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铁工程结构及施工方法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79891668 上传时间:2022-04-24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67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某地铁工程结构及施工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某地铁工程结构及施工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某地铁工程结构及施工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资源描述:

《某地铁工程结构及施工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地铁工程结构及施工方法(4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7号线工程总体设计 第十二章 结构及施工方法第十二章 结构及施工方法12.1 地下车站结构12.1.1 设计原则1结构设计应根据沿线不同地段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环境条件和道路交通状况,考虑城市总体规划,通过技术、经济、工期、施工方法、环境影响和使用效果综合比较,选择合理的结构方案。2结构设计应根据结构类型、使用工况、荷载特性、施工工艺等条件进行。3结构的净空尺寸应满足地铁建筑限界和其他使用及施工工艺等要求外,并考虑施工误差、结构变形和位移的影响。4结构设计应根据结构或构件类型、使用条件及荷载特性等,选用与其特点相近的结构设计规范和设计方法,分别按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根据

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进行计算及检算,使结构设计符合强度、刚度、稳定性、抗浮、最大裂缝开展宽度的要求。结构的计算模型应符合结构的实际工作条件,并反映结构与周围地层的相互作用,同时应考虑施工中已形成的支护结构的作用。5结构设计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满足施工、使用、规划、防火、抗震、人防、防水、防杂散电流等要求。6地下结构应根据环境类别,按设计年限为100年的要求进行耐久性设计。7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15g。主体结构设防分类为乙类。单建明挖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8车站结构按平战转换进行设计,要具有战时防护功能,在设防部位按*级人防荷载进行验算,并能设置相

3、应的防护设施。9地下结构应满足建筑防(火)灾的要求,结构的耐火等级为一级。10结构防水应满足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和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的有关规定。车站及出入口通道防水等级为一级。11明挖法施工的结构顶部覆土厚度应满足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要求。12对与规划中其它线路远期相交或换乘的车站设计,在满足方便换乘的条件下,尽可能考虑分期建设,但需考虑预留条件,以便帮助远期车站施工时,对已建车站结构的变形控制。分期建设困难时,也可根据两工程的相互关系,一次预留换乘节点工程。13车站结构设计应按最不利情况进行抗浮稳定验算。在不考虑侧壁摩阻力时,其抗浮安全系数不得小

4、于1.05。当适当考虑侧壁摩阻力时,其抗浮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15。当抗浮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14围护结构设计中应根据基坑的保护等级和允许变形的控制标准,严格控制基坑开挖引起的地面沉降量和水平位移。应对由于土体位移引起的周围建筑、构筑物、地下管线产生的危害加以预测,并提出安全、经济、技术合理的基坑支护措施。防止过量的地面变形对周围建筑和市政管线造成危害。15车站与规划中近期实施的其它线路相交的换乘节点,应一次建成;与规划中远期实施的其它线路相交的换乘节点,需考虑预留实施条件。16地下结构耐久性设计应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中的相关条款办

5、理。12.1.2采用和参考的规范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4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5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7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9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2城市轨道

6、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13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14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15铁路隧道辅助坑道技术规范(TB1010995)16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规范(建标 104-2008)17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18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 96:97)19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91)20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JGJ120-99)21深圳地区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规范(SJG05-96)22地铁限界标准(CJJ-2003)23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 50225-2005)2

7、4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2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12.1.3 结构型式及施工方法选择1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法(1)车站设置7号线所有29座车站均为地下站,其中13座换乘站。分别为丽水站、西丽站(与5、15号线换乘)、文光站、珠光站、龙井站、桃源村站、深云站、安托山站(与2号线换乘)、竹园站、竹子林站(与1、11号线换乘)、下沙站(与9号线换乘)、上沙站、新洲站、石厦站(与3号线换乘)、水围站、福民站(与4号线换乘)、皇岗口岸站、福南站、赤尾站、华强路站(与1号线换乘)、华强北站(与2号线换乘)、华新站(与3号线换乘)、黄木

8、岗站(与14号线换乘)、八卦岭站、红岭北站(与9号线换乘)、笋岗站、洪湖站、田贝站(与3号线换乘)、太安站(与5号线换乘)。车站主要方案有:地下三层岛式站台车站、地下二层岛式站台车站、地下二层双岛式站台车站、地下两层侧式站台车站。车站表见表12.1-1: 7号线车站表 表12.1-1序号车站名称中心里程右线站间距(m)站台宽(m)备注1起点CK0+000.0002丽水CK0+415.15210.4(岛式)2080.6653西丽CK2+495.81712+12(双岛)与5号线“十”字型换乘、与15号线平行同台换乘684.8184文光CK3+180.63410.4(岛式)1149.9345珠光CK

9、4+330.56810.4(岛式)1688.2086龙井CK6+018.77610.4(岛式)787.0827桃源村CK6+805.85810.4(岛式)1299.0988深云CK8+104.9578.5+8.5(双岛)1838.8759安托山CK9+943.8328+8(侧式)与2号线“十”字型换乘1242.06710竹园CK11+185.89910.4(岛式)853.49411竹子林CK12+039.39312(岛式)与1号线、11号线通道换乘1222.71912下沙CK13+262.11213(侧式)与9号线平行同台换乘1421.95113上沙CK14+684.06310岛式)849.7

10、4314新洲CK15+533.80610.4(岛式)1333.40615石厦CK16+867.21211(岛式)与3号线“十”字换乘585.18116水围CK17+452.39310.4(岛式)689.98317福民CK18+142.37612(岛式)与4号线通道换乘820.20318皇岗口岸CK18+962.57910.4(岛式)1073.47119福南CK20+036.05110.4(岛式)712.40420赤尾CK20+748.45410.4(岛式)1046.1521华强路CK21+794.60412(岛式)与1号线通道换乘469.45222华强北CK22+264.05612(岛式)与2

11、号线通道换乘607.54823华新CK22+871.60412(岛式)与3号线“十”字型换乘1045.82724黄木岗CK23+917.43112(岛式)与14号线预留通道换乘807.29725八卦岭CK24+724.72810.4(岛式)1035.04226红岭北CK25+759.76912(岛式)与9号线“十”字换乘636.52627笋岗CK26+396.29511(侧式)1313.27428洪湖CK27+709.5706.35m(侧式)673.84229田贝CK28+383.41212(岛式)与3号线岛岛通道换乘1127.89130太安CK29+511.30311(岛式)与5号线平行重叠

12、换乘31终点CK29+962.179(2)施工方法施工方法主要依据站位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环境条件、道路交通要求、市政管线的布置、车站的埋置深度、施工场地等具体条件确定。车站的施工方法主要考虑:明挖法、盖挖顺(逆)筑法。现分述如下:1)明挖法明挖法是一种造价经济、施工快捷的施工方法。优点是适合多种不同类别的地质条件。可以有效的减少线路的埋深,施工工艺简单、技术成熟、施工安全、工期短、施工质量易保证、综合造价低。适用条件:在基坑开挖范围内无重要的市政管线或市政管线可以临时改移;城市道路交通流量不大或当需要封闭道路交通时有临时改道条件。明挖法是先从地表面向下开挖土方至设计高程,然后由下而上地

13、施工主体结构及其防水措施,最后回填并恢复路面。其施工步骤示意图见图12.1-01。若基坑所处地面空旷或建筑物间距很大,地面有足够空地能满足施工需要,又不影响周围环境,则采用敞口放坡(或土钉墙)施工。2)盖挖法在路面交通不能长期中断的道路下修建地下铁道车站时,则可采用盖挖法。盖挖法又分为盖挖顺筑法和盖挖逆筑法及盖挖半逆筑法三种。盖挖顺筑法该方法是在现有道路上,按所需宽度,由地表面完成围护结构,利用夜间交通量少的时间封闭道路进行开挖路面作业,用军便梁及预制路面盖板覆盖路面,保证交通畅通,在临时路面系统保护下进行土方开挖及主体结构施工。盖挖顺筑法的施工顺序为在封闭部分道路交通期间,完成车站两侧的围护

14、结构,然后架设临时路面系统,恢复交通,此后,在上部临时路面系统的支撑保护下,按明挖法施工顺序向下挖土至基坑底面,再自下而上浇注主体结构,最后拆除临时路面,回填土方,恢复永久路面。车站两侧的出入口和风道,可以利用作为施工时的出土和进料口。 施工步骤示意图见图12.1-02。盖挖顺筑法主要依赖坚固的挡土结构和临时路面系统,此结构既要挡土又要承受地面及施工荷载,根据现场条件、地下水位高低、开挖深度以及周围建筑物临近程度,一般选择钢筋混凝土钻(挖)孔桩或地下连续墙。对于饱和的软弱地层,应以刚度大、止水性能好的地下连续墙为首选方案。盖挖逆筑法如果开挖面较大、覆土较浅、周围沿线建筑物过于靠近,为尽量防止因

15、开挖基坑而引起临近建筑物的沉陷,或需及早恢复路面交通,但又缺乏定型覆盖结构,可采用盖挖逆筑法施工。其作业程序是先在地面做好基坑的围护结构和中间桩柱,开挖覆土,作好顶板(一般为结构顶板),回填覆土恢复路面交通。在结构顶板保护下由上而下边开挖土方边进行主体结构施工。车站两侧的出入口和风道,可以利用作为施工时的出土和进料口。施工步骤示意图见图12.1-03。盖挖半逆筑法类似逆筑法,其区别仅在于顶板完成后,向下挖土至设计标高后先施工主体结构底板,再依次序向上逐层施工侧墙、中板。在半逆筑法施工中,一般都必须设置横撑并施加预应力。车站施工方法综合比较表见表12.1-2。车站施工方法综合比较表 表12.1-

16、2项目施工难度施工工期地面沉降交通影响扰民程度防水质量土建造价明挖法小短小大(当在规划用地内施工时较小)大好低盖挖法较小较短小较大较大较好较高2风道和出入口结构的施工方法风道和出入口结构一般布置在主体结构的两侧。选择其施工方法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对道路交通的影响;二是附属结构所处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如果施工对交通影响小或有交通疏解条件,风道和出入口结构的施工方法选择明挖法。当施工对交通影响较大,无法疏解,或地下管线改移困难,结合深圳地铁地区的经验采用矿山法施工。若场地内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如果比较差,宜尽量选用明挖法施工。3结构型式(1)车站结构型式1)车站主体结构型式地下车站结构

17、形式应根据站位的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车站使用功能、荷载特性、施工方法等来确定合理的结构型式。对于明挖法和盖挖法施工的地下车站,其结构型式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箱形框架结构。根据车站的净跨和构件截面设计的合理性要求,可将结构分为双跨和三跨和多跨。2)围护结构型式围护结构从支护体系上分主要有: 地下连续墙;钻孔灌注桩;土钉墙或喷锚网支护;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SMW);工字钢桩背板支护;钢板桩;人工挖孔桩。 近年来,钢板桩和工字钢桩由于施工噪音、基坑深度所限和施工占地等原因,在城市地铁建设中已经较少使用或基本不用。明挖法施工的车站围护结构有地下连续墙、排桩(挖孔桩、钻孔桩)、土钉墙、SMW工法等。盖挖法

18、基坑围护结构一般采用排桩(挖孔桩、钻孔桩)、地下连续墙结构。根据沿线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按照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根据基坑深度和周围环境条件及施工方法等因素,结合深圳地铁已建和在建工程的经验,对基坑围护结构进行方案比选(不推荐单层墙方案,防水设计方案采用以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为主辅助附加防水层)。所选定的支护结构,首先应具有施工的可行性、应能满足根据站位环境所确定的基坑保护等级对基坑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的限制要求,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再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最终的围护结构型式。因此,深圳地铁7号线工程基坑围护结构有以下方案可供选择:本着技术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结合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19、条件,经分析比较,对于地下双(多)层车站来讲,可行的围护结构方案如下:I、1200mm1000mm钻孔咬合桩(地质条件较好地段可采用1000mm800mm钻孔咬合桩)钻孔咬合桩是采用钻孔桩相互咬合形成的挡土截水结构,其施工工艺采用全套管钻进、干式成孔。施工进度快,无泥浆污染,且对基坑周边既有建筑物影响小,在一期、二期工程中取获得了成功经验。其造价比地下连续墙方案低。该方案采用12001000钻孔灌注桩,按成桩先后分为一序桩、二序桩,一序桩为低标号缓凝型混凝土桩,二序桩为钢筋混凝土桩(主受力桩),两桩相互咬合,既能挡土又能止水,能满足各种等级基坑变形要求。该方案优点:对地质条件、基坑深浅等条件适

20、应性好;施工技术成熟,防水效果好;适用范围较广。围护结构方案见图12.1-04。II、1200mm钻孔灌注桩+600旋喷桩该方案采用1200mm钻孔灌注桩,桩中心间距1300mm左右,桩间采用600旋喷桩止水。也是一种传统的施工工艺,其特点是可以多台设备同时工作,缩短工期,围护结构既能挡土又能防水,适用范围较广。旋喷桩的成桩质量受地层影响较大,特别是含有大粒径块石和含有动水的地层,旋喷效果不易保证;适用于深度15m20m的基坑。围护结构方案见图12.1-04。III、800mm厚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是在挖槽机挖成的狭长槽段中(一般充满护壁泥浆)现浇钢筋混凝土而成的平面形墙,各幅墙体之间用锁口管

21、或型钢、钢板搭接,连成整体。此工法是一种传统的深基坑围护结构、技术成熟,施工速度快,基坑周边变形较小。造价较一般排桩支护结构高。连续墙支护可适用于各类地质条件,它既可作为基坑开挖阶段的支护结构,又可作为使用阶段框架结构外墙的一部分,与内衬共同作用以承受外部荷载。当上部有其它建筑物时亦可作为建筑物的基础。由于深圳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地层渗透系数大,地下连续墙有较好的防水和抗渗性能,是适合深圳地区的深基坑支护结构。该方案的优点是:具有结构刚度大,整体性、防渗性和耐久性好,对周边地基扰动小;适用于多种地层条件和各种复杂施工环境;基本上无振动、无噪音、无污染;防水效果好。围护结构方案见图12.1-04。

22、IV、1500mm人工挖孔圆桩桩芯相切护壁(或圆桩与椭圆桩咬合)人工挖孔圆桩与椭圆桩咬合+砂层部位的截水帷幕该方案的优点:围护结构有效地发挥了挡土截水作用,能有效地控制周围重要地下管线、道路的沉降及变形。工程造价相对较低。人工挖孔桩已成为一种落后的施工工艺,工人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井下作业环境恶劣。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国内部分城市已严格限制使用并逐步淘汰挖孔桩,应推广采用先进的基坑支护结构施工工艺,改善施工安全环境。深圳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因此,本期工程明挖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不推荐使用人工挖孔桩。围护结构方案见图12.1-04。基坑围护结构方案技术、经济

23、比较见表12.1-3。地下二(三)层车站基坑支护结构方案比较汇总表 表12.1-3(人工挖孔咬合桩不推荐)围护结构优 点缺 点钻孔桩1200旋喷桩6001.采用机械施工,有措施适应多种地层,施工进度可控制;2.可根据基坑深度调整设计参数,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3.利用旋喷桩既能起止水作用,又能减少工程费;4.适用于深度1520m的基坑。1.对城市环境有一定影响;2.造价相对较高;3.防水效果受旋喷成桩质量影响。1200mm1000mm钻孔咬合桩1.可根据基坑深度,调整桩径等参数,对地层地质条件、基坑深浅等条件适应性好;2.施工技术成熟,防水效果好;3. 适用于深度较大的基坑或有特殊要求的基坑,如

24、地下三层车站(基坑深约20m)。1.成孔需专门设备;2.造价相对较高。3.施工工艺较复杂,二序桩成孔受一序桩缓凝时间限制。800mm地下连续墙1.整体性好、稳定性强;2.可作为永久性结构;3.漏水点少,渗漏易处理;4.刚度大,地面沉降小,对保护临近地面或地下建筑物有利;5.适用于地下双层站、三层站主体基坑等深基坑。1. 造价相对较高;2.需要专门的成槽设备;3.需要足够的施工场地,方便大型机械的进出场和施工。1000mm地下连续墙1.整体性好、稳定性强;2.可作为永久性结构;3.漏水点少,渗漏易处理;4.刚度大,地面沉降小,对保护临近地面或地下建筑物有利;5.适用于三层站及埋深较深的地下双层站

25、主体基坑。1. 造价相对较高;2.需要专门的成槽设备;3.需要足够的施工场地,方便大型机械的进出场和施工。3)基坑支撑体系明挖基坑的围护结构的支撑系统可采用钢支撑、钢筋混凝土支撑或拉锚体系。钢支撑适用于基坑宽度不大的车站,它支撑力大,可以倒换使用,较为经济。拉锚体系可为施工提供开敞的场地,但要耗费大量的钢材,价格较贵。施工设计时应根据施工组织安排、施工单位情况、钢材供应等作技术经济比较;当基坑宽度较大,设置钢支撑困难时,应以拉锚体系为主。当锚杆(索)设计长度深入邻近建筑物规划红线和地界,或与地下管线有干扰时,应与有关部门妥善协调处理。根据深圳地铁工程的特点,应首先推荐钢支撑,当基坑开挖需与临时

26、路面相结合时,首层支撑可考虑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拉锚体系应作为辅助手段灵活掌握。(2)附属工程结构型式1)采用明挖法和盖挖法施工的出入口和风道,其结构型式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箱形框架结构。其围护结构可参照地下一层车站的围护体系选择,结合一期、二期工程经验宜尽量选择与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机具基本相同的围护型式。2)采用矿山法施工的出入口和风道,其结构型式为马蹄形复合式衬砌。4沿线各站施工方法及结构型式选择(1)丽水站1)站位概况本站为7号线起点站,站前设置折返线,为标准地下两层岛式车站。车站沿丽水路布置,南侧紧邻西湖林语住宅区,北侧为动物园停车场。2)地质条件站址范围原始地貌为台地,地形略有起伏。地层自

27、上而下为:素填土(Q4ml)、全、强、中、微风化花岗片麻岩(Z)。车站底板为微风化层,基坑开挖深度分布有填土、全、强、中等、微风化岩层。稳定地下水标高:19.12m。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3)施工方法车站拟采用明挖法施工,拟采用800钻(冲)孔桩围护,进入中、微风化岩层段采用吊脚桩(桩外放1m,嵌入基岩不小于1m。)+锚喷支护。主要地下管线有150燃气、污水、给水、500上水、燃气、雨水、电力、电信、18孔电话、1000X1000电力沟。施工占用现有南侧道路,将临时道路改至停车场一侧。小区出行可绕道或采用临时便桥。4)结构型式根据地铁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的要求和深圳地区地铁工程的

28、设计施工经验,结构设计方案推荐采用复合墙结构。车站结构型式为单柱双跨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2)西丽站1)站位概况本站为5号线与7号线、15号线的换乘站,7号线与15号线呈地下两层双岛四线同台换乘车站,5号线西丽站为地下三层,车站两端设7号线与15号线的联络线,西南角设5、7号线联络线。车站位于沙河西路与留仙大道交叉口,顺沙河西路布置。2)地质条件站址范围原始地貌为冲洪积平原。地层自上而下为:素填土(Q4ml)、淤泥质粉质粘土(Q4al+pl)、粘土(Q4al+pl)、砾砂(Q4al+pl)、残积粉质粘土(Qel)、全、强、中等、微风化花岗片麻岩(Z)。车站底板为残积土层、全风化层,基坑开挖

29、深度分布有填土、软土和砂层。稳定地下水标高:7.968.07m,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3)施工方法车站和区间7、15号线联络线一起拟采用明挖法施工,800厚地下连续墙围护,钢管内支撑体系。主要地下管线有雨水(8000*1600,埋深2.33)、污水、上水、电信、电力、燃气等,施工期间管线改迁。沙河西路现为双向6车道,施工期间须占用道路西侧,交通疏解改道至道路东侧及东侧绿化带内,可保证双向4车道交通。4)结构型式本车站为明挖标准地下两层岛式车站,结构设计方案推荐采用复合墙结构。车站结构型式为五柱六跨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3)文光站1)站位概况本站为地下两层岛式站台车站,车站沿沙河西路布

30、设,紧邻大沙河。2)地质条件站址范围原始地貌为冲洪积平原。地层自上而下为:素填土(Q4ml)、淤泥质粉质粘土(Q4al+pl)、粗砂(Q4al+pl)、残积砾质粘性土(Qel)、全风化混合花岗岩(M3)。车站底板为残积土层及全风化层,基坑开挖深度分布有填土、软土和砂层。稳定地下水标高4.96m,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3)施工方法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地下连续墙围护。主要地下管线有800、1000、2200原水3路,400燃气,10KV的1000X1000电力沟,28孔电信,位于西侧附属位置,施工期间悬吊或改迁。沙河西路现为双向6车道,施工期间须占用,交通在基坑两侧道路及绿化带内进行疏解,可

31、满足双向4车道交通。4)结构型式本车站为明挖两层标准站,结构设计方案推荐采用复合墙结构。车站结构型式为单柱双跨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4)珠光站1)站位概况本站为地下两层岛式站台车站,车站沿龙珠大道布设,在平南铁路西侧,龙辉花园门前。2)地质条件站址范围原始地貌为丘陵与冲洪积阶地交汇处。地层自上而下为:素填土(Q4ml)、人工填石Q4ml)、粉质粘土(Q4al+pl)、淤泥质粉质粘土(Q4al+pl)、砾砂(Q4al+pl)、残积砾质粘性土(Qel)、全、强风化花岗岩(53)。车站底板为砾砂层及残积土层,基坑开挖深度分布有填土、填石和砂层。稳定地下水标高5.70m,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弱腐蚀性

32、。3)施工方法。车站及站后单渡线拟采用明挖法施工,地下连续墙围护。车站主体主体位于龙珠大道中央,仅有横跨基坑的路灯线,道路两侧主要地下管线有10KV1000X1000电力沟,16孔电信,4000X2500排水,200燃气,300上水2路,附属施工期间须改迁或悬吊。龙珠大道现为双向6车道,施工期间须占用,交通在基坑两侧道路及绿化带内进行疏解,可保证双向六车道交通。4)结构型式根据地铁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的要求和深圳地区地铁工程的设计施工经验,结构设计方案推荐采用复合墙结构。车站结构型式为单柱双跨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5)龙井站1)站位概况本站为地下两层岛式站台车站,车站在规划南坪快速

33、路西南,沿龙珠大道布设。2)地质条件站址范围原始地貌为丘陵。地层自上而下为:素填土(Q4ml)、微风化花岗岩(53)。车站底板为微风化岩层,基坑开挖深度内遇填土及微风化岩层。稳定地下水标高31.66m,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3)施工方法车站拟采用明挖法施工。主要地下管线有10KV2000X1000电力沟,16孔电信,1650排水,200燃气,300上水2路、雨水(埋深4.89),施工期间雨水管需要改迁,其它管采用改迁或悬吊。龙珠大道现为双向6车道,施工期间须占用部分道路,交通疏解在基坑北侧道路及绿化带内进行,可保证双向六车道交通。基坑开挖采用外扩吊脚钻(冲)孔灌注桩,钢管内支撑体系。施工

34、场地纵向布置。4)结构型式根据地铁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的要求和深圳地区地铁工程的设计施工经验,结构设计方案推荐采用复合墙结构。车站结构型式为单柱双跨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6)桃源村站1)站位概况桃源村站为地下两层岛式站台车站,车站沿龙珠大道布设,在龙珠六路和龙珠七路之间设置。2)地质条件站址范围原始地貌为丘陵。地层自上而下为:素填土(Q4ml)、强、中等、微风化花岗岩(53)。车站底板为微风化岩,基坑开挖深度内主要遇到强、中等、微风化岩。稳定地下水标高28.40m,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3)施工方法车站拟采用明挖施工。基坑开挖中采用外扩钻(冲)孔灌注桩吊脚围护,采用钢管内支撑

35、体系。主要地下管线有10KV1000X1000电力沟;16孔电信;2X3500X3000/5排水;150燃气;300上水2路;雨水(8000*3000,埋深4.95);污水。出入口避开8000*3000的雨水箱涵设置。施工时占用半幅龙珠大道(3车道),交通疏解至东北侧绿地。4)结构型式根据地铁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的要求和深圳地区地铁工程的设计施工经验,结构设计方案推荐采用复合墙结构。车站结构型式为单柱双跨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7)深云站1)站位概况深云站为地下两层双岛站台车站,与存车线相结合,站址在北环大道北侧。车站设出入段线连入安托山停车场。2)地质条件站址范围原始地貌为丘陵。地

36、层自上而下为:全、强、中等、微风化花岗岩(53)。车站底板为微风化岩,基坑开挖深度内主要遇到全、强、中等、微风化岩。稳定地下水标高30.61m.,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3)施工方法车站及站前出入段线与正线交叉段可采用外放钻(冲)孔桩明挖施工。主要地下管线有16孔电信,3000X2500排水(在建),150燃气。施工场地可结合区间布置。4)结构型式根据地铁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的要求和深圳地区地铁工程的设计施工经验,结构设计方案推荐采用复合墙结构。车站结构型式为双柱三跨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8)安托山站1)站位概况本站为7号线与2号线的换乘站,2号线已预留换乘节点,换乘节点处2号

37、线为地下三层车站,7号线为地下二层侧式站台车站,7号线车站开挖深度约17米。车站设出入段线连接深云村车辆段。2)地质条件站址范围原始地貌为丘陵。地层自上而下为:素填土(Q4ml)、残积砾质粘性土(Qel)、全、强、中等、微风化花岗岩(53)。车站底板为强风化层,基坑开挖深度内遇填土层、全、强风化岩。稳定地下水标高:2.807.10m,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中等腐蚀性。3)施工方法车站周边主要为临时建材堆场,场地较空旷,具备明挖施工条件,拟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采用钻(冲)孔灌注桩开挖。明挖段在区间北端设施工竖井,暗挖区间下穿北环及安托山。主要地下管线有26孔电信;2000X2000排水;100燃气;

38、400上水;10KV1000X1000电力沟。本站施工场地较好。4)结构型式根据地铁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的要求和深圳地区地铁工程的设计施工经验,结构设计方案推荐采用复合墙结构。车站结构型式为四柱五跨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9)竹园站1)站位概况竹园站为地下两层岛式站台车站。车站顺广深高速东北侧布设,位于建业三街最西边。2)地质条件站址范围原始地貌为丘陵。地层自上而下为:素填土(Q4ml)、粘土(Q3dl)、全、强、微风化花岗岩(53)。车站底板为残积土层,基坑开挖深度内遇坡积土、残积土。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3)施工方法车站范围地层较好,基底位于微风化层中,但由于车站紧靠房屋和

39、广深高速公路,沉降变形控制要求严格,拟采用连续墙围护结构形式,并根据地层情况外放吊脚。主要管线有200上水。车站不占用道路,不存在交通疏解问题。施工期间需要拆除3栋2层砖墙房屋,1栋砼3房屋。4)结构型式根据地铁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的要求和深圳地区地铁工程的设计施工经验,结构设计方案推荐采用复合墙结构。车站结构型式为单柱双跨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10)竹子林站1)站位概况竹子林站为7号线与地铁1、11号线换乘站,采用通道换乘,为地下两层岛式站台车站。车站布设在福田交通枢纽东侧,福安大厦西侧。2)地质条件站址范围原始地貌为丘陵。地层自上而下为:素填土(Q4ml)、粉质粘土(Q3dl)

40、、残积砾质粘性土(Qel)、强、中、微风化花岗岩(53)。车站底板为残积土层,基坑开挖深度内遇坡积土、残积土。稳定地下水标高5.62m,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3)施工方法车站拟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开挖中采用地下连续墙做围护,采用钢管内支撑体系。暂无准确资料,无太大管线。本站施工场地开阔,基本不需要交通疏解。4)结构型式根据地铁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的要求和深圳地区地铁工程的设计施工经验,结构设计方案推荐采用复合墙结构。车站结构型式为单柱双跨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11)下沙站1)站位概况下沙站为地下三层侧式车站,与9号线平行同台换乘。车站沿滨海大道纵向布置,偏于道路南侧。2)地质条

41、件站址范围原始地貌为冲海积平原。地层自上而下为:素填土(Q4ml)、淤泥质粉质粘土(Q4m)粗砂(Q4al+pl)、残积砾质粘性土(Qel)、强、中等、微风化花岗岩(53)。车站底板为强风化,基坑开挖深度内遇软土、砂层、残积土。稳定地下水标高1.90m,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弱腐蚀性。3)施工方法车站及站后联络线拟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开挖中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采用钢管内支撑体系。主要地下管线有10KV1400X1400电力沟,2X6500X3600排水,2000污水/10米,600-800上水2路,300燃气,凤塘河。施工期间需要占用滨海大道南侧辅道和主道一条道路,站位与凤塘河位置冲突,凤塘河须永

42、久改迁至滨河路北侧。4)结构型式根据地铁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的要求和深圳地区地铁工程的设计施工经验,结构设计方案推荐采用复合墙结构。车站结构型式为两柱三跨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12)上沙站1)站位概况上沙站为地下两层岛式站台车站,设站后单渡线。车站沿福强路纵向布置,偏于道路西南侧。车站西南侧距车站外边约11m为高约9m的边坡,边坡上为上沙村,东北侧道路对面为福田区人民体育场,其围墙距车站外边约21m。2)地质条件站址范围原始地貌为冲海积平原。地层自上而下为:素填土(Q4ml)、砾砂(Q4al+pl )、粉质粘土(Q4al+pl )、残积砾质粘性土(Qel)、全、强风化花岗岩(53)。

43、车站底板为残积土、全风化层,基坑开挖深度内遇砂层、粉质粘土、残积土。稳定地下水标高:3.26m,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3)施工方法车站及站后单渡线一起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钢管内支撑体系,施工场地沿福强路西南侧纵向布置。由于基坑紧靠边坡布置,基坑施工期间要对边坡进行加固处理。主要地下管线有10KV2000X1200电力沟,600-800上水2路,300燃气,800雨水2路,400污水2路。福强路现状为双向八车道,施工期间需占用福强路半幅路面,交通在基坑以外东北侧道路及绿化带内进行疏解,局部占用福田区人民体育场内场地,保证双向六车道交通。4)结构型式根据地铁主体结构设计使

44、用年限100年的要求和深圳地区地铁工程的设计施工经验,结构设计方案推荐采用复合墙结构。车站结构型式为单柱双跨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13)新洲站1)站位概况新洲站为地下两层岛式站台车站,车站沿福强路纵向布置,偏于道路西南侧,跨沙尾路路口。车站西南侧为沙尾新村和深发展公寓楼,距车站外边最近处约3m,东北侧道路对面为八一大厦及绿景花园。2)地质条件站址范围原始地貌为冲洪积平原。地层自上而下为:素填土(Q4ml)、砾砂(Q4al+pl)、残积砾质粘性土(Qel)、中等、微风化花岗岩(53)。车站底板为残积土层,基坑开挖深度内遇砂层、残积土、强风化层。稳定地下水标高:2.90m,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微腐

45、蚀性。3)施工方法车站拟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钢管内支撑体系,施工场地沿福强路西南侧纵向布置。主要地下管线有10KV2000X1200电力沟, 600-800上水2路,300燃气,1200雨水2路,600污水2路。福强路现状为双向八车道,施工期间需占用南侧辅道及福强路半幅路面,交通在基坑以外东北侧道路及绿化带内进行疏解,保证双向六车道交通。4)结构型式根据地铁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的要求和深圳地区地铁工程的设计施工经验,结构设计方案推荐采用复合墙结构。车站结构型式为单柱双跨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14)石厦站1)站位概况石厦站为地铁7号线与3号线T字换乘站。7号线为地下

46、三层岛式站台车站,开挖深度约26.0米。车站沿福民路布置,横跨石厦北二街,车站北邻茶山雅苑、东方欣悦居,南邻星河明居(天虹商场)、深圳公安局福田分局。2)地质条件站址范围原始地貌为冲洪积平原与台地交汇处。地层自上而下为:素填土(Q4ml)、淤泥质粉质粘土(Q4al+pl)、砂质粘性土(Qel)、全、强、中等、微风化花岗岩(53)。车站底板为强风化层,基坑开挖深度内主要遇到填土、软土、砂层。稳定地下水标高1.953.12m,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3)施工方法主体基坑拟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基坑采用1000mm厚地下连续墙做围护。主要地下管线有10KV1000X1000电力沟,600上水,20

47、0燃气,2500X2000雨水,400污水。施工期间福民路道路交通利用南侧人行道、绿化带,组织疏解双向2车道。4)结构型式根据地铁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的要求和深圳地区地铁工程的设计施工经验,结构设计方案推荐采用复合墙结构。车站结构型式为双柱三跨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15)水围站1)站位概况水围站为地下三层岛式站台车站,设站后停车线,顺福民路布置,位于水围村北侧。2)地质条件站址范围原始地貌为台地。地层自上而下为:素填土(Q4ml)、砾质粘性土(Qel)、全风化花岗岩(53)。车站底板为残积土、全风化层,基坑开挖深度内主要遇到残积土、全风化层。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3)施工方法车

48、站及站后停车线一起采用明挖法施工,由于埋深较大,约25m,拟采用1000mm厚地下连续墙做围护。主要地下管线有10KV1000X1000电力沟2路,300-400上水2路,200燃气,1350雨水,500污水。福民路现为双向4车道,施工期间基本被占用,道路疏解至两侧人行道、绿地及社会停车场。4)结构型式根据地铁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的要求和深圳地区地铁工程的设计施工经验,结构设计方案推荐采用复合墙结构。车站结构型式为单柱双跨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16)福民站1)站位概况福民站为地下三层岛式站台车站,顺福民路布置,位于金田路东,与地铁4号线福民站“T”字通道换乘。2)地质条件站址范围原

49、始地貌为冲海积平原,地层自上而下为:素填土(Q4ml)、淤泥质粉质粘土(Q4m)、粉质粘土(Q4al+pl )、砾砂(Q4al+pl )、砾质粘性土(Qel)、强、中等、微风化花岗岩(53)。车站底板为残积土,基坑开挖深度内主要遇到填土、软土、砂层。稳定地下水标高3.08m,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3)施工方法车站可采用明挖法施工,由于埋深较大,约26m,拟采用1000mm厚地下连续墙做围护。主要地下管线有10KV1000X1000电力沟,300上水,150燃气,2000X2000雨水,300污水。福民路现为双向4车道,施工期间基本被占用,道路疏解至两侧人行道及社会停车场。4)结构型式根据

50、地铁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的要求和深圳地区地铁工程的设计施工经验,结构设计方案推荐采用复合墙结构。车站结构型式为双柱三跨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17)皇岗口岸站1)站位概况皇岗口岸站为地下两层岛式站台车站,位于皇岗口岸百合三路旁边的绿地当中,绿地中植被丰富。2)地质条件站址范围原始地貌为冲海积平原,地层自上而下为:素填土(Q4ml)、淤泥质粉质粘土(Q4m)、粘土(Q4 al+pl )、中砂(Q4 al+pl )、砾砂(Q4 al+pl )、砾质粘性土(Qel)。车站底板为砾砂层、残积土层,基坑开挖深度内主要遇到填土、软土、砂层。稳定地下水标高1.041.58m,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微腐

51、蚀性。3)施工方法车站拟采用明挖法施工,本站在绿地中有明挖放坡条件,但需要改移非常多的景观树,南侧紧邻百合三路和公交车场。由于基坑穿过淤泥层,基底又位于砂层,放坡开挖有一定风险,建议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主要地下管线有300上水,1000雨水。由于场地开阔,施工期间基本不需要交通疏解。4)结构型式根据地铁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的要求和深圳地区地铁工程的设计施工经验,结构设计方案推荐采用复合墙结构。车站结构型式为单柱双跨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18)福南站1)站位概况福南站采用地下二层岛式站台车站,站后设单渡线。该站位于福田河南侧、深圳河西侧地块内,车站呈南北走向,东侧为深圳河,车站西侧、

52、南侧均为皇岗口岸停车场,车站北侧为皇岗口岸生活区.。2)地质条件原始地貌为冲海积平原。地层自上而下为:素填土(Q4ml)、粘土(Q4)、中砂(Q4 al+pl)、粗砂(Q4 al+pl)、砾砂(Q4 al+pl )、砾质粘性土(Qel)。车站底板为残积土层,基坑开挖深度内局部分布有填土和砂层。稳定地下水标高0.39m,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3)施工方法车站拟采用明挖法施工,地下连续墙围护。车站范围主要管线有雨水、污水(埋深7.05m)、给水、路灯、电力、电信,施工期间须改迁或悬吊。由于施工部占道,施工期间不存在交通疏解问题。4)结构型式根据地铁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的要求和深圳地区

53、地铁工程的设计施工经验,结构设计方案推荐采用复合墙结构。车站结构型式为单柱双跨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19)赤尾站1)站位概况赤尾站为地下二层标准岛式站台车站,该站位于滨河大道与福祥街交口南侧,沿滨河大道南北方向布置车站。车站布置在滨河大道西侧,车站西北侧为凯旋门六星俱乐部,车站东北侧为汇港名苑及旧的城中村,站点影响范围内的规划用地主要为居住用地。2)地质条件原始地貌为冲海积平原,地层自上而下为:素填土(Q4ml)、砾砂(Q4al+pl)、残积砾质粘性土(Qel)、全、强、中等、微风化花岗片麻岩(53)。车站底板为残积土层,基坑开挖深度分布有填土和砂层。稳定地下水标高2.67m,地下水对混凝

54、土具有微腐蚀性。3)施工方法车站拟采用明挖法+盖挖法施工,地下连续墙围护。主要地下管线有10KV1000X1000电力沟,200-400上水3路,200燃气,2000X1200雨水,400污水,12孔电信。由于车站布置于滨河大道辅道一侧,车站施工期间除辅道占用外,不影响主道交通,但对周围居民出入影响较大,施工场地紧张。4)结构型式根据地铁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的要求和深圳地区地铁工程的设计施工经验,结构设计方案推荐采用复合墙结构。车站结构型式为单柱双跨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20)华强路站1)站位概况华强路站为地下三层岛式站台车站,顺华强南路布置,位于深南大道以南,与1号线华强站通道换

55、乘。2)地质条件原始地貌为台地,地层自上而下为:素填土(Q4ml)、砾砂(Q4al+pl)、残积砾质粘性土(Qel)、全、中等、微风化花岗岩(53)。车站底板为全、强风化层,基坑开挖深度内遇填土、砂层、残积土、全风化层。稳定地下水标高:6.307.08m,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3)施工方法车站拟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基坑采用厚度1000mm的地下连续墙做围护。主要地下管线有10KV1000X1000电力沟,400上水,2000X1800雨水,800污水,39孔电信。华强南路现为双向6车道,施工期间基本被占用,道路疏解至两侧人行道及现状停车场。4)结构型式根据地铁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56、的要求和深圳地区地铁工程的设计施工经验,结构设计方案推荐采用复合墙结构。车站结构型式为双柱三跨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21)华强北站1)站位概况华强北站位地下三层岛式站台车站,顺华强北路布置,位于振华路以南,与2号线通道换乘。2)地质条件原始地貌为台地,地层自上而下为:素填土(Q4ml)、残积砾质粘性土(Qel)、全、中等、微风化花岗岩(53)。车站底板为全、强风化层,基坑开挖深度内遇填土、残积土、全风化层。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3)施工方法车站拟采用倒边盖挖顺筑法施工,基坑拟采用厚度1000mm的地下连续墙做围护。主要地下管线有10KV1000X1000电力沟,600上水,1200X

57、1300雨水,800、1500污水2路,10孔电信。华强北路现为商业繁华区,双向4车道,车站顶板施工时只能满足双向3车道,顶板完工恢复路面后可满足双向4车道要求,两侧人行道可用作疏解道路。施工期间对华强北两侧商业有一定影响。4)结构型式根据地铁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的要求和深圳地区地铁工程的设计施工经验,结构设计方案推荐采用复合墙结构。车站结构型式为双柱三跨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22)华新站1)站位概况华新站为7号线与3号线(华新站)的换乘站,3号线与7号线换乘关系为一岛一侧站台对岛式站台的十字节点换乘,换乘节点处为地下三层,7号线为地下三层车站。车站位于华强北路上,横跨红荔路,地处

58、交通要道,红荔路及华强北路车流大,来往人员多,商业发达。2)地质条件原始地貌为台地,地层自上而下为:素填土(Q4ml)、残积砾质粘性土(Qel)、全、强、中等、微风化花岗岩(53)。车站底板为中风化、微风化岩,基坑开挖深度内主要遇到残积土、全、强风化层。稳定地下水标高:11.4011.67m,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3)施工方法车站红荔路以北拟采用明挖法施工,红荔路以南拟采用盖挖法施工,基坑采用厚度1000mm的地下连续墙做围护。主要地下管线有10KV1000X1000电力沟,600上水,400雨水,600、1500污水2路,6孔电信。施工期间对华强北路交通有较大影响,华强北路的交通可利用

59、道路东侧人行道、绿化带以及圣廷苑酒店、群星广场前空地组织疏解;红荔路右转华强北路(西侧)方向交通疏解可考虑区域绕行。4)结构型式根据地铁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的要求和深圳地区地铁工程的设计施工经验,结构设计方案推荐采用复合墙结构。车站结构型式为双柱三跨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23)黄木岗站1)站位概况黄木岗站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车站,位于泥岗西路东南侧绿化带内,靠近体育馆。2)地质条件原始地貌为台地,地层自上而下为:素填土(Q4ml)、粘土(Q4al+pl)、残积砾质粘性土(Qel)、强、中等、微风化花岗岩(53)。车站底板为残积层、强风化层,基坑开挖深度内主要遇到残积土、强风化层。地下

60、水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3)施工方法车站拟采用明挖法施工,拟采用厚度800mm的地下连续墙做围护。主要地下管线有10KV、110KV、220KV1电力沟3路,500-800上水3路,1600X1800雨水,600、1000污水2路,12孔电信。车站施工除受高压供电电缆有一定影响外,其他施工条件良好,车站施工时,要占用由笋岗西路左转入泥岗西路辅道的部分路段,车辆有绕道条件。4)结构型式根据地铁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的要求和深圳地区地铁工程的设计施工经验,结构设计方案推荐采用复合墙结构。车站结构型式为单柱双跨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24)八卦岭站1)站位概况八卦岭站为地下二层标准岛式站台车

61、站,位于八卦三路上,上步北路以东。2)地质条件原始地貌为台地,地层自上而下为:素填土(Q4ml)、淤泥质粉质粘土(Q4al+pl)、粗砂(Q4al+pl)、全、强、中等、微风化花岗岩(53)。车站底板为残积土、全、强风化岩层,基坑开挖深度内局部分布有软土和砂层。稳定地下水标高18.6820.28m,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3)施工方法车站拟采用明挖法施工,由于基底岩面起伏较大,拟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主要地下管线有10KV1200X1000电力沟,200上水,900雨水,300污水2路,19孔电信。八卦三路现为双向4车道,施工期间基本被占用,除留小区进出车道外,其他交通须绕道行驶。4)结构型式根据地铁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的要求和深圳地区地铁工程的设计施工经验,结构设计方案推荐采用复合墙结构。车站结构型式为单柱双跨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25)红岭北站1)站位概况红岭北站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站后设单渡线,车站顺八卦三路布置,跨红岭路,为7号线与9号线换乘车站,7号线在地下三层,9号线在地下二层。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