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塔设计计算参1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0463076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冷却塔设计计算参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冷却塔设计计算参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冷却塔设计计算参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冷却塔设计计算参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却塔设计计算参1(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冷却塔设计计算参考摘要: 本文通过南航飞机维修中心机型为LRCM-LNS-500SC2冷却塔的两种方案比较,提供出冷却塔设计计算参考。 关键词: 冷却塔 设计方案项目:南航飞机维修中心 机型:LRCM-LNS-500SC2 一、设计数据1、 南航飞机维修中心原设计单塔1000水量,电机30kw,冷却塔占地60008000mm。2、 经招标,中标冷却塔采用组合式,分两单元,单元500水量,电机30kw共两台,冷却塔占地55806990。二、计算说明方案1、冷却塔风机直径必为4300,按水气比1.6计算,冷却通风量应在8300M/min以上,排风约在9.5m/s。从而,冷却塔最大散水面积应在6*(

2、8-4.3)=22.2,有效散水面积约在19,即,淋水密度约53000kg/h,填料深度约1.6m。估算:若按84%较高轴流风机效率计,通风空气负荷约10095 kg/h。从而,其动压Pd=,Ps=2,代入数据得,Pd=51Pa,Ps=166Pa,全压Pt=217Pa;通风机轴功率Ny=G*Pt=8300/60*217/1000=30.1kw,按95%齿轮传动效率计,电机的最小输入功率N=35.83 kw,配电功率Nm=35.830.951.05=39.6 kw,最后选用电机40kw。从上可知,方案1的配电功率不足,如此,冷却塔的性能将严重受影响。方案2、冷却塔风机直径必为3000,按水气比1

3、.66计算,冷却通风量应在4200M/h以上,排风约在9.8m/s。从而,冷却塔最大散水面积应在3.5*(5.6-3)=9.1,有效散水面积约在8.91,即,淋水密度约55600kg/h,填料深度约1.5m。估算:若按84%较高轴流风机效率计,通风空气负荷约8748 kg/h。从而,其动压Pd=,Ps=2,代入数据得,Pd=56Pa,Ps=142Pa,全压Pt=198Pa;通风机轴功率Ny=G*Pt=4200/60*198/1000=13.9kw,按95%齿轮传动效率计,电机的最小输入功率N=16.54 kw,配电功率Nm=16.540.951.2(GMA2标准)=20.89 kw,最后选用电

4、机22kw,共2台,合44 kw。现场所配电机为2台30 kw,比计算的大,主要是从长期安全性与衰减率考虑,所以设计时选用了较大容量电机。以上提供说明供贵方参考。北京远洋大厦暖通空调设计经验与教训工程概述远洋大厦座落于北京西长安街南侧、复兴门立交桥东南、首都黄金地带。大厦建筑面积约11万m2,建筑高度67.3m。地上共17层:包括首层商务、服务、辅助性商用,216层为办公、17层为俱乐部;地下共3层:包括餐厅、厨房、会议、物业管理办公、各类机房、汽车库、自行车库、仓库及人防等功能。标准层高3.70m,办公室内净高2.65m,空调面积约7.9万m2。大厦四立面约75%的面积为透明白玻璃点式幕墙,

5、是一幢整体性、高档次、多功能、智能化综合写字楼。设计始于1995年,2000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空调系统根据大厦高起点的定位,空调系统按照高标准、高效、经济节能的原则进行设计。室内设计参数如下:场所干球温度()相对湿度(%)最小新风量m3/h.p夏季冬季夏季冬季总裁办公室23242122554085贵宾室、个人办公室24252122554050办公室、休息室、会议室2526212260403035商场、展示厅25261820654020宴会厅、餐厅、多功能厅24252122654025咖啡厅、酒吧、舞厅23242223604030壁球、高尔夫、健身房23241920604030桑拿、浴室25

6、262425707030门厅、大堂、走廊27281618计算机中心21232022654030电话机房、消防安全控制中心25262122554030目前大厦冷冻机装机冷量为13185kW(3750 RT),空调总冷负荷为11866kW,冷负荷指标为108.6W/ m2。冷冻机房位于地下二、三层,采用4395kW/台(1250RT/台)离心式冷水机组三台,冷媒为R134a。冷冻水供回水温度7/12,冷却水进出水温度32/37。冷冻水系统为一次泵复式变流量系统。水泵三用一备,抽出式设置。分、集水器间设旁通管和压差调节阀以保证供回水管路压力平衡及过渡季出现冷冻回水温度过高时降低其温度,使冷水机组安全

7、运行。为避免负荷偏载发生、平衡管网阻力,在水泵出口上设置动态平衡阀以保证水系统在出现流量变化等状况时能安全、平稳地工作。水系统由设在屋顶的膨胀水箱定压,冷冻水系统充水及补水均使用软化水。空调水系统主干管采用下供下回双管异同程结合式系统,按空气、新风处理机组和风机盘管两个环路供水。空气、新风处理机组环路为四管制,为有利于冬季加热盘管防冻,提高传热效率,热水供回水温度为85/60,由热交换站提供。为解决管路水力失调和节能的问题,各末端机组均设静态平衡阀和电动调节阀。风机盘管环路为二管制,冬、夏季供水转换在冷冻机房进行,冬季供回水温度为60/50,各供水单元回水干管上均设静态平衡阀。四管制供水,使系

8、统具备同时供应冷热水的可能性。尤其是在过渡季,当大厦南北两侧要求分别供冷、暖时,通过管路切换,可满足要求。根据房间的使用功能,设置了全空气空调系统和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空调系统。地下一层餐厅、多功能厅、厨房、地下二层变配电间及首层大堂、顶层俱乐部采用全空气系统。根据各自的负荷特点,空调循环风量为3540m3/h.m2,新风比为3045%。综合考虑节能、降低投资、保证送风的清洁度和便于控制管理的要求,除厨房和变配电间之外,均采用一次回风系统。厨房和变配电间为直流式系统。一层大堂气流组织方式为双侧对喷多股平行射流方式,其余均为上送上回或侧送上回方式。为保证新风的清洁度,避免新、排风的交叉污染,各系统新

9、风取风方式结合建筑特点采取由集中新风竖井从大厦上部引入和各层就地取风的两种方式,并使新风口远离各排风口。空气、新风处理机组均采用了初、中效过滤,以保证室内空气洁净度达到高标准。冬季加湿为液下浸透湿膜方式,餐厅、厨房、变配电间冬季不设加湿。为避免由于冬、夏季冷热水温差过大造成盘管因热胀冷缩导致过度疲劳、缩短使用寿命,采用了冷热双盘管。各层办公室和人员流动性大,负荷变化频繁的首层商务、服务、展示厅、零售店、贵宾室及中小会议室等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针对销售和出租以及物业管理的需要,各层办公室大开间区域均按约100m2面积划分控制单元、设置供回水回路以便于检修和维护并避免干扰其它租户。为了减少室内

10、风机盘管的负荷,减少凝结水量,有利于降低风机盘管的噪音,保证新风的清洁度,将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机器露点温度并送至风机盘管出风口上。这一做法还避免了若将新风送至风机盘管回风口位置上,当风机盘管的风机停止时,新风从回风口流入房间把沾附在回风过滤网上的灰尘吹入室内的缺点。为保证大厦24小时值守的机要部门、业务值班室及计算机中心等特殊部门的正常运行并不受集中空调系统运行的影响和干扰,节约能源,设置了局部空调系统。电话总机房、消防安全监控中心,楼宇自动化监控中心分别设置风冷柜式空调机组;计算机中心采用机房专用恒温恒湿机组;航运业务值班室及机要室采用VRV系统;弱电电缆引入小室和电梯机房采用分体空调。冬

11、季热源及采暖系统设计采暖空调热负荷为12650kW,热指标为115.8W/m2。热源由城市热网供给,一次水供回水温度为95/70,经热交换后,高温二次水供回水温度为85/60,供采暖系统及空气、新风处理机组使用。各类机房、自行车库等设58的值班采暖,人防掩蔽体采暖设计温度为18,厕所为16;低温二次水供回水温度为60/50,供风机盘管和汽车坡道化雪系统使用(化雪系统因故未上)。为保证一层室内良好的温度环境,抵挡大门的冷风侵入,在各大门入口处均设置了热空气幕。通风防排烟系统各类机房或库房的通风换气次数名称换气次数(次/h)名称换气次数(次/h)地下库房3变配电所20厕所10油库、油泵房10厨房4

12、0冷冻机房、8汽车库6水泵房3煤气表房10热交换站、锅炉房10柴油发电机房12电缆引入小室5为避免二次污染,结合大厦建筑结构的特点,地下各类用房分别采用窗井排、补风及屋顶高空排放两种通风排烟方式。地下各类机房、库房和汽车库均通过不同窗井排风排烟和补风;垃圾间、厕所和厨房分别通过排风竖井将排风从屋顶排出。须设机械排烟的库房、汽车库及厨房等均设置采用双速风机的通风兼排烟两用系统及补风系统。部分系统根据需要同时设置了通风电动风阀和排烟防火阀。平时通风时,双速风机低速运转,开启电动风阀,关闭排烟防火阀;火灾时,双速风机高速运行,关闭电动风阀,按防烟分区开启各排烟防火阀及启动补风系统,以保证通风兼排烟的

13、双重功能要求。中庭通风兼排烟风机位于屋顶设备层。平时根据中庭的空气温度开启部分风机,火灾时,所有风机全开,以保证顺利排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均分别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着火时,通过楼梯间常开风口及被开启的前室着火层及其上下各一层的风口送风,使风压按楼梯间前室走道形成递减的压力梯度,以达到防烟的目的。须设机械排烟的空调房间及内走道均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或通风兼排烟系统。为保证排烟顺利,在无自然补风条件的空调房间,利用其空调系统进行补风:即按防烟分区分别设置排烟防火阀,着火时,开启机械排烟系统及该防烟分区的排烟防火阀,保持空调送风作为补风,达到空调系统按防烟分区及时补风,排烟系统顺利排烟的

14、目的。空调系统控制作为大厦先进的BAS楼宇自控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空调系统控制,是保证空调系统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实现现代化运行管理的重要手段。根据大厦的功能特点,为了便于管理和节省投资,空调系统控制采取了中央控制和局部区域自控相结合的方式。冷冻机房设置双重控制即以机房就地控制为主,以中央控制室监控为辅的方式。自控包括开停机的自动动作程序,通过负荷流量计算来确定开机台数及调节运行负荷率、机组的轮时启动程序以及旁通环路的自动开启和关闭。空气、新风处理机采取以中央控制为主、就地控制为辅的方式。空气处理机组自控包括根据回风温、湿度控制其表冷(或加热)段及加湿器(冬季)的水阀开度、调节新风比、通过过滤器

15、两侧的压差传感信号报告过滤器的堵塞情况、提供风机故障报警及设备停机时自动关闭新风阀。新风处理机组自控包括根据室外空气焓值控制其表冷(或加热)段及加湿器(冬季)水阀开度,通过过滤器两侧的压差信号报告过滤器的堵塞情况,提供风机故障报警及设备停机时自动关闭新风阀,冬季当加热段后温度低于5及停机时提供防冻保护。门厅、厕所等公共场所的风机盘管采取中央控制方式,由中央控制室实行远程群控。其它专用场所风机盘管采取局部区域就地控制方式。通过温控三速开关控制风机盘管风机的启停和三速运转,根据室温自动调节盘管水阀的开关。经验及教训冷水机组的配置及外遮阳的应用远洋大厦冷水机组配置方案因业主的原因及建筑的变化经历了“

16、部分冰蓄冷”、“二大一小主机”、及目前的“三大主机”的配置变动。大厦在建期间,由于加层(增加了二层)以及带形镀膜玻璃窗改为落地白色透明玻璃点式幕墙,使建筑面积增加了近1.5万m2,窗墙比由原来的1:4变为3:1,窗玻璃的遮挡系数也变大,导致冷负荷大为增加。在冷冻机房和变配电所无法扩大增容的情况下,采取了三台1250RT/台的冷机配置,并在大厦东、西、南三受光面设置了大面积卷帘式智能化外遮阳。经过四个夏季的运行,冷水机组和外遮阳的联合使用满足了设计要求,但晚上须正常启用一台冷机才能负担夜间负荷。由于大厦24小时工作的部门均设置了独立的局部空调系统,当晚上加班人员离去后冷水机组就停止制冷,晚上加班

17、期间负荷变化不显著,因此在本工程中,大冷机低负荷运行的不合理情况并不明显。卷帘式外遮阳的有效使用,大大减少了窗玻璃的辐射得热,达40%以上。削减了装机冷量和电量,缓解了过渡季东、南、西向房间过热的程度,是节能和节省运行费用的途径之一。四管制供水及动、静态平衡阀的配合使用由于大厦大面积使用白色透明玻璃点式幕墙,在冬季和过渡季部分时段,大厦北侧和南、西侧热负荷不平衡,当卷帘式外遮阳无法使用时,出现北侧需要供暖、南侧需要供冷的情况。四管制的空调水系统为满足这一要求提供了可能性。虽然四管制增加了系统的投资,但与满足不了用户的舒适性要求,造成物业经营管理上的较大经济损失相比,还是合理的。在大厦57台空气

18、、新风处理机组中,新风处理机组占86%,远远多于空气处理机组,新风处理机组负荷也远大于空气处理机组负荷。并且绝大部分新风处理机组风量一样,负荷相同,使用时间一致。要保证机组正常工作,供水系统主要矛盾是保证流量按比例分配。工程中利用静态平衡阀调节性能基本上按线性变化的特性解决了这一问题。不仅在设计工况下,保证了流量的合理分配,即使当管路供水量因大厦负荷变化而改变时,各机组之间的流量分配比例仍大致不变。对于采用并联环路制冷系统而言,保证安全平稳运行的难题是避免多台冷水机组并联运行时发生出力不均的偏载现象和部分机组运行时,因流量减少管路水力特性发生变化,造成水泵电机电流过载的问题。利用动态平衡阀自动

19、调节补偿管路阻力的特性可有效避免偏载和电机电流过载的发生。本工程中,由于动、静态平衡阀的配合使用,保证了水系统安全、有效及平稳的运行,避免了人为疏忽造成危害的可能,节省了管理维护工作量。冬季日照的充分利用及技术经济的合理平衡因采用白色透明玻璃幕墙导致不同朝向得热不平衡的问题,同时也提供了冬季合理利用日照,减少供热量,节省能源的契机。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本工程不能做到将南、西受光面多余的日照得热提供给需热量大的地方。但合理利用日照得热对于平衡大楼的热负荷和节能来说,是很有意义的。在现代建筑中,由于建筑美观的需要,大量采用玻璃等通透性建筑材料,为建筑节能和节省设备投资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果能够综合考虑技术经济诸方面的因素,协调好各专业的关系,应该能够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结束语远洋大厦暖通空调系统自投入使用以来,经过三个冬季、四个夏季的运行,事实证明系统达到了设计的要求,为大厦各项功能的完美实现做出了贡献。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