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东站预应力管桩成桩质量控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0354610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9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巢湖东站预应力管桩成桩质量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巢湖东站预应力管桩成桩质量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巢湖东站预应力管桩成桩质量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巢湖东站预应力管桩成桩质量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巢湖东站预应力管桩成桩质量控制(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开展QC小组活动,保证管桩施工质量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度QC小组成果发表会材料 巢湖东站预应力管桩成桩质量控制小组名称:合福铁路巢湖东站科技攻关QC小组发 表 人: 马 刚 锋发表时间:2012年10月1中铁十三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合福铁路四分部 中铁十三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巢湖东站预应力管桩成桩质量控制中铁十三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目 录一. 概况3二. 选题理由4三. 可行性分析5四. 现状调查6五. 确定目标及保证措施7六. QC小组活动情况8七. 活动效果分析13八. 巩固措施14九.心得体会及下步打算14中铁十三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合福铁路四分部 第- 2 -页 共1

2、5一. 概况1.工程概况:由中铁十三局集团承建的合福铁路二标巢湖东站位于巢湖东站位于巢湖市东侧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线路跨越众多河沟、鱼塘及沼泽地等。站址区为巢湖湖积平原,地形平坦,地势地势低洼,地表水主要为河沟、鱼塘水,常年有水,水量丰沛,极易形成内涝。站址起迄里程为DK69+000mDK71+200m,全长2200m。正线、预留线地基采用预应力管桩桩网结构加固,桩直径0.4,桩间距2.2m,正方形布置,桩长1628m,站场管桩设计520790延米。管桩单桩承载力不小于977kN,搅拌桩单桩承载力不小于65kN。正线区设2.5m高预压荷载。2 QC小组概况本QC小组成立于2011年4月10日,小

3、组成员主要由项目技术主管、物资管理干部组成,接受QC教育时长平均90小时,小组成员具体情况详见表1:表一 QC小组成员情况简介表小组名称巢湖东站软基处理施工科技攻关小组成立时间2011年4月10日课题名称巢湖东站预应力管桩成桩质量控制小组类型现场型组 长廖付塘活动日期2012-4-102012-9-1活动方式调查、分析、讨论、总结小组成员8人教育时间平均90小时活动频率4次/月, 共36次, 出勤率100%循环次数1次小组成员简介序号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务组内职务QC教育时间QC考试成绩1廖付塘男36大学项目经理组长90h优良2王秀博男36大学总工程师副组长90h优良3李文广男33本科项目副

4、总工组员90h优良4胡海龙男29本科工程部部长组员90h优良5贾方安男45大专主管工程师组员90h优良6马刚锋男25大专现场技术员组员90h优良7赵英臣男47大专物资部部长组员90h优良8杨得志男25大专 安全员组员90h优良制 表 人:马刚锋制图时间:2012.4.10二. 选题理由 1.选题理由 合福铁路二标巢湖东站是本标段路基工程中重点工程,主要有地质变化大、控制难度大,工程量大,质量责任大的特点。针对巢湖东站面对大面地的预应力管桩施工和工程特点,项目成立巢湖东站软基处理工程质量控制专项QC小组,用以研究和指导管桩施工。理由一:由于线路跨越众多河沟、鱼塘及沼泽地等,导致地质变化比较大。掌

5、握每段的地质变化情况好后容易控制桩长,使得管桩的贯入度较好的控制,提高管桩的承载力. 选题理由理由二:由于图纸是每20米设计一个桩长。有时候按设计桩长施工时,管桩高出地面比较多,桩头容易打爆,使得管桩的质量达不到要求;有时候减少施工桩长,贯入度达不到,又需要送桩,这样导致施工队施工人员有很大的意见。通过施工经验的摸索,在保证施工质量的情况下随时调整桩长,可以提高管桩的质量和效率.理由三: 站场管桩设计520790延米,面对巨大的工程量和紧迫的工期,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 显得尤为重要.理由四:检桩的时候主要检查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的完整性,属于隐蔽工程,一定要有走够的承载力和保证桩

6、的完整,不能把桩头打爆,打断的现象发生. 三.可行性分析 表2 可行性分析活 动 可 行巢湖东站为本分部的重点工程,站场路基作为土工结构,而且工程量浩大,得到了项目部各级领导的重视.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完善项目有完善的组织机构,活动组织有保障.经验丰富QC活动得到了项目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重视,并由项目主管领导直接带头,施工经验和QC活动开展经验丰富.技术有保障活动小组成员主要为技术领导和技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技术有保障.四.现状调查影响管桩成桩质量的主要因素为管桩机的锤头配重、垂直度、焊接。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主要控制管桩机器和管桩的垂直度、管桩的焊接,就可以保证管桩施工的质量。结论分析调查表统计表

7、QC活动开始后,我小组成员于2012年5月20日对DK70+827.6-860.6段管桩(桩长=23.5米)现场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和数理统计,并作好检查记录。详细检查记录见表3: 表三 DK70+854-865管桩质量现状调查序号桩号锤头重量管桩垂直度焊接情况施工后标高承载力桩身完整性桩偏差1827.6#47.3T0.8%饱满+30合格比较完整42829.8#47.3T1.2%饱满+40合格完整33832#47.3T0.5%不饱满+25合格完整44834.2#47.3T1.13%不饱满+40不合格完整15851.8#48.3T0.9饱满+7合格比较完整26854#48.3T1.1饱满+10合格完

8、整17856.2#48.3T0.9%不饱满0合格完整28858.4#48.3T1.3%不饱满+17合格完整89860.6#47.3T0.6%饱满+20合格完整99862.8.6#48.3T0.7%饱满+17合格完整 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影响管桩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为:锤头的质量、焊接管桩的垂直度、焊接质量、测量放样。制 表 人:马刚锋制图时间:2012.4.10五.确定目标及保证措施 1. 活动目标 为确保巢湖东站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建优质工程,树企业形象,我QC小组结合项目需要和现场实际条件,明确了总体方向,并确立此次活动需达到的目标,见表4表四活动后到达的要求序号检查项目达到要求1桩

9、身完整性100%2桩位偏差90%以上3竖向承载力100%4桩头完整性90%以上2 .目标保证措施安全、质 量 保 证 体 系组织保证经济保证技术保证安全保证施工保证思想保证进行思想动员和教育,提高质量意识,树立良好工作态度,争创优质工程认真落实“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方针,消除安全隐患,杜绝事故发生建立工程奖罚制度,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不劳不得有充足的资金保障施工方案合理、可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做好各工序协调工作进行技术培训,交底及时、准确,落实“三检”工序,执行规范标准,处理问题及时、得当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狠抓落实,强化管理,科学组织施工责任人杨得志责任人霍明生责任人贾方安责任人李文广

10、责任人王秀博责任人廖付塘六.QC小组活动情况1.PDCA活动活动时间:2012年5月27日2010年6月15日活动部位:巢湖东站站场DK70+801.2-DK70+869.41.1 原因分析 我QC小组通过对巢湖东站站场DK70+801.2-DK70+869.4段预应力管桩施工的现场调查和统计,确定了影响管桩成桩质量的因素有以下几点,分别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图-质量意识差人料 机 管理制度不 健 全管桩机锤头的配重,机身的垂直度管桩的质量不合格安全意识差管桩成桩质量差技术交底不明确责任意识差冷却时间短提升锤头的的高度、收锤的时间施工时温度高环法 质量缺陷因素表序号质量缺陷

11、因素是否影响1工人安全质量意识差是2管桩自身不合格是3管桩机自身配重不够、垂直度没调好是1.2要因分析确定 完成对原因的分析后,我QC小组全体成员对末端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归纳,最终将要因确定如下表5表五要因分析及确定序号末端因素要因确认要因判断1工作垫层填筑控 制不严格工作垫层回填时,有大的石块没有及时清理出去.否2技术交底不明确在管桩施工前,技术人员没有对工人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导致施工人员随意操作,不重视质量,造成质量缺陷。是3责任心不强锤头提升的高度不够,当再有几公分到达持力层时,提前收锤.否4锤头重量锤头的重量直接影响管桩施工的贯入度是5垂直度不够垂直度没有调到位,盲目焊接,容易打

12、断管桩,影响管桩桩身的完整性.是6焊接不饱满没有冷却接桩的地方容易断裂;由于有地下水使得焊接进行了热处理.是7施工桩长搭配不合理容易造成管桩高出地面很多、桩头打爆;贯入度不够,达不到施工质量量.否8领导重视不够使得技术员在施工方面管理力度不够否9测量放样马虎造成管桩的偏差较大是制 图 人:马刚锋制图时间:2012.6.241.3制定对策通过对原因的分析,以及对主要原因和末端原因的确定后,我QC小组针对末端因素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改进对策,见表6表六要因对策表序号要因目标对策措施负责任地点完成时间1技术交底不明确明确每工序具体要求和标准,切实指导施工。由技术人员重新编制详细的技术交底,并指导施工人

13、员施工马刚锋项目部会议室现场2012.6.252锤头重量锤头的配重必须达到6.3吨及以上通过检查机器的合格证来确定机器的配重对达不到要求的进行更换贾方安现场2012.6.253垂直度不够管桩必须保证垂直,接桩保证在1%以内整平,接桩时用经纬仪或吊锤马刚锋现场2012.6.254焊接不饱满没有冷却焊接饱满,自然冷却接桩时进行二次补焊马刚锋现场2012.6.255桩位放样每台管桩机保证有一台经纬仪和吊锤由现场技术员进行检查,是否有仪器,尺量桩位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马刚锋现场2012.6.25制 图 人:马刚锋制图时间:2012.6.241.4对策实施对策实施 一技术交底不明确由技术人员重新编制详细

14、的技术交底,并指导施工人员施工负责人:马刚锋检查人:贾方安效果:施工人员熟悉操作流程,掌握哪些是必需保证的对策实施 二管桩机的配重管桩机上场后着依检查管桩机的合格证、自身的配重负责人:贾方安检查人:李文广效果:杜绝一切不满足施工的机械进行施工对策实施 三接桩焊接随时抽查接桩时焊接情况,对发现不合格的进行批评教育、责令重新补焊负责人:杨兆斌检查人:马刚锋效果:90%以上的接桩焊接合格对策实施 四贯入度随时抽查施工管桩的贯入度,对达不到持力层的进行送桩、必要时进行旁站负责人:杨兆斌检查人:马刚锋效果:95%以上的管桩达到持力层对策实施五桩位偏差、管桩机和接桩时的垂直度现场施工时检查是否有经纬仪或吊

15、锤负责人:杨兆斌检查人:马刚锋效果:每台机器具备一台经纬仪和吊锤,能够对垂直度进行控制制图:马刚锋时间:20126.251.5活动效果检查2012年7月10日我QC小组去现场抽查管桩施工情况: DK71+218.8-262.8#1段共21根进行检查,(管桩进行外观、桩位置、竖向承载力试验和桩身完整性检验,)合格率达到了95.4%。改进后管桩质量检查序号调查项目检查方法检查桩号检查数缺陷数合格数合格率检查人1桩身完整性观察仪器检测71+218.8- 262.8#121021100%外委2桩位偏差尺量71+218.8- 262.8#12112095.2%马刚锋3竖向承载力试验检测71+221#17

16、1+260.6#1202100.0%外委4桩头完整性目测观察71+218.8- 262.8#12121990.5%马刚锋5综合合格率=(65-1-2)65100%=95.4%制 图 人:马刚锋制图时间:2012.7.101.6活动总结2012年8月20,我QC小组PDCA活动完满结束。在整个活动展开过程中,我们通过对现状的调查,对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抓准主要缺陷,并对其进行剖析和归纳,从而制定相应的改进对策,并落实到位。使得本次活动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7.活动效果分析1.实现了目标通过此次QC活动的开展,使得预应力管桩的施工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和保障, QC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实现了设定的

17、目标。2.取得的技术效益QC活动的开展,给我们更加深入学习和研究站场路基软基处理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使我们对管桩施工更加深入的学习和总结。,对指导施工和施工质量的控制有了技术保障,取得了较大的技术效益,获得了宝贵的技术财富。3 取得的经济效益通过对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的研究和控制,对本项目的管桩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持,不但保证了施工质量,而且节省了成本。8 巩固措施 进一步完善QC小组活动管理体制,加强自身建设,将QC活动有效的运用到其他施工领域,使QC活动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全员化,做到有组织、有活动、有记录、有制度、有成果。 结合在QC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总结,进一步完善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现场指导施工,并在施工中继续进行总结和完善。 施工过程中根据此次QC活动的程序和步骤,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自检和总结,并将所总结的方法进行扩展和运用,全面提高施工质量。 动扩展到施工的各个领域,使QC活动在项目上,在施工中一步一步实现普及化、经常化、标准化和制度化。九. 心得体会及下步打算 站场大面积的管桩施工还有许多课题需要攻关解决,这要求我们在下步施工中继续开展QC小组活动,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不断改进、创新,提高工程质量。运用本技术指导管桩施工,把巢湖东站建设成精品工程。中铁十三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合福铁路项目四分部 第15页 共15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