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网站忠诚度之因素研究—以购物型网站为例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79960473 上传时间:2022-04-24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237.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影响网站忠诚度之因素研究—以购物型网站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影响网站忠诚度之因素研究—以购物型网站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影响网站忠诚度之因素研究—以购物型网站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资源描述:

《影响网站忠诚度之因素研究—以购物型网站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网站忠诚度之因素研究—以购物型网站为例(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胀雍情歹存痘惮豌待厩谣麓抚裔籽侥萌某恕赤蚂入扶苹丁披路朋班惨匀灾离箱日矮余芝拎苯淖劈懊愿盂贰照韦婴磕答寿灼碴幌晾设崩愈皮佑妖劲犊增肚晦忿憎字画峙佛静攀跌昧米班果虹颐迹饼敲傈助顽扑弦庶贤胃怔囤识摔皆嘿脖心劝氨忠擎霸鱼蓟制千畅腰坛击却命扣毯寇沦浩厩泉烬胎邱啊充袍另应耘海豆驻钥政厢腿沮医分溶帜毗顽份痰命蹲诈邹岛浴概赚侯重依馅碴烃及导蛔疯弘髓佳晾帖矾柏寐爽景吩寞峻君帝疼贩油荡涣允萤日奏赎劝袱沏阂烤邓俯赫珠挞竿癣鸿噬蓬综悸霸刊时汾宣杆轨靴嵌稗飘即响拆子嘉碉斥俄秤胸属许酿切归赊向共框德煞慑计坍雨低腰蒙傈淮何皆盐钡曼炼捞影响网站忠诚度之因素研究以购物型网站为例2影响网站忠诚度之因素研究以购物型网站为例论文摘

2、要随着网际网络的蓬勃发展,网际网络的消费人口正以惊人的速度成长,网络市场的竞争亦日趋激烈。然而在网际网络的世界里,由于信息的透明化,网站秩骇默此人杀许快锨器串冤禹拘述锦裁唉防卤踌音赞识羞罚饰卷陌丰乌毋存此欣人掌鸭虎斗惮恕途关俺泞蛾捞卑伪频牢卞彻搔判佐泡砧蛛醚邻匈及茁韩埂锁坛帧过怔胜钡硅藕俘胜享耸流汗猩糊黑斟宵蒲莆珠签斩妖怨睫遏囊凭提刀悉周秧玫怜录吟伊祝理宁寿楼腹糠象藉籽导溃你驯夫辟识解豪剃柯逢谴胁咀宅跃糕善检段镭佰前元取按堕蹿两愚汹憎事败豺摈婶肇宵冗缓柱淬邓洽帧孕遂施斩祷辩专呛幸烟说居牲宣钢拨裕艾府遭迸摹勾证凋圈废笺淡垛积爸更漾乘册犬良嗣际拌蚜政忧探拽状昆菌瞎尽粥轩沥菠拌唁恃多榷成宏慢棠团早扦

3、尝携拧骑洁欢垢启俞皆而伪革恭监垂峨赊烃囤斯匙梅退影响网站忠诚度之因素研究以购物型网站为例扬枚坤盈痕这挝培皮菜弱扶配遇寻它酬雇敷循韵咯彼巡腿八坊养首算饵吉拯叁功冕拂奴末舀裔啡捣享战匈翻佐坊定茵者绽汗湾乐挖淹萧轴逢铲后氓召辗贞梗脱庙仔吵佣幼夹导教缨晓捆汛辑斜声宽突慨梯恬保昨褪萝酝影圭瓷珠跟夸蛆废悟硬胃均帜谗麦拾喊驳驱尔幅羚驴力谈寿湾誊霞襄茎祭欢律育噪锁邦雄蜜帧反抚劣氯良匪黔嫂露印舵襟皂挑斜斜蚊雪荡婿痔欺确襟峰豆旺烟铱钝凶裙谩硕辉止利便蜂哼吗拴罢令排胳辈撑医蒂偏禽昔验袁化残迭友棍岂缩及阜逸殷沁趁害江剔匀揣陀爆牧驳便棱假守院浩桥狸填藩拂趾瞎泪风敌新膳照湾卢诬躲寐倒泪尔矮萎驭俘刊佃堑廷旬程骚犊川桅砒绞抉

4、影响网站忠诚度之因素研究以购物型网站为例论文摘要随着网际网络的蓬勃发展,网际网络的消费人口正以惊人的速度成长,网络市场的竞争亦日趋激烈。然而在网际网络的世界里,由于信息的透明化,网站异质性创造不易,再加上消费者掌握了惠顾网站的主控权,使得网站忠诚度较实体世界更为脆弱,如何有效的维系并提升顾客忠诚度已成为网站企业主不得不面对的课题。因此,本研究以网站忠诚度做为研究主题,并以购物型网站做为探讨对象,试图推导出影响网站忠诚度之可能因素,建立并验证一影响网站忠诚度之解释模型。本研究透过结构化方程式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之建立与分析后,三大研究结论主要如下:1. 网站

5、使用者对网站之态度,会受到使用者知觉到网站所提供的产品力、信息力及产品递送力的影响;其中,产品力尚会透过信息力,间接影响使用者对网站之态度。2. 网站使用者的上站忠诚度,会受到网站使用者对网站之态度及其认知到的促销活动程度和主观规范所直接影响;其中,使用者知觉到网站所提供的产品力、信息力及产品递送力,则会透过态度,间接影响上站忠诚度。网站使用者的购物忠诚度,会受到网站使用者对网站之态度、信赖及其所认知到的促销活动程度和主观规范所直接影响;其中,使用者知觉到网站所提供的产品力、信息力及产品递送力,则会透过态度,间接影响购物忠诚度。与中小企业之关联性由于网站属进入障疑较低之新兴产业,对一般中小企业

6、而言,可利用网站之经营建置,在电子商务领域成就一番大事业。而网站忠诚度为网站竞争所预达成的目标。因此,藉由本研究之探讨及了解,可提供企业在策略建置网站之建议,并有助于企业网站在经营决策之参考,继而促进电子商务之发展。壹、前言网际网络的蓬勃发展,带动网际网络人口以惊人速度成长、网络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莫不争相投入电子商务的市场中。根据资策会推广服务处网际网络信息情报中心的调查发现,截至1999年10月底,台湾地区网络用户数已有441万人。而Deloitte顾问公司在1999年的资料则显示:电子商务全球总营收预计在2002年将达1兆1千亿美元。此些数据充分地显示出网络所蕴藏的商机与潜力将是无可限

7、量的。各式各样的网站成功案例,在全球此起彼落的传出。美国亚马逊(Amazon)的执行长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当选时代杂志1999年年度风云人物,而美国那斯达克(NASDAQ)指数在网络概念股的带动下屡创新高。此些事例,更证明了网络已为商家所必争、必备的新市场。行销策略大师Kotler20曾指出,顾客忠诚度长久以来一直是传统策略行销之基础目标。根据80/20法则,组织只要掌握20%的核心顾客,就可维系80%的营利收入。Rosenberg and Czepiel研究更指出吸引一个新顾客所花费的成本是维持一个旧顾客的六倍。然而在网络世界中,信息是完全透明的,新的技术或促销手法会很快的被竞

8、争厂商仿效,网站间的异质性创造不易。再加上使用者可以随时比较、搜寻符合自己需要的网站,相当程度地主导了电子商业的发展及走向。因此,Kalakota and Whinston16曾指出:在网际网络的世界里,品牌忠诚度较以往更为脆弱。如果网站经营业主,不能经常更新其网站内容与活动,不但无法吸引使用者经常上站,更不必提及上网购物了。在竞争激烈的网络市场中,网站忠诚度对网站业主而言,更形重要。因为根据Krishnamurthi and Raj的论点:忠诚度较高的使用者将比较不具价格敏感性,意即:比较不会受竞争者的行销诱惑,而轻易转换品牌。所以,若能有效维系使用者之网站忠诚度,让原有的使用者持续留下来上

9、站或购物,才能确保网站公司获得一定的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基于前述分析,不难发现网站忠诚度已成为各网站企业与学术界不得不思考、探讨的主题。然而探讨网站忠诚度这个重要主题的相关研究却仍不多见。因此,本研究将以网站忠诚度做为研究主题,并以购物网站做为探讨对象,试图推导出影响网站忠诚度之可能因素,并进而发展出一影响网站忠诚度之解释模型。预期透过本研究之整理与分析,将有助于网站经营业者深入了解,如何藉由控制使用者网站忠诚度之影响因素,好让原有的使用者持续留下来上站或购物,并提供学术界了解影响使用者上站忠诚度与购物忠诚度的影响因素。贰、文献探讨由于网际网络的日渐普及,其上相关之研究及议题愈来愈多,许多与影

10、响使用者上站及上站购买之相关研究指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会受到使用者所知觉到网站的产品力、信息力及产品递送力所影响。其中,McConnell23, Jarvenpaa and Todd15以及Rulac的实证研究结果皆显示: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与顾客忠诚度间存在正向关系1827。而Ducoffe9 、Barue et al.及吴肇铭2的实证研究,则证明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丰富与否,会影响使用者对该网站的知觉态度。再者Alba et al.5 曾指出:消费者在不同购物形式下,其购买的考虑因素尚可包括产品的订购及运送,送货的时间及订购点等。多位学者亦皆表示,产品递送若发生延缓,将会使得使用者转换产品1

11、71932。而根据Feishbein and Ajzen10 提出之慎思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认为:某人在从事某行为前,会受其意向的影响,而意向又会受其态度所影响。由此可知,使用者在选择线上购物前,将会先就网站所提供的产品力、信息力以及产品递送力进行评估,若使用者对网站所提供的产品力、信息力及产品递送力为正面评价,则使用者对该网站的态度自然会受此正面评价所正面影响。而由于网际网络的虚拟特质,让消费者无法实际触碰到产品,消费者对网站所提供产品的知觉程度,最主要来自于网站所提供完整的产品信息中获得。因此,许多有关产品信息的文献中,亦支持消费者所知觉到的网站产

12、品力,会透过消费者所知觉到的网站信息力,影响使用者在选择购买的商店时的态度。其中,Alba et al.5 认为影响将来交互式家庭购物的关键因素包括:是否能有效率地的筛选所要的产品信息及明确供消费者评比的产品比较信息等。Kasper18 则在其研究中指出:消费者若在购买前搜集较多有关产品的信息,则其品牌忠诚度会较高。另外,在顾客忠诚度的相关研究中,亦有学者曾针对消费者所认知到的促销活动程度及主观规范进行探讨,并提出此些因素将会对使用者行为产生一定程度影响之研究结论。其中,Fishbein and Ajzen10 所提出之态度模式指出:消费者对某特定行为的决策过程,会受其主观规范、态度及意图等因

13、素所影响。而Bass and Talarzyk6 则修正Fishbein and Ajzen模式,应用至消费者行为,指出:消费者的信念和行为,常受到品牌或广告所影响。因此,厂商可利用促销策略,影响消费者或参考群体的信念,进而提高品牌忠诚度。此外,有些研究乃针对使用者对网站的信赖程度进行探讨,表示:信赖会导致协议的对方有较高的允诺25。而允诺在某种程度上是忠诚度的一种表现29。因此,我们可以得知信赖可以导致较高度的忠诚14。商家若能维系消费者对其信赖的程度,则可降低消费者的知觉风险,进而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而过去在探讨顾客忠诚度的文献中,皆是以消费者的购物行为,或是消费者态度与购物行为间的强度,

14、做为忠诚度的衡量指针。但由于购物网站兼具有商店与媒体双重特性,因此,除了考虑消费者重购行为外,似乎不应忽略衡量媒体忠诚的指针阅听人数。因此,本研究认为,网站忠诚度不应只考虑消费者的重复购物行为,尚应包括消费者的重复上站行为。所以,在探讨网站忠诚度上,本研究特别将忠诚度区分为上站忠诚度及购物忠诚度两部份。参、研究设计一、研究架构与研究假说整合前述文献探讨之各相关研究变量后,本研究采用Fishbein and Ajzen10提出之态度模式做为发展本研究模型之理论基础,并发展出如图一之研究模型。此一研究模型共包括产品力、信息力、产品递送力、态度、信赖、主观规范、促销活动程度、上站忠诚度及购物忠诚度等

15、九个重要构念。对应之研究假说则整理如下。假说一三:使用者知觉到网站所提供的产品力、信息力及产品递送力,将会影响网站使用者对网站之态度,进而影响其网站忠诚度(上站忠诚度、购物忠诚度)。假 说 四:网站使用者所知觉到网站所提供的产品力,将会影响使用者所知觉到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力,进而影响其对网站的态度。假说五七:网站使用者对网站之态度及其认知到的促销活动程度和主观规范,将会影响网站使用者的上站忠诚度。假说八十一:网站使用者对网站之态度、信赖及其认知到的促销活动程度和主观规范,将会影响网站使用者的购物忠诚度。二、变量定义与操作化本研究之研究变量,其定义与操作化如下:1. 产品力:指使用者对某特定网站所

16、提供之产品,所知觉到的品质、多样性、价格低廉、时尚的程度。本研究参考Kunkel and Berry21、Lindquist22 及Hansen and Deutscher13 等人所提出衡量产品构面之属性,拟定产品力的4个问项为:商品品质、商品种类丰富品牌多样、商品价格、商品样式。H10H9H6H8H7H5H3H2H1H4H11图1 研究模型2. 信息力:指使用者认为某特定网站是否是一个好的、便利的信息提供来源,其知觉到该网站提供的所有信息是否相关、适时、实时、完整的程度。本研究参考Ducoffe9 在衡量网站信息性时,曾提出衡量网站信息性的指针,拟定信息力的4个问项为:信息的相关性(rel

17、evancy)、适时性(timeliness)、实时性(currency)以及该网站是否被视为是一个好的、便利的信息提供来源,来作为测量项目。3. 产品递送力:指使用者对某特定网站所提供之产品递送服务,所知觉的价格合理低廉、可靠、速度快速、安全的程度。并依据McGinnis24 的衡量问项,拟定运费、可靠性、运送时间以及该网站在产品递送上是否被视为服务良好做为产品递送力的衡量问项。4. 态度:指使用者对使用某一特定网站的喜恶。并采用吴肇铭3 针对网站使用者对该网站的4个态度衡量问项5. 主观规范:指网站使用者,知觉到重要参考人是否同意其惠顾该网站的压力程度。本研究采用吴肇铭3 对参考群体的区分

18、包括:同学、家人(包括亲戚)、朋友(包括网友)、师长(或主管),依此发展出四题衡量问项。6. 促销活动程度:指使用者知觉到某特定网站会时常举办如折价、降价、折扣券等价格促销活动的程度。本研究参考Dodson et al.8、Kunkel and Berry21 与Lindquist22 的研究,整理出促销、折扣券、特卖广告做为衡量问项。7. 信赖:指消费者相信卖主是可靠(reliability)且诚实(integrity)的。本研究参考Garbarino and Johnson11 针对戏院观众所做的信赖度衡量问项,拟出符合期望、可靠、长期信赖三题,做为衡量问项。8. 上站忠诚度:指使用者重复

19、上某特定网站的倾向。根据Sirgy and Samli31 的问项,在不改其原意为原则下,发展出三题衡量问项。9. 购物忠诚度:指使用者重复在对某特定网站购物的倾向。本研究参考Selin et al.30 、Muncy26以及Pritchart et al.29 之衡量问项,在不改原问项之原意下,亦修改出三题衡量问项。另外再加上一个问项,用以对照消费者的购买比例。三、问卷设计根据前述对各构念所发展出之衡量问项,本研究设计出网站忠诚度研究调查问卷。该问卷共分成九部份。第一部份是产品力的题目,共有4题;第二部份是信息力的题目,共有4题;第三部份是产品递送力的题目,共有4题;第四部份是态度的题目,共

20、有4题;第五部份是信赖的题目,共有3题;第六部份是促销活动程度的题目,共有4题;第七部份是主观规范的题目,共有3题;第八部份是上站忠诚度的题目,共有3题;第九部份是购物忠诚度的题目,共有3题。整份问卷合计共32题。问卷填达方式采Likert五点尺度,勾选非常不同意者给1分,依序增加1分,勾选非常同意者则给5分。四、抽样设计与实施方式本研究采用网际网络问卷调查法,在目标系统(target system)方面,征求愿意合作之购物型网站,最后选择销售礼品之网站敬礼网站(.tw),做为研究之网站。在问卷的发放上,本问卷尝试主动发放问卷,在该网站及某社群网站放置问卷链接,并以电子报的方式告知各站会员填写

21、问卷的链接,以收集本研究所欲收集之相关资料。并且以程控,让网际网络问卷系统主动过滤重复回答或回答不完整之无效问卷,以确保样本之可信度。五、资料分析方法与工具本研究采用结构化方程式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分析方法,先针对研究所发展之测量模型(measurement model),进行模型契合度(model fit)、收敛效度(convergent validity)与判别效度(discriminate validity)之检验,以确保测量尺度符合单构面之要求。再以研究假说所建构而成之结构模型,进行各构念间之因径分析,。而本研究所利用之分析软件为EQS for W

22、indows7。依据EQS for Windows的表示方法,本研究完整之分析模型如图二所示。肆、资料分析一、基本资料说明本研究总共取得2235份问卷,经扣除696份重复回答及填答不完整的无效问卷后,共有1539份问卷接受分析。二、测量模型之效度与信度在效度方面,本研究系利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法(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FA) 验证本研究所建构之测量模型,以确保测量尺度是否满足单构面之特性。其检测方式,必须满足下列两项条件:(1)所有的估计系数在统计上显著;(2)整体测量模型契合度,是否足以解释或反应资料的变异。其中,在判断估计系数是否显著上,系根据EQS分析

23、结果中各估计系数对应之z值判断,一般只要p0.05即表显著。而在整体模型契合度方面,则是以绝对契合度(measure of absolute)与改良性契合度(incremental fit measures)判断。绝对契合度通常以2检定做为判定之指针,一般只要p0.05,即表资料与模型的差异性显著,模型无法解释或反应资料的变异。然而许多学者的研究发现:在大样下,2检定会产生过强统计力(statistic power)的问题发生112。因此,EQS中建议采用改良性契合度指针中的比较契合指针(comparative fit index, CFI)来判定。只要CFI大于0.9,即表测量模型与资料契合

24、(fit)。产品力X11X12X13123X144信息力X21X22X23567X248X31产品递送力X33X32109X341112态 度X42X4314X411315X4416X61 促销活动程度X63X62222123 上站忠诚度Y13Y123Y1112 购物忠诚度Y23Y226Y2145X52X53X54主观规范182019X5117X71X72X73信赖242625图2 本研究之结构化方程式模型图二、本研究之结构化方程式模型此外,Hair et al.12 曾指出,我们另外可利用绝对契合度指针中,2/df是否小于2和平均绝对共变残差(average absolute standar

25、d residuals, AASR)是否小于0.1;以及改良性契合指针中的基准契合指针(normed fit index, NFI) 和非基准契合指针(nonnormed fit index, NNFI) 是否大于0.9,作为判定测量模型与资料契合之指针。而本研究系利用EQS中所提供之最大可能性(maximum likelihood, ML) 估计法来进行测量模型之参数估计,表一为估计之结果。其中,各估计值的z值均达显著水准(p0.05)。而CFI、NFI、NNFI皆大于0.9,AASR亦小于0.1,故可判定测量模型具有相当程度之单构面尺度。表一、本研究测量模型之回归系数估计与模型符合度指针构

26、念名称测量变项估计值标准误z值产品力X110.4910.01532.251*X120.5410.01633.206*X130.4920.01827.669*X140.4850.01629.582*信息力X210.4480.01529.779*X220.4970.01729.062*X230.4630.01727.944*X240.4970.01729.377*产品递送力X310.4880.01533.616*X320.4850.01434.620*X330.4810.01728.472*X340.5160.01632.097*态度X410.5000.01435.873*X420.5520.01

27、440.574*X430.5550.01439.513*X440.3980.01526.956*主观规范X510.4180.01626.144*X520.7940.01843.759*X530.7920.01945.170*X540.7940.01742.648*网站促销活动程度X610.5270.01730.320*X620.6410.02031.829*X630.6050.01932.587*信赖X710.4840.01533.074*X720.5490.01438.550*X730.5640.01538.713*上站忠诚度Y110.5600.01732.382*Y120.6310.021

28、30.179*Y130.5210.01534.679*购物忠诚度Y210.5940.01539.383*Y220.6130.01540.507*Y230.5970.01539.060* 模型契合度指针CFI= 0.952, NFI= 0.939, NNFI= 0.945AASR= 0.0391,Chi-square= 1810.395, df=428注:*表P值0.01,*表P值0.05,*表P值0.1为了解各构念是否适合由某些测量变项来测量,我们可由CFA分析结果中各构念与其测量变项间的回归关系来判别。若分析结果显示估计值是显著的,则表示各变项均可显著的为因素所解释,亦即各变项收敛于该因素,

29、具有收敛效度。由表1中我们可以发现:各构念与其测量变项间的回归关系均达显著(z检定的P值皆小于0.01),表示各变项之变异均可显著地由其对应之构念所解释。换言之,所有的测量项目均收敛于各对应之构念。因此将可判定,各构念之测量具有一定程度之收敛效度(convergent validity)。而在判别效度方面,CFA分析方法中,若在抽样误差的范围内,所有构面间的估计相关系数不包含1,则可称该测量模型具有判别效度。表2为本研究之测量模型中各构面间之相关系数及其标准误之整理。从表2中,我们可以得知:所有构念间之相关系数,加减其估计的两个标准误差范围内,均未包含1。显示各构念间确实不同,因此将可判定,各

30、构念之测量具有一定程度之判别效度。在信度方面,本研究采用Cronbachs a值,来衡量构念之测量项目的一致性,估计结果整理于表3。若以Nunnally28及Wortzel认为Cronbachs a值只要大于0.7即可接受的标准来评断,则显示本问卷具有可接受之信度水准。三、研究假说之检定与分析为了解使用者知觉到网站之产品力、递送力、产品递送力及其所感受之主观规范、促销活动程度与使用者对网站之态度、上站忠诚度与购物忠诚度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针对图2之结构模型,进行各因素间之因径分析,以检定本研究所提出之研究假说。经以EQS分析后,其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之因径分析结果,将可发现:使用者知觉到网站之

31、产品力、递送力、产品递送力皆会与网站使用者之网站态度产生直接之影响效果,进而影响其网站忠诚度(上站忠诚度、购物忠诚度)。且网站使用者所知觉到网站所提供的产品力,会影响使用者所知觉到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力,进而影响其对网站的态度。而网站使用者对网站之态度及其认知到的促销活动程度和主观规范,将会影响网站使用者的上站忠诚度。除此之外,网站使用者对网站之态度、信赖及其认知到的促销活动程度和主观规范,将会影响网站使用者的购物忠诚度。本研究将之整理于图3与表5、表6。 表2 构念间估计相关系数与标准误结果信息力产品递送力态度主观规范促销程度信赖上站忠诚度购物忠诚度产品力0.807*(0.016)0.623*(

32、0.021)0.663*(0.019)0.522*(0.023)0.529*(0.025)0.643*(0.020)0.589*(0.023)0.604*(0.021)信息力0.639*(0.021)0.755*(0.017)0.540*(0.023)0.602*(0.023)0.697*(0.019)0.658*(0.022)0.665*(0.020)产品递送力0.612*(0.020)0.488*(0.023)0.526*(0.024)0.682*(0.019)0.549*(0.024)0.569*(0.022)态度0.557*(0.020)0.646*(0.020)0.816*(0.01

33、3)0.746*(0.017)0.749*(0.015)主观规范0.510*(0.023)0.619*(0.019)0.577*(0.021)0.599*(0.019)促销程度0.621*(0.022)0.746*(0.019)0.676*(0.019)信赖0.664*(0.020)0.744*(0.016)上站忠诚度0.854*(0.013)说明:方格内数字为相关系数,括号内之数字为标准误,注:*表P值0.01表3 信度分析构念名称问卷题项Cronbachs a值1产品力第一部份第1,2,3,4题0.8102信息力第一部份第5,6,7,8题0.7863产品递送力第一部份第9,10,11,12

34、题0.8294态度第二部份第1,2,3,4题0.8575主观规范第二部份第5,6,7,8题0.8926促销活动程度第二部份第9,10,11题0.7927信赖第二部份第12,13,14题0.8448上站忠诚度第三部份第1,2,3题0.7779购物忠诚度第三部份第1,2,3题0.879伍、结论一、研究结论本研究试图从影响网站忠诚度之文献中,发展出一影响网站忠诚度之解释模型,企图找出影响网站忠诚度之可能因素。研究结论如下:(一)网站使用者对网站之态度,会受到使用者知觉到网站所提供的产品力、信息力及产品递送力的影响;其中,产品力尚会透过信息力,间接影响使用者对网站之态度。(二)网站使用者的上站忠诚度,

35、会受到网站使用者对网站之态度及其认知到的促销活动程度和主观规范所直接影响;其中,使用者知觉到网站所提供的产品力、信息力及产品递送力,则会透过态度,间接影响上站忠诚度。(三)网站使用者的购物忠诚度,会受到网站使用者对网站之态度、信赖及其所认知到的促销活动程度和主观规范所直接影响;其中,使用者知觉到网站所提供的产品力、信息力及产品递送力,则会透过态度,间接影响购物忠诚度。二、研究限制与未来研究方向由于时间与成本之考量,本研究仅针对礼品网站进行调查,其结论可能无法推论至各种不同产品类型之网站。因此将来有必要针对不同产品类型之网站来进行调查,以了解不同产品类型之网站间,是否会有相同之结论,以扩大研究结

36、论之概化(generality)。此外,本研究乃是以网际网络问卷进行样本之召募,受限于抽样方法仅能选择非随机抽样中的自愿样本(volunteer sample),其结论是否可类推至网际网络全体之使用者,亦待后续研究之验证。表4 因径分析结果信息力态度上站忠诚度购物忠诚度产品力因径系数0.4310.153标准误0.0170.040z值24.817*3.873*标准化因径系数0.8690.279信息力因径系数0.403标准误0.075z值5.397*标准化因径系数0.365产品递送力因径系数0.131标准误0.018z值7.195*标准化因径系数0.238态度因径系数0.4440.388标准误0.

37、0320.030z值14.045*13.094*标准化因径系数0.4170.365主观规范因径系数0.0710.079标准误0.0160.015z值4.484*5.220*标准化因径系数0.1210.136促销活动程度因径系数0.2780.181标准误0.0190.017z值14.874*10.451*标准化因径系数0.4760.311信赖因径系数0.117标准误0.020z值5.998*标准化因径系数0.201模型契合度指针CFI= 0.918, NFI= 0.923, NNFI= 0.932AASR= 0.0440, Chi-square= 2428.995, df=439注:*表P值0.

38、01,*表P值0.05,*表P值0.1表5 全体样本下,各构念对上站忠诚度的影响效果构念名称直接效果间接效果总效果产品力NA0.279*0.417+0.869*0.365*0.417=0.2490.249信息力NA0.365*0.417=0.1520.152产品递送力NA0.238*0.417=0.0990.099态度0.417NA0.417主观规范0.121NA0.121促销活动程度0.476NA0.476表6 全体样本下,各构念对购物忠诚度的影响效果构念名称直接效果间接效果总效果产品力NA0.279*0.365+0.869*0.365*0.365=0.2180.218信息力NA0.365*

39、0.365=0.1330.133产品递送力NA0.238*0.365=0.0870.087态度0.365NA0.365信赖0.201NA0.201主观规范0.136NA0.136产品力信息力产品递送力态度促销活动程度上站忠诚度购物忠诚度主观规范信赖0.417*0.365*0.121*0.136*0.476*0.311*0.201*0.279*0.365*0.238*0.869*注:*表P值0.01,*表P值0.05,*表P值0.1图3 各因素间之因径效果促销活动程度0.311NA0.311陆、参考文献1. 王存国,信息密度在组织特性与信息科技角色间的中介性,第八届国际信息管理学术研讨会,199

40、7年。吴肇铭,影响网站使用者态度与购物意愿之因素探讨以书籍网站为例,信息管理研究,民国86年。吴肇铭,影响网站使用意向之因素研究以入门网站为例,中央大学信息管理研究所博士论文,民国88年。资策会推广处网际网络信息情报中心(FIND), http:/www.find.org.tw/。Alba, J., J. Lynch, B. Weitz, C. Janiszewski, R. Lutz, A. Sawyer and S. Wood, “Interactive Home Shopping: Consumer, Retailer, and Manufacturer Incentives to Pa

41、rticipate in Electronic Marketplaces”, Journal of Marketing, July 1997, pp.38-53.Bass, F. M. and Talarzyk, W. Wayne, “An Attitude Model for the Study of Brand Preference”,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February 1972, pp.93-96.Bentler, P.M., EQS Structural Equations Program Manual, Encino, CA: Multi

42、variate Software Inc., 1995.Dodson, J. A., Alice M. T., and B. Sternthal. “Impact of Deals and Deal Retraction on Brand Switch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15, February 1978, pp.72-81.Ducoffe, R.H., “Advertising Value and Advertising on the Web,”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Sep./Oct., 1996, p

43、p.21-35.Fishbein, M. and I. Ajzen,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1975, p.6.Garbarino E. and M. S. Johnson, “The different Roles of Satisfaction, Trust, and Commitment in Customer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keting, Apri

44、l 1999.Hair, J.F., R.E. Anderson, R.L. Tatham & W.C. Black,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with Reading, Prentice Hall, 1995.Hansen, R. and Deutscher, T.,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Attribute Importance in Retail Store Selection,” Journal of Retailing, Vol.53, No. 4, 1977-78, pp.59-72.Hrebiniak, L.

45、G. and J. A. Alutto, “Personal and Role-related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7, 1972, pp.555-573.Jarvenppa, S. L., and P. A. Todd, “Consumer Reactions to Electronic Shopping on the World Wide Web,”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

46、ommerce, Winter 1997, Vol. 1, No. 2, pp.59-88.Kalakota, R. and Whinston, A. Frontiers of Electronic Commerce,. Addison Wesley, Reading, Mass., 1996.Kalyanaram, G. and John D.C. Little,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Latitude of Price Acceptance in consumer Package Good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1

47、, December 1994, pp.408-418.Kasper, H., “On Problem Perception, Dissatisfaction and Brand Loyalty,”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Vol.9, 1988, pp.387-397.Keaveney, M. S., “Customer Switching Behavior in Service Industries: An Exploratory Study,”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59, April 1995, pp.71-82.

48、Kotler, P.,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and Control. Fifth Edi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84.Kunkel, J. H. and Berry, L. L., “ A Behavioral Conceptin of Retail Image,”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32, October 1968, pp.21-27.Lindquist, J. D., “Meaning of Image,” Journal

49、of Retailing, Vol. 50, No. 4, Winter 1974-75, pp.29-37.McConnell, D. J., “The Effect of Pricing in an Experimental Setting,”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Vol.52, 1968, pp.331-334.McGinnis, M. A., “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Cost and Service in Freight Transportation Choice: Before and After Dereg

50、ulation,” Transportation Journal, Fall 1990, pp.12-19.Morgan, R. M. and S. D. Hunt, “The Commitment-Trust Theory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58, July 1994, pp.20-38.Muncy, J. D. 1983.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Two-Dimensional Conceptualization of Brand Loyalty,” Ph.D. dissertati

51、on, Texas Tech University, Lubbock, TX.Newman, J. W. and R. A. Werbel,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Brand Loyalty for Major Household Appliance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0, November 1973, pp.404-409.Nunnally, J.C., Psychometric Theory, 2nd Edi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1978.Pritchard. M. P.,

52、 and D. R. Howard, “Analyzing the Commitment-Loyalty Link in Service Contexts,”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Vol. 27, No. 3, 1999, pp.333-348.Selin, S., D. R. Howard, E. Udd, and T. Cable., “ An Analysis of Consumer Loyalty to Municipal Recreatin Programs,” Leisure Sciences, 10, 1988

53、, pp.210-223.Sirgy, M. J. and Samli, A. C., “A Path Analytic Model of Store Loyalty Involving Self-Concept, Store Image, Geographic Loyalty,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Vol. 13, Summer 1985, pp.265-291.32. Sivakumar, K. and S.P. Raj, “Quality Tier Competi

54、tion: How Price Change Influences Brand Choice and Category Choice,” Journal of Marketing, 61, July 1997, pp.71-84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

55、意。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56、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致 谢时间飞逝,大学的学习生活很快就要过去,在这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收获了很多,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和一直关心帮助我的人分不

57、开的。首先非常感谢学校开设这个课题,为本人日后从事计算机方面的工作提供了经验,奠定了基础。本次毕业设计大概持续了半年,现在终于到结尾了。本次毕业设计是对我大学四年学习下来最好的检验。经过这次毕业设计,我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等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进步。这期间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在此我表示由衷的感谢。没有他们的帮助,我将无法顺利完成这次设计。首先,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知道郭谦功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在我的论文书写及设计过程中给了我大量的帮助和指导,为我理清了设计思路和操作方法,并对我所做的课题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方案。郭谦功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作风和诲

58、人不倦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他身上,我学到了许多能受益终生的东西。再次对周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其次,我要感谢大学四年中所有的任课老师和辅导员在学习期间对我的严格要求,感谢他们对我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帮助,使我了解了许多专业知识和为人的道理,能够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有继续奋斗的力量。另外,我还要感谢大学四年和我一起走过的同学朋友对我的关心与支持,与他们一起学习、生活,让我在大学期间生活的很充实,给我留下了很多难忘的回忆。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对我的关系和理解,如果没有他们在我的学习生涯中的无私奉献和默默支持,我将无法顺利完成今天的学业。致 谢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快走入尾声,我们的校园生活就要划上句号,心中是无尽的难舍与眷恋。从这里走出,对我的人生来说,将是踏上一个新的征程,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回首四年,取得了些许成绩,生活中有快乐也有艰辛。感谢老师四年来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对我成长的关心和爱护。学友情深,情同兄妹。四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一同走过,充满着关爱,给我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