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数学(理)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微*** 文档编号:80124939 上传时间:2022-04-2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31.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0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数学(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0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数学(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0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数学(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2020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数学(理)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数学(理)试题(解析版)(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0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数学(理)试题一、单选题21 .已知集合 A x|x 2x 3 0 ,集合 B x| y JXF,则 CrA UB( )A. x| 1 轰!x 3 b . x | x 3 C. x|x 1 D. x|x 1【答案】D【解析】先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求出集合A,根据函数定义域的要求求出集合B ,再通过补集与并集的运算,可得到本题答案.【详解】由x2 2x 3 0得x 1或x 3,从而CrA x| 1 x 3 ,由x 1 0,得集合B x|x 1,从而 CrA UB x|x 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集合的补集与并集的运算,以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属于基础题.

2、2 .设复数1= y - X+ I ,贝 U Hz) - (ja. iB. - i|C. - I + iD . I + I【答案】a【解析】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代入函数解析式求解.解:.1-1(1-1)-7 -R-i) = (-i) -1【点睛】 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属于基础题.3 .命题p :曲线16y2 x的焦点为4,0 ;命题q :曲线x2 4y2 1的离心率为 二;2则下列为真命题的是()A. p qB. p qC. p ( q)D. ( p) ( q)【答案】B【解析】把抛物线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可直接写出其焦点坐标;把双曲线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可知道a,b,c并

3、求出其离心率,先判断命题p与命题q的真假,再根据真值表 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即可得到本题答案2命题p中,曲线方程可化为yX,其焦点坐标为(工,0),所以P为假命题, 166422 y .x 1为真命题;命题 q中,曲线方程可化为1,对应的p q为真命题.a 1,c J1 We ,所以q为真命题,所以;42 a 2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复合命题真假性的判断,主要涉及到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与双曲线的离心率问题,属于基础题.uuv uuv4.在 ABC 中,AB ACuuv uuvAB AC , ABuuu uuv4, AC 3 ,则BC在CA方向上的投影是()B. 3C.-4【解析】分析:根据平面向量

4、的数量积可得uuu uuruuu uurAB AC ,再结合图形求出 BC与CA方向上的投影即可详解:如图所示:uuv uuvAB AC 0,uuu uuur AB AC ,又 AB 4 , AC 3,uuuv uuuuuvACB BC cos ACB 3,BC在CA方向上的投影是:uuu/uuu/ uuv uuuvBC cos BC, CA BC cos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以及投影的应用问题,也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问题.5.若 a, b , C,满足 2a 3, b log2 5 , 3c 2,贝 ()A. c a bB.bcaC. a b cD. c b a【解析

5、】分析:先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确定a,c的取值范围,再通过对数函数的单调性确定b的范围,进而比较三个数的大小.详解:因为2a 3 (2,22),所以1 a 2,c因为 32 (1,3),所以0 c 1,又 b log 2 5 log 2 4 2,所以c a b.点睛:本题考查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对数函数的单调性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逻辑思 维能力.6 .下表是鞋子的长度与对应码数的关系长度(cm)2424.52525.52626.5码数383940414243如果人的身高y cm与脚板长x cm呈线性相关且回归直线方程为y 7x 7.6.若某人的身高为173 ,据此模型,估计其穿的鞋子的码数为(

6、)A. 40B. 41C. 42D . 43【答案】C【解析】把人的身高代入方程y 7x 7.6,可求出脚板长,再查表可得到本题的答案 .【详解】令y 173代入直线方程y 7x 7.6,解得x 25.8,所以脚板长为25.8(cm),查表得穿的鞋子的码数应为 42.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性回归方程的简单应用,属于基础题3x7 .函数f(x) 7 (其中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在 6,6的图像大致为()e eA .C.【答案】A【解析】利用函数的奇偶性、特殊值以及最大值进行判断排除选项,可得本题的答案.【详解】(x)3x3Q f( x) (x ) x -一xf(x),f(x)为奇函数,故其

7、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e e e +e称,故选项D不正确;显然,当 x 0时,f(x) 0 ,故选项C不正确;当x 3时,33f (3)33 1,而选项B的最大值小于1,故选项B不正确;所以通过排除法,e e可得本题的答案为 A.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图象的识别,充分利用函数的性质去判断是解决本题的关键*8 .在正项数列 an中,a1 2 ,且点P ln an,ln an 1 n N 位于直线x y ln 2 0上.若数列an的前n项和Sn满足Sn 200,则n的最小值为()A. 2B.5C. 6D . 7【答案】D【解析】点P代入直线方程化简可得&为等比数列,写出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

8、不等式可得本题的答案.【详解】an 1n由题意得,ln an lnan 1 ln2 0 ,化简得 2 ,则a。 2 (n N ),所以an2(1 2 ) 2(2n 1) QSn 200,2(2n 1) 200 ,得 2n 101 ,贝U n 的1 2最小值为7.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以及简单的不等式求解,属于基础题9.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4B. 6C. 8D . 12【答案】B【解析】三棱锥的外接球即为长方体的外接球,求出长方体的外接球表面积,即可得到 本题的答案.【详解】在长为

9、1,宽为1,高为2的长方体画出该三棱锥的直观图,如图中三棱锥 A-BCD.该12 12 22、6 广 小一三棱锥的外接球即为长方体的外接球,故球的半径R 1一 ,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积S 4 R2 4 ()262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以及几何体外接球的表面积计算,难度适中.10 .若函数f(x) Asin( x ) (其中A 0, I I万)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为(-。),其相邻一条对称轴方程为x ,该对称轴处所对应的函数值为1,为了得到12g(x) cos2x的图象,则只要将 f(x)的图象()A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B向左平移而个单位长度C.向左平移 不个单位长度6D向右

10、平移行个单位长度【解析】由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求出A,由周期求出,由五点法作图求出的值,可得f x的解析式,再根据函数y Asin x的图象变换规律,诱导公式,得出结论.根据已知函数 f x Asin x(其中A 0,一)的图象过点二,0 ,77, 123127_1231 2可得A 1 ,4解得: 2.再根据五点法作图可得2 3可得:可得函数解析式为:f x sin 2x .3故把f x sin 2x 一 的图象向左平移 一个单位长度, 312可得y sin 2x 一 cos2x的图象,36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由函数 y Asin x的部分图象求解析式,由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求出A,由

11、周期求出,由五点法作图求出的值,函数y Asin x 的图象 变换规律,诱导公式的应用,属于中档题.11 .我国南北朝数学家何承天发明的“调日法”是程序化寻求精确分数来表示数值的b d算法,其理论依据是:设实数x的不足近似值和过剩近似值分别为 一和一a cb d(a,b, c,d N),则是x的更为精确的不足近似值或过剩近似值.我们知道e 2.71828a c27-e1014,则第一次用“调日法”后得541 ,一 ,一是e的更为精确的15过剩近似值,即27104115,若每次都取最简分数,那么第三次用“调日法”后可得e的近似分数为109A .40B.682519C.一78732【解析】利用“调

12、日法”进行计算到第三次,即可得到本题答案4, 41 ,一 ,第一次用“调日法” 后得一是e的更为精确的过剩近似值,152768“调日法”后得一是e的更为精确的过剩近似值,25后得19是e的更为精确的不足近似值,即 19 e7727即一106825 106825,41一;第二次用15第三次用“调日法”19所以答案为一7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调日法”,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2 .若函数f x x JX alnx在区间1,上存在零点,则实数 a的取值范围为A-0,2B.1,e2C. 0,【解析】利用导数研究函数f (x)在(1,、1-、)上的单调性,当a0万时,f(x)在(1,)上

13、为增函数,1且f(x) f(1) 0,即可判断其没有零点,不符合条件;当 a万时,f(x)在(1,)上先减后增,有最小值且小于零,再结合募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增长速度大小关系,即可判断当x趋于 时,f(x)趋于 ,由零点存在性定理即可判断其必有零点,符合题意,从而确定a的范围.因为函数f x x Jx alnx,所以f (x) 1_1_ a2.x x2x x 2a2x令 g(x) 2xVx 2a ,因为 g (x)2,x4、. x 12 x当 x (1,)时,4五 1 0,2Vx 0,所以 g(x) 0所以g(x)在(1,)上为增函数,则g(x) g(1) 1 2a,当1 2a 0时,g(x) 0

14、,所以f(x) 0,所以f(x)在(1,)上为增函数,则f (x)f(1) 0,所以f(x)在(1,)上没有零点.1当1 2a 0时,即a 2,因为g(x)在(1,)上为增函数,则存在唯一的X0 (1,),使得 g(Xo) 0,且当 x (1,Xo)时,g(x) 0,当 x (Xo,)时,g(x) 0;所以当 x (1,x)时,f (x) 0, f(x)为减函数,当 x (xo,)时,f (x) 0, f(x)为增函数,当x x0时,fmin(x) f (x0),因为f(x0) f (1) 0,当x趋于 时,f(x)趋于 ,所以在x (x,)内,f(x)一定存在一个零点.,1、所以a (-,)

15、, 2故答案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导数在函数零点存在性问题中的应用,属于难题.对于零点存在性问题,有两种思考方向:(1)直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单调性,结合零点存在性定理,讨论函数零点的情况;(2 )先将函数零点问题等价转化为两个函数图像的交点问题,再利用导数,并结合函数图像讨论两函数交点情况,从而确定函数零点的情况二、填空题y 0,13.若x, y满足x y 1 0,则z x 2y的最大值为 x y 1 0,【答案】1【解析】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化目标函数为直线方程的斜截式,数形结合得到最优解,把最优解的坐标代入目标函数得答案.【详解】y 0解:由x, y满足x y 1 0作出可行域如图

16、,x y 1 0,联立0彳c ,解得A (1, 0)y 1 0函数z = x - 2y为yz一,由图可知,2当直线y - 4过A时,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最小,2 2z的最大值为:本题考查简单的线性规划,考查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方法,是中档题.14. (x 2y 1)(2x y)6展开式中x4y3的系数为 L【答案】-320【解析】先求(2x y)6展开式的通项公式 丁.1,再求(* 2y 1)(2x.4 34 3含x y的项,最后求展开式中 x y的系数.【详解】一 . _6r 6 r r _易知(2x y)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 Tr 1 C6(2x) y ,所以(x 2y展开式中含x4y3的项为x

17、 Cf3(2x)3y3与(2y) Ce(2x)4y2,所以(x 2y 1)(2x y)6展开式中x4y3的系数为C63 23 2 C; 24 160 480320.故答案为:-320【点睛】y)6的展开式中1)(2x y)6 的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式定理的应用,考查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15 .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满足 |x| |y| 2的输出有序实数对x,y的概率为【解析】程序框图表示的含义是:正方形内的点出现在阴影部分的概率,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与正方形的面积之比,即可得到本题答案程序框图表示的含义是: 正方形内的点出现在阴影部分的概率,而对应的概率等于阴影3部分面积与正万形面积之比,因为y x是奇

18、函数,所以其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并且正1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阴影部分面积与正方形面积之比为:一.2,1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程序框图和几何概型,画出其对应的图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16 .双曲线C:x2 y- 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i、F2,点P在C上且 3tan F1PF2 4J3, O 为坐标原点,则 10P 1 .【答案】,5b2 SL 【解析】先根据双曲线的焦点三角形公式FiPF2,求出三角形面积,然后求yp,tan 一2把yp代入x21,求得Xp,最后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到本题的答案设点 p(XP,yp)F1PF2,贝U tan4近,Q tantan22tan2- 4.31

19、tan2 一2tan ,又 Q a 1,b V3, c 2 , 22S F1PF2b2tan 一22.3, y -一工一八 一r,r .,如下图,过点 P作x轴垂线,垂足为 M ,则有S F1PF212|F1F2 11PM |141PMi22石,所以| PM | 73 ,即| yP |石,2 yP23,代入 x21 得,XP3|OP| |PM |2 |OM |232 、5故答案为:5【点睛】难度适中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焦点三角形问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三、解答题17 .在 ABC中,A,B,C对应的边为a,b,c ,已知acosC(1)求角A的值;(2)若 b 4, c 6,求 cosB

20、 的值.厂【答案】(1) A 二;(2) cosB 37【解析】(1)通过正弦定理边角转化以及sin Bsin A C可求得角A;(2)用余弦定理求边a ,再用余弦定理求角 B.(1)由条件acosCb ,得 sin AcosC1.八 .-一 sin Csin B ,2又由sin Bsin A- A C 1.得 sin AcosC - sin 2C sin AcosC cos A sin C .因为sin C0 ,得 cosA(2)在 ABC中,Q b4, c 6, A由余弦定理得,3a2 b2 c2 2bccos A=42+62-2 4 6cos 28 故 a 2J7 所以 3a2 c2 b

21、228+36-16 2 7cos B =2ac 2 2.7 6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利用正余弦定理求边角,属于基础题18 .如图1 ,梯形ABCD中,AB/ CD,过A, B分别作AE CD , BF CD ,垂 足分另I为E、F . AB AE 2 , CD 5 ,已知DE 1,将梯形ABCD沿AE , BF 同侧折起,得空间几何体 ADE- BCF ,如图2.S1图工(1)若 AF BD,证明:DE 平面 ABFE;(2)在(1)的条件下,若 DE/ CF ,求二面角D AF C的余弦值.【答案】(1)见解析;(2) 3【解析】(1)先证AF 平面BDE ,得到AF DE,结合AE DE

22、,可证得DE 平面 ABFE ; uuu uuir umr(2)以EA , EF , EF分别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面ADF与面ACF的法向量,利用夹角公式,求出两法向量夹角的余弦值,由图可知二面角D AF C为锐角,则它的余弦值为正值,即可得到本题答案【详解】(1)由已知得四边形 ABFE是正方形,且边长为 2,在图2中,AFXBE ,由已知得 AF BD , BE BD B ,,AF 平面BDE , 又 DE 平面 BDE, AF DE,又 AE DE , AE AF A , DE 平面 ABFE .(2)在图2中,由(1)知ED ,EA,EF两两垂直,unrE

23、F分别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D 0,0,1uiu uun以E为坐标原点,以EA , EFuuurAF 2,2,0uuurADuur2,0,1 , FC 0,0,2.设平面ADF的一个法向量为Xi,yi,乙v nv nuuv AF uuv AD。得2x12x12%Z10rn 1,1,2 ,设平面ACFur的一个法向量为mX2,y2,Z2v m 由v muuv AF uuv FC02x2得02Z22y20ur 得m1,1,0ir r , cos m,nir r m n2 .63 .-tr-r-|m|n|由图可得,二面角 D AF C为锐角,所以它的余弦值为 3本题主要考查线面垂直的

24、证明以及利用向量法求二面角19 .已知数列an有an0,Sn是它白前n项和,a13且Sn23n2anS21 ,n2(1)求证:数列 an an 1为等差数列.(2)求an的前n项和Sn.c 32【答案】(1)见解析;(2) Sn n n22【解析】(1)先化简已知得(Sn Sn 1) 3n , (Sni Sn) 3(n 1),再求出an an i=6n 3 ,再证明数列 an an i为等差数列;(2)对n分奇数和偶数两种情 况讨论得解.【详解】2- 222_(1 )当 n 2 时,Sn3n an Sn 1 ,(Sn Sn 1 )(Sn Sn 1 ) 3n an , an 0所以(Sn Sn1

25、)3n2, (Sn1 5) 3(n 1)2,两式对应相减得an an 13(2n 1),所以(an an 1)-( an 1 an) 6n 3 (6n 3) 62又 n=2 时,(3+az)12a2 9, a2 6所以a3 9 ,所以(a2 a3)-( a a?) 6 9 (6+3)6,所以数列 an an 1为等差数列.(2)当n为偶数时,Sn (a a2) a4)L(an1 an) 3(3 7 L(2n 1)n(3 2n 1)3 22当n为奇数时,Sna (a2 a3) L (an 1 an)n 1(5 2n 1) 3323 3(5 9 L (2n 1) 3 3-(n n 2) 3综上:S

26、n n2 n2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性质的证明,考查等差数列求和,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和分析推理能力20 .随着小汽车的普及,“驾驶证”已经成为现代人“必考”的证件之一.若某人报名参加了驾驶证考试,要顺利地拿到驾驶证,他需要通过四个科目的考试,其中科目二为场地考试.在一次报名中,每个学员有 5次参加科目二考试的机会(这5次考试机会中任何一次通过考试, 就算顺利通过,即进入下一科目考试;若5次都没有通过,则需重新报名),其中前2次参加科目二考试免费,若前 2次都没有通过,则以后每次参加科目二考试都需要交 200元的补考费.某驾校对以往2000个学员第1次参加科目二考试进行了统计,得

27、到下表:考试情况男学员女学员第1次考科目二人数1200800第1次通过科目二人数960600第1次未通过科目二人数240200若以上表得到的男、女学员第1次通过科目二考试的频率分别作为此驾校男、女学员每次通过科目二考试的概率,且每人每次是否通过科目二考试相互独立.现有一对夫妻同时在此驾校报名参加了驾驶证考试,在本次报名中,若这对夫妻参加科目二考试的原则为:通过科目二考试或者用完所有机会为止(1 )求这对夫妻在本次报名中参加科目二考试都不需要交补考费的概率;(2)若这对夫妻前2次参加科目二考试均没有通过,记这对夫妻在本次报名中参加科目二考试产生的补考费用之和为X元,求X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答案

28、】(1)包;(2)见解析.10【解析】事件 Ai表示男学员在第i次考科目二通过,事件 Bi表示女学员在第i次考科目二通过(其中i 1,2,3,4,5 )(1)这对夫妻是否通过科目二考试相互独立,利用独立事件乘法公式即可求得;(2)补考费用之和为 X元可能取值为400 , 600 , 800 , 1000 ,1200 ,根据题意可求相应的概率,进而可求X的数学期望.【详解】事件Ai表示男学员在第i次考科目二通过,事件B表示女学员在第i次考科目二通过(其中i 1,2,3,4,5)(1)事件M表示这对夫妻考科目二都不需要交补考费P M P AB1 A1B1B2AA2B1AA2B1B2P AB1P A

29、B1B2P A1A2B1P a1a2b1b2434131431413954544554554410(2)X 的可能取值为 400 , 600 , 800 , 1000 , 1200.P X 400 P A3B3P X 600P A3B3B4A3A4B34 13 14 3275 4 4 5 5 4 100P X 800P A3A4B3B4A3B3B4A3A4B314 13 41 1 311554 100 P X 1000 P A3A4可可A3A4B3B414 115 5 4 411135 5 4 47400P X 1200 P A3A4B3B4111115 5 4 4 400则X的分布列为:X4

30、00600800100012003271171P-51001004004003271171故 EX 400 600 800 1000 1200 510.5(元).5100100400400【点睛】本题以实际问题为素材,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及期望,解题时要注意独立事件概 率公式的灵活运用,属于基础题21 .本本小题满分14分)2,一 一,已知椭圆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离心率e ,过椭圆的右焦点且垂直于长轴2的弦长为2.O到直线l的距离为坐,(I)求椭圆的标准方程;(n)已知直线 l与椭圆相交于 A、B两点,且坐标原点AOB的大小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该定值,不是说明理由2【答案】(I) y

31、2 1 (n)AOB的大小为定值,且AOB=90o2试题分析(I ) 设椭圆方程为2y/ 1(a b 0). b因为e2,所以c . 2 a 21J2 一二据题意,点(C,2)在椭圆上,则cy 3 1,2ab是-4于11 -2- 1,解得 b 1.2 b2分因a V2c, a2 c2 b2 1,贝1Jc 1,a分故椭圆V2.5的方程为y2 1.当直线i的斜率不存在时,由坐标原点o到直线i的距离为Y6可知3(n)施,野)或以下 333,6OA OB 0,. AOB=90o,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的方程为kxm, A(xi, yi), B(x2, y2),原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3,整理得3

32、m23一 2,、2(k1)()102 x 由2ykx1,得(2k2 1)x2m24kmx 2m0.11分2(4 km)_ 2_24(2k1)(2m一 一 一 22)8(2k1),()式代入得232k2 830,或=16m2 812又24km2-,x1x22k 12m22k2乂丫2k2(kx1 m)( kx2 m)2 m2 2 ,4 km;km ;2k2 1 2k2 12k x,x2km(x1 x2) m2 2k2 2k2 1 .2m2 2y1y22k2 12k2 13m2 2k22k2 12 0,13分AOB=90o综上分析,AOB的大小为定值,且AOB=90o.14分【考点】本小题主要椭圆标

33、准方程的求解和直线与椭圆位置关系的判断和应用点评: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题目时,如果需要设直线方程,则不要漏掉直线斜率不存在的情况;联立直线方程与圆锥曲线方程后,不要忘记验证判别式大于零.1 222 .已知函数 f(x) - x 4x 31nx.(1)求函数f x的单调区间;(2)若 fXifx2fx3, Kx2x3,试证:x3X 4.【答案】(1)单调增区间为 0,1与3,减区间为1,3 ; (2)见解析【解析】(1)求导,令f x 0,可得增区间,令 f x 0,可得减区间,要注意函数定义域为 0,;(2)构造函数F(x) f (x) f(2 x), x 0,1 ,求导后得,F x

34、0在0,1上恒成立,即F(x) f (x) f (2 x)在0,1上单调递增,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可得f(x)f(2x)在0,1上恒成立,因为f x2 f x f 2x1,所以x2 2x1,即 x1x22 ;同理,构造函数G(x)f(x) f(6x), x1,3 ,可证x2 x3 6,结合,结论可证.【详解】,一、 ,3 (x 1)(x 3)(1)由题设知函数 f x的定义域为 0, 且f (x) x 4 A- x x故当 x (0,1) (3,)时,f x 0;当 x 1,3 时,f x 0;所以f x的单调增区间为 0,1与3,减区间为1,3 ;(2)由(1)知:0 x1 1 x2 3 x3,

35、先证 x x2 2.构造函数 F(x) f (x) f (2 x), x 0,1一42则 F(x) f(x) f(2 x) (X 1)(X 3) (X 1)(X 1)6x2 x x(2 x)故F x 0在0,1上恒成立,即F(x) f (x) f (2 x)在0,1上单调递增所以 F(x) F(1) 0 f (x) f (2 x)在 0,1 上恒成立,又 K 0,1 ,得 f x2f % f 2 x1,又 x2,2 x1 (1,3)且函数 f x 在 1,3上单调递减故 x22 x1,即 x1 x22再证 x2 x3 6 .构造函数 G(x) f (x) f (6 x) , x 1,3 一- 一 一 2G(x) f(x) f(6 x) (x 1)(x 3) (x 5)(x 3) 22L21x6 x x(6 x)故G x 0在1,3上恒成立,即G(x) f (x) f(6 x)在1,3上单调递增所以 G(x) G(3) 0 f (x) f (6 x)在 1,3 上恒成立,又 x21,3 ,得 f x3f x2f 6 x2 ,又x3,6 x2 (3,)且函数f x在3,上单调递增故 x36 x2,即 x2 x3 6结合得:x344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求单调区间以及通过构造函数证明不等式,难度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