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条件初探及含量测定毕业论文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0017387 上传时间:2022-04-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爬山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条件初探及含量测定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爬山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条件初探及含量测定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爬山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条件初探及含量测定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爬山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条件初探及含量测定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爬山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条件初探及含量测定毕业论文(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楚雄师范学院本科论文(设计)楚 雄 师 范 学 院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 题 目:爬山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条件初探及含量测定 专 业: 科 学 教 育 学 号: 20061050108 学生姓名: 杨 国 杰 指导教师: 宋 建 梅 职称: 副 教 授 论文字数: 4877字 完成日期 : 2011 年 5 月教 务 处 印 制目录摘要I关键词IAbstractIIKey wordsII前言11 实验部分21.1 原料、试剂与仪器21.1.1 原料21.1.2 试剂21.1.3 仪器21.2 实验部分21.2.1 原料处理21.2.2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21.2.3 定性鉴定21.2.4

2、 0.2mg/mL芦丁标准溶液的配制21.2.5 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21.2.6 标准曲线的绘制31.2.7 黄酮含量的测定31.3 单因素实验31.3.1 乙醇浓度对提取爬山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31.3.2 回流时间对提取爬山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31.3.3 物料比对提取爬山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31.3.4 提取温度对提取爬山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31.4 正交实验32 结果与分析32.1 定性检验结果42.2 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结果42.3 标准曲线的绘制结果与分析及黄酮含量计算公式42.3.1 标准曲线的绘制结果与分析42.3.2 黄酮含量计算公式52.4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

3、分析52.4.1 乙醇浓度对提取爬山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52.4.2 回流时间对提取爬山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52.4.3 料液比对提取爬山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62.4.4 提取温度对提取爬山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62.5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63 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楚雄师范学院化学(师范)本科论文爬山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条件初探及含量测定摘要:采用乙醇作为溶剂,用回流法从爬山虎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初步探究了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四个因素对爬山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影响,并进行了正交实验。采用显色法进行定性检验,芦丁为标准对照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提取液中

4、含黄酮类化合物,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为80、料液比为1:20、乙醇浓度为75%、提取时间为3.0h,此时,测得黄酮含量为1.766%。关键词:回流法;爬山虎叶;黄酮类化合物;定性检验;提取条件;含量测定。The total flavonoid withdraws condition preliminary study and content measurement in the tiger leafAbstract: Using ethanol as solvent, From ivy leaf with reflux method extracting flavonoids compou

5、nds, Preliminary explored ethanol concentration, extracting temperature, extraction time, material than four factors on the ivy leaf extract in the influence of flavonoid compounds, and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Using qualitative colour-display method, rutin standard product inspection on ethanol-w

6、ater content determination. The results show, extract contains flavonoids, when extraction temperature for 80 , than for material liquid 1:20, ethanol concentration of 75%, extracting time for 3.0 h, flavonoids content is 1.766%.Key words: Reflux method; Climb a mountain a tiger leaf; Flavonoid comp

7、ound;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content; Qualitative inspection; Extraction conditions; Determination of total flavonoids.朗读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9楚雄师范学院本科论文(设计)爬山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条件初探及含量测定前言黄酮类化合物是一大类天然产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癌、抗肿瘤、抗心脑血管疾病 、抗炎镇痛等作用1。从中草药中提取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工作开展得较为广泛,国内主要是从银杏叶和大豆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而国外对黄酮的提取原

8、料范围较大,除了银杏叶和大豆外,还可以从山楂叶、荷叶、芹菜叶等材料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近年来,国内也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有不少科研人员做了这方面的研究和报道。将大量的废弃物作为再生资源,在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降低了黄酮的生产成本,对于黄酮的资源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爬山虎又名小红藤、爬树龙、大血藤,为葡萄科、爬山虎属植物,具有通经活络,祛风除湿,解毒的作用3。据文献报道,爬山虎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叶的含量最高4。因此,探讨研究爬山虎叶中总黄酮的提取条件,提高这一植物资源的利用率,为其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具有重要意义。据所查资料,对爬山虎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条件的研究未有报道。所

9、以,本课题以爬山虎叶为原料,乙醇作为溶剂,采用回流法5提取爬山虎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对其进行定性检验6,从料液比、提取液乙醇的体积分数、回流时间、回流温度四个方面探究了提取条件,并以芦丁为标准对照品,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提取液的吸光度,进而计算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1 实验部分1.1原料、试剂与仪器1.1.1原料:三叶爬山虎(采于楚雄师范学院)1.1.2试剂:无水乙醇(AR) 浓盐酸(AR) 浓氨水(AR) 芦丁(标准品) 亚硝酸钠(AR) 氢氧化钠(AR) 硝酸铝(AR) 三氯化铝(AR) 镁粉(AR)1.1.3仪器: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上海青华科技仪器有限公司) 恒温水浴锅(金坛市大地自动化

10、仪器厂) 电子天平(奥豪斯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索氏提取器1.2实验部分1.2.1原料处理将爬山虎叶洗净后,置于阴凉处晾干,粉碎备用。1.2.2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称取3.0g粉碎后的爬山虎叶粉末,用滤纸包好,置于索氏提取器中,用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乙醇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回流提取一定时间,提取液用乙醚脱色后,蒸发浓缩,待冷却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洗涤液一并移入,用相应浓度的乙醇稀释至100mL,摇匀,得黄酮提取液。每个因素下平行试验三次。1.2.3 定性鉴定铝盐反应:取提取液1mL于试管中,加几滴硝酸铝溶液,振荡。若溶液呈黄色,说明含有黄酮。氢氧化钠反应:取提取液1mL于试管,加氢氧化钠

11、溶液,振荡。若溶液呈亮黄色,说明含黄酮。铁离子反应:取提取液1mL于试管中,加铁离子溶液,振荡。若溶液呈墨绿色,说明含黄酮。浓氨水反应:取提取液1mL于试管中,加几滴浓氨水溶液,振荡。若溶液呈黄色,说明含黄酮。盐酸-锌反应:取提取液1mL于试管中,先加少量锌粉,再加几滴浓盐酸溶液,微热。若溶液呈橙黄色,说明含有黄酮。1.2.4 0.2mg/mL芦丁标准溶液的配制将芦丁置于干燥洁净的烧杯,于干燥箱中,在120下恒重1.5h,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冷却后准确称取0.0200g芦丁置于烧杯中,用90%的乙醇溶解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备用。1.2.5 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准确移取1.00m

12、L提取液于10mL比色管中,加入0.30mL 5%亚硝酸钠溶液,放置6分钟后,加入0.30mL10%硝酸铝溶液,放置6分钟后,加入4.0mL4%氢氧化钠溶液,用95%乙醇溶液稀释至刻度,再放置10分钟,以试剂为参比,在430550nm波长范围测定吸光度。1.2.6 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精密移取0.2mg/mL芦丁对照液0.20,0.40,0.60,0.80mL于10mL比色管中,加入0.30mL5%亚硝酸钠溶液,放置6分钟,加入0.30mL10%硝酸铝溶液,放置6分钟,加入4.0mL4%氢氧化钠溶液,用95%乙醇溶液稀释至刻度,再放置10分钟,以试剂为参比,在一定波长下分别测吸光度。1.2.7

13、 黄酮含量的测定准确移取1.00mL稀释后的提取液于10mL比色管中,加入0.30mL5%亚硝酸钠溶液,放置6分钟后,加入0.30mL10%硝酸铝溶液,放置6分钟后,加入4mL4%氢氧化钠溶液,用相应浓度的乙醇溶液稀释至刻度,再放置10分钟,以试剂为参比,在一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平行测定三次,结果取平均值,并计算含量。1.3 单因素实验1.3.1 乙醇浓度对提取爬山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按照1.2.2所述实验方法,分别用95%,85%,80%,75%,70%的乙醇为提取剂,回流提取爬山虎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测定黄酮含量,以确定较适宜的乙醇浓度。1.3.2 回流时间对提取爬山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

14、的影响按照1.2.2所述试验方法,用1.3.1的所得体积分数的乙醇,分别回流提取1.0h,1.5h,2.0h,2.5h,3.0h,3.5h,测定黄酮含量,以确定较适宜的回流时间。1.3.3 物料比对提取爬山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按照1.2.2所述试验方法,用1.3.1和1.3.2所得的乙醇体积分数和回流时间,分别按料液比(g/mL)1:10,1:15,1:20,1:25,1:30,在80下,回流提取爬山虎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测定黄酮含量,以确定较适宜的料液比。1.3.4 提取温度对提取爬山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按照1.2.2所述试验方法,用1.3.1、1.3.2和1.3.3所得实验结果分别

15、在70,75,80,85,90下,回流提取爬山虎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测定黄酮含量,以确定较适宜的提取温度。1.4 正交实验根据单因素实验,设计正交实验,找出最佳提取条件。2 结果与分析2.1 定性检验结果提取液定性检验结果如下:表2-1 黄酮类化合物的定性鉴定试剂Al(NO3)3NaOHFe3+浓氨水HCl-Zn现象黄色亮黄色墨绿色黄色橙红色通过5种显色反应,提取液显色均与黄酮类化合物显色相同,说明提取液中的提取物含黄酮类化合物。2.2 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结果按实验1.2.5所得芦丁标准溶液,在420550nm范围内的吸光度如图2-1所示:图2-1芦丁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与波长关系图由图2-1可知

16、,芦丁标准溶液在500nm处有最大吸收峰,故选择500nm为最大吸收波长。2.3 标准曲线的绘制结果与分析及黄酮含量计算公式2.3.1 标准曲线的绘制结果与分析以芦丁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见图2-2。实验结果表明芦丁含量在00.05m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0.00676+11.07714x,R2=0.99977。2.3.2 黄酮含量计算公式CV1总黄酮含量= 10010-3100%V2 V1=10mL V2=1mL C测量液中黄酮的浓度图2-2 吸光度与芦丁标准液浓度的关系2.4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2.4.1 乙醇浓度对提

17、取爬山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据1.3.1,改变乙醇浓度,所得提取液的吸光度及黄酮含量如下:表2-2 乙醇浓度对提取爬山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乙醇浓度(%)7075808590吸光度黄酮含量(%)0.4931.5050.5081.7660.6271.9070.6191.8330.5911.799由表2-2可知,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大,吸光度不断增大,当乙醇浓度为80%时吸光度达到最大,随后依次减小,故较适宜乙醇浓度为80%。2.4.2 回流时间对提取爬山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据1.3.2,在不同回流时间下,所得提取液的吸光度和黄酮含量见表2-3。由表2-3可知,在1.03.0h范围,黄酮含量随

18、着回流时间的增加不断的增大;在3.03.5h范围内,黄酮含量随回流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回流时间为3.0h时,黄酮含量最高。因此,3.0h为较适宜回流时间。表2-3 回流时间对提取爬山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回流时间(h)1.01.52.02.53.03.5吸光度黄酮含量(%)0.4911.4980.5681.7300.5971.8170.6221.8950.6271.9070.6251.9012.4.3 料液比对提取爬山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据1.3.3,在不同乙醇体积下提取爬山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并计算其含量,所得结果如下:表2-4 料液比对提取爬山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料液比(g/m

19、L)1:101:151:201:251:30吸光度黄酮含量(%)0.3951.2130.4721.4400.6271.9070.6151.8720.5921.802由表2-4可知,随着料液比的增大,黄酮含量增大,到1:20时达到最大,1:20以后随着料液比的增大,黄酮含量逐渐减小,故较适宜的物料比为1:20。2.4.4 提取温度对提取爬山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据1.3.4,固定其它条件,改变温度,所得实验结果见表2-5。表2-5 提取温度对提取爬山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温度()7075808590吸光度黄酮含量(%)0.4521.3810.5871.7870.6271.9070.6151.

20、8710.6031.835由表2-5可知,在7080之间,黄酮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在8090之间,黄酮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温度宜控制在80。2.5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2.4单因素的试验结果,以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考察指标,选定四因素三水平进行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见表2-6,正交试验结果见表2-7。从表2-7可以看出,本实验中A、B、C、D四个因素的主次关系是CA/DB,即C(提取温度)为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A(提取液浓度)或D(料液比),B(提取时间)影响最小。由正交表可以看出,以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目标,最优试验条件的组合是A1B2C2D2,即提取浓度为提75%,提取时

21、间为3h,提取温度为80,料液比为1:20,此条件下测得爬山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为1.766%。表2-6 因素水平表水平A提取液浓度(%)B回流时间(h)C回流温度()D料液比1752.5751:152803.0801:203853.5851:25表2-7 正交实验结果试验序号因素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A提取液浓度B提取时间C提取温度D料液比111 1 11.524212 221.766313331.735421231.748522311.763623121.754731321.732832131.698933211.725K15.0255.0044.9765.012K25.2655.2

22、275.2395.252K35.1555.2145.2305.181极差R主次顺序优水平优组合0.240A10.223B2 0.263CA/DBC2A1B2C2D2 0.240 D23 结论通过实验得出,四个因素对爬山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均有影响,影响程度为: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液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条件优组合为:提取温度为80、料液比为1:20、乙醇浓度为75%、提取时间为3.0h,此条件下测得爬山虎叶中黄酮含量为1.766%。参考文献1 沈保安,薛建梅,刘荣禄等.中国常用中草药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66168.2 王健慧,段静雨从废弃物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中国资

23、源综合利用2009,Vol,27,No6.3朱兆云,高丽,王京昆等云南天然药物图鉴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7. Vol.2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7.59.4 周国海,杨美霞,于华忠等不同方法对爬山虎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的影响中国林副特产2004,第3期.5 王玉春,杨洁 芹菜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选农产品加工学刊 1671-9646(2009)06-0069-03.6 黄锁义,覃成箭,姚小敏,等.洋葱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J.李时珍国医国药,2006,17(2):224.致谢本文的完成始终得到了指导老师宋建梅老师的精心指导,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对我影响深远。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都是在导师的精心帮助下完成的。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同时感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和实验设备;感谢在实验过程中给予我帮助所有老师和各位同学;感谢我亲爱的母校-楚雄师范学院四年来对我的大力栽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