎拿到的奖品是自己的尾巴,这启示人们应该在实践中检验某种观点是否

16、正确。据此判断,D表述符合题意,B表述不符合题意。哲学有正误之分,只有真正哲学才能指导实践不犯错误,A排除。认识结论不同是由主客观多种因素造成的,认识主体立场不同结论不一定不同,C表述错误。6、A解析 本题考查认识过程。因为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一个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需要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是错误的过程,所以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对于科学界没有定论的问题,启发读者思考,不设标准答案,符合题意。错在“永无定论”,犯了不可知论的错误。真理可以被超越,但不可以被推翻,观点错误。故选A项。7、B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人能把三维的世界画成

17、二维的,也能把二维的画面想象成三维的,说明人脑对事物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B项符合题意、排除D项。材料没有涉及现象与本质的问题,排除A项。人脑对客观对象的反映既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C项片面。8、D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真理、认识过程等知识。材料中的研究人员在不同实践和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这体现了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符合题意。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推翻了原来的结论,使认识进一步深化,符合题意。与材料不符。认识具有反复性,不是真理具有反复性,说法错误。故选D。9D解析 本题考查认识的过程。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该地在实践中对“两座山”关系的认识不断进步,体现了。否认

18、了认识的上升性。10、C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含义。意识指导人们改造世界,意识自身不能改造世界,A项错误。意识本身属于主观现象,不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排除B项。人们置身苏州园林而生江南情思,C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人的生理活动,排除D项。11A解析 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科学发现是对事物规律的一种认识,产品研发是对规律的运用,A项符合题意。B项是唯心主义观点。材料强调的是人们认识和利用规律,C、D两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信息。12A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的相关知识。人类造船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海洋认识的提高,体现了。材料没有强调人类改造世界、揭开深海世界神秘面纱的目的等内容,排除。1

19、3C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观点错误。气象员通过试验验证了谚语的真伪并推动了认识的发展,体现了。材料没有涉及认识的目的,与材料无关。14D解析 本题考查尊重客观规律的知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键是要顺应自然发展规律,故排除A。向污染宣战是对现有物质生活方式的改造,而不是根本变革,排除B。人与自然的矛盾具有客观性,不能消除,排除C。环境污染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遭受自然规律惩罚的体现,所以D正确。15C解析 本题考查认识的过程。题干材料简述了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意在强调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C项最符合题意。A项与材料无关。B项否认了认识的无限性,说法错

20、误。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就是真理,不包含谬误,D项观点错误。16、D17、A18、C19、B20、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山东省委通过实地调研获得了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山东省委通过调研发现新问题,推动了认识的深化;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山东省委通过调研认识的是推进转方式调结构。21、答案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当地政府立足实践,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出台政策,引导生产,促进经济发展,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规律是客观的。政府的决策和实施过程,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政府组织考察,发展经济,体现了实践的决定作用。解析 本题考查“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当地政府依据当地实际制定政策,可见物质决定意识;政策实施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可见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政府科学决策,可见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组织企业家实地考察,可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