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异的风土人情1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0279858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4.5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各异的风土人情1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各异的风土人情1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各异的风土人情1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资源描述:

《各异的风土人情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异的风土人情1(3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各异的风土人情各异的风土人情 中国民间美术中国民间美术郑郑 州州 一一 中中 陆陆 正正 荣荣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

2、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旧时,一到春节乞丐就多起来了。有一种乞丐,他们不是因为家中贫困而去行乞,而是为行孝道。据传,老年人活到九九八十一岁有一道鬼门关,只有吃了百家饭才可安然无恙度过这一关。于是家有老人

3、的孝男孝女们在新春初一日走出家门去讨饭给自己的父母吃。还有一种乞丐俗称叫化子,他们乞讨的方式令人好笑.有的乞丐用红纸裹着菜头挂在竹杆上,每到一家门前就说菜头到,生意好,恳求施舍,这叫送菜头。哭嫁 战国时期,赵国的公主嫁到燕国去作王后,她的母亲赵太后在临别时“持其踵,为之泣,祝曰,必勿使返。”大约就是后来长盛不衰的哭嫁风俗的滥觞了。 “哭嫁”,亦称“哭出嫁”、“哭嫁囡”、“哭轿”等。是汉、土家、藏、彝、壮、撒拉等民族的传统婚姻习俗,即新娘出嫁时履行的哭唱仪式活动。“凡姑氏之女,必嫁舅家之子凡姑氏之女,必嫁舅家之子”,叫做,叫做“接骨种接骨种”抢亲抢亲 哭唱的内容主要有哭唱的内容主要有“哭爹娘哭爹

4、娘”、“哭哥嫂哭哥嫂”、“哭姐妹哭姐妹”、“哭叔伯哭叔伯”、“哭陪客哭陪客”、“哭媒人哭媒人”、“哭梳头哭梳头”、“哭祖宗哭祖宗”、“哭上轿哭上轿”等。等。猜猜看 根据图片所示猜猜这是哪个节日?猜猜看爬刀节傣族彝族白族侗族 哈尼族泼水节扎勒特火把节三月街斗牛节 思考: 下面请同学们都好好思考一下,在我们自己的家乡杭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你见到的美术作品都有哪些?并回答你都是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看到的,并将其归类。 二、民间美术与生活 根植于我们的生活 同时又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千盏花灯闹周岙正月十五闹花灯 端午节赛龙舟 中秋节吃月饼(月饼花模)过年舞龙 喜帖婚床婚纱结婚喜用喜庆的红色贴喜花,撒红枣、

5、花生、桂园和莲子 撑红伞穿红鞋拿红包早生贵子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秦叔宝秦叔宝 尉迟恭尉迟恭 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宫尖、三才、 画宫尖、画三才、金宫尖、金三才 四大年画之乡年画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气氛热烈愉快天津杨柳青年画 十美放风筝苏州桃花坞年画: 上海火车站郑郑 州州 一一 中中 陆陆 正正 荣荣雕塑有彩塑建筑石雕、金属铸雕、木雕、砖刻、面塑、琉璃建筑饰件等。有彩塑建筑石雕、金属铸雕、木雕、砖刻、面塑、琉璃建筑饰件等。 宋代泥

6、制玩具,泥制玩具在宋代极为流宋代泥制玩具,泥制玩具在宋代极为流行,泥人虽小,但却精致生动,为宋代艺术、行,泥人虽小,但却精致生动,为宋代艺术、民俗、服饰提供研究资料。宋代孟元老民俗、服饰提供研究资料。宋代孟元老东东京梦华录京梦华录载,北宋东京每逢七夕,街头载,北宋东京每逢七夕,街头“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悉以雕木彩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悉以雕木彩装栏座,或用红纱碧笼,或饰以金珠牙翠,装栏座,或用红纱碧笼,或饰以金珠牙翠,有一对值数千者有一对值数千者”。宋代泥孩儿当时即价值。宋代泥孩儿当时即价值不菲。不菲。 图中一组泥孩儿共五人,立者二,坐者一,卧者二。约10厘米高,黄黑色细泥模压火烧而

7、成。通体无釉,身体均有金粉痕迹。孩童全部为男性,科头,着开襟薄衣,可见身体起伏。孩童或双手抄袖而立,或作戏耍状,塑造手法写实,给观者以亲切朴实感受。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它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观看面塑视频郑郑 州州 一一 中中 陆陆 正正 荣荣 布 老 虎 刺绣染织刺绣染织包括蜡染、印花布、土布、织锦、刺绣、挑花、补花等。四大门类四大门类苏绣湘绣蜀绣粤绣我国的四大名绣我国的四大名绣 江苏的苏绣江苏的苏绣1 湖南的湘绣湖南的湘绣2 四川的蜀绣四川的蜀绣3 广东的粤绣广东的粤绣4 绣品的用途包括: 生活服装,歌舞或戏曲服饰,台布、枕

8、套、靠垫等生活日用品及屏风、壁挂等陈设品。抛绣球 绣球一般由彩绣做成,是中国民间常见的吉祥物。在中国古代,有些地方有一个风俗,当姑娘到了婚嫁之时,就预定于某一天(这一天一般是正月十五或八月十五)让求婚者集中在绣楼之下,姑娘抛出一个绣球,谁得到这个绣球,谁就可以成为这个姑娘的丈夫。聚居在巴马西部山区的蓝靛瑶每年春节前后,农历三月三前后以及秋后农闲时节,男女青年都有互相邀约聚集在一起唱山歌、抛绣球的习惯。抛绣球是有几个程序的,发邀请,回复,会集,对唱、抛球、野餐、入户坐堂、进餐、对歌,分别。“限花歌信”(花,瑶语意为妹)绣花鞋 两千六百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当时位于山西的晋国是个小国,在公元

9、前六百六十年晋献公当了国君后竭尽拓疆,一举吞并了十个诸侯小国,开始称王称霸。为了让全国百姓永远记住他的文治武功,他命令宫中所有女子的鞋面上必须绣上石榴花、桃花、佛手、葡萄等钦定的十种花果纹样,同时还下令全国平民女子出嫁时必须以这种绣了纹样的“十果鞋”作为大婚礼鞋,以便世世代代都不忘晋献公的赫赫战绩。当时称此种图案的绣花女鞋为“晋国鞋”。从此晋国的刺绣工艺便以绣花鞋延伸到绣花衣以及其他用品。服饰包括民族服装、儿童服装、嫁衣、绣花荷包、鞋垫、首饰、绢花等仔细观察总结畲族服饰的特点图案用色内涵 山里的花草、林间的鸟雀、空中的云彩、雨后的彩虹,缝在衣服上、裙子上。 畲族崇尚黑色和蓝色,在服饰上以黑、蓝

10、为主调,显得凝重深沉、庄严朴实。在以黑、蓝为主调的基础上,有的加上一点色彩鲜艳的花边或头巾、围腰之类,平添几分情趣。 谐音、寓意和符号剪纸剪纸是最大众化的一种美术样式,各地民间都有不同风格的剪纸品种。包括窗花、礼花、刺绣、刺绣花样、挂笺等。剪纸,又叫刻纸,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6世纪。窗花或剪画。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等材料。 以线为主,把造型的线留住,其他部分剪去,并且线线相连,剪纸刻法阳刻阴刻阴阳刻

11、以块为主,把图形的线剪去,线线相断,并且把形剪空,称为负形。 阳刻与阴刻的结合 食品糕点模、面花面点造型、糖果造型等。请同学们思考并总结民间美术有什么特点?创作者 创作目的 1、创造者基本上都是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人民。2、以一定的民俗活动为基础,与民俗生活相结合。3、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美的观念。4、民间美术的功能是多样而综合的,具有民族性、集体性、传承性、娱乐性等特征。中国民间美术特点中国民间美术特点中国民间美术独特艺术语言中国民间美术独特艺术语言 : 一、含蓄寓意的表现方法通过借喻、寓意、比拟、双关、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美术形式,富有独特的格调和浓烈的民族色彩

12、。 石榴蝙蝠鲤鱼梅花象虎桃牡丹兔鸳鸯鸡幸福长寿大吉大利恩爱夫妻多子多孙富贵荣华万象更新女性龙辟邪、护生福、禄、寿、喜、财鸡有五德:归纳为文、武、勇、仁、信“五德” 三阳开泰五福捧寿福增贵子鹰踏兔鹰-“阳”兔-“阴”男女情爱,生殖崇拜蛇盘兔必定富鹿鹤同春鹿-陆-六鹤-合春-花卉、松树鹿鹤-六合六合者,天地东南西北。-天下“六合同春”便是天下皆春,万物欣欣向荣。 鹊-爵鹿-禄鹊鹿-爵禄封官进爵、高官厚禄完成书本的思考与交流 二、多元的造型方式 剪影造型法 装饰变形法 几何造型法 象征符号法 白脸-奸诈 红色-忠勇 黑色-正直、无私、刚直不阿 金、银色-各种神怪形象红忠、紫孝、黑正、粉老、黄狠、灰贪、蓝凶、绿躁、水白奸邪,油白狂傲,神佛神灵金银普照。 民间小故事老鼠娶亲五毒 蛇、蜈蚣、蝎子、壁虎和蟾蜍。(注:不含蜘蛛,五毒皆可入药,而蜘蛛在民间无入药之用) 民间美术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1、从审美价值来说,民间美术有着一种质朴、纯真、自然之美以及独特的韵味,具有独特的强烈的、原始艺术魅力,是专业美术不可代替的;2、从社会意义来说,民间美术产生于民间,扎根于民间,服务于民间,它与人们的情感息息相通。它还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民间美术既是民俗文化的造型载体,更是民族精神的视觉象征,正如郭沫若所言“美在民间永不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