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8892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0493413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33.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毕业论文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8892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毕业论文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8892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毕业论文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8892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889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8892(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 录摘要2ABSTRACT31. 介绍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和原因41.1 人民币影响力的提高所引起的问题41.2 人民币升值压力缘何形成以及政府的行动4 1.2.1 人民币四面楚歌4 1.2.2 政府对策62. 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现状9 2.1 中国进口贸易的现状10 2.2 中国出口贸易的现状12 2.2.1 出口贸易发展现状12 2.2.2 出口贸易增长中出现的问题133.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15 3.1 人民币升值短期影响的数量分析15 3.1.1 建立模型15 3.1.2 收集数据16 3.1.3 参数估计16 3.1.4 结论173.2 长期的影响184. 对于中国进出

2、口贸易持续发展的对策194.1 缓解升值压力的对策204.2 我国体制改革的对策204.3 进出口企业自身可以采取的对策21参考文献23摘 要近年来,人民币升值成为国内外热议的问题之一。本文基于近年来人民币不断升值的现状,通过分析和研究人民币汇率问题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短长期的影响,并且就此提出我们的一点政策建议。关键词:人民币升值 进出口贸易 影响 对策ABSTRACTThe appreciation of RMB in recent years has been a hot issue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aper was designed to analyze

3、the impact that RMBs rising value on the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in China, and tried to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policies to relieve those negative problems.Key Words:appreciation of RMB,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impact, policies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 介绍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和原因1.1 人民币影响力的提高所引起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

4、经济实力的提高,国际地位的提升与周边国家地区的合作加强,人民币的汇率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人民币的影响力得到提升,也开始走向了国际化。若是在金本位的体制下,每一个国家的货币都和黄金挂钩,就无需去刻意强调本国货币的国际化,因为每个国家的货币都是按照本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来排的。但是,现今的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国际货币无法很好的反映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实力的变化和发展,为了避免国际金融市场可能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就要追求人民币的国际化。人民币的国际化还有利于完善国家货币体系,跟上国际的脚步。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中国崛起的必然选择。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化的脚步迈进,人民币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作用,经贸交易更多地

5、采用人民币作为支付,计价和结算的工具,经常项目下的自由结算,资本市场逐步开放,政府已经不可能完全掌握人民币的汇率走势。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元的霸主地位得到削弱,欧元现在又爆发了债务危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显现出来,所谓“抢打出头鸟”人民币一下成为了众矢之的,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1.2 人民币升值压力缘何形成以及政府的行动1.2.1 人民币四面楚歌美国: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主要来自美国。近几年,美国由于国内经济结构问题而使经济增长缓慢,造成中美贸易不平衡,贸易出现逆差。美国政府把此归因于中国的汇率政策,认为正是因为中国实行了“盯住美元汇率”政策,使得美元贬值的积极效用没能全面发挥,反而增

6、强了中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刺激了中国产品的出口。因此,美国极力想通过迫使人民币升值,美元相对贬值,来达到既能减轻其外债负担,又能刺激其产品出口的目的。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度升值,一方面可以极大地削弱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优势,阻止中国产品大量涌人美国;另一方面,提高美国公司投资中国的投资成本和使中国的生产成本上升,以抑制美国公司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按照美国人的大国历史发展观,经济大国必然变成军事大国和政治大国,最后成为世界霸主。因此,美国要保持世界霸主的地位,就必须遏制任何潜在竞争对手的发展,并且要采取“先发制人”的战略。 而事实上中国所谓的国际贸易顺差并不是听上去的那么好听。就顺差而言,

7、由于中国国际贸易的顺差主要是外商投资企业所创造(占近60),如果外资企业将利润汇回国内,这种顺差对中国并无多大的实际意义。我认为,通过促使人民币升值来平衡国际贸易差额即减少中国的顺差,不见得是好办法。至于中国出口对美国就业的影响,这在一定意义上其实是由国际产业分工变化的趋势造成的,是外国资本看中了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主动将一些传统产业和加工工业转移到中国来,实际上,到中国来投资的产业基本上是低端产业,与美国的中高端产业不构成真正的竞争。 日本:日本财务相盐川正十郎在2003年2月的7国财长会议上提出了类似于1985年针对日元的“广场协议”的文件,要求人民币升值。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广场协议”

8、的背景和内容。1985年前后,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高速成长引来美国的不安。日本出口打击了美国的制造业,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逐年增加,日美贸易摩擦也不断加剧。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对外净资产高达1298亿美元。而美国经济在巨大的压力下运行,当年对外净债务高达10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正式结束了美国长达70年债权国的辉煌历史。面对咄咄逼人的日本经济,美国开始通过一些政治手段迫使日元升值。1985年9月,美、日、法、英和联邦德国五国财长及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协议内容包括抑制通货膨胀、扩大内需、减少贸易干预,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

9、有秩序下调。自此,揭开了日元急速升值的序幕。在这次的七国财长会议上,中国成为了会议的“主角” 。会议结束后盐川正十郎会见记者时指出“世贸组织成员应该推进贸易、金融和汇兑自由化”。 对盐川财务相呼吁各国敦促中国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发言,财长们纷纷表示,“有关国际组织人员曾指出中国领导人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应该为促进汇兑自由化发挥推动作用”。 国际金融界人士在七国集团财长会议结束后指出,“该会议讨论中国问题是对中国的缺席审判”,“以往美欧也曾急于把经济迅速增长的日本拉进自己的框架机制如主要国家首脑会议当中,从而加以控制。现在的中国与当时的日本相似”。在本次财长会议上,虽然日本提出的“中国

10、使通货紧缩蔓延”的说法没有得到广泛支持,但是本次会议提出了在国际金融框架中如何对待中国的问题。面对日本提出的这个问题,我国在2005年已经对应采取了放宽措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同时宣布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实现汇改以来已一年整,人民币汇率弹性循序增加。为人民币的自由兑换打下基础。其他地区及国际组织:欧洲和东亚的一些国家也开始担心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冲击,不同程度地加入了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行列。在2010年3月17日的欧洲议会上,IMF总裁卡恩认为人民币被严重低估。卡恩说,在经常项目上有持

11、续盈余的经济体中比如中国、德国以及很多产油国必须提高内需。一般来讲,这意味着提振消费增长,在某些情况下,货币升值也会起到重要作用。他说,一些国家的货币明显被低估,特别是在亚洲,特别是人民币。当时的欧盟轮任主席、卢森堡总理兼财长容克指出,人民币汇率被低估20%至25%。但容克并未说明人民币币值被低估的幅度是针对何种货币而言。在2010年还有一些国家宣布加息构成了对人民币升值的有利环境。澳大利亚央行在3月公布第二次加息,要知道,澳大利亚是我们铁矿石的主要进口国,其加息会大大提高我们进口成本,即使铁矿石不涨价。同月,印度中央银行宣布加息,分别将回购利率和反向回购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提高至5和3

12、.5。公告说,在央行月份政策会议之前宣布加息将有助于控制通胀预期,并抑制通胀水平进一步升高。 而印度铁矿石正是我们除三大铁矿石国际巨头外、“替补”的主要进口国,加息显然也不利于我们钢铁业。我们国内进口依赖型的产业越来越多,如石油、铁矿石、煤炭、大豆、棉花、玉米、种业等,也能为人民币升值找到内部借口。1.2.2 政府对策最近这段时间,大家关注的焦点一直集中在统计局发布的CPI数据上。从2010年7月,我国CPI警戒线就已经被突破,之后就一直形同虚设。到2010年11月,更是超过了5%,从2011年3月开始就居高不下。即使最新的CPI指数有所下降,但是由于权重的不同,许多专家都认为是被下降,而且出

13、现的时间相当敏感,所以可信度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准。1.50%2010年1月CPI数据4.30%2.70%2010年2月CPI数据5.40%2.20%2010年3月CPI数据5.20%2.80%2010年4月CPI数据6.80%3.10%2010年5月CPI数据7.10%2.90%2010年6月CPI数据6.40%3.30%2010年7月CPI数据4.80%3.50%2010年8月CPI数据4.30%3.60%2010年9月CPI数据4.30%4.40%2010年10月CPI数据5.00%5.10%2010年11月CPI数据6.10%4.60%2010年12月CPI数据5.90%4.90%20

14、11年1月CPI数据6.60%4.90%2011年2月CPI数据7.20%5.40%2011年3月CPI数据7.30%5.30%2011年4月CPI数据6.80%5.50%2011年5月CPI数据6.80%6.40%2011年6月CPI数据7.10%6.50%2011年7月CPI数据7.30%6.20%2011年8月CPI数据7.30%6.10%2011年9月CPI数据6.50%5.50%2011年10月CPI数据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但增加了仍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的不确定性,更加大了控制通货膨胀预期的难度。而美国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2),从某种程度上驱使国际上的热钱流向中国等新兴国家,以

15、追逐高收益,这也进一步加剧了通胀的压力和稳步推动人民币汇改的难度。尽管这些因素对中国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提出了挑战,但最近的一些政策似乎显示,决策部门已经积极运用宏观调控工具,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来减缓通货膨胀预期和人民币升值压力。例如,中国人民银行最近宣布自2010年12月20日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第六次上调。此前不久,国务院在11月出台了一系列行政措施来控制通胀,决定必要时实行价格临时干预,防止食品价格通胀扩大至宏观经济其他部门,打击大宗商品的投机炒作行为等。央行还下调了境内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直接针对的是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回流境内静待套利、套汇良机的投机资本。此举被视

16、为中国政府在维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大前提下,正采取稳健措施,积极主动地为人民币汇率升值“减压”。除此以外,中国政府加快了美元海外投资和人民币改革步伐以减缓升值压力。例如,与以往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美国国债相比,中国现在更注重于投资实物资产,如能源和原材料等行业。一些专家估计今年这方面的投资可能高达550亿美元,与此同时,购买美国国债量可能会从去年的1000亿美元减低到550亿美元。这不仅有利于分散投资风险,还有助于减少人民币的国内流通量,减缓通胀压力。人民币结算的试点启动也将对管理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币值发挥很大的促进作用。今年7月以来,很多国际投资者已经开始交易香港离岸人民币(CNH);最近中国和俄

17、罗斯决定在双边贸易中放弃美元,改用人民币和卢布进行贸易结算。这些措施也体现了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些最新进展。在“十二五”期间,中国政府高调鼓励进口。除了短期的降顺差、减少升值压力的考虑,扩大进口实际也属中国政府最近几年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愿望中的内容。商务部副部长钟山曾在求是杂志撰文称,扩大进口要稳定各项进口促进政策,完善进口促进体系;提高进口贸易便利化程度,清理不适应形势的进口管理措施;利用自贸区、零关税优惠、贸易投资促进等平台,加强与重点国家贸易对接。但是,据我们小组分析,政府所作出的努力都未必会对人民币升值起到压制的作用,最好的结果是稳定利率,稳步升值,对国内的经济不要造成太大的冲击,

18、为本国的出口企业提供一段时间的缓解期。2. 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稳步发展,为加入WTO破除许多限制,现今中国已俨然成为贸易大国。在本节开始我先简单介绍下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宏观角度:我国对外贸易的特点:1.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即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国际市场比较大的影响,近几年都出现了萎缩的现象。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发达国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限制进口,如美国和欧盟;二是新兴国家对我国出口贸易带来冲击,如墨西哥对我国纺织业的冲击;三是中国经济的提升使外国取消了对我国的优惠政策,如欧盟取消了对我国的普惠制,且近年来我国在不同产业上都受到了不同国家对我国提起的倾销的控诉。2.进出口贸易

19、总额逐年增大。根据商务部的统计资料,中国的对外进出口从1978年206.4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6207.7亿美元,2003年进出口总值更达到8512.1亿美元,再创新高。直到2010年,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29659.5亿美元。但是实质上出口产品仍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工业附加值不高。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2002年中国对美出口排在前五项的商品分别是杂项制品(18.44%)、办公用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11.7%)、电信及声音的录制及重放装置设备(10.74%)、鞋靴(8.7%)、电力机械器具(8.09%)。单从数据来看,中国对美出口以纺织服装为主的格局已开始发生变化,计算机通信类产品出口份额在

20、上升。但是结合中国商务部的统计可以看到,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仍然是加工贸易类。3.我国的贸易伙伴相对集中在欧亚和美洲,这种贸易格局抗风险能力不足,若是贸易伙伴的经济不景气采取保守贸易政策,中国的对外贸易额就会受到较大影响。微观角度:我国外贸企业的特点1.中外信息不对称,对我国出口企业不利,容易造成无序竞争。比如说,去年某产品出口旺盛,今年竞相生产,造成产品积压,竞相降价,不仅使得进口方得利,还有可能落下“倾销”的话柄,使得我国出口企业失去国际市场。2.研发阻碍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十多年前,我国家电企业曾打过一场精彩的保卫战,但是后来我国外贸企业的砝码就一直压在价格战上,忽视了技术革

21、新和研发创新,使得我国的不少产品都因技术水平不足而被拒之门外,即使接受了还不太可能挤进高档次的产品中去,获得收益也不高,产品附加值就自然低了。3.因缺乏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这两方面的人才容易导致我国的外贸企业在国际规则和运营上吃大亏。有专家预测过,我国这方面的人才缺失将近20万。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获得了进出口贸易许可证,在这方面呈现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由于缺乏对WTO规则的解读和认识以及对国际金融知识的欠缺都会导致我国企业遭受灭顶之灾。2.1 中国进口贸易的现状 表2反映了19952009年中国进口来源地份额分布变化的概况。日本在中国进口贸易中的比重持续下降,2009年和1995年相比下降近9%

22、;而东盟与韩国的比重在此次危机前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2009年比重均略有增加。这期间三者在中国进口贸易中比重变化趋势的不同,使得这3个经济体之间比重的差距缩小,主要是东盟、韩国与日本之间的差距大幅缩小,由1995年的15.05%、14.15%缩小为2009年的4.20%、2.82%。三者之间差距缩小的同时,东亚区域在中国进口中的总比重则在2000年之后逐渐下降,2009年的比重较1995年减少3.64%。从相对份额分布变化来看,19952009年期间东盟、韩国的相对地位显著上升,日本则显著下降,相对地位的变化使得这3个经济体之间的相对差距逐步缩小,基本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这与3个经济体

23、绝对地位变化的路径一致。但是,各经济体相对份额变化的速度在2005年之后明显放慢,东盟、韩国和日本在19952000年期间的变化分别是5.19%、5.94%和-11.13%,而20052009年期间的变化分别是1.26%、-0. 14%和-1.12%。从变化速度的对比中不难发现,仅有东盟的相对份额是持续增加,韩国的相对份额是先升后降,而日本的相对份额则是持续减少,表明东盟在区域内作为中国进口来源地的相对地位在不断上升,这与3个经济体绝对份额变化的路径不一致。通过进口来源地份额的绝对分布和相对分布的变化对中国进口贸易进行了静态分析,接下来将通过中国进口增长率及其分解的变化进行动态分析。 表3中,

24、20012008年间中国对外进口贸易总量高速增长,实现22.75%的年均增长率,其中2003年的增长率达到39.84%,但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出现负增长。为了对中国进口增长率进行深入研究,将其按进口来源地进行分解,也即分析各经济体在中国进口贸易增长的地位及作用,这里将进口来源地分为日本、韩国、东盟和东亚以外四大经济体,表3中贡献值和贡献度分别表明各经济体对进口增长的绝对和相对地位。东亚以外的经济区域在中国进口增长推动中占据绝对优势,而东亚区域内的日本、韩国和东盟三经济体对中国进口增长的贡献差距在20012007年期间逐渐缩小,其中,2005年韩国、东盟的贡献度均高于日本,到2007年

25、东盟与日本之间贡献度的差距仅有0.15%;20082009年的数据表明,全球金融危机彰显了日本对中国东亚区域内进口贸易影响及其重要地位和作用。接下来对中国在东亚区域内的进口贸易增长进行分析。中国在东亚区域内的进口贸易在20012007年期间年均增长速度为22. 54%,略低于总进口的22.75%。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增速回落并且出现负增长。从按来源地分解后的东亚区域内中国进口增长率来看,危机前韩国在区域内的贡献度逐渐增加,日本则逐渐减少,东盟变化幅度不大;危机后又出现2001年的日本一东盟、韩国的格局。通过中国进口来源地的静态和动态分析可知:进入21世纪以来,无论是所占份额还是增长速度贡献,东亚

26、区域内的市场对中国进口贸易的影响不断减弱,也即中国在东亚区域内的市场提供地位在下降,作用在减弱,这进一步验证了此前分析所得的结论;同时,在东亚区域内部的日本、韩国和东盟三经济体的市场对中国进口贸易影响的变化趋势不一,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之前日本的地位不断下降、韩国和东盟则不断上升,而危机后日本的地位又出现回升。危机的出现虽改变了此前中国在东亚区域内各经济体之间相对的市场提供地位变化趋势,但未能改变在东亚区域整体内绝对地位下降的变化趋势,而危机后日本无论是在绝对增长优势还是在区域内相对增长贡献上的回升也进一步验证了日本对中国出口依赖度增强的结论。 2.2 中国出口贸易的现状2.2.1 出口贸易发展现

27、状1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我国出口贸易额2001年为2比1亿美元,增速为6.8%,2002年为3256亿美元,增速为22.4%;2003年 438亿美元增速为34.6%亿美元,增长35.4%;2005年1-9月份为5464亿美元,增速为31.3%,比去年有所下降。出口的快速增长得益于世界经济的全面增长和各类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积极性的提高。2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同步增长,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主要贸易方式是一般贸易。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外资企业的大量进入,我国的加工贸易迅速发展,在进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十五”期间,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基本保持了同步增长。从出口看,加工贸易出口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比

28、重基本维持在55%左右,而一般贸易出口所占比重在“九五”期间下降到42.2%,之后基本维持稳定,2004年为41%。3国有企业出口比重下降,外商投资企业和集体企业出口比重上升。随着我国对外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我国出口主体各元化日趋明显2001年,国有企业在我国出口道额中占42.5%,到2004年下降到25.9%;2001年,外商投资企业和集体企业在我国出口中所占比重分别为50.1%和5.3%。到2004年,其比重分别为57.1% 和5.4%。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比重的不断上升,反映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是与外贸流入和外资经济紧密相连的。2.2.2 出口贸易增长中出现的问题1我国出口企业存在恶性竞争和

29、低价竞销行为由于市场的盲从,国内地台保护主义等原因,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是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难题。在我国的出口贸易中,企业经常以低价策略来抢占市场,而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比如说一双鞋卖10美元,或本是8美元,厂商卖出10000双,能赚20000美元,现在厂商为了卖出更名的鞋,采取降价行为,一双鞋卖9美元,可以卖出15000双,而此时厂商的利润只有15000美元,小于降价前的利润。目前我国很名企业采取这种经营讣式,而违背了企业的最根本原则,即利润最大化原则,如果每个厂商都采取这样的行为,价格就会下降到8.5元,这样就会导致恶性竞争,企业的利润不断减少,由于我国出口企业没有良好的市场秩序,不

30、懂得出口自律最后导致国内同行所有厂商利益受损,受益的是国外消费者。2外资企业在出口贸易中占据了很大比例,并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对外贸的过分很赖,使得外资依存过高,经济发展具有风险性和不可持续性,一旦吸引的外资减少,或者外资转移至其他国家,经济发展就会发生停滞。外贸带来的经济繁荣只是“体外繁荣”而不是“体内繁荣”。只有本经济发展好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才具有可持续性。过去我国采取的是开放式外向型发展战略,大力吸引外资但如果只是给予外资优惠,而外资的进入没有很好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国民经济的竞争力,那么国民经济就有可能在竞争中消退而不是在竞争中发展。因此,在经济发展中,不能给予外资过多期望,

31、不能忽略内资企业的主导地位,而应采以取以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为主,利用外资为辅的政策。3出口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能力有限一国的进出口结构是由该国的产业结构决定的,产业结构反映了该国整体经济的运行状况。比较发达和成熟的产业结构是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远远超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这样的产业结构有利于整个经济的运行,也更容易从国际贸易中获利。而我国在2001年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33.6%。不到美国的一半,产施开放式外向型战略的目的之一是通过调整进出口结构来带动产业结构的开级,这种带动作用通过出口结构的层次高于国内主导产业的层次来实现,我国产业结构开级的方向应该在第三产业和

32、服务业上,但是我国的服务贸易比重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却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不断上升,2002年达到了81.3%,显而易见,出口贸易的高速增长无法引导我国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开级。3.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3.1 人民币升值短期影响的数量分析本小节拟对人民币汇率的数据与中国历年进出口贸易额和GDP的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2005年至今,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调整,形成了富有弹性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且在此期间,人民币汇率开始呈现出持续快速升值的过程,因此以2005年开始至2010年这五年间的美元对人民币的中间汇率为应变量,以中国在这几年的进出口额及GDP为自变

33、量,探讨应变量与自变量的关系,以研究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短期影响。3.1.1 建立模型假设模型:Y = B1 + B2X2 + B3 X3 + B4X4 其中Y为美元对人民币的中间汇率(元/美元),X2为中国出口贸易额(亿美元),X3为中国进口贸易额(亿美元),X4为中国GDP年度数据(亿美元)。3.1.2 收集数据经过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以及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整理搜集到了以下数据。美元对人民币年平均汇率 中国历年进出口贸易额及GDP(亿美元)年份年平均汇率出口额进口额进出口额贸易顺差GDP20058.191776206601.214221.21018.822576.19

34、20067.97189690.87916.117606.91774.727134.9520077.60412180.29558.221738.4262234956.6420086.94814285.511330.925616.42954.645218.2720096.83212016.610055.622072.2196149905.2620106.769515779.313948.329727.6183158790.633.1.3 参数估计运用eviews软件进行模型的参数估计,得到如下结果: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01

35、/17/12 Time: 21:35Sample: 2005 2010Included observations: 6VariableCoefficientStd. Errort-StatisticProb.C9.0241160.20090444.917650.0005X2-0.0001987.33E-05-2.7034320.1139X30.0003110.0001052.9716280.0970X4-5.92E-059.47E-06-6.2493150.0247R-squared0.990188Mean dependent var7.386167Adjusted R-squared0.97

36、5470S.D. dependent var0.619463S.E. of regression0.097020Akaike info criterion-1.593082Sum squared resid0.018826Schwarz criterion-1.731909Log likelihood8.779246Hannan-Quinn criter.-2.148818F-statistic67.27845Durbin-Watson stat2.858525Prob(F-statistic)0.014682 回归结果分析:根据回归结果,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出口贸易额系数为负,t值与p

37、值比较接近10%的值,可见汇率与进口贸易额基本呈负相关关系。2、进口贸易额系数为正,t值与p值在=10%项下统计显著,可见汇率与出口贸易额基本呈正相关关系。3、R平方值为0.990188,R平方调整值为0.975470,说明假设方程拟合度比较高,参数估计比较好地拟合了方程。4、F值为67.27845,非常显著,拟合方程通过联合假设检验。5、D-W为2.858525,比较靠近2,说明时间序列数据自相关性不明显。3.1.4 结论综上,通过对人民币升值短期影响的数量分析,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短期内,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我国进口贸易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虽然基于有些文献资料:人民币升值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中

38、国的贸易条件,有效降低我国进口成本;有利于促进我国贸易结构的升级和优化;缩小国内和国外各企业的技术和品牌等差异;同时也可以减轻部分企业外债还本付息的压力,但是这些作用在短期内所起的作用被不如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口替代性产业及我国同类商品的负面效应所抵消,负面效应暂时大过正面效应。我国目前进口的商品主要集中在质量好,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通讯设备相关产品或技术,而这些行业国内生产的同类商品普遍存在技术含量不高,质量不过关等问题,缺乏和进口同类商品的竞争能力,甚至可能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淘汰, 从而影响其市场价格及份额,最终导致相关企业盈利状况的恶化。而出口贸易部分,系数为正,

39、说明一定程度上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出口贸易短期内利大于弊,这与我们之前的假设有所出入。笔者认为,这一数量分析结果也有迹可循。一些文献资料显示,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短期弊大于利:我国出口产品相对于国外产品价格上升,产品的竞争实力有所下降,对于我国出口规模的扩大和国际市场的占有率有一定打击;其次很大程度上运营周期较长的大型机电成套设备产品的出口,由于汇率风险增大而使我国企业蒙受更大的风险。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第一,我国长期享受贸易顺差已经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人民币升值有助于缓和我国与其他贸易伙伴国的关系,减少经贸纠纷和贸易摩擦,还有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维护;第二,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企业进行海外投

40、资和收购,进一步促使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更好的促进跨国企业的壮大,增强我国大型企业在国际上的话语权;第三,减轻我国的外债负担。因此,这些正面作用在人民币升值中的作用可能比负面影响更加明显,而出现了出口贸易变量前系数为负的情况。3.2 长期的影响在当下的中国,拉动经济发展的共有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但纵观当下的中国,消费和投资的水平在多次降息的刺激下始终没有出现太大的上升,可见,仅依靠这两辆“马车”,是无法使中国经济有大幅度的攀升的,可对于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中国,依靠贸易进行出口交易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近年来,中国正努力发展科技水平,使自己出口的产品可以摆脱仅凭价格取胜这个容易招致反倾销

41、的名号。早期,因为价格优势,中国出口的产品在市场上占尽先机,但这也恰恰成为出口的产品的一大软肋。外国的市场的变幻莫测,都使得中国出口产品数量波动巨大,使众多中国中小企业随时面临产品滞销,库存积压,资金流中断的风险,甚至在08年爆发金融危机时,不少中小民营企业纷纷破产,而在众多外国市场的变化中,外汇市场的波动似乎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极其重要的因素。作为一个贸易顺差大国,长期以来中国出口外国的产品均以价格低廉取胜,而正因为如此,外国很多国家都采取了反倾销这一策略来保护本国产业产品,但实施反倾销调查,进行反倾销保护,实施反倾销策略,毕竟是一种劳命伤财的活动,实施时间跨度长,还容易导致国家间的相互敌对,因

42、此。通过外汇市场的波动就来得更为安全和有效。当本国货币相对与外国昂贵,即本币升值时,本国的产品相对于国外的产品就变的昂贵,这样,外国的产品就愈发受到自己国家和他国的欢迎,本国的进口数就会大于出口数,造成贸易逆差,而反之,当本国货币相对与外国低廉,即本币贬值时,本国的产品相对于国外的产品就会显得便宜,这样,本国商品无论在本国还是他国都会受到欢迎,本国出口数就会大于进口数造成贸易顺差,这样,本国的出口产业就会得以发展,本国的经济可以有长足的进步,但反观现实中的经济社会,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断加大,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的汇率也在不断降低,这就使得中国的出口难度骤增,国家经济又面临停滞不前的危险。由此可见,

43、外汇市场的波动,使得中国贸易仅仅依靠价格低廉是无法长期站稳脚跟的,外汇市场的波动对中国贸易来说,未尝不可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价格战的频频受挫,给了中国贸易产品转型提供了极好的契机。中国目前出口的产品,大多数还是袜子、玩具这类纺织品和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最多也就是提供一些零配件加工这些初级技术,而此时外汇市场的压力,使得通过价格倾销来大量出口货物以获取利润的空间越来越窄,想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几率也不是很高,因此,外汇的频繁波动使中国贸易在长期内转型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也许,在当今的中国出口市场上,商家进行转型的意识尚且不太清晰,因为一方面,进行转型就意味着放弃一部分我们曾经的优势,转而用自己的劣

44、势去与他人的强项竞争,如此看来,在短期获利的可能性不大,中国的众多企业也许都将面临较大的动荡,但依照中国的古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今天的转型阵痛都是为了将来有朝一日可能在贸易竞争中占尽先机。美国在全球的经济霸主地位,很大程度上依赖他极其发达的创新能力、科技研发能力,依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当美国研发出了一项新型产品投放市场,他其实就已经开始盈利。但当其他国家意识到这项产品的价值并开始效仿美国生产时,该产品已经进入了较成熟的第二、三周期,也就是说,美国可以在一项产品的整个周期内都盈利,而其他国家却只有拾人牙慧的份了利润空间肯定会大大缩减。如此可见,面对外汇市场的压力,中国所受到的影响首先来自于出

45、口产品价格不断变化所带来的利润空间不稳定,但从更长远看来,中国所受到的影响还应当包括对我国出口结构转型需求的认知,毕竟,对于一个希望依赖出口来拉动经济发展的国家来说,只有是我国的产品成为不可或缺的产品,是我国的产品真正得以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技术优势。外汇市场的波动对我国的影响才能减弱,就像苹果公司的产品,可以说,它的价格高,消费者反而觉得产品的价值高,蜂拥着前去购买。此时,外汇汇率的变动对产品的影响就微乎其微了。4. 对于中国进出口贸易持续发展的对策根据以上分析,人民币升值问题给我国进出口贸易有利有弊,因此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使得这一问题所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而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也就成为了另一个十

46、分重要且值得讨论的问题。第四节将着力于三点,试图探讨人民币升值这一大背景下一些比较可取的措施。4.1 缓解升值压力的对策鉴于人民币升值短期内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所造成的即时负面冲击问题,笔者认为:第一,国家应该积极进行汇率变动的宏观调控,保持人民币汇率可以在一个维持稳定的基调下,逐步缓慢升值,稳妥地推进汇率改革机制,有效落实真正意义上的以市场供需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中央银行的滤波器作用需要得到充分的发挥,能够使得汇率保持一定区间值得稳定性,进而人民币汇率稳定实现从管理基础上的浮动向浮动基础上的管理机制转变。第二,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增长也是促进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压力之一,因此本币与外汇储备

47、政策的协调必须加强,使汇率在平衡国际收支、抵御国际资本流动冲击方面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合理并且充分地我国庞大外汇储备于一些既能够缓解升值压力又可以提高中国企业生产能力和整理素质的地方:比如利用我国的外汇储备进口国内紧缺的相关资源、引进技术和生产设备等等。第三,逐步引导经济发展模式从外向型向内需型过渡。进出口贸易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推动力,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对外贸易的发展更是成为了拉动我国经济繁荣向上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在看到对外贸易的发展给我国带来的巨大正面力量的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过度地依赖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有

48、其潜在的危急性。这条道路会使得中国经济对于国外市场的冲击变得十分敏感,一旦国际市场环境有所变化,随即将影响到我国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必须在积极展开对外开放政策的同时,可以采取类似调整个税征收点、降税、减费、增支等政策,增加进口和扩大内需,积极努力地推动从外向型向内向型过渡地这一转变战略。我国人口众多,国内市场的潜力不容小觑,因此这一战略还能够很好地直接消化一部分出口,进而对人民币升值所可能引起的外需下降起到一定的抵消作用。4.2 我国体制改革的对策在进出口贸易制度改革方面,笔者认为第一,可以从调整我国进出口商品的贸易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这一个方面入手。因为,当下我国出口的产品,如纺

49、织品、服装等等占了出口贸易的很大一部分,这些产品的低成本低售价使得它们在国外市场有很高的占有率,但是他们也是对于利率变动十分敏感的出口产品。人民币升值将直接导致其利润空间缩小,售价上涨,造成国际竞争力下降,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十分不利。因此,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足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我们必须调整对外贸易结构,通过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从以往劳动密集型的道路转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上来,从而完成我国外贸结构优化升级,从而减小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汇率风险,减小损失。第二,可以降低我国对外贸易的国别依赖。当前,我国对外出口地区结构极端不平衡,与欧盟、美国、日本的贸易额占据了我国对外贸易的绝

50、大部分,我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美国,而在与拉丁美洲及非洲等地区国家的贸易上比重较小,因此对这类地区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开拓具有重要意义。这既能够降低我国对美国、日本、欧盟等贸易伙伴的过度依赖,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改变目前与这些国家频繁发生的摩擦,一定程度地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及升值对我国贸易造成的冲击。4.3 进出口企业自身可以采取的对策面对越发激烈的贸易战争,我国的很多中小企业可谓说一直在夹缝中求生存,外汇市场上的波动随时随地影响着企业的生存空间,我国的中小企业已经不能再希冀通过价格优势获取长期的市场份额了,因此,转型可谓说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我国众多民营中小企业,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企业技术含量不高

51、,劳动力众多,因此劳动力的成本较低,出口产品多数属于高度可替代型产品,因此,想要在贸易大战中取得优势,我国各民营中小企业率先需要做的,就是进行贸易产品的转型。纵观现在市场上有科技竞争里的产品,多数为发达国家所垄断,美国的苹果公司,日本的索尼,韩国的三星,德国的大众,这些著名品牌,往往都拥有接近百年的历史,但他们的产品,却在市场上经久不衰,成为消费者竞相追逐的经典品牌,众多消费者已拥有一台苹果手机作为自己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但反观中国出口的产品,袜子,衣料,玩具,这些产品,价格多数低廉,具有极高的可替代性,使得价格上一个小小的波动都会对我国企业产生大的动荡,因此,从内因出发,改变我国产品的结构,是

52、我国产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增加产品内的技术含量,使得产品真正成为以价值而不是价格取胜的经典产品,到时,消费者购买中国产品,为的是它极高的质量与耐用性,而不仅仅是因为它价格便宜。若是我们仔细分析国外的著名品牌,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品牌下的产品除了具有极高的质量与不可替代性之外,都具有极强的营销价值,消费者购买一个外国品牌的产品,不仅仅使购买一个产品本身,同时也在购买一种文化,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他们宁愿花重金,也要提高自己的品味,就好比国粉蜂拥购买苹果产品,高档人士胸前总别着一直派克牌钢笔,男士喜爱戴高档名表,开奥迪轿车,女士喜爱拎LV手袋一样,无论这些产品的价格有多高,消费者都会心甘情愿的进

53、行购买,为的就是品牌的价值。我们生产产品,也应当比仅仅生产一个产品本身,还应当赋予该产品一项文化或营销的意义,这样,产品脱离了价格,脱离了质量,依旧有它存在于市场上的价值。2002年,APEC会议在中国上海召开,领导人最终大大合影上穿着了中国的传统服饰唐装,瞬间,唐装,这种已经沉寂了几十年的服装,顿时火遍大江南北,外国人来中国,都希望买一件唐装作为留念,中国人自己也通过在唐装式样上的变动来追逐时尚,这种服饰产业在那一年以及随后的几年里,出口数量剧增。同样也是衣服,中国传统的出口衣物一直要依靠价格低廉来赚取利润,但这一次,我们不仅仅卖产品,我们还营销文化,其价值就有了大大的不同。由此可见,对于我

54、们很多中小企业来说,贸易战中的第二步可以有的举措增加产品的文化价值,发挥营销手段的作用,将一个普普通通的产品包装成价值极高的产品,积极发挥广告媒介的作用,在这一点上,奥运会世博会的召开,都为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了极好的营销契机。在美国,有一个比较经典的现象,该国家的蓝领阶层的收入要远高于白领阶层,劳动力的价格很昂贵,使得很多美国人都选择自己进行装修房屋,除草,粉刷墙壁的工作,而在中国,该种情况却恰恰相反,劳动力众多使得我国的劳动力成本较低,蓝领的工资要远低于白领阶层,也许,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可以不仅仅用于加工生产价格低廉的产品上,这样,无异于没有充分发挥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要想使我国劳

55、动力成本可以充分运用,服务贸易也许是我国中小企业可以选择的另一条路。现在的中国,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也许就要依靠科学技术的研发与引进,但第三产业,这一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却没有被我国充分开发,一个产品,可以通过估值清楚地估计出它的价值,从而确定它的价格,但一项服务,要想估计出它的价值,确实是很难的。理发,在普通的理发店可能只要二三十元,但是,若是通过一个顶级的发型师来打理,其价格可能就会飙升至上百元,一道菜肴,在普通的饭店吃可能及时元,但若放在五星级宾馆的豪华菜肴当中,可能就会卖到天价,由此可见,服务的价值如此难以评估,这就给了众多的中小企业一个盈利的良好契机营销服务。这当中的服务,可以是理发做

56、菜这类的日常生活所需的服务,同样也可以使投资理财这类经济社会中较高端的服务种类,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引进,中国的知识分子群体也在与日俱增,这无疑为中国提供高端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与可能,中国的一些中小企业,可以考虑从货物贸易转型到服务贸易,或者可以选择再出口产品的同时提供服务,这样,出口价格可以适当有所提升,并且不会因为价格昂贵到时需求下降。另一种摆在中小企业面前的道路可能就在于利用跨国企业的优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进行,跨国公司在中国建厂已经不再是新鲜事,因此,利用与跨国公司结盟,形成合资企业,在进行出口,外国很多国家必然因为保护本国产业而不对我国出口产品进行反倾销的调查,我国企业可以借此

57、加大出口数量,同时,利用跨国企业的良好背景,我国企业同样可以与他们共享技术、管理经验,可以帮助我国企业得以更快地转型。背靠着跨国企业这棵大树,使得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不会太过频繁地受到金融或国际市场动荡的影响。而反过来想,与跨国企业结盟,利用其先进技术,避免该国的反倾销诉讼,等于是一项引进来的策略,而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同样可以采取走出去的战略,利用在国外建厂,利用外国的资源与人力,一方面,可以使得我国生产出的产品很快在外国市场上销售,节省了运输的时间、费用与风险,使得产品可以较快地进入盈利的轨道,另一方面,在外国市场上生产与销售,那么那些产品就不再是出口的产品,从而外国为了保

58、护本国产业而采取的各类反倾销反补贴措施,对我国的众多中小民营企业就不再适用,我国当然可以给予我国中小企业一些必要的补贴。而将工厂公司在外国建立,直接利用其资源进行生产,无疑可以帮助我国节省大量的资源消耗,使我国珍贵的资源得以节约运用,直接加工生产的产品,肯定也是经过在外国市场上充分调研后再进行的生产的,能够更符合外国市场的需求,并能根据外国市场需求的变动做出迅速且及时的调整,这样,生产的产品肯定销路会更好,节约了调整加工的时间与成本,也是一条十分有效地道路。可以说,仅仅依赖价格低廉,我国各中小民营企业是无法在出口的道路上走得长远的,只有积极开拓别的道路,才能保证出口这项马车可以顺利地带动我国经

59、济的长足进步。参考文献: 中国集体经济杂志2011年第27期85页,浅谈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文章第三小节。 企业技术开发第30卷第11期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商务部研究院课题组“论中国对外贸易的适度发展”经济学动态 李玉举中国外贸增长面临的六大挑战.中国信息报2005-10-2 张玉和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分析,经济问题,2003年8月30日。 鄢红星试谈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5月第20卷第2期。 孙杰.汇率与国际收支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P56. 张伟.“人民币升值压力”探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6,(6).

60、 李媛媛.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影响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10). 熊其康:人民币汇率改革对我国外贸进出口企业影响的研究,2 0 0 7年 雷风云中国外汇储备已超过124个国家GDP总和J环球时报,2008,7ag an employment tribunal clai Emloyment tribunals sort out disagreements between employers and employees. You may need to make a claim to an employment tribunal if: you dont agree with th

61、e disciplinary action your employer has taken against you your employer dismisses you and you think that you have been dismissed unfairly. For more informu, take advice from one of the organisations listed underFur ther help. Employment tribunals are less formal than some other courts, but it is still a legal process and you will need to give evidence under an oath or affirmation. Most people find making a claim to an employment tribunal challenging. If you are thinking about making a c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