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灰熔融温度还原气氛 毕业论文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0279806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3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煤灰熔融温度还原气氛 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煤灰熔融温度还原气氛 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煤灰熔融温度还原气氛 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资源描述:

《煤灰熔融温度还原气氛 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灰熔融温度还原气氛 毕业论文(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河南理工大学2013界本科毕业生论文煤灰熔融温度还原气氛摘要煤炭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化石能源,对其性质的探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煤灰熔融性的测定对工业火电厂和气化炉的造气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用SDAF2000b煤灰熔融性测定仪分别测定多种煤样在氧化性气氛和弱还原性气氛下的灰熔点。它能对工业用煤排渣气氛的控制、煤灰渣型的预测等等提供初步材料。结果表明,气氛对煤灰熔融性的影响还是显而易见的。因为煤灰中铁元素的状态不同,弱还原性气氛下的煤灰熔融点比氧化气氛下的熔融点低约10130左右。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没有进一步分析煤质矿物成分与灰熔点的关系。关键词:煤灰,熔融温度,还原气氛AbstractT

2、he 21st centurys most important fossil energy is coal,the study of the coal is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Determination of industrial coal ash melting is important for industrial power plants and gasifier gasification production.This expriment is under SDAF2000b coal ash melting tester,resp

3、ectively a variety of coal samples under oxidizing atmosphere and weak reducing atmosphere of ash melting point.It can provide some advice of industrial coal atmosphere and coal type ash materials.Results show that the atmosphere of the impact of coal ash melting is obvious.Because the ash iron stat

4、us is different, the weak reducing atmosphere of coal ash melting point lower than the melting point under oxidizing atmosphere about 10 130 .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no further analysis with ash melting point coal mineral composition relationship.Key word:coal ash,fusion t

5、emperature, reductive atmosphere;III第一章 绪论1.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现今测煤灰熔融性的方法主要有直接测定法和间接测定法两种,直接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方法又分为灰锥法和热显微镜法。煤灰熔融性温度测试一般有三种气氛:弱还原性气氛,强还原性气氛和氧化性气氛,常用的气氛是弱还原性气氛。煤灰的熔融性温度受气氛的影响最为显著,特别是含铁量大的煤灰更为明显。主要是由于煤灰中铁在不同性质气氛中有不同形态,并进一步产生低熔融性的共熔体所致。我国煤储量丰富,据煤炭资源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低灰熔点煤占煤炭总量的1/3左右,燃用这类低灰熔点的煤易造成电站锅炉严重的结渣、腐蚀等问题。

6、而像淮南煤那样的高灰熔点的煤(1 600左右)也占很大的一部分比例,不适合液态排渣工艺温度要求(1380左右)。为了更合理、经济地利用我国的煤炭资源研究如何改变煤的灰熔融性已迫在眉睫。国内外许多学者提出了一些可以改变煤灰熔融温度的方法.对于煤灰熔融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五个;一:测试气氛性质的影响,在弱还原性气氛下,测定DT、ST、FT均小于氧化性气氛下的测定值,且随煤灰化学成分不同,二种气氛之间的特征温度差值也不同,大约在lO130。当煤灰中Fe2O3,含量较高时,会降低灰熔融性温度,且在弱还原性气氛下更为明显。在强还原气氛下,煤灰在熔融过程中的氧元素被大量还原所剩绝大部分是金属或非金属单质其单

7、质的熔融温度要高出其氧化物许多,这些在强还原气氛下被还原出来的金属单质导致了煤灰熔融性温度的升高。因此强还原气氛下的煤灰熔融性温度均比氧化气氛下高。差值在50200。在煤灰熔融性温度测定时,通常采用弱还原性气氛,这是由于在工业窑炉的燃烧或气化室中,一般都形成如CO、H2、CH4、CO2、O2为主要成分的弱还原性气氛。二:煤灰成分的影响,煤灰熔融特性与化学组成的关系。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煤灰由Si02、A1203、Fe203、CaO、MgO、Na20、K20、TiO2:和SO3,等组分构成。按照氧化物含量多少划分多数煤灰属于硅铝铁钙型,即煤灰的主要成分为Si02、A1203、Fe203、CaO。S

8、i02、A1203和Ti02属于酸性组分,其含量越多,煤灰的熔融温度就越高;Fe203、CaO、MgO、Na2O、K2O属于碱性组分,其含量越多,煤灰的熔融温度就越低。研究表明在酸性氧化物中,A1203,和TiO2:在煤灰中始终起提高熔融温度的作用,而SiO2:的含量与煤灰熔融温度似乎无明显关系;碱性氧化物中的CaO和Fe20,由于含量高。对煤灰熔融性的影响较之其它几种组分更为显著。CaO对煤灰有助熔作用,但与CaO本身含量和SiO2/Al203比有关。Fe203的助熔效果与煤灰所处的气氛性质有关。在弱还原气氛中,Fe203,以FeO的形态存在,与其它价态的铁相比,FeO具有较强的助熔效果。如

9、果煤灰中的CaO、碱金属氧化物等助熔组分含量较高,且硅铝比较高,在Fe203,含量较低时,就能使煤灰熔融温度很低;对于硅铝比较低,且CaO、碱金属氧化物等助熔组分含量也较低的煤灰,在Fe203,含量较高时,才能使其熔融温度最低。煤灰熔融性与相平衡性质的关系。在理论上,由相平衡关系可以得到煤灰成为液体时的最低温度(液化温度)、煤灰成为固体时的最高温度(固化温度),以及在中问温度时固相和液相的组成。利用相图能够预测氧化气氛下各种矿物或添加剂对煤灰熔融性的影响,通常,煤灰中A1203含量越高,SiO2/Al2O3,比越低(即高岭石含量越高),煤灰熔融温度就越高。在煤灰中添加碱性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

10、黄铁矿或菱铁矿会使熔融温度降低,但是如果煤灰中某一成分(如方解石)特别高,结果可能会产生例外的情况。相态变化预测煤灰的熔融行为。煤灰是由各种矿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在高温下熔融过程较复杂。在加热过程中,煤灰中除各种矿物组分熔融外,矿物组分之间会发生反应生成新的无机成分:各矿物组分之间还会发生低温共熔现象,从而影响煤灰的熔融特性。煤灰中各种矿物质对X一射线的吸收或反射量是不同的,它不仅与矿物质含量有关,而且与矿物质本身结晶性好坏、混合物中其它矿物的存在有关,但对同种矿物质其衍射强度的变化可近似反映含量的变化。三,停留时间对灰熔融性的影响,停留时问对灰熔融特性的影响是显著的,例如神府灰样在5分钟停留时

11、间下的FT与始终处于H2气氛下的FT相差近300:大部分灰样在15分钟停留时间下的FT均比5分钟下有所上升,但也有例外,FT出现下降;大部分灰样在15分钟后的FT温度低于始终处于H2气氛下的FT。说明灰渣在强还原气氛下的变化行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长时间处于H2气氛下被还原的程度更深:对于Fe2O3,含量较高的灰样,在短的停留时间内影响十分显著,而对于Fe2O3,含量较低的灰样,停留时间的影响不明显。四,强还原气氛下助熔剂对灰熔融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对于煤样的普适性还有待研究。在强还原气氛下,氧化钙对淮北刘二矿灰样仍然能起到较好的助熔作用,当添加量在30-40的范围内时,灰熔融温度Fr可以降低到

12、13250C左右,降幅达160左右;而当添加量超过40后,熔融温度又呈上升趋势。由于氧化钙添加量较大,应考虑到经济性因素。而在强还原气氛下,氧化铁几乎没有助熔作用,当添加量达到30时,灰熔融温度将大幅上升,FT将超过1500。可能是氧化铁中的铁元素被还原成为更低价态的铁甚至铁单质,则使得灰熔融温度上升。由于本实验只是针对淮北刘二矿灰样,所以结论对我国煤种的普适性还有待于迸一步探讨。五,强还原气氛下混煤对灰熔融特性的影响在氧化气氛,当按照30乌兰商业和70宁夏灵武来配比时,灰熔融温度有一个最低点,FT约为1290。C,相比宁夏灵武灰样的FT降低大约300。C,相比鸟兰商业灰样的FT降低210以上

13、。在强还原气氛H2下,当两种灰样的配比以乌兰商业计为2030的范嗣内时,灰熔点下降到最低点,FT最低约为1310。相比宁复灵武灰样在该气氛下的FT降低约125相比乌兰商业灰样降低1900C以上。混煤后的灰熔融温度低于两种原灰样熔融温度的情况不同于以往混煤中呈单调下降,趋于较低熔点的趋势,推测原因主要因为在混煤的配比恰好为某一比例时两种灰样巾的矿物组分在高温下形成了某种低温共熔物,导致熔融温度大幅下降。下面但就气氛的影响来展开研究。气氛对煤灰熔融性的影响在国内外文献中多有述及,试验气氛是影响煤灰熔融性的主要因素,由于煤中的铁在不同气氛下状态不同,弱还原性气氛下的FeO熔点最低,且易与煤灰中的Si

14、O2 形成低共熔体。所以煤灰在弱还原性气氛中熔融温度最低,在工业锅炉的燃烧或气化室中一般都形成由CO,H2,CH4,CO2,和O2为主要成分的弱还原性气氛。所以在弱还原性气氛中测得的数据更有意义,常作为煤的灰熔点。已往数据表明,当灰中Fe0,含量达到15 以上时,氧化性气氛下的软化温度和流动温度比弱还原性气氛下的温度高100300。工业锅炉的燃烧或气化室一般都是弱还原性气氛。1.2研究目的:煤炭作为三大化石能源之一,在中国重工业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作为主要能源的煤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伴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生活能源消费总量和品种发生了重大变化,

15、研究表明,由于经济总量的增长,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煤炭消费强度下降。目前化工行业的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化肥生产和快速发展的煤化工产业。化肥生产主要是以煤炭为原料生产合成氨,煤化工产业中煤炭转化(煤炭气化、液化,煤制油和煤制甲醇、烯烃等)是我国能源和煤炭清洁利用发展的主攻方向。预计到2020年,国内煤炭需求量为269041万吨。我国煤炭资源分布集中在三西,即山西、陕西及内蒙西部。目前有63%的煤炭要从三西调出,我国长期存在北煤南运、西煤东调的格局。煤炭的管道运输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营运费低、为全密闭输送,不污染环境。水煤浆经管道输送到终端即可供用户燃用,而且可长期密闭储存。在煤化工行业中,灰熔

16、融性是影响煤的燃烧和气化的重要因素,工业上对煤灰熔融性的要求各有不同,如固态排渣锅炉和固定床气化炉中一般使用高灰熔融性煤,液态排渣的锅炉和气化炉使用低灰熔融性煤,以免排渣困难。因此为了正确选择气化用煤和锅炉用煤,须进行煤灰熔融性的测定。常用的测定方法,是将煤灰与糊精混合,颦成灰锥,在高温炉弱还原气体介质中加热,分别测定灰熔融性变形温度Td、软化温度Ts、半球温度Th和流动温度TF。一般用Ts()作为煤灰熔融性的主要指标:小于或等于1100为易熔灰分,大于11001250为低熔灰分,大于12501500为高熔灰分,大于1500为难熔灰分。煤化工行业中气化用料煤的灰熔点是所有气化煤的一个重要指标,

17、这一特点对焦渣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流化床气化过程中灰熔点能部分反映形成焦渣的程度,然而对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所以做气氛对煤灰熔点影响的研究还是很有必要的。1.3研究主题简介本实验的课题是气氛对煤灰熔融性的影响,计划通过对五种不同的煤样煤灰分别进行氧化性气氛和弱还原性气氛的三个特征温度进行对比试验,同一种煤种用三组相同的实验进行横向对比,用三种不同的煤进行验证性实验,验证不同气氛下对煤灰熔融性的一般规律。对工业生产用煤和排渣方式提供初步的实验指导。1.3.1研究方法:图 1-1 测试仪煤灰有多种金属氧化物组成,其在不同气氛的熔融点不同主要是因为所含的金属氧化物的熔融点不同,在弱还原性气氛下

18、的铁以二价铁(FeO)的状态存在,氧化性气氛下铁变为3价铁(Fe2O3),它们的熔融点不同,进而引起灰熔融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多有述及,本实验选取三种不同的煤样,进行验证性的实验,来得出一般的结论。通过三种煤样的平行性实验,分别测出煤种四种特征温度变化情况,对不同煤种进行同一性性的实验,得出最终的结论。按照煤化学实验上煤灰熔融性的测试实验方式,用快速灰化法来制作灰样,待降到室温之后利用模具制作灰锥,灰锥自然风干后,分别用SDAF2000b型灰融点测定炉来进行氧化性气氛和弱还原性气氛的测定。通气法产生氧化性气氛,封碳法产生弱还原性气氛,如用封碳法来产生弱还原性气氛,预先在舟内放置足

19、够量的碳物质。打开高温炉炉盖,将刚玉舟徐徐推入炉内,使灰锥位置恰好处于高温恒温区的中央,将热电偶插入炉内,使其顶端处于灰锥正上方5mm处,关上炉盖,开始加热并控制升温速度为:900以下时,(1520/min),900以上时(51/min)。记录灰锥的四个熔融特征温度:变形温度DT,软化温度ST,半球温度HT,流动温度FT。待全部灰锥都达到流动温度或炉温升至1500时断电,结束试验,待炉子冷却后,取出刚玉舟,拿下托板,仔细检查其表面,如发现试样与托板作用,则需另换一种托板重新试验。1.3.2控制气氛的方法控制气氛的方法有2种:通气法和封碳法。通常采用封碳法来控制试验气氛。在调整气氛前,要选择含碳

20、物质的种类、粒度,根据所使用的刚玉管材质来选择碳物质的大致数量,并确定碳物质在炉内的放置部位。国标中以“注”的形式提供:一般在刚玉舟中央放置石墨粉1520g,两端放置无烟煤4050g(气疏高刚玉管炉膛)或在刚玉舟中央放置石墨粉56g(气密高刚玉管炉膛)。本实验使用的刚玉舟是气密型的,所以应该采用56g的剂量,来加入石墨粉。这是一个大致的量,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在实际操作中,具体的封碳量要通过试验才能得到。在试验中,不同量的碳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所生成的CO和CO2的体积不同,其组成在炉内不是平衡状态,而是处于变化状态:2C+O2=2CO2CO+O2=2CO2当CO远远多于CO2,气氛性质为强还原性,

21、当CO和CO2的体积比接近1:1,气氛呈弱还原性,说明控制碳物质的量,也就是对炉内生成的。CO和CO2体积的控制.对任何一台测定设备而言,调整气氛时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碳物质的量,灰锥的特征温度升降都有一定的规律。有时实验结果下出现失败,是由于对气氛的控制没有到位,引起的最终结果产生很大的误差。1.4实验结果预测:实验气氛是影响煤灰熔融温度的主要因素。这是因为煤灰中含有的铁在不同的气氛中将以不同的价态出现:在氧化性介质中它转化变成三价铁(Fe2O3);在弱还原性介质中,它将转变成二价铁(FeO);在强还原性介质中则将转变成金属铁(Fe)。三者的熔点以FeO最低(1420),Fe2O3最高(156

22、0),Fe居中(1535),且FeO能与煤灰中的SiO2生成熔点更低的硅酸盐及其低(共)熔混合物,所以煤灰在弱还原性气氛中的熔融温度最低。煤灰中含铁量越高,气氛的影响越大。当灰中Fe2O3含量达到15%以上时,氧化性气氛下的软化温度(ST)和流动温度(FT)可能将比弱还原气氛下的ST和FT高出100300。1.5实际意义:煤灰的熔融性是动力用煤高温特性的重要测定项目之一,是动力用煤的重要指标,它反映煤中矿物质在锅炉中燃烧时的变化动态。测定煤灰熔融性温度在工业上的特别是火电厂中和气化炉造气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用途如下。可以提供锅炉设计选择炉膛出口烟温和锅炉安全运行的依据;可以预测燃煤的结渣

23、情况;可为不同锅炉燃烧方式选择燃煤;可判断煤灰的渣型;可选择合适的气化设备。在几个特征温度中,软化温度用途较广,一般都是根据它来选择合适的燃烧或气化设备,或根据燃烧和气化设备类型来选择具有合适软化温度的原料煤。例如,固态排渣燃烧或气化炉,就要求使用灰的熔融温度较高的煤,以ST1350为最好,ST1250时也能满足要求。否则炉内就容易结渣,从而影响炉子正常操作或降低气化质量,严重时还会造成停炉事故,从液态排渣炉则要求使用熔融温度低的煤。第二章 实验装置和注意事项2.1实验试剂和材料:2.1.1煤灰熔融性的测定需要如下试剂和材料。a糊精,化学纯,配成100g/L溶液。b高碳物质,灰分低于15%,粒

24、度小于1mm的石墨、无烟煤或其他高碳物质。c刚玉舟,耐热1500以上,能盛足够量的高碳物质。d灰锥托盘,在1500以下不变形,不与灰锥作用,不吸收灰样;图2-1灰锥模图2-3 刚玉舟图2-2 灰锥托板四个特征温度能在计算机判断的基础上,还可用人工进行适当调整;至少可以存储200个实验的数据图片。另外此仪器一次可测定5个试样,炉温范围为室温1520;控温精度5;实验气氛为弱还原性或氧化性;其大功率1400),在升温过程中会出现在较低温度下锥尖开始弯曲,然后变直,到一定温度后又弯曲的现象。第一次弯曲往往不是由于灰锥局部融化,而是由于灰分失去结晶水而造成,故应以第二次弯曲的温度为DT。试样的实际受热

25、温度和热电偶热端的温度之差是煤灰熔融性测定误差的来源之一。为了使试样和热电偶热端之间以及试样之间在一个温度梯度相当小的区域内受热,要求炉子恒温带60mm。3.2.1煤灰熔融性测试气氛:(1)氧化性气氛炉内不放任何含碳物质,并使空气在炉内自由流通。(2)弱还原性气氛在炉内刚玉舟中央放置石墨粉1520g,两端放置无烟煤3040g(对气疏的高刚玉管炉膛);或在刚玉舟中央放置石墨粉56g(对气密的高刚玉炉膛)。除了石墨和无烟煤外,还可根据具体条件封入木炭、焦炭或石油焦。他们的粒度、数量和放置部位视炉膛的大小、气密程度和含碳物质的具体性质而适当调整。3.2.2 四种特征温度判定变形温度DT定义为灰锥尖开

26、始变圆或弯曲的温度。在判定DT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对某些高灰熔温度灰(ST)1400,在受热过程中会由于灰中某些成分的分解等反应而出现锥尖微弯或在较低温度下微弯,然后又变直,再变弯的现象,此时不应判定为DT。对高熔融温度灰而言,应主要以锥尖或棱变圆为判定依据;锥尖倾斜但锥尖未变圆或未明显弯曲,不应判为DT。软化温度ST的定义为灰锥变形至下列情况时的温度:椎体弯曲至锥尖触及托板、灰锥变成球形(高度等于底厂)时的温度。在测定ST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在高度等于底长的情况下,应注意样块是否成球形。若此时样块的棱角分明,则不应将此时的温度记为ST;有时由于椎体向后倾斜而倒在托板上,使得从前面看去见到的是一个

27、等边三角形,此时虽然高度等于底长,但不可算做ST。遇到此类情况应重新测定此样品。半球温度HT的定义为灰锥变形至近似半球(高度约等于底长的一半)时的温度。测定HT时应注意:在高度等于底长的一半的情况下,应注意样块是否成半球形。若此时样块的棱角分明,则不应将此时的温度记为HT;有时由于椎体向后倾斜而倒在托板上,则此时即使样块的高度等于底长的一半,也不应将此时的温度记为HT。流动温度FT的定义为灰锥融化成液态或展开成高度在1.5mm以上的薄层时的温度。测定FT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判定FT时,应以试样在托板上“展开”为主要依据。有的煤灰在高温下会明显缩小到接近消失,但不是“展开”成高度小于1.5mm状

28、态,此种情况,不应记为FT;当可看到试样上表面处有一道亮线时,试样已融化成液态,应判为FT;在ST之后,试样展开成大于1.5mm的层,但表面有明显的起伏或冒泡现象,以及试样“骤然”跃落或消失,此时试样已融化成液态,应判为FT。图 3-1 灰锥熔融特征图3.3 实验数据实验共分析了5种煤样的数据,但是由于有些煤样灰熔点过高,SDAF2000b测试仪不能测出其具体温度,均以1520报出,所以舍弃。具体流程图如下,平摊在坩埚里,缓缓推入马弗炉用0.2mm的筛子筛分煤样选取实验煤样用破碎机破碎选择程序3,在马弗炉中快速灰化取出检查煤样是否完全灰化,否则继续灰化完全灰化的煤样冷却后待用灰样放在坩埚内,加

29、入适量糊精利用模具做成灰锥,晾干待用干燥的灰锥放入灰锥托盘里,推入灰熔点测试仪调试实验气氛,记录数据 图 3-2 实验流程3.3.1 鹤壁煤样测试实验室选取鹤壁煤样,按图3-1所示流程进行试验。所得氧化性气氛数据如下:(氧) 表 3-1 鹤壁煤会 氧化性气氛变形温度(DT)软化温度(ST)半球温度(HT)流动温度(FT)129714741520152013301479152015201100152015201520 因为SDAF2000b灰熔点测试仪一旦试验温度温度大于1520就以1520报出,而鹤壁煤灰熔点较高,所以不适合做对比试验,舍弃该数据。3.3.2 义安煤样测试实验室选取鹤壁煤样,按

30、图3-1所示流程进行试验。所得氧化性气氛数据如下:(氧)变形温度(DT)软化温度(ST)半球温度(HT)流动温度(FT)129214761520152013271520152015201309152015201520 图 3-4 义安煤灰 氧化性实验其结果与鹤壁煤样类似,灰熔点较高,所以不适合做对比试验,舍弃该数据。3.3.3 神木煤样测试实验室选取鹤壁煤样,按图3-1所示流程进行试验。所测氧化性气氛数据如下:(氧) 变形温度(DT)软化温度(ST)半球温度(HT)流动温度(FT)121812771301131212441289130713191263129113071331图 3-5 神木煤

31、灰 氧化性实验可见其灰熔点均在可测范围内,可以利用灰熔点的变化来判断改变实验气氛对其灰熔点的影响。 调试实验气氛为弱还原性,进行实验,弱还原性气氛数据如下:(还)变形温度(DT)软化温度(ST)半球温度(HT)流动温度(FT)118112201239127212041235125812821167120612271266 图 3-6 神木煤灰 还原性实验对比数据,可得氧化性实验比弱还原性实验的灰熔点高约5040,表明气氛对灰熔点的显著影响,结果符合了实验预期结果。左图整合了三组数据,计算其平均值,并全部整化到10报出。其结果柱状图对比如右所示。图 3-7 神木煤对比数据分析3.3.4义马煤样测

32、试实验室选取鹤壁煤样,按图3-1所示流程进行试验。所得氧化性气氛数据如下:(氧)变形温度(DT)软化温度(ST)半球温度(HT)流动温度(FT)1117012341237124811981236123812511218123712401261 图 3-7 义马煤灰 氧化性实验可见其灰熔点均在可测范围内,可以利用灰熔点的变化来判断改变实验气氛对其灰熔点的影响。调试实验气氛为弱还原性,进行实验,弱还原性气氛数据如下:(还)变形温度(DT)软化温度(ST)半球温度(HT)流动温度(FT)110911951205123011221212121612481102118711961227图3-9 义马煤对

33、比数据分析 图 3-8 义马煤灰 弱还原性实验对比数据,可得氧化性实验比弱还原性实验的灰熔点高约9020,表明气氛对灰熔点的显著影响,结果 符合了实验预期结果。左图整合了三组数据,计算其平均值,并全部整化到10报出。其结果柱状图对比如右 3.3.5 禹州煤样测试实验室选取禹州煤样,按图3-1所示流程进行试验。所得氧化性气氛数据如下:(氧)变形温度(DT)软化温度(ST)半球温度(HT)流动温度(FT)133313591367138013411363137013821343136713741383 图3-10 禹州煤灰 氧化性实验可见其灰熔点均在可测范围内,可以利用灰熔点的变化来判断改变实验气氛

34、对其灰熔点的影响。调试实验气氛为弱还原性,进行实验,弱还原性气氛数据如下:(还)变形温度(DT)软化温度(ST)半球温度(HT)流动温度(FT)130013211333135113111326133413471302131913401349 图 3-11 禹州煤灰 弱还原性实验图3-12 禹州煤对比数据分析对比数据,可得氧化性实验比弱还原性实验的灰熔点高约4030,表明气氛对灰熔点的显著影响,结果符合了实验预期结果。左图整合了三组数据,计算其平均值,并全部整化到10报出。其结果柱状图对比如上图所示。 3.4 综合分析三种可用煤样的氧化性气氛和弱还原性气氛的灰熔点上表已列出。陕西神木是神府侏罗纪

35、煤田的聚煤中心。全县储煤面积4500多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0%,探明储量500多亿吨。煤层地质结构简单,储存稳定,埋藏浅,易开采,煤质优良,属特低灰、特低磷、特低硫、高发热量、高挥发份弱粘或不粘长焰优质动力环保煤。煤的化学活性和热稳定性好,是动力、气化、液化、化工、建材、民用的理想用煤。主要指标为:灰分410%,含硫0.30.8%,含磷0.0020.3% ,水分511%,挥发分3038%,发热量6000(低位)7200大卡kg。是很好的气化用煤、化工用煤和动力用煤,可制作活性炭、水煤浆等,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冶金,是高耗能工业(电石、 碳化硅、铁合金等产品)的理想原料。同时也是炼钢工业高炉喷吹的

36、理想原料。神木煤含硫量低,是减少大气污染的首选煤种,现在北京市、上海、天津等政府为减少用煤单位对城市的污染,极力提倡各用煤单位使用陕西神木煤,神木煤被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所青睐,全国更多的城市也在极力推广之中。神木煤的氧化性实验数据比弱还原性实验数据高约5070。由于其软化区间小,适宜用液态排渣。禹州矿区煤炭资源丰富,总储量96亿吨,其中,探明储量42亿吨,保有量29.6亿吨。禹州矿区煤组共划分为8个,含煤89层,煤系地层总厚729米,可采煤层有二、五、六,局部可采煤层有一、三、四、七,其余各煤层均不可采或偶尔可采。其中二煤组为中灰-低灰、特低灰-低磷之瘦煤,属难偏中等可选,发生热量在5500

37、-7000大卡/公斤,可作炼焦配煤用;三、四、五、六煤组为富灰、特低硫、低磷煤,分别为焦煤-肥焦煤,发热量在4500-6000大卡/公斤,宜作动力或民用煤。禹州煤的氧化性实验数据比弱还原性实验数据高约3040。由于其软化区间小,适宜用液态排渣。义马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特点是储量大、品位高、品种多、埋藏浅、易于开采利用。现已探明煤炭总储量达79亿吨,素有“百里煤城”之称,是我国的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境内的国有特大型煤炭企业义煤集团公司是国家经贸委确定的520家重点企业之一,义煤集团所属四大煤田之一的义马煤田,大部分位于我市,东西走向25公里,倾斜度25公里,含煤面积82.5平方公里,可开采储量11

38、亿吨,所产长焰煤,适宜造气、发电,是优良的动力和化工原料用煤。除煤炭资源外,铝土 、玻璃石英砂、火礁岩、重晶石、硫铁矿等矿产资源也很丰富,其中铝土矿探明储量1.02亿吨,占河南省总储量的50%以上。义马煤的氧化性实验数据比弱还原性实验数据高约2090。由于其软化区间小,适宜用液态排渣。企业应注意不同气氛下煤灰熔融点的变化,其对判断炉渣类型和选择排查方式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同一实验室3.5允许差说明604040DTSTFT经检验,所有数据均在误差范围内,所以可以作为可靠数据。目前,煤灰熔融温度大都是目测判断,而煤灰的四个特征熔融温度主要是根据试样形态的变化来判断,尺寸变化只是参考因素。因此,人为

39、观测有一定的误差,特别是变形温度DT,难熔灰的DT误差尤大。另外,由于煤灰是一种混合物,不同的灰组成不同,因此受热时灰样的形态变化也各不相同,有时还产生一些特殊形态变化,如起泡、膨胀等,这给熔融温度的判别又增加了困难。标准中给出的图例,是一般正常情况下的图例。实验者在测定中还应结合本人长期实际操作的经验来正确判断各特征温度。 第四章 结语煤灰熔融性温度与燃烧气氛有关,氧化气氛下的灰熔融性温度比弱还原气氛下的高。为防止燃煤锅炉结渣,一般宜选用气氛条件对煤灰熔融性温度影响较小的煤种。气化用煤不仅要从工业分析、灰成分等方面来判断,最重要的是考虑其灰熔融性, 根据软化区间温度(DTST)的大小,可粗略

40、判断煤灰是属于长渣或短渣。燃用短渣煤时,由于炉温增高,固态排渣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出现大面积的严重结渣情况;燃用长渣煤时,则不然,固态排渣炉的结渣情况相对较为缓慢,即是、即使出现问题,也常常是局部性的。实验所测的煤种皆为短渣煤,易采用液态排渣法,气氛对其的影响不可忽略。 致谢四年的本科学习生活即将结束,最近一个月的毕业论文是对四年学习生涯的总接和升华。在李风海老师的指导下系统学习了煤灰熔融性的一些知识。也要感谢李振珠师兄耐心的指导我们对相关实验仪器的操作。感谢四年来老师的谆谆教导和同学们的帮助,大学生活我收获了不少知识和经验。毕业既是一个结束也是新的征程的开始。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

41、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以及在设计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参考文献1 陈文敏 刘淑云 . 煤质及化验知识问答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2 康虹,吴国光,李建亮. 煤灰熔融性的研究进展J.能源技术与管理 2008年第2期 75-773 王艳柳,张晓慧. 煤灰熔融性对气化用煤的影响J.煤质技术 2009年7月 第4期4 尚杰峰. 壳牌炉气化煤灰熔点检测技术研究J. 大氮肥 2011年4月 第34卷 第2期 125-1275 郭海燕. 煤灰熔融性测定方法的探讨及影响因素分析J.煤质技术 2010年9月 第5期6 张璐,吕庆章. 煤灰熔融性的影响因素J.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第23卷

42、第2期 2010年3月7 关梦嫔,张双全. 煤化学实验.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第一版8 张双全,吴国光. 煤化学.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4年6月第一版 9 张宏,李仲学. 煤炭需求影响因素及情景分析J. 煤炭学报. 2007年5月 557-560 10 李剑均,智顺,宋守田 浅谈煤灰熔融性弱还原性气氛的调节J.煤质技术 2005年5月 第3期11 刘玲 浅析煤灰熔融性测定的影响因素J.煤质技术 2006年5月 第3期12 张静 浅析影响煤灰熔融性测定准确度的几个关键因素J. 矿山天地 13 池燕 影响煤灰熔融性的几点要素J.科学论坛 14 贾明生 张乾熙 影响煤灰熔融性温度的控制因素J. 煤化工 第3期 2007年6月 2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