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百山祖自然保护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现状及利用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0375120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社会学论文百山祖自然保护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现状及利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社会学论文百山祖自然保护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现状及利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社会学论文百山祖自然保护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现状及利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社会学论文百山祖自然保护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现状及利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论文百山祖自然保护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现状及利用(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百山祖自然保护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现状及利用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现状及利用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百山祖自然保护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现状及利用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百山祖自然保护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现状及利用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167科、700属、1 545种(含种下分类群)。按其经济用途分为11类,即纤维植物、鞣

2、料植物、芳香植物、油脂植物、淀粉植物、观赏植物、蜜源植物、树脂及胶用植物、色素植物、药用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概述了该区概状并对保护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建议。关键词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利用中图分类号 F323.2;S759.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0-0086-02百山祖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浙江省西南庆元县境内,最高峰海拨1 856.7m,被誉为“百山之祖”,是瓯江、闽江、福安江的发源地,被称为“三江之源”。1976年百山祖冷杉(Abies beshanzuensis)的发现引起了世人的瞩目。1986年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

3、92年与凤阳山自然保护区合并扩建成“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上个世纪20至30年代就有秦仁昌、耿以礼、贺贤育、林刚、章绍尧等老一辈植物学家和林学家前往庆元对植物和林业资源作了开创性调查。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原杭州大学的张朝芳和郑朝宗、杭州植物园的章绍尧和贺贤育、华东师范大学的欧善华等进行了几次植物调查和标本采集,在此基础上,欧善华、王金诺编写了第1个“凤阳山、百山祖种子植物名录”,百山祖丰富的植物多样性逐渐为世人所知。1自然概况百山祖自然保护区是“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以百山祖为中心的一片,地理位置为东经119353119644

4、,北纬274054275013;其二是位于庆元南部的五岭坑,地理位置为东经1191024119115,北纬274054275013,保护区总面积10 880hm2。地貌类型为深切割中山,以侵蚀地貌为主,山地坡度大多在30以上1。据庆元县气象站19822001年在百山祖保护站观测点(海拔1 100m)的观测结果,保护区年均温12.8,降水量2 341.8mm,相对湿度84%,无霜期187d。根据不同海拔的土壤剖面调查分析,本区内土壤在海拔800m以下为红壤,800m以上以黄壤为主,棕黄壤土集中分布于百山祖南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百山祖保护区的地带性植被。而且其垂直地带性也比较明显,海拔1 000

5、m以下为常绿阔叶林和暖性针叶林,1 0001 500m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暖性针叶林,1 500m以上为山地矮林和灌丛。2野生经济植物资源 根据资料统计,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167科、700属、1 545种(含种下分类群)2。依照植物资源的经济用途,结合调查统计资料,其野生经济植物可分为11类3。现择其主要种类予以介绍。2.1纤维植物保护区内有纤维植物98种,可用于人造棉或混纺原料的有柘树(Cudrania tricuspidata)、糯米团(Gonostegia hirta)、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等;用于造纸的有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

6、rus)、朴树(Celtis sinesis);可用于编织的有藤石松(Lycopodas-trum casuarinoides)、灯心草(Juncus effusus)等。2.2鞣料植物单宁含量较高或资源较大的有38种植物,如杉木(Cunning hamia)、杨梅(Myrica rubra)、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青榨槭(Acer davidii)、厚皮香(Ternstroemia gymnanthera)、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等。2.3芳香植物具有开发利用潜力的芳香植物有48

7、种,大都集中在柏科、木兰科、樟科、唇形科、芸香科、菊科等,主要有含笑(Michelia figo)、檫木(Sassafras tzumu)、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等。2.4油脂植物在保护区内的157种野生油脂植物中,不少种类含油量较高,如野桐(Mallotus japonicus var. floccosus)、猴欢喜(Sloanea sinensis)、糙叶树(Aphananthe aspera)、三尖杉(Ce

8、phalotaxus fortunei)等。2.5淀粉植物野生淀粉植物的开发利用对可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和人口剧增所带来的对淀粉的大量需求有重要意义。在保护区内,这类植物有61种,主要有狗脊(Woodwardia japonica)、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锥栗(M. henryi)、细叶青冈(Cyclo balanopsis mysinaefolia)、木防己(Cocculus orbiculatus)等。2.6观赏植物区内观赏植物较丰富,据初步统计有268种,但目前这些资源仍处于野生状态,有待于开发利用。其中可用作盆景的有20种,如白马骨(Serissa serisso

9、ides)、赤楠(Syzygium buxifolium)等;观叶植物主要有深绿卷柏(Selaginella deoder leinii)、青荚叶(Helwingia japonica)、豪猪刺(Berberis julianae)等;观果植物为波叶红果树(Stranvaesia davidiana)、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等;观花植物有含笑属(Michelia)、杜鹃花属(Rhododendron)、山茶属(Camellia)、绣球属(Hydrangea)等许多种类,以及秀丽四照花(Dendrobenthamiaaugustata)、大叶白纸扇(Mussaendaes

10、puirolii)等。此外,还有马蹄金(Dichondra)、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等地被植物;垂直绿化植物有异叶爬山虎(Parthenocissus heterophylla)、忍冬(Lonicera japonica)等。2.7蜜源植物这类植物含有丰富的蜜汁和花粉,是蜜蜂食物的主要来源。据初步调查,区内主要蜜源植物有175种,主要集中在柃属(Eurya)、悬钩子属(Rubus)、乌饭属(Vaccinium)、李属(Prunus)、蔷薇属(Rosa)、胡枝子属(Lespedeza)、山胡椒属(Litsea)、松属(Pinus)植物以及鹅掌柴(Schefflera oct

11、ophylla)、乌桕(Sapinum sebiferum)等。2.8树脂、胶用植物保护区内主要树脂植物有35种,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冬青(Ilex pupurea)、紫花络石(Trachelospermum axillare);胶用植物37种,如薜荔(Ficus pumila)、毛冬青(Llex pubescens)、豆腐柴(Premna microphylla)、魔芋(Amorphophallus rivieri),及猕猴桃属(Actinidia)等。 2.9色素植物使用合成色素有害健康,因此,色素植物的开发具

12、有重要意义。据调查,区内色素植物有42种,重要的有枫香、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鸡矢藤(Paederia foetida)、金樱子(Rosa laevigata)、米饭花(Vaccinium mandarinorum)和荚蒾属(Viburnum)等。2.10药用植物百山祖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种类丰富,分布广泛,蕴藏量大。常见的药用植物有532种,其中有重要价值的有158种,不少是正品药材,如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南五味子(Kadsura longepedunculata)、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夏枯草(Prune

13、lla vulgaris)、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车前(Plantago asiatica)、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等。2.11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该区是浙江珍稀濒危植物种类较丰富的地区。这类植物虽占整个植物区系的比例不大,但它们不少种类均为古老的残遗植物或中国特有种,这对研究该地区植物区系的起源和演化及对种质资源的保存均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据调查,列入1999年国务院批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

14、植物名录4的保护区分布物种有22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种,百山祖冷杉、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 mair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现状及利用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百山祖自然保护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现状及利用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百山祖自然保护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现状及利用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ei)、伯乐树(Bret

15、schneidera sinensis);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9种,如福建柏(Fokienia hodyinsii)、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is)、榉树(Zelkova schneideriana)、花榈木(Ormosia henryi)、半枫荷(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等,以及省级重点保护植物15种5,如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lotungensis)、南方铁杉(Tsuga chinensis)、沉水樟(Cinnamo-mum micranthum)、紫茎(Ste

16、wartia sinensis)等。3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对策保护区作为“三江之源”的源头,其周边地区天然林,即水源涵养林的状况,对 “三江”的水流量、水质以及水环境都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植物群落结构比较完整,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种类较多。因此,在加强法制宣传的同时,应强化管理措施,严格贯彻执行森林法和野生植物和动物保护条例,严禁乱砍滥伐,使珍稀、濒危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并使其具有较好的生存和繁衍环境。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上,要遵循自然规律,坚持以保护为主、适度开发利用的原则,实行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在保护区内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以生态经济理论

17、为指导,开发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环境特色、乡土特色的森林旅游项目,做到既保护植物资源的自然生长和自然更新,又使保护区内的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开发利用植物资源过程中,应注重提高植物的综合利用效益。目前,该区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仍处于粗放经营状态,对原材料、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的深加工水平不高,有效利用率低。因此,应大力开展综合开发和综合利用研究,提高废弃物的再生资源化水平,对现有的植物资源加强科学管理,集约经营,提高产量,充分发挥植物资源的生产潜力和经济效益。4参考文献1 程秋波,吴呜翔,陈豪庭.浙江凤阳山-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J.浙江林业科技,1996,16(6):1-4.2

18、浙江植物志编委会.浙江植物志(第18卷)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 董世林.植物资源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4:174-185.4 于永福.国家野生植物保护工作的里程碑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1批)出台J.植物杂志,1999(5):3-11.5 张若蕙.浙江珍稀濒危植物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

19、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

20、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

21、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