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6页公路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0448445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114 大小:933.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湘潭市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6页公路建设项目可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湘潭市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6页公路建设项目可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湘潭市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6页公路建设项目可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资源描述:

《湘潭市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6页公路建设项目可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潭市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6页公路建设项目可研报告)(1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知识水坝(豆丁网pologoogle)倾心为您整理(双击删除)目 录第1章 总 论31.1 项目基本情况3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1.3 研究范围61.4 主要研究结论6第2章 项目区域社会经济交通现状及发展规划102.1 项目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测102.2 城市总体发展空间结构及土地利用布局规划132.3 项目区域交通运输现状192.4 项目区域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6第3章 湘潭市交通量分析283.1 湘潭市运输系统概况283.2 机动车保有量、货运量及其预测29第4章 建设地点与建设条件374.1 建设地点374.2 自然条件374.3 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40第5章 建设规模与建设标

2、准415.1 建设标准论证415.2 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及建设标准43第6章 设计方案476.1 道路工程476.2 给排水工程506.3 电力及亮化工程536.4 绿化景观设计546.5 其它工程54第7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557.1投资估算557.2 资金筹措60第8章 项目实施方案及进度安排628.1 项目实施方案628.2 施工措施648.3建设工期安排65第9章 经济评价669.1 评价参数与模型的确定669.2评价结论89第10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安全防护9110.1 劳动安全卫生9110.2 安全防护92第11章 节能工程9311.1 燃油节能措施9411.2 节能、节约土地措施

3、94第12章 社会评价9612.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9612.2 项目与社会的互适性分析9712.3 社会风险分析9812.4 社会评价结论98第13章 环境影响分析9913.1社会环境影响分析9913.2生态环境影响分析9913.3人群健康影响分析10013.4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0013.5 水环境影响分析10013.6声环境影响分析100第14章 结论及建议10214.1 结论10214.2 建议102附录:1、招标基本情况表2、审批部门核准意见第1章 总 论1.1 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湘潭市大湖南路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单位单位名称:湘潭市雨湖区城市建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企业法定代表人

4、:王振华组织机构代码:66397368-X注册地址:湘潭市雨湖区政府一院注册资本:人民币叁仟万元整承办单位简介湘潭市雨湖区城市建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7月,为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行运行和管理,实行实体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法人治理结构的运行模式。下设综合办公室、财务室、项目开发部、工程技术部、征地拆迁部三部两室。公司一是受雨湖区人民政府委托,多渠道筹措、管理和使用城市建设资金;二是承担雨湖区人民政府下达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主体,履行建设项目的业主职能,对新建及改造的道路工程按审计后的工程总造价,以道路两厢土地本级城

5、市规划范围内等值级差土地数拨给公司进行经营,公司承担的市政公益事业的建设资金,由区政府投入。三是承担投融资职能,作为雨湖城建设施开发、建设的投融资主体,负责雨湖城建设施建设资金的筹措与使用。公司董事长由副区长王振华兼任,总经理由长期从事经济工作的马俊峰担任。公司由在全区范围内长期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骨干以及向社会公开招聘的精英组成,管理人员素质过硬,完全有能力将本项目建设好。3、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湘潭市雨湖区十四总旧城范围内,是大湖路向南延伸至沿江路的新建部分路段,北起人民路,南至沿江路。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有利于提高雨湖区城市品味,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湘潭市是国家实施“两型社会”的试点

6、城市,是“长株潭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随着本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土地价值更将快速升值。本项目的实施不仅打通了大湖南路,还将加快旧城区的改造,这有利于提高雨湖区的城市品味和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2、城市开发经营的需要该项目的建设,不但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交通存在的诸多问题和矛盾,而且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结构的优化,有利于城市功能的实现。该项目对于城市总体规划的支持主要表现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土地开发利用、引导城市发展等方面。该项目的建设将影响湘潭市城市土地发展的空间方向和功能水平,将有利于城市空间布局的实施,促使城市规划的目标更容易实现。

7、而该项目的建设能极大刺激土地的开发利用,作为最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之一,该项目的建设提高了土地的可达性,可以引导城市发展的方向,提升城市功能,同时方便土地使用,增加土地价值,是开发土地的有力手段。因此该项目是充分挖掘城市资源的一种战略措施,有助于实现城市总体规划,提升城市功能。本项目的建设将使雨湖区城市路网得到完善,城市发展空间将得到拓展,城区的投资环境将得到极大的改善,有利于筑巢引凤、吸引投资,推动相关产业的健康、协调发展,促进雨湖区社会经济的繁荣。通过扩大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名牌企业进入园区,打造雨湖区的企业品牌,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逐渐集聚相关配套企业落户。项目按市场化运作,可筹措大量

8、城建资金,实现城市整体“滚动开发、以城建城”。3、完善雨湖区路网交通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提高项目周边道路网络通行能力,从而改变目前交通不畅的现状。雨湖区大湖南路道路的修建,是湘潭市雨湖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经营城市发展的需要,将为湘潭市雨湖区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雨湖区的开发、经济发展奠定基础。1.3 研究范围1、项目所在区域湖南省湘潭市2、研究对象湘潭市大湖南路。该道路北起人民,南至沿江路,道路全长207米,路幅宽40米,道路红线占地12.41亩。3、研究的主要内容(1)项目区域社会经济交通现状及发展规划(2)长株潭区域空间布局与综合运输系统分析(3)建设地点与建设条

9、件分析(4)建设规模和技术等级(5)方案的实施与建设安排(6)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7)项目建设的综合评价(8)结论与建议1.4 主要研究结论1、项目的建设意义湘潭市雨湖区大湖南路道路的建设,是湘潭市雨湖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工程,是完善雨湖区路网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对整个城市交通组织有利,对城市发展将起着重要的作用。2、建设标准本项目建设主要技术指标1-1。表1-1: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规范标准采用标准备注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城市次干道2计算行车速度(km/h)403路幅宽度(m)403.1机动车道宽度(m)212.03.2两侧绿带宽度(m)24.03.3人行道宽度(m)24.04最小

10、平曲线半径(m)15010005最大纵坡(%)62.56最小竖曲线半径(m)凸形6008000凹形700100007设计荷载路面BZZ100桥涵:城A级4、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本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工程、绿化景观工程、排水工程、亮化工程、交通设施工程、征地拆迁。5、项目投资估算湘潭市雨湖区大湖南路段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为7095.16万元,其中征地拆迁费6291.41万元,道路建设工程费用为671.46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75.58万,预备费用53.72万元。6、资金筹措本项目以自筹资金为主,投资项目及开发建设享受湖南省及湘潭市相关优惠政策。7、施工期安排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本项目建设总工期

11、预计为6个月,从2010年7月开始,至2010年12月底竣工。8、财务评价因为本项目建设时间较短,且是湘潭市中山路片区旧城改造的配套项目,故本项目在建设其内暂不考虑银行融资,故未计算财务费。9、综合评价经过多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本项目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在技术上也是可行的。同时,项目的建设可大大改善周边职工、人民群众的交通出行状况,地域地位十分重要,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建议尽早实施。第2章 项目区域社会经济交通现状及发展规划2.1 项目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测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2、项目所在区域的位置及范围划分本项目位于湘潭市雨湖区。根据项目对当地经济、交通的影响特点,确定直接影响

12、区为湘潭市。3、行政区划湘潭位于湖南中部,地处湘江中游,为湖南省直辖市和全国甲类开放城市。总面积5015平方公里,总人口293万,其中市区人口78万。4、影响区域国民经济概况2009年,湘潭市的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9.3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33亿元,增长 5.0%;第二产业增加值387.76亿元,增长16.4%;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8亿元,增长13.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608元,增长13.2%。经济结构继续改善,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2:50.6:35.2调整为12.1:52.

13、4:35.5,其中二、三产业比重较上年提升2.1个百分点。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58.08亿元,增长19.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8.71亿元,增长25.4%。“三新”进程扎实推进。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48.93亿元,同比增长16.3%。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7.2%,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全年城市建设投资50.7亿元,城镇化率达49.9%。年内完成对25条城市主次干道实施路面硬化及人行道修整,改造小街小巷79条,并实施公园改造、景观道建设等提质工程,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净化水平大幅提升。智能化城市交通监控系统投入使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通过验收。深入推进“百村示范、百村帮扶”工程,

14、农村基础条件、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建设农村公路614.8公里,新增通畅行政村115个,通畅率达94%。完成水利建设投入3.7亿元,除险加固病险水库102座,解决8.7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建设农村沼气池8138个,完成119个村农电改造任务。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全市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4.8%。二氧化硫、镉、砷等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提前完成“十一五”目标。五个县(市)区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投入运行,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城镇污水处理“三年行动计划”。市场物价基本稳定。2009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99.3%,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为99.1%,居住类价格指数为97.4%。原材料、燃

15、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92.6%。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7.9%。省市实事工作顺利推进。2009年省委省政府考核湘潭的32项为民办实事工作全面完成目标任务。湘潭市10件为民办实事目标也顺利实施到位。全年援助农村贫困家庭转移就业8232户,完成目标的117.6%;新建廉租房20.16万平方米,为目标任务的10倍;新建乡镇卫生院9所,超额完成3所;改扩建乡镇敬老院5所,超额完成2所。2.2 城市总体发展空间结构及土地利用布局规划1、城市性质、规模与建设目标(1)、城市性质湘潭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伟大毛主席的故乡,湘潭市将逐步建设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的区域性现代化城市。(2)、城市规模目前湘潭市总面积

16、5015平方公里,总人口293万,其中市区人口78万。2、长株潭城市群远景设想长株潭城市群远景将发展成为有一流环境品质和现代化城市运转效率的城市连绵区,该连绵区以三市主城区及中间地带长约90公里、宽约50公里、面积约4500平方公里范围为核心区。2050年左右,长株潭总人口将达到1600万左右,核心区城市人口可能达到8001000万人。3、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按照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和湘潭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在对接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框架下,加快构建市域中心城市、市域次中心城市、重点中心镇、一般建制镇四级结构的市域城镇体系。以东西向的上瑞高速公路、南北向的107国道及京珠高速公路为两条主轴

17、线,以西南向的潭花公路、西北向的208省道为两条副轴线,加快推进城镇建设,形成以中心城市为顶点的扇状放射型城镇空间结构。(1)、市域中心城市是指湘潭市主城区,规划建设成为生态园林式的现代化工业城市。湘潭市主城区按功能区划分为三大块:河东城区、河西城区、昭山开发区。河东城区:主要定位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通过增容提质,使之成为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极具个性魅力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式城市中心区。河西城区:主要定位为商贸中心区,通过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旧城改造,增强综合服务功能,使之成为交通便捷、商贸发达、功能完善的现代商贸中心区;羊牯和赤马片区结合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建设大学城,并配套

18、建设产学研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区”。昭山开发区:主要定位为休闲旅游会展中心区,做到保护和开发协调推进,切实抓好昭山风景旅游区建设,力争五年内建设成为长株潭的生态休闲中心。(2)、市域次中心城市包括湘潭县城区、湘乡城区和韶山城区,规划将3个县级城区建设成为长株潭区域城市群的卫星城市。湘潭县城区: 功能定位为以生物医药、食品加工、机电为主,配套旅游休闲、生活居住的综合性产业区,要立足实际需求加大开发力度,加快经济和人口聚集。湘乡城区:重点发展铁合金、铝合金为主的冶金工业和高标号水泥为主的建材工业,积极发展皮革加工、啤酒等行业为主的轻工业,加快发展以水府庙旅游区为主的旅游业。韶山城区:重点发展旅

19、游业,积极发展以生物医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绿色食品加工业,推动交通运输业、服务业、旅游型工业的发展。(3)、重点中心镇14个,主要发展特色产业,承担专业化职能和跨市域或县域的服务职能。(4)、一般建制镇23个,主要承担本镇域和邻近乡集镇的农副产品加工职能和商贸职能。4、突出抓好市域中心城市建设坚持“拓宽框架、完善功能、美化空间、突出中心、提高品位”的城市建设方针,切实加强湘潭市区建设,主动与长沙、株洲对接,努力塑造城市品牌,到2010年,城区人口达到90万人左右,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85平方公里以上。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一步拓宽城市框架、扩大城市容量、完善城市功能,继续抓好

20、城市中心区建设和功能配套,切实抓好城市路网建设,继续完善给排水、燃气、公交、环卫、园林绿化等公用设施,同时加强城市管理,整治好“城中村”现象,通过理顺城管体制、改革公用事业、加强制度建设等措施,加快形成现代化的城市管理体系,营造净化、美化、亮化、依法管理的城市环境。加强城市安全饮水工程的规划建设,在保护治理好现有水源的同时,抓紧开辟新的清洁水源,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解决城市居民的安全饮水问题;高标准建设沿江风光带,力争到2010年,河东部分全面完成,河西一桥至三桥段基本完成;抓好城市二环线和湘江五桥建设,在全面完成好东二环线建设的基础上,加快西二环和南二环的建设进程,力争到2010年全线基本贯

21、通;抓好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利用建设湘江生态经济带的良好契机,完成河东大堤防洪闭合圈的建设;继续抓好城市中心区建设,争取建成区面积达到6.7平方公里;大力推进城市天然气利用工程建设,不断扩大用户规模;加快三大桥至窑湾3平方公里河西旧城区的改造步伐,切实抓好民主路、人民路、沿江路、平政路、煕春路、大湖南路等旧城道路的提质改造,力争完成道路两旁100万平方米左右旧城建筑的改造开发,同时抓好河西地区下水管网规划建设;大力推进昭山风景区建设,切实抓好风景区历史文物保护、昭山八景恢复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升好板塘大道和昭山大道,抓好霞光东路、丝绸南路、富洲路、南岭路、高标路、月华路、福星路、海棠路等城

22、市道路建设,打通所有通江道路;进一步抓好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增设公交线路,加强公交客运设施建设,认真搞好城市轻轨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快建设国家园林城市,重点抓好园林绿地建设工程、仰天湖防洪排渍综合治理、和平公园扩建、雨湖公园和菊花塘公园改建等生态项目和河东污水处理厂、河西垃圾处理场、竹埠港化工区综合治理等环境治理工程,认真抓好城乡结合部绿化及改造工程,搞好现有城市道路的绿化提质。加快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科学规划建设好消防站、垃圾收集站、公共厕所等公益设施,进一步完善卫生基础设施,整顿好马路市场,切实加强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健康教育、市容环境卫生、环境保护、公共场所及生活饮水卫生、食品卫生、传染病防治、

23、病媒生物防制、社区和单位卫生、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卫生等十项工作。积极建设全国宜居城市,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基本居住功能,在稳步推进高档住宅开发建设的同时,加快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开发建设,建设好小区配套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同时加强社区建设,完善住宅小区服务功能和运动功能,满足城市各阶层居民的住房需求。努力建设文化型城市,切实做好伟人故里和名人故里文章,着力开发建设一批生态环保型纪念性景观项目,凸现伟人故里、红色文化、滨江风光、现代城市的特色,同时加强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开发,办好重大文化活动,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丰富和提升城市文化内涵。5、加快推进市域次中心城市建设作为市域次中心城

24、市的韶山市城、湘潭县城和湘乡市城应按照本地城市发展规划的要求,切实抓好城镇道路、给排水、供气、供电、通信、园林绿化和污染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公共服务功能,大力推动县城扩容提质。韶山应以生态旅游城市为定位,坚持东城西景的布局原则,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加快建设成为中国最佳红色旅游基地和具有较强的旅游、度假、休闲、娱乐、居住功能的城区,并利用伟人故里优势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大力推进“五个示范工程”建设,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湘潭县城应重点沿天易公路向东建设好天易生态工业园,加快与株洲对接,主动承接中心城区的产业辐射,不断增强聚集经济和人口能力。湘乡应坚持“南拓北进”的城市发展战略,在

25、抓好旧城改造的同时,重点抓好东山新城建设和红仑园区建设。到2010年,韶山市城、湘潭县城和湘乡市城的城区人口分别达到5万人、15万人和20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分别达到4平方公里、16平方公里和20平方公里。各县城要立足于本地产业发展基础,充分利用其特色资源优势,以城镇和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体,加快产业承接和配套,积极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主导产业,为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提供产业支持。6、 积极推进重点中心镇建设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和谐发展”的原则,坚持“规划建镇、产业立镇、特色兴镇”的发展思路,根据区位特点、资源优势、产业格局等因素,分层次、有重点发展小城镇,突出抓好清溪

26、、易俗河、棋梓、楠竹山、花石、青山桥、中路铺、石潭、壶天、鹤岭、虞塘、月山、潭市、易家湾等14个重点中心镇建设,其中优先发展清溪、易俗河、棋梓、楠竹山四个国家级重点中心镇。进一步健全管理体制,科学制定小城镇发展规划,切实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到2010年,每个重点中心镇建设好一个垃圾处理场、一个洁净水供应厂和一条高标准的城镇主干道;切实抓好配套工程建设,着力抓好敬老院、卫生院、学校、农科教中心、汽车站等社会事业配套工程建设,并建设好一个连锁超市,增强城镇综合功能。同时大力引进工矿、商贸企业,努力培植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以产业扩张提升经济实力,增强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逐

27、步扩大中心镇的人口规模。通过抓好重点中心镇的建设,带动一般建制镇和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2.3 项目区域交通运输现状2008年湘潭市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3亿元,其中交通重点工程建设完成投资6.23亿元。高速公路建设稳步推进。今年在建高速公路两条,其中潭韶高速公路已全线通车;潭衡西线高速公路也在有条不紊的建设中。干线公路建设全面启动。韶茶线云湖桥-乌石段20.8公里已建成通车;灰虞线于12月底全线动工;其余四条干线公路现已完成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和评审。农村公路建设均衡发展。全市完成农村公路建设1159公里,其中通畅工程1036公里,县乡公路改造123公里,新增畅通村282个。全年货物周转

28、量43亿吨公里,增长53%;旅客周转量15亿人公里,增长6%。近年来湘潭市客货运输量详见表2-2;湘潭市04-06年货物运周转量详见表2-3。表2-2:近年来湘潭市客货运输量单 位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货运量万吨281030373518386740924632.0 其中:铁路万吨534585614713795623.0 公路万吨196120882664293030823622.0 水运万吨315364239224215378.0 客运量万人269127872855299732783482.0 其中:铁路万人141133144156178148.0 公路万人

29、254726542711284031003334.0 水运万人3表2-3:湘潭市04-06年货物运周转量货运量(万吨)货运量(万吨)货运量(万吨)年份200420052006全市38674091.754631公路运输29303082.193621.61铁路713795623水上运输224214.56387.32货物周转量(万吨公里)货物周转量(万吨公里)货物周转量(万吨公里)年份200420052006全市148729171886242520.3公路运输125615116579170906.5铁路水上运输231145530671613.791、项目区域对外交通运输现状(1)、公路运输公路交通是

30、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是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先行官,对搞活流通、繁荣市场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截至2008年底,湖南省公路里程共计184568.23千米,其中高速公路和一级至四级公路共计118716.64千米;等级外公路共计65851.59 千米。近几年湖南省公路里程详见表2-4。截至2008年底,湘潭市公路里程总计6873.63千米,湘潭市公路线路里程详见表2-5。湘潭市公路主要指标详见表2-6。湘潭是公路客货运输量在客货运输重量中的比重及趋势图见表2-7和图三。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湘潭市公路运输无论是在总量上还是比重上,呈现上升趋势。表2-4:2008年湖南省公路线路里程单位:千米指标20

31、00200620072008公路线路里程60848171847.9175415184568 有铺装路面(高级)-44776.9776239.9997471 未铺装路面(中低无)-115280.188220.4177114 等级公路3338062418.8991452.97118717 高速4491403.4321764.382001 一级239603.929626.4660 二级37615781.785941.736089 等外路2746810942985116.6565852表2-5:2008年湘潭市主要公路线路里程单位:千米主要公路里程里程总计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湘潭市

32、6873.63154.220.1246.063.63303.05表2-6:湘潭市市主要公路通车里程及密度项目单位2004年2006年2007年2008年通车里程公里2725.42694.82457.43711.1土地面积平方公里5015.05015.05015.05015.0总人口万人282.8291.6292.7294.0每百平方公里里程公里54.3 53.7 4974每万人拥有里程公里9.6 9.2 8.4 12.6 表2-7:湘潭是公路客货运输量在客货运输重量中的比重单 位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货运量万吨28103037351838674092463

33、2公路运输量万吨196120882664293030823622比重(%)70%69%76%76%75%78%图三:湘潭是公路客货运输量在客货运输重量中的比重趋势图(2)、铁路运输铁路货运量总量和铁路货运量在湘潭市货运总量中所占比重。铁路客运量和铁路客运量在湘潭市客运量中所占比重。表2-8:铁路货运量在湘潭市货运总量中所占比重单 位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货运量总量万吨281030373518386740924632其中:铁路万吨534585614713795623铁路运输量占货运量比重%19.0 19.3 17.5 18.4 19.4 13.4 客运量万人

34、269127872855299732783482其中:铁路万人141133144156178148铁路客运输量占客运总量比重%5.2 4.8 5.0 5.2 5.4 4.3 近年来铁路货运量在湘潭市货运量总量中所占比重趋势图,其中横轴表示年份,从2001年开始。从图中可以看出,铁路货运量在湘潭市货运量总量中所占比重呈现下降趋势。图一:铁路货运量比重趋势图近年来湘潭市铁路客运量在客运量总量所占比重趋势,其中横轴表示年份,从2001年开始。图二:铁路客运量比重趋势图(3)、航道和港口码头基本情况表2-9:2004-2006年度航道和港口码头基本情况汇总项目2004年2005年2006年一、航道里程

35、(公里)260260.25260.25二、港口码头泊位港口个数(个)244码头长度(米)174915091509泊位数(个)535050三、港口吞吐量旅客吞吐量货物吞吐量(万吨)237.22333.75420.642、城市道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1)道路设施不足近年来,城市道路建设虽然投入大,但由于城市人口、用地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机动车数量迅速增长,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等因素,现在路网存在的问题仍相当突出。一是道路增长速度远远不能满足交通增长要求。二是湘潭市与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相比,各项指标均偏低,这说明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供给不足,城市道路基础设施远远不够。(2)道路网络空间结

36、构不完善由于多种原因,道路路幅宽度未按规划宽度实施,许多道路路幅宽度不一致,构成交通“瓶颈”。另由于市区为河流及铁路分割,道路过河、过铁路受阻,交通流须绕道而行,部分干道交通增加,造成阻塞。(3)尚未形成有效的快速干道交通体系城内交通未能有效地快速疏解干道,建成的环线又由于交叉口过多和大量沿线用地开发的影响,使其难以有效承担快速、长距离的联系功能。(4)支路不完善在本已不完善的主次干道格局里,支路建设缺口更大,标准很低,路况特差,机动车难以通行。湘潭市现有支路的主要特点就是:少、弯、窄、堵。这些支路很难承担起有效的交通任务,使道路网效率进一步降低。(5)交通管理水平仍较落后,市民交通意识仍然较

37、差道路功能混乱,建设与使用都未能有效把握其标准。道路标志、交通信号设施等设置不完整,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遵守交通规则意识差,摊担、停车乱占道路现象严重。随着城市机动车交通的快速发展,道路供求矛盾将会加剧。因此,道路网络需要在数量和空间结构上进一步加强和完善。2.4 项目区域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009年湘潭市颁布了湘潭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该规划包括一个城市大综合交通发展体系框架和湘潭市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城市道路网络、城市公共交通、静态交通等四大专项规划。其中综合交通体系框架的规划范围涵盖湘潭市市域,总用地面积5015平方公里,总人口预测340万人;四大专项交通规划的规划重点范围为湘潭市中心城

38、区,总用地220平方公里,总人口预测110万人。1、对外交通布局湘潭市将建立以常规公交为主体,以轨道交通为骨架的城市公交体系;将形成由京珠高速西线、京珠高速、上瑞高速及上瑞高速南线组成的高速公路环。湘潭市的对外通道将增至34条以上:湘潭至长沙、株洲有16车道(2条高速+2条快速)以上;至衡阳、娄底有12车道(2条高速+1条一级)以上;至常德、益阳:6车道(1条高速+1条二级)以上。到2020年,长株潭核心区将形成“五纵五横四环”的快速路网:“五纵”即长潭西线、沿江风光带湘江西岸道路、芙蓉大道、京港澳高速(核心区段)、长株高速;“五横”即现浏花高速(核心区段),现南二环西延伸机场高速、沪昆高速(

39、核心区段)、株洲、湘潭快速环路北连接线、南连接线,“四环” 即长沙二环、三环快速环路、株洲快速环路、湘潭快速环路。2、城市道路网络建成以快速路为骨干、布局合理、功能明确的城市道路网络。构成内外两环加放射线道路的快速路系统。3、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以地面公共交通为主体,快速大容量轨道交通为骨干,出租汽车为辅的多方位、优势互补的公共客运交通体系。在客流量大的地段规划公交专用车道或公交专用道路。4、静态交通设施配建停车场建设应严格按湘潭市有关规定执行,并且禁止将配建的停车用地改作其它用途。第3章 湘潭市交通量分析3.1 湘潭市运输系统概况随着湘潭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发展,湘潭交通运输也在快速发展。目前,已

40、拥有湘潭火车站、湘潭汽车站、航运码头等现代化站场。铁路运输湘黔铁路穿区而过;公路运输有107国道、302国道穿越城市,辅助公路四通八达;水上运输有湘江及其支流流经全市,联接国内的主要内河航运港;距黄花机场仅30余分钟路程,由此可知,湘潭的铁路、公路、航运等主体交通网络已初具规模,有较好的条件和发展前景表3-1:湘潭市运输方式对比(2001-2006年)单 位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四、交通运输货运量万吨281030373518386740924632.0 其中:铁路万吨534585614713795623.0 公路万吨19612088266429303082

41、3622.0 水运万吨315364239224215378.0 客运量万人269127872855299732783482.0 其中:铁路万人141133144156178148.0 公路万人254726542711284031003334.0 水运万人3从表中可以看出在这三种运输方式中,是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次之,水运第三。湘潭市三种运输方式相互配合、相互调整,给湘潭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但客、货运输量数据表明,公路运输所占的比重不仅占主导地位,而且根据分析呈上升趋势,其发展速度也较快。以运输方式的作用而言,如果说铁路和水运是对外的运输线,那么公路不仅是其它运输方式的集散线,也是其它运输方

42、式不可代替的点到点的直达运输线。湘潭道路交通建设对湘潭市的经济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3.2 机动车保有量、货运量及其预测1、机动车保有量、货运量近年来,湘潭市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迅速。其中,截至2008年底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362957辆,比2004年增加了102339辆。具体情况见表3-2。表3-2:湘潭市机动车保有量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2008合计(辆)260618290565276746305279.85362957汽车(辆)3471540117439846155798274电车(辆)摩托车(辆)203749216709232117243722.85258017拖拉机(辆)

43、447362366666农用运输车(辆)875213439挂车(辆)497490其它类型(辆)128551555表3-3:湘潭市货运量及货物周转量货运量(万吨)货运量(万吨)货运量(万吨)货物周转量(万吨公里)货物周转量(万吨公里)货物周转量(万吨公里)年份200420052006200420052006全市38674091.754631148729171886242520.32、机动性保有量和货运量预测湘潭市市机动车保有量和货运量预测模型系以湘潭市历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经回归分析,求得最满意的趋势预测模型,然后在回归模型基础上进行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及其建模过程见表3-4至表3-7。表3-4

44、:湘潭市机动车保有量预测模型及建模过程表预测年限2009年-2020年项目预测模型拟合曲线:直线y=233415+21939xR2=0.9041预测对象机动车保有量机动车保有量表3-5:湘潭市机动车保有量趋势型预测年份 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20机动车保有量(辆)386988408927430866452805474744496683518622628317表3-6:湘潭市货运量预测模型 预测年限2009年2020年项目预测模型拟合曲线:直线y=3177+523xR2=0.9736预测对象货运量货运量表3-7:湘潭市市货运量预测项目 年份 20092010

45、201120122013201420152020货运量(万吨)6315683873617884840789309453120683、交通流量预测交通预测采用四阶段法,即根据交通调查所获得的项目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资料和OD调查资料,在分析该地区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的基础上,预测其社会发展,并定性分析本项目对项目影响区交通发生的作用,预测未来各小区的交通出行产生、吸引量,然后进行交通出行和分布预测,得到未来特征年的出行分布,通过交通量分配获得交通量预测结果。(1)、交通小区的划分交通小区基本按照湘潭行政人口管理区划(街道办事处)划分,市中心实行细分化。(2)、交通流量预测交通出行发生及

46、生成量预测根据前面工作再利用基年OD表中各交通小区的产生、吸引量,可依下式计算出各交通小区未来年份的产生、吸引交通量。 Pi=Pi。(1+Ri) Ai=Ai。(1+Ri)式中:Pi第i小区第n年交通产生量 Ri第i小区交通增长率 Pi。第i小区基年交通吸引量 Ai第i小区第n年交通吸引量 Ai。第i小区基年交通吸引量其预测流程如图3-1所示图3-1:机动车出行生成量预测流程各车种流进、出交通现状出行生成模型将来社会经济结构的增长率各车种机动车所有台数将来各车种流进、出交通量将来各车种机动车出行生成量调查对象地域的机动车出行数 交通分布预测常用交通分布量预测模型有增长率法、重力模型法、机会模型法

47、以及熵模型法等。由于本项目受时间、人力、财力限制以及本项目的特殊性,采用重力模型、机会模型等方法预测出来的未来的出行分布结果必然不理想,不宜选用。虽然增长系数存在着诸如不能反映交通阻塞变化等缺点,也有简单实用的优点。因此本报告采用弗雷特(FRATAR)法计算未来特征OD表。弗雷特法计算公式如下: 1 Pi Aj Tij1=TijFiFj + 2 n n TijEj TijFi j=1 i=1式中,Ti未来年份i区与j区间的交通量分布;Ti基年i区与j区间的交通量分布;Fii区交通量产生增长倍数;Eij区交通量吸引增长倍数;n交通小区数。按照上式计算的未来i区与j区之间的交通量,一般不满足交通产

48、生量约束和吸引量约束,即: n nPi=Aj=QI=1 j=1其中:Q项目所在地区未来交通总生成量。因此,必须进行迭代收敛计算,迭代步骤如下: n n Tij(m) T ij(m) i=1 i=1E i(m-1)= F ij(m-1)= Ai Pj 分布交通量的预测方法流程如图3-2所示。交通量分配在预测未来特征年份的交通出行OD表后,根据建立的交通量速度模型、路径费用模型及路网分配方案,将未来的区间交通量分配到项目所在地区的未来路网上,从而计算出本项目和其它道路上的交通量,本报告采用容量限制分配法,其工作流程如图3-3所示。图3-2:分布交通量的预测流程增长系数现状机动车表FRATER计算现

49、状机动车表图3-3:交通量分配流程将各特征年的OD表依次分配到拟订的各方案网中,并考虑部分路段交通出行限制措施后,即可得到各路段交通流量。本项目特征年交通流预测情况如下:表3-8:建设项目交通流预测表单位:pcu/d年份200920102015202020252030行车密度34483785592088681263117039增长率9.77%9.36%8.42%7.33%6.17%第4章 建设地点与建设条件4.1 建设地点大湖路作为湘潭市雨湖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北起韶山路,南至湘江边十六总航运码头,全长1307米,位于湘潭市河西老城区,南北向介于韶山路与沿江路之间,东西向位于解放路和南盘岭路

50、之间,是片区内路网的重要组成部门本项目(大湖南路)为大湖路的一部分,北起人民路,南至沿江路,全长207米。4.2 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湘潭市境内地势总趋势为北、西、南三面较高,向东北部倾斜,中东部相对平坦。境内东部为岗地平原,总面积2552.7平方千米。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平原、水面俱全。在全部土地面积中,山地607.76平方千米,占12.12%;丘陵965.14平方千米,占19.12%;岗地1607.39平方千米,占32.05%;平原1406.81平方千米,占28.05%;水面427.59平方千米占8.53%。2、地质湘潭市为IV江南丘陵过湿区,该道路处于湘江河流II级阶地。表

51、层为杂填土,场地内地层主要为人工填土层、第四系湖积层、第四系冲积层、第四系晚更新统冲积层,各地层的野外特征按从上至下顺序分述如下:人工填土1:褐黄、褐灰色,主要由粘性土、圆砾、碎石等组成,圆砾、碎石含量1040%,未完成自重固结,呈松散状态,层厚0.312.5m。未完成自重固结,抗剪性能差,未经处理不能作为道路路基及管道基础持力层,在填土厚度较大的地段可考虑采用挤密砂桩或强夯法进行处理,在填土厚度较少的地段可直接挖除。第四系湖积淤泥2:褐灰色,略有臭味,含有机质、饱和、流塑,层厚1.44.6m。呈流塑状态,埋深较大,抗剪性能差,应采取适宜措施进行地基处理。第四系冲积粉质粘土3:褐黄色,稍湿、硬

52、塑坚硬,稍有光泽,摇振无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层厚2.86m。可直接作为道路路基和管道基础持力层。第四系晚更新统冲积层粉质粘土4:红褐、褐黄色、灰白色,具网纹结构,含隐裂隙,稍湿,硬塑坚硬,稍有光泽,摇振无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揭露厚度0.510m。可直接作为道路路基和管道基础持力层。含圆砾粉质粘土5:褐红,褐黄等色,含薄层粘土,不均匀含圆砾1040%,稍湿,硬塑坚硬,稍有光泽,摇振无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揭露厚度0.510m。可直接作为道路路基和管道基础持力层。中粗砂6:褐黄色,石英质,混粘性土1020%,很湿饱和、中密,揭露厚度2.320.3m。可直接作为道路路基和管道基础持力层。圆

53、砾7:褐黄色,石英质,一般粒径0.31.2cm,混粘性土1020%,很湿饱和、中密密实,揭露厚度2.7225m。可直接作为道路路基和管道基础持力层。3、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人工填土及第四系粘性土层的上层滞水和赋存于中粗砂及圆砾中的潜水。场地内地下水水质对砼结构不具腐蚀性,对钢筋砼中的钢筋不具腐蚀性。4、气候、气象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大陆性较强,特别是春温多变,夏热秋旱,冬季寒冷,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季节分布不均。湘潭市区年平均气温为16.1-17.4度,月均气温七月最高,历年均气温29.4度,元月最低为4度。极端最高气温为40.2度,最低气温为-1

54、0.1度.年平均降水量为1200-1450mm,全年降水量在4至6月最集中,占全年降雨量的45%。全年无霜期为270天,常年主导风向NNW,频率18%,年均风速为2.4m/s,最大风速为20m/s,静风频率为21%。5、自然灾害区内主要自然灾害有冰冻、寒潮、洪涝、干旱等。6、地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地震局颁布的湖南地震烈度区划图,路线所在地区地震烈度小于VI。根据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沿线构造物均不作抗震设计。4.3 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1、沿线筑路材料本项目附近砂石料丰富,湘潭周边各采石场所产石材石质较好,储量大,主要满足路面、挡土墙、护坡等用石料,交通方便,汽车

55、、船舶运输十分畅通;小桥涵、边沟用石及砂砾石沿线可就近购买,品种齐、产量大、质量好,可满足路面基层、垫层等项目的需要;项目建设临湘江,补给丰富,长年有水,可作为工程用水,完全能满足施工需要。市周边有石灰生产厂家,储量丰富,质地优良,灰膏率高,灰质纯白,凝聚力强,运距较近,可满足工程的需要。钢材来源于铁路运输和水运;木材可在当地采购;水泥可从本市进行采购,运输方便;沥青采用进口改性石油沥青,可定点采购。2、运输条件项目所在地区路网发达,大部分材料可从周边现有道路运输直达现场,交通极其方便。3、工程用水用电本项目区域内水系较发达,工程用水便利。沿线电力资源丰富,工程用电可与当地电力部门协商解决。4

56、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湘潭市大湖南路路基以挖方为主。基层,面层所需沙软石采用室内河西各砂石场,平均运距为5千米,运输方式采用自卸汽车运输。雨湖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302、107国道在此交汇,湘黔铁路穿区而过,湘江航道知道洞庭湖、长江。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汽车西站、航运码头都位于区内,距黄花机场仅30余分钟路程,水陆交通极其方便。第5章 建设规模与建设标准5.1 建设标准论证1、道路等级湘潭市大湖南路建设项目属城市I级次干道,按规划确定该道路路幅宽度为40m,设计车速40km/h。2、车道数的确定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湘潭市大湖南路远景设计年2025年的平均流量为12631pcu/d。确定路段通行能力

57、采用建设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GJJ37-90)的方法,方法计算公式为单条机动车道设计通行能力其中,N0为车道可能通行能力,其值由路段车速来确定:表5-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建议的一条车道理论通行能力行车速度(km/h)50403020可能通行能力(pcu/h)1690164015501380为自行车影响修正系数,分有无分隔带(墩)及自行车道交通负荷的大小情况考虑。有机非隔离带时修正系数为1,无机非隔离带时修正系数取0.8。为车道宽度影响系数,C为交叉口影响修正系数,取决于交叉口控制方式及交叉口间距。修正系数由下式计算:式中,S交叉口间距(m);C0交叉口有效通行时间比。车道修正系数可以根据车道利用系数确定。根据国内研究结果,可采用表5-2所示的修正系数。表5-2:车道修正系数采用值车道数1234车道修正系数n11.812.603.20为机动车通行能力的道路分类系数。见下表5-3。表5-3:机动车道的道路分类系数道路分类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0.750.800.850.90根据本项目的情况,经计算后确定当设计速度为40km/h时,双向6车道、6车道高峰小时通行能力分别为2108pcu/h、3214pcu/h。而湘潭市大湖南路设计年限交通量为17039pcu/d。根据湘潭市过江大桥行车饱和度和高峰小时系数,结合考虑过去研究成果,决定选用高峰小时系数为11%即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