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县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0435490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重庆市开县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重庆市开县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重庆市开县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开县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开县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开县中学高2015级第五期第一次月考历 史 试 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关于西周灭亡的原因,司马迁认为是“烽火戏诸侯”;学者李峰在西周的灭亡一书中综合运用了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又联系当时的地表形态特征,认为西周的衰落是由西周国家的基本统治结构决定的,其灭亡的外部重要原因主要是西北地区少数部族的侵袭。你认为()A、司马迁的观点属内因决定外因论,符合历史事实B、李峰的观点有考古发现及文献记录等为依据,比较可靠C、两人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西周灭亡的原因,均为一家之言D、由于年代久远,两人的观点都是主观臆测,均不足为信2、“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

2、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人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已达到1000人以上。这表明()A、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C、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D、清朝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镇压3、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该规定反映了()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C、古罗马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D、古罗马对商品交换活动的严格限制4、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

3、和国宪法通过后,总统马歇尔麦克马洪企图将他不喜欢的但得到议会支持的一位总理解除职务,他的这个打算落了空。麦克马洪进而解散议会,并举行了一次新的选举。可拿破仑三世变第二共和国为个人独裁的事实人们尚记忆犹新,其结果是在1877年,总统、内阁和议会的责任得到进一步澄清。史论者一般认为该历史事件( )A、维护了“议会至上”的原则B、使总统成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C、形成了内阁向总统负责的传统D、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5、“1917年的工人实际工资只有1913年的57.4%,莫斯科战时主要食品价格涨了8倍半,日用品涨了11倍。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的政策和反人民的行动,激起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愤恨。”

4、上述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A、广大工人群众所处的境遇每况愈下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使劳动人民获得了解放C、临时政府的反动政策越来越激起劳动人民的愤怒D、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形势已经成熟6、某年,清政府户部奏议说:“就中国目前财力而论,实属万不能堪。然而和议既成,赔款已定,无论如何窘急,必须竭力支持。”同时,“很多人目睹了清政府毫无希望的领导能力后,转向了革命。”据此,与奏议中“和议”“赔款”相关的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C、建

5、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8、“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材料中的“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A、国民革命的兴起B、土地革命的开展C、抗日战争的胜利D、战略反攻的开始9、联新社记者发出的电讯报道说:“美国在华的声誉业已一落千丈不单是中国的共产党与自由主义者,即使是一般的银行家和商人,现在也都逐渐感觉到美国对华的两面干涉政策。”这则报道的背景是美国()A、在巴黎和会上不顾中国主权出卖中国利益B、在一战期间加紧了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C、在“九一八事变

6、”后,纵容日本对华侵略D、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扩大对华经济侵略10、1975年,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任命了13位政府领导人。其中,劳动模范陈永贵和吴桂贤都是从基层被火速选拔为副总理的,他们在工作上实行“三三制”,即每年三分之一时间在中央工作,三分之一时间回原单位劳动,三分之一时间到各地调查研究。这说明( )A、中央政府被全面夺权B、人大制度基本不能实行C、中央注重走群众路线D、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11、据不完全统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37年中,先后爆发87次战争。其中,29次在远东,26次在中近东和北非,17次在中、南部非洲,10次在中南美洲,5次在欧洲。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战争爆发与民主化

7、程度有必然的联系B、小国间的矛盾是引发战争的主要原因C、战争造就更多亚非拉民族国家独立D、国际政治格局一定程度影响战争分布12、下面漫画反映了2003年3月美国开始宣布对伊拉克作战时其欧洲盟国所持的态度。此漫画实际上反映了( )A、美国建立了单极世界霸权B、欧洲各国开始联合抵制美国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D、美欧建立起了反伊拉克同盟二、材料题(共2小题,13题26分,14题26分)13、(26分)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来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结合

8、所学知识,解读“男人就是城邦”的内涵。(2分)材料二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1866年,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5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摘编自钱乘旦等英国通史(2)材料二中,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分)这一变化历程表现出哪些特点?(4分)材料三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

9、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材料四第十六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摘自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3)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1分)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材料五我们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不能搞西方那一套。我

10、经常批评美国当权者,说他们实际上有三个政府。当然,美国资产阶级对外用这一手段来对付其他国家,但对内自己也打架,造成了麻烦。民主只能逐步地发展,不能搬用西方的那一套,要搬那一套,非乱不可。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才有希望。摘编自邓小平文选(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三权分立制的局限性和进步性。(4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4分)(5)综上,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4分)14、(26分)不同时期的历史教育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与历史观念。阅读下表中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中国近代以来中学历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

11、基本内容材料序号名称颁行时间基本内容(摘要整理)材料一奏定中学堂章程1903年国史“当专举历代帝王之大事、陈述本朝列圣之善政德泽、暨中国百年以内之大事,次则讲古今忠良贤哲之事迹”。外国史当“示以今日西方东侵危局”“注意发明实事之关系,辨文化之由来,使得省悟强弱兴亡之故,以振发国民之志气”材料二中学校课程标准1913年侧重“民族之进化、社会之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本国历史授以历代政治文化递演之现象与重要事迹”材料三高级中学世界近现代史教学大纲(草案)1956年“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必然死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规律”“向共产主义迈进的苏联是人类解放道路上的灯塔

12、”“美国是战后世界上新的反动的侵略中心”材料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国史教学的核心宗旨。(2分)归纳当时外国史教学中注重培养什么意识?(2分)结合背景说明当时强调培养这种意识的主要原因。(4分)(2)材料二特别注重对“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的学习,其教育意义何在?(2分)结合史实分析这种教育对历史发展的潜在影响。(4分)(3)材料三与材

13、料四在世界史教学的目标上有何差异?(4分)结合中国当时的外部环境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4分)(4)以上四则材料反映了不同的史观。根据材料内容,将与下列史观相对应的材料序号填入表格中。(4分)史观进化史观文明史观帝王史观阶级斗争史观材料序号高2015级第一次月考历史答案一、 选择题BCBADD DCDCDC二、 材料题13题:(1)内涵:雅典城邦内的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妇女、外邦人、奴隶步享受政治权利。(2分)(2)阶段:1832年选民人数增加;1885年基本实现成年男子普选权;二战前夕已实现全民普选。(3分)特点:英国实现全民普选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广大民众为此进行了艰难的斗争。(4分)

14、(3)变化: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1分)时代背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4分)(4)局限性:总统、国会、最高法院三者之间相互争斗,意见难以统一,影响行政效率。 进步性:三者之间独立平等,相互制约,防止专制的出现。(4分)成就: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4分)(5)社会条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民素质提高,民主意识增强等。(任答两点,4分)14题:(1)宗旨:强调忠君尚贤。(2

15、分) 意识:民族危机与自强意识。(2分)原因:(外因)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或答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等);(2分) (内因)清政府的统治危机。(2分)(2)意义:培养学生民主共和的价值观,促进青年一代思想解放。(2分)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反对专制、维护民主的进步运动,如护国运动、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4分)(3)差异:(材料三)强调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的对抗,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2分) (材料四)强调全人类的和谐发展与文明交流,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世界意识。(2分)原因:1956年,世界处于两极格局对峙中,中国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2分)2003年,两极格局已经解体,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和经济全球化加速,(2分)(4)材料序号:材料二、材料四、材料一、材料三。(4分)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4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