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毕业设计范文预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0493400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0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继电器毕业设计范文预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继电器毕业设计范文预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继电器毕业设计范文预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继电器毕业设计范文预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继电器毕业设计范文预览(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各专业毕业论文范文尽在道客巴巴下载目 录插板塑料模具设计摘 要3绪论4第一章 塑件的工艺分析71.1 塑件 71.2 工艺分析8第二章 拟定模具结构形式82.1分型面的确定82.2确定行腔数和排列方式8第三章 浇注系统的设计103.1主流道的设计103.2 分流道的设计113.3浇口的设计11 3.4分流道的分布12第四章 成型零件的设计124.1 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12 4.2 成型零件钢材选用13 4.3 动模的大小13 4.4 主要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13 4.5 定模的设计14第五章 推出机构的设计145.1 推出机构设计原则14 5.2 脱模力14 5.3推杆的机构设计14 5.3

2、 推出形式的确定14第六章 模架的确定156.1 A板(定模固定板)156.2 B板(动模固定板)166.3 C板(C板垫板)166.4 后续处理17第七章 注塑机的校核177.1 最大注射量校核177.2注射压力校核187.3 开模行程校核187.4其他部分尺寸校核18第八章 导向机构设计197.1 最大注射量校核197.2注射压力校核207.3 开模行程校核22第九章 调温系统设计23第十章 型腔布置24第十一章 模具总装图25参考文献. .26设计总结. . .27致谢. . .28摘要塑料工业是当今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工业门类之一,而注塑模具是其中发展较快的种类,因此,研究注塑模具对了解塑

3、料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提高产品质量有很大意义。本设计产品名称插板,选材料为聚氯乙烯,因为产品的需求,我们选择采用一模两腔的排列方式,根据模具结构,我们应用推杆推出工件方法。通过本设计,可以对注塑模具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注意到设计中的某些细节问题,了解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对CAD的学习,可以建立较简单零件的零件库,从而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关键词:侧向分型 抽芯机构 斜顶机构 绪论前言模具工业是制造业中的一项基础产业,是技术成果转化的基础,同时本身又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领域,所以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在

4、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被称为“点铁成金”的“磁力工业” ;美国工业界认为“模具工业是美国工业的基石”;德国则认为是所有工业中的“关键工业” ;日本模具协会也认为“模具是促进社会繁荣富裕的动力” ,同时也是“整个工业发展的秘密”,是“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 。日本模具产业年产值达到13000亿日元,远远超过日本机床总产值9000亿日元。如今,世界模具工业的发展甚至己超过了新兴的电子工业。在模具工业的总产值中,冲压模具约占50%,塑料模具约占33%,压铸模具约占6%,其它各类模具约占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模具工业发展也十分迅速。振兴和发展我国的模具工业,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早在1989年3月中

5、国政府颁布的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中,将模具列为机械工业技术改造序列的第一位。近年来,我国模具工业每年都以15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许多模具企业十分重视技术发展。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入力度,将技术进步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此外,许多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也开展了模具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模具行业的快速发展是使我国成为世界超级制造大国的重要原因。据统计,我国现有模具生产厂近2万家,从业人员约50万人,“九五”期间的年增长率为13%. 2000年总产值为270亿元,占世界总量的5%。但从总体上看,自产自用占主导地位,商品化模具仅为1/3左右,国内模具生产仍供不应求,特别是精密、大型、复杂、长寿命模具

6、,仍主要依赖进口。目前,就整个模具市场来看,进口模具约占市场总量的20%左右,其中,中高档模具进口比例达40%以上。因此,近年来我国模具发展的重点放在精密、大型、复杂、长寿命模具上,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模具进口逐渐下降,模具技术和水平也有长足的进步。近年来,模具行业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步伐加快,主要表现为: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等中高档模具及模具标准件发展速度快于一般模具产品;塑料模和压铸模比例增大;专业模具厂数量增加较快,其能力提高显著;“三资”及私营企业发展迅速,尤其是“三资”企业目前已成为行业的主力军;股份制改造步伐加快,等等。从地区分布来说,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地区发

7、展快于中西部地区,南方的发展快于北方。目前发展最快、模具生产最为集中的省份是广东和浙江,这2个省的模具产值已占全国总量的六成以上。江苏、上海、山东、安徽等地目前发展态势也很好。 随着世界五金、电子、仪表、电器和机械塑料工业高速发展,我国塑料工业异军突起,而塑料工业的高速发展又对塑料模具工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也对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塑料模具就是利用特定形状去成型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塑料制品的工艺基础装备。用塑料模具生产的主要优点是制造简便、材料利用高、生产率高、产品的尺寸规格一致,特别是对大批量生产的机电产品,更能获得价廉物美的经济效果。塑料模具的现代设计与制造和现代塑料工业的发展有极

8、密切的关系。随着塑料工业的飞速发展,塑料模具工业也随之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塑料模具约占模具工业总产值3035。国内塑料模具市场以注塑模具需求量最大,因为注塑成型可以对形状复杂的塑料产品实现一次成型,是一种高效率、大批量的生产方式。仅汽车行业就需要各种塑料制品36万吨其中80以上的产品通过注塑生产。电子电器如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的年产量均超过1000万台;彩电的年产量已超过3000万台。到 2010年,在建筑与建材行业方面,塑料门窗的普及率为30,塑料管的普及率将达到5O,这些都会大大增加对塑料模具的需求量。 注塑模具的优劣直接影响注塑成型的质量。注塑模具行业,欲要加工出高精度、高质量、复杂型面的

9、注塑模具必须借助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软件、编制合理的加工工艺规程、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和刀具、设定最佳切削用量,这是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的有效途径。为了能够为注塑加工商生产出可节约投资成本和时间成本,以及提高注塑生产效率的模具,模具制造商们不断使用新材料和新技术,而这些新材料和新技术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注塑模具制造的新趋势。有一种新材料能够降低注射模具制造商的投资成本和时间成本。这种新合金名为钴铬MP1,专为在快速成型 (RP)设备上采用金属激光直接烧结 (DMLS)工艺而开发。该种钴铬合金被证明具有高强度、耐高温性能和抗腐蚀性能。该合金的洛式硬度在3040之间,能够生

10、产小型复杂的模具产品,而这些产品目前通常需要采用电火花加工或者机加工方法来制造。 使用潜入式浇口嵌件消除可见的浇口痕迹这种潜入式浇口嵌件来自干德国的 i-mold公司,其注射点被设计在制品的末端 ,而流道从前端开放从而使浇口表面定位在制品上不显眼的地方。例如,在制品外沿肋筋底部的侧浇口,人们是不能看到明显的浇口痕迹的。少用抛光,多用涂层。美国Bales模具服务公司是一家为注射模具提供抛光和电镀服务的公司。出于为客户降低成本的考虑,该公司现在已很少 采用特级EDM抛光技术,取而代之的是采用电镀技术在模具表面形成涂层。众所周知,填料会缩短注塑模具的寿命。随着注射成型中填料的用量越来越大,填料对模具

11、造成的腐蚀和磨损的问题日益突显。而为模具增加镀层,如Nicklon(一种镍一PTFE镀层)和 Nibore(镍硼氮化物)则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同时与价格昂贵的塑料润滑添加剂相比,这些镀层又非常便宜。 在现代模具生产中,对塑件的美观度及功能要求的越来越高,塑件内部结构设计也越来越复杂,模具的外形设计也日趋复杂,自由曲面所占比例不断增加 ,相应的模具结构也设计得越来越复杂。这些都对模具加工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应保证高的制造精度和表面质量,而且要追求加工表面的美观。随着对高速加工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在加工机床 、数控系统、刀具系统、CADCAM软件等相关技术推动下,高速加工技术已越来越多地

12、应用于模具型腔的加工与制造中。数控高速切削加工作为模具制造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先进制造技术,是集高效、优质、低耗于一身的先进制造技术。高速加工技术对模具加工工艺产生了巨大影响 ,改变了传统模具加工采用的 “退火一铣削加工一热处理一磨削”或“电火花加 工一手工打磨 、抛光”等复杂冗 长的工艺流程,甚至可用高速切削加工替代原来的全部工序。同时还可以利用三坐标测量仪,结合三位软件,快速造型缩短模具设计周期。课题研发背景及意义 随着世界五金、电子、仪表、电器和机械塑料工业高速发展,我国塑料工业异军突起,而塑料工业的高速发展又对塑料模具工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也对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塑料模具就是利用

13、特定形状去成型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塑料制品的工艺基础装备。用塑料模具生产的主要优点是制造简便、材料利用高、生产率高、产品的尺寸规格一致,特别是对大批量生产的机电产品,更能获得价廉物美的经济效果。塑料模具的现代设计与制造和现代塑料工业的发展有极密切的关系。随着塑料工业的飞速发展,塑料模具工业也随之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塑料模具约占模具工业总产值3035。国内塑料模具市场以注塑模具需求量最大,因为注塑成型可以对形状复杂的塑料产品实现一次成型,是一种高效率、大批量的生产方式。仅汽车行业就需要各种塑料制品36万吨其中80以上的产品通过注塑生产。电子电器如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的年产量均超过1000万台;彩电

14、的年产量已超过3000万台。到 2010年,在建筑与建材行业方面,塑料门窗的普及率为30,塑料管的普及率将达到5O,这些都会大大增加对塑料模具的需求量。 注塑模具的优劣直接影响注塑成型的质量。注塑模具行业,欲要加工出高精度、高质量、复杂型面的注塑模具必须借助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软件、编制合理的加工工艺规程、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和刀具、设定最佳切削用量,这是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的有效途径。为了能够为注塑加工商生产出可节约投资成本和时间成本,以及提高注塑生产效率的模具,模具制造商们不断使用新材料和新技术,而这些新材料和新技术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注塑模具制造的新趋势。因而,玩

15、具四驱车底座成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以此作为一个突破口,带动和促进相关塑件产品外观零件注塑成形技术的发展和技术创新,将会产生显著的经济价值。一、 塑件的工艺分析1.1 塑件:如图。 1.2 工艺分析:(1)制品采用低密度聚乙烯材料,收缩率为1.5%3.0%;(2)该塑件尺寸较小,塑件的尺寸精度无特殊要求,所有尺寸均为自由尺寸,可采用5级公差,为降低成本,采用一模两腔,并不对制品进行后续加工;(3)制品表面光洁度没有特殊要求,为提高成型效率采用点交口浇口;(4)为了方便加工、热处理和降低成本,型腔与型芯采用拼合结构。二、 拟定模具结构形式2.1 分型面的确定在塑件设

16、计阶段,应考虑成型时分型面的形状和位置,然后在选择模具的结构,分型面的选择应根据以下原则:A、有利于保证塑件的外观量。B、分型面选择在塑件的最大截面处。C、尽可能使塑件留在动模一侧。D、尽可能满足塑件的使用要求。E、有利于型腔内的气体的排出。F、有利简化模具的结构。根据以上原则分型面的位置确定在塑件底面的最大截面处。2.2 确定型腔数目和排列方式1)、.该塑件对外观要求不高,尺寸精度一般,且为中批量生产可采用一模多腔,考虑制品的尺寸较小,模具的制造费用高等,初定为一模两腔。2)、型腔排列形式的确定该塑件为方形件,型腔排列采用以下图2-1的形式。图2-1单个塑件体积 V20cm3 塑件总体积 V

17、40cm3 查表得塑件的密度为0.920.94g/cm3 单件塑料件重量 m=V0.9437.6g3)、塑件和流道凝料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及所需锁模力的计算a、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A5900mm2b、锁模力等于型腔内工作压力与塑件及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之积:因为是一般塑件,所以平均压力q=65%100=65MPaF=Aq392KN4).初选注射机根据上述分析、计算,查表初选注射机型号为SZ-125/630卧式注射机的有关参数如下:理论注射容积 140cm3注射压力 126MPa模具最大行程 270mm模具最大厚度: 300mm模具最小厚度: 150mm喷嘴圆弧半径: SR15mm

18、喷嘴口径: 4mm定位圈直径 125mm三、 浇注系统的设计3.1 主流道设计a、主流道尺寸根据所选注射机,则主流道小端的尺寸为D=注射机喷嘴尺寸+(0.51)3+4mm主流道球面半径SR=喷嘴球面半径+(12)=10mmb、主流道衬套形式为了便于加工所以将衬套和定位圈分开设计,衬套如图3-1所示,材料采用T10A,热处理淬火后表面硬度为4045HRC。图3-13.2 分流道设计(1)、分流道布置形式塑件的体积比较小,形状比较简单,壁厚均匀,且塑料流动性好,可以采用单点进料的方式。(2)、分流道形状、截面尺寸:a、形状及截面尺寸为了便于加工及凝料的脱模,采用加工工艺性较好的U形截面。b、直径一

19、般为1.69.5,取直径为7mm。c、U形截面高度 H=1.25R=3.5mm。3.3 浇口的设计(1)、由于该塑件外观质量要求较高,所以浇口的位置和大小应以不影响塑件外观质量为前提。同时,也应尽量使模具结构简单。(2) 、根据塑件外观质量的要求以及型腔的安放方式,进料位置设计在塑件顶部。(3) 、查表得L1=1mm 1=20 d=0.8mm =80 3.4 分流道的分布图 图3-2四、 成型零件的设计4.1 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1)、凹模的设计要求:整体式型腔是直接加工在型腔板上的,因为这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变形,且该塑件尺寸较小,形状简单,型腔加工容易实现,故采用整体

20、式结构。(2)、型芯形状简单,为减低成本故做成镶拼式型芯。便于机加工和热处理,修理更换方便也利于型芯冷却和排气。4.2 成型零件钢材选用塑料为批量生产,成型零件选用钢材要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抗疲劳能力。机械加工性能和抛光性能要好,因此,嵌入式凸凹模均选用T10A。淬火后表面硬度为40HRC-45HRC。4.3 动模的大小:由于计算壁厚比较麻烦,所以采用查经验表的方式确定壁厚,从而确定动模大小。查表得:型腔壁厚S1为25mm,固定定模板壁厚按模套厚度取S2为70。所以综合考虑动模大小确定为270x400x704.4 主要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的计算计算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LM=(LS + LSSCP

21、-3/4) S0HM=(HS + HSSCP-2/3) S0lM=(lS +lSSCP+3/4) S0hM=(hS + hSSCP+2/3) S0C=(Cs+Scp)S/2(1)、型腔的径向尺寸l150.15 0+0.51l2130.550+0.51 (2)、型芯的径向尺寸L145。860-0.44其余实际尺寸按收缩率3D实体(因为每个尺寸需要拔模斜度,计算取来相当繁琐)4.5 成型零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1五、 推出机构的设计 推出机构的设计是注射成型其中的一个重要循环,塑件必须无误地从模具中脱出,完成脱出塑件的装置。5.1 推出机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推出机构应尽量布置在动模一侧。

22、(2)保证塑件推出不被损坏和良好的外观。 (3)机构简单,动作可靠。 (4)合模时准确复位。5.2 脱模力塑件较厚:P=12MPa摩擦系数f 取中间值f=0.2塑件取 a0.50 F脱=AxP xfxcos(0.5)-sin(0.5)= 4298N=4.3KN 式中: P塑件对型芯的单位面积上的包紧力(MPa)一般取812 MPa A塑件包容型芯的侧面积 f塑件对钢的摩擦因数,一般取f=0.10.3 a脱模斜度. 一般取0.50105.3 推杆的结构的设计在设计推出机构的时候要遵循以下原则:(1)推出机构应尽量设计在动模一则。(2)保证塑件不因推出而变形损坏。(3)良好的塑件外观。(4)机构简

23、单动作可靠,平稳。(5)合模时的准确复位。5.4 推出形式的确定:根据塑件的形状特点,确定模具型腔在定模部分,模具型芯在动模部分。塑件成型开模后,塑件与型芯一起留在动模一侧。该塑件的塑料有很好的弾性,可以采取强制脱模方式,但是需要较大的脱模力,故采用推板推出机构。六、 模架的确定根据型腔的布局可看出,成型零件分布尺寸为50x130,又根据动模固定板侧壁最小厚度为70mm,再考虑到导柱,导套及连接螺钉布置应占的位置和推杆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确定。在Pro/ E的辅助下,选用标准模架,从而获得相关的板厚、孔距、和相关的尺寸大小。以下为模板的相关大小:6.1 A板(定模固定板)A板是定模板型腔固定板,

24、塑件高度为25mm,在模板上还有开设冷却水通道,因此A板取70mm.6.2 B板(动模固定板)B板为型芯固定板,模仁固定部分长度约为25mm,因此B 板取70mm6.3 C板垫块考虑到推出距离、推板厚度和推杆固定板厚度:垫块的厚度推出距离推板厚度推杆固定板厚度这里取80mm.从上述中可知模架尺寸为:400x320x270mm6.4 后续处理在调用模架的程序中开固定动模孔。七、 注塑机的校核7.1 最大注射量的校核:V=80%V公140cm3大于塑件体积40cm3;所以注塑量满足要求。7.2 注射压力的校核:P公=126MPa查表得底密度聚乙烯的平均注射压力为65MPP公大于材料的平均压力,所以

25、注射压力满足要求。7.3 开模行程的校核:S公=270mm需要的开模行程=S脱+S凝料+S塑件+(510)120mmS公大于所需的开模行程7.4 其他部分尺寸校核:其他装模部分的相关尺寸也满足要因,因为是根据注塑机的相关参数来进行设计的,所以满足设计要求。如:浇口套,定位孔等。八、 导向机构的设计 因用了标准模架,模架本身带有导向装置,只需按模架规格选用即可。8.1 导向总体设计 (1)导向零件应合理地均匀分布在模具的周围,其中心到模具边缘应具有足够的距离,以保证模具强度,防止导套变形。(2)模具导柱应安装在定模座上,导套安装在定模固定板、推件板和垫板上。(3)为了保证分型面良好接触,导柱和导

26、套在分型面处应设制有承削槽。(4)合模时,应保证导向零件首先接触,避免凸模先进入型腔,导致模具损坏。(5)动定模采用配作加工,可保证同轴度。8.2 导柱设计(1)该模具采用带头导柱。(2)导柱长度顺利取件和正常导向,长度为135mm。(3)为了使导柱顺利进入导向孔,导柱的端部采用锥形的先导部分。(4)导柱直径应根据模具尺寸确定,应保证有足够的抗弯强度。(5)导柱的安装形式,导柱固定部分与定模座模板按H7/k6过渡配合,导柱滑动部分按H7/f6的间隙配合。(6) 导柱工作部分表面粗糙度为Ra=0.4m。(7) 导柱应具有坚强而耐磨的表面和坚韧不易折断的内芯,采用低碳钢经渗碳淬火处理或T8A,T1

27、0A淬火后达45HRC以上。8.3 导套设计 导套是用于与安装在模具上的导柱相配合,用以确定动定模的相对位置,保证模具运动导向精度的圈套形零件。(1)结构形式采用带头导套。(2)导套的端面应倒圆角,导柱孔最好做在通孔,有利于排出孔内的气体。(3)导套孔滑动部分接H7/f6间隙配合,表面粗糙度为0.4m,导套外径与模板一端采用H7/k6配合。(4) 导套材料要用耐磨性较好的材料T8A或T10A。九、 调温系统的设计因塑件的材料分布不均匀,所以需要设计冷却系统:9.1 设计原则:(1)冷却通道离凹模不宜太远或太近,一面影响冷却效果和模具的强度,其距离一般为冷却通道直径的12倍,且要大于等于10mm

28、;孔壁间距为通道直径的35倍。(2)在模具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冷却通道的孔径尽量大,冷却回路的数量尽量多,这样冷却会越均匀。(3)应与塑件厚度相适应,即冷却通道的排列要与型腔的形状相吻合,塑件局部壁厚处应增加冷却通道,加强冷却。(4)冷却通道尽量不要通过镶块和镶块接缝以防漏水,必要时采用密封圈。(5)冷却通道直径一般为614mm。(6)浇口壁厚附近处应加强冷却。(7)冷却通道要避免接近塑件的熔接部位,以免使塑件产生熔接痕,降低塑件强度。(8)避免造成模具表面冷却不均匀。(9)凹模和凸模要分别冷却,要保证冷却的平衡,而且对凸模内部的冷却要注意水道穿过凸模与模板接缝处时进行密封,以防漏水。9.2 尺

29、寸大小因塑件不是太大,所以冷却通道直径取612的中间值,取为6mm9.3 布置 (图9-1)(1)与型腔壁的距离:取为55(2)孔壁间距取2倍间距:105(3)冷却通道的分布图见图9-1十、 型腔布置图 图10-1十一、 模具总装图 图11-1参考文献1 塑料模工艺与塑料模设计 翁其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年7月2 塑料模工艺与模具设计 钟毓斌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年8月3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 刘建超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年6月4 塑料模设计指导 史铁梁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年5月5 模具设计指导 史铁梁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年1月6 模具设计指导 王芳 机械工业出版社7

30、冲压与塑压设备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年7月8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49 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年1月10 塑料模设计 周玲 化学工业出版社11Pro/ENGINEER Wuldfire2.0 电子工业出版社 12PeterSmid,CNCprogramminghandbook(SecondEdition),NewYork,U.S.AIndustrial Pree,Inc.,200313ThomasM.Crandell,CNCMachiningandProgramming:AnIntroduction(SecondEdition),NewYo

31、rk,U.S.A,Industrial,Inc.,2003总 结通过对油壶盖塑料成型模具的设计,对常用塑料在成型过程中对模具的工艺要求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掌握了塑料成型模具的结构特点及设计计算方法,对独立设计模具具有了一次新的锻炼。在完成模具设计后,我熟练地掌握了机械制图、机械设计、热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方面的知识,我对于模具特别是塑料模具的设计步骤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丰富了各种模具的结构和动作过程方面的知识,在指导老师的协助和讲解下,同时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并亲手拆装了一些典型的模具模型,明确了模具的一般工作原理、制造、加工工艺。并利用因特网查阅了大量设计资料,在设计过程中

32、,本人运用了大量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通过对此塑件模具的设计,本人更加熟练了对Pro/ENGINEER和AutoCAD的运用。特别是CAD,在设计的后一阶段充分利用CAD软件,新的工具的利用,大在提高了工作效率。以计算机为手段,专用模具分析设计软件为工具设计模具。软件可直接调用数据库中模架尺寸,金属材料数据库及加工参数,通过几何造型及图形变换可得到模板及模腔与型芯形状尺寸迅速完成模具设计。模具CAD技术是模具传统设计方式的革命,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尤其是系列化或类似注射模具设计效率更为提高。在设计过程中我还学会了细心,也学会了独立思考,和整体思维等等。让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个毕业设计必不可少。它能加深

33、我们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能让我们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能锻炼我的思维能力,甚至还能锻炼一个人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总之,通过毕业设计的又一次锻炼完全清楚:充分利用CAD技术进行设计,在模具符合使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同时在实际中不断的积累经验,以设计出价廉物美的模具。经过这次设计,我了解了模具设计的全过程。碰到了很多问题,也得到了很多经验。致 谢经过三个月的毕业设计忙碌之后,设计最终完成,心理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设计过程中遇到许多的问题,在众多师友的帮助下予以解决。首先要感谢杨华明老师对我的指导和督促,杨老师给我指出了正确的设计方向,使我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避免了在设计过程中少走弯路,杨

34、老师的督促使我一直把毕业设计放在心理,保证按质按量的完成;要感谢宿舍同学,是大家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做设计的过程中互帮互助,使我的CAD和PRO/E操作水平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同时较全面的掌握了Word的编辑功能,同时积累下了一些设计经验。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当中,会大有用处。大学生活至此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在信息学院这块土地上有众多莘莘学子辛勤的耕耘,在这块土地上我健康快乐的成长,我永远不会忘记可亲的同学,我永远记得这片土地。致谢人:范文一: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XX老师

35、,她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另外,在校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图书馆的老师也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最中心的感谢!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你问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灯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 范文二:致 谢 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

36、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毕业论文小组的同学们,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 最后,再次对关心、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地感谢! 范文三:免费毕业论文致谢的相关文章。致 谢

37、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导师。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

38、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谢意! 同时也感谢学院为我提供良好的做毕业设计的环境。 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以及在设计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郑建立副教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

39、终完成,郑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两年多来,郑教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在此,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研究生生活的电工楼105各位同门,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特别感谢我的师妹叶秋香同学,她对本课题做了不少工作,给予我不少的帮助。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 本(转载自

40、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论文的所有研究工作从论文的选题、实现条件到论文的写作等阶段都是在简弃非副教授和张勇副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两位导师在作者研究生学习期间在学术和生活等方面的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指导。两位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术知识、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以及宽容的待人风范使作者获益颇多。谨向两导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感谢在研究生学习期间给我上课的老师们,特别是研室的梁荣光教授、赖汉闻老师、吴坚老师、张国强老师、巫江虹老师等。 感谢我认识的师兄弟、师姐妹们。需要一一感谢我的同学们,有幸与你们同学是我读研的最大收获:感谢给我带来的不一样的体验的李国超、孙绍云两位军队的老大哥;感谢陈会平,本论文撰写得到你不少帮助,从你身上学到不少东西;感谢我的合作者胡永飘;感谢给我帮助的叶子波;感谢双重校友刘海燕;感谢带给我多彩生活的梁立明;感谢关心和帮助我的冯长溪。同时还要感谢宿友叶艳辉。各专业毕业论文范文尽在道客巴巴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