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论文范文预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0496204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论文范文预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论文范文预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论文范文预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论文范文预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论文范文预览(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模板 网络教育学院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设 计) 题 目: 坝坡稳定性研究 学习中心: 奥 鹏 学 习 中 心 层 次: 专科起点本科 专 业: 水利水电工程 年 级: 2012年 秋 季 学 号: 101130401074 学 生: 邓 道 升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2年 5 月 24 日II坝坡稳定性研究内容摘要坝坡稳定是水利工程中很受关注问题,坝坡失稳造成的滑坡运动不仅引起局部环境破坏,还危害和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及经济建设的发展。本文论文主要对坝坡稳定的破坏原因、形式及防治的措施进行研究。首先针对坝坡稳定破坏进行调查,简单介绍滑坡

2、危害,对坝坡稳定研究进行概述,分析坝坡失稳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结合清平水库瓦窑堡水利工程坝坡失稳实例,进行具体的原因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4条改进建议和防治措施。关键词:坝坡;稳定;破坏原因;防治措施目 录内容摘要I引 言11 坝坡稳定性概述21.1 坝坡失稳的调查21.2 滑坡的危害21.3 研究课题的提出22 滑坡的原因分析42.1 滑坡的分类42.2 地质原因引起滑坡42.3 降雨引起滑坡52.4 地震诱发滑坡52.5 运行管理方面的原因63 坝体滑坡的监测与分析判断73.1 滑坡的监测73.2 滑坡的分析与判断74 坝坡失稳的防治及边坡稳定性分析与防护加固84.1 消除和减轻

3、水的灾害84.2 改变滑坡体的外形,设置抗滑建筑物84.3 改善滑动带的土石性质84.4 其他措施84.5 边坡稳定性分析94.6 边坡加固技术分析115 坝坡稳定案例分析145.1 清平水库瓦窑堡滑坡稳定性分析145.2 滑坡的成因及形成机制分析145.3 稳定性验算及评价155.4 建议处理措施17结论与展望18参考文献19 引 言边坡稳定性分析一直是岩土工程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目前边坡稳定性的分析评价方法多种多样, 大体上可以将它们分为确定性分析方法和不确定性分析方法两类。尽管这些评价方法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但由于边坡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 且各影响因素又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如模糊性、

4、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未确定性, 因此确定性分析方法的分析结果与实际不能完全吻合, 而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的准确性与实际情况之间又存在差距。目前,我国正大规模的开展基础设施的建设, 这为边坡工程的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方面的研究, 以指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1 坝坡稳定性概述1.1 坝坡失稳的调查坝坡失稳是指一定体积的边坡地质体,在荷载作用下失稳,沿着坡体内部一个或多个软弱面带发生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顺坡下滑现象,多发生在山区、河流沿岸、暴雨区、蓄水区等。水利水电工程边坡、水库岸坡、河道岸坡、道路边坡等每年都会发生一些滑坡事故,甚至造成重大灾难。滑坡运动不仅造成局部

5、环境破坏,而且还危害与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及经济建设的发展。统计资料显示,全球的滑坡灾害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并且呈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经济损失越来越严重的趋势。近20年来,仅意大利、日本、美国、俄罗斯、印度、中国、捷克、奥地利、瑞士等国,各国每年因滑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达15亿20亿美元,总和平均每年达120亿160亿美元。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遇到的滑坡问题越来越多,滑坡灾害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日趋增大,滑坡灾害及其防治工程的分析研究也日益引起普遍关注。1.2 滑坡的危害坝坡的失稳将会产生滑坡,滑坡这类地质灾害的发生将给人民生命财产、工程设施、对地质、

6、环境等方面都产生较大的危害。(1)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规模较大的滑坡可摧毁城镇,砸毁建筑物,造成人畜伤亡。(2)公共设施:滑坡可毁坏大坝、水电站、厂房,冲毁渠道和溢流设施等;滑坡是导致溃坝的主要原因,使大坝存在溃坝危险,对下游农田等造成毁坏;对道路交通产生较多不利影响;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河流沿岸特别是峡谷地段多为滑坡灾害易发生段,滑坡发生后易阻塞河道,在较大程度地阻碍了航运的开展,甚至形成天然水库,形成洪水灾害。(3)人民生活:滑坡的产生导致下游生活区供水供电受到影响,交通的破坏也影了救援的开展和物资的输入,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正常开展。(4)对环境的危害:滑坡使植被遭到破坏,地表涵养水分

7、能力减弱,水土流失增强,导致当地地质环境、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更加速了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发展。1.3 研究课题的提出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逐渐增多,但大坝建设质量参差不齐,设计施工标准不一。坝坡由于各内在与外在因素常发生跨塌的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坝坡稳定问题由于其作用因素及运动机理的多变性和复杂性,预测比较困难,一直是世界各国研究的重要地质和工程问题之一。2 滑坡的原因分析2.1 滑坡的分类坝坡失稳造成滑坡,由于滑坡的危害较大,为深入分析滑坡的原因,主要从坝坡失稳的形式来分类。(1)剪切破坏导致的滑坡当坝体与坝基土层是高塑性以外的粘性土,或粉砂以外的非粘性土时,土

8、坝滑坡多属剪切破坏。破坏的原因是由于滑动体的滑动力超过了滑动面上的抗滑力所致,滑坡体移动的距离可有数米到数十米不等,直到滑动力和抗滑力经过调整达到新的平衡以后,滑动才停止。(2)塑性破坏导致的滑坡坝坡产生显著塑性流动现象时,称为塑性破坏型滑坡。滑坡土体的蠕动一般进行十分缓慢,发展过程较长,较易觉察。但是当高塑性土的含水量高于塑限而接近流限时,或土体几乎达到饱和状态又不能很快排水固结时,塑性流动便会出现较快的速度,危害性较大。水中填土坝在施工期由于水不能很快排泄,坝坡也会出现连续的位移和变形,以致发展成滑坡。(3)液化破坏导致的滑坡当坝体或坝基土层是均匀中细砂或粉砂,水库蓄水之后,坝体在饱和状态

9、下突然经受强烈的震动时,砂的体积有急剧收缩的趋势,坝体中的水分无法析出,使砂粒处于悬浮状态,从而向坝趾方向急速流泻,产生滑坡。2.2 地质原因引起滑坡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一般说,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能发生变化的岩、土,如松散覆盖层、黄土、红粘土、页岩、泥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组成斜坡的岩、土体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有可能向下滑动的条件。同时、构造面又为降雨等水流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故各种节理、裂隙、层面、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

10、坡的陡倾角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最易发生滑坡。大断层带附近修建土石坝则极有可能发生滑坡体,大断层带附近岩层往往破碎,有利于地下水的浮动和滑坡产生。断层交错部位,则常有大型滑坡或滑坡群分布,断层上部,滑坡产生的几率更大。在倒转褶皱的轴部,由于岩层十分破碎,破碎岩石与堆积土集中分布,也易产生滑坡。各种软弱结构面上陡下缓的组合是产生滑坡的重要条件 ,各种不同成因的结构面,包括不同风化程度的岩体接触面,在其因各种原因被切割,而暴露了该软弱面时,就极容易产生滑坡。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软化岩、土,降低岩、土体的强度,产生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潜蚀岩、土,增大岩

11、、土容重,对透水岩层产生浮托力等。尤其是对滑面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的作用最突出。2.3 降雨引起滑坡大量的雨水使土颗粒表面的水膜加厚,土颗粒之间的距离被拉远。边坡失稳与土的抗剪强度有关。边坡土受到剪应力作用后易发生剪切变形,随着剪切变形的不断发展,剪应力大于边坡土的抗剪强度,致使土体的塑性变形区扩展成一个连续的滑动面,土体之间产生连续滑动,使得土体发生剪切破坏,也就是边坡失稳。降雨入渗引起非饱和土的基质吸力减小,土颗粒间胶结软化,吸附凝聚力减小。同时,降雨强度愈均匀,持续时间愈长,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愈低。首先,降雨入渗对非饱和膨胀土边坡的直接影响使得边坡土体中(特别是浅层土)基质吸力降低从而导

12、致土体抗剪强度降低。基质吸力的降低将使得原来非饱和土层在竖向发生膨胀,如果土体随膨胀而发生软化,会导致土体抗剪强度降低。其次,在侧向力约束条件下,非饱和膨胀土吸水(或基质吸力降低)后的膨胀趋势就以膨胀力的形式表现出来,膨胀力的形成将导致边坡土体中水平应力增加。降雨入渗后,局部土体有可能产生破裂面,并可能最后发展成为膨胀土中常见的渐进式滑坡。由此可见,降雨入渗引起的膨胀土体基质吸力降低和内应力比的增加是降雨触发边坡失稳的重要原因。降雨时如大坝排水系统未设置获知遇到大暴雨,强度大,时间长,排水不及时的情况,会使土石坝坡土含水量达到饱和,增加坝体的土体重量,形成反向渗透压力,降低抗滑力,加大土体滑动

13、力,也将会形成滑坡。2.4 地震诱发滑坡强地震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是一直国内外工程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地震诱发的滑坡和坍塌往往分布广、数量多、危害大,国内外曾发生大量因地震造成的边坡失稳事例,2008 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触发不同规模的滑坡数万起,具有危害的6000 余起,形成近百个堰塞湖,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是一种强烈的底层活动,大地震动的地震最直观和普遍的现象。水坝发生地震时,由于地震惯性力突然增加,水库大坝在坝体结构本身和库水的动水压力的作用下,大坝坝体将会发生变形,并可能造成坝体的错动和滑动,产生滑坡破坏。我国土石坝因地震滑坡的,据初步统计共有10座,多发

14、生在上游坝坡,但未引起垮坝失事。经分析这些土石坝滑坡,多数是坝体无粘性土受地震振动力产生液化而引起的。2.5 运行管理方面的原因大坝运行过程中,由于蓄水、库水位变化、排水等电站运行调度时都可能引起滑坡。(1)库水位骤降造成滑坡。在水库放水时,库水位下降过快,容易造成滑坡。(2)蓄水后,随着水位的升高,坝体内浸润线回更高,水库的水位剧降或者连续降雨的雨水侵入坝体,但是坝体的排水能力较差,土体的孔隙水压力增大造成阻滑力减小从而形成滑坡。(3)未进行及时的监测和分析,对于可能或即将放生的滑坡现象未能进行精确地量测分析,错过最好的除险加固时机,最终导致滑坡。(4)大坝不合理的附加工程。在下游坝脚附近挖

15、坑塘养鱼:势必降低坝坡稳定,应加以禁止;在坝顶或背水坝坡建造引水渠道:有些中、小型水库,为了引水灌溉农田,减少过河建筑物,利用土石坝坝顶或下游坝坡开挖渠道,一旦衬砌破损,大量的水渗入坝体,将会引起滑坡。形成滑坡的原因较多,除上述已分析的原因外,还包括地下水状态、岩土体性状、地质构造、岩体结构等内在因素,以及施工开挖或回填引起的荷载和应力调整、施工爆破引起的岩体损伤和动力荷载、河流侵蚀等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化等外在因素可能成为导致坝坡失稳的重要原因。3 坝体滑坡的监测与分析判断3.1 滑坡的监测滑坡对坝的安全至关重要,加强监测力度是有效地防治坝体失稳的重要途径。大坝运行期间,除经常进行检查外,当处在

16、以下情况时,更应严加监视:水库初次蓄水时期、高水位时期、水位骤降时期、持续特大暴雨时、春季解冻时期、发生强裂地震后。滑坡监测技术方法通常有地面宏观形迹的简易观测、地面仪器监测、空间遥测和遥感监测、综合的实时监测预报系统等。监测指标包括地质宏观形迹监测、地面位移监测、深部位移监测、诱发因素监测、水压力监测和滑坡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场监测等。现今,边坡监测技术方法已发展到较高水平,光纤传感器、孔隙压力仪、GPS和GPRS无线传输技术的应用,使监测的精确程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3.2 滑坡的分析与判断(1) 通过裂缝进行判断裂缝的形状:动裂缝主要特征,主裂缝两端有向边坡下部逐渐弯曲的趋势,两侧分布有众多

17、的平行小缝,主缝上下侧有错动。裂缝的发展规律:滑动性裂缝初期发展缓慢,后期逐渐加快,而非滑动性裂缝则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减慢。(2) 从坝顶位移观测的规律判断当坝身在短时间出现持续而显著的位移时,特别是伴随着裂缝出现连续性的位移,而位移量又逐渐加大,边坡下部的水平位移量大于边坡上部的水平位移量,边坡上部垂直位移向下,边坡下部垂直位移向上。(3) 从浸润线观测资料分析判断:当库水位相近而测压管水位逐渐上升。(4) 根据孔隙水压力观测成果判断:有孔隙水压力观测资料的土坝,当实测孔隙压力系数高于设计值时。以上这些都可能是滑坡的前兆,应及时进行坝坡稳定校核。根据核算结果,判断是否可能滑坡。4 坝坡失稳的防

18、治及边坡稳定性分析与防护加固4.1 消除和减轻水的灾害A.排除地表水:排除地表水是整治滑坡不可缺少的辅助措施,而且应是首先采取并长期运用的措施。其目的在于拦截、旁引滑坡区外的地表水,避免地表水流入滑坡区内。主要工程措施有:设置滑坡体外截水沟;滑坡体上地表水排水沟;引泉工程;做好滑坡区的绿化工作等。 B.排除地下水:对于地下水,可疏而不可堵。其主要工程措施有: 截水盲沟用于拦截和旁引滑坡区外围的地下水; 支撑盲沟兼具排水和支撑作用; 仰斜孔群用近于水平的钻孔把地下水引出。 此外、还有盲洞、渗管、垂直钻孔等排除滑坡体内地下水的工程措施。 C.防止河水、库水对滑坡体坡脚的冲刷,主要工程措施有:在滑坡

19、体上游严重冲刷地段修筑促使主流偏向对岸的“丁坝”;在滑坡体前缘抛石、铺设石笼、修筑钢筋混凝土块排管,以使坡脚的土体免受河水冲刷。 4.2 改变滑坡体的外形,设置抗滑建筑物A.削坡减重:常用于治理处于“头重脚轻”状态而在前方又没有可靠的抗滑地段的滑体,使滑体外形改善、重心降低,从而提高滑体稳定性。 B.修筑支挡工程:因失去支撑而滑动的滑坡或滑坡床陡,滑动可能较快的滑坡,采用修筑支挡工程的办法,可增加滑坡的重力平衡条件,使滑体迅速恢复稳定。支挡建筑物种类有:抗滑片石垛、抗滑桩、抗滑挡墙等。4.3 改善滑动带的土石性质改善滑动带的土石性质,一般采用焙烧法、爆破灌浆法等物理化学方法对滑坡进行整治。 由

20、于滑坡成因复杂,影响因素多,因此需要上述几种方法同时使用综合治理,方能达到目的。4.4 其他措施A.加大对于存在滑坡等山地灾害的地区的资金投入,加强对于这些地区的排查和监测。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自然灾害目前,人的主观能动里极为有限,这时候我们需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防治措施,面对我们无法控制和改变的自然灾害,我们唯有“避之以减灾”。B.民众。加强民众对于灾害认识的力度。加强民众对于灾害本身的认识做出正确判断。当灾害发生时,民众应学习必要的救治措施,共同努力把灾害降低到最少。4.5 边坡稳定性分析一、确定性分析方法1、极限平衡理论极限平衡理论的主要思想是将滑动土体进行条分, 根据

21、极限状态下土条受力和力矩的平衡来分析边坡的稳定性。根据对平衡方程组增设的边界条件不同, 又分为如下几种方法。瑞典条分法:该法假定滑裂面为圆弧面,不考虑条间力, 其安全系数为滑裂面上的抗滑力矩与滑裂面以上土体的滑动力矩之比, 用总应力法求得给定滑裂面的安全系数, 再经反复试算比较确定出边坡的最小安全系数。简化毕肖普( Bishop )法:该方法假定条间力水平, 即只考虑水平推力而不考虑竖向剪力, 故安全系数为整个滑裂面的抗剪强度与实际剪应力之比, 然后用试算- 迭代法求得边坡的最小安全系数。简布普遍条分法:简布法假定滑体中推力线已知, 利用力矩平衡条件把条间竖向剪力表示成水平推力的函数, 适用于

22、最一般的情况。利用该法不仅可求出滑裂面平均安全系数及应力分布,还可求出各分界面上的抗剪安全系数作为校核。其它极限平衡计算方法:斯宾塞法( Spen2cer)、摩根斯坦(Morgenstern) ) 普赖斯( Price)法、沙尔玛法( Sarma)以及不平衡推力传递法都属于极限平衡计算法。这些方法以极限平衡理论为基础, 通过力的平衡条件来分析边坡稳定性, 没有考虑材料应力, 应变关系, 所得安全系数只是假定滑裂面上的平均安全度, 求出的条间力和滑条底部反力也不是产生滑动变形时真实存在的力, 故均有待改进。2、塑性极限分析和模糊极值理论1952年, 杜拉克(Drucker)和普拉格( Prage

23、r)提出塑性极限分析法 2 , 其最大优点是考虑了材料应力) 应变关系, 并利用极限状态时自重和外荷载所做的功等于滑裂面上阻力所消耗的功为条件, 结合塑性极限分析的上、下限定理求得边坡极限荷载与安全系数。由于塑性极限分析所得的解为浮动于某一范围的模糊极值解, 所以孙君实提出了滑动机构的概念,并证明了给定滑动机构的耗散功能定理, 即滑坡极限分析的极大值定理。将该定理/模糊化0得到给定滑裂面安全系数的模糊极大值定理, 再把极大的概念模糊化为滑体内力状态的模糊状态条件, 并构造模糊函数和模糊约束条件, 提出安全系数的模糊解集和最小模糊解集的概念, 从而建立土坡稳定分析/极大中极小0问题的模糊极值理论

24、。这一理论使长期以来条分法研究在假定多余未知函数方面存在的随意性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3、有限单元法塑性极限分析法和模糊极值理论考虑的是土体完全塑性时的应力) 应变关系, 故无法考虑土体的实际非线性应力) 应变关系, 更无法分析稳定性随变形而发展的实际情况。D. V. 格里菲恩等人对有限元法和极限平衡法在二维条件下计算获得的边坡安全系数作了各种数值比较, 并得出结论: 在估算边坡安全系数方面, 采用弹塑本构模型的有限元法是一种值得信赖的方法。用该方法可对二维或三维范围内的边坡安全系数进行预测, 即利用有限单元法,考虑土的非线性本构关系, 求出各单元的应力及变形后, 便可以根据不同强度指标确定破

25、坏区的位置及破坏范围的扩展情况, 并设法将局部破坏与整体破坏联系起来, 求得合适的临界滑面位置, 再根据力的平衡关系推得整体稳定的安全系数。二、不确定性分析方法边坡稳定性工程地质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综合评价过程, 其复杂性主要表现在: 系统规模较大; 评价指标的类型以及度量标准不同; 指标的描述方式不同(有定性、半定量、定量多种形式); 评价信息往往不完整。由于边坡本身物质组成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众多的影响因素, 人们难以用确定性分析方法对它进行精确的描述, 因而其研究方法从确定性分析方法发展到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并且为了克服边坡稳定性工程地质评价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人们尝试应用数学方法对整个评

26、价过程进行定量或半定量描述, 并获得了较大进展, 如: 模糊综合评价、灰色分析理论、信息量模型法、数量化理论方法以及定量表格法等等。1、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不同的边坡有不同的内部构造和不同的地质作用, 处于不同的应力、变形状态; 同时不同类型的边坡其稳定性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 如土质边坡, 其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土体性质与地下水活动情况。这些不同的影响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分属不同的层次和类别。为了便于区分各因素在总的评判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每一个因素赋予不同的权值。为了更全面地考虑所有因素的影响, 可以采用二级综合评判模型。模糊综合评判的主要思路是, 首先建立评判因素集, 如对土质边

27、坡可建立评判集为: (土的粘聚力, 土的天然容重, 地下水影响系统, 坡高, 总坡度和内摩擦角); 建立权重值, 根据评判因素的重要程度, 赋予每类因素以相应的权值;2、灰色分析理论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系统分析方法。该方法可在不完全的信息中, 对所要分析研究的各因素, 通过一定的数据处理, 在随机的因素序列间,找出它们的关联性, 发现主要矛盾, 找到主要特性和主要影响因素。用于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参数,其实测值或者统计值均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不确定性, 各指标值所反映的岩土性质, 只有部分是清楚的, 而另一部分是非确知的, 都是一些灰数。3、其它不确定性分析方法数量化理论是集定性与定量变量于一

28、体的多变量分析方法, 是把没有用数值表示出来的, 经人们判断和评价的数据资料, 从量上探索和处理的手段的总称, 由日本的林知己夫教授于1950年提出。数量化理论方法, 在解决含有定性与定量变量系统时, 有一定的优越性, 也将其引入了边坡稳定性的分析研究。定量表格法是将定性评价转变为定量评价的有效方法。其主要思路是: 设法选择好一种量化方法,合理地处理边坡稳定性的定性因素, 并将量化评价边坡工程进行稳定性评价时, 只需对照表格逐项评分, 然后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即可做出定量的评价。这一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使评价方法从定性走向定量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4.6 边坡加固技术分析边坡加固有坡面防护和支

29、挡结构防护两类。坡面防护常用的措施有灰浆或三合土等抹面、喷浆、喷混凝土、浆砌片石护墙、锚喷护坡、锚喷网护坡等。此类措施主要用以防护开挖边坡坡面的岩石风化剥落、碎落以及少量落石掉块等现象。所防护的边坡,应有足够的稳定性,对于不稳定的边坡则先支挡再防护。支挡结构的类型较多,如挡土墙、锚杆挡墙、抗滑桩等。这些支挡结构既有防护作用,又有加固坡体的作用。采用工程措施护坡,往往过分追求强度功效,破坏了生态自然,景观效果差,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面、浆砌片石面会风化、老化,甚至造成破坏,后期整治费用高。边坡的稳定性,直接决定着工程修建的可行性,影响着工程的建设投资和安全运行;甚至是不少高边坡工程成为制约

30、工程进度和成败的关键 ,因此对于边坡的加固技术分析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1、边坡种草防护种草防护适用于边坡稳定,坡面冲刷轻微,且宜于草类生长的土质路提与路堑边坡,用以防止表面水土流失,固结表土,增强路基的稳定性。经常浸水或长期浸水的路堤边坡,种草不宜生长,不宜采用种防护。边坡上己扎根的种草防护,可容许缓流水短时冲刷。 选用草籽应注意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通常应以容易生长、根部发达、叶茎低矮、枝叶茂密或有匍匐茎的多年生草种为宜。常用的月白茅草、毛鸭嘴、鱼肩草、果圆、雀稗、鼠尾草和小冠。最好采用几种草籽混合播种,使之生成一个良好的覆盖层。种植时草籽宜掺砂或与土粒拌和,使之播种均匀,播种时间

31、以气候温暖、温度较大的季节为宜。2、混凝土抗滑桩 抗滑桩是穿过滑坡体深入稳定土层或岩层的柱形构件,用以支挡滑体的滑动力,一般设置于滑坡的前缘附近,起稳定边坡的作用,用于正在活动的浅层和中层滑坡效果较好。为了能使抗滑桩更有效的防止滑坡,在设置时应将桩身全长的1314埋置于滑坡面以下的完整基岩或稳定土层中,并灌浆使桩和周围岩土体构成整体,并设置于滑体前缘部分使其能承受相当大的压力。3、混凝土挡墙混凝土挡墙是借助自身的重量以支挡滑体的下滑力的一种有效防止滑坡的常用方法,并可与排水等措施联合使用。它能有效地从局部改变滑坡体的受力平衡,阻止滑坡体变形的延展,具有结构简单,能快速起到稳定滑坡作用等优点。在

32、设计混凝土挡墙时。应根据最低滑动面的形状和位置来设计挡墙基础的砌置深度,并在墙后设置泄水孔,使其不仅能削弱作用于挡墙上的静水压力,还能防止墙后积水浸泡基础而造成的挡墙滑移4、喷浆或喷锚喷浆适用于易风化尚未严重风化的岩石边坡,施工简便,是防止坡面风化的有效措施。喷浆分重力式人工喷浆和机械喷浆。重力式喷浆是把浆桶置于坡顶,桶底接胶皮管,借助重力把浆均匀喷至坡面。机械喷浆是用喷浆机,通过喷嘴把浆喷至坡面,由于它有一定压力,浆与坡面黏着较好,质量明显优于重力式喷浆。喷浆前坡面应清理干净,喷浆厚度12cm。常用浆料为水泥砂浆、水泥石灰砂浆。若坡面岩石节理发育,风化严重时,宜采用锚杆钢丝网喷浆,或喷射钢纤

33、维混凝土。5、浆砌片石护墙适用于较陡(1:0.3)(1:1)的土质边坡及易风化剥落或节理发育较破碎的岩石边坡。护墙不承受土压力,所防护边坡应为稳定边坡。护墙的厚度由自身的稳定性及基底承载力确定。护墙型式多种,视边坡具体情况,合理选用。边坡为土质或破碎岩,采用实体护墙;边坡不陡于1:0.75时,为节约圬工,可采用孔窗护墙;比较完整的较陡边坡,可采用肋式护墙;仅需防护边披上部,可采用拱式护墙总之,采用以上加固方法给各有各的优缺点,采取工程加固措施,对减轻坡面修建初期的不稳定性和侵蚀效果较好,作用显著,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岩石的风化、混凝土的老化、钢筋的腐蚀,强度降低,效果也越来越差。而采用植被护

34、坡则恰恰相反,开始时的作用弱,但随着植物的生长、繁殖,强度增加,对减轻坡面不稳定性和侵蚀的作用会越来越大。除此之外,植被护坡还有一个显著的优点,它能够恢复因工程建设所破坏的生态环境。 5 坝坡稳定案例分析5.1 清平水库瓦窑堡滑坡稳定性分析瓦窑堡滑坡位于枇杷岩坝址上游约1.4km的左岸坡,地面高程8841155m。据地表地质测绘,滑坡体长约450m,宽290450m,厚3065m,体积约364104m3。滑坡体平面上呈“板斧”形,两侧以冲沟为界,下游侧缘冲沟切割至滑坡床基岩,沟深310m,沿滑面无地下水点出露(详见图1)。滑坡后缘地形坡度3045,并见张开515cm的拉裂缝;中部地形平缓,坡度

35、1230,呈阶梯形;前缘剪切口明显,与河床砂卵石(Q42al)接触。滑坡体总体地形坡向N6070W。滑坡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中厚层灰岩,下部常夹炭质页岩;龙潭组(P2l),上部为炭质页岩夹煤层,下部为厚3.46.5m的粘土岩;二叠系上统矛口组(P1m),为中厚层灰岩夹泥质灰岩;地表分布第四系坡积层(Q4dl)。滑坡地段在构造上位于照壁山倒转向斜核部附近,有近南北向断裂之瓦窑堡断裂(F5)从滑坡后缘一带通过。瓦窑堡断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54左右,延伸约24km,上、下盘均为灰岩,滑坡一带下盘为龙潭组之炭质页岩。断层破碎带一般1040cm,由断层角砾、挤压破碎透

36、镜体等组成。勘探资料表明,组成滑坡体的物质主要有:上部为第四系坡积层之块碎石夹粘土,厚210m,在瓦ZK2内侧地段,块碎石夹粘土层之下有一粘土层,厚018m,横向展布约180m,纵向展布约130m;坡积层之下为由灰岩组成的假基岩,厚1542m。假基岩在滑坡体后缘段产状为N24E/NW25;中段为N2155E/NW4654;前缘为N910E/SE910,并见有明显的反倾特征。滑坡床为矛口组灰岩,产状为N2153E/NW4654,钻孔岩心中,在近滑床附近局部可见擦痕和镜面。滑动带土厚1.72.2m,组成滑动带的物质中,上部为粘土夹碎石,粘土为棕黄色,呈可塑状,粘粒含量4050%;下部以块碎石夹粘土

37、为主,块碎石呈棱角状次棱角状,个别碎石已见磨圆,有明显擦痕。根据滑坡体组成物质、结构及钻孔资料显示,滑坡体物质透水性好,滑坡体内地下水贫乏,稳定地下水位高程825831m,位于滑坡床以下基岩中。5.2 滑坡的成因及形成机制分析瓦窑堡滑坡处于照壁山倒转向斜核部附近,岩体中裂隙发育,主要裂隙有:(1)N56E/SE14; (2)N24W/NE55;(3)N3246E/SE7278。坡前为绵远河经过,由于河流侧向掏蚀冲刷,有利于边坡临空面的形成。滑坡的形成正是与其所处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密切相关。滑坡体后岸坡为瓦窑堡断层切割,断层走向平行于岸坡,并倾向坡外,倾角4455。岩层在裂隙切割下

38、,特别是N56E/SE14这一组缓倾角裂隙与其它裂隙和岩层面之间易形成不利组合,并在受到断层影响,边坡岩体在长期自重应力作用下,沿瓦窑堡断层破碎带附近产生一系列拉裂面,从而产生蠕变卸荷作用,同时也为地表水沿拉裂面下渗提供了有利条件,地下水沿岩石层面或穿过裂隙空隙向绵远河排泄,这样长期在地下水作用下,使裂隙间的娇合力进一步降低,从而降低边坡岩体的抗剪强度,加速了边坡岩体的变形。 而在1934年8月连续7 天特大暴雨的情况下,地表水沿断层破碎带及拉张裂隙快速渗入,并来不及排泄于河床,在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的共同推动下,边坡岩体向临空面滑移,从而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滑动,并一度曾堵断绵远河。纵上述,瓦窑

39、堡滑坡是在上述特定的地质条件下,由于诸方面的综合作用下,在由蠕变拉裂岩体压碎变形破裂面扩张贯通滑移的机制下形成的。5.3 稳定性验算及评价一、计算边界条件及参数的确定1、按滑动面基本呈折线型的特点,选用“分段推力传递法”进行稳定性验算;根据瓦窑堡滑坡的地貌特征及滑体的结构特征,选择具代表主滑方向的破面(瓦)为计算破面,其计算公式如下:Pi=Kc(WiSini+QiConi+WiKHConi)(WiConiUiSeciQiSiniWiKHSini)tgi+CiLi+Pi-1i 式中: Pi第i块段剩余下滑力; Wi第i块段滑体重量; Qi条块间孔隙水压力; KH地震系数; Ci第i块段滑面凝聚力

40、; Li第i块段滑面长度; Pi-1第I-1块段剩余下滑力; i第i块段滑面坡角; Ui滑面上孔隙水压力; i传力系数,i=Cos(i-1-i)Sin(i-1-i) tgi ; tgi第i块段滑面内摩擦系数; Kc滑坡推力安全系数,极限平衡时Kc=1.0 ;2、因滑坡两侧缘冲沟已切割至滑床基岩,故可不考滤侧向摩擦阻力;3、考虑到滑坡体天然地下水位在滑动面以下基岩内,因此天然状态下滑块重量计算时用各岩层的天然容重;在水库蓄水位909.5m时,滑坡体部份被水淹没时,水位线以上仍用天然容重,蓄水位以下用浮容重;在水库放水至死水位887.0m时,正常蓄水位以上用天然容重;死水位至正常蓄水位之间部分用饱

41、和容重,死水位以下用浮容重。4、由于该滑坡为已经形成多年的古滑坡,因此采用反算法求得滑面抗剪强度=20,C=0.045Mpa。再根据滑动面物质组成特征,结合工程类比,并考路水库蓄水后在水的侵润作用下滑带土有被软化,其强度降低的可能,故按反算值折减0.8倍后确定用于本滑坡稳定计算的内摩擦角为16,凝聚力C=0.035M pa;根据试验成果确定滑坡体中块碎石夹粘土天然容重为1.83T/m3;饱和容重为2.03T/m3;粘土天然容重为1.75T/m3;饱和容重为2.03T/m3;假基岩则用灰岩试验指标类比后,其天然容重用2.25T/m3,饱和容重用2.03T/m3。二、验算结果应用计算机对该滑坡在多

42、种不同因素组合情况下的稳定性计算,计算成果见表1。瓦窑堡滑坡稳定性验算成果表表1基本因素组合情况稳定系数(K)蓄水前天然状态下不考虑地震1.55蓄水前天然状态下考虑度地震1.36蓄水位909.5m时不考虑地震1.30蓄水位909.5m时考虑度地震1.23蓄水后并快速放水至死水位887m不考虑地震1.14蓄水后并快速放水至死水位887m考虑度地震1.02通过上述计算表明,滑坡体在天然状态下处于稳定状态,与实际情况相吻合,从1934年形成滑坡到现在未见滑坡有任何活动迹象。水库蓄水后并考虑地震因素,滑坡仍可处于稳定状态,仅在水库放空时并考虑在地震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滑坡将处于临界稳定状态,有可能整体失

43、稳。5.4 建议处理措施通过上述验算,在大多数情况下滑坡仍可处于稳定状态,鉴于瓦窑堡滑坡所处位置与水库大坝的关系及对水库正常运行的重要性,以及计算时确定边界条件和选择参数的局限性,因此,在选择坝址成立时,为确保水库正常运行不受影响,建议对滑坡体前缘部位,采取适宜的抗滑工程处理措施;不能随意人为破坏滑坡体的基本形态;本区地处绵远河暴雨多发带,年降雨量大,滑坡体后缘应适当布置排水设施。结论与展望总之,我们应当认识到人类对地质体的认识还很肤浅,要达到用精确的数学模型来模拟边坡稳定性问题,其路还很长。在目前的研究阶段,解决实际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各种经验或与事实的类比。因此,我们认为在此需要特别一提的

44、是对长期以来边坡研究积累的大量现场实录资料(成功或失败的)和实践经验进行系统研究,建立基于“满意解”的有效专家系统将是一项非常有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的研究工作,它应是边坡稳定性研究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发展方向。近年神经网络(ANN)的研究发展,又为此项研究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因为它突破了AI知识获取的“瓶颈”问题,具自学习能力,并在数据含有噪音、缺项或缺乏认知时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结论。特别是它可以从积累的工程实例中学习知识,尽可能多的把各种定性、定量的影响因素作为变量加入输入,建立各影响因素与结论之间的高度非线性映射,采用自适应的模式识别方法完成预测工作。因此,我们相信,随着此项研究的逐步深入开

45、展,边坡稳定性研究必将产生一个新的飞跃。同时,我们也相信,不久将来,边坡稳定性研究成果必将为工程做出更大贡献。参考文献1 叶正伟 长江新滩滑坡的历史分析,趋势预测与启示 【期刊论文】灾害学2000-6.2 新滩大滑坡缘何震惊世界 中国三峡传媒网三峡日报2007-10.3 创举成功测报新滩滑坡 国家测绘局成果司 2007-10.4 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及防治 科学出版社1994-3.5 Griffiths D V. Lane P A .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by finite elementJ.Geotechnique,1999,49(3):387-403.范文一:历

46、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XX老师,她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另外,在校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图书馆的老师也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最中心的感谢!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你问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灯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

47、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 范文二:致 谢 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毕业论文小组的同学们,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

48、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 最后,再次对关心、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地感谢! 范文三:免费毕业论文致谢的相关文章。致 谢 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导师。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

49、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谢意! 同时也感谢学院为我提供良好的做毕业设计的环境。 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以及在设计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

50、我的导师郑建立副教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郑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两年多来,郑教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在此,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研究生生活的电工楼105各位同门,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特别感谢我的师妹叶秋香同学,她对本课题做了不少工作,给予我不少的帮助。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

51、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 本(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论文的所有研究工作从论文的选题、实现条件到论文的写作等阶段都是在简弃非副教授和张勇副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两位导师在作者研究生学习期间在学术和生活等方面的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指导。两位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术知识、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以及宽容的待人风范使作者获益颇多。谨向两导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感谢在研究生学习期间给我上课的老师们,特别是研室的梁荣光教授、赖汉闻老师、吴坚老师、张国强老师、巫江虹老师等。 感谢我认识的师兄弟、师姐妹们。需要一一感谢我的同学们,有幸与你们同学是我读研的最大收获:感谢给我带来的不一样的体验的李国超、孙绍云两位军队的老大哥;感谢陈会平,本论文撰写得到你不少帮助,从你身上学到不少东西;感谢我的合作者胡永飘;感谢给我帮助的叶子波;感谢双重校友刘海燕;感谢带给我多彩生活的梁立明;感谢关心和帮助我的冯长溪。同时还要感谢宿友叶艳辉。2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