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晨报总指数湖南省消费市场发展报告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80280520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310.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某晨报总指数湖南省消费市场发展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某晨报总指数湖南省消费市场发展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某晨报总指数湖南省消费市场发展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资源描述:

《某晨报总指数湖南省消费市场发展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晨报总指数湖南省消费市场发展报告(4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南开-潇湘晨报总指数(2013):湖南省消费市场发展报告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潇湘晨报2013年12月目 录一、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1(一)宏观经济指标分析11、国内生产总值平稳增长12、房地产成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主力33、财政预算收入低位增长54、进出口贸易有所回升65、物价指数基本稳定76、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8(二)宏观经济景气分析101、经济景气指数保持稳定102、消费者信心指数不断下滑113、企业景气温和回升12二、2013年湖南省经济运行状况14(一)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分析141、经济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2、工业增加值稳步回升143、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154、财政收

2、支稳步增长165、存贷款余额增长较快176、进出口总值有所下降187、价格指数运行平稳19(二)消费市场运行状况1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快于全国平均水平192、批发和零售业平稳发展,住宿和餐饮业增速下滑203、基本生活品、汽车家电、石油制品销售平稳214、互联网等新型业态较快增长21三、中部六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比较23(一)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比较241、湖南省GDP位居中部处于第三位242、湖南省人均GDP位居中部第四位253、湖南省投资比重较低254、湖南省经济外向型程度较低265、湖南省人均收入水平较高27(二)消费市场发展状况比较281、湖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居中游282、湖南省

3、城市居民消费水平位居第一29四、2013年湖南省消费市场发展指数分析31(一)消费信心指数分析31(二)发展现状指数分析32(三)发展潜力指数分析33(四)湖南省消费品市场满意度指数分析34(五)市场发展总指数分析36五、湖南省消费市场发展战略研究38(一)有利因素分析381、经济平稳增长是消费市场发展的有力保障382、消费结构升级为消费市场发展带来新的机遇383、推进城镇化是促进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39(二)不利因素分析391、居民消费意愿不足392、物价不断上涨压制消费需求403、缺乏热点影响消费增长的持续性404、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影响消费市场长远发展41(三)政策建议411、发展现代物流,

4、降低流通成本412、提高收入水平,缩小居民收入差距42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诚信消费环境424、发展电子商务,培育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4341南开-潇湘晨报总指数(2013):湖南省消费市场发展报告湖南省地处中国中南部,长江中游,东邻江西,南接广东、广西,西连贵州、重庆,北交湖北,因鱼和大米产量很大,号称鱼米之乡;因地处洞庭湖以南得名“湖南”,又因湘江贯穿全境而简称“湘”。全省东西直线距离宽667公里,南北直线距离长774公里,土地面积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2%,在各省市区面积中居第11位,全省辖13个市、1个自治州、122个县(市、区)。一、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5、2012年以来,针对国际上欧债危机反复恶化,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内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实际,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国民经济呈现稳中有升、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一)宏观经济指标分析1、国内生产总值平稳增长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2012年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增幅下降个百分点。面对国际经济环境继续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国务院将2013年预期增长目标调低至7.5%。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13年前三季

6、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867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其中,一季度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全年实现7.5%的增长预期已无压力。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669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75118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175975亿元,增长8.4%。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2013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一直处于10%以下,低于2012年的最低水平,第三季度以后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才有所回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增速比上半

7、年加快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集体企业增长4.5%,股份制企业增长11.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7.9%。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制造业增长10.3%,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8%。分行业看,41个工业大类行业增加值全部实现同比增长。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8.9%,中部地区增长10.5%,西部地区增长11.0%。分产品看,前三季度464种产品中有338种产品同比增长。其中,发电量增长6.8%,粗钢增长8.0%,钢材增长11.7%,水泥增长8.9%,平板玻璃增长11.3%,十种有色金属增长9.8%,焦炭增

8、 长8.2%,硫酸(折100%)增长4.8%,烧碱(折100%)增长4.4%,化学纤维增长7.5%,乙烯增长6.4%,微型计算机设备增长8.4%,集成电路增长9.3%,汽车增长15.3%,其中轿车增长14.5%。2、房地产成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主力2013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09208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0.2%),增速比上半年加快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99001亿元,增长17.6%;民间投资196611亿元,增长23.3%。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18.8%,中部地区增长23.4%,西部地区增长23.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

9、资6799亿元,同比增长31.1%;第二产业投资132607亿元,增长17.1%;第三产业投资169802亿元,增长22.3%。在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130386亿元,同比增长17.7%;其中,采矿业投资9835亿元,增长11.1%;制造业投资106773亿元,增长18.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3778亿元,增长17.0%。前三季度,基础设施(不包括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投资48403亿元,同比增长25.1%。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前三季度到位资金348540亿元,同比增长20.4%。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6.6%,国内贷款增长16.6%,自筹资金增长20.

10、1%,利用外资下降8.5%。前三季度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65497亿元,同比增长13.3%;新开工项目301504个,同比增加25228个。从环比看,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28%。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112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9.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7%),增速比上半年回落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9.5%,增速比上半年回落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1449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3%;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增长6.4%。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843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3%,增速比上半年回落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23.9%。全国商品房销售额5

11、4028亿元,同比增长33.9%,增速比上半年回落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34.5%。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516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降幅比上半年缩小个百分点。9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4463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6.6%,增速比6月末回落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87828亿元,同比增长28.7%,增速比上半年回落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增长32.3%,自筹资金增长18.4%,利用外资增长23.4%。3、财政预算收入低位增长2013年1-9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9838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801亿元,增长8.6%。其中,税收收入84412亿元,

12、同比增长9%。前三季度中央财政收入46813亿元,同比增长4.5%;地方财政收入51576亿元,同比增长12.7%。全国财政收入增幅总体上呈逐步回升态势:第一季度增长6.9%,第二季度增长8.1%,第三季度回升到11.2%。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收入增幅前三个季度分别为下降0.2%、增长3.1%和11.6%,累计增长4.5%。财政部称,中央收入第三季度增幅明显回升,主要是受经济逐步回暖、贸易形势好转以及一些一次性收入缴库、退库不可比等特殊因素影响,扣除这些特殊因素,第三季度实际增长6%左右。地方收入增长较为平稳,前三季度分别增长13.7%、13.5%和10.8%,累计增长12.7%。财政部称,主

13、要是前期房地产市场成交额大幅增加,带动相关地方税收增加。2013年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万亿元,同比增长14.2%,增速比上月末回落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万亿元,增长8.9%,比上月末回落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万亿元,增长5.7%,比上月末回落个百分点。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万亿元。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万亿元,同比多增5570亿元;新增人民币存款万亿元,多增万亿元。4、进出口贸易有所回升2013年进出口贸易比2012年有所好转,进出口总值增速整体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但是,从月度增长趋势来看,在经历了1月份26.7%的最高点之后,进出口总值增速开始

14、逐月下降,进出口贸易总体上依然不容乐观。2013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30604亿美元,同比增长7.7%,增速比上半年回落个百分点;出口16149亿美元,增长8.0%,回落个百分点;进口14455亿美元,增长7.3%,加快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顺差1694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进出口16162亿美元,增长7.8%;加工贸易进出口9894亿美元,增长0.7%。出口额中,一般贸易出口7945亿美元,增长8.9%;加工贸易出口6250亿美元,下降0.9%。进口额中,一般贸易进口8217亿美元,增长6.8%;加工贸易进口3644亿美元,增长3.6%。9月份,进出口总额3561亿美元,同比增长3

15、.3%;其中出口1856亿美元,下降0.3%;进口1704亿美元,增长7.4%。5、物价指数基本稳定2012年以来,国家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宏观调控政策效果明显,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路下降,但是,2013年第三季度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都呈现上升状态,通货膨胀压力依然较大。2013年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涨幅比上半年扩大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2.7%。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4.4%,烟酒及用品上涨0.6%,衣着上涨2.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5%,交通和通信下降0.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6、上涨1.4%,居住上涨2.8%。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价格同比上涨4.9%,油脂价格上涨1.7%,猪肉价格下降0.9%,鲜菜价格上涨5.2%。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1%,环比上涨0.8%。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1%,降幅比上半年缩小个百分点;9月份同比下降1.3%,环比上涨0.2%。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2%;9月份同比下降1.6%,环比上涨0.2%。6、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12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比较稳定,并且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2013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2068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9元,同比名义增长9

17、.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在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同比名义增长8.9%,经营净收入增长9.9%,财产性收入增长13.0%,转移性收入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7627元,同比名义增长12.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其中,工资性收入同比名义增长17.1%,家庭经营收入增长8.0%,财产性收入增长23.2%,转移性收入增长17.4%。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7925元,同比名义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中位数6554元,增长13.2%。三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7392万人,同比增加525万人,增长3.1%。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2

18、542元,同比增长13.0%。2013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稳步上升,但是增速明显小于去年同期水平,并且与城乡收入增长一致,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也快于城镇增速。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81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3%),增速比上半年加快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84571亿元,同比增长11.0%。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5799亿元,同比增长12.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3018亿元,增长14.5%。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8178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比上半年加快个百分点;商品零售15063

19、9亿元,增长13.4%,比上半年加快个百分点。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78729亿元,增长12.1%。其中,汽车类增长9.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4.7%,家具类增长20.6%。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3.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环比增长1.24%。(二)宏观经济景气分析1、经济景气指数保持稳定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和高盛(亚洲)联合开发的监测预警系统的监测结果表明,2013年9月我国先行指数升势趋缓 :先行指数较上月下降;一致指数继续回升:一致指数较上月上升点;滞后指数继续回升:滞后指数较上月上升点;预警指数与上月持平,目前为点。从经

20、济景气指数变化趋势图来看,近期经济运行比较平稳,预计第四季度经济景气指数将有所上升。2、消费者信心指数不断下滑消费者信心指数(Consumer Confidence Index ,CCI)是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的指标,是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是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一个先行指标,是监测经济周期变化不可缺少的依据。2013年以来,消费者信心指数不断下滑,2013年6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97点,比去年同期低点,为2012年以来的最低点。3、企业景气温和回升2013年三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比二季度高点,继续运行在景气区间

21、。其中,反映企业当前景气状态的即期企业景气指数为,反映企业未来景气预判的预期企业景气指数为,均比二季度高点。三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比二季度高点。从企业盈利水平看,75.3%的企业表示三季度盈利状况处于“正常”水平或“好于正常水平”,比二季度上升个百分点。从工业企业库存情况看,85.5%的企业表示三季度企业库存处于“正常”水平,比二季度增加个百分点;5.8%的企业表示“低于正常水平”,比二季度增加个百分点;8.7%的企业表示“高于正常水平”,比二季度减少个百分点。从工业企业订货情况看,80.7%的企业表示订货处于“正常”水平或“好于正常水平”,比二季度高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按企业景气指数高低

22、排序依次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社会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三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依次为、,除住宿和餐饮业外,其他行业均处在景气临界值以上。从工业内部看,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制造业,采矿业的景气指数依次为、和。其中,制造业中景气度较高的行业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烟草、医药、食品等3个行业,景气指数在140以上;景气度较低的行业为钢铁、石油行业,景气指数略高于景气临界点100。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分别比二季度回升、和点。二、2013年湖南省经济运行状况(一)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分析1、经济增长高于全

23、国平均水平2012年以来,湖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速保持在10%以上,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两个百分点以上。2012年,湖南省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12.8%;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12.2%。2013年前3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11.6%。2、工业增加值稳步回升2012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9140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4.6%。全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

24、值增长20.2%。规模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20.3%,所占比重达12.2%,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加工度工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1%和32%,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分别高个和个百分点;增加值分别占规模工业的34.6%和7.5%,比上年分别提高个和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31.5%,比上年降低个百分点。非公有制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8.5%,比规模工业增速快个百分点。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4.8%,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4.5%。2013年前3季度,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4%,比上半年提高个百分点。新兴及部分主导行业明显回升,近七成产品同比增产。在增产的

25、主要产品中,汽车、十种有色金属、水泥产量分别增长倍、11.4%、9.9%。3、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2013年以来,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增速保持在25%-27%区间内运行。前三季度,全省投资完成亿元,增长26.3%,比1-8月提高个百分点。工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是拉动湖南投资增长的主动力。前三季度,全省工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79.6%,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76.6%,拉动全省投资增长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亿元,增长29.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亿元,增长10.2%;水

26、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亿元,增长42.3%。4、财政收支稳步增长2012年,全省财政总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地方财政收入1776亿元,增长17.1%。其中,税收收入亿元,增长21.3%;非税收入亿元,增长10.6%。上划中央“两税亿元,增长13.2%;上划中央所得税亿元,增长20.6%。全省财政支出亿元,增长16.1%。其中,涉及民生支出亿元,增长17%。2013年1至10月,湖南省全省财政总收入亿元,增长13.4%,增幅比前3季度加快2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增长15%,比前3季度加快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1033亿元,增长17.4%,比前3季度加快个百分点。地方财政

27、支出亿元,增长27.1%,比前3季度加快个百分点,其中民生支出亿元,增长26.4%,占全省地方财政支出的65.7%。5、存贷款余额增长较快2012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亿元,比年初新增亿元。其中,单位存款余额亿元,比年初新增亿元;个人存款余额亿元,比年初新增亿元。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亿元,比年初新增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亿元,比年初新增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亿元,比年初新增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中小微企业和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分别为770亿元、亿元和126亿元。2013年10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亿元,比年初新增3449亿元,同比多增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

28、亿元,比年初新增亿元,同比多增229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亿元,比年初新增亿元,同比多增亿元;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亿元,比年初新增亿元,同比多增亿元。6、进出口总值有所下降2012年全省进出口总额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出口126亿美元,增长27.3%;进口亿美元,增长2.7%。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亿美元,增长7.8%;加工贸易出口亿美元,增长123.4%。从重点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亿美元,增长42.6%,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0.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亿美元,增长75.8%,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1%;农产品出口亿美元,增长13.6%。2013年1至10月,全省完成进出口总额亿美

29、元,同比增长20.5%,增速创2012年以来新高,比上半年和前3季度分别加快个和个百分点。其中,出口亿美元,增长27.5%;进口亿美元,增长11.7%。出口行业中,机电产品出口亿美元,增长15.9%,占同期全省出口总额的23.2%。7、价格指数运行平稳2012年以来,湖南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保持在102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生产者价格指数从2012年5月份以来,一直保持在100以下,2013年第三季度以来开始有所回升。2013年9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点,环比上升点,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生产者价格指数,环比上涨点,比去年同期上涨点。(二)消费市场运行状况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30、2013年前三季度,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增长13.4%,比上年同期回落个百分点,比上半年高个百分点,比一季度高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全省城镇市场同比增长13.5%,乡村市场增长12.9%,城镇市场零售额增幅快于乡村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差距缩小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前三季度全省消费品市场总体保持平稳增长、稳中有升态势,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放缓,但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批发和零售业平稳发展,住宿和餐饮业增速下滑2013年前三季度,全省限额以上批发业法人单位销售额增长16.3%,比上年同期高个百分点,比上半年高个百分点;零售业销售额增长17.4%,比上年同期低1个百分点,比上半年高个百分

31、点,呈平稳上升趋势。受规范“三公”消费以及上半年禽流感的影响,住宿餐饮行业营业额增长幅度明显放缓,尤其高端餐饮受影响较大。前三季度,全省限额以上住宿业法人单位营业额增长8.2%,比上年同期低个百分点,比上半年低个百分点;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5.1%,比上年同期低个百分点,比上半年低个百分点,呈不断下滑趋势。全省规模排名靠前的5家高档星级酒店营业额同比下降23%,大部分高档餐饮企业面临客源锐减、营业额大幅下降的压力。3、基本生活品、汽车家电、石油制品销售平稳2013年前三季度,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商品零售额达亿元,同比增长15.9%。其中,耐用品、非耐用品零售额分别为亿元、亿元,增长20.

32、9%和12.8%,耐用品零售额增速比非耐用品快个百分点。一是基本生活品类保持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全省吃、穿、用类零售额均保持平稳增长,其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日用品类分别实现零售额亿元、亿元和亿元,分别增长18.5%、11.5%和18.3%。二是汽车类、家电类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全省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中,汽车类实现零售额亿元,增长21.5%,比上年同期高4个百分点;家电类实现零售额亿元,增长21.9%,比上年同期高个百分点。三是石油及制品类销售增幅平稳回升。前三季度,全省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中,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亿元,同比增长8.9%,比上年同期低个百

33、分点,比上半年高个百分点。4、互联网等新型业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限额以上零售业法人单位中,专业店和专卖店分别实现销售额亿元、亿元,分别增长12.3%和19.8%,是全省零售市场的主力业态;超市、仓储会员和购物中心销售额增势强劲,分别增长23.2%、30.7%和21.7%;无店铺零售作为市场新的增长热点,发展迅速,无店铺零售零售额增长19%,比有店铺零售快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调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湖南人均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或服务支出达97元,同比增长90.7%。三、中部六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比较湖南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周边与湖南省毗邻且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省份有湖北省、江西省、山西省、

34、河南省和安徽省,一般被称作我国的中部六省。图18 中部六省在全国的位置2012年,湖南省总人口和行政区域总面积分别为万人和211875平方千米,分别位于中部六省的第二位和第一位,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人口和土地资源比较丰富。湖南省城乡人口分别为万人和万人,城市化率46.6%,位于中部六省的第五位,城市化水平相对比较低。表1 中部六省人口和土地资源对比数据总人口(万人)行政区域面积(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城镇人口(万人)乡村人口(万人)城市化率(%)河南9406.0 167000 563.2 3991.0 5415.0 42.4%湖北5779.0 185900 310.9 3091.

35、8 2687.2 53.5%湖南6638.9 211875 313.3 3097.1 3541.9 46.6%安徽5988.0 139600 428.9 2784.4 3203.6 46.5%江西4503.9 166947 269.8 2139.8 2364.1 47.5%山西3610.8 156000 231.5 1850.9 1759.9 51.3%(一)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比较1、湖南省GDP位居中部处于第三位2012年,湖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在中部六省中排第三位,其他五省地区生产总值排序依次为河南(亿元)、湖北(亿元)、安徽(亿元)、江西(亿元)、山西(亿元)。从地区生产总值指数来看

36、,湖南省地区生产总值为,经济增长速度为11.26%,位于中部六省的第二位。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最快,为12.1%,湖北省11.25%,其他三省地区生产总值比较低,在11%以下,排序为江西(10.95%)、河南(10.15%)、山西(10.14%)。2、湖南省人均GDP位居中部第四位2012年,湖南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3480元,增速为10.68%,位于中部六省的第三位。湖北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为38572元,安徽省增速最快,达到11.8%。3、湖南省投资比重较低 2012年,湖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位于中部六省的第四位。其他五省固定资产投资排序为河南(21450亿元)、湖北(

37、15578亿元)、安徽(15426亿元)、江西(10774亿元)、山西(8863亿元)。4、湖南省经济外向型程度较低2012年,湖南省进出口总额亿美元,位于中部六省中的第五位,落后于湖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指标的排序,说明湖南省对外贸易不发达,经济外向型程度比较低。河南省进出口总值最高,为亿美元,山西省进出口总值最低,仅为亿美元,只占河南省进出口总额的29.1%,经济外向型程度最低。其他三个省的进出口总值分别为湖北亿美元,安徽省亿美元,江西省亿美元。5、湖南省人均收入水平较高2012年,湖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1319元和7440元,分别位于中部六

38、省的第一位和第三位,城乡居民收入在中部相对比较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在第二至六位的是安徽(21024元)、湖北(20840元)、河南(20443元)、山西(20412元)、江西(19860元),中部六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比较小。除湖南省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排序为湖北(7852元)、江西(7892元)、河南(7525元)、安徽(7160元)、山西(6357元),山西省农村居民收入最低,远远落后于其他省份。湖南省城乡收入比为,高于河南省()、湖北()、江西(),低于安徽()、山西(),说明湖南、安徽、山西的城乡收入差距相对比较高,城乡收入分配问题相对比较严重。(二)消费市场发展状况比较1、湖

39、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居中游2012年,中部六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序与经济总量排序基本一致,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分列前四位,江西和山西排序互换,分列第六和第五位。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22亿元,其他五省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安徽5737亿元、湖北9563亿元、安徽(5737亿元)、江西(4027亿元)、山西(4507亿元)。2、湖南省城市居民消费水平位居第一2012年,湖南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分别为18060元和6382元,分别位于中部六省的第一位和第四位,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增速分别为5.73%和11.42%,都位于中部六省的第四位。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来看,湖南省位于第一梯队,湖北(

40、17296元)、河南(17104元)位于第二梯队,安徽(16131元)、江西(15327元)、山西(15091元)位于第三梯队,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最低。从增速来看,河南、江西和山西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增速最快,分别为6.75%、6.74%和8.83%,湖南、湖北、安徽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比较低,在5.3%和5.58%之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湖北省最高,为6705元,其他省份中,湖南(6382元)、江西(6423元)、山西(6485元),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在6000元以上,河南和安徽分别为5608元和5648元,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相对较低。从增速来看,除安徽以外,其他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增速都高于城镇居民

41、消费水平增速,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增速最快,达到16.59%,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分别为11.1%、14.5%、11.42%和13.43%,安徽省增速最低,仅为3.78%。从城乡消费水平之比来看,河南省城乡消费比最高位,城乡消费水平差距最大。湖南、安徽分别为和,城乡消费水平差距比较大。湖南省次之,为2.58,。江西和山西的城乡消费水平之比为和,相对消费水平差距最小。四、2013年湖南省消费市场发展指数分析(一)消费信心指数分析 2013年,湖南省消费品市场消费总信心指数为,比2012年上升点,说明2013年消费者消费信心略有上涨,消费者信心比较稳定。从分类指数来看,消费潜力指数、收入信心指

42、数和经济信心指数分别为、和点,高于100点,与2013年相比,分别升降、和点,说明湖南省消费者消费潜力依然巨大,但是,消费者收入信心指数和经济信心指数略有下降,说明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增长和收入增长预期并不乐观,未来整体经济发展走势和收入分配改革成效是制约消费品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表2 湖南省消费品市场消费信心指数指数项目20122013分类指数消费潜力指数收入信心指数经济信心指数总指数消费信心指数(二)发展现状指数分析2013年,湖南省消费品市场发展现状指数为,分别比2011年和2012年上涨和点,自2011年连续三年呈现上升趋势,说明湖南省消费品市场发展状态良好,总体处于上升态势。从分行业指数

43、来看,医、食、住、行、用、乐发展现状指数分别为、和点,其中,除了医指数和住指数低于去年以外,其他都高于去年水平,说明医药行业和房地产行业发展情况总体低于去年,医疗药品价格的居高不下以及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等因素造成医药行业和房地产行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快速消费品、汽车行业、耐用消费品和娱乐行业对于拉动消费品市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三)发展潜力指数分析2013年,湖南省消费品市场发展预期指数为114点,分别比2011年和2012年高出和点,总体来看,2008年以来,消费品市场发展预期指数处于波动上升趋势,消费品市场发展潜力依然巨大。分行业看,2013年湖南省医、食、用、乐发展预期指数分别为、和,

44、其中,医、食、用指数基本与去年持平,乐指数比去年高点,是拉到发展预期总指数上涨的主要动力,说明湖南省各行业发展预期比较平稳,娱乐行业发展潜力较大,对带动消费品市场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四)湖南省消费品市场满意度指数分析2013年,湖南省消费品市场满意度指数为96点,是2011年以来的最低点。一直以来,消费品市场满意度指数都处于波动状态,2012年满意度指数最高,达到120点,其他年份的满意度指数一直在100左右波动,消费者对消费品市场的满意度偏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品市场产品质量不高,消费市场监管不到位。分行业看,2013年,医、食、住、行、用满意度指数分别为、和点,分别比去年低、和点,医、

45、住行业的满意度指数与去年差距较小,而食、行、用指数与去年相比差距很大,说明快速消费品、汽车和耐用消费品市场消费者满意度比较低,是拉低消费品市场满意度指数的主要因素。(五)市场发展总指数分析2013年,湖南省消费品市场发展总指数为,是2011年来的最高点,从发展趋势来看,2008年以来,湖南省是消费品市场发展总指数总体上处于小幅上升趋势,说明湖南省消费品市场总体发展比较平稳,处于稳步上升阶段。分行业看,2013年,医、食、住、行、用、乐指数分别为、和点,其中医、行指数基本于去年持平,食指数比去年低点,用指数比去年高点,波动幅度也比较小,住指数比去年低点,乐指数比去年高点,波动幅度比较大,说明医药

46、、汽车、快速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市场发展比较平稳,总体状态与去年基本持平,但是,房地产市场发展受房地产价格高以及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影响,总体上发展不容乐观,而娱乐行业作为湖南省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行业发展现状指数和发展预期指数都比较高,在未来发展潜力依然巨大。五、湖南省消费市场发展战略研究(一)有利因素分析1、经济平稳增长是消费市场发展的有力保障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经济增长影响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而消费需求则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导向和拉动作用。2013年前三季度,湖南省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回升、稳中向好态势。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

47、.3%,进出口总额增长18.3%,财政总收入增长11.4%,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8%。经济的平稳增长的为消费增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又拉动经济增长。2、消费结构升级为消费市场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能增强居民消费信心,增加消费支出,刺激消费品市场发展。从当前居民收入情况看,增量和存量都呈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404元,同比增长9.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个百分点。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6983元,同比增长12.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个百分点。截止到9月底,全省金融机构个人

48、存款余额为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居民财富的不断增加,以及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为消费品市场的增长提供可靠的保障。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生活消费领域不断拓展,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新变化,带动了消费结构的升级,从而不断推动了消费品市场的增长。网购、电视购物、信用消费、旅游休闲等不同的消费方式发展很快,对消费品市场的增长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3、推进城镇化是促进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影响消费增长有两个基本因素一个是人口增长,另一个就是平均消费水平增长。湖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截止2012年末全省总人口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57。近年来,全省城镇化率从2007年的40.45%

49、提高到2012年的46.65%,到2015年,全省城镇化率预计将达到50%以上,年均提高个百分点左右。2012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4609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5870元。以此两项影响因素推估,对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至少拉动个百分点左右。人口的自然增长、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将释放出巨大的消费需求,促进消费总量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二)不利因素分析1、居民消费意愿不足前三季度,虽然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快速增长,但是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3个百分点,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个百分点。而居住、医疗、交通通讯

50、等支出增长迅速。前三季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居住支出增长26.0%,交通和通信支出增长49.4%,医疗保健支出增长25.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居住支出增长17.6%,交通与通信支出增长11.4%。在收入增速放缓,刚性支出显著增长的情况下,不少居民倾向于减少消费增加储蓄来应付。中国人民银行第三季度储户调查报告也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更多投资和更多消费的居民比重分别为46.2%、36.3%和17.5%,近半居民仍然倾向于“更多储蓄”,仅有不足两成的居民倾向于“更多消费”。2、物价不断上涨压制消费需求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2%。其中,食品类和烟酒类分别上涨3.5%和3.8%、衣着类

51、价格上涨2.1%、居住类价格上涨1.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1.7%。就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来看,上涨幅度较大。中国人民银行第三季度储户调查报告显示,居民物价满意指数为21.4%。其中,59.7%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41.7%的居民预期下季物价水平“上升”。物价的不断上涨以及预期继续上涨对部分居民消费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将影响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的正常消费,压制消费需求的进一步释放。3、缺乏热点影响消费增长的持续性前三季度,全省石油及制品类、汽车类的商品零售额合计在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商品零售额中所占比重达48%,在较长时间内这一趋势将不会发生大的变化。新的消费热点、消费行为短时

52、期又难以形成,如何有效拓展消费空间、提升消费水平任重道远。近年来,在促消费政策的引导下,全省汽车消费高速发展,由于居民小区和公共场地停车设施建设滞后,导致的停车难、停车贵的问题日益突出;交通管理不善和道路建设滞后导致交通堵塞严重;能源短缺、油价上涨、尾气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等矛盾十分突出,都成为制约汽车持续快速发展的因素。另外,农村电网、自来水等设施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电消费。4、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影响消费市场长远发展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契约产生预期效果的基础是信用,当前市场经济秩序混乱,信用消费水平过低,都与尚未建立完备的社会信用体系有直接的关系。由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信用缺失严重,

53、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特别是与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紧密相关的食品、药品等安全隐患尚未解决。再加之相关制度的缺失,使得违法生产经营者付出的失信成本过低,失信者得不到严惩,风险成本小而获利巨大;守信者得不到鼓励,依法经营反而无利可图。消费环境受到严重影响,人们消费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下降。另外,信贷消费水平低的根本原因也是信用风险。(三)政策建议1、发展现代物流,降低流通成本一是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特别是大力发展农产品生产,保障农产品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加大对“三农”投入、帮扶力度。如成立专业的农业服务机构、引入深加工业企业、成立专门的帮

54、扶基金等,帮助农业生产者抵御风险,防止出现诸如天灾绝收、增产不增收等严重挫伤农业生产者积极性现象。二是发展现代物流,降低流通成本。加大对公益性流通设施的投资;鼓励民间投资进入流通领域,在财政、土地政策上给予支持;解决中小商贸流通企业融资难问题;降低中小商贸流通企业运营成本,支持中小企联采分销、共同配送、特许经营等方式,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创新流通方式,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推动农超对接、农批对接等发展。2、提高收入水平,缩小居民收入差距首先要增加居民收入。实施好收入倍增计划,扩大就业,提高基本工资标准,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劳动报酬在分配中的比重,增强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

55、平预期,切实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使居民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继续以增加就业为核心,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择业、创业渠道,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稳定较快增长,从而带动居民消费增加。其次要缩小收入差距。一方面,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逐步解决由于体制所造成的行业间、部门间和不同岗位间工资差距过大的问题;另一方面,继续加大强农惠民政策力度,提高农民收入,进一步提升农业的比较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诚信消费环境一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各种社会公共产品的水平和覆盖范围,包括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保障性住房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等,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二是完善消费市场的信息系统

56、和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加大对产品质量和价格的监管力度,特别是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同时,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虚假广告、制假售假、商业欺诈、不正当竞争等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和维护公平、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提振消费信心,促进安全消费。4、发展电子商务,培育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一是鼓励支持发展电子商务。制定符合湖南实际的电子商务产业政策,通过财政、税收、用地等手段,积极营造良好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大力培植电子商务服务企业,为传统企业开展网络业务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区,集中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物流、仓储、技术、售后、代运营一体的配套服务,整合资源,降低门槛和成本。二是着力培育消费热点。如文化消费、旅游消费、社区服务消费等。三是合理引导消费行为,树立新型消费理念,发展节能环保产品,倡导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