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顾问中国新材料产业地图白皮书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0001415 上传时间:2022-04-2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3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赛迪顾问中国新材料产业地图白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赛迪顾问中国新材料产业地图白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赛迪顾问中国新材料产业地图白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赛迪顾问中国新材料产业地图白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赛迪顾问中国新材料产业地图白皮书(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新材料产业地图白皮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HK08235)前 言一、研究目的新材料产业是体现国家实力的全球性竞争产业,是世界各国的重点发展领域。其研发及产业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新材料产业被定性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新材料的技术进步不仅是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石,更是推动中国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因此,中国新材料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和布局调整的重要机遇。 赛迪顾问总结国际新材料产业分布特点,分析国内新材料产业分布特征及基地发展情况,

2、并对未来中国新材料产业的空间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国家和地方的新材料产业发展与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二、主要结论1、中国新材料产业已初步形成“东部沿海集聚,中西部特色发展”的空间格局。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是核心区,中、西部地区基于原有产业基础或资源优势,发展迅速。2、中国经批准设立的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已达到129个(7个高技术产业基地、32个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90个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这些基地分布广泛、特色鲜明。3、未来中国新材料产业空间演变趋势:(1)将呈现“强者愈强、梯度演进”的趋势。东部沿海地区“强者愈强”,东、中、西三大区域整体上将表现出“梯度演进”的特征。(2)区域分

3、工格局将更加明晰。东部地区将成为创新型材料的主要发源地,中西部地区以传统材料的改进升级为主。(3)基地的带动、辐射作用将逐渐增强。新材料产业将围绕基地集群化发展,并不断向周边地区辐射。第一章 中国新材料产业区域分布特征一、已形成“东部沿海集聚,中西部特色发展”的总体空间格局目前,中国新材料产业已初步呈现出集群化分布特征,形成“东部沿海集聚,中西部特色发展”的空间布局。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承担着新材料的研发、高端制造等功能,新材料种类多,成为全国三大综合性新材料产业聚集区;中部地区依托雄厚的原材料工业基础,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西部地区依托丰富的资源基础,新材料产业呈特色化发展,形成多个特色

4、新材料产业基地;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具有较强的工业优势,新材料产业发展潜力日益凸显。图1 2010年中国新材料产业规模布局资料来源:赛迪管理顾问 2011,12二、重点区域1、环渤海地区拥有多家大型企业总部和重点科研院校,是国内科技创新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在纳米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北京市:人才与科技资源集中,新材料产业科技研发实力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是全国新材料产业的创新中心。拥有清华、北大、中科院等60多家新材料研究开发科研机构,承担了全国近半的新材料基础研究和科研开发工作,已发展成为全国新材料产业的人才集聚地和科技研发中心。石化新材料、高

5、端金属材料、磁性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多个领域发展优势突显;形成了南部以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为核心,北部以中关村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核心,顺义新型建材、昌平医用材料等特色区域多点支撑的新材料产业集群。拥有燕山石化、安泰科技、北新建材、蓝星东丽、中科纳新、有研硅股、当升科技、江河幕墙等一大批国内乃至全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和骨干企业。“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及前沿新材料等领域。天津市:作为老工业城市,拥有雄厚的原材料工业基础,在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领域已形成一批重点产品;借助环渤海地区的研发资源,近年

6、来新材料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建立了国家纳米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石油化工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拥有中海油、中石油大港油田、天津石化公司、中环电子、三安光电、艾雷特科技、瑞凯科技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布局京津走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着力发展先进复合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电子信息新材料、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生物医学新材料、纳米材料等七大领域。河北省:钢铁大省,发展新材料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在LED半导体照明、高性能纤维、电子材料和优势金属新材料等领域的产品具有竞争优势;已形成了石家庄、秦皇岛、唐山、邯郸、保定、邢

7、台等新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拥有诚志永华、河北天元、乐凯集团、硅谷化工、河冶科技集团、中钢研科、唐山天赫钛业、中船重工718、晶龙实业等多家具有区域竞争力的龙头和骨干企业。“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非晶材料、特殊钢、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领域。山东省:新材料产业技术水平与综合实力已跃居全国前列。在高技术陶瓷、化工新材料、特种纤维、高分子材料等领域的研发及产业化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围绕济南的半导体、淄博陶瓷、烟台聚氨酯等产业集群,已形成八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培育出了烟台万华、山东东岳、山东海龙、泰山玻纤等一批新材料龙头企业。“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陶瓷新材料、化

8、工新材料、高性能纤维、服装纺织新材料等领域。图2 环渤海地区新材料产业发展概况资料来源:赛迪管理顾问 2011,122、长三角地区经济基础雄厚,产业配套齐全,交通物流便利,是中国最主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在高性能金属材料和先进高分子材料等领域具有比较优势。上海市:全国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工业基地和新材料研发制造基地。以高性能精品钢为主的新型金属材料和以高性能塑料及合金、特种橡胶、差别化纤维为主的新型有机材料,是上海新材料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初步建成了宝山精品钢材、金山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两个基地,以及青浦、嘉定、奉贤等产业延伸扩展区等多区域协同发展的空间布局。拥有宝钢、上海石化、高桥石化、华谊等国有大

9、企业和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以及陶氏化学、巴斯夫、亨斯迈、拜耳等跨国企业。“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特种钢、碳纤维、芳砜纶、特种功能性膜等领域。江苏省:产业综合实力雄厚,在全国新材料产业中占有较大比重。金属材料、纺织材料、化工材料等传统领域基础较好,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等新兴领域发展迅猛。产业主要分布在南京、苏州、江阴、南通、常州、扬州、徐州、无锡、连云港等市。拥有南大光电、中复神鹰、江苏九鼎、江阴法尔胜、溧阳华晶、久吾高科、江苏江佳等一批产品特色鲜明、知名度高、竞争力强、行业影响力大的龙头骨干企业。“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纳米材料、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新

10、型显示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能源材料、功能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领域。浙江省:发展基础良好,产业特色优势突出,民营企业担当主力。在磁性材料、电子用铜合金材料、单晶材料、有机硅材料、电子陶瓷、新型建筑材料和工程塑料等多个领域,产业规模较大;拥有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9家;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主要的磁性材料生产基地,产量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民营企业是推动浙江新材料产业创新的主要力量,拥有宁波韵升、横店东磁、海宁天通、桐乡华友、宁波广博、富通集团、广博纳米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材料、新型金属和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化工材料

11、、新型纺织材料等领域。图3 长三角地区新材料产业发展概况 资料来源:赛迪管理顾问 2011,123、珠三角地区产业集中度高,以外向出口型为主,下游产业拉动明显,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在电子信息材料、改性工程塑料、陶瓷材料等领域具有较强的优势。广州市:产业聚集度高、企业规模优势明显。已形成先进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等优势产业集群,电子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及新能源材料也有较快发展。拥有新材料企业250多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140多家,其中超10亿元的23家、超100亿元3家,其中金发科技是广州最大的上市民营企业,也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塑料改性企业。“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纳米

12、材料、高性能特种工程塑料、轻合金材料、特种功能材料、高端金属材料、碳纤维材料、生物基材料等领域。深圳市:创新基础良好,技术创新型中小企业占主导地位,以支撑配套为主。依托其下游的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产业,在能源与电池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及制品、电子信息材料、生物材料、建筑节能材料、材料表面处理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领域具有较强发展优势。拥有世纪晶源、比亚迪、光启、长园新材、华瀚管道、南玻、通产丽星、深圳惠程、贝特瑞、中金岭南等市场竞争力强和知名度高的龙头骨干企业。“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色金属材料、改性高分子材料等领域。 佛山市:陶瓷材料具有

13、优势,产业集聚初步形成。在电子信息材料、先进复合材料、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化工新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能源材料等领域发展较快;主要分布于国家火炬计划佛山新材料产业基地、佛山蝉城区建筑卫生陶瓷特色产业基地、佛山海南园、佛山顺德园、佛山三水园等园区。拥有佛山照明、国星光电、佛塑股份等龙头企业。“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先进陶瓷材料、生态环境材料、智能材料、纳米材料等领域。图4 珠江三角洲地区新材料产业发展概况 资料来源:赛迪管理顾问 2011,124、中部地区中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依托其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制造业等领域的强大优势推动

14、了新材料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安徽省:拥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技术基础和资源优势。导电膜玻璃、透明导电膜玻璃基板、球形石英粉、高纯超细硅酸锆、锂离子电池材料、纳米碳酸钙、陶瓷纳米粉体等新材料产品性能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已形成马鞍山、铜陵、蚌埠三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重点企业有马钢集团、新兴铸管、铜陵有色、鑫科材料、精诚铜业、精达股份、盛世光学等。“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电子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非晶软磁材料、弹性体、硅基材料、复合材料、碳纤维和半导体照明材料等领域。湖北省: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科研优势。在高端金属结构材料、特种金属功能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复合新材

15、料和前沿新材料等领域拥有较多的先进技术和成果;主要分布在武汉、黄石、襄阳、宜昌、荆门等城市。武汉是国内重要的光电子信息材料、金属材料的生产和研发基地;黄石是国内著名的特种金属材料和建筑材料生产基地;襄阳是国内重要的光学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研发聚集区;宜昌是国内新型建筑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重要聚集区;荆门市是全省重要的石油和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拥有凯乐新材、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力诺双虎涂料、中国火箭武汉电缆集团、长江半导体照明、新冶钢等龙头骨干企业。“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光电材料、生物及环保材料、化工新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领域。湖南省: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产业关联度与集聚程度

16、高。初步形成了先进电池材料、硬质材料、复合材料、化工新材料、金属新材料等五大特色产业集群;以长株潭为核心,分布在郴州、益阳、岳阳、娄底等的区域内。拥有科力远、株硬集团、博云新材、有色控股、巴陵石化等一批竞争力较强的骨干企业。在新材料领域拥有众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创新平台,研发创新能力强。“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先进储能材料、先进复合材料、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先进硬质材料等领域。江西省:矿产资源丰富。在有色金属材料、新能源材料、稀土材料等领域发展较快;主要分布在新余、赣州、鹰潭、九江、大余等市。赣州的中重稀土、新材料发展迅猛;新余的镍、锂材料、太阳能级硅材料等方面的研发生产在全国乃至全球形成

17、了比较优势;鹰潭铜产业向精深加工发展,形成了从铜拆解回收、冶炼、加工到铜终端产品加工的完整产业链;九江的有机硅单体产能为亚洲最大。拥有江铜集团、萍钢、赛维LDK、宏磊铜业、三花集团、星火有机硅等骨干企业。“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稀土发光材料、电子陶瓷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铜精深加工材料、多晶硅光伏材料等领域。河南省:拥有技术条件、工业基础和原材料优势。产业主要布局在河南超硬材料产业化基地和洛阳国家硅材料及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郑州在超硬材料、新型铝镁合金材料、新型耐火和功能材料等领域优势突出;洛阳在多晶硅、钛合金、镁合金以及高分子材料等领域发展较快。拥有黄河、中南、华晶、富耐克公司、中南杰

18、特公司、远发金刚石公司、卡斯通公司、中硅高科、洛阳单晶硅、昇扬硅业、洛阳尚德、阿特斯等龙头骨干企业。“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超硬材料、钛合金、镁合金及先进高分子材料等领域。山西省:产煤大省,拥有资源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形成了以特种不锈钢、镁合金及型材、耐火材料、陶瓷材料、钕铁硼磁性材料、纳米材料、煤系高岭土、新型纤维及其他新型材料为核心的新材料产业体系;镁合金、钕铁硼磁性材料、纳米材料、煤系高岭土等领域的研发力量和设备水平居全国前列;建立了大同广灵精华、闻喜银光、太原同翔等三个国家级镁及镁合金研发基地。拥有富士康、易威镁业、东瑞镁业等骨干企业和200余家配套企业。“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

19、新型金属材料、煤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图5 中部地区新材料产业发展概况资料来源:赛迪管理顾问 2011,125、西部地区依托丰富的矿产与能源,通过对“三线”建设企业的改造,以及军转民、技术创新等途径,在稀土功能材料、稀有金属材料等领域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基地。但技术装备和生产水平相对落后,整体竞争力不强。重庆市:西南地区门类齐全、配套能力较强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经济、技术、人才的支撑。镁、铝等新型轻合金材料、化工新材料、功能材料发展迅速;形成了镁合金、化工新材料、铝加工等三个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西彭铝产业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拥有重庆镁业、西南铝业、天泰铝业

20、等一批龙头企业。“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高性能铝合金、高性能镁合金、天然气化工新材料、石油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等领域。四川省:全国新材料研发、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省份。初步形成钒钛新材料、硅锂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稀土新材料、超硬新材料、生物医学新材料等六大新材料产业;集中分布在成都、自贡、攀枝花、绵阳、德阳、广元等地区。拥有攀钢集团、得阳科技、新光硅业、东汽峨半、阿波罗科技、自贡硬质合金、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用材料研究中心等一批生产、研发企业。“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钒钛新材料、高纯硅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等产业,以及稀土新材料、钨钼与超硬新材料、锂系新材料、生物医用新材料等领域的产品更新换代和市

21、场开拓。陕西省:“军转民”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在钛、钼、铅锌、钒等领域的研发和生产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先进复合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等发展较快;初步形成以宝鸡高新区、咸阳泾渭新区、西安经开区、西安阎良航空材料产业基地、安康新材料基地、商洛现代材料产业基地、西咸渭商榆光伏产业聚集区为核心的新材料产业聚集带。拥有宝钛集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航天四院43所、西安航空制动公司等龙头企业。“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新型金属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化工新材料、特种复合纤维材料、陶瓷材料、光电新材料等领域。甘肃省:资源丰富,以镍为代表的有色金属材料优势突出。在冶金

22、新材料、石化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等领域发展较快;形成了兰州、白银、金昌有色金属新材料聚集带。拥有金川集团公司、兰州铝业公司、白银有色金属公司、甘肃稀土集团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电池材料、有色金属合金材料、稀土材料、碳素新材料等领域。云南省:资源丰富,是全国稀贵金属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依托铟、铊、镉、银、锗、铂等稀有贵金属和磷煤等非金属资源优势,初步形成了金属新材料、光电子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等相关产品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分布于昆明、曲靖、红河、大理、安宁等地。拥有云南冶金、云锡、云铜、云天化、贵研铂业、北方红外科技、元江镍业、云维集团、宣威磷电等龙头骨干企业。

23、“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建设金属新材料、光电子新材料、磷化工新材料等重点新材料产业基地,带动配套产业发展。贵州省:能矿资源优势突出,产业集聚度高。依托磷、钛、铝等原材料产业优势,在高性能金属及合金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电子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领域发展较快;主要分布于贵阳和遵义两地。拥有苏西(中国)铝箔、南方汇通、天磁锰业、玉隆铝业、首钢特殊钢、威顿晶磷电子材料、宝源阳光硅业等龙头骨干企业。“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金属及合金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聚合物材料、电子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等领域。广西自治区:资源丰富,以铟为代表的有色金属材料具有优势。已发展形成了高纯铟、稀土铝绞线、ITO

24、靶材、PS 版印刷材料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产品;主要分布在柳州、河池、贺州、南宁、桂林、百色等地。拥有南南铝业、华锡集团、堂汉锌铟、金源稀土、桂林矿地院等龙头企业。“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等领域。图6 西部地区新材料产业发展概况资料来源:赛迪管理顾问 2011,126、东北地区钢铁、石化等基础工业优势突出,新材料产业发展潜力较大,在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和高性能复合材料等领域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辽宁省: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拥有强大的石油化工和金属材料产业基础。产业布局主要集中在沈阳、大连、鞍山、抚顺、锦州、盘锦等市;依托丰富的菱镁

25、矿产资源,基本形成了以镁金属、镁合金为代表的轻体节能镁质金属材料产业集群和以镁建材、镁防材、镁化工为代表的低碳循环经济镁质新型建筑材料、防火材料产业集群。拥有中石油辽阳石化公司、华镁集团、路明集团、长城光电、光明化工研究院等骨干企业。“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先进金属材料、化工新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纳米材料、膜材料等领域。黑龙江: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新材料产业发展较快。形成了以哈尔滨为中心的高性能纤维及先进复合材料产业基地,以大庆为中心的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以牡丹江为主的特种陶瓷材料产业基地,以鸡西、鹤岗为中心的石墨产业基地,以绥化、黑河、牡丹江、双鸭山为中心的光伏新材料产业基地。拥有

26、东北轻合金、大庆石化、哈飞等龙头企业。“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以轻合金为代表的金属新材料、纤维及复合材料、化工新材料、新型陶瓷材料、硅基新材料、光电新材料等领域。吉林省:资源种类多,拥有较好的产业和科研基础。依托石化、冶金和建材等原材料产业基础,在高分子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精细化工材料等领域发展较快;初步形成了以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为核心的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以吉林和辽源为核心的碳纤维生产基地,以长春为核心的光电材料生产基地,以临江为核心的镁合金生产基地、以辽源为核心的铝型材生产基地、以白山为中心的硅藻土材料生产基地等。拥有吉化公司、吉林化纤集团、吉恩镍业、中钢吉炭、

27、吉林铁合金、麦达斯铝业、天泽纳米材料、吉大赢创、长春高琦、奥来德和中科英华等骨干企业。“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碳纤维、功能高分子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硅藻土深加工等领域。图7 东北地区新材料产业发展概况 资料来源:赛迪管理顾问 2011,12第二章 中国新材料产业基地发展概况一、分布广泛、特色鲜明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发改委、工信部和科技部已在新材料产业相关领域批准成立了7个高技术产业基地、32个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90个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广泛分布在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基地的发展特色鲜明:或以自然资源为依托,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或以科研技术为支撑。图8 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分布图

28、资料来源:赛迪管理顾问 2011,12二、重点城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概况1、北京:门类齐全的创新中心“一城二基地四聚集区”:“一城”指中关村科学城,“二基地”指中关村永丰新材料产业基地和房山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四聚集区”指昌平生物医用材料和高端金属材料聚集区、怀柔特种金属功能材料和纳米材料聚集区、顺义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和新型建材聚集区、大兴新能源材料聚集区。创新智力资源居全国之首:从事新材料研发的主要科研机构约有60多家,拥有国家级与市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推广中心等材料研发机构59个。中央在京材料科研单位约占全国总数的40%,承担了全国近半的新材料基础研究和科研开发工作,在新材料领域获得的

29、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数量超过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同时,拥有新材料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及专家约270人,从事新材料研究开发的科研人员有1.5万人,占全国总数的15%。图9 北京新材料产业布局示意图 资料来源:赛迪管理顾问 2011,122、上海:外资活跃的产研基地“北钢南化四扩展”:“北钢”指北部的宝山金属材料基地,以精品钢、特种钢和高性能等有色金属合金为发展重点;“南化”指南部金山区的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基地,主要发展精细化工、聚合材料、表面活性材料等;“四扩展”指浦东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青浦新材料产业基地、奉贤新材料产业基地、嘉定稀土功能材料基地。基础雄厚,外资活跃:全国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工业基

30、地和新材料研发制造基地。拥有众多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具有完善的科研体系;拥有宝钢、上海石化等大型国有企业,生产能力突出;集聚了大量国际资本,拥有杜邦、巴斯夫等多家外资企业。图10 上海新材料产业布局示意图资料来源:赛迪管理顾问 2011,123、重庆:轻质合金的价值高地“两个一”:指“一个核心,一个三角”。“一个核心”指重庆的九龙坡区,既拥有重庆西彭铝产业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又拥有重庆国家科技攻关镁合金应用及产业化基地(九龙坡分区);“一个三角”指位于长寿的重庆国家化工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位于北碚区的重庆国家功能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位于万盛区的重庆国家科技攻关镁合金应用及产业化基地(

31、万盛分区)在空间上形成的三角。新型轻合金材料优势明显:铝、镁合金材料基础雄厚,优势明显。与中国铝业合作,共同打造“中国铝加工之都”;以重庆国家镁合金工程研究中心为技术依托,镁合金新材料也具有优势。图11 重庆新材料产业布局示意图资料来源:赛迪管理顾问 2011,124、深圳:电子能源的配套先锋“两区一带”:“两区”指光明电子信息材料聚集区和坪山动力电池材料聚集区;“一带”指依托光明电子信息材料聚集区和坪山动力电池材料聚集区,在宝安、龙岗等具有一定基础的地区,打造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等新材料产业集聚带。支撑配套为主,下游带动明显:以支撑配套下游的电子信息产业和新能源产业为主。在电子

32、信息材料领域,微电子、光电子材料的产业配套能力较为完善,半导体照明、平板显示材料的产业配套能力初步形成,有力地支撑着深圳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世界重要的研发生产基地;在新能源材料领域,锂离子电池材料等新型储能材料产业配套能力不断完善,支撑着深圳新型储能电池业的发展,成为中国重要的充电电池生产基地。图12 深圳新材料产业布局示意图 资料来源:赛迪管理顾问 2011,125、宝鸡:新型钛材的制造龙头唯一的国家钛材料基地:宝鸡高新区是宝鸡国家钛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核心载体,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总投资189亿元,包括5.6万平方米综合孵化楼,4000平方米的宝鸡钛谷新材料研究所,占地200亩

33、的中国钛材交易中心等70项高技术、高产业群体。钛金属材料的领航者: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钛及钛合金研发、生产基地。以宝钛集团为龙头的钛及钛合金产业集群的研发、生产技术水平,代表了中国的最高水平。钛材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5%;占国内钛材市场80%以上,军工市场的95%以上。 图13 宝鸡新材料产业布局示意图 资料来源:赛迪管理顾问 2011,126、包头:轻型稀土的资源重地“一基地五园”:“一基地”指包头稀土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五园”指包头金属深加工园、包头铝业产业园、包头九原工业园、石拐工业园和土右新型工业园。稀土新材料全国领先:稀土选矿、冶炼及分离技术等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稀精矿处理能力和分离能力世界第一,已形成一套包括采矿、选矿、冶炼、加工及终端产品的科研、开发、生产于一体的较为完善的稀土工业体系;稀土的工业储量占到中国的87%,世界的62%,稀土产品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50%左右,稀土金属生产能力占全国的1/3强。图14 包头新材料产业布局示意图资料来源:赛迪管理顾问 2011,122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