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测试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0417139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00.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湘教版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湘教版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湘教版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资源描述:

《湘教版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测试(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湘教版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测试 2010-12-27 22:38:58| 分类: 湘必修三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湘教版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测试典型例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GI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B、R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C、GPS技术可为用户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D、GIS技术可分析、处理GPS技术及GPS技术提供的图像和数据解析:GIS技术是指地理信息技术,RS技术指遥感技术,GPS技术指全球定位系统。GI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可分析、处理GPS技术及GPS技术提供的图像和数据。 RS技术是人的视力的延伸。GPS技术可为用户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

2、解答此题常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对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等技术的简称不明确;对各技术的基本功能不明确。答案:B2、读以下文字资料,回答问题。 地理信息系统(GIS)与一般信息系统的主要差别是,GIS所采集的信息是按地理空间分布特征来反映地理实体结构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如目前我国已应用GIS对各地区得时段“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等指标分类汇总,在地图上进行“地点”、“状况”的位置标定,每日发布各地疫情通报,供有关部门查询分析,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分节同步测试(松山寻古探幽|走马九寨沟) name=image_operate_37061292075408500

3、alt=湘教版必修3 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分节同步测试(松山寻古探幽|走马九寨沟) align=left src= width=194 height=203 real_src=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分节同步测试(松山寻古探幽|走马九寨沟) name=image_operate_55551292075401218 alt=湘教版必修3 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分节同步测试(松山寻古探幽|走马九寨沟) align=left src= width=307 height=281 real_src=根据我国部分省区“非典型肺炎”累计临床诊断病例通报表中的数据(截止2003年5月22日10时)在我国部分省区图的图例空

4、框中,设计区分各病例数值段的图例符号,并在图上山西、湖南两省范围内画出相应的图例符号。下列课题中,主要是应用GIS进行研究的有( )(多项选择) A、近50年来,世界粮食总产量与人均产量变化趋势分析 B、近10年来,上海市区人口分布变化特征与城市建设相关性分析 C、关中西部地区土地利用状况与农业结构变化特征分析 D、上海市浦东新区内环线内主要道路交叉点交通流量状况通报及优化公交线网、站点分布的方案设计试设计一项应用GIS的课题研究项目: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读图和画图能力。先根据图

5、中所给的数值范围设计出不同的图例,再把它画到山西、湖南两省的范围内,注意要画满两省所属于的地区,但不能画到省外去。答案:略 B C D 设计项目:如“关中平原某年冬小麦长势的监测分析”、“中等城市垃圾填埋场选址模式及与交通、环境关系的分析”、“油轮在某海域发生大量漏油事故时,预测其污染范围及对海洋生物的影响”等。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GIS的全称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文字处理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地球卫星系统答案:A 2、下列属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硬件的是 计算机 程序 扫描仪 工人 A、 B、 C、 D、答案:C 3、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哪5个部分 A、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应

6、用模型 B、电脑、软件、数据、人员、应用模型 C、计算机、数字化仪、扫描仪、绘图机 D、硬件、软件、数据、文字、应用模型答案:A 4、地理信息系统 A、主要是记录地理事物的计算机系统 B、具有空间分析的能力,没有动态预测能力 C、是地图绘制系统 D、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答案:D 5、比传统地图高明的是,地理信息系统能通过了解某地物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分析该地物的 A、发展趋势 B、地理位置的变化 C、历史意义 D、区位特征答案:A 6、寻求两点之间最短、最快或景点最多的路径等可借助于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地球卫星系统答案:A二、综合题7、地理信息系

7、统是什么样的系统?有哪几部分构成?参考答案:地理信息系统即GIS,是依靠计算机实现地理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5个部分:(1)硬件,指计算机、数字化仪、扫描仪、绘图机等用于接收、存储、处理、显示地理信息所需要的硬件设备;(2)软件,指用于采集、处理、显示地理数据的程序;(3)数据,即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的对象,与一般数据的区别在于它强调空间位置;(4)人员,是地理信息系统需求、设计的核心,包括从设计、维护系统的专家到那些使用系统完成他们每天工作的人员。(5)应用模型,是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专业程式。解决不同的问题,要使用相应的模型。8、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

8、理中有哪些应用?参考答案: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城市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城市抗震防灾;城市环境管理。9、下图1为一幅我国山东某区域的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图,每个小方格表示实际长宽各10米,图中r表示河流,s表示林木,h表示住房,f表示耕地;下图数2据表示相应区域内各方格的平均海拔高度(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分节同步测试(松山寻古探幽|走马九寨沟) name=image_operate_1271292075346093 alt=湘教版必修3 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分节同步测试(松山寻古探幽|走马九寨沟) align=left sr

9、c= width=290 height=272 real_src= 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分节同步测试(松山寻古探幽|走马九寨沟) name=image_operate_19881292075415984 alt=湘教版必修3 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分节同步测试(松山寻古探幽|走马九寨沟) align=left src= width=278 height=268 real_src= 图1 图2 (1)该河流的流向是 。 (2)该处的森林覆盖率为 。 (3)耕地面积为 平方米,其海拔高度为 米。 (4)从地形看,此住房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容易遭受 灾害。 (5)为配合区域荒山绿化,该地区准备栽培一批水果。请

10、列举比较适合的水果品种(至少两个) 。参考答案:(1)自东北向西南 (2)18% (3)180 76 (4)洪水 (5)苹果、梨、红枣湘教版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同步测试题典型例题1、不同物体和物体的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电磁波特性,卫星传感器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物体自身发射的电磁波,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律把电磁辐射转换为图像、经过处理,提取物体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和物体的状态,这就是遥感工作的基本原理,例如,森林发生火灾时,着火树木的温度比没有着火树木的温度高,在电磁波的热红外波段会辐射出比未着火树木更多的能量,卫星拍摄到的影像上,着火的森林比没有着火的森林显示更亮的浅色调。

11、据此原理,森林管理部门就建立森林火灾实时监测预报系统,全天候对森林遥感信息进行监控,如出现火情,就能对火灾面积、蔓延情况进行动态地分析,以作出相应的防灾措施。遥感系统同样对水体的不同状态有分辨功能。根据以上文字材料,请你设计用遥感技术对我国太湖水质状况监测的方案,并提出治理的措施。解析:目前,遥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对于推动经济建设、环境改善和国防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高考密切关注的一个领域。本题考核学生对遥感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应用能力。答案:方案:获得太湖水质状况的遥感影像资料(或建立太湖水质遥感监测预报系统)对水质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提出预报(或根据遥感信息对

12、水质状况监测分析,提出防治措施)治理措施:防止工业三废(或农田废水/污染河水/其他废弃物)直接排入湖中 保护太湖周边生态环境;对已污染水体进行(人工或生化方法)治理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遥感是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系统,在远离被测目标的位置上对被测目标的电磁波特征进行测量、记录与分析的技术,根据遥感平台高度的不同,遥感可以分为 A、近地面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 B、地上遥感、地面遥感和地下遥感 C、近地面遥感、空中遥感和地下遥感 D、地球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答案:A2、装载传感器的平台叫 A、遥感平台 B、传感平台 C、工作台 D、开发基地答案:A3、接收、记录目标物电磁波特征的仪器是 A

13、、传感器 B、平台 C、数据库 D、电流测量仪答案:A4、遥感的关键装置是 A、航空器 B、传感器 C、胶片质量 D、磁带质量答案:B 5、在假彩色卫星影像上,水为 A、灰色和蓝色 B、灰白色 C、浅蓝色 D、红色答案:A6、在黑白遥感图片中,一般建筑物为 A、白色 B、黑色 C、浅灰色 D、灰白色答案:D 7、为获取所需的不同信息,完成不同的目的和任务,遥感技术可用 A、不同的传感器 B、不同的运载工具 C、不同的波段和不同的遥感仪器 D、不同的电磁波答案:7、C8、遥感的特点不包括A.探测范围大 B.获取资料快 C.受地面条件限制少 D.对地物的分辨率低答案:D9、遥感技术应用的领域包括

14、资源普查 灾害监测 环境监测 工程建设及规划 A. B. C. D.答案:D10、对农作物进行估产属于遥感应用的哪一领域 A.资源普查 B.灾害监测 C.环境监测 D.工程建设及规划答案:A 11、遥感影像能够被判读的基础是 A、不同地物反射的电磁波不同 B、不同地物的颜色不同 C、不同地物的体积不同 D、不同地物的位置不同答案:A12、在假彩色卫星影像上河流与公路相比通常 宽度不发生变化宽度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变宽 相对比较平直弯曲多变 A、 B、 C、 D、答案:D 13、有关遥感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探测的范围大,能动态反映事物的变化 B、用途广,可广泛有于农业、林业、地质、海洋、水文、

15、气象、测绘、环境保护、 防灾救灾和军事等许多领域 C、获得资料的速度快、周期短 D、它需要运用24颗人造卫星才能快速、准确完成各项任务答案:D二、综合题14回答遥感技术的有关问题。(1)遥感技术是在什么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遥感包括哪几个环节?(3)遥感具有哪些特点?答案:(1)地球上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吸收、发射和反射电磁波,并且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是不同的。遥感技术就是在这个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4分)(2)遥感包括信息的获取、传输、接收与处理、分析和应用几个环节(5分)(3)遥感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大等特点(4分)(本题考核学生对遥感技术的原理

16、、环节、特点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力测试一、选择题1、遥感探测范围由大到小依次是 A、飞机、陆地卫星、宇宙飞船 B、宇宙飞船、陆地卫星、飞机 C、陆地卫星、飞机、宇宙飞船 D、陆地卫星、宇宙飞船、飞机答案:B2、遥感的优点有 用途广 手段多,获得的信息量大 不受地面条件限制 成本低,效益大 A、 B、 C、 D、答案:C3、在黑白遥感图片中,湖、河等水域的颜色是 A白色 B黑色 C浅灰色 D、灰白色答案:B4、在假彩色卫星影像上城市呈现 A.深蓝色 B. 蓝灰色 C.浅蓝色 D.红色答案:B5、陆地卫星遥感18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如果两颗卫星同时运行,则覆盖地球一遍需 A、18天 B、6天 C

17、、9天 D、12天答案:C遥感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和任务,选用不同的波段和不同的遥感仪器,取得所需的信息。除地表外,遥感能探测一定深度的海底和冰层。微波遥感还具有全天候工作的能力。阅读上面材料,回答67题。6、以上材料说明遥感技术 A、探测范围大 B、用途广 C、受地面条件限制少 D、手段多,获得的信息量大答案:D7、为获取所需的不同信息,完成不同的目的和任务,遥感技术可用 A、不同的传感器 B、不同的运载工具 C、不同的波段和不同的遥感技术 D、不同的电磁波答案:C8、遥感的特点是 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不受地面条件限制获取信息量大 A. B. C. D.答案:C【解析】遥感信息受地面限制小

18、,而不是不受地面限制。二、综合题9、下图反映了雪地、沙漠、湿地、小麦的反射光谱曲线,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分节同步测试(松山寻古探幽|走马九寨沟) name=image_operate_96181292075420031 alt=湘教版必修3 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分节同步测试(松山寻古探幽|走马九寨沟) src= width=337 height=389 real_src=(1)可见光的波段范围为 微米。(2)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物在同一波段其反射率不同;同一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也不同,这是照片上判读各种地物的基础。例如,利用0.40.5微米波段的照片,可以把 与其他地物分开

19、,利用0.50.6徽米波段的照片可以把沙漠与小麦、湿地区分开;利用0.70.9微米波D的照片可以把 和 区分开。 答案:(1)0.40.76(2)雪地 小麦 湿地【解析】遥感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和任务,选用不同的波段和不同的遥感仪器,取得所需信息。不同的地物对同一波段的电磁波的反射率是不同的;即使同一地物在不同波段其反射率也不同。这样我们可以根据它们各自的光谱特性,选择最佳的波段、最佳摄影季节和摄影时间的照片进行判读。湘教版必修三第三章第三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全球定位系统的功能是 ( ) A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 B为用户提供飞机遥感图像 C为用户提供卫星遥感图像

20、D供用户随时查询有关地理信息答案:A2属于全球定位系统空间部分的是 ( ) A.GPS卫星星座 B.地面监控系统 C.GPS信号接收机 D.雷达答案:A3下列有关全球定位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GPS是利用卫星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BGPS包括三大部分,即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及传输部分 CGPS卫星星座由24颗卫星组成 D野外旅行,只要拥有GPS信号接收机,可随时知道自己所处经纬度答案:B4要想随时知道自己所处的地理坐标,需要拥有 ( ) A全球定位技术 BGPS信号接收机 C地理信息技术 D遥感技术答案:B下图是某GPS接收机上的信号。读图完成5-8题。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分节同步

21、测试(松山寻古探幽|走马九寨沟) name=image_operate_19511292075423125 alt=湘教版必修3 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分节同步测试(松山寻古探幽|走马九寨沟) src= width=340 height=362 real_src= ( ) AGPS卫星的位置 BGPS接收机的位置 C地面监控系统的位置 D某一地理事物的位置答案:B 6此时卫星可以接收8颗卫星发送的信号,其中信号较弱的两颗卫星的编号是 ( ) A第2号和第20号 B第8号和第28号 C第11号和第28号 D第7号和第31号答案:A7图中GPS卫星编号有31号,这说明 ( ) AGPS卫星星座由31颗

22、卫星组成 B该GPS接收机此时可以接收到第31号卫星的信号 C目前GPS卫星已发射31颗 D任何GPS接收机都可以接收到第31号卫星的信号答案:B8确定地球上任一点的地理位置应具备以下哪三个数据 ( ) A经度、距离、海拔 B经度、纬度、海拔 C经度、相对高度、距离 D到两极、赤道的距离和等高线答案:B二、综合题 GPS最初是为军事应用而建立的,至今仍然由美国国防部控制。许多美国驻伊士兵都装备了军用GPS接收机。结合所学知识,完成9-14题。9美国士兵配备的GPS接收机接收到的信息至少由 颗空间卫星提供 ( ) A3 B4 C5 D6答案:B10GPS系统中提供观测数据的是 ( ) A空间卫星

23、 B主控站 C监控站 D信息注入站答案:C11配备GPS接收机的美国士兵随时都可获得工作卫星提供的 ( ) 三维位置 三维方向 运动速度和时间 伊军士兵位置 A B C D答案:B12配备GPS接收机的美国士兵获取信息的过程是 ( ) 工作卫星获取信息 监控站 主控站计算和改正参数 信息注入站 空间卫星 GPS接收信息 A- B- C- D-答案:A13若一位美国士兵要使用GPS接收机获取信息,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 寻找尽量开阔的地点 按开机键显示收星界面,观察收到卫星信号的质量 将显示屏中的界面切换至数据查询界面 读数,确定所要的信息 答案:A14若美军一辆装备了GPS的汽车被反美武装分

24、子劫持,美军驻伊司令部不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 启动GPS跟踪系统,锁定车辆具体位置 B.发出遥控锁车指令,使车辆强行熄火 C.通过GPS向劫持者发出警告 D.发动空袭答案:D15(2005,上海)联系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有关知识,回答-题。上海某出租车公司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 ) ARS BGIS CRS和GPS DGIS和GPS在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彩红外遥感图像时,发现外环线周边的地区的红色块状区域面积越来越小,而蓝灰色区域面积越来越大。据此可以判断,该地区 用地面积在缩小,而 用地面积在

25、扩大。根据三个卫星提供的资料,运用数学原理就可以计算出地面静止物体的位置。如下图所示,有四颗卫星提供资料,除可进一步提高定位的精确度外,还可以迅速计算出物体的空间位置。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分节同步测试(松山寻古探幽|走马九寨沟) name=image_operate_53821292075457843 alt=湘教版必修3 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分节同步测试(松山寻古探幽|走马九寨沟) src= real_src=下列选项中,可以应用3S技术的又(多选) ( ) A导弹发射的精确制导 B珠穆朗玛峰高程的精确测量 C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统计 D人口密度与商业网点布局的相关分析 答案:D 农业 建筑(非

26、农业) 运动 ABD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为题。中国国家GPS技术研究中心首次借助GPS高科技手段,为目前正处于地壳活跃期的青藏高原进行了“体检”。科学家们经过10年观察,精确地测定出了幕墙青藏高原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年平均速率。测定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壳整体上在向北、向东运动。喜马拉雅块体以每年大约3.4厘米的速率相对亚欧板块北偏东30 度左右的方向运动,隆升的平均损率为每年8-12毫米;西藏块体以每年2.8厘米左右的速率相对亚欧板块东北方向移动,隆升的平均速率每年为4-7毫米。这种运动速率的差异,导致青藏高原现今地址构造应以南、北方向的挤压为主,东西方向的拉张为辅。请你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

27、一下青藏高原是如何形成的?请你大体说说科学家是如何利用GPS来研究喜马拉雅块体和西藏块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的。参考答案青藏高原是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的方法大体是:把测地型GPS接收机固定在喜马拉雅块体和西藏块体各自三个适当地点的岩石上(一般要在位于断层的两侧选择三点,构成三角形监测网),GPS卫星以每秒1000次的速率不间断地发送自身的星历参数和时间信息,地面接收机收到这戏信息,并测得接收到的卫星每个信号的时间,便可自动计算出接收机所在的地点的纬度、经度和高程。通过长时间的检测,便可以精确地计算出喜马拉雅块体和西藏块体各自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湘教版必修三第三章第四节数字地

28、球同步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首次提出“数字地球”概念的是( ) A.中国 B.爱因斯坦 C.美国总统克林顿 D.美国副总统戈尔 答案:D2数字地球的建立首先是( )A.得到数据中包含的信息 B.使数据可视化C.收集数据 D.对数据进行分类、运算处理答案:C3、关于数字地球与百姓生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数字地球对百姓生活的影响较小 B、数字地球会使百姓的生活变得透明 C、数字地球可以使我们坐在家里接受远程教育,进行网上购物 D、数字地球可以使我们很方便地获得每人的活动信息 答案:C4、数字地球最基本的任务是( ) A、全面、及时地提供真实可信的数据 B、提供各地的天气变化 C、提供每一个地球

29、人的身体状况 D、提供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答案:A5数字地球是一个可与真实地球相对照的( ) 地球的卫星图片 B虚拟的地球 C数字地图 D虚拟的地球地图答案:B 点拔:本题考察的是数字地球的概念:数字地球是把地球上的每一个点的相关信息和数据组织起来,然后进一步组合地球上所有这样的点,构造一个能包容自然和社会大多数数据和信息的虚拟地球。6建立数字地球的重要基础是( ) A大规模的存储空间 B全部信息的数字化 C信息的分布式存储 D高速宽带网络的建设及其传输速度答案:D7关于数字地球的应用叙述,错误的是( ) 可以从全球角度研究可持续发展 可以支持政府决策 可以模拟现实情景 可以代替政府决策 答案

30、:D8数字地球技术迅速发展,关于GPS,RS,GIS等相关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促进数字地球技术的发展 将逐渐被数字地球淘汰 大量与定位相关的信息需要GPS技术的支持 将为数字地球提供丰富的信息答案:B9、虚拟环境是一种( ) A、仿真视景 B、模糊视景 C、真实视景 D、梦幻视景答案:A10、目前世界上商用卫星的分辨率已达到( ) A、0.61米 B、0.71米 C、0.81米 D、0.91米 答案:A二综合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999年,首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专家认为,“数字地球”是地图测绘、航空卫星遥感、探空和深钻的深化,是对地测绘系统(EOS)、全球定位系统

31、(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综合,实现了地球圈层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数据的集成,从而对全球化问题进行广泛研究。以农业为例,它在农业信息遥感、太空农业等领域有广阔的研究前景。一些国家利用资源卫星进行农业资源调查、作物长势和产量监测等。例如,美国利用资源卫星在估计本国小麦产量的同时,还对其他国家小麦产量进行估测,根据所得的数据制定生产布局、储运、加工等计划,确定对外贸易策略,由此每年可获利数亿美元。(1)根据材料推断,“数字地球”相关技术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做哪些工作?(2)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应用“数字地球”的相关技术?答案:(1)土地资源利用状况遥

32、感调查,合理布局农业;监测预报气候变化,旱涝、长势、产量预测,提高抗灾能力;农业污染环境状况监测与预报,提出解决措施等。(2)全球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破坏;地震分布带;地形遥感;全球生态环境监测;全球气候预报;生物分布、生产结构监测等。点拔:第(1)题考生只要对试题提供的材料加以理解和消化,就能正确回答。第(2)题要求学生能够把平时学习的地理知识正确地迁移到目前的试题中,如需要全球范围内进行监测和预报的项目,天气、地形、矿产、生态等。此题常出错的主要原因是第(2)题中考生未理解题中要求的是全球性问题的研究。12回答有关“3S系统”的问题:(1)数字地球系统是由“3S”组成,“3S”是指 、 和 等三大技术系统。(2)1998年夏秋,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监测主要是靠 系统,该系统的优点有: RS遥感技术 ,在下图中表示出该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