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永昌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可行研究报告090611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0450082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101 大小:1.4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农业]永昌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可行研究报告090611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农业]永昌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可行研究报告090611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农业]永昌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可行研究报告090611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资源描述:

《[农业]永昌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可行研究报告0906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永昌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可行研究报告090611(10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LSD-2009KY-015武威市 凉州区永昌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申报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凉州区水电勘测设计队二00九年六月批 准: 张虎如审 定: 张富基审 核: 周正善项目负责: 阚国生编 制: 陈 雷 魏成鹏 杨 哲李 扬 陈云花项目负责人:阚国生 魏建红专 业 编 写 校 核水文地质 魏建红 陈 雷规 划 杨 哲 阚国生 工程设计 陈云花 王虎甲环境评价 陈 雷 周正善概 算 魏成鹏 陈 雷经济评价 杨 哲 魏建红目 录1. 项目提要11.1 项目背景及依据11.2社会经济基本现状及灌区基本现状21.3灌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1.4灌区水量供需分析及水质分析

2、61.5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71.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81.7主要效益及经济评价81.8 建设管理、建后管护及灌区管理体制改革92. 灌区经济社会状况及基本现状112.1自然状况112.1.1凉州区自然状况112.1.2 永昌灌区自然状况122.2 经济社会状况142.2.1 凉州区社会经济状况142.2.2 永昌灌区社会经济状况142.3 基础设施状况142.4永昌灌区水利骨干工程状况162.5 农业生产状况及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状况183. 灌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93.1骨干工程在灌区的中的地位和作用193.2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193.3农业生产和农业综合开

3、发中低产田改造对灌区骨干工程的要求203.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4. 灌区水量供需分析及水质分析234.1 灌区现状水量供需分析234. 2项目实施完成后灌区水量供需分析244.2.1.社会经济发展指标预测244.2.2灌区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灌溉定额分析254.2.3灌区需水量预测284.2.4灌区现状水平年地下水采补排分析294.2.5灌区设计水平年地下水采补排分析304.2.6灌区现状水平年及设计水平年地下水采补排综合分析324.3 灌区水质分析325. 项目建设标准及规划设计方案335.1指导思想335.2项目建设目标335.2.1总任务335.2.2本期建设目标345.3项目建设等级标

4、准355.4项目总体布局及主要单项工程设计方案选择355.4.1项目总体布局355.4.2设计方案选择365.5 项目设计375.5.1 机电井改造375.5.2渠灌工程设计415.5.3管灌工程设计445.5.4 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495.5.5 机电井信息化管理系统496. 环境影响评价及土壤流失防治516.1对环境的有利影响516.2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及可能造成的土壤流失516.3不利影响的防治措施及土壤流失防治526.4 环境影响评价及土壤流失防治结论547.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557.1工程建设内容557.2主要工程量557.3主要建筑材料和设备数量568.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

5、88.1 投资估算依据及有关规定588.1.1 工程概况588.1.2 编制原则及依据588.1.3 基础单价598.1.4 取费618.2 投资估算628.2.1 建筑及安装工程费628.2.2 项目勘测设计费638.2.3 项目建设管理费638.2.4 基本预备费638.2.5 工程总投资638.3 资金筹措方案638.8 分年投资计划648.5 建设资金管理659. 综合效益分析及经济评价759.1改善农业生产条件759.1.1 节电效益759.1.2节水效益759.1.3 节地效益759.2新增农产品生产能力和产值769.3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779.3.1 社会效益779.3.2生态

6、效益779.4 评价依据及参数779.4评价依据和原则789.4.1费用计算789.4.2效益计算789.4.3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计算7810. 项目建设管理及施工组织8210.1 项目建设管理8210.2 项目施工组织8310.2.1 施工条件8310.2.2主要建筑材料及设备的来源8410.2.3 施工组织方案8410.2.4 施工进度安排8610.3 主要单项工程的施工方案8610.3.1 土建工程施工8610.3.2 砼预制件施工8710.3.3管灌工程设备安装工程8710.3.4 渠系建筑物施工8811.建设管理及灌区管理体制改革8911.1 灌区运行管护及管理体制现状8911.1.

7、1 管理机构现状8911.1.2 管理机构编制8911.2 建后管护机构、人员和经费来源8911.3 建后管护制度及灌区管理体制改革9011.3.1 项目运行管理原则9011.3.2 运行管理9011.3.3 管理体制改革9111.4 水价核算及水费收取9211.4.1 水价核算9211.4.2 水费征收9312. 项目申报设计结论95- 3 -武威市凉州区永昌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提要1. 项目提要1.1 项目背景及依据凉州区永昌灌区地处西北内陆腹地,干旱少雨,自然条件、生态环境较差,水资源比较匮乏。灌溉工程对保障灌区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

8、的提高、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有直接关系。要使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应不断完善水利设施,提高灌溉技术水平,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优化种植结构,科学种田,充分有效地利用水资源无疑是唯一的出路。为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果断采取措施,对石羊河流域进行重点治理,以水权管理为核心,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调度,节约用水和提高用水效率相结合,合理配置水资源承载能力,建立健全水资源的高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渠系节水与田间节水相结合,以田间节水为重点,农业节水与综合节水相结合,推动灌区全面节水。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

9、业生产条件,提高农田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灌区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快永昌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步伐。依据水利部办公厅、农发办2009111号文件关于开展全国农业综合开发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建设规划修编的通知,结合永昌灌区农业资源的优势,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选择当地群众经济条件较好,工程投资相对较少,经济效益显著,又是全区水资源比较匮乏的灌区之一,作为重点节水改造项目来实施。鉴于此,依照文件精神,结合永昌灌区的实际情况,编制了武威市凉州区永昌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2社会经济基本现状及灌区基本现状1.2.1 凉州区社会经济状况 凉

10、州区总面积5080.97km2,是甘肃省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是武威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民经济发展的各项事业在武威市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全区辖有38个乡镇、514个行政村,总人口102.8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15万人,农村劳动力39.86万人,全区现有耕地面积145.8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39.01万亩。2008年,全区生产总值为142.55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9.7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80元。1.2.2 永昌灌区社会经济状况永昌灌区辖4个乡镇共53个村民委员会,52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2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04万人,现有大牲畜4.9万头,14.66万头小牲畜

11、。实有面积27.52万亩,其中农田面积24.67万亩,农林场面积0.26万亩,基本生态面积2.59万亩,保灌面积23.27万亩。灌区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洋芋、油菜和温室蔬菜种植,2008年夏、秋、经、林种植比例为39.4:32.1:21.1:7.4;复种指数为1.14。其中粮食作物占71.5%,2008年粮食总产量达1.11亿kg,平均亩产479kg,人均占有粮食1052.5kg,人均纯收入2931.25元。1.2.3 灌区水利工程基本现状永昌灌区现已演变为纯井水灌区,灌区工农业生产、人畜饮用水均为地下水。永昌灌区农田灌溉面积24.67万亩,扣除“日协”、“农业综合开发”已完成节水配套改造面

12、积以及20082010年经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永昌灌区已列入田间节水配套改造面积17.59万亩,(其中:实施渠灌7.21万亩;管灌5.44万亩;大田滴灌2.42万亩;温室滴灌2.52万亩)。由于资金有限,节水改造任务点多面广,还有7.08万亩农田灌溉面积没有进行配套改造。机电井是灌区的主要水源工程,目前,灌区共建成机电井1196眼。但大部分机电井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部分机电井已接近或超过设计寿命,井管错位、出水量减少、相应配套设施老化,影响已建田间节水配套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目前,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永昌灌区节水改造田间项目正在紧张而有序的进行,已完成渠灌面积5.2万亩,管灌3.48万亩,温

13、室滴灌0.15万亩。永昌灌区计划已配套田间配套面积和剩余未配套面积统计表 序号实施地点机电井数量(眼)农田面积(亩)日协、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已完成和石羊河项目已列入节水配套改造面积剩余未配套灌溉面积小计渠灌管灌大田滴灌温室滴灌灌区合计1196246707.71758647209954351242072520770843.71永昌镇36079315.64549520796146833858615833820.62双城镇31575835.55268223040158896427732623153.53洪祥镇22946754.5382791410013499518055008475.54四坝镇1923

14、5937.130543133348681399945295394.15机关农林场100886588668291599474316941.3灌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3.1 存在的主要问题(1)机电井老化失修,灌溉保证率低 做为灌区唯一的水源工程机电井近年来一直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造,严重影响效益正常发挥。大部分机电井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部分机电井已接近或超过设计寿命,布局不合理,成井工艺差,设备配套不完善,经多年运行,老化失修,出水量减少,单井耗能高,效益低已经成为比较突出而且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巩固石羊河治理项目的成果,提高作物灌溉保证率,必须对灌区部分机电井进行改造。(

15、2)机电井及其配套设施不完善,管理困难机电井配套设施差,影响机井管理,造成经济上的无效浪费,由于大多数机电井没有机井管理房,偶遇暴雨,造成雨水倒灌,致使机电井出水量减少或报废,另一方面,用电线路外露,存在许多事故隐患。(3)渠道输水效率低,损失严重除石羊河项目田间节水配套改造外,由于资金有限,节水改造任务点多面广,还有7.08万亩农田灌溉面积没有进行田间节水配套改造,还是利用土渠输水,渠坡滑塌、淤积严重,输水渗漏损失较大。现状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72,输水效率低。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和水资源综合效益的有效发挥,必须进一步扩大田间节水配套改造面积。1.3.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凉州区是我省人口最多的

16、农业区,而项目区所在地永昌灌区是凉州区的较大的井泉灌区,它对凉州区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1) 农业生产的需求项目区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灌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洋芋、油菜、甜菜和辅以蔬菜种植,日光温室建设迅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为灌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日照充分、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特色农业的发展,葡萄、蔬菜、饲草的发展潜力较大,同时日光温室反季节蔬菜已形成一定规模,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为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带头作用。但部分机电井运行效率低,机电井出水量减少、耗能高,相应地灌水时间的增加,灌水周期延长,许多作物因不能适时灌溉而减产,制约了当前农业生产的发展。(

17、2) 增加农村基础设施的需求项目区所在地永昌灌区是西营河下游主要的机电井灌区,是凉州区重要的粮食和农产品基地,现项目区机电井始建于7080年代,运行多年,部分机电井已经接近或超过设计寿命,机电设备老化,井管堵塞、出水量减少、耗电量大,严重影响机电井效益的正常发挥,已经不能满足正常的灌溉要求。机电井配套设施差,影响机井管理,造成经济上的无效浪费,由于大多数机电井没有机井管理房,偶遇暴雨,造成雨水倒灌,致使机电井出水量减少或报废,另一方面,用电线路外露,存在许多事故隐患。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实现灌区地下水开采限量指标,通过安装机电井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机电井抽水灌水状况进

18、行适时监测监控。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在灌区的实施,大部分渠系进行了配套建设,水资源利用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资金有限,节水改造任务点多面广,存在7.08万亩农田灌溉面积没有进行田间节水改造配套,还是利用土渠输水,渠坡滑塌、淤积严重,输水渗漏损失较大。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和水资源综合效益的有效发挥,必须进一步扩大田间节水配套改造面积。(3) 石羊河流域治理项目大环境下的需求 为了提高灌溉水利用率,提高灌溉保证率,巩固石羊河项目的建设成果,必须对部分机电井进行改造。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项目区灌溉和引水条件,改善生态环境,逐步建立生态农业,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

19、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对灌区进行水利骨干工程改造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1.4灌区水量供需分析及水质分析 永昌灌区属纯井灌区,灌区可利用水资源主要依靠上游西营灌区、河道等回归补给的地下水。灌区地下水均衡分析主要评价节水改造后,灌区自身地下水的消耗量变化及对中游地下水均衡的贡献。现状(2007)年,永昌灌区总提水量为11917.2万m,地下水耗水量为8405.0万m。设计水平年(2015年),永昌灌区总提水量为7942.9万m,地下水耗水量为6884.5万m。比较现状水平年和设计水平年地下水均衡结果可以看出:永昌灌区总提水量减少了3974.3万m,地下水总耗水量减少了1520.5万m

20、,从灌区本身角度看,节水效果显著。灌区由于多年来的超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越来越少,水位不断下降,水质恶化越来越严重,但是近年来经过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的实施,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矛盾,有效地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率,地下水位下降的幅度有所减缓,现状地下水矿化度为0.591.2g/L,可以满足灌溉用水标准,为了巩固石羊河治理项目的成果,必须进一步加大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的力度,保持地下水供需平衡,才能满足人畜饮用水标准和今后灌溉用水标准,达到人水相和谐。1.5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1.5.1 项目建设内容为充分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提高作物的灌溉保证率,进一步加大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面积,推行高效节

21、水灌溉技术,提高农民用水户协会办公条件,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本次项目节水配套改造工程的主要内容有: 改造机电井190眼;配套修建机电井管理房190座;配套潜水泵190台(套);更换脉冲水表及智能化计量设施控制设备190套;配套出水钢管及电缆线15200米。 铺设低压输水管道26.5 km,配套农田灌溉面积0.53万亩; 衬砌砼U型渠道78km,配套农田面积1.20万亩; 配套农民用水户协会办公设备53套。 安装机电井信息化管理系统1套。1.5.2 建设工期依据本工程特点计划工期为2年。1.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6.1投资估算工程总投资3000.50万元,其中:建筑及安装工程费271

22、5.39万元,勘测设计费67.88万元,建设管理费81.46万元,基本费用135.77万元。1.6.2资金筹措依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管理试行办法等有关规定,永昌灌区改建工程共需投资3000.50万元,其中需申请中央财政扶持资金2400.00万元,省、市、区各级财政及水利部门和群众自筹600.50万元。1.7主要效益及经济评价 工程实施后,涉及灌溉面积1.73万亩,将提高项目区作物的灌溉保证率,减少渠道输水过程中的渗漏损失,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了地下水开采量,降低能源单耗,田间节水配套面积进一步扩大。作物产量提高,有效地改善灌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年增产效益为379.40万元。从国民经济评

23、价主要指标分析,经济效益费用比为1.06,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3.07%,大于社会折现率12%,经济净现值为29.86万元,大于零;动态投资回收年限为11.1年(含建设期)。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经济效益显著。1.8 建设管理、建后管护及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根据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成立凉州区永昌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工程建设管理处为项目法人,由凉州区水务局主管。建管处下设工程技术、合同管理、质量检验、财务后勤、安全生产等五个专业小组和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安排建设计划,择优选择监理、施工单位,做好设计、施工、监理以及运行管理单位等各方的协调工作。认真贯彻执行部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若干

24、规定意见、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等有关工程建设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标准等,健全项目法人负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政府部门监督的质量管理体系,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在资金的使用管理上,坚持按国家财经政策和会计制度,实行专款专用,专人管理,单独建帐,单独核算,按工程的进度拨付资金,保证工程的正常进行。通过以上各项措施,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监控和管理,力争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本项目改建工程完成后,机电井信息化管理系统由项目区所在地的基层水管站负责全面管理,按规定信息系统运行再不增加管理人员。机电井及田间工程田间工程一般结合水源工程和受益农田范围,由其水管站

25、管理人员中(兼职)并协同农民用水户协会或承包人员维修管理,管理、维护费用由受益用水户自筹。71凉州区水电勘测设计队武威市凉州区永昌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灌区经济社会状况及基本现状2. 灌区经济社会状况及基本现状2.1自然状况2.1.1凉州区自然状况凉州区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属武威市管辖,地处东经10159351032340,北纬372315381254,东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接壤,北与永昌县和民勤县相依,西邻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南靠天祝藏族自治县与古浪县。东西长122km,南北宽90.1km,总面积5080.97km2。(1)地形地貌:凉州区海拔高度在14403262

26、.9m之间,总的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属于干旱荒漠自然景观地带,全境由山区、走廊平原区和沙漠区三类地貌形态组成。走廊平原区和沙漠区内地势平坦。山区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多呈阶梯状。(2)水文:凉州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60mm。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为南多北少,由西北部绿洲平原年均降水150mm至南部山前的年均降水约为200mm到山区年均降水300mm不等。降水季节分配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64%。(3)气候:凉州区属于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总的特点是: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蒸发强烈,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大风天气多,干旱、多风

27、是本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项目区年平均气温7.6,无霜期138天,冻土深度1.2m。(4)工程地质:凉州区是武威盆地的一部分,武威盆地是祁连山褶皱带与阿拉善古台块之间的一个中新生界构造盆地。其盆地基底以古生代地层为主,与其不整合接触的上第三系甘肃群,岩性以紫红、桔红色砂岩、泥岩、砾岩为主,顶板埋深自北向南76400m,厚度63321m。上覆第四系冰水河流冲积物,主要有砾石、砾卵石层和砂卵石层组成。由南向北岩性由粗变细,厚度由厚变薄。全新统广泛分布于灌区各处,以粘性土为主,包括洪积、冲积、风积、湖积等类型,厚度不超过20m。(5)水文地质:凉州区属堆积平原区盆地主体水文地质亚区,区内有良好的适于地

28、下水储存的地层条件,是地下水的富集带,广泛分布着潜水承压水。砂砾、砂层为含水层,由23层组成,隔水的不透水层是粘土、亚粘土。含水层厚度100150m,单位涌水量510L/s.m。部分地区地表以下40m以内,含水层多以中、细砂夹粘土互层为主,单位涌水量小于3L/s。区内地下水水质良好。2.1.2 永昌灌区自然状况永昌灌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中北部,俗称“武邑之乡”,是凉州区三大井泉灌区之一。灌区东濒石羊河,与金羊灌区隔河相望,南与金羊灌区相连,西接西营灌区下游,北临北沙河与永昌、民勤两县交界,地域形状似“三角形”,南部小,北部大,区内东西最大横距12.6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2.00公里。灌区

29、地处武威盆地中部,地势南高北低,地面自然纵坡在1/3001/1000,海拔高程在14001550米之间,系冲积细土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南部多系黄平土和黄立土层,城郊有部分菜园土属。年平均日照时数2968h,平均气温7.7,多年平均风速3.1m/s,最大冻土深度1.42m,霜期较长,全年霜期150天左右,绝对无霜期仅118天左右。降雨稀少,年降水量150160mm,降水在年内各月份分布极不均匀,49月降水量多,占全年降水量的82%85%,而103月份占15%18%,蒸发量2020mm,灌区地下水埋深1030m。永昌灌区处在祁连山山前凹陷带的武威断陷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

30、质构造等条件的控制,具有典型的内陆山前盆地水文地质分带特征,祁连山区降雨量较为丰富,是地表水及地下水的主要产水区,断陷盆地的南部是地表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主要区域,盆地中部是地下水的径流区和开采、灌溉回归区,盆地北部是地下水的溢出排泄区。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含水层性质及补、径、排条件的不同,可将工程区地下水划分为:南部山前入渗补给区、盆地中部径流区、盆地北部细土平原浅埋溢出区。永昌灌区位于武威盆地细土平原区,南部高北部低。地层岩性主要为上更新统(Q3)地层,细土平原下部岩性为(al-plQ32)砂砾卵石层,局部夹中、细砂透镜体,砾石成份以砂岩、花岗岩为主,厚度一般大于100m。上部岩性为(al-

31、plQ33)冲洪积土黄色粉质壤土、粘土层,偶见小砾石,厚度约2.06.0m,为主要的农业耕作区。项目区表层覆盖有2.06.0m的粉质壤土层,局部夹粘土层,下部为冲洪积砂砾卵石层。永昌灌区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冰雹、霜冻以及暴风雪、暴雨、山洪等。冻灾主要发生在45月,冰雹主要发生在8-9月。2.2 经济社会状况2.2.1 凉州区社会经济状况凉州区总面积5080.97km2,是甘肃省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是武威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民经济发展的各项事业在武威市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全区辖有38个乡镇、514个行政村,总人口102.8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15万人,农村劳动力39.86万人,全区现有

32、耕地面积145.8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39.01万亩。全区生产总值为142.55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9.7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80元。2.2.2 永昌灌区社会经济状况永昌灌区辖4个乡镇共53个村民委员会,52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2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04万人,现有大牲畜4.9万头,14.66万头小牲畜。实有面积27.52万亩,其中农田面积24.67万亩,农林场面积0.26万亩,基本生态面积2.59万亩,保灌面积23.27万亩。灌区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洋芋、油菜和温室蔬菜种植,2008年夏、秋、经、林种植比例为39.4:32.1:21.1:7.4;复种指数为1.14。其

33、中粮食作物占71.5%,2008年粮食总产量达1.11亿kg,平均亩产479kg,人均占有粮食1052.5kg,人均纯收入2931.25元。2.3 基础设施状况项目区交通方便,已建成10KV变电所四处电力设施配套完善,镇村均通电,乡镇企业和电力线路遍布全项目区各镇、村、水管站均有电话相通,近年来程控电话也有了较快发展,项目区内各类建筑材料的采购和开采条件较好。有多处砂场和采石场,石质优良级配良好,中砂含水量少于1%,符合SDJ207-82标准。灌区内建成水厂两座(永昌水厂、双城水厂),其中:永昌水厂涉及供水人口1.2万人,双城水厂涉及供水人口2.8万人,自来水普及率达35.4%,工业及人畜饮水

34、基本得到改善。(1)天然建筑材料永昌灌区北侧北河河床砂砾石料场即金(昌)武(威)公路南河湾桥上游,有金(昌)武(威)公路通过,交通便利。该料场长约1.0Km,宽100120m,地貌为北河河床及漫滩,地面高程 14791481m,地形略有起伏,河床中部有洪水切蚀的浅槽,本料场平均运距约56Km。 (2)施工供水 本工程施工用水采用地下水,水量及水质能够满足施工需要。施工供水采用水泵抽水,由农用拖拉机拉运至各施工用水段的蓄水设施中沉淀后使用。 (3)施工供电 灌区内电网密布,已有多条 10kV 输电、供电线路在工程区内通过。因此,本工程施工供电的电源情况比较优越,本工程各施工区段的分区用电负荷不大

35、,集中用电设备较少,负荷较小,灌区内已有的高压配电线路及农电线路便可满足施工需要,施工时可在就近的配电线路上“T”接。部分远离电源点的施工点可考虑采用柴油发电机组供电。 (4)施工期通信 灌区内现有通信事业较为发达,各乡镇部分开通了程控电话,各业务部门有线、无线通信网络已基本形成,施工期的通讯条件十分便利。 2.4永昌灌区水利骨干工程状况永昌灌区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为纯泉水灌区,现已演变为纯井水灌区,灌区工农业生产、人畜饮用水均为地下水。机电井是灌区的主要水源工程,一般一个村组有14眼机电井,供本村组所有农户灌溉使用,其中一眼兼供人畜用水。单井灌溉面积 250-438 亩,单井单位出水量大多为8

36、0-160m/h。但大部分机电井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部分机电井已接近或超过设计寿命,井管堵塞、出水量严重减少、相应配套设施老化,影响已建田间节水配套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截至2009 年,灌区共建成机电井1196 眼,配套变压器1196台。永昌灌区农田灌溉面积24.67万亩,扣除“日协”、“农业综合开发”已完成节水配套改造面积以及20082010年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永昌灌区已列入田间节水配套改造面积17.59万亩,(其中:实施渠灌7.21万亩;管灌5.44万亩;大田滴灌2.42万亩;温室滴灌2.52万亩)。目前,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永昌灌区节水改造田间工程正在紧张而有序的进行,已安装智能化取

37、水计量设施1196台,完成渠灌面积5.2万亩,管灌3.48万亩,温室滴灌0.15万亩。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实施以后,使我灌区的田间工程配套率由25%提高到65%,工程完好率达63%,渠系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72提高到0.89,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但是,由于资金有限,节水改造任务点多面广,还有7.08万亩农田灌溉面积没有进行田间节水配套改造。 永昌灌区计划已配套田间配套面积和剩余未配套面积统计表 序号实施地点机电井数量(眼)农田面积(亩)日协、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已完成和石羊河项目已列入节水配套改造面积剩余未配套灌溉面积小计渠灌管灌大田滴灌温室滴灌灌区合计1196246707.7175

38、8647209954351242072520770843.71永昌镇36079315.64549520796146833858615833820.62双城镇31575835.55268223040158896427732623153.53洪祥镇22946754.5382791410013499518055008475.54四坝镇19235937.130543133348681399945295394.15机关农林场10088658866829159947431694永昌灌区机电井现状统计表序号现状地点机电井数量(眼)农田灌溉面积(亩)单位出水量(m/h)凿井时间合计1196204320.0 一

39、、永昌镇36075494.4 12015019811994二、双城镇31558615.6 10514519841992三、洪祥镇22931380.0 9013519831992四、四坝村19226821.0 8012019851994五、机关农林场10012009.0 100130198919932.5 农业生产状况及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状况灌区土壤植被属走廊平原区农作物和人工林植被类型。主要的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豆类、甜菜;蔬菜有:白菜、茄子、大蒜、辣椒、萝卜、甘兰、西红柿、芹菜、韭菜、葱、蒜,瓜果有:南瓜、西瓜、白兰瓜等、人工用林主要有:杨、柳、榆、沙枣等乔木和河柳等灌木,人工

40、经济林主要为:苹果、葡萄等。由于自然条件的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灌区内原赖于水生的灌丛自然植被已逐渐干枯衰败,取而代之的是人工植被。原草场面积出现萎缩,灌区生态环境恶化,威胁着灌区群众的生存环境。灌区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洋芋、油菜和温室蔬菜种植,2007年夏、秋、经、林种植比例为39.4:32.1:21.1:7.4;复种指数为1.14。其中粮食作物占71.5%,2008年粮食总产量达1.11亿kg,平均亩产479kg,人均占有粮食1052.5kg,人均纯收入2931.25元。永昌镇羊桐村、白云村在2007年被凉州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列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实施村,总耕地面积9451亩,现有974户,

41、4298人,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500元。申请中低产田改造面积6230亩,实际完成6230亩。总投资144.21万元,其中,财政投入113.76万元,农民自筹资金30.45万元。武威市凉州区永昌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灌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设的必要性3. 灌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1骨干工程在灌区的中的地位和作用灌区内有机电井、农井渠(低压输水管道)、机电井配套机电设备等骨干水利工程设施,担负着灌区27.52万亩农业灌溉任务,没有灌溉,就没有灌区的农业经济,因而永昌灌区的水利骨干工程对该区的农业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3.2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

42、问题(1)机电井老化失修,灌溉保证率低 做为灌区唯一的水源工程机电井近年来一直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造,严重影响效益正常发挥。大部分机电井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部分机电井已接近或超过设计寿命,布局不合理,成井工艺差,设备配套不完善,经多年运行,老化失修,出水量减少,单井耗能高,效益低已经成为比较突出而且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巩固石羊河治理项目的成果,提高作物灌溉保证率,必须对灌区部分机电井进行改造。(2)机电井及其配套设施不完善,管理困难机电井配套设施差,影响机井管理,造成经济上的无效浪费,由于大多数机电井没有机井管理房,偶遇暴雨,造成雨水倒灌,致使机电井出水量减少或报废,另一方面,用电线路外露,存在

43、许多事故隐患。(3)渠道输水效率低,损失严重除石羊河项目田间节水配套改造外,由于资金有限,节水改造任务点多面广,还有7.08万亩农田灌溉面积没有进行田间节水配套改造,还是利用土渠输水,渠坡滑塌、淤积严重,输水渗漏损失较大。现状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72,输水效率低。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和水资源综合效益的有效发挥,必须进一步扩大田间节水配套改造面积。3.3农业生产和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对灌区骨干工程的要求凉州区是甘肃省的重要粮食基地之一,1996年被确定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而永昌灌区是凉州区较大的井泉灌区,它对凉州区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永昌灌区的节水配套改造项目,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永昌灌

44、区是我市资源性缺水的老灌区之一,灌区的部分骨干工程老化破损严重,尤其作为灌区主要水源工程机电井多年运行,老化失修,单井耗能高,效益低;机井配套设施差,影响机井管理,造成经济上的无效浪费,由于大多数机井没有机井管理房,偶遇暴雨,造成雨水倒灌,致使机井出水量减少或报废,另一方面,用电线路外露,存在许多事故隐患;部分农田灌溉面积尚未得到节水配套改造,随着经济发展,为解决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增长,提高灌溉保证率,保证已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充分发挥作用,为此要求灌区内水利骨干工程应达到:能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使有限的地下水资源得以充分合理的利用。要求骨干水利工程提高建设标准,厉行节水,降低供水成本,减少

45、渗漏和无效损耗,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减轻农民负担,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要求骨干水利工程运行良好,提高灌溉保证率,节约用水,发展高效农业,增强灌区的经济实力和农民的经济收入。要求建设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工程建成后成为运行安全,管理方便的灌溉体系,满足现代化水利管理需要。3.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凉州区是我省人口最多的农业区,而项目区所在地永昌灌区是凉州区的较大的井泉灌区,它对凉州区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1) 农业生产的需求项目区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灌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洋芋、油菜、甜菜和辅以蔬菜种植,日光温室建设迅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为灌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一定的基

46、础。日照充分、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特色农业的发展,葡萄、蔬菜、饲草的发展潜力较大,同时日光温室反季节蔬菜已形成一定规模,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为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带头作用。但部分机电井运行效率低,机电井出水量减少、耗能高,相应地灌水时间的增加,灌水周期延长,许多作物因不能适时灌溉而减产,制约了当前农业生产的发展。(2) 增加农村基础设施的需求项目区所在地永昌灌区是西营河下游主要的机电井灌区,是凉州区重要的粮食和农产品基地,现项目区机电井始建于7080年代,运行多年,部分机电井已经接近或超过设计寿命,机电设备老化,井管堵塞、出水量减少、耗电量大,严重影响机电井效益的正常发挥,已经不能

47、满足正常的灌溉要求。机电井配套设施差,影响机井管理,造成经济上的无效浪费,由于大多数机电井没有机井管理房,偶遇暴雨,造成雨水倒灌,致使机电井出水量减少或报废,另一方面,用电线路外露,存在许多事故隐患。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实现灌区地下水开采限量指标,通过安装机电井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机电井抽水灌水状况进行适时监测监控。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在灌区的实施,大部分渠系进行了配套建设,水资源利用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还存在7.08万亩农田灌溉面积没有进行田间节水改造配套,还是利用土渠输水,渠坡滑塌、淤积严重,输水渗漏损失较大。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和水资源综合效益的有效发挥,必

48、须进一步扩大田间节水配套改造面积。(3) 石羊河流域治理项目大环境下的需求 为了提高灌溉水利用率,提高灌溉保证率,巩固石羊河项目的建设成果,必须对部分机电井进行改造。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项目区灌溉和引水条件,改善生态环境,逐步建立生态农业,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对灌区进行水利骨干工程改造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武威市凉州区永昌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灌区水量供需分析及水质分析4. 灌区水量供需分析及水质分析4.1 灌区现状水量供需分析2006 水平年,灌区实际供水量12389.1 万m,其中工业用水量235 万m,占

49、总用水量的1.90%;农田灌溉用水量11379 万m,占91.84%;林草用水量536 万m,占4.33%;城镇生活用水量6.1 万m,占0.05%;农村生活用水量233 万m,占1.88%。2008 水平年,灌区实际供水量11434 万m,其中工业用水量368 万m,占总用水量的3.22%;农田灌溉用水量10262 万m,占89.75%;林草用水量492 万m,占4.3%;城镇生活用水量9.7 万m,占0.08%;农村生活用水量302 万m,占2.64%。详见下表。 2006、2008 年永昌灌区实际用水量统计表年份城镇生活农田灌溉林草农村生活工业总用水量2006年水量(万m)6.11137

50、953623323512389.1比例(%)0.0591.844.331.881.901002008年水量(万m)9.71026249230236811434比例(%)0.0889.754.302.643.221002006 年实际供水量与2008 年基本持平,供水构成基本没有变化,主要用水部门为农业,虽然从用水量发展来看,工业、城乡生活及农村生活用水有一定增加,农业略有下降。从用水总量分析,农业仍是用水大户。灌区2006 年万元工业产值取水定额88m,工业用水重复率52%。2008 年万元工业产值取水定额80m,定额下降明显。工业用水重复率58%。灌区内工业主要以农产品加工为主,高新技术产业

51、所占份额较小,其特定的产业结构决定着工业用水定额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 2项目实施完成后灌区水量供需分析4.2.1.社会经济发展指标预测灌区社会经济各部门发展指标参照凉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考虑20072010年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的实际,结合灌区实际情况,不同水平年灌区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如下 (1)人口增长预测2007年永昌灌区总人口为10.5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0.21万人,农村人口10.38万人,城市化率为1.9;根据现状人口自然增长率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预计2015年灌区总人口达到12.6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达到0.42万人,农村人口达到12.18万人,城市化率为3.

52、3。(2)工业2007年永昌灌区工业总产值为2.27亿元。鉴于灌区内制种、草畜、脱水菜、农副产品深加工和民营企业的长足发展,预测2015年灌区工业总产值达到7.67亿元。(3)牲畜2007年永昌灌区有大小牲畜18.8万头(只)。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灌区产业结构调整,预测大牲畜平均年增长速度为1.5%,小牲畜平均年增长速度为2%,到2015年灌区大牲畜数量达到5.21万头,小牲畜数量达到16.19万只,大小牲畜总计达到21.40万头(只)。永昌灌区不同水平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预测表水平年人口(万人)牲畜(万头、只)工业总产值(亿元)城镇农村城镇率(%)合计大牲畜小牲畜20070.2110

53、.381.9 10.594.714.12.2720150.4212.183.3 12.605.2116.197.674.2.2灌区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灌溉定额分析永昌灌区属纯井灌区,其浇灌方式为轮灌,灌水方法采用小畦灌和沟灌。灌区现状(2007年)夏、秋、经、林地种植比例为39.4:32.1:21.1:7.4,复种指数1.14,综合净灌溉定额为384.02m/亩,其中农田综合净灌溉定额为396.32m/亩,林地净灌溉定额为230m/亩。冬泡地定额为110m/亩,每轮水灌水定额为50-60m/亩左右。永昌灌区现状(2007年)渠灌、管灌灌溉制度表表4-3-1作物名称种植比例(%)灌水次数(次)灌水

54、定额(m/亩)灌溉定额(m/亩)灌水时间灌水周期(天)灌水率(m/s/万亩)起止粮食作物小麦39.4泡地11036010月2011月20320.1571624月255月13190.144 2625月146月1190.1563626月26月20190.156 4606月217月8180.152 玉米32.1泡地1104103月13月31310.132 1555月206月6180.1142556月76月25190.108 3656月267月14190.127 4657月158月2190.127 5608月38月21190.117 经济作物瓜菜8泡地1103503月13月31310.030 1455

55、月156月2190.022 2556月36月22200.025 3556月237月10180.028 4507月117月28180.026 5457月298月15180.023 其它经济作物13.1泡地1003003月13月31310.049 1505月55月20160.0472505月216月4150.051 3506月56月19150.051 4506月207月4150.051 林地7.41502305月15月13130.033 2607月168月2180.0293608月38月18160.032 4608月199月2150.034 复种13.81701907月188月2160.07026

56、08月38月18160.0603608月199月2150.064农田净定额396.3综合净定额384.02设计水平年(2015年)渠灌、管灌灌溉制度表表4-3-2武威市凉州区永昌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灌区水量供需分析及水质分析作物名称种植比例(%)灌水次数(次)灌水定额(m/亩)灌溉定额(m/亩)灌水时间灌水周期(天)灌水率(m/s/万亩)起止粮食作物小麦52.9泡地9032210月2011月20320.128 1554月255月13190.132 2605月146月1190.144 3606月26月20190.144 4556月217月8180.139 玉米29.3泡地8036

57、03月13月31310.096 1555月206月6180.1142606月76月25190.1173606月267月14190.117 4557月158月2190.108 5508月38月21190.098经济作物瓜菜2.7泡地803203月13月31310.0241455月156月2190.021 2506月36月22200.023 3506月237月10180.0264507月117月28180.026 5457月298月15180.023 其它经济作物5.0泡地802703月13月31310.039 1455月55月20160.0342455月216月4150.045 3456月56月

58、19150.045 4456月207月4150.045 林地10.11502105月25月13130.0332556月187月2180.0263557月168月18160.0294508月59月2150.029复种7.51601707月188月2160.0602608月38月18160.0603508月199月2150.053农田净定额344 综合净定额322.6设计水平年(2015年)夏、秋、经、林地种植比例调整为30:25:37.6:7.4,复种指数1.08,综合净灌溉定额为322.6m/亩,其中农田综合净灌溉定额为344.0m/亩,林地净灌溉定额为210m/亩。冬泡地定额为90m/亩。永昌灌区现状(2007年)灌溉制度见表4-3-1。永昌灌区近期(201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