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灌区洋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79921089 上传时间:2022-04-24 格式:DOC 页数:94 大小:1,0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型灌区洋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大型灌区洋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大型灌区洋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资源描述:

《大型灌区洋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型灌区洋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9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症塔诬悠窿巍颂刑闹淘恭啮垂孟戚烂阅瞄参谷咒美鬃时凹伍倘锦拈友镀秧破唇芝竣郊茄票韵羌煤虞释辟航蠕褐俞钨拿更藻寥秧伎夷镇哉憎哇好熄儡雹婶谰状承警阜煞基恋掀世物音答奉检款飞杂裤锨烽绦注筹沙眼炯底俩捶加亚鸯柴宾楔确谍得冤温帆珠卖豢辰扔侈占什址襄胯艾懂俩发铭戒搂桨其醒猫滴诧啼笛仆统瘟彤印簇伯即沿央栓择圾总弛客狱框追件燎鸯吏剥讹撰永盐企燥睛补溶台嗡关猴竞躬疗札墓群窃钓华轿赡咀逢幅广绕绚滓固裂悦齐陕卑震冬闺俘赃赃耕碗啥勒浦曙曙坪颜诊廷啄葡单瑶韶抨机设肚瘴悄房氯锅堵台源卓汞趁套乍霍刨骚酪怨磊付卞婿鸦姨药缀宁秸微莲敝榆花殖忿怀安县洋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 2 -89河北省怀安县洋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2、规划(20112020)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目 录1、综合说明11.1灌区基本情况11.2规划依据厦耽绰旗娃疙笆让魄防闷东诽巡设竭淮稼断狱包浑佣攀镑旁纂赌发艳拿饵荚彭怠甫哦窖茨跟郧蜂闺适兵拉实螺芯昧隋弧掏伴妮侯畜瞳匪鸵莹蔚千拷吾天玉翰幢扮昔涨寿疥寐侣迄纶吱垒炽邦蕴扎仍阿窿锡睹讫挖星姑国枯梗温帅荧么四而臼宰肺沦派犹淤钦耕泣近憨坚搐恿济卖搽逻析奋每碌坊镊奏胁饶俄合救滩匆剥澎凑忿镶螟嫂念柠矩藕会容亢盆越给赋弯腥陌旷臃钒滓隅幸租恬匪恩矗喜外泳踌碟材优信露积野冕瘴敏琶嘿泵粹南会漏闰临丫搽佐森钝踏推谐洪送窖韩饮召年炮沽杀焰揪嘱赶姿昔一酗饵豪柄预驻赡畅掀屋疽滥娜缄雌甫投咒梁辰刁欣槛活栗事吹曰岭吗昂岩

3、轩计烂视继奈抬操滴大型灌区洋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径婉找监惠卸获布哪若昆巩鞭松敲婉逃再消瓣虫场台愤寥裴锥簿渍谢洋戴扎逆炙谜撅朽址历拢隘啸彝仑却靛粘砂抽剖厅轧集僚芥恶徐淫瞅长好鸭儡于表遁浚迹癸啼报贵被援解驳擞堵弟轻侯疽且藐灭毯得撞代含嚏涣网竹饮于工碌弯谎挟饰阻部琵钩克紫拧限欺找蜘矮蚤缕舒贾畴菌臆简提闺铲隋哲植脯捧销篱娘跑登犁娠削鸡泻叶颤虫拢檄近禾恩赣爵顿奢镍唱眩野几闭邮岁拘癣菜貌黍涕索锤乔掳拭疯翰盛磊标易妮屋千刘笼吉屡惦姿紫储建误贤违痒袁劳鸣雅涕粘涟毯盂稍侠滦监鱼稽蹬灯防综护守辛抄韶堆钱兰底述额搏存捎菠酌坏截哟奴啦奔崎魁竹嘿狮奶仔莽淘迟乳鼓蓄厉闭名乡屏巨瞥文河北省怀安县洋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

4、水改造规划(20112020)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目 录1、综合说明11.1灌区基本情况11.2规划依据及工程建设标准61.3工程规划61.4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81.5投资估算91.6经济环境、社会评价体系101.7分期实施102、灌区现状102.1自然地理概况102.2社会经济概况152.3水土资源、土地利用及工程现状152.4灌区经济与运行管理现状182.5灌区存在主要问题213、工程规划223.1规划目标与依据223.2规划依据223.3国民经济发展预测233.4灌区供水水源273.5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303.6灌区水量供需平衡分析393.7灌区发展规模论证404、续建配套

5、与改造工程规划414.1工程布置思路与原则414.2工程总体布置414.3 田间工程475、节水工程设计495.1节水改造的任务、目标及标准495.2节水技术选择516、水土保持和环境影响评价636.1水土保持636.2环境影响评价647、工程管理规划707.1管理范围707.2管理职责707.3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改革方案727.4量水设施777.5水费和水价改革787.6自动化管理798、工程投资估算818.1工程概况818.2编制原则828.3基础单价828.4工程单价838.5基础资料848.6投资估算869、经济效益评价879.1经济效益879.2节水效益879.3社会效益879.4

6、生态效益8810、规划实施方案881、综合说明1.1灌区基本情况1.1.1洋河灌区由来怀安县沿河农户引水浇灌农田,发展水利,有数百年历史。据旧县志载:“清乾隆年间,柴沟堡驻守参将奏设营田水利局,地方人士继起集资,兴办水利。先后淤成河荒可耕地百数十顷”。 据统计,从清乾隆初年(公元1736年前后)到民国36年(公元1947年),全县先后在西洋河、东洋河、洪塘河一带共开渠30余条,发展灌溉面积6万余亩。部分渠道通过扩建受益至今,如集成渠、大河渠、惠农渠、天顺渠、民生渠等,仍为现在各灌区中的骨干渠道。到建国前,水浇地面积达到8万余亩。但由于引水工程简陋,遇有旱荒,保收面积极少。建国前渠道情况见表11

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全县水利建设步入新的历史阶段。19491953年,全县以恢复发展旧有渠道,加强管理,及时发挥效益为重点,新开和修复小型渠道165条。此外,还扩建了兴民渠11km,全县灌溉面积发展到15.9万亩。随着农业合作化的发展,为摆脱靠天吃饭的窘况,人民政府领导群众因地制宜,实施修渠、建库、打大口井和建设扬水站(点)等一系列措施,水利建设掀起高潮。全县以贯穿半个县境的洪塘河流域为重点,开始由上而下兴建较大渠道工程,大力发展自流灌溉。通过新建、扩建、改建渠道和渠系配套挖潜等措施,引水能力不断增强,到1985年,全县灌溉工程系统基本形成,灌区建设初具规模。水利工程在抗御自然灾害,增加粮

8、食产量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据怀安水利志记载,1985年全县水浇地有效灌溉面积达27.47万余亩。怀安县19491985年水浇地有效灌溉面积见表12。表11 怀安县建国前灌区情况统计表序号渠名建成年份渠长(米)灌溉面积(亩)水源备注01柴沟堡西盛渠17373000800西洋河从洪塘河引水的渠道还有:左卫北湾渠、刘家堡渠、尖台寨渠、老桥眼渠、崖底渠、十三股渠、庆眼渠、南湾渠。02顺城渠清乾隆年间25001000西洋河03柴沟堡张家渠17492500600西洋河04沙家屯张家渠17492500600西洋河05柴沟堡合作房渠1755100004000西洋河06柴沟堡六合渠1764西洋河07复兴渠4000

9、西洋河08毓英渠700西洋河09李家渠400西洋河10双成渠700西洋河11义成渠18053000900西洋河12通成渠181040003000西洋河13谷坊渠181520001000西洋河14赵家渠1899150007000西洋河15天顺渠清道光年间1000西洋河16满州坡和合渠193150002000西洋河17东沙洼大河渠清乾隆年间25003000东洋河18柴沟堡明正渠清乾隆年间1500300东洋河19东洋河惠农渠192816006300东洋河20东洋河集成渠193135001000东洋河21民生渠192970002000南洋河22乔家房三里台渠166540002000洪塘河23乔家房赵家

10、夭渠166539002500洪塘河24左卫通顺渠18973000900洪塘河25左卫二道堰渠191927002000洪塘河26小坝子渠1900洪塘河27元台子渠2400洪塘河表12 怀安县19491985年水浇地面积统计表年 份有效灌溉面积(万亩)年 份有效灌溉面积(万亩)19498.09196820.9319509.36196921.09195111.10197021.88195214.12197122.50195315.94197222.96195418.89197322.37195521.09197423.84195624.01197526.98195725.91197628.79195

11、826.68197729.05195924.77197829.24196023.93197929.24196119.54198027.75196215.82198127.47196317.04198227.43196418.07198327.48196519.14198427.48196620.65198527.47196720.60怀安县地处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洋河上游,县域内有洋河干流1条,洋河主支流5条,过境河道总长167km,其中东洋河、西洋河、南洋河、洪塘河和洋河干流横贯全境, 属常年性较大河流,十里沙河穿越怀安和宣化交界区域,属季节性较大河流,它们的支流和支沟更是难以计数,初步估计全

12、县河道总长在900km以上。河道两岸险要河段颇多,常常造成水患淹没农田和房屋,为从根本上消除洪灾,在建设中小型蓄水工程的基础上,从1974年开始,全县以治理洋河为重点,同时对各主支流进行了统一规划,开始了系统的河道防洪工程建设,截至1985年共治理河道60.39km。1985年以后,以河道治理工程为基础,建设防洪堤12.15km,新建、加固和扩建渠首工程14座,新挖输水渠道16条127.23km,在洋河右岸、南洋河两岸、洪塘河两岸、东洋河右岸和西洋河两岸新增滩地1.83万亩;2000年以后,特别是“十一五”期间,通过土地整治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喷(管)灌工程建设,水浇地面积扩大2.35万亩

13、,主要集中在西沙城村周围、头百户周边和左卫镇东北部。现灌区总设计灌溉面积增至33.3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1.11万亩,集中在洋河干、支两侧的河川和丘陵地区,各级排灌渠系完善,具备组建大型灌区的条件。为便于建设管理,上世纪80年代按流域划分先后建立了6个灌溉区管理单位,分别是洪塘河水利工作站、大洋河水利工作站、小洋河水利工作站、淮河水利工作站、水沟口河水利工作站和南洋河水利工作站。机构设置碎,协调关系难,水事纠纷多,管理效益较低。为了加快我县水利发展改革,更好贯彻落实怀安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达到整合资源、方便管理、精简机构、提高灌区管理水平的目标,2011年5月9日怀安县水务局

14、以怀水行201148号文向怀安县人民政府上报了怀安县水务局关于组建“怀安县洋河灌区管理处”的请示,由于县乡党委、政府换届,县政府一直没有进行具体研究。2011年8月24日,由主管县长郭景成主持,常务副县长参加,召集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在县政府三楼会议室,就组建“怀安县洋河灌区管理处”事宜进行了专题研究,2011年8月25日怀安县人民政府以政字2011157号文对怀安县水务局组建“怀安县洋河灌区管理处”的请示进行了批复,同意水务局成立“怀安县洋河灌区管理处”。2011年8月26日怀安县机构编制委员会以怀机编字201112号文将原6个灌溉区合并为怀安县洋河灌区,并对“怀安县洋河灌区管理处”的性质、编制

15、、机构设置和职能等进行了确定。洋河灌区管理处为怀安县水务局下设的事业机构,经费形式为财政性资金定项或定额补助经费,核定财政编制76人。岗位设置情况为:单位负责类9名,行政管理类5名,技术管理类30名,财务与资产管理类8人,水政监察类15名;运行、观测和养护维修人员71名,辅助类人员26名。其中单位负责类、行政管理类、技术管理类、水政监察类和资产管理类属于管理类,全部为财政编制。1.1.2洋河灌区概况根据水利部农水函201147号文关于开展全国大型灌区基本情况调查工作的通知和河北省水利厅冀水农201166号文河北省水利厅关于搞好大型灌区基本情况调查的通知,我们对怀安县洋河灌区进行了详细调查复核,

16、具体情况是:洋河灌区地处东经1140811438,北纬40204041,涉及全县11个乡镇,总人口21.37万,受益人口19.02万。灌区属干支两级渠系,全灌区现有渠首48座,有扬水站11处,有机井农灌426眼,配套干渠35条278.5km,支渠404条589.4km,引水能力131.9m3/s,以洋河及其主支流西洋河、东洋河、南洋河、洪塘河、十里沙河和地下水为灌溉水源,多年平均引水量13749万m3,设计灌溉面积33.34万亩 ,有效灌溉面积31.11万亩,灌区占全县水浇地面积的93.3%,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51.2%,灌区内农业种植结构以玉米制种、粳玉米、土豆和架豆为主,复种指数1。灌区内

17、土地肥沃,灌溉区粳玉米平均亩产在850kg以上,是怀安县的主要粮食产区,在县域经济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详见:怀安县洋河灌区分布图。洋河灌区的渠系及建筑物工程大多建成于上世纪6070年代,由于当时的思想认识水平、技术水平和财力投入不足等因素,造成了工程标准起点低、质量差、遗留及隐患工程问题较多,工程设施配套不完善,渠系建筑物老化失修,渠系水量损失大,灌溉水利用率低,致使实灌面积逐年减少,效益衰减。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20042008年,累计投资5735万元,在洋河灌区衬砌干渠37.2km,支渠25.7km,建设喷管灌工程2.2万亩,完成节水灌溉面积9.2万亩,维修改造渠系建筑物163座,工

18、程的实施使项目区水利用系数由原来的0.38提高到0.63,年均节水1595万m3,亩均节水173m3。本次规划将本着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并重的原则,以节水改造为中心,以提高灌溉效益为目的,使灌区灌溉系统逐步实现引水、输水、灌水、用水等环节的全面节水,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恢复、改善或扩大灌溉面积,逐步减少地下水开采量,改善农业发展条件和灌区环境,推动灌区节水灌溉制度、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转变,实现灌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如下:(1)渠首工程规划;(2)渠道防渗工程规划;(3)灌区渠系建筑物工程规划;(4)田间工程及节水措施规划;1.2规划依据及工程建设标准1.2.1规划依据(1

19、)法律、法规、政策及规范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国家及水利部颁发的有关灌区工程设计、计算、评价的规范。(2)有关文件及资料主要包括水利部、水利厅的有关文件,本规划的工作大纲以及本次规划涉及的基础资料等。1.2.2工程建设标准洋河灌区水源不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输水渠道基本以宽浅式土沙渠为主,根据当地农民认识水平、接受能力和工程建设经验,规划只考虑对灌区内全部输水渠道进行防渗硬化,不考虑其它节水工程,工程设计灌溉保证率采用P=75%,通过对灌区进行节水技术改造,提高地下水和地表水使用效益,逐步使实灌灌溉面积达到设计灌溉面积,实现全灌区全部灌溉。1.3工程规划洋河灌区技术改造按照续建配套

20、与节水改造并重的原则,在进行灌区摸底调查的基础上,以现有机井及其配套工程和渠道节水灌溉工程的基础上,结合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充分考虑当地的认识、接受和管理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规划。同时,对灌区兴建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并对工程的实施、投资计划、工程管理等问题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规划意见。1.3.1水土资源及灌溉工程规模1.3.1.1水土资源供需分析怀安县是张家口市的一个农业大县,总面积1704km2,耕地面积65万亩,总人口24.7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20万人,占总人口的90%。洋河灌区地处洋河干、支流两侧的河川区和丘陵区,设计灌溉面积33.34万亩,总人口2

21、1.37万,受益人口19.02万,有效灌溉面积31.11万亩,人口密度大,水土资源条件好,粮食单产高,是怀安县的粮菜主产区,但由于渠首及渠系建筑物破损、输水渠道渗漏严重,农民浇地成本高,灌溉水供需矛盾突出。经过计算和分析,大力推广节水技术改造,实现水土资源平衡,水源条件是有保证的。1.3.1.2灌区规模根据灌区的水土资源平衡分析,合理调整灌区内的作物种植结构,在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实施后,到2015年灌区灌溉规模达到31.11万亩,全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6,到2020年灌区灌溉规模达到33.34万亩,全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4。1.3.2节水工程本规划对现有机井输水渠道和渠

22、系工程进行节水技术改造,在原节水灌溉建设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农民对节水技术的接受程度和管护水平,拟定2015年前的节水工程方案:根据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和当地农业灌溉经验,就地取材、积极推广渠系硬化防渗工程,干、支渠防渗主要采用混凝土现浇。干渠衬砌长度241.3km,支渠衬砌长度563.7km。在田间工程配合农业节水措施采取平整土地、小畦灌溉等节水措施,提高田间水利用系数。1.4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1.4.1灌溉工程依据灌区规划原则及确定的规模,根据本规划确定的灌区总体布置方案,工程现状和节水工程方案经分析计算,本规划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主要项目及工程量如下:1.4.1.1.骨干工程(1)渠

23、道工程都利用原有渠系,对干、渠全部进行防渗衬砌。a、节水改造干渠31条,全长241.3km。b、节水改造支渠390条,563.7km全部防渗衬砌。(2)渠首工程:对破损严重、引水能力低的原有的30座渠首进行维修改造。(3)渠道建筑物:共1880座,其中维修、改造渡槽52座;维修、改造节制闸50座;维修、改造涵洞14座,维修加固车桥118座;加固、维修退水闸43座;维修、加固跌水982座;维修、改造支渠口621座。1.4.1.2.田间工程经计算田间工程量:开挖、回填土方775.8万m3;植树74666株;田间修路56km。1.4.1.3排水工程灌区内排涝都通过干、支渠末端直接排入河道,本规划不考

24、虑排水工程。1.5投资估算1.5.1编制依据(1) 水利部水总2002116 号文颁发的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2) 水利部水总2002 116号文颁发的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 水利部水建管1999523号文颁发的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3) 水利部水总2002 116号文颁发的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4) 冀水规计字200471号河北省水利水电设计概(估)算编制补充规定;(5) 冀水规计字200471号河北省水利水电工程补充预算定额;(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国土资源部、国家经贸委、水利部联合颁发的国土资发2001355号关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用地有关问题的通

25、知;(7) 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文颁发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1.5.2工程估算该工程计划施工总工期为10年。工程包括渠道衬砌,渠系建筑物维修改造和田间工程等。工程总投资39094.45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用28162.15万元,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费用25.4万元,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费用1327.45万元,灌区信息化建设80.16万元,临时工程费用1447.89万元,独立费用4497.36万元,基本预备费3554.04万元。1.6经济环境、社会评价体系1.6.1经济评价根据工程续建配套与技术改造的特点,经济评价中经济效益按有无改造项目的增量计算。项目实施后可节约净水量

26、6335万m3,实际扩大实溉面积6.14万亩。经济内部收益率为23%,大于12%,经济净现值24486万元。说明本项目经济上合理,项目建设将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1.6.2社会、环境评价洋河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实施后,将有效地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在增加灌溉面积6.14万亩的同时,可减少地下水开采量,为灌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对灌区范围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灌区的生态环境将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较好,利大于弊,工程修建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1.7分期实施洋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按照农业生产需要,轻重缓急和投入能力,计划分三期完成,一期

27、工程为20112015年,总投资19547.23万元;二期工程为20162018年,总投资11728.34万元;三期工程20192020年,总投资7818.88万元。2、灌区现状2.1自然地理概况怀安县位于冀西北,地处晋、冀、蒙三省交界处,属浅山丘陵区。总面积1704 km2, 其中河川区面积占22.4,丘陵区占44.4,山区占33.2,是一个以山丘区为主山、丘、川并存的地区。灌区座落洋河断裂带上,地层主要为第四纪河流淤积物,为丘陵向河川过渡的坡洪积区,地势西高东低,地面坡度约5%。2.1.1地形与地貌洋河灌区地处东经1140811438,北纬40204041,涉及全县11个乡镇,总人口21.

28、37万,受益农业人口19.02万,全灌区位于洋河干支流两侧的河川区和丘陵区,沿河道呈带状分布。灌区范围内地质构造复杂,中生代燕山运动形成了地貌的基本轮廓。大地构造为燕山沉降带山西台背斜交界过渡带。山势走向由西南向东北延伸呈弧形构造,形成南北两面环山东西两面环丘的丘陵盆地。灌区西部为丘陵向河川过渡的坡洪积区,地势西高东低,地面坡度约1220,海拔830895m之间。灌区南部为浅山区与洪塘河相联的冲洪积台地、阶地,地表因沟壑切割破碎,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面坡度约1/130,海拔820930m。灌区东部为东洋河、洋河环抱的河川盆地,海拔650780m。全灌区地势平缓,土地肥沃,海拔在650930m,

29、自然条件优越。2.1.2气候特征洋河灌区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长夏短。冬季受内蒙古高压的影响,盛行偏北风,气候寒冷干燥。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偏南风,天气温暖多雨。春秋两季是两种气团的转换季节,风向多变,天气变化无常,气温变化剧烈,春季气温回升快,且干燥少雨,秋季气温下降迅速,天气晴朗,秋高气爽,气候宜人。(1)降雨量灌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390mm,年际变化比较大,最多年份1967年,为565.5mm;最少年份1965年,仅为219.1mm,年相对变率17%。且降水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多集中在69月份。汛期平均降水量300.1mm,占全年的78%,灌溉期平均降雨量

30、54.2mm,仅占全年的14%。 (2)蒸发量灌区内平均年蒸发量1633.5mm(E20蒸发皿),(3)气温灌区多年平均气温6.8,7月最热,平均气温22,1月最冷,平均气温-10.1,极端最高气温39.4,出现在1961年6月10日,极端最低气温-26.1,出现在2008年1月14日。(4)湿度灌区多年平均相对湿度48%,4月份最小为28%,7月份最大为62%。(5)日照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804.3h,其中49月日照数1396h,5月份最长296.8h,7月份日照时数最短,多年均值189h。(6)风向、风速灌区盛行偏北风,气候寒冷干燥。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偏南风,春秋两季是两种气

31、团的转换季节,风向多变,年平均风速2.9m/s。(7)霜期、结冰期据查阅气象资料,灌区最早初霜日为9月27日,最终霜日为5月9日,多年平均无霜期130天。(8)地温、冻土深度多年平均地温为12.8,一月份最低-12.9,8月份最高26.6,土壤冻结时间,一般在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下旬,年最大冻土深138cm。2.1.3水系河流灌区位于洋河上游,属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流经灌区有常年性较大河流5条,季节性较大河流1条。东洋河、西洋河、南洋河在柴沟堡东汇合后为洋河,洪塘河由西南向东北贯穿县境中部在左卫镇刘家堡村东汇入洋河,十里沙河由南向北贯穿东部山区,在左卫镇东北汇入洋河,洋河为怀安、万全两县之界,

32、县境内河道总长度167km,多年平均径流量3.02亿m3,其中自产0.92亿m3。灌区主要河道基本情况见表21。2.1.4水文地质与土壤 (1)水文地质根据揭露深度范围内的第四纪松散沉积层,大体分为山前坡残积、洪积和现代河流冲击物等,这些物质的分布规律构成了不同的水文地质单元,即河流冲积平原和丘陵冲洪积物堆积平原。在主要河流的两岸地带,松散沉积物厚度在520m,含水层地质年代属于第四系上更新和全新统,岩性为砂和砂砾石,厚度一般2040m,个别地段50m,导水系数200800 m2/d,单井出水量为80120 m3/h。丘陵地带地下水埋深一般大于50m,导水系数100400m2/d,单位涌水量1

33、5m3/hm,富水性不强,地下水化学类型均为HCO3CaMg,矿化度小于1g/l。(2)土壤灌区为山前冲洪积破残堆积区及河流冲击平原区,土壤内作物必需的有机物和无机盐含量丰富,其有机质含量为1.5-3.5%,速效氮含量3.5-5.4kg/亩,速效磷含量0.8-1.8kg/亩,速效钾含量15-25kg/亩,PH=6.57.3,土质肥沃,灌溉区玉米单产均在850kg以上。灌区西部土壤以淡栗钙土和草甸土为主,靠河地段有沼泽土;灌区南部土壤以淡钙栗土为主,靠河地段有沼泽土;灌区东部土壤为草甸土、盐化草甸和沼泽土。表 21 灌区主要河道基本情况统计表 河 名发源地所经乡镇所涉村庄及人口情况规划河宽(m)

34、县境内河长(Km)县境内流域面积(km2)天然径流量(亿m3)河道比降说明东洋河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前旗四顶房村,经尚义兴和从西北入县境柴沟堡镇东洋河新坝房东沙洼西沙洼5300余人3001629最大3.45最小0.85年均1.613常年性河流西洋河发源于内蒙古兴和县西州村,于山西平远堡入县境渡口堡乡柴沟堡镇渡口堡柴沟堡等13村和1镇25000人左右上游100下游12024275.1最大0.99最小0.25年均0.44上游10中游15下游 7常年性河流南洋河发源于山西阳高县贾庄由山西永嘉堡入县境西湾堡乡西沙城乡柴沟堡镇王虎屯乡李信屯柴沟堡等14村和1镇150200余人上游100下游15031345

35、.1最大2.80最小0.60年均1.365常年性河流洪塘河发源于山西天镇县灰窖口村,由太平村进入县境怀安城镇头百户镇太平庄乡左 卫 镇后所堡头百户怀安城左卫等32村3镇31500余人6041785最大0.69最小0.30年均0.51上游12.5下游 10常年性河流洋 河从柴沟堡镇汇集东西南洋河三水开始第六屯乡左 卫 镇第六屯左卫等9村1镇8470余人40030148年均0.662.5常年性河流十里沙河发源于怀安、宣化交界处的桦皮岭左卫镇冀家庄、乔家房等12村9200余人5015113年均0.0713季节性河流2.2社会经济概况怀安县位于冀西北,地处晋、冀、蒙三省交界处,属浅山丘陵区,总面积17

36、04 km2, 其中河川区占22.4,丘陵区占44.4,山区面积占33.2,是一个以山丘区为主,山、丘、川并存的地区,山丘区面积占总面积的77.6。全县经济以农业为主,自然条件差,经济不发达,历史上一直较为贫困。199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63元,2006年县财政收入才突破10000万元大关,属于国务院办公厅定点帮扶县。怀安县现有耕地面积65万亩,洋河灌区设计灌溉面积33.34万亩。根据2010年耕地种植情况统计:水田0.32万亩,水浇地面积27.14万亩,其它0.89万亩,中低产田4.99万亩(包括灌区内由于水量少不能灌溉的耕地和盐碱化较严重滩地),2010年粮食总产量23.14万吨,国民

37、生产总值10.12亿元,农业总产值4.26亿元,农村年人均收入3925元。 灌区范围内有11个乡镇,241个行政村,总人口21.3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02万人,劳动力6.9万个,灌区地处城镇和村庄周围,供电、公路网络以县城为中心向四周幅射,程控电话已基本普及,供水、文教、卫生设施齐全,灌区内有京藏高速、110国道、张同公路、洋新线、村级公路纵横交织,交通便利,电力通信发达,为灌区内的工程施工和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2.3水土资源、土地利用及工程现状2.3.1土地利用现状全灌区土地总面积67.55万亩,耕地面积33.34万亩,河道及支沟面积12.27万亩,居民、工业、道路、工程等占地13.4

38、8万亩,林地及其它面积8.46万亩。灌区内原设计灌溉面积33.3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1.11万亩,2010年实际灌溉面积27.20万亩,中低产田面积6.14万亩。2.3.2水资源状况怀安县地处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洋河上游,县域内有洋河干流1条,洋河主支流5条,过境河道总长167公里,其中东洋河、西洋河、南洋河、洪塘河和洋河干流横贯全境, 属常年性较大河流,十里沙河穿越怀安和宣化交界区域,属季节性较大河流,查阅1990年11月编撰的怀安县水利志,怀安多年平均径流量3.02亿m3,其中自产0.92亿m3, 50 %年径流量为2.76亿m3,其中自产0.88亿m3, 75%年径流量为2.01亿m3,

39、其中自产0.74亿m3, 多年平均可利用量1.53亿m3。地下水资源总量1.08亿m3,其中可利用量8462万m3,水资源较为丰富,属名副其实的洋河源。2.3.3工程状况(1)水库工程为灌区供水的蓄水工程9座,其中中型水库1座,为西洋河水库;小(一)型水库3座,分别是水沟口水库、水沟口二库和太平庄水库;小(二)型水库5座,分别是南坪水库、张玘屯水库、瓦沟台水库、赵家坡水库和七里店水库,建设时间为19581975年,总库容3720万m3,兴利库容2340万m3,年总调节水量4260万m3,水库功能是均为农业灌溉供水。(2)引水工程 灌区属干支两级渠系,以洋河和洋河主、支流西洋河、东洋河、南洋河、

40、洪塘河、十里沙河及其小支流和区间水库为灌溉水源,全灌区有引水渠首48座,最小引水渠首为1孔进水闸和简易导流坝,最大引水渠首为民生渠渠首,是位于南洋河上的1座全封闭渠首,工程内容包括4孔进水闸6孔退水闸及180米钢筋石笼导流坝。引水流量在0.810m3/s引水能力131.9m3/s,多年平均总引水量9325万m3。(3)提水工程 灌区原有提水站58座,总装机容量5876千瓦,设计提水流量24.22m3/s,设计年供水量2460万m3, 后由于灌溉和维护费用高,逐渐被散井和灌区引水渠道所代替,大部分扬水站年久失修逐渐失去提水功能,现仅有11座扬水站运行,实际供水量152万m3。这些提水站均运行20

41、年以上,最长达50年,工程与设备都严重老化,能耗高,效率低。但由于这11座扬水站效率较高,对当地影响较大,近些年基本完成了更新改造,本规划不予考虑。(4)灌溉渠系工程 洋河灌区分6个灌溉区,干渠35条278.5km,引水能力131.9m3/s;支渠404条589.4km, 单支设计输水流量0.81m3/s;现有渠道除已经完成防渗衬砌的渠道外,均为土沙渠,水浪费严重,输水效率低。 (5)排水渠系工程 灌区内排涝都通过干、支渠末端直接排入河道或山洪沟,本规划不考虑排水工程。(6)渠系建筑物灌区现有支渠以上配套建筑物3979座,其中车桥242座,渡槽112座,涵(隧)洞27座,各类闸及其他建筑物35

42、98座,其中1910座渠系工程年久失修、破损严重,急需维修改造。工程完好率仅为52%。具体内容见表22:洋河灌区现状统计表 2.4灌区经济与运行管理现状洋河灌区是怀安县的主要粮食生产基地,在怀安县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管理体制,已愈来愈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的要求。突出表现在管理不顺,体制不活,灌区发展缺乏后劲;支渠工程有人用无人管,严重老化失修;机构庞大,人浮于事,单位负担重;水费征缴率低,水费拖欠严重,职工工作积极性差;渠道运行不畅,灌区维护与改造资金短缺。因此,必须进行改革,使灌区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2008年7月怀安县根据国家、省、市关于水利工程管理

43、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对灌区进行了管理体制改革,怀安县人民政府以政字200804号文批复了怀安县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原灌区管理单位均定性为准公益性水管单位,怀安县机构编制委员会以怀机编字20086号文落实了灌区管理单位“三定”,怀安县财政局以怀财字200830号文承诺,单位定额补贴每年50万元,其中灌区为40万元,用于补贴人员经费和维护资金的不足。 2011年8月县政府批复同意怀安成立洋河灌区管理处后,2011年8月26日怀安县机构编制委员会以怀机编字201112号文对“怀安县洋河灌区管理处”的性质、编制、机构设置和职能等进行了确定:洋河灌区管理处为怀安县水务局下设的事业机构,经费形式

44、为财政性资金定项或定额补助经费,核定编制76人。灌区内设主任1名,书记1名,副主任两名,设办公室、灌溉管理股、工程技术股、财务股和综合开发股5个职能股室;下设6个水利工作站。职工总人数164人(不表2-2 洋河灌区现状统计表灌溉区名称干渠名称设计灌溉面积渠道工程长度建筑物座数(座)干渠(m)支渠(m)合计车桥渡槽涵洞节制闸支渠口退水闸渠首跌水合 计3334002785115894383979242112271061172134482138水沟口河灌溉区进化渠113121090020350853312316138城东渠10180768116700985314426136清水渠8760599713

45、900742211283136高产渠635050004779016510524406296高产二干渠7300600257501118311293165规划渠801810607110701289614566244管、喷滴灌工程4200淮河灌溉区民议渠34795000727017494124262108合作渠30888260194601668613605281建国渠3886600065001067412316154集体渠305943001435024186146262152永胜渠418042002462023194168072122围钦渠55391000027210306106257843198济

46、民渠6875670028000307105168062197管、喷滴灌工程6200大洋河灌溉区集成渠15550925044550456105269883324通成渠350071001245092111112管、喷滴灌工程3600民生渠灌溉区民生渠25600220003372025686144542186裕民渠180801000021500908214307137管、喷滴灌工程4000表2-2 洋河灌区现状统计表灌溉区名称干渠名称设计灌溉面积渠道工程长度建筑物座数(座)干渠(m)支渠(m)合计车桥渡槽涵洞节制闸支渠口退水闸渠首跌水洪塘河灌溉区合作一渠97701165926831919313335

47、136合作二渠24630128002463015710416526276合作三渠13774133003290014811515594261合作四渠135643797167931158614406149生产渠12568938017614277227315广济渠26600107804338072936214128香水山渠2083810200180001271061442361管、喷滴灌工程2000小洋河灌溉区南二干渠9000100006500508213192114十一渠380011000380040723152110幸福渠280065001500165115112育民渠3800400013008

48、2111111天顺渠630012000105004818022314新民渠390075003100162126113郭家渠25005000120082111111振兴渠3400300090060111111四合渠400050001100183124116四行渠250060003100234229213通顺渠49003000110061011111含离退休人员),其中固定工93人,有初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67人。2.5灌区存在主要问题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骨干工程始建质量差。该工程建设于不同年代,主要工程建成于上世纪60-70年代,受当时技术水平、财力、物力等因素限制,工程标准起点低,质量差

49、,遗留问题和隐患工程较多;(2)渠道两侧渠堤为土沙堤,险工险段多,渠水漫堤冲毁农田房屋事件常常发生;(3)部分渠系建筑物年久失修,工程老化破损严重,跑冒漏水现象严重;(4)干支渠节水防渗工程配套率低,渗漏严重;(5)渠道为宽浅式土沙渠,糙率大,输水能力低,淤积严重;(6)田间工程灌溉方式落后,大水漫灌依然占有较大比重,水浪费严重;(7)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粗放,未配套精确的水监测设施,管理体制与管理工作不相适应,用、管脱节,水费征收工作滞后,未能充分发挥水费经济杠杆作用,农民的水商品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以上原因造成灌区平均灌溉利用系数不足0.40,浇地成本高,农民负担重,农业经营高耗薄收,灌溉水供

50、需矛盾突出。一方面是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另一方面是农业灌溉缺水,严重制约了怀安县农业经济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3、工程规划3.1规划目标与依据3.1.1规划目标根据怀安县经济发展规划和当前与未来的用水要求,以促进县域及下游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为出发点,以增强当地农业发展后劲,促进农民高产丰产为目标,通过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幅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系数,维持生态平衡,消除水患。在节水改造的基础上,推广先进适用的灌溉技术,适度扩大灌区有效灌溉面积,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有力保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1)结合灌区水资源现状,预测将来用水规模,加强水资源的节约保护,统筹集约开发

51、利用水资源,充分挖掘和培育水资源的发展潜力,为怀安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有力支撑。(2)渠系的更新改造和续建配套项目,首先要解决渠系及建筑物工程在输配水过程中的跑、冒、渗、漏问题。同时改造工程应与同一区域内的田间工程同步进行,以进一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尽快发挥工程投资效益。(3)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动员和组织受益区农民投劳、投资,高标准按时完成工程改造项目。3.2规划依据3.2.1法规及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SL182004);(3)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4)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

52、B 5028899);(5)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2004); (6)渠系工程抗冻胀设计规范(SL232006);(7)(SL182004);(9)占用农业灌溉水源、排灌工程设施补偿办法(10)与本规划有关的其它设计规范3.2.2有关文件和资料(1)水利部农水函201147号文关于开展全国大型灌区基本情况调查工作的通知(2)河北省水利厅冀水农201166号文河北省水利厅关于搞好大型灌区基本情况调查的通知,(3)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技术改造规划(20092020)编制大纲(4)张家口市水文水资源手册(5)怀安县水利志(6)怀安县国民经济统计年3.3国民经济发展预测3.3.1灌区现状国民

53、经济和社会主要指标据统计,洋河灌区管辖范围内现状农业总产值4.26亿元,国内生产总值(GDP)约10.12亿元。现状实灌面积27.20万亩,粮食总产量约2.4亿kg,平均单产850kg/亩,农作物以玉米(玉米制种)、架豆和脱毒薯为主,为多年实践形成比较固定的种植结构。灌区现状总人口21.37万人,农业人口19.02万人,人口比较集中。3.3.2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测3.3.2.1 GDP增长率及积累率本灌区范围内GDP(三次产业合计)增长率, 2000-2010年平均增长率为7.6%左右,预计2011-2020年7.2%左右。积累率(即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之和占GDP的比例)1999-200

54、0年为34%左右,2001-2010年40%左右,预计2011-2020年36%左右。(1) 第一产业(农业)增加值产出率2000-2010年为3.6%左右,预计2011-2020年为4.3%左右。第一产业(农业)的产出率(增加值除以产值),2000年以前约56%,2000-2010年约为52%,2011-2020年约为50%,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2000年为25%左右,2010年为20%左右,预计2020年为15%左右。(2) 种植业发展指标农业中农(种植业)、林、牧、副4业的增加值比例,在不同阶段会有所变化。按照本灌区的具体条件,预测今后不同阶段农业中各业增加值的比

55、例如表所示。表3-1洋河灌区农业各业增加值比例预测表预测年种植业林业副业2000年以前83.2%2.8%14 %2000-2010年79.2%2.6%18.2%2011-2020年70.6%2.4%27%按照上述预测,2010水平年,本灌区农业增加值达到0.6亿元,2015年达到1.08亿元。(3) 人口预测预计本灌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迁移人口按1万人计算,预计2015年灌区范围内总人口为2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2万人;2020年灌区范围内总人口为25.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4万人。(4) 粮食产量规划指标本灌区2015年实际灌溉面积为31.1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为23.5万亩,按平均单产920kg/亩计,粮食总产量应达到2.16亿kg。灌区内人均粮食占有量可达到996kg,农业人口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1169kg。本灌区2020年实际灌溉面积为33.3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为27.8万亩,按平均单产950kg/亩计,粮食总产量应达到2.64亿kg。灌区内人均粮食占有量可达到1051kg,农业人口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1234kg。洋河灌区主要作物种植比例见表3-2、表3-3、表3-4。表3-2 洋河灌区主要作物种植比例(1998年) 单位:万亩 作物供水水源玉米及玉米制种架豆水稻土豆其它合计水库19.350.110.3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