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79730727 上传时间:2022-04-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文档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第 26 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学案【知识梳理】一、电脑与网络. 计算机和数字化技术的产生 (1946 年 )1946 年,第一台电脑在 正式诞生,电脑的发明最初是 与军事和战争联系在一起的。2. 电子计算机的功能:具有 的部分功能,能够 和 , 可以代替人脑进行 劳动,被人们誉为“ ”。3. 电脑发展( 1)发展两个方向: 存储量更大, 运行速度更快;(智 能化)体积更小,更轻便实用。(2)发展阶段: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 3)应用领域:从国防、生产、办公、教育娱乐到家 庭,无所不在。(4)发展概况: 年,国际互联网( internet )正式问世,中根据音

2、译简称为“因特网” 。因特网的发地也是美国 1995 年,北美、欧洲和东亚地区迎了网络建设的高 潮,这一年被称为” 年”4. 因特网的影响:( 1 )积极:互联网是继电报、电话、电脑之后的一个 伟大发明, 互联网也作为继报纸、 广播、电视后的第四媒体, 已经溶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人类跨入信息社 会,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全世界的电脑能够通 过互联网联系起,进行通讯或分享信息资,它在发展远程教 育、人际交流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消极:垃圾信息、不良内容网络犯罪青少 年沉溺网络世界。二、探索生命的奥秘1生物工程技术和转基因技术( 1)生物工程技术 :20 世纪 70

3、年代,发展起一门新兴 科学,即生物工程技术正式形成,它是在分子水平上对 DNA 动手术的工程 。( 2 )转基因技术被应用于实际,在农业、医药等行业 生产出生物制品,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转基因技术在食品的应用:转基因食品的贡献:提高 产量,增加养分,也可以使作物变得更耐旱、或不怕虫害;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我们把改造后的基因或蛋白质食 入后,究竟会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2遗传工程和人类基因组计划( 1)1990 年,被誉为生命科学“登月计划”的计划正式启动1999 年我国加入这项计划。(2)进入 21 世纪,人类基因组计划取得重大成果,完 成了人类基因组的框架图和对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初步分

4、析。3克隆:克隆 lne ,意思是人工诱导一个生物体或细胞 通过无性繁殖而产生一个新的个体或群体,该个体或群体在 基因型上与原生物体或细胞应该是相同的。 1997 年,人类第 一次用哺乳动物已分化的体细胞进行克隆技术成功,克隆出 绵羊“ ” 。三、登上太空1人造卫星、宇宙飞船与登月计划( 1)1957 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标志着宇航事业的开端 。(2)1961 年,苏联发射了 “东方一号” 载人宇宙飞船, 苏联宇航员 成了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 3)1969 年, 登月飞船成功在月球上着陆,宇航员阿 姆斯特朗和奥尔德登上月球。2空间站和航天飞机1981 年 4 月,美国第一架

5、 试飞成功,这是世界宇航事 业德又一个里程碑。3航天事业的意义:航天事业的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各种民用、军用卫星陆续升空,广泛运用于气象、资勘测、通讯等许多领域,航天技术对于促进 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4中国的航天事业2003 年 10 月 15 日,中国自行研制的“ ”五号载人航 天飞船成功发射并于次日安全返回地面,使我国成为世界上 第 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一位宇 航员四、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产生的影响20 世纪中后期世界上发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这是一次 以计算机、原子能、航天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它改 变和添加了人类生活的内容,如网络技

6、术的应用,让我们获 取信息的渠道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并且对传统的信息形式产 生了巨大的冲击;它对人类本身也发生着深刻的影响,改变 着人类自身的存在方式和思考方式,让人类对自己和事物的 认识不断加深和更新。【思维拓展】1互联网对青少年有什么样的影响? 利可以开阔视野 ; 可以增强对外交流;可以促进个 性化发展;可以促进学业等等。弊各种宣扬色情、凶杀、暴力、赌博等信息污染 青少年心灵;沉迷于虚拟世界,脱离实际社会 ; 现实交际能力缺乏 ; 沉迷于网络,耗费时间,荒废学业等等 . 2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如何评价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 影响?( 1)积极方面: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 速发展,使信息社

7、会更加深入发展,引起了政治、经济、社 会、思想化等各方面的巨大变化,将人类带入到知识爆炸的 知识经济时代;引起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同 时也引起了一场学习革命。( 2)消极方面:现代信息技术也影响了国家政治、经 济的安全问题;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犯罪,青少年沉 迷于网络等社会问题在不断加重;无序竞争影响到了社会稳 定等等都引起了各国的关注。科技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有力的推动了社会发展,我们要趋利避害,正确运用现代科 技。【走进高考】例(2007江苏历史, 24)江泽民指出:“现代国际间 的竞争, 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下列重

8、大科技成就中,中国参与的是A. 电子计算机的问世 B. 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公布. 细胞学说的提出 D.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解析 B。电子计算机于 1946 年最早诞生于美国;细 胞学说最先由德意志的施登、施旺建立;电磁感应现象由英 国人法拉第发现;这三项发明都没有中国的参与。例(2008 全国综 ,19 )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 • 斯诺写道: “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 1750 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 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 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 ”作 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A工

9、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 人口爆炸性增长 . 经济全球 化进程加速 D. 各国间交往密切解析 A 。 1750 年后”再晚两个世纪”应该是 20世纪 50 年代 , 二战后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兴起, 极大地改造了工业结构和经济生活,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希腊人当然要置身 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了。【课时训练】一、单选题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发明是在A苏联 B 英国 美国 D法国2互联网带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包括交流方式 发生了变化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引起了学习的革命 工作与生活逐渐结合A B D3人们最早能够吃到转

10、基因食品应在A1950年 B 1969年 1993年 D1997年4克隆是人工诱导的无性繁殖,最早出现在A英国 B 德国 法国 D美国5人类历史上宇航事业的开端开始于A1957年美国 B 1961年美国 1957 年苏联 D1969 年苏联61982 年,美国时代杂志把“个人电脑”选为当 年的“年度风云人物” ,并预言,“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 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在 20 年后,将会有 60的美国人上 网。”2006 年时代杂志又把“ yU(你,指所有网民 ) ”选 为“年度风云人物” ,其封面注释说: “是的,就是你。你控 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到你的世界。 ”这本质反映了A时代杂志的预言

11、非常准确 B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 影响深远计算机技术由个人电脑时代进入网络时代D 网络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深入到生活7信息化时代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主要包括使世界各 地区、各民族的联系更加紧密切 知识密集型产业在经济 生活中日益重要传统产业脱胎换骨为教育的发展提供 了新的空间,引起一场学习革命A B D8下列关于互联网的说法,正确的是引起了人类社 会、经济、化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引起了生产生活方式的变 化存在网络安全问题青少年沉迷网络,影响了正常的学 习和生活,因此互联网对青少年害大于利。A B D9世界大国普遍重视发展航天技术,下表反映了20 世纪 50 70 年代这一领域的重大成果。年份 国家苏联

12、苏联美国中国苏联成果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艘载人飞船宇宙员第一 次登上月球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第一个空间站 上述成果表明了当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 美苏两国在空间技术上处于领先状态中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奋起直追苏联实行新经济政 策,国力大增A B D10.20 世纪 50 年代以,人类飞向太空的梦想第一次实现 了,最符合上述叙述的史实是:A1957 年,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B1961 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飞上太空1969 年,美国“阿波罗 11”号在月球着陆,阿姆 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D2003 年 10 月,神舟五号升空,杨利伟成为第一个登 上太空的中国宇航员11. 互联

13、网在给人类社会带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人类 带了巨大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自 信息泛滥 网络犯罪 沉迷虚拟社会 网络安全A B. . D. 12. 有位英国人说: “印刷机彻底改变了个人获取的事实, 记录其他人的思想和遥远化的方式, 一便士即时邮改变 了我们从朋友处获得新闻和我们与其他团体进行通信的方 式,电话改变了我们谈话的方式,并扩大了可相互切磋问题 的联系人的范围。互联网所改变的不仅概括了这一切,而且 还将远胜于此。 ”这段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是A. 科学技术发展变化的过程 B. 网络技术发展变化的过 程. 信息交流发展变化的过程 D. 人类明发展变化的过程第 26 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参考答案、选择题:1 5 DA 6 10 BDABB 11-12D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