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安源区农村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17页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0448439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118 大小:674.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西省安源区农村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17页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江西省安源区农村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17页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江西省安源区农村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17页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资源描述:

《江西省安源区农村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17页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安源区农村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17页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1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知识水坝(豆丁网pologoogle)倾心为您整理(双击删除)第一章 概述一、项目背景1项目名称:江西省安源区农村道路建设工程2建设单位:市安源区投资有限公司二、研究过程、范围及内容(一)研究过程根据市安源区农村道路建设工程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的要求,我公司组成了由总工及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的项目组,会同有关部门的领导及专家对初步拟定的路线走向、路线主要控制点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现场勘察。对影响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经济结构、生产布局,交通发展状况及未来的发展规划,相关公路的路况及历年交通量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对沿线的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地形、地貌、筑路材料、重要的设施等情况进行了详

2、细了解。根据交通部颁布的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和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与参数,并参照交通部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和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及有关文件、规范的要求进行工作,结合本项目的特点,于2007年10月底完成了工可报告初稿,并向安源区政府进行了汇报,取得了业主单位的初步认可意见。而后通过对资料的进一步整理、修改、完善,于2007年11月完成本报告。(二)研究范围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包括市安源区农村道路建设工程(城区市郊中环西路汪公潭至水口立交桥、安源红色旅游公路、安源至五陂下、潘矿至王家源、浒泉至楠木)、桥涵工程及道路排水和相应的道路交叉口

3、以及道路绿化美化工程等。(三)研究内容本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市安源区农村道路建设工程建设必要性、需求分析、建设规模和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建设条件、建设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投资估算、经济评价及结论和建议等。三、主要研究结论(一)建设理由1发展地方经济的需要市是江西省的西大门,区域经济比较发达,西部相邻的长珠潭城市群已成湖南省的经济中心,东部的新宜萍城市带也是江西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以南昌为中心和以长沙为中心的两个经济圈的交叉地带,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生产要素、科技、信息、文化等的自由流动,可以使市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省内省外多种资源发展经济。安源区位于江西省市中部,距省会南昌2

4、80公里,距长沙150公里。东临芦溪县,南与湘东区、芦溪县交界,西靠湘东区,北与上栗相连。总面积221.7平方公里。“319”国道纵穿南北,320国道东西横贯全境,沪瑞高速公路从安源区北部绕曲而过,公路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境辖6个街道、4个镇,67个居委会,53个村委会,人口3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11.1万,占人口比例28.83,人口密度1736人平方公里,为全省人口高密度县、区之一。项目建设所在地覆盖整个安源区农村地区、安源红色旅游区、五陂下生态园区、高坑镇工业园区和略下、井冲、跃进、五陂、长潭五个千亩绿色环保无公害蔬菜区,与市城区连成一片。拟建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改善项目影响区的交通

5、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来投资,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2改善安源区农村道路,促进安源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安源区是市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几年来安源区为了完善农村交通设施,先后累计投入了1800余万元,建设了百余公里的农村道路网,改善了农村道路状况。但是,随着安源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安源区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现有的安源区农村道路状况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例如从安源镇至王家源、五陂镇、白源街都要绕道10余公里经城区到达,又例如长潭至湘东区由于缺乏桥梁,到现在为止仍然靠木船摆渡通行,诸如此类的现象还很多。由于农村道路网远远不能满足安源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制约了安源区农村经济的发展

6、,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于促进安源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安源区农村的出行条件、提高安源区农村村民的生活质量,使安源区农村城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3改善行车条件,消除安全隐患的需要安源区农村现有的一部分农村道路为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主要通道,混合交通量很大,每天都有近万人从此路段经过,道路拥挤。特别是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时段,摩托车、自行车、行人更是占据了大半幅的路面,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该项目中的城郊的中环西路汪公潭至水口立交桥建成,将分开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车流,渠化交通,大大改善目前的这种状况,消除安全隐患,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方便居民的生产生活。4促进和发展旅游业的需要安源,一个位于

7、湘赣交界西部的山村,是一方神奇而火红的热土。中国近代工业的文明之火和中国革命的燎源之火,奇迹般地在这里最早燃起。中国工运的薪火,经安源工人的传递,燃遍大江南北。安源,因中国近代工业的大企业汉冶萍公司的煤矿而闻名于世;安源,因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党的一大批杰出领袖们领导的风起云涌、波澜壮阔十年之久的工人运动而名震天下;安源毛泽东同志第一次在这里实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高擎起第一面中国工农革命军大旗的秋收起义而令人敬仰;安源,更因它昭示着中国工人运动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制胜道路,而成为中国工运的一面旗帜。1922年春,中国第一个产业工人党支部就诞生在安源。同年5月成立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同年9月爆

8、发的有13000多安源路矿工人参加的大罢工,如晴天惊雷,以“绝无仅有”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振奋着全国的工人们。中国革命史上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工人经济组织安源路矿工人消费使用社、第一支少年儿童组织安源儿童团等许多个党史上的“之最”,无不留下了光彩照人的华章。这里曾是全国第一次工运低潮中巍然独存的“小莫斯科”;这里曾是党保护、培养和输送一大批优秀干部的大本营;这里曾派出许多优秀工人奔赴湖南等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如火如荼的农民运动;这里曾开展了我们最早的政权组织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的探索和尝试;这里曾是有力支援和保障井冈山革命斗争物质、情报等需要的重要交通中转站。安源,中国近代工业的黑色文明、中国革命的

9、红色文明、满目青山的绿色文明,交相辉映,闪烁着永恒的光芒。红色的安源、神圣的安源,将因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秋收起义的策源地、中国少年先锋队先驱安源儿童团的诞生地、中国近代产业的重要聚集地,成为江西红色革命的成功序曲、开篇之作,永远彪炳青史。该项目的建成,将为旅游业提供更好的交通保障与服务,为打造“红色安源”精口旅游线路注入有利资源。(二)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标准1本项目的建设规模市安源区农村道路建设工程共计5条道路、路线全长约39964米,1座中型桥梁,23座路涵,6处平面交叉路口,各段道路规划如下:序号道路名称长度(m)路面红线宽(m)行车道宽(m)路肩(m)路面结构(m)备注1市郊中环西路

10、汪公潭至水口立交桥37003021沥青混凝土人行道宽4.5m2安源红色旅游公路1218715121.5混凝土3安源至五陂下90527.560.75混凝土4潘矿至王家源50121291.5混凝土5浒泉至楠木100135.54.50.5混凝土合计39964建设规模包括:道路工程、桥涵工程、道路排水、交通安全设施、道路绿化等工程。2本项目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为:(1)道路等级:城市干路二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2)城市干道设计时速40km/h;公路二级设计时速40km/h;公路四级设计时速20km/h。(3)路面结构类型:沥青混凝土、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20年;(4)路面桥涵构造物设计荷载

11、:公路二级;(5)设计洪水频率:1/50;(6)道路排水:排水体制采用道路两侧水沟排水制,雨水设计重现期一年;(7)绿化:在车行道两侧实行绿化植树木。(三)主要建设方案路基最小填土高度在满足路基设计洪水频率以及路基本身需要的稳定条件下,结合地形、地质、地下水及城市开发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成如下:机动车道路面结构:1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厚度5厘米C30水泥混凝土面层,厚22厘米6%水泥稳定石渣灰,厚20厘米级配碎石,厚20厘米结构总厚度67厘米2水泥路面(四级公路见建设方案)C30水泥混凝土面层,厚22厘米6%水泥稳定石渣灰,厚20厘米级配碎石,厚20厘米结构总厚度

12、62厘米3人行道结构为水泥混凝土彩色人行道板60305厘米1:3水泥砂浆卧底,厚2厘米C15混凝土垫层厚度为10厘米结构总厚度17厘米道路排水体系采用道路两侧水沟排水雨。(四)建设工程内容市安源区农村道路建设工程量表序号工程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道路土石方工程1挖土石方万m3108.37 2土石填方万m368.63 二路基工程1路基m2473500.00 三路面工程1车行道m2365700.00 2沥青混凝土路面m277700.00 3人行道m233300.00 4人行道侧石m7400.00 路肩m272000.00 四排水工程1排水管DN800m3700.00 2排水管DN600m 3700.0

13、0 3道路排水沟工程m75700.00 五涵洞工程1DN1000涵洞m576.00 六护坡工程1护坡工程m219426.30 七挡土墙工程1挡土墙工程m346220.00 八道路绿化1道路植树棵26465.00 九平面交叉1交叉处9.00 十征地亩830.17 1购山地亩432.86 2购林地亩314.29 3购水塘亩83.02 十一拆迁工程m236280.00 1砖瓦结构民房m216510.00 2砖混结构民房m210884.00 3钢混结构民房m27256.00 4坟墓座126.00 十二拆迁补偿1拆迁补偿征地亩43.78 2青苗补偿亩75.15 3其它补偿(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式1、

14、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为16242.19万元。其中:土建工程10211.86万元,安装工程405.86万元,其它费用5624.47万元,其中基本预备费571.60万元,银行贷款利率726.80万元。2、资金筹措方式本项目建设资金来源银行贷款10000万元和建设单位自筹6242.19万元。 第二章 现状及发展一、研究区域概况(一)地理位置市位于江西省西部,地处东经11335,至11417,北纬2720-280之间,南北长116.39公里,东西宽68.84公里,总面积3827平方公里,市中心城区面积35平方公里,辖上栗、芦溪、莲花三县和安源、湘东两区及省级安源经济开发区。东邻宜春,南毗吉安,西接湖南

15、。北与本省宜春市及湖南省浏阳市相连。安源区位于江西省市中部,距省会南昌280公里,距长沙150公里。东临芦溪县,南与湘东区、芦溪县交界,西靠湘东区,北与上栗相连。总面积221.7平方公里。“319”国道纵穿南北,320国道东西横贯全境,沪瑞高速公路从安源区北部绕曲而过,公路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境辖6个街道、4个镇,67个居委会,53个村委会,人口3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11.1万,占人口比例28.83,人口密度1736人平方公里,为全省人口高密度县、区之一。(二)项目影响区域及划分市安源区农村道路建设工程,全长39964米,1座中型桥梁,23座路涵,6处平面交叉路口。根据区域自然行政划

16、分,以及项目建成后对各地区影响程度不同,把项目经济影响区划分为直接影响区5个,即安源镇、高坑镇、五陂镇、白源街道、郊区管委会,项目周边影响地区为间接影响区。项目影响区2006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见下表。2006年项目直接影响区主要经济指标表地区土地面积(km2)人口(万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农业总产值(亿元)安源镇高坑镇五陂镇白源街道郊区乡管委会资料来源:根据2006年市统计年鉴整理,表中的生产总值均为当年价二、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状况及发展(一)社会经济状况1市(1)概况市位于江西省西部,地处东经1l335至11417,之间,总面积3827平方公里,市中心城区面积35平方公

17、里三县和安源、湘东两区及江西经济开发区。北纬2720,280辖上栗、芦溪、莲花。截止2003年底,全市总人口180.02万,非农业人口52.48万,全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70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2,年平均降雨量1600毫米。全年日照时数约1600小时,无霜期270天。矿产资源丰富。全市耕地面积5,27万公顷,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铁、锰、铜、钼、钨、铝、石灰石、高岭土、花岗岩、矿泉水等36种,煤炭远景储量达8.52亿吨,铁矿储量6760万吨,各种非金属矿产资源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潜力。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5.4,植物物种1200余种。水资

18、源十分丰富,有袁水、萍水、草水、莲江五条河流,地表水径流量力26.46亿立方米年,水能源可开发量4万千瓦,地下水储量为4亿立方米。(2)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改革开发以来,市经济发展较快。“十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团结进取,圆满实现了市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十五”计划全面超额完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一个历史性跨越。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五年间,全市生产总值由99.56亿元增加到228.10亿元,年均增长1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7.28亿元增加到127.19亿元,年均增长49.1;

19、财政总收入由7.32亿元增加到23.79亿元,年均增长26.6;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14.34亿元增加到60.70亿元,年均增长32.3,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55。高新技术工业园累千完成基础设施投入60多亿元,引进企业165家,成为新型工业的重要载体。萍钢2005年的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成为我省第5个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萍矿形成多产业发展的格局。农业稳步发展,全市农业总产值由24.18亿元增加到40.39亿元,年均增长5.6。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值由3.65亿元增加到14。96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37。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由31.16亿元增加到70.7

20、1亿元,年均增长16.0。大型超市、连锁经营等新型商贸业迅速发展,消费品市场和各类服务业持续繁荣。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34.8亿元增加到66.1亿元,年均增长13.7。旅游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武功山荣获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称号,安源景区被列为全国百个红色经典景区之一。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各县区财政收入均突破亿元大关。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初步建立了国有资产管理监管机制。顺利完成了公路体制下放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向纵深推进。全面实施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和水利管理体制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县、乡财税管理体系逐

21、步理顺,基层发展活力增强。推进了市、县、乡机构改革,建立和完善了政务公开机制,全面实行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集中统一办理。协调推进了社会保障、科技教育、文化体制等领域的改革。积极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开放型经济取得新进展。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81亿美元,年均增长43.0;引进内资223.15亿元,年均增长115.3;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实现出口创汇6269万美元,年均增长37.5。城乡面貌发生较大变化。市中心城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62亿元,启动了安源新区、城西新区和玉湖新区的建设,建成了世纪广场、安源广场、金螺峰公园、文化路步行街等一批重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新增道路面积370万平方米,新增公共绿地

22、212.5公顷。中心城建成区面积由35平方公里扩大到52.7平方公里,人口由31.8万人增加到54.8万人,城市化率由39.18上升到48.12,2005年荣获省园林城市称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39.24亿元,沪昆高速段建成,319国道段改造全线竣工,乡村水泥(油)路改造完成2176.4公里,91的行政村实现了通水泥(油)路。“十五”期间,完成了82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小城镇建设不断推进,呈现产业发展、功能完善、体现特色、有序开发的态势,2005年,全市有29个乡镇进入了全省百强乡镇。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081元增加到8973元,年均增

23、长12.0;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435元增加到3922元,年均增长10.0。五年来新增城镇就业9万多人,7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其中困难群体(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8500名。五年来全市累计为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基本养老保险金81457万元,为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9818万元,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7563万元。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建立了城乡特困群体救助机制,为6.1万名城镇低保对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4635万元,为9.83万名各类受灾人员和农村特困户发放救助资金11105万元,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提高了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

24、率达70以上。五年为44个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投入扶贫资金8966万元,莲花县6000名库区、深山区群众实现移民搬迁。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1.08平方米和43.10平方米。环境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城区空气质量由2001年的劣三级提高到二级,出境水质量由2001年劣五类提高到二至三类标准。以城乡社区为载体的群众性精神文化生活活跃,居民教育文化旅游休闲消费年均增长13.5。2安源区(1)概况安源区位于江西省市中部,距省会南昌280公里,距长沙150公里。东临芦溪县,南与湘东区、芦溪县交界,西靠湘东区,北与上栗相连。总面积221.7平方公里。“319”国道纵穿南北,320国道东西横贯

25、全境,沪瑞高速公路从安源区北部绕曲而过,公路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境辖6个街道、4个镇,1个管委会,67个居委会,53个村委会,人口3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11.1万,占人口比例28.83,人口密度1736人平方公里,为全省人口高密度县、区之一。安源区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约占总面积50。东、西、南面多山,北部及中部多丘陵,萍水河发源于宜春境内,经上栗县赤山镇、彭高镇,流入安源区,自北向南流经湘东区,汇于湘江水系。此外,安源区境内还有安源河、白源河注入萍水河。安源区位于江西省西部,原为市城关区,成立于1971年3月,199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安源区。其地理位置优越,毗邻湖南省,历

26、史上有“吴楚咽喉、赣湘通衢”之称,浙赣铁路、沪瑞高速公路贯穿其中,319、320国道纵横境内。是红色革命圣地。1906年,安源工人积极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发动的萍浏醴起义,首开中国工人阶级大规模武装反抗的先河。在一代伟人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领导下,安源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主要爆发地。在中国革命史、党建史、工运史上记录着安源一系列开创性的重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在产业工人中最早的支部,全国人数最多、组织最严密的革命工会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全国第一次罢工高潮中绝无仅有的最成功范例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办的地方党校,共青团最大的和产业工人成份最多的地方组织,

27、毛泽东最早组织、领导和指挥军队,中共党史上最早举起工农革命军旗帜等均在此产生。20世纪20年代的安源被誉为“中国的莫斯科”、“无产阶级的大本营”,现在的安源成了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安源,是中国现代工业文明的摇篮。早在十九世纪末,安源就引进西方资金和先进技术采煤炼焦,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最早崛起的地区之一,后与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合并成立的汉冶萍公司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个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集团。这里,成立了中国工人阶级最早的经济实体股份合作制的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这里,发行了中国工人阶级最早的股票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股票。20世纪20年代的安源为中国民族工

28、业发展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革命先烈的鲜血把安源染成红色,盛开的杜鹃把安源映成红色。如今,安源儿女接过先辈的火把,用火热的激情,开创着红红火火的事业。改革开放以来,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安源人民抢抓机遇,奋力拼搏,以“义无反顾、团结奋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安源精神,谱写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篇章。2001年8月省委井冈山会议后,尤其是2003年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以来,安源区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目标,结合区情实际,确立了“三四五”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城区、城郊、安源品牌三大优势,突出抓好工业化、城市化、招商引资三个工作重点,创新干部教育管理四项机

29、制,加快高新园东区、武冠民营科技工业园、安源国家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努力将安源建设成产业结构最优、城乡环境最美、农民负担最轻、在全市财政总量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县区,力争2005年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全省十强县区行列。在上述工作思路的指导和推动下,安源区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从“地下”到“地面”,工业结构调整迈出实质性步伐百余年来,煤炭一直是安源的主导产业,“地下”资源一直是安源的优势。自2001年以来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安源“地下优势”不复存在,煤炭产业税收年减少3000万元。2001年,乘着全省解放思想教育活动的春风,区委、区政府果断调整工业发展方向,举全区之力兴建武冠民营科技工业园

30、及市高新园东区,谋求从“地下”向“地面”的战略转移。仅两年多时间,两个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近3亿元,吸引了大批高新技术企业落户。武冠工业园2003年园区工业产值突破2亿元,成为我国防水材料重要生产基地。高新园东区已完成“三通一平”4.5平方公里,现已落户的17家企业总投资30多亿元,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其中安源钢铁公司总投资23亿元,香港维新制漆有限公司在建成投资1.2亿元的制漆生产线后,计划再投资建设一个“维新”百亿园中园,使其成为亚洲最大的制漆业基地。全区镇街、管委会依托两个工业园的辐射积极兴办工业小区,鼓励煤矿业主投资兴办“地面企业”,使乡镇工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三

31、年来,已新上工业企业241家。“地面”工业的崛起使安源区迅速走出煤矿“关井压产”造成的困境,目前已形成冶金、化工、建材、医药、旅游客车、塑料、生态食品等七大新的支柱产业。从“旧城”到“新区”,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近年来,安源区积极策应市委、市政府关于扩大中心城区的规划,集中力量建设两个城市新区。位于城东的安源新区自2002年开始建设,现已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亿元,在6平方公里新区范围内,一幢幢具有浓郁欧式风格的楼房错落有致,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道路纵横交错,独具特色的世纪广场成了市民休闲、运动的乐园,昔日荒凉沉寂的小山丘如今正是一派花团锦簇、人丁兴旺的繁荣景象。城西新区于2003年初拉开建设序幕,投资

32、1亿元的“二桥二路”工程(长兴立交桥主桥、立交二桥、昭萍西路、老站西路)将于2004年10月竣工通车,不久的将来,一个现代化多功能的新城区将拔地而起。从“产量农业”到“效益农业”,农村发展闯出新路安源区人多地少,农业的出路在于提高效益,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为发展“效益农业”,近两年安源区着力建设两个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略下农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无公害蔬菜园、花木园、百果园、特种动物养殖园、亚热带植物园、宗教文化园、竹文化园、水上乐园等八大景区正在建设中。总投资1.88亿元,占地8.1平方公里的五陂基地是一个融生产、科研、观光、旅游、休闲、狩猎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目前正在分步实

33、施绿苑别墅区、休闲度假区、山林狩猎区、农业观光区、民俗文化区、花卉园区、健身娱乐区等七大功能区建设,预计到2007年建成赣湘边际最大的综合性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在两个基地带动下,各具规模的休闲农业园、观光农业生态村、花卉、果蔬、畜禽基地以及食品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2003年全区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值突破亿元大关,实现了由“产量农业”向“效益农业”的转变。从“被动”到“主动”,招商引资效果显著安源广大干群变被动等商为主动招商,以大开放大开发的决心、安商富商的诚心换取区外商家投资安源的信心,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3年引进内资15.8亿元,外资1598万美元。2004年18月份,引进

34、内资10亿元,外资万美元。招商引资连年攀升,引进了投资23亿元的安源钢铁、投资2亿元的青山特钢厂、分别投资1.5亿元的华源钢厂和高坑焦化厂、投资1.2亿元的维新制漆、分别投资1亿元的联达冶金、环宇塑料和施耐德橡胶、投资4500万元的旅游客车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安置,为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势后劲。从“红色”到“多色”,安源旅游炙手可热昔日的安源是革命的圣地,今天的安源成了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两年来,在突出红色这个主色调的同时,安源区充分挖掘绿色、古色旅游资源,大力开发建设安源历史文化区、五陂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区、横龙洞宗教文化区三大景区,大安源旅游格局正在逐渐形

35、成。围绕打好安源牌,多部反映安源辉煌历史、重现伟人风采的影视作品在安源开拍,“安源武功山”和“韶山安源井冈山”两条旅游专线正在建设中,安源将以革命圣地和旅游热地的形象向世人展示其五彩风姿。在实现经济腾飞的同时,全区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重大进步,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实现了新的跨越。2002年,建成了硬件设施全省一流的安源中学和区社会福利院。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130元、2934元,均列全省前列。近几年先后获得“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县区”、“全国亿万妇女健身活动优秀站点”、“全

36、国社区创建示范点”、“中国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典型县区”、“全省工业崛起突出贡献县区”、“全省外向型经济先进县区”、“全省计划生育红旗县区”、“全省绘画之乡、灯彩之乡”等众多荣誉称号。江西在崛起,安源在奋进,奋进中的安源热忱欢迎每一位宾客的到来。让我们与各方朋友一道,在安源这片红土地上昂首阔步,共同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2)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十五”时期,是安源区巩固成果,提高质量,构建特色,奋力迈向小康的重要时期。区委、区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全区人民抢抓国家新阶段积极财政政策和扶贫开发等一系列历史机遇,积极应对国家宏观调控,市

37、场环境变化和社会矛盾突出等各种困难,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区”之路,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近几年来,安源区不断加大了建设投资力度,2002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比2001年增长1.5倍,2003年投入资金达12.13亿元。这种大开放、大投入、大开发带来了安源经济社会的大发展,2003年全区GDP、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20.3%、36.9%、35.2%。2004年18月份,这三项主要经济指标分别以20%、50.6%、60.2%的高速度增长,经济建设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06年,全区完成地方生产总值76.94亿元,比上年增长16.4%,是2002年的2.3倍,年均增

38、长23.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1亿元,比上年增长28.9%,是2002年的7.9倍,年均增长68.1%;实现工业总产值67亿元,比上年增长26.2%,是2002年的1.8倍,年均增长16.3%;完成财政总上入5.33亿元,比上年增长23%,是2002年的3.9倍,年均增长40%;一般预算收入3.07亿元,比上年增长30.7%,是2002年的3.3倍,平均增长34.2%;完成工商税收4.38亿元,是2002年的3.9倍,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82.4%。镇待经济实力迅速壮大,全区11个镇街管委会财政收入均超千万元,平均达到4059万元,比2002年平均数777万元增加了4.2倍。白源街

39、、安源镇、青山镇、城郊管委会、五陂镇、高镇镇被评“全省农村经济发展百强乡镇”。在市政府对县区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中,我区连续四年蝉联了综合一等奖,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经济发展综合先进县区”和“全省工业发展先进县区”,经济综合实力跃居全省县区十强先列。四年来,始终坚持工业强区发展方略不动摇,以产业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了工业崛起步伐。从产业结构来看,打破了过去以煤炭、水泥为主的比较单一的经济结构,实现了“地下经济”向“地面经济”的成功转型,初步形成了以冶金、建材、机械、陶瓷、化工、煤炭、汽车(汽配)等为主的支柱产业。从工业发展平台来看,累计投入1.5亿元与市里合办建成面积达3.5

40、平方公里的高新工业园东区,建成了全省首家民营工业园武冠工业园。投资2000万元建设总规划面积3000亩的建筑环保陶瓷、农民创业基地,目前一期建设面积1000亩,已入园企业6家。抓好了一期规划500亩的高坑鸿远煤化工产业基地的建设,目前已引进5家企业。做好了安源红色旅游公路征地拆迁准备工作,以此为依托的新型工业片区将有序启动。从工业项目来看,四年来引进内资59亿元、外资9440万美元,新上工业项目140个,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80个、5000万元以上的16个。打造出了安源钢铁、武冠实业、焦化、杨梅岭建材、永顺实业、祥砾实业、博宏煤业、长安炉料、安源化工第一批骨干企业。从工业经济效益来看,2

41、006年,全区属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84家,比2002年增加了71家,其中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64家,比2002年增加了59家;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1.9亿元,比上年增长44.35%,是2002年的12.4倍,年均增长87.6%;销售收入29.9亿元,比上年增长48.9%,是2002年的9.1倍,年均增长73.7%;利税总额3.87亿元,比上年增长73.1%,是2002年的10.2倍,年均增长78.6%。按照“年年有变化”,五年大变样,十年城乡基本一体化”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抓好新农村建设这项热点工作,努力实现“一个推进、两个领先”,即: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力争农民收入水平、城乡一体化

42、水平在全省县我中处于领先地位。着力建设“三个基地”。一是把农村建设成城市优质农副产品的供应基地。大力推进“一村一品”,重点发展蔬菜瓜果、花卉苗木、中药材、家禽畜养,力争5年内全区特色种养产值超千万元的行政村达到70%以上。二是把农村建设成城市经济辐射扩张的承接基地。围绕城市市场,大力支持“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做大做强福林食品等畜禽产品加工企业,天丰工贸、绿海油脂等粮油加工企业,安源春蕾等农副产品流通企业,促进其产品上档次、经济上规模、效益上水平,力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每年带动农户1000户以上。发挥城郊优势,主动接受城市化、工业化的扩张辐射,大办兴办工业企业,着力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

43、不断提高农民的务工收入,力争2011年农民从二、三产业中获得的年人均纯收入提高到5000元,年均增长10%以上。三是把农村建设成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消费基地。鼓励有条件的村发展农家乐、度假村等特色产业,搞活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长。着力完善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大对农产品地环境污染查处力度,加强无公害蔬菜基地和产品的认证。完善动植物防疫检疫体系,推进乡镇动物防疫工作的规范化,杜绝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确保各项农业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坚决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全面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继续抓好农村安全饮水工作。

44、抓好村级卫生所达标建设,力争三年内全部达标。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重点进行实用技能培训,着力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每年培训农民2500人以上,实现转移就业2300人以上。围绕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畜禽养殖以及农副产品加工,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每年培训核心农户1500户以上。着力抓好新农村试点建设。逐步扩大试点总量和覆盖面,推进“百企带百村”工作,加强农村生态建设,拓宽农民致富渠道。今年五年整合6000万元以上的资金,用于新农村试点村建设,着力推进“七改三普及”,美化净化村容村貌,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省级试点村,促进新农村建设健康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坚持

45、把交通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争项目、下聚民力、大办交通、办大交通。大力推进了科技创新,提高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06年我区成功举办了省级“科普之冬”活动。巩固发展了“两基”教育成果,建设了软硬设施一流的安源学校,完成了一批学校危房改造。推进了文化事业建设,新建了安源区文化广播电视中心,开展“新安源新形象”等系列方场文艺演出,安源傩舞走出国门到韩国献艺。进一步强化了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卫生系统的改革和发展步伐,城镇医疗卫生和农村合作医疗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深入开展了计生优质服务,新建了安源区计生服务中心,200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5。实施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6

46、110万元,争取国债资金4150万元,治理受损公益事业项目32项,治理受损住宅5402户。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6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095元,比上年增加11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43元,比上年增加569元,“四五”、“五五”普法教育、国防建设、民主法制建设都得到了加强。此外,信访、统计、 民政、人事、审计、档案、物价、安监等事业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还不尽合理,三产业所占比率偏小,财政收入GDP 比重偏小,科技型、环保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较少;工业化程度不高,高新技术产业

47、发展缓慢,城镇一体化进程不够快,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够理想。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大,城镇人口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企业发展环境仍需改善。社会事业同形势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安全生产仍然形势严峻。这些问题有待今后加以解决。(二)安源区社会经济发展目标2007年是“十一五”规划承前启后的一年,也是我区巩固全省十强地位、打造中部一流城区的关键一年。根据区政府今年五年工作的目标和总体要求,2007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兴工强区这条主线,突出抓好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三个重点,着力加强项目建设,

48、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着力实施民生工程,提高群众幸福感,继续巩固和发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县区地位,加快把安源打造成中部一流城区。2007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8亿元,增长15%;财政总收入6.49亿元,增长21.9%,奋斗目标为6.8亿元,增长27.7%;一般预算收入4.03亿元,增长31.3%,奋斗目标4.29亿元,增长39.7%;属地规模工业增加值15亿元,增长26.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亿元,增长20%;引进内资11.2亿元、外资2200万美元,出口创汇1650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05元,增长10%;

49、农民人均纯收入5538元,增长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2以内。2007年我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三农”工作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发挥我区城区城郊优势,进一步推进“一村一品”特色经济区域发展,巩固和扩增种养基地建设,建立一批标准化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进一步推行“公司+市场+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扶持和发展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全面实施“

50、组组通”工程。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抓好石硖冲水库除险加固。继续抓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搞好村镇规划,进一步做好“五通”、“五改”,启动实施好农村沼气二期工程建设。回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启动基层文化站建设,继续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在加大力度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同时,积极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和增收领域,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切实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小城镇转移,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2抓好工业发展平台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我们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主攻方

51、向,形成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优强企业为龙头,以高成长性产业为支撑的工业发展新格局。在支持配合开发区继续建设好市高新技术工业园东区的基础上,全力实施新一轮工业发展平台建设。着力开发建设好高坑建筑环保陶瓷基地,力争2007年入园企业达10家以上。抓好红色旅游公路沿线高新技术工业带、320国道沿线工业带和319国道沿线工业带的规划建设工作。大力支持安源、高坑、白源、青山建设四个各具特色的工业强镇。重点抓好赣西选煤中心、高坑焦化二期、华油深蓝高坑油库、宏凯鞋业、绿宝陶瓷、天健陶瓷化工填料、科环环保、安发冶化环保、华山高科、金信能源、东润环保等一批新上新建工业项目。要加强项目协调和服务

52、工作,确保项目按计划实施,做到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竣工,尽快产生投资效益。切实扶优扶强,壮大优势企业。重点扶持安源钢铁、武冠实业、高坑焦化、杨梅岭建材、和令集团、永顺实业、祥砾实业、博宏煤业、长安炉料、安源化工等企业。3优化发展环境,努力增加资金投入招商引资和增加投资是我区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必然选择。而良好的发展环境是我区增强吸引力、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的保障。因此,必须优化发展环境、千方百计增加投入。一是要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着力打造环境第一品牌,树立安源新形象,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的竞争力。二是要以全新的思路抓好招商引资,实现

53、由招商引资各招商选资转变,大力引进创税能力强、拉动作用大的项目。三是要倾力抓好项目工作,要注重及时把握国家、衍投资政策和方向,用好用活政策争项目,加大跑项目争资金的力度,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落户我区。四是要大力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放宽投资领域,引导投资方向,激发民间的投资热情,更多地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我区经济建设。通过上述各种渠道,努力增加资金投入,保持我区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4围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抓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继续巩固全国科技先进县区地位。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全免学杂费,推进素质教育,抓好

54、中等职业教育建设,全面做好迎接国家“两基”检验各项准备工作。加强卫生防疫工作,抓好农村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对重大疾病(艾滋病、结核病等)的预防和控制。高度重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着重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保持红旗县区地位。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着力改善农村文化设施,加快基层文化站建设。加快社区建设,推进社区服务体系发展。着力实施“民生工程”,努力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尤其是特困家庭的住房困难,完成3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和100套廉租房建设。认真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支持关爱老人、残疾人等事业。扎实做好“五五”普法工作。进一步做好国防动员、兵役、双拥工作。加强资源管理、资源合理

55、利用、资源再利用、资源节约等工作,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实现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和水耗分别降低。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森林覆盖率继续提高,严格控制水污染物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只有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树立信心,狠抓落实,开拓进取,为完成全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三)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本项目社会经济发展预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和人口,预测到本项目建成通车后的15年即2023,基年为2005,预测方法,在对各指标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江西省国民经济和

56、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基本思路进行预测,预测模型见下表。国民经济预测模型表地区预测内容预测模型市工农业总产值GNY=157.39+23.2563T+1.4202T2国内生产总值GN=228.1+22.1024T+1.4315T2人口总数RK=180.2/(1+1.28962e-0.01202T)安源区工农业总产值GNY=67.58+5.33T+0.02033T2国内生产总值GN=76.4+4.38T+0.04498T2人口总数RK=38.5/(1+1.05512e-0.01202T)式中:T一为预测年与预测基年(2006年)之序列差值乙元、国

57、内生产总值(亿元)及人口(万人)。式中:T一为预测年与预测基年(2006年)之序列差值乙元、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及人口(万人)。三、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市车辆保有量年份营运车非营运车合计200312483104954117491200414977126055141032200516119150144166263市公路运输量年份客运量(万人次)客运周转量(万人公里)货运量(万吨)货运周转量(万吨公里)2003296281233145546830200426089323522037245620053787135103254168358第三章建设条件一、自然地理状况(一)地理位置拟建项目位

58、于江西省市安源区。市位于江西省西部,湘赣边界,罗霄山脉北端,东靠宜春市、安福县,南邻永新和湖南省茶陵县,西接湖南省醴陵市和攸县,北连湖南省浏阳市。地处东经11335-11417,北纬2657-2801之间,全市土地总面积3824平方公里。(二)地形及地貌概况市境内山地、丘陵、河谷、平原交叉分布,地形比较复杂;地貌类型以丘陵为主,占全市面积的61.7;其次为山地,约占全市面积的27.1,河谷平地面积约占11.2。市地势东南北大多为山地,地势较高,西部地势较低。东部有武功山脉,海拔一般在8001900米,最高峰(白鹤峰)海拔在1918.3米。在北部,杨歧山至大屏山一带地势较高,地形险要,海拔在60

59、0900米左右。西部萍水河河床最低点海拔只有64米。高低相差悬殊。中部偏东地势较高,成为赣湘水系的分水岭。市中心城区的地形属丘陵地带,萍水河两岸有较平坦的农田和略有起伏的平坦区,一般海拔在89130米左右,其中安源及青山两面临山,高差较大。(三)地质路线区域内地层出露比较齐全,出露良好。区域褶皱基底为泥砂质碎屑岩山碎屑岩喷发熔岩。根据钻探揭露及现场地质调查,自上而下为:素填土:棕红色,主要成份为强风化泥岩,成份单一。淤泥质土:灰褐色,软塑,压缩性大,为池塘淤积而成。耕植土:浅棕一灰褐色,软塑,含水饱和,含植物根茎等腐殖质。该层由于松软,含腐殖质等原因,路基在施工过程中应予以置换。砂砾土:黄色、

60、中密、颗粒较均匀,其成分主要为石英燧石等。粉砂岩、石灰岩:前4公里为粉砂岩,棕红色,强、中风化,遇水易泥化,硬塑,具粘性,该层全区域发育,系白垩系紫红色粉砂岩强风化而成。该层泥岩不处在水浸的状况下其稳定性较好。后2.15公里为石灰岩,灰白色,中风化,强度较高,节理较发育。(四)气候市属于亚热带湿润型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有霜期短,霜日一般在17天左右,对农业发展条件较为优越。历年平均气温17.3,夏季最热月(7月)月平均气温28.7,历年最高气温40.1。冬季最冷月(1月)月平均气温4.8,历年最低气温8.6。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567毫米左右,以1962年降水量最多为2

61、083.4毫米,1971年最少为1086.4毫米,历年上半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尤其是4-6月降水量集中,多为大到暴雨,三个月雨量达700毫米左右,占全年降水量的44。日最大降水量出现在麻田乡,达到255.6毫米。全市降水量分布地域性差异较大,南面多于北面,东面多于西面,山区多于平原。(五)水文市域境内主要河流有五条,即袁水、萍水、栗水、草水、琴水。袁水发源于武功山北麓,自南向北再东折流入赣江。萍水发源于武功山与罗霄山之间,草水发源于广寒寨北麓。两河最终均注入湘江。栗水源出于宜春西部,经上栗和湖南醴陵向西流入湘江。琴水河发源于武功山,向南流入禾水,汇入赣江。拟建工

62、程在彭高镇跨越萍水。(六)地震根据GBl8306-2001附录A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及附录D关于地震基本烈度向地震参数过度的说明中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与地震基本烈度对照表,路线经过该地区的地震动峰值速度g0.05,即对应原地震烈度小于度,因此设计可不考虑抗震设防。二、沿线砂、石材料来源及运输条件1钢材:普通钢筋可从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购进,钢绞线可从南昌或新余购进,或由当地物资供应部门供应。2水泥:当地水泥厂可供应普通水泥,高标号水泥可采用江西水泥厂生产的万年青水泥。3木材:可由当地直接提供。4石料:安源区境内石料场较多,且质量较好。5砂、砂砾:砂及砂砾需从芦溪购入。6运输方式:拟采用汽车运输。第四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市安源区农村道路建设工程建设,是市、安源区总体规划、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近郊道路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