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保健学资料整理

上传人:feng****ing 文档编号:80496212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体育保健学资料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体育保健学资料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体育保健学资料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体育保健学资料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保健学资料整理(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体育保健学资料、名词解释1、 健康的概念: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而是一种在身体上, 精神上和社会上的 完好状态2、适量运动:指根据运动者的个人身体状况、场地、器材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使运动负荷不超过人体的承受能力。3、营养:是人体不断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利用食物中身体需要的物 质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全过程,它是一种全面的生理过程,而不是专指一种养分。4、营养素:营养素是指能在体内吸收,具有供给热能,构成机体组织和调节生理功能,为 机体进行正常代谢所必须的物质。5、合理营养:是指对人体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平衡膳食,使膳食的质和量都能适应人体的 生理、生活、劳动以及

2、一切活动的需要。6、平衡膳食:有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素,且各营养素之间的比例适合人体的需要,有合适的 酸碱平衡。7、运动性疲劳: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了机体工作能力暂时性降低,但经过适当的休息和调整以后可恢复原有机能水平的一种生理现象。8、 自我监督是体育运动参加者,在运动过程中特别是训练时对自己身体的健康和功 能状况,经常进行观察的一种方法。自我监督的内容包括主观感觉和客观检查两个方面。9、 运动性贫血;运动员发生贫血,除有一般人的发病原因之外,由于因训练因素引起的血 红蛋白低于正常值的现象。10、晕厥;由于脑血流再是降低或血中化学物质变化所致的意识短暂紊乱和意识丧失,过 度紧张的表现形式11、过度紧

3、张;运动应激综合症是指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时,体力负荷超过了机体的潜力而发生的生理功能紊乱或病理现象,常在一次剧烈训练课或比赛后即刻发生,或在训练后,比赛后短时间内发生。12、 运动性血尿;运动员或健康人在运动后出现一国兴血尿,经详细检查找不到其他病因, 这类血尿称为运动性血尿。13、体格检查;运用眼, 手,耳,鼻等感官或借助简便器械对人体进行身体检查的基本 方法14、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指受伤部位皮肤或粘膜破裂,伤口与外界相通,常有组织液渗出或有血液自创口流出15、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指局部皮肤或粘膜完整,无裂口与外界相通,损伤是的出血积聚 在组织内。16、休克:人体遭受体内外各种强烈刺激后所发生

4、的严重的全身性综合征。17、体育保健学;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中保健规律与措施的一门新兴的综合应用科学18、肌肉拉伤:由于肌肉主动地猛烈收缩或被动的过度牵伸,超过了肌肉本身所能承担的 限度,而引起的肌肉组织损伤。19、按摩: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利用专门的手法或器械所产生的作用力,直接作用于人体 的皮肤以达到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和防治伤病的一种自然的物理疗法。20、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肌肉发生不自主的强直收缩所显示的一种现象21、完全蛋白质:是指蛋白质中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恰当,它们 在人体内利用率高,也称优质蛋白质。22、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所采用的抢救措施,即以

5、人工呼吸代替病 员的自主呼吸,以心脏挤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23、完全再生:损伤组织的愈合是通过组织再生来实现的,再生的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与 原来的组织完全相同,称完全再生。判断题知识点(仅供参考题型)1 形态测量中的体重、身高、腰围三项为基本发育指标。(错)2训练过程中;若每分钟脉率比过去减少或变化不明显,且节律齐,就表明运动员身 体功能良好,有潜力。(对)14岁左3. 健康人的心率正常值范围在 60 100次/ min之间。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右的心率在 80-90次/ min左右。( 错 )4. 、早晨,刚开始运动时,为使处在抑制状态中各器官系统兴奋,动作用力要稍

6、大,幅 度要大。(错 )5 晨间锻炼的一般卫生要求:运动量不宜过大,一般以身体发热,微有出汗即止;时 间以控制在30 60min为宜。(对 )6运动停止后,脉率即开始陕复,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愈大,恢复所需的时间就愈长。般小运动量后10 20min即可恢复到运动前安静时的脉率水平。(对)7当运动量适当或训练水平稳定时,晨压保持在正常的稳定水平,且血压还常常出现 稍偏低的现象,这是心血管系统功能良好的表现。(对 )&训练期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下降,且恢复较快是功能状态差的表现。(错 )9运动性尿蛋白主要是由大运动量训练所引起的,持续时间短,且和训练特别是大强度的训练有密切的关系。训练一旦停止,尿蛋白即

7、消失。(对)10. 运动员决不能因减体重而影响训练。减体重期间的饮食要保持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糖、低脂肪,并供给必需的无机盐。(错)11. 充足的睡眠是消除疲劳的基本方法之一, 亦是必不可少的体力恢复过程。 但每天的 睡眠时间也不得大于 89h,大运动量训练时,可适当延长,全天训练还应增加2h的午睡 时间。(对)12. 中度疲劳除有疲乏、腿痛、心悸等症状外,尚有头痛、胸痛等。(对)13. 陈旧性损伤指局部过度负荷、多次微细损伤积累而成的损伤。(对 )14. 加压包扎止血法在伤处(有伤口时可先用消毒敷料盖住伤口)用绷带加压包扎。此方法用于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出血,也可用于闭合性的扭伤或挫伤引起的内出

8、血。(对 )15. 环形包扎法适用于肢体粗细均匀的部位。如额部、手腕和小腿下部。(对 )16. 螺旋形包扎法用于包扎肢体粗细差别较大的部位。(错 )17. 转折形包扎法用于包扎肢体粗细差不多的部位。如上臂、大腿下段和手指等处。(错)18. “8”字形包扎法都用于关节部位的包扎。(对)19. 小悬臂带用于上肢损伤,但锁骨和肱骨骨折不能用。( 错)20. 颈椎损伤者的搬运法是使伤员仰卧在木板担架上,头部固定于中立位,稍伸,颈部两旁用沙袋或卷折的衣服垫好,防止伤员颈部左右旋转、弯曲。(对 )21. 2%的红汞溶液能抑制细菌繁殖;常用于皮肤、黏膜的擦伤及小切伤,无刺激性。由于汞离子对人体有毒性,红汞不

9、能用于口腔内伤口。红汞不能与碘酒合用。(对)简答题:1、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人类生物学和遗传:健康的基本决定因素 社会经济环境:个人收入和社会地位、社会支持网络,教育及文化程度、就业和工作条件、社会环境。 物质环境: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2、试分析在当前社会中运动缺乏对人的健康有何影响3、根据儿童少年运动、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的各自发育特点,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 练中应注意哪些体育卫生要求?(一)根据运动系统的解剖特点,体育锻炼卫生要求 儿童少年骨骼承受压力和肌肉拉力的功能都不及成人,骨易弯曲变形,所以在运动过程中要养成正确的姿势。 、不对称运动项目易造成肢体发育不均衡和脊柱的变形,所以在运

10、动过程中,应进行全面的锻炼。 儿童少年脊柱生理弯曲小, 缓冲差,为了防止骨骼过早的钙化和骨骼损伤应避免长时间在坚硬的地面上 运动,同时要避免过多地从高处向地面跳下的练习,以防止影响骨盆的发育。 儿童不易过早地从事力量性练习。因为12-15岁时肌肉的增长较快,可进行一些适当的力量练习。 由于骨正处在生长的旺盛时期,对钙、磷的需要量大。 儿童少年关节活动幅度大、柔韧性好,宜进行柔韧性练习;另关节的牢固性差,易造成关节韧带的扭伤、 关节脱位。所以在发展关节柔韧性的同时,还应注意发展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防止关节韧带的损伤。(二)根据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解剖特点,体育锻炼卫生要求 、要合理安排运动量,

11、练习时间不宜过长,13-14岁后,心血管系统功能逐渐接近成人,可进行一些大运动量训练,但也必须循序渐进和区别对待。 儿童少年应避免做过多的屏气动作。倒立、背桥动作也不宜多做。(头部血液回流心脏困难) 在运动中培养其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注意呼吸卫生。4、女子的一般体育卫生要求。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差别更明显,青春期后差异更大,女子的体格、内脏及身体素质都落后于男子, 并有月经来潮。因此,到中学阶段男女生应分班上课,运动的内容和要求应有所区别,不能强求统一。 女子的力量较差,锻炼标准应低于男子,运动器械也应有区别。 女子的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都比男子差,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应小些。 女子肩窄,臂力弱,

12、重心低,做两臂悬垂、支撑和大幅度摆动作时比较困难,应循序渐进地发展其上肢 力量。 女子骨盆较宽,练习时地面不要太硬,并注意落地的动作,防止身体过分震动而影响骨盆的正常发育。 应重视女子骨盆肌和腹肌的锻炼,防止运动中由于剧烈的震动面引起子宫的移位。 要注意发挥女子的体育优势,因势利导,更好地开展女子体育运动。5、试述心脏肥大的原因,生理性心脏肥大和病理性心脏肥大的区别是什么?原因:心脏工作性肥大心脏的病理性增大过度紧张和过度训练造成的心脏增大。主要区别:组织学方面的不同;前者是单位体积内毛细血管数目的增加,后者则相对减少。心脏的功 能不同;病理性增大是心脏功能失调的症状,心脏显着增大;而心脏的工

13、人性肥大则心肌张力好,心脏中 度增大。对运动负荷的反应不同;心脏工作性肥大在剧烈运动后心脏缩小;而病理性心脏则会更大。6、结合实例说明如何选择消除疲劳的方法?7、 试述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医务监督的要求。(一)赛前医务监督、赛前体检运动会前应组织运动员参加赛前体检(特别是中、长跑运动员)。检查的重点是心血管系统。、组织管理组织管理包括:竞赛分组及不同组别比赛项目的制定;竞赛日程的安排(应考虑到兼项及全能项目);比赛场地和器材设备的安全;比赛期间的膳食供应。、做好赛前的准备活动赛前准备活动是调整赛前状态和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准备活动的时间和强度应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运动项目的特点及气候的特点而

14、定。5、简述晕厥的原因、发病机制及处理。6、运动员贫血的原因和机制是什么?7、简述运动中腹痛的发病原因和治疗。8、简述肌肉痉挛的发病原因和处理9、运动性血尿的发病原因和征象是什么?10、简述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原则及方法。(1)急性损伤 (早期) 指伤后2448h内。主要特点:出现血肿和水肿,发生反应性炎症。临床表现:为损伤局部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处理原则:制动、止血、镇痛、防肿及减轻炎症。处理方法:冷敷、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这种方法应在伤后立刻使用,有制动、止血、止痛及防止或减轻 肿胀的作用。24h后拆除包扎固定,根据伤情再作进一步处理。外敷新伤药:使用此法常可达到消肿、止 痛和减

15、轻炎症的效果。此外,若伤后疼痛较剧烈,可服用止痛剂。如局部红肿显着,可同时服用清热、止 痛、活血、化瘀的中药。(2)中期 指受伤2448h以后。主要特点:肉芽组织已经形成,凝块正在被吸收,坏死组织逐渐被清除,组织正在修复。 临床表现:急性炎症已逐渐消退,但仍有瘀血和肿胀。处理原则:主要是改善局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加速瘀血和渗出液的吸收及坏死组 织的清除,促进再生修复,防止粘连形成。治疗方法:理疗、按摩、针灸、药物痛点注射、外贴活血膏或外敷活血、化瘀、生新的中草药等,可选用 几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3)晚期特点:损伤组织已基本修复,但可能有瘢痕和粘连形成。临床表现:肿胀和压痛

16、已经消失,但功能尚未完全恢复,锻炼时仍感到微痛、酸胀和无力,个别严重者出 现伤部僵硬或运动功能受限等。处理原则:恢复和增强肌肉、关节的功能。若有瘢痕和粘连,应设法软化或分离,以促进功能的恢复。治 疗方法以按摩、理疗和功能锻炼为主,配合支持带固定及中草药的熏洗等。【慢性损伤:处理原则:改善局部负担,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代谢方法:功能锻炼和治疗结合。(同于急性损伤的中后期)】11、 肌肉拉伤的损伤机制、诊断及处理。肌肉拉伤:是指由于肌肉的猛烈收缩或被动牵伸超过了肌肉本身所能承担的限度,而引起的肌肉组织损伤。损伤机制:急性损伤:主动用力拉伤被动拉伤肌肉拉伤的好发部位:肌腹(主动拉伤)肌腹与肌腱交界处(

17、多见)肌腱的起止点慢性损伤。病因:大小腿后部肌群训练不足,大、小腿后部肌群肌力与股四头肌肌力平衡关系失调准备活动不充分疲劳积累气候因素。12、疲劳性骨膜炎的损伤机制,诊断及处理。机制:肌肉牵拉学说:由于长期进行跑、跳类运动使屈拇、屈趾肌、胫骨后肌等反复收缩不断的牵扯 胫腓骨上得骨膜,导致骨膜与骨质之间的正常关系遭到破坏,从而出现骨膜松弛、淤血、水肿等病理性的 变化应力学说:由于身体的重力线与胫骨中线轴线不重叠,导致身体的重力和支撑面的反作用力使胫 骨的凸面处受拉力最大,从而使骨膜松弛、淤血、水肿等病理性变化。症状与体征:疼痛多隐痛或牵扯痛,严重者出现刺痛和烧灼痛,个别有夜间痛。疼痛部位为胫骨内

18、侧 中下段及腓骨外侧下段 肿胀:急性期出现凹陷水肿 压痛:局部骨面上有压痛,并可触摸到硬块压之 锐痛。处理:1、早期症状较轻者 a减少下肢的跑跳练习 b局部热敷和外周按摩 c弹力绷带包扎患部,并抬 高伤肢。H、症状严重者:a停止跑跳练习b弹力绷带包扎,并抬高伤肢 c中药外敷、按摩、针灸、理疗 等。预防:合理安排运动量,注意改进训练方法 避免在坚硬的地面上过多进行跑跳练习要及时消除小腿部的肌肉疲劳。13、试述人工呼吸的具体操作方法:先判断病人是否有呼吸,抢救者用脸贴近病人的口鼻感受有无气息进出,同时用眼睛侧视病人的胸部,观察其有无呼吸,若无呼吸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使病 人仰卧松开衣领、裤带和胸部的衣服,清除口腔内异物,把病人的口打开,急救者一手掌尺侧置于前额, 使头部后仰,其拇指和食指捏住病人鼻孔,另一手托起病人下颌,掌根轻压环状软骨,然後深吸气,紧贴 病人的口吹气,吹气完立即松开捏住鼻子的手,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恢复呼吸为止,吹去频率16 18次/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