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学科的审美教育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0442519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谈历史学科的审美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历史学科的审美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历史学科的审美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浅谈历史学科的审美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历史学科的审美教育(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谈历史学科的审美教育湖南省桂阳县第一中学 刘红星历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数百万年的人类历史是一幅宏伟壮丽的画卷。在这幅画卷中,颂扬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英雄业绩,再现了进步势力与反动势力搏斗的壮阔场面,描绘了历史杰出人物的伟大形象,展现了文物古迹的绚丽灿烂。马克思指出“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一部社会发展史,是真、善、美与假、恶、丑斗争的历史,是人类感受美、发现美、欣赏美的历史,也是人类追求美,创造美的历史。引导学生历史地把握审美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历史教学如果脱离了审美、陶冶,就会把学生的头脑变成“僵死的历史档案柜。”一、历史教学的美育任务及结构(一)、培养学生健

2、康高尚的审美观审美观是人们对美的基本观点与看法,它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而当它形成之后,又会对人们的社会实践起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必须帮助学生树立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一个人有了正确的审美观,才能更好地认识美、创造美。例如有些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出现了崇洋媚外思想,把“洋”东西全当成是美的,这就是由于缺乏正确的审美观的指导。对此,历史教学中可通过中国上下几千年文明史的教学,用史实让学生明确:不管是古代还是当代,中华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成就,在人类文明史上永远闪耀着不朽的光芒,从而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二)、提高学生直观生动的审美感受力。审美感受能力也即审美主体

3、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事物形式美的感知能力,如形态、颜色、声音等;一是对事物内在美的感知力。一般地,前者比较具体,较易体会,后者则比较抽象,较难把握。审美感受要求人们不能停留在形式美的欣赏中,而要通过形式美,进一步去领略美的内在精神。历史教学中蕴藏着大量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的素材。如成千上万的书法绘画作品,形神兼备的文物古迹,不计其数的历史影视等。以历史题材的影视剧目为例,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历史影片,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获得种种审美信息,而且感受得更直接、更生动、更深刻。这样,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死的历史知识,同时还更直观地欣赏到了形式美,培养了他们爱憎分明的思想情感和高尚的道

4、德品质。(三)、培养学生浮想联翩的审美想象力德国文艺理论家莱辛说:“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为美的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去发现其为美的。”事物之所以能产生强烈的审美效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它调动了欣赏者的想象力。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中学历史教学为审美想象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场历史战争,如何还之以波澜壮阔的场面?一个历史人物,如何使之有血有肉有情?一个历史阶段,如何让它合情合理地生动再现?诸如此类,都离不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例如九年级历史有幅名画自由引导人民,如何利用这幅插图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先让学生了解作品反映的历史背景1830年法国七

5、月革命的概况,再由学生发挥各自的想象,再现战争的激烈场面,最后老师概述:远处是浓浓的销烟和战火,和着隆隆的炮声;近处,自由女神左手握枪,右手高擎着象征法兰西共和制的三色旗,正转身向民众发出震聋发聩的呼喊:“行动起来,公民们,向复辟的封建王朝冲锋!”经她一号召,战士们热血沸腾,大家挥舞着手中的枪向女神致敬,“共和国万岁!”“绞死国王!”的呼喊声压倒了枪炮声,一股人流汇集在自由女神的身后,踏着鲜血向敌人冲去 通过丰富的想象,静止的、无声的画变成了运动的、有声的诗,这是何等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动人场景啊!相反,如果我们的思想刻板僵化拘泥于事实、事理,缺乏审美想象力,那么再美的画,也会失去光彩。(四)

6、,培养学生真挚纯朴的审美情感 一个教师,如果光靠空洞的说教,呆板的、冷冰冰的分析,没有诗人或艺术家一般的情感投入而能成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课堂教学,只有吸引学生,才能使学生热爱学习。吸引人,使人热爱,就是种情感因素的作用。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就应该善于运用妙趣横生的教学语言、艺术性的教学手段、高昂澎湃的教学激情,调动学生的情感,充分挖掘历史学科中得天独厚的情感教育功能。例如讲到火烧圆明园这一历史事件时,先用幻灯片打出圆明园的基本情况,为情感教育造势: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占地约5200亩,周长近10公里,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清朝从康熙至咸丰的六朝帝王,历时

7、150多年,集中全国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把它营建成为一座举世闻名的大型皇家宫苑其秀丽风景集中外园林艺术之大成。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而且是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清朝的皇家宝物主要不在紫禁城,而是在圆明园。西方誉之为“万园之园”。接着,教师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讲叙: (低沉、舒缓地)1860年10月6日,江河垂泪、大地哭泣,(急速愤怒地) 一伙英法强盗明仗持枪地闯进了这座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司令部下令,官兵可以自由抢劫三天!这群贪婪凶残的强盗,把园内的金银珠宝洗劫一空。一个英国军官,第一次抢到了一个缕金花盆,盆中栽着一株一英尺高的黄金树,树上挂着以红玉为核心的蓝宝石果子。他

8、将抢到的宝物装了七大筐,归为已有。第二次,他又抢到一座七英尺高的金塔和大批宝物。在疯狂抢劫之后,18日,几千名侵略者开始在园内四处放火,大火接连三天不息,黑色的云团笼罩在整个北京上空,烟灰直飘到了10多公里外的北京城内。(痛心地,欲哭地)座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在英法侵略者的欢呼声中变成了一片废墟!面对一堆堆残砖烂瓦间飘荡着的缕缕青烟,我们想到了些什么?我们又应该想到些什么?!播放录相火烧圆明园片断,学生讨论。教师的情感可以感染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经过良好教学气氛的感染,不断叩击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深入其境,产生感情的共鸣,进而获得情感的升华和美的享受。(五)、培养学生独特新颖的审美创造力审美

9、教育不只是培养人静观美、欣赏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人创造美的能力,这是教育最终的落脚点。审美教育,归根到底,就是为了把人类社会创造得更加美好。所以,历史美育中不仅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想象力,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将历史上美的因素内化成自身的品格,进而创造出更美的东西。比如有感于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品质,继而萌发为祖国的繁荣、民族的昌盛而努力学习、奋斗终生的雄心壮志,并最终为祖国、人民争得了荣誉,作出了贡献。这样就使美的内涵得到了升华,创造了美。二、历史学科的美育素材如前所述,一部社会发展史,是真、善、美与假、恶、丑斗争的历史

10、,是人类欣赏美、感受美、发现美的历史,也是人类追求美、创造美的历史。无沦是对自然美育、社会美育、艺术美育、科学美育,历史科都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素材,尤以社会美育、艺术美育居多。那么,历史教学中到底哪些内容可以作为美育素材呢?(一)、人物形象的美人物美是社会美的核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不仅变革了自然和社会,也改造和完善了自身。在斗争实践中,人民群众冲刷掉旧社会带来的痕迹和创伤,使自己日渐成熟和完美。他们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业绩,树立了一座座历史丰碑。在斗争中涌现出了大批的先进人物,造就了无数的英雄豪杰。有心明大义、忧国忧民的爱国志士,如屈原、陆游、祖逖、龚自珍、林则徐、张学良等

11、;有高瞻远瞩、力换狂澜的领袖,如郑成功、渥巴锡、孙中山、马克思等;有多谋善断、指挥如神的将军,如卫青、霍去病、诸葛亮、冯子村、左宗棠、张自忠、彭德怀等;有赴汤蹈火、视死如归的英雄,如张骞、班超、关天培、左宝贵、邓世昌,谭嗣同、秋瑾、林觉民、布鲁诺等;有才思敏捷、笔下生辉的文豪,如“李、杜、白”、“鲁、郭、茅、巴、老、曹”等;有尊老敬贤、一心为民的志士,如尧舜禹、昭君、岳飞、文天祥、雷锋、焦裕录、孔繁森等;有刻苦钻研、为国争光的科学家,如蔡伦、张衡、祖冲之、僧一行、毕升、李时珍、詹天佑、冯如、邓稼先、袁隆平等。他们的崇高理想、美好情操、高尚品德和出众才华引起了人们的钦佩和崇敬,这些杰出人物的光辉

12、形象是社会美的精华,是后人学习的榜样。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历史教师就应该把这些伟大人物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深切感受到伟大形象的美,并内化成自身美的因子,从中汲取鼓舞的力量,进而创造美。(二)、社会斗争的美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先进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斗争,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它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原始、落后、愚昧走向现代、进步、文明。正是由于革命斗争,才有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诞生,才有美好社会制度的出现和崭新意识形态的变更。在这些斗争中,人民群众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话剧,奏响了曲曲激昂高亢的英雄凯歌,塑造了一幅幅雄伟动人的壮丽场面,在这些轰轰

13、烈烈震撼人心的革命斗争中,蕴含着极大的审美价值,给人以崇高的美感。1、阶级社会里,人民不屈不挠地反抗反动统治的斗争美。例如:“陈胜、吴广起义”这一历史事件。面对秦朝的暴政,人民无以为生,只能“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并迅速得到大众的热烈拥护,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这表明这次斗争是合乎民意的,也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体现了波澜壮阔的斗之美,展现了被压迫人民不避艰难、坚韧不拔、前赴后继的英雄形象,而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也闪耀着人格魅力的光辉。诸如此类的斗争还有很多,如西周的国人暴动,东汉、隋、唐、元、明末的农民起义,古罗马的斯巴达克起义等均属此类。2、民族危亡时,众多民族英雄舍生

14、忘死的斗争之美,宁死也要保持民族气节的爱国主义精神。当民族矛盾上升、强敌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的关键时刻,民族英雄身上闪耀着的爱国主义光辉,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是激励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的重要精神依托。 例如:“郑成功收复台湾”一史。教学中,通过描述宝岛遭受荷夷三十八年宰割、践踏、狼烟笼罩的史实,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之情;从郑成功大军整个壮烈而极具震撼力的宏大收复场面上,展示惊心动魄之美;从郑成功以民族大义为己任、据理力争、誓死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坚实信念中领略其忠心爱国之美;从将士们一往无敌、勇往直前的步伐中,饱览英雄无畏之美。又如“抗日战争”一史。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疯狂的烧杀抢掠,

15、大地含悲、风云变色,整个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为抗日救国,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提出与国民党拼弃前嫌、真诚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张,体现了共产党人光明磊落、顾全大局的博大胸襟和临危不乱、随机应变的斗争策略,岂不美哉?与此类似的事例还有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五四运动、抗美援朝,还有中国近代史上,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甚至部分先进的地主阶级进行的不同形式的不同形式的斗争活动。这些历史人物的英雄业绩与人格品德彪炳千秋,其爱国主义光彩万世闪耀,这些美的展现,对中学生将具何等强大的教育力

16、量!3、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的斗争之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斗争诗篇,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热血乃至生命,谱写了一个个令人荡气回肠的英雄事迹,极具审美价值:巴黎公社,打碎了腐朽的国家机器,进行了无产阶级国家机器的伟大尝试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表现了伟大的创造精神;十月革命,无产阶级用暴力打倒了反动统治者,实现了人民几千年来的梦想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使社会主义大旗开始在世界高高飘扬,为世界人民找到了一条光明的解放道路;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它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红军将士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层层困难,付出了血的代价,终于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是一幅气势

17、如虹的历史画面;社会主义时期反对“四人帮”的“四五”运动,面对“四人帮”的倒行逆施、夺权阴谋,觉悟了的人民群众勇敢地冲破了“四人帮”的禁令,上百万群众走卜街头,自发地来到天安门广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敬献花圈、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发表演讲、朗诵诗歌悼词,沉痛悼念周恩来总理,坚决拥护邓小平的正确领导,严厉声讨“四人帮”的丑恶行经,表现出了大无畏的斗争精神。诸如此类,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场面,无不显示了革命斗争的至美,对于陶冶学生的共产主义情操,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前辈的顽强精神,接受无产阶级革命传统教育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社会劳动的美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一个人

18、对劳动的态度,实际上决定着他的审美情感,许多事实表明,个好逸恶劳的人不可能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正在思考如何去进行创造的少女的美,比起一个游惰度日的少女来,要瑰丽得多,深刻得多。游手好闲是美的大敌。”审美教育只有与劳动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学生从劳动中认识人生的价值与创造的幸福,才会有真正好的效果。1、从人类自身的进化过程,让学生理解劳动的美。 “劳动创造人本身”是一条基本的唯物史现,七年级历史教科书也明确写到“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劳动迫使古猿不得不直立行走,双手工作,从而使手臂、手指越来越灵活,肺部、喉头开始进化。而在长期的集体劳动

19、中,他们共同协作,相互呼应,交流越来越多,使语言得以产生,劳动和生活实践中无数外界事物发映到脑中来,大脑思考的机会越来越多,灵敏性越来越高,从而猿脑变成了人脑,这样人类产生了。可见,人类是劳动的产物,离开了劳动,古猿就无法进化成人类。 2、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中,让学生体会劳动的美。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已有300万年的历史,300万年以前,人类祖先生活在一个洪荒世界里,与动物样一无所有,可以想象当时的生活条件是多么的艰难!而300万年以后呢?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石刀木棒到青铜、铁器;从原始群到定居村落,再到繁华的大都市;从原始狩猎经济到畜牧经济、传统农业、手工业,再到手工工场乃至机械化

20、、自动化的机器大工业。这些无不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其间起关键作用的即是人类的生产劳动。今天,交通通讯四通八达,飞越大洋已是司空见惯;同大洋彼岸通话犹如与邻居聊天;家电进入了千家万户,网络使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了解世界动态;医药保障了人类长寿,教育保证着知识的积累、传递和更新;在衣、食、住、行、用上,人们再也找不到远古的痕迹了而这一切都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美”。 (四)、文物古迹的美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每个时代、每个社会,人民群众都有着无数的创造,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国史上,如陕西半坡人的生活用具、甘肃的

21、彩陶、马王堆的帛画、敦煌的彩塑、壁画、西安的秦陵兵马俑、西藏的布达拉宫、四川的乐山大佛、都江堰、河北的赵州桥、北京的故宫、天坛、十三陵、万里长城,还有数千年留下来的无以计数的书法、绘画和文学作品等等。世界史上,如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罗马的圆形大剧场、希腊的雅典卫城、法国的艾菲尔铁塔等。这些文物和古迹都是劳动人民力量和智慧的结晶,也是文明和美的化身,其间蕴含着丰富的美育素村,通过学习,可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进而创造美的能力。(五)、课外活动的美 课外活动在审美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可以拓展审美教育的领域,丰富教育内容,可以使教育形式更加生动活泼,还可以为学生参加审美实践和审美创

22、造提供良好的条件。而历史学科由于它自身的特点和所担负的使命,使历史学科活动显得尤为重要,也具有更为得天独厚的条件。历史课外活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 开展历史影视观看活动。历史是“过去时”的社会现实,且浩如烟海,这就使得中学历史教材难免显得简单抽象、枯燥,而组织学生观看历史影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科兴趣,更重要的是具有巨大的美育功能。比如学了甲午中日战争,了解了战争的背景后,组织观看甲午风云,学生对邓世昌宁死不屈、正气禀然的英雄气概就会具有更真切的感受,从而激发他们对侵略者的无比憎恨,对腐朽清政府的深恶痛绝,对英雄的无比崇敬;又如学了抗美援朝,可组织学生观看英雄儿女,影片中主人公王成在守

23、卫战中打到只剩下他一个人时,仍斗志昂扬,为了消灭已迫近战壕的黑压压的敌人,他不顾一切的向指挥部大喊:“向我开炮!”并手握爆破筒,跳进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看了这部影片后,学生对志愿军可歌可泣、可爱可敬的高贵品质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而受到一次形象化的教育。诸如此类的影片还有林则徐、夏伯阳、火烧圆明园、上甘岭等等。通过这种活动能大大提高学生牛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人格、完美的人性。2、 利用各类历史纪念日,开展各种庆祝纪念活动。历史上出现的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由于他们对当时或后世的重大影响,后人慢慢形成了一系列的纪念日,历史教师应乐于、勤于利用这些历史纪念日

24、,精心准备、认真组织,开展各种庆祝纪念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人生观、革命传统等美育熏陶。如“三一八”、清明节、端午节、“五 四”、“七一”“七七”、“八一”、“九八”、“国庆节”、“十二九”等,通过这类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3、 组织校外游览和观赏活动。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古迹遗址探寻历史的印记,到老村古镇探访民俗民风,到革命胜地考察英雄事迹,到历史博物馆聆听历史的回声。通过耳闻目睹,大大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和感受能力。4、 开展对美的鉴赏和评价活动。根据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美育素材,结合学生所关心的和感兴趣的“热门话题”,组织讨论会、演

25、讲会、辩论会,通过学生的说、辩和教师的指点、引导,既能调动学生的审美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鉴别美丑、识别真假、分清善恶的能力。 三、中学生审美生理、心理特点与历史美育的实施原则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最根本的方法。对青少年实施美育,一定要从他们思想情感的实际出发,研究他们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才会取得真正好的效果。那么,作为审美主体的中学生,具有哪些审美生理、心理特点呢?作为审美教育指导者的教师又应该采取哪些相应的对策呢?1、审美范围的广泛性。 一个学生从小学升入中学,是学习阶段的一个重大飞跃,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在审美方面的兴趣广泛了,要求也更高了。小学时,学生的学习自

26、主意识并不很强,基本上是老师教什么,他们就学什么,老师布置什么作业,他们就完成什么作业。他们没有偏科现象,在老师讲授的几门课程之外,也不会有明显的追求。中学生的情况就不同了,他们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断提高,求知的欲望越来越旺。他们对生活抱有最大的热情,对未来怀着最美的理想,对一切美好的事物(不论是自然美、社会美,还是艺术美)都有着非常执着的爱恋和追求,审美的范围愈来愈广。针对中学生的这审美特点,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充分挖掘教材中和教学过程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美育素材(如前所述),利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教育,以满足他们求真、求善、求美的心理需求,同时也实

27、现了历史学科的美育功能。2、审美对象的时代性。青少年最善于学习,最少保守思想,最易接受新鲜事物,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新事物,他们显得特别的敏感。如前所述,中学生爱美具有广泛性,同时又有时代性,他们对现代的、新潮的东西格外的偏爱,一些新的东西、新的社会现象,往往从他们中间开始流行,学生中追星一族的出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固然,也有些学生喜欢古典音乐、民族音乐、,喜欢贝多芬、莫扎特,但更多的人却沉醉丁“周排行榜”音乐,对社会上涌现的走马灯似的歌星、影星狂热崇拜,传唱他们的歌曲、搜集他们的生活细节、进而模仿他们的服饰、语言、处世方式。鉴于中学生的这审美特点,在实施历史美育时,教师就不能满足于就事论事,

28、满足于传统的空洞说教,而应该将历史教学中的美育因子与中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与他们学习、生活有紧密联系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将古代对美的传统要求与当代对美的规范联系起来,使历史美育具有现实性、时代感,让学生接受历史美育时不至于产生隔岸观火、隔靴搔痒、听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世纪故事的感受,从而使学生在受教育时能有感而发,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真正达到历史美育的目的。3、审美情感的直觉性。中学生审美情感的直觉性即中学生在审美时主要凭直觉,而非理性的思考。这是由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的,当代中学生身体发育快于心理成长,感性体验能力强于理性思考能力,猛一看上去已是个“小大人”,实际上还远未成熟。所以,他们对那

29、些具体可感的,对身体感官刺激较强的东西如:流行音乐、街舞、言情小说、色彩明快的绘画等很容易产生美感,很容易认同,而对那些抽象的美则较难理解。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审美情感中理性因素的发展与感性因素的发展之间存在着一段差距,这就使得他们还无法完全支配自己的情感,容易冲动,感情用事,缺乏冷静恬悦的审美态度。针对中学生审美直觉强的特点,实施历史美育时,应尽量发挥教材中和教学过程中所包含的形式美因素的作用,利用直观的教具、生动的语言、明快的色彩、融洽的氛围、愉悦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使之获得初步美感。针对中学生感性体验强于理性思考的特点,教师在历史美育中,既要注意充分利用情感效应,发掘蕴涵在教材中的

30、情感因素,不断激发起学生的情感浪花,又要引导他们将感性因素不断地升华到理性因素的高度,发幽探微,追根寻源,把握美育的深刻内涵,二者缺一不可,不能偏废。可以说,没有情感激荡的课堂,不是成功的历史美育课堂;不会激情四溢的教师也难说是位优秀的美育教师。但是,直观体验只是基础,理性思考才是统帅,缺乏理性引导,直观的审美体验只能是水上浮萍,根无法深入泥中。Email: lhx19760111Tel:13786522148主要参考书目: (1)教师美育手册蒋冰海主编 湖南文艺出版社(2)谈美书简二种朱光潜著 上海文艺出版杜 (3)审美素质教育 国家教委中国新一代杂志社编 时事出版社(4)学校德育与美育工作创新 周明星主编 中国人事出版社(5)课堂美育设计理论与实践 北京市一0一中学编著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6)语文美育论 彭天翼著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7) 心理学 韩永昌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8)给教师的建议 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