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营销专业学生人格特点研究基于浙江万里学院各专业学生的比较分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0354684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0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毕业设计(论文)营销专业学生人格特点研究基于浙江万里学院各专业学生的比较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毕业设计(论文)营销专业学生人格特点研究基于浙江万里学院各专业学生的比较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毕业设计(论文)营销专业学生人格特点研究基于浙江万里学院各专业学生的比较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营销专业学生人格特点研究基于浙江万里学院各专业学生的比较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营销专业学生人格特点研究基于浙江万里学院各专业学生的比较分析(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学号浙江万里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营销专业学生人格特点研究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院 (系)2011年4月10日基于浙江万里学院各专业学生的比较分析浙江万里学院 营销专业学生人格特点研究摘 要随着大学生数量大幅度的增加,以及2009年的金融危机的影响,现在我国大学毕业生面临严重的“就业难”现象。这不仅是高校需要面对的大问题,更是国家乃至整个社会的大问题。大学生就业与其人格特点密切相关。特定的人格特点反映其适合相应的工作性质。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聘时注重学生的人格特点,使其与岗位要求相一致。这就需要学校着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大学生的人格特点也将越来越被重视。但是由于现在

2、对各专业大学生人格特点的定性研究较多,而实证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选择了这个题目。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设计调查问卷并且通过现场发送等形式对浙江万里学院各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对营销专业与其他专业学生的人格特点比较分析,并对统计结果进行解释,发现各专业的学生人格特点存在明显的差异。并在这基础上提出本研究对学生的选择志愿和学习内容的选择、高校的课程体系的设计和课堂组织以及企业的人才招聘和培训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关键词:营销专业;人格特点;大五人格问卷 I 浙江万里学院 营销专业学生人格特点研究AbstractWith the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un

3、iversity students, together with the 2009 financial crisis, college students are facing an unprecedented difficult job phenomenon. This is not only a big problem in schools, but also national as well as the major problem of society. Graduates are now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

4、ics. Specific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reflect the nature of the work for the corresponding. Now,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focus on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in the recruitment, to make it consistent with the job requirements. This requires schools to meet the social needs of empha

5、sis on cultivating a comprehensive talent. Thus,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will also be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owever, college students are now on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more, but less empirical research.So chosen the topic of t

6、his article .Through access to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 design the questionnaire and send the form through the scene of the 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 students conduct a survey of marketing professionals and other professional student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7、interpretation of statistical results on this basis In this study, the students made the choice of voluntary choice of content and learning,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design and enterprise class organizations, as well as personnel recruitment and training of inspiratio

8、n and reference.Key words: Marketing profession;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Big five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sII浙江万里学院 营销专业学生人格特点研究目 录1引言12相关概念简介与文献综述32.1人格理论的起源与发展32.2人格特点的相关概念32.3国内外研究的现状43研究过程53.1量表的选择53.2样本的选择和问卷的发放53.3统计分析方法53.4统计分析结果73.5研究结果解释94研究启示和本研究的局限104.1本研究的启示104.2本研究的局限115结语13参考文献14致 谢

9、15附录1:文献综述16附录2:外文文献译文18附录3:外文文献原文21附录4:调查问卷25131引言在教育成本日益增长的今天,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影响教育和经济的社会性问题。从去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又对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据相关数据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00万,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起来。由于我国产业结构不均匀,其中劳动力密集以及就业弹性系数大的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偏小,整体经济的就业弹性系数普遍偏低,所以经济增长带来的岗位增加有限。劳动力供应明显大于需求的现实,导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就业问题将始终是一个大问题,当然也包括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大

10、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影响着民族与国家的发展。当然,国家和政府也采取了许多实际措施来帮助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如完善就业指导和相关信息的服务;扫清如户口限制等方面的就业障碍;提供很多优惠政策来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或是到基层就业等等。不同人格特点的学生,适合于不同的职业岗位。不同类型的岗位对他们有不同的人格特点要求。比如作为医生,要有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作为教师,要有甘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精神。因此,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我们要认清自己的人格特点,对自己的人格特点进行分析,评价个人的生理、心理特征,进而分析我们是否可以胜任自己所选择的职业。为了培养匹配社会需求、企业渴望的综合性人才,学校也更应根据学生

11、的人格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课程设计和课堂组织。这不仅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对独立专业的学生进行人格特点研究的实例不多,实证研究更是少见。鉴于以上几点考虑,本论文通过对营销专业与其他专业学生在性格方面异同的比较分析,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制定人生规划和选择就业方向,以及为学校今后招生策略的设计和企业的人才招聘提供依据。因此,分析营销专业学生的性格特点就非常有意思,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相关概念简介与文献综述2.1相关概念简介在研究前,有必要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国内外现状研究。2.1.1人格理论的起源与发展人格研究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人格心理学也是

12、当代心理学学科体系中探讨人性的一门重要学科。常见的人格定义都强调个体差异,尤其是特定部位的个体差异,而现今的一些研究者如LA珀文(2001)更强调把个体的各个部分组织为一个整体的机能系统。研究者们为现代人格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分别提出了描述人格的不同理论观点。其中,成为当前最有影响的人格理论之一要属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的人格特质说。其代表观点有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卡特尔16PF 特质论、艾森克的PEN人格三维模型及FFM人格五因素模型等。2.1.2人格特点的相关概念人格特质说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主要的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卡特尔。奥尔波特在1937年第一次提

13、出了人格特质理论。他把人格特质分为共性和个性两大类:(1)共性特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如北方人的豪爽、南方人的含蓄)。(2)个性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性特质又分为三种: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如果断鲁莽的李逵)。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如诸葛亮的细心、博学、沉稳等)。次要特质是个体通常只在特殊情况下才体现出来的不是很重要的特质。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其主要是提出了根源特质。1949年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并制定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分别是:(A)乐群性、(B)聪慧性、(C)

14、情绪稳定性、(E)恃强性、(F)兴奋性、(G)有恒性、(H)敢为性、(I)敏感性、(L)怀疑性、(M)幻想性、(N)世故性、(O)忧虑性、(Q1)激进性、(Q2)独立性、(Q3)自律性、(Q4)紧张性,这16种相对稳定和持久的人格特质。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人格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上达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提出了人格五因素模式,也称为“大五人格”。这五种人格特质是:(1)情绪稳定性;(2)外向性;(3)开放性;(4)随和性;(5)谨慎性。不同的特质分别具有不同的表现,如: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焦虑、敌对等属于情绪稳定性的表现;热情、社交、果断、冒险、活跃、乐观等属于外向性的表现;求异、智能

15、、情感丰富、想像、审美等就属于开放性的表现;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等都属随和性的表现;另外,尽职、成就、胜任、条理、自律、谨慎等则属于谨慎性的表现。2.2.国内外研究的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大学生的生活条件逐渐优越,主观意识日益增强,大学生力求展现自己、凸显能力的心理需求日益增长。我很想知道大学生的专业选择与其人格特点的是否存在较大关系?以便为学校和企业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管理和协调营销专业学生人格特点提供一定的依据。2.2.1国外研究现状尔杰斯、格雷戈里(2003)介绍了23种重要的人格理论,其中包括了各个人格理论家的相关理论研究及各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指出,不同人格理论

16、家的不同人生经验对其理论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尔杰斯与格雷戈里将其总共分成五篇,第四篇讨论了特质理论,其中包括卡特尔和艾森克的特质因素理论以及奥尔波特的个人倾向理论。艾肯(2003)研究了心理测验与评估的原理、背景和方法,以及将学生在实践中的利弊加以分析。并着重强调了测量评估中的文化差异和多样性。国外研究总体看来,偏重于人格理论整体概念的研究,缺乏细致的特质理论运用的研究。同时,对学生研究时也没有细化到各个专业的研究。2.2.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主要基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进行研究。首先,从宏观方面,针对人格特点的分析有学者研究并且得出结论,例如:阎小红、李文(2004)在简要介绍奥尔波特、卡特尔和艾

17、森克人格特质理论的基础上, 着重讨论了因素分析方法在人格特质研究中的应用。又如:刘惠、胡振(2005)将特质理论的几种主要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分别是艾森克的三因素理论,他提倡并使用因素分析法。卡特尔的十六因素理论,其采用了因素分析技术,确定了互相联系的十六种基本人格特质。以及大五因素理论,五个基础因素是稳定性、外向、开放、随和与谨慎。三个理论分别存在着一定程度相似或重叠。从微观方面来看,武义(2002)对新生进行心理测量,通过运用标准的卡特尔人格量表对学生进行有关创造力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有关项目中存在着显著的人格差异,高创造力的学生与一般学生之间最大的差异在独立性上,在此基础上并提出相应的

18、对策。以及冯艳丹、张利燕(2007)对181名被试者进行NEO-FFI人格测验和Holland职业兴趣测验,并对测验结果进行偏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神经质与经营型存在正相关,与常规型存在负相关;外倾性与经营型存在负相关,与常规型存在正相关;开放性与研究型、艺术型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社会型存在负相关,与常规型存在十分显著的正相关;宜人性与社会型存在十分显著的负相关;责任心与现实型、社会型和经营型存在负相关。从而表明: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职业兴趣存在相关关系。还有沈建红(2007)基于我国高等学校市场营销专业教育与企业实际发展相脱离,学生不了解企业实际运作情况,缺乏实践能力,其提出高等教育

19、应该从明确培养目标、建立有效的培养途径来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出了我国高校必须顺应社会需要,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真正作为今后改革重点的结论。从总体来看,国内现有研究不管在内容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存在一些问题:(1)在内容上,要么单独研究理论述评,要么单独研究大学生人格特点。他们的研究都突出反映了整体概念。目前,以教育界、学术界为主的社会各界往往只是大范围对大学生人格特点对自身的影响或与职业兴趣的关系进行研究,而没有针对某一专业进行特定的研究,把它们融合起来研究很少。(2)研究方法上,因调查大范围整体,偏重于抽样调查,调查人群分布较为分散,并且定性研究多于定量研究。另外,以卡特尔、艾克森的人

20、格分析方法研究较多,运用大五理论(五大因素)分析方法研究较少。3 研究过程在上述文献综述基础上,本研究将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营销专业学生人格与其他专业学生的人格作比较分析。以这比较为例,研究各个专业学生的人格特点是否存在差异。3.1量表的选择本研究查阅相关资料78份,其中运用卡特尔人格量表的资料49份,运用艾克森量表的资料21份,运用大五人格理论量表的资料8份。由于大部分资料都是运用卡特尔与艾克森量表,本文采用大五人格量表研究。本研究采用“大五”人格问卷,从中有5个因素,分别是情绪稳定性、外向性、开放性、随和性、谨慎性,共28个项目。26、27和28题目不纳入计分,计分项目为25个。3.2样

21、本的选择和问卷的发放此次调研在浙江万里学院进行,分别调研市场营销专业和其他专业的学生,包括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共发放问卷120份,实收115份,回收率高达95.8%,信息真实度高。主要针对浙江万里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的人格特点比较分析展开调研。表1 样本分布情况属性人数百分数性别男6354.8%女5245.2%专业市场营销4841.7%其他专业6758.3%年级大一2118.3%大二2723.5%大三2521.7%大四4236.5%3.3统计分析方法在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分析中,选择了应用最广的一种Mann-Whitney U 检验,即两样本秩和检验。这种方法是有H.B.M

22、ann和D.R. Whitney在秩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来检验两个独立样本是否取自同一总体。此检验要求两个独立随机样本中产生的数据的测量尺度是顺序的,而具体所检验的是两个总体分布各自的中心位置是否相同。Mann-Whitney U 检验是一种非参数统计方法。非参数统计方法主要用于那些总体分布不能用有限个数参数来刻画,或者不考虑被研究的对象为何种分布以及分布是否已知的情形。它对总体分布几乎没有什么假定,只是有时对分布的形状做一些诸如连续、对称等的假设。非参数统计方法的着眼点不是总体的有关参数的比较,其推断方法和总体分布无关。它们进行的并非是参数间的比较,而是分布位置、分布性状之间的比较,研究

23、目标总体与理论总体分布是否相同,或者各样本所在总体的分布是否相同等,因此,不受总体分布的限定,适用范围广,故而称为非参数检验。张文彤、闫洁(2004)认为,与参数方法相比,非参数检验方法的优势如下:(1)稳健性。因为对总体分布的约束条件大大放宽,不至于因为对统计中的假设过分理想化而无法切合实际情况,从而对个别偏离较大的数据不至于太敏感。(2)对数据的测量尺度无约束,对数据的要求也不严格,什么数据类型都可以做。(3)适用于小样本、无分布样本、数据污染样本、混杂样本等。3.4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中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营销专业与其他专业学生人格特点的比较分析的结果如下:表2 情

24、绪稳定性维度平均秩与秩和专业NMean RankSum of Ranks市场营销4786.454063.00非市场营销6737.192492.00Total114表3 情绪稳定性维度U检验结果情绪稳定性Mann-Whitney U214.000Wilcoxon W2492.000Z-7.873Asymp.Sig.(2-tailed).000表2给出了检验中用到的平均秩次、秩和等的情况,从平均秩次可以粗略看出市场营销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在情绪稳定性因素上的秩和相差较大,并且偏向情绪稳定性这一因素。但研究有无统计学意义还是要取决于后面的结果。表3给出了最终的检验结果,分别包括Mann-Whitney

25、 U统计量、Wilcoxon W统计量和Z值(即常用的值),并且P0.05,可见两种算法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说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在情绪稳定性上有明显差异,而且营销专业学生的人格偏向情绪稳定性。表4 外向性维度平均秩与秩和专业NMean RankSum of Ranks市场营销4775.803562.50非市场营销6744.662992.50Total114表5 外向定性维度U检验结果外向性Mann-Whitney U714.500Wilcoxon W2992.500Z-4.973Asymp.Sig.(2-tailed).000表4给出了检验中用到的平均秩次、秩和等的情况,从平

26、均秩次可以粗略看出市场营销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在外向性因素上的秩和相差较大,并且偏向外向性这一因素。表5给出了最终的检验结果,前文已描述过,不再赘述。并且P0.05,可见两种算法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说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在外向性上有明显差异,而且营销专业学生的人格偏向外向性。表6 开放性维度平均秩与秩和专业NMean RankSum of Ranks市场营销4772.553410.00非市场营销6746.943145.00Total114表7 开放性维度U检验结果开放性Mann-Whitney U867.000Wilcoxon W3145.000Z-4.131Asymp.Sig.

27、(2-tailed).000表6给出了检验中用到的平均秩次、秩和等的情况,从平均秩次可以粗略看出市场营销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在开放性因素上的秩和相差较大,并且偏向开放性这一因素。表7给出了最终的检验结果,前文已描述过,不再赘述。并且P0.05,可见两种算法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说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在开放性上有明显差异,而且营销专业学生的人格偏向开放性。表8 随和性维度平均秩与秩和专业NMean RankSum of Ranks市场营销4734.681630.00非市场营销6773.514925.00Total114表9 随和性维度U检验结果随和性Mann-Whitney U502

28、.000Wilcoxon W1630.000Z-6.217Asymp.Sig.(2-tailed).000表8给出了检验中用到的平均秩次、秩和等的情况,从平均秩次可以粗略看出市场营销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在随和性因素上的秩和相差较大,但不偏向随和性这一因素。表9给出了最终的检验结果,前文已描述过,不再赘述。并且P0.05,可见两种算法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说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在随和性上有明显差异,但是营销专业学生的人格不偏向随和性。表10 谨慎性维度平均秩与秩和专业NMean RankSum of Ranks市场营销4736.161699.50非市场营销6772.474855.50

29、Total114表11谨慎性维度U检验结果谨慎性Mann-Whitney U517.500Wilcoxon W1699.500Z-5.823Asymp.Sig.(2-tailed).000表10给出了检验中用到的平均秩次、秩和等的情况,从平均秩次可以粗略看出市场营销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在谨慎性因素上的秩和相差较大,但不偏向谨慎性这一因素。表11给出了最终的检验结果,前文已描述过,不再赘述。并且P0.05,可见两种算法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说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在谨慎性上有明显差异,但是营销专业学生的人格不偏向谨慎性。3.5研究结果解释营销专业与其他专业学生在五个因素上都存在着差异,

30、分别是情绪稳定性、外向性、开放性、随和性与谨慎性。这就反映了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比其他专业学生更加外向、热情、敢于冒险、善于交际,但做事容易情绪化、缺乏遵纪守法精神。这些人格特质的不同可能是使得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行为与其他专业学生行为有差异的原因之一。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群体,从平时表现来看,较为活跃,经常出现旷课、迟到等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本研究目的在于比较市场营销专业与其他专业学生的人格特点,对大学生就业提供一定的依据,且指导学校教育工作和企业选拔人才应有一定的价值。试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1)营销专业学生比其他专业学生更加外向、热情、敢于冒险、善于交际。分析认为可能存在两方面的原

31、因:第一,在入校之前,多数同学会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来填报志愿,性格外向、胆子大、喜欢挑战的同学可能选择了市场营销专业,所以学生来源的不同使得两类学生人格特点存在差异;第二,市场营销专业较为特殊,其实践操作性强与其他专业,要求学生参与到市场调研以及销售中去,热情好动,善于交际,不习惯被拘束,敢于冒险。(2)营销专业学生比其他专业学生做事容易情绪化、缺乏遵纪守法精神。因专业的要求,市场营销专业学生需要进行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实战销售,更多地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交流,比较外向、热情,相对自我意识也会增强,做事随之容易感情用事,出现情绪化。缺乏遵纪守法精神的一个可能原因:首先是学生们自己的错误意识学市场

32、营销不需要学理论知识,只要出去跑人人都能干。学生只重视如何推销产品、如何去赚钱,而忽略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同时违反了学校的校纪校规。再者,就是市场营销学生的心理原因。很多学生听说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过于活跃,容易犯错,单方面归于上届学生的影响,即使自己犯错也不找自身原因;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可能是另一个心理原因,学校纪律抓得越紧,学生就越对着干,越无所谓,且习惯接受批评,而行为上不曾进步。4研究启示和本研究的局限4.1本研究的启示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对其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有很大的影响。如一个性格外向的人往往表现出主动与人交往、热情、友好等方面的行为特点;一个富于创造性的人通常想象力丰富、思维跳跃、时常有新

33、奇的想法或观点出现;一个内向和高智商的人往往不善于与人交际、沉默寡言,但是又乐于钻研、反应灵敏、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等。因此,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应该越来越被受到重视与应用。(1)对高校学生的启示从学生方面来说,其表现出来的人格特点对其未来的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性格外向的人适合于社会服务类工作(如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等)、管理工作(如人力资源开发、市场营销等),富于创造性的人适合于从事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工作,性格内向而且高聪慧性的人适合于从事科研和技术方面的工作。此外,在考察人格特点对专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影响时,不仅仅是考虑人格特点的某一方面,应该全面地考虑人格特点的各个方

34、面,这样才能使选择的专业或职业符合自己潜能的发展。因此,大学生选择专业时,应对自己做好相应的人格测试,以至于进入学校后,有意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包括课外阅读材料和选修课。(2)对学校的启示从学校方面来说,应该转变教育结构,不要单纯追求高学历教育,应该注重发展高水平的职业技能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相应的人格测试,将课程体系设计和课堂组织方面作出相应的改革,有所扬长,有所补短,从而与学生的人格特点相匹配。(3)对教育主管部门的启示教育部门可以实行合作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方法是一种独立的、开放的、新型的教学方法。它改变了原有灌输式、注入式、告诉式的传统教学方式,提倡互动

35、、启发、引领、促进、开放的教学,倡导自主、探究、合作性的学习方式。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合作学习”,体验到成功感,使课堂教学从教师单纯地教、学生被动地学,转变为师生合作、共同提高。(4)对用人单位的启示从用人单位方面来说,在招聘时应注重学生的人格特点,使之与岗位要求相一致,为双方都能提供机会。现代企业对新人的要求,更注重他的能力和发展潜力,注重他的团队合作精神。人才测评可以根据岗位的需求以及企业的组织结构,对人员的知识水平、能力、人格特点等方面进行综合的测量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人才测评可以解决企业对新人的要求。企业将人才测评运用在招聘中,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应聘者的一些信息

36、,如基本能力、爱好、处事态度以及其内在的矛盾等等;能够发现许多其他方法难以考察的信息;企业还可以为以后培养人才提供依据。再者,员工的离职问题也一直是企业敏感的问题,在招聘中加入人格测试可以一定程度地降低企业的离职率。大多企业可能是采用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来降低离职率的。但这样会使企业投入较大的精力和金钱。如果在企业招聘中加入人格测试,将其作为招聘选拔的依据和标准,那么企业就能降低成本以及精力。企业招聘那些企业自己需要的,并且是不太可能会离开组织的人,这样就可以明显减少员工离职。这种方法可以节省企业的成本,而且比改善工作环境和提高员工满意度等方法来得更简单、经济。4.2本研究的局限(

37、1)样本方面的欠缺本研究所抽取的样本量还不够多。样本的选取应该是全国大学生,万里不一定有代表性。从样本的地域分析来看,所有被试者都来自同一所学校,且各个专业的男、女人数相差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项研究结果的解释与应用范围。此项研究最好应该是长时间的追踪研究,跟踪人格特点的变化与否,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本次研究无法做到。(2)缺乏对原因的探讨本文只研究各专业学生的人格特点有无差异,根据现象初步分析了各专业人格差异的原因,并没有进行详细的探讨与比较分析,即没有实证研究各专业学生人格特点差异形成的原因。(3)缺乏详细的信度和效度检验本文只作差异性比较,没有考虑其他变量的影响。本来是要进行信度检验

38、和效度检验,但是这方面的检验超出本科生的要求范围。本文为了确保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在量表的选择方面严格基于文献,在统计分析方面也选择了公认的分析方法,但是,这仅仅是信度和效度检验的部分内容。(4)后续研究建议未来研究可以侧重详细的信度、效度的检验,以及差异性的影响因素、中介变量和缓冲变量等,在分析是否存在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探讨产生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人格特点差异行为背后的原因。以后的研究可以抽取更多专业的学生与之比较,并拓宽研究范围,在全国同等院校之间、专科本科之间进行差异性比较,获取更丰富的研究结果。5 结语未来的大学生都要经过人才测评系统的选拔而走向社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要不断接受测评工具的

39、考核。因此,现在的大学生教育就要注重学生人格特点的培养,使其适应人才市场和社会竞争的需求,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五因素人格模式与其它人格理论相比更强调个体人格与社会人格的统一,因此结合“大五”模式加强大学生的人格培养,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并在其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潜能。2009年金融危机使得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更加加剧,本文研究市场营销专业与其他专业学生的人格特点作比较,发现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人格特点与其他专业学生人格特点,在“大五”人格理论的各个维度下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对学生选择职业、学校改革教育以及企业选拔人才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浙江万里学院 营销专业学生人格特点研究参考文献1L

40、.A.珀文.人格科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张文彤、闫洁.SPSS统计分析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丁立平等.五因素人格模式与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J现代大学教育,2002(2)4成长春.适应与超越J.当代青年研究,2000.45靳红欣、乐斌大学生心理状况面面观J心理世界,1999(4)6刘惠、胡振江.人格特质理论述评J.黑龙江: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7)7刘锦山.人才素质测评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8沈建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和途径研究J.消费导刊,2007(3)9阎小红、李文静.人格特质的因素分析J. 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

41、004(1)10朱晨海.人格的特质模型与特质进化观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4)11陈国鹏.心理测验与常用量表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512洪炜.心理评估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13许波.从人格特质论大学毕业生的岗位选择J.素质教育论坛,2008(7)14武义.大学生创造力的现状及影响创造力的主要人格因素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12)15冯艳丹、张利燕.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职业兴趣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8)16Lewis R.Aiken. Psychological testing and assessment M.Pearson Educa

42、tion Group,Inc. 200317 Jess Feist. Gregory J.Feist. Personality Theories M. McGraw-Hill,2005 26致 谢本文在撰写过程中承浙江万里学院陈林兴老师的悉心指导,终能完成此文,感激万分。陈林兴老师严谨的治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陈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每当论文处于瓶颈时,他都会耐心给我分析、讲解,拓展我的写作思路。并使我真切地感受到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在完成论文之际,我谨向我最尊敬的导师致以最诚挚的敬意,并表示衷心的

43、感谢!此外,还要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和充裕的文献资源,若没有这些,我的论文也难以完成。最后,衷心地感谢陪我一起走过大学四年生活和学习的老师和同学,感谢你们对我的关心和支持。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定会努力学习和工作,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附录1:文献综述人格是人们长期研究的课题,从心理学到管理学,大量的有关人格研究的专著以及专门地研究人格特点或素质测评的研究比比皆是,而人格特点作为现代管理人力资源的科学依据,正逐步发展起来。我校的宗旨就“以生为本”,尽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倍至的人文关怀,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随着我校的发展,市场营销专业从专科类专业发展成了本科

44、类专业。专业在质的跨越后,学校对营销专业就非常关注与细心培养。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也发现了一系列问题。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普遍较为活跃。到外实践经历现象普遍存在,从而到课率比其他专业的要来的低,课间听课效率也表现得不是很理想,学校对于营销系学生的管理出现较为矛盾的局面等的问题。本论文通过对营销专业与其他专业学生在性格方面异同的比较分析,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制定人生规划和选择就业方向,以及为学校的招生策略的设计和企业的人才招聘提供依据。因此,分析营销专业学生的性格特点就非常有意思,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国外研究现状尔杰斯、格雷戈里(2003)介绍了23种重要的人格理论,其中包括了各

45、个人格理论家的相关理论研究及各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指出,不同人格理论家的不同人生经验对其理论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尔杰斯与格雷戈里将其总共分成五篇,第四篇讨论了特质理论,其中包括卡特尔和艾森克的特质因素理论以及奥尔波特的个人倾向理论。艾肯(2003)研究了心理测验与评估的原理、背景和方法,以及将学生在实践中的利弊加以分析。并着重强调了测量评估中的文化差异和多样性。国外研究总体看来,偏重于人格理论整体概念的研究,缺乏细致的特质理论运用的研究。同时,对学生研究时也没有细化到各个专业的研究。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主要基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进行研究。首先,从宏观方面,针对人格特点的分析有学者研究并且得

46、出结论,例如:阎小红、李文(2004)在简要介绍奥尔波特、卡特尔和艾森克人格特质理论的基础上, 着重讨论了因素分析方法在人格特质研究中的应用。又如:刘惠、胡振(2005)将特质理论的几种主要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分别是艾森克的三因素理论,他提倡并使用因素分析法。卡特尔的十六因素理论,其采用了因素分析技术,确定了互相联系的十六种基本人格特质。以及大五因素理论,五个基础因素是稳定性、外向、开放、随和与谨慎。三个理论分别存在着一定程度相似或重叠。从微观方面来看,武义(2002)对新生进行心理测量,通过运用标准的卡特尔人格量表对学生进行有关创造力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有关项目中存在着显著的人格差异,高创

47、造力的学生与一般学生之间最大的差异在独立性上,在此基础上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及冯艳丹、张利燕(2007)对181名被试者进行NEO-FFI人格测验和Holland职业兴趣测验,并对测验结果进行偏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神经质与经营型存在正相关,与常规型存在负相关;外倾性与经营型存在负相关,与常规型存在正相关;开放性与研究型、艺术型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社会型存在负相关,与常规型存在十分显著的正相关;宜人性与社会型存在十分显著的负相关;责任心与现实型、社会型和经营型存在负相关。从而表明: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职业兴趣存在相关关系。还有沈建红(2007)基于我国高等学校市场营销专业教育与企业实际

48、发展相脱离,学生不了解企业实际运作情况,缺乏实践能力,其提出高等教育应该从明确培养目标、建立有效的培养途径来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出了我国高校必须顺应社会需要,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真正作为今后改革重点的结论。从总体来看,国内现有研究不管在内容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存在一些问题:(1)在内容上,要么单独研究理论述评,要么单独研究大学生人格特点。他们的研究都突出反映了整体概念。目前,以教育界、学术界为主的社会各界往往只是大范围对大学生人格特点对自身的影响或与职业兴趣的关系进行研究,而没有针对某一专业进行特定的研究,把它们融合起来研究很少。(2)研究方法上,因调查大范围整体,偏重于抽样调查,调查人

49、群分布较为分散,并且定性研究多于定量研究。另外,以卡特尔、艾克森的人格分析方法研究较多,运用大五理论(五大因素)分析方法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将针对营销专业学生的人格特点作出一定的研究。附录2:外文文献译文资料来源:人格理论 作者:尔杰斯;格雷戈里人格特质理论(theory of personality trait)起源于40年代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和雷蒙德卡特尔(Raymond Bernard Cattell)。特质理论认为,特质(trait)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 在现代人格心理学中,人格特质理论将特质

50、定义为个体所具有的神经特性,具有支配个人行为的能力,使得个人在变化的环境中给予一致的反应。但是特质理论最早却源于研究人格个别差异的类型理论。类型理论往往根据一个人的某一特征或者特质来描述人格。例如,如果某人迷恋权位则说他是权力型的人,如果某人看问题总是能够考虑到好的一面则认为他是乐观的人。古罗马医生盖伦(Galen)提出的四种气质类型就属于最早的类型理论。他根据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的“体液说”提出了四种气质类型,即多血质(具有过多的血液,充满活力和动力)、胆汁质(具有过多的黄胆汁,容易激怒)、抑郁质(具有过多的黑胆汁,通常表现为忧郁和悲哀)、黏液质(具有过多的黏液,使

51、人迟缓或者懒惰)。体型说也是类型理论的一种。体型说中较有影响的观点有克瑞奇默(E. Kretschmer)的三分法,他将人分为肥胖型、瘦长型和健壮型,并企图分别以几种典型的性格归属具有某一种体型的人(如肥胖型与情绪不稳定相联系等)。体型说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谢尔顿(W. H. Sheldon) 则将体型分为内胚型、中胚型和外胚型,并分别以不同的性格进行归属 (如快乐、喜好社交的属于内胚型;好动、侵犯属于中胚型;思维退缩属于外胚型等) 。体型与气质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相关,但是,将人的气质类型归结于体型,是不科学的。 与体液说和体型说不同的是建立在心理特质基础上的理论,称为心理类型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

52、家荣格(C. G. Jung) 首创的。他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两大类。前者在性格上喜沉静,易羞怯;后者则好活动,喜社交。此理论曾一度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导致了许许多多的心理学研究。但是这种二分法不足以说明一般的人格问题,绝大多数人处于两极之间,因此不能采取以少数特质来解释人的全部行为。有的心理学家进一步指出,类型理论是因为它将人分在各个类别中,然后用某个符号来标记他们。这种标记不仅过分强调了行为的内在起因,而且也可能导致他们倾向于成为他们被标记的那种人。一个被称为“内向”的人可能会被他的朋友所冷落,使他变得更加孤立;同样,一个“外向”的人也可能会变得更加喜欢社交,因为其他人认为他应该如此。

53、所以心理类型理论也存在着理论上的缺陷。 第一个特质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心理学家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G. W. Allport)。他和同事对描述人格特征的17953个形容词进行了研究并逐渐减少到数目较小的一些特质名称上,并将特质定义为:具有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并发动等值形式的(意义恒定的)适应和表现行为的神经心理结构。因此,对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而言,人的人格是包括各种特质的动力组织,这些特质决定了个体适应的独特性。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还将人格结构中的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个人特质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枢纽特质、核心特质和次要特质。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R. B. Cattell) 接受了高

54、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关于人格特质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特质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他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把人格特质区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由一些互相联系的特性形成的;根源特质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特性,通过因素分析可以发现根源特质是一些单一的因素,是人格的基本成分。卡特尔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工作,提出了人格的十六种根源特质。根据这十六种根源特质,他编制了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除了卡特尔以外,还有许多心理学家对人格特质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均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来发现各种人格特质,继而确定人格的维度。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 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Gordon Allport,1897-19

55、67)的人格特质论(trait theory),系以个案研究法,从很多人的书信、日记、自传中,分析出各种具有代表性的人格特质。他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础,但他反对弗洛伊德虚幻式的人格结构看法。他认为人格特质是每个人以其生理为基础的一些持久不变的性格特征。他将人的特质分为以下三大类:1. 首要特质 所谓首要特质(cardinal trait),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小说或戏剧的中心人物,往往被作者以夸张的笔法,特别突显其首要特质。如林黛玉的多愁善感。 2. 中心特质 所谓中心特质(central trait),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中心特质。如林黛玉

56、的清高、聪明、孤僻、抑郁、敏感等,都属于中心特质。 3. 次要特质 所谓次要特质(secondary trait),是个体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境下才表现出来。如有些人虽然喜欢高谈阔论,但在陌生人面前则沉默寡言。卡特尔的人格特质论 雷蒙德卡特尔对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根源特质。1949年,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并编制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这16种人格特质是: 乐群性、聪慧性、情绪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激进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 卡特尔认为在每个人身上都具备这16种特

57、质,只是在不同人身上的表现有程度上的差异。艾森克的三个维度人格英国心理学家汉斯艾森克进一步提出了以三个普遍维度为基础的人格模型:1 .内向/外向性: 内向涉及指挥注意内在的经验,而外向性涉及注重外在的其他人与环境。所以,一个人很内向,可能是安静和含蓄;而个别很外向的人,可能是社交和开朗。2 .神经质/情绪稳定性: 这一维度有关喜怒无常与适中性。神经质是指个人的倾向而引起生气或情绪,而情绪稳定性是指仍然情绪不断的趋势。3 精神质: 后来,他在个人研究中患有精神质,艾森克人格维度理论以他的特质增加了所谓的精神质。个人高度精神质状态往往处理现实,可能是反社会的,敌对的,非同情和操纵性的。五因素特质理

58、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格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模式上达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提出了人格五因素模式,被称为“大五人格”。这五种人格特质是: 情绪稳定性: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 外向性: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 开放性: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智能 随和性: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 谨慎性:胜任、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 附录3:外文文献原文资料来源:Personality Theories 作者:Jess Feist;Gregory J.FeistPersonality trait theory (theory of personality trait

59、) origina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1940. The main representative of psychologis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Galton Willard Allport and Raymond (Raymond Bernard Cattell). Trait theory suggests that the trait (trait) determine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 behavior, which is the effec

60、tive elements of personality and is the basic unit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In modern personality psychology, the personality traits characteristic of the theory will be defined as the individual has a neurological features, with disposable personal behavior, the result of individuals in a changing

61、 environment to give the same response. However, it stems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liest theoretical studie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personality type theory. Type of theory is often based on a person of a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 or characteristics to describe personality. For exampl

62、e, if a person obsessed with power, it said that he was a power-type people, if someone can always look good while taking into account that he was a positive person. Ancient Rome Doctor Galen (Galen) proposed four temperament types belong to the earliest on the type of theory. He accorded to the Greek doctor Hippocrates (Hippocrates) the humeral say put forward a four temperament types, that i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